第一百二十三章萬物一馬
關燈
小
中
大
按照該寺廟是“粵人同鄉聚會之所”的想法,伍秉鑒、陸進和景春三人一路打聽先是來到了俗稱“廣州寺”的聖福寺,陸進對東瀛話只是會只言片語,進了山門勉強和小沙彌說明要求見主持,被告知主持雲游去了,不知何時回來。接著三人又去了崇福寺和福濟寺,可因主持或是閉關或是正在講經等原因,還是沒有得見。
臨近傍晚時分,三人來到了興福寺,值得慶幸的是主持長靜法師接待了他們。這位主持是廣州人,來到長崎只有不到三年的光景,鄉音未改。伍秉鑒也是感到奇怪,曾想著前三座寺廟都是和福建人有淵源的所以才先去的,怎麽也沒有想到最後還是這俗稱“南京寺”的接待了他,並且和主持的俗家還是老鄉。
長靜法師慈眉善目,有六十歲上下,問明了伍秉鑒的來意,連連搖頭,表示因為來的光景實在是短,與大名島津家族並不熟悉,但他可以說一說聽來的故事。
伍秉鑒連忙道謝,洗耳恭聽。
原來,割據一方的大名也因為和幕府將軍關系的親疏遠近,被分為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親藩大名,是與幕府將軍德川家有血緣關系的藩領,尾張、紀伊、水戶藩就有著“禦三家”之稱;第二個層次是譜代大名,又稱世襲大名,是指在這東瀛國慶長五年(1600)關原之戰以前一直追隨現任幕府將軍德川家的將領,譜代大名地位僅次於親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職,有地位、有權力;第三個層次是外樣大名,他們是在關原之戰被迫臣服的大名,雖然擁有雄厚實力,占有領地多超過幾十萬石,不過卻沒有親藩或譜代大名的權力,又常被幕府監控,島津氏就是這樣的大名。
老藩主島津重豪生於東瀛國延享二年(1745),自幼酷愛蘭學(註:蘭學指的是在江戶時代,經荷蘭人傳入日本的文化),精通荷蘭語和漢語。他十歲時由於父親島津重年去世繼位藩主之位,但實權由其祖父島津繼豐掌握,其祖父去世後,藩政又受外祖父島津貴儔把持,直到十八歲才得以親政。在他擔任藩主期間,曾在薩摩藩設立各種藩校、明時館(天文館)以及醫學館,可謂十分重視教育,但也正因為如此,在他執政期間開銷非常巨大,藩庫入不敷出,島津重豪向其他大名借貸屢屢被拒,沒有辦法,他只得向市井中放高利貸者借貸。這被許多家臣所不齒,認為他是昏主。
對於島津重豪之子現任藩主島津齊宣,長靜法師表示不了解什麽情況,只聽說這人今年15歲,脾氣很是倔強獨立。齊宣有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比他大一歲,名字叫茂姬,她三歲時與一橋治濟的兒子豐千代(德川家齊)立下婚約。沒想到,第十代幕府將軍德川家治的嫡子德川家基突然死了,德川家齊八歲成為德川家治的養嗣子,並於天明七年(1787年)成為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將軍。按照慣例,將軍家的正室通常是迎娶五攝家或宮家的女性,迎娶外樣大名之女是前所未有的例子,沒辦法,茂姫由近衛經熙收為養女,並改名為“近衛寔子”,並於今年二月(寛政元年,1789)與德川家齊行了大婚之禮,正式成為幕府將軍的禦臺所(正室)。但弟弟島津齊宣對茂姬下級武士出身的外祖父市田氏一家很是不待見,準備將其驅逐出領地,這使姐弟二人反目成仇,此時彼此關系是水火不容,鬧得很僵。
接著長靜法師又講了本地貿易的一些傳聞,說是荷蘭商人每年年初都要到江戶去參見幕府將軍,並送上豐厚的謝禮,還必須向幕府的官員們贈送貴重的禮品。每年八月初一是德康家的一個節日,也稱“八朔節”,每到此時,也是還要去的,甚至還要私下向作為德川將軍駐長崎這裏的代表長崎奉行(註:奉行,官職名)也送上“八朔禮”。
