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初嘗權力滋味 (8)
關燈
小
中
大
石鋪面,據說就是他出資整修的,好方便街坊們出行,是件善舉。但他自己的門臉子,也就那麽舊舊的、寂寂的,極含蓄。唐家的家人老遠就掛上了笑容,踏上他們家的門,把主人的片子遞給門房。
門房接過片子,看了他一眼,熟人麽!也不用念片子上的字,總之先敘兩句交情,態度是頂頂客氣的,倒也說不上誠恐誠惶,一邊就看了茶,他差人到裏邊回稟去,又道:“太子爺前還請侍中呢,也不知這上下過沒過去。您老哥知道我們侍中,再不肯走正門的。我呢又不好擅離職守。這兒還請您老哥看我面上,等一會兒。我叫孩兒們裏頭問去!”
唐家的家人滿面堆笑:“是啦!規矩管規矩麽!有老哥你陪我嘮嗑,這趟差使瞧我出得夠多麽好呀。”
胡家門房笑了:“得了老哥!您別誑我,我知道您是想我這盅茶來了。”
“真格的!”唐家家人很內行的嗅茶香、辨茶色、品茶味,“新茶啊!南邊也是才產吧,千裏加急送過來也才能到?老哥是怎麽弄到的!這門路,嘖嘖!”
“也是巧了。要不怎麽說挨著天子沾光呢?”胡家門房也不願明說,又叫唐家家人欣賞花磚墁壁級級高圓壇子上剛弄來的那幾苗金雀花,兩人講究一番。等裏頭的人傳出話來時,兩人的交情已經越發深厚了。唐家家人壓低嗓門問:“不怪我請教一句老哥,今趟差使非比尋常。你也知道京南道水路截斷,再後頭的新茶也上不來了。”
胡家門房遺憾點頭道:“是啦吧!”
唐家家人道:“誤是誤不了太多,終歸眼下這關要過。我家主人有請侍中商議,你看侍中今兒神氣如何?”
胡家門房一聽這問得,忍不住嘻開了嘴,掩面拉他袖子,悄悄兒道:“前頭新娶了夫人至今,侍中神氣好得很。老天也湊趣,沒煩難事打擾他老人家的興頭,不然你看他老人家如今還能在家裏不能呢?”
唐家家人知道他說的意思,是水患並不嚴重——對當地黎民是嚴重的,這不用說全知道——但對官場政治生態嚴不嚴重,則得探聽了才知道了。聽胡家門房口氣,還不要緊,唐家家人就有了準主意,進去裏頭,給胡侍中行禮、遞了信,說了主人在丁字口酒樓候著。胡侍中也說準去。
唐家家人候著胡侍中出門,無意中見兩個婆子捧著彩花漆盒走過月亮門。唐家家人想,這大概是給他們新夫人去的?成親也就是幾十天吧!唐家還給送過賀禮呢。也真不知那女兒是作了哪輩子的孽,嫁了胡侍中……
唐家家人正想著,胡侍中已經收束停當,可以出門了。唐家家人連忙引路。
唐家的小大佬已坐在酒樓雅座中了。廚子以今日新鮮食材,揀拿手的做了幾樣菜,正上得一半,胡侍中來了,未經大門,是懂事的小二從後頭樓梯引過來的。
他們在雅間裏說話,唐家家人在外頭候差,跑堂的招呼:“老哥,咱們這兒有新做的醉蟹,拆盤子嘗嘗?”唐家家人辭道:“不了,還當著差,怕腥氣。”跑堂的自作主張道:“那就封一瓶子,請老太太嘗嘗!”唐家家人未置可否,開了兩句不關痛癢的玩笑,要了把花生,自己在臨窗的凳子上邊剝邊吃,卻聽有酒客談講道:“……真是男人只要有財有勢,就不愁沒老婆。”
“那還用說嘛!”
“嘿,你還別不信!現有個例子——”
“沒說不信呀。”
“嘿你這人怎麽回事。”想擺龍門陣的酒客上了火。
“怎麽了。信你還信錯了?”答話的酒客委屈了。
“你說信了,我還怎麽往下擺?你得說不信,我才能給你舉例子哪!”
“哦!”答話的酒客拖長了聲音,“那我還就不信了。”
“我說了你就信了!”擺龍門陣的酒客果然來了興致,“你知道胡侍中討了多少個老婆?”
“老婆還能有多少個?就算是當今天子,真龍鎮天下,他正宮皇後娘娘,也只能有一個。”
“那是那是。我說差了。你知道他討過多少個?”
“這我還真不知道。”答話的滿臉興奮,“多少?”
擺龍門陣的豎起手指:“一個。”
“嗐!”答話的表情明顯是: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可這一個老婆手裏,前前後後過了多少個小老婆大丫頭的死傷,你可知道?”擺龍門陣的趕緊道。
“多少?”答話的興致又被撩起來了。
“這麽說吧,你手指頭加上腳趾頭,再借上我的,也數不過來!一開始大家還當是他大老婆善妒。後來他大老婆家道也中落啦,他丈人家懾不住他啦,你猜怎麽著?他大老婆也癆死了!你猜誥命夫人怎麽還能癆死?給打的!人家送了副聯給他:曾因酒醉鞭紅袖,不怕傷多累美人。”
“喲!這是怎麽說的!”