伍秉鑒聽完十分的感激。又恭敬地問起長靜法師的經歷,才知道他年少時曾幾次去京城貢院參加會試,可每次去剛到客棧住下就是一病不起,等同來的人都考完了,他又和個沒事人似的好了,幾經反覆折騰下來,他心灰意冷回到家鄉開始經商,卻幾年光景折騰光了家業,重重打擊之下從此遁入空門潛心研究佛法並終入大乘境界。陸進聽後也明白了長靜法師作為一個出家人如此關心時事的出處,聯想到自己的苦楚,也是在心中自有一番唏噓感慨,只是長靜法師沒有幫上什麽忙,這讓人還是不免失落。
“雖是佛門中人,可紅塵世事皆有悲處,亦有善處,對於迷途中人,若是坐視不理,老衲於心不忍。”說完,長靜法師喚來小沙彌將他們三人送出山門。
走在回碼頭的路上,陸進因為上了年歲,應是累了,他喘著粗氣說道:“秉鑒賢侄,看來我們明天要去唐館找找此地的商人首領幫忙了。”
伍秉鑒放慢了腳步,“陸叔,現在用不著,我們先要按照長靜法師說的辦。”
陸進聽得糊塗,很奇怪地問:“按他說的辦?他也沒說什麽啊!他無非就是給咱們介紹了一下這裏的情況而已,怎麽按他說的辦?”
“多數高僧講禪,只是只言片語,讓人自悟其中道理。長靜法師如聊家常話般講那些故事,與講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看似沒有結果,但實際上他已經給指了幾條道路讓我們自己去抉擇。”已經影影綽綽看到了商船,伍秉鑒又開始加快了些腳步。
景春忍不住問:“秉鑒哥,那個老和尚你有說的這麽玄乎?”
陸進接著景春的話說道:“現在我聽你秉鑒哥說話,好像也聽出了絲絲禪意。哈哈。”
吃過晚飯,伍秉鑒坐在甲板上。
海風輕柔涼爽。
異國他鄉的夜色總是帶有一點淒涼色的美,讓人感到孤獨和無助。
孩子走出人生的第一步最難,因為他要克服對摔倒的恐懼。而第一次走出國門同樣是如此,因為同樣對外面的陌生世界充滿了畏怯。可真正走出來的時候,發現天還是那片天,海還是那片海,路還是那樣的路,人情還是那般的世故。
陸進手裏捧著一個小紫砂茶壺,邊走邊飲,走到秉鑒近前坐了下來,“賢侄,你可有了盤算?”
伍秉鑒答道:“按照長靜法師指點的,我們可以從老大名島津重豪入手,也可以從現任藩主島津齊宣這裏來找出路,還有他那個同父異母做將軍夫人的姐姐茂姬那裏也是一條路徑,包括當地的長崎奉行這裏也可以試試。”
“話是這麽說,可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這裏我們人生地不熟,這看似父子兄妹間的家務事,但這裏的人情世故我們並不了解,這裏面有可能也是有幾方的勢力盤根錯節犬牙交錯,別說我們是初來乍到的外人,就是這當地人也未必厘得清其間的覆雜頭緒。況且山茂召只給了你五天光景,這已是過去了一天,即使你想大費周折去摸個清楚,也是不給你這個時間的。”陸進的話說得很實在。
伍秉鑒目視前方,“那也沒有辦法,眼前別無他路,只能這麽試試看。萬物一馬,以簡禦繁,工夫上容不得我們庖丁解牛般細細琢磨,我們只能快刀斬麻,找一個切口進去。”
陸進苦口婆心地再說道:“頭午我也和你說了,這五方雜厝之地風譎雲詭,事情也是錯綜覆雜千頭萬緒,這和咱在家裏辦還不是一碼事。你說請寺廟裏的主持幫我們在中間攛掇接洽一下也就算了,現如今你說要深入其中撥亂反正,這可弄不好就是治絲益棼弄巧成拙,繼而將我們帶入亡羊歧路,甚或是萬丈深淵,這個你真得三思而後行,不能憑一時意氣用事。”
“陸叔,就是上刀山下火海,為了不辱使命,我們也要試一試。”伍秉鑒的態度是異常的堅決。伍秉鑒也不想為此爭執不休,“陸叔,我想一會讓山茂召把那荷蘭人找來聊聊,這個事我們第一步還真得需要他幫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臨近傍晚時分,三人來到了興福寺,值得慶幸的是主持長靜法師接待了他們。這位主持是廣州人,來到長崎只有不到三年的光景,鄉音未改。伍秉鑒也是感到奇怪,曾想著前三座寺廟都是和福建人有淵源的所以才先去的,怎麽也沒有想到最後還是這俗稱“南京寺”的接待了他,並且和主持的俗家還是老鄉。
長靜法師慈眉善目,有六十歲上下,問明了伍秉鑒的來意,連連搖頭,表示因為來的光景實在是短,與大名島津家族並不熟悉,但他可以說一說聽來的故事。