“他那檔子事上無能!”擺龍門陣的揭開*,“非得打了才行!他大老婆小老婆,都調教出來了,看他心情不好,就得跪著把鞭子捧上,撩起衣裳,讓他看哪兒順眼了抽哪兒,這樣他才行了。這還是他客氣的時候!要有點錯處給他捉住,鼻子眼睛不對付了,錯開客氣殼子了,那可對不住!冰天雪地裏,他能把人衣裳扒了,捆樹上,拿剝了皮的荊條子揍。他夫人看不過去,求個情,也給綁春凳上了,怎麽揍的沒人知道,總之他夫人就臥床生病啦!好好壞壞的年餘,就癆過去了。這會兒,又娶上新夫人了。能有一個月?藥房又是開業興旺,給他們定跌打損傷膏、白玉生肌膏了。你說這什麽情況?”——最後還來個明知故問。L
☆、二十九 只怪京南道
“怎麽會這樣!”答話的深表驚嘆。
“聽說跟他小時候有關系!”擺龍門陣的神神秘秘道,“他窮嘛,營養不好,那話兒就沒養好。他娘還嚴格,老跟他先生說他不好好讀書就揍,他娘自己還動手揍!給他落下這毛病。別瞧他人前多正經模樣,回自己女人那裏,就是急火攻心老太監模樣!”
“那、那他還能升這麽高,官聲還能這麽好?”答話的搖頭,“我可不信。皇上還褒獎他呢。”
“那是他對皇上好,皇上就誇他啊。他對他自個兒的女人不好,女人又不給他升官發財。兩下了沒妨礙!話再說到頭,真有那種女人們全誇他好的哥兒,難道能是當好官的材料?你想想哪!”
“這倒也是……可這樣,還有女人肯跟他?”
“要不怎麽說他能耐!從前那老婆岳丈家還行的時候,他對老婆也過得去,就幫他頂個折磨小老婆的名頭。後來他敞開了打啦,但對岳丈家更客氣了,岳丈家後來全靠他周濟,敢說什麽?那些小老婆丫頭子都是買來的,捉了錯只管打,又不是一頓打死,誰幫忙出頭?等他大老婆也癆死了,是沒金門玉戶大家閨秀給他當續弦啦!可本來也沒啥大家閨秀肯給誰當續弦的,你說是吧?自有那要錢不要命也不要臉的,肯上趕著拿女兒給他呀!瞧他這不是續上一戶了?”
“這次的到底是哪一戶?”
“誰知道呢?反正是外地的——”
“聽說也是人家收的幹女兒!”突然有人興致勃勃插話,“為了錢,就送過來啦!”
不知什麽時候,擺龍門陣的桌子旁邊,已經圍了一圈人。上頭說的那些事兒。都不再是秘密,聽的人仍然津津有味。說到這可憐新夫人身上,人們就更來勁了,你一嘴我一舌,都不知道幾分真幾分假,要緊是過個嘴癮。
小二不得不來幹涉了,肩上大毛巾一甩。作勢要擦桌。這是趕人的意思。他朝後頭努努嘴,婉勸各位:是非都從口中出,煩惱皆為強出頭。伸手的不如團手的。散了散了罷!
眾人陸續散了。
唐家家人索然無味把最後一個花生丟到嘴裏。他估摸著主人也該出來了。
小大佬與胡侍中盡歡而別。胡侍中依然還是一臉中正懇切模樣。往太子東宮去了。唐家師爺則把新擬的折子給小大佬送了來。小大佬看了一遍,大喜:“還是要借重先生文筆!”
唐家師爺作謙遜狀:“哪裏哪裏。貴少爺假以時日,成就當在小老兒上頭了。”
“他哪裏成器!”小大佬像所有嚴格的父親一樣,灑然一笑。且跟唐家師爺講究折子中的一段:“就是這裏,照太子那邊的情況。恐怕改改才好。唔,就是這句話最該換。換成什麽呢?將在乎廩積有常,有常,有常……哦?仁惠有素?就是這個好!還是先生的學問好!”大喜。“就照這個改了,我今兒趕得上遞給皇上去。”
折子到了崔珩那兒,崔珩看了。似乎是很喜歡,叫掌筆太監擇其要。抄報給太後看,說雖是天災,幸而上下官員都很忠謹,正緊急搶救著,一旦通訊路子修回去了,有更確實的消息上來,就可大賑災民,請太後不必過於憂慮。
掌筆太監領旨行事。崔珩繼續批折子,神情越來越嚴肅,也叫了一些人來見,大家都鎖著眉,倒沒有長篇大論的探討,幾乎每一撥都是稍微說幾句,有了定見,便趕緊下去辦事。
到了舉燈時分,太監通稟:“七王爺求見。”
崔珩正見工部賈侍郎等人,聽稟報後略一頷首,並不中止會見,約兩刻鐘後說完了,賈侍郎等出去,與七王爺等候的地方是兩個門,彼此互不相見。七王爺聽見道:“皇上請七王爺覲見。”
七王爺進去,先請個安,道:“太後著皇弟來問皇上的安,請皇上顧著龍體。”
崔珩點頭,問:“太後又吃齋了?”
七王爺道:“是。三帝姬也陪著太後。虧得是聽說情形並沒有大壞,她們還沒有禁食。司膳給了皇弟這幾日食譜,在這兒。”便取出那單子給崔珩看。
崔珩看了,各樣時鮮蔬果豐盛,又有幹果腌菜相佐,料來也是不吝嗇用素油的,點頭道:“太後年事高了,身體是要小心些。”
“是啊。”七王爺誠實的點頭附和,“吃幾天素,刮刮腸子,也好。”
崔珩繃不住笑了,就拿手裏單子打他頭:“說的什麽話!”
七王爺委屈抱頭:“禦醫說的,又不是皇弟自己想的。”
“這會你聽禦醫了。”崔珩又問,“外頭有什麽話沒有?”
七王爺聽人說酒樓裏紛傳胡侍中闈帷秘聞,但他只道:“聽說南邊的時鮮茶米不容易運過來了,於民生有影響。”
崔珩鼻子裏哼一聲。
七王爺接著道:“好在是那邊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咱們京裏人也得有點擔當不是?沒好意思抱怨茶米。幾處發賑災物資,京人也跟著捐衣捐錢捐米面呢。”
崔珩聽著,市面還算平靖,不得不說唐家那些昧著良心的措施是有效果的。尤其是死人數目沒有確鑿,對大家心理沖擊小點兒。“好在”兩個字用在這裏,是大實話,就是聖明如崔珩,聽著有點礙耳。再看七王爺說完了之後,就呆呆出神。他喝問:“想什麽呢!”
“哦啊,皇兄。”七王爺道,“我想著吧,搞點肉攙在素點心裏,不知三帝姬吃得出來不?她年紀小,光吃素怕長不高,也影響美容……”
“亂彈琴!”崔珩怒道,“你那點心思不用在正事上!”
“是。是。”七王爺眼珠亂轉,“那我幫忙監考去?不行考生的父母們不放心。幫忙給太後捧香去?不行太後想去問我謝四小姐在哪兒,那可不好說。不然我幫著募捐賑災去——”
“謝大郎那邊還是瞞著?”崔珩想起來,問。
“林姑娘失蹤?我沒真瞞他呀!不過借這個緣由讓他好藏起來幫著……”七王爺說到一半,崔珩揮手打斷他。七王爺醒悟:“哦!謝四小姐!”頗有點遺憾,“這也瞞不過去。”
崔珩不語。
七王爺心慌:“皇兄,別怪我無能呀!水災這麽大事,把這大計有了阻礙,雲劍不能不知道。四小姐走到了哪裏,他也不能不知道。兩下裏一加起來,一加一等於二,這不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他這要看不出來,也不用幫皇兄辦事了。我扯不了謊呀!”
崔珩道:“你說完沒?”
七王爺就退回去,老老實實垂手:“說完了。”
崔珩想嘆氣,沒嘆出來,想舉手搔搔頭,手指擡了擡,也還是算了。就望著窗外景色出神,想著:接二連三的出事,也不知會不會幹擾謝雲劍的心緒?要不要去探訪他?然而這般垂輿下訪,終嫌草率了。他若是個將才,也不該為這兩件事就有大波動。總是沒有大戰上真正用過他,故此不放心。然而這一戰也實在不能用棟勳這種久經考驗的人,只有兵行險著了。
七王爺看崔珩略出了回兒神,他也有點擔心。幸而崔珩又想起來責備他:“你會扯不了謊?你怕回頭他怪你!”
七王爺對此責備欣然領受,道:“皇兄教訓的是。”
崔珩又恨鐵不成鋼道:“如今也無法了。等道路平靖些,你就替我去撫災吧。”
七王爺“哦”了一聲:“是啦!”
崔珩逗他:“你又知道什麽了?”
七王爺笑嘻嘻的:“我去撫了災,一路好去就藩。皇兄放心,這個我懂!”
崔珩道:“你小心些,不是叫你去玩的。”
“是。拿人短子嘛!皇兄,這個我懂!”
他懂什麽拿人的短處?崔珩想:他懂得趁人之危、施人恩義、逼人就範!真是雞鳴狗盜之徒,如今也要大用了。想起來真是笑不得、罵不得,只能教訓道:“這事兒危險。你當心著點。”
“臣弟謹遵皇兄教導。”七王爺還真是正經起來。
這麽著,一天以後大臣們就聽說,太後年事高,又吃齋奉佛