伍秉鑒連忙道謝,洗耳恭聽。
原來,割據一方的大名也因為和幕府將軍關系的親疏遠近,被分為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親藩大名,是與幕府將軍德川家有血緣關系的藩領,尾張、紀伊、水戶藩就有著“禦三家”之稱;第二個層次是譜代大名,又稱世襲大名,是指在這東瀛國慶長五年(1600)關原之戰以前一直追隨現任幕府將軍德川家的將領,譜代大名地位僅次於親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職,有地位、有權力;第三個層次是外樣大名,他們是在關原之戰被迫臣服的大名,雖然擁有雄厚實力,占有領地多超過幾十萬石,不過卻沒有親藩或譜代大名的權力,又常被幕府監控,島津氏就是這樣的大名。
老藩主島津重豪生於東瀛國延享二年(1745),自幼酷愛蘭學(註:蘭學指的是在江戶時代,經荷蘭人傳入日本的文化),精通荷蘭語和漢語。他十歲時由於父親島津重年去世繼位藩主之位,但實權由其祖父島津繼豐掌握,其祖父去世後,藩政又受外祖父島津貴儔把持,直到十八歲才得以親政。在他擔任藩主期間,曾在薩摩藩設立各種藩校、明時館(天文館)以及醫學館,可謂十分重視教育,但也正因為如此,在他執政期間開銷非常巨大,藩庫入不敷出,島津重豪向其他大名借貸屢屢被拒,沒有辦法,他只得向市井中放高利貸者借貸。這被許多家臣所不齒,認為他是昏主。
對於島津重豪之子現任藩主島津齊宣,長靜法師表示不了解什麽情況,只聽說這人今年15歲,脾氣很是倔強獨立。齊宣有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比他大一歲,名字叫茂姬,她三歲時與一橋治濟的兒子豐千代(德川家齊)立下婚約。沒想到,第十代幕府將軍德川家治的嫡子德川家基突然死了,德川家齊八歲成為德川家治的養嗣子,並於天明七年(1787年)成為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將軍。按照慣例,將軍家的正室通常是迎娶五攝家或宮家的女性,迎娶外樣大名之女是前所未有的例子,沒辦法,茂姫由近衛經熙收為養女,並改名為“近衛寔子”,並於今年二月(寛政元年,1789)與德川家齊行了大婚之禮,正式成為幕府將軍的禦臺所(正室)。但弟弟島津齊宣對茂姬下級武士出身的外祖父市田氏一家很是不待見,準備將其驅逐出領地,這使姐弟二人反目成仇,此時彼此關系是水火不容,鬧得很僵。
接著長靜法師又講了本地貿易的一些傳聞,說是荷蘭商人每年年初都要到江戶去參見幕府將軍,並送上豐厚的謝禮,還必須向幕府的官員們贈送貴重的禮品。每年八月初一是德康家的一個節日,也稱“八朔節”,每到此時,也是還要去的,甚至還要私下向作為德川將軍駐長崎這裏的代表長崎奉行(註:奉行,官職名)也送上“八朔禮”。
伍秉鑒聽完十分的感激。又恭敬地問起長靜法師的經歷,才知道他年少時曾幾次去京城貢院參加會試,可每次去剛到客棧住下就是一病不起,等同來的人都考完了,他又和個沒事人似的好了,幾經反覆折騰下來,他心灰意冷回到家鄉開始經商,卻幾年光景折騰光了家業,重重打擊之下從此遁入空門潛心研究佛法並終入大乘境界。陸進聽後也明白了長靜法師作為一個出家人如此關心時事的出處,聯想到自己的苦楚,也是在心中自有一番唏噓感慨,只是長靜法師沒有幫上什麽忙,這讓人還是不免失落。
“雖是佛門中人,可紅塵世事皆有悲處,亦有善處,對於迷途中人,若是坐視不理,老衲於心不忍。”說完,長靜法師喚來小沙彌將他們三人送出山門。
走在回碼頭的路上,陸進因為上了年歲,應是累了,他喘著粗氣說道:“秉鑒賢侄,看來我們明天要去唐館找找此地的商人首領幫忙了。”
伍秉鑒放慢了腳步,“陸叔,現在用不著,我們先要按照長靜法師說的辦。”
陸進聽得糊塗,很奇怪地問:“按他說的辦?他也沒說什麽啊!他無非就是給咱們介紹了一下這裏的情況而已,怎麽按他說的辦?”
“多數高僧講禪,只是只言片語,讓人自悟其中道理。長靜法師如聊家常話般講那些故事,與講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看似沒有結果,但實際上他已經給指了幾條道路讓我們自己去抉擇。”已經影影綽綽看到了商船,伍秉鑒又開始加快了些腳步。
景春忍不住問:“秉鑒哥,那個老和尚你有說的這麽玄乎?”
陸進接著景春的話說道:“現在我聽你秉鑒哥說話,好像也聽出了絲絲禪意。哈哈。”
吃過晚飯,伍秉鑒坐在甲板上。
海風輕柔涼爽。
異國他鄉的夜色總是帶有一點淒涼色的美,讓人感到孤獨和無助。
孩子走出人生的第一步最難,因為他要克服對摔倒的恐懼。而第一次走出國門同樣是如此,因為同樣對外面的陌生世界充滿了畏怯。可真正走出來的時候,發現天還是那片天,海還是那片海,路還是那樣的路,人情還是那般的世故。
陸進手裏捧著一個小紫砂茶壺,邊走邊飲,走到秉鑒近前坐了下來,“賢侄,你可有了盤算?”
伍秉鑒答道:“按照長靜法師指點的,我們可以從老大名島津重豪入手,也可以從現任藩主島津齊宣這裏來找出路,還有他那個同父異母做將軍夫人的姐姐茂姬那裏也是一條路徑,包括當地的長崎奉行這裏也可以試試。”
“話是這麽說,可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這裏我們人生地不熟,這看似父子兄妹間的家務事,但這裏的人情世故我們並不了解,這裏面有可能也是有幾方的勢力盤根錯節犬牙交錯,別說我們是初來乍到的外人,就是這當地人也未必厘得清其間的覆雜頭緒。況且山茂召只給了你五天光景,這已是過去了一天,即使你想大費周折去摸個清楚,也是不給你這個時間的。”陸進的話說得很實在。
伍秉鑒目視前方,“那也沒有辦法,眼前別無他路,只能這麽試試看。萬物一馬,以簡禦繁,工夫上容不得我們庖丁解牛般細細琢磨,我們只能快刀斬麻,找一個切口進去。”
陸進苦口婆心地再說道:“頭午我也和你說了,這五方雜厝之地風譎雲詭,事情也是錯綜覆雜千頭萬緒,這和咱在家裏辦還不是一碼事。你說請寺廟裏的主持幫我們在中間攛掇接洽一下也就算了,現如今你說要深入其中撥亂反正,這可弄不好就是治絲益棼弄巧成拙,繼而將我們帶入亡羊歧路,甚或是萬丈深淵,這個你真得三思而後行,不能憑一時意氣用事。”
“陸叔,就是上刀山下火海,為了不辱使命,我們也要試一試。”伍秉鑒的態度是異常的堅決。伍秉鑒也不想為此爭執不休,“陸叔,我想一會讓山茂召把那荷蘭人找來聊聊,這個事我們第一步還真得需要他幫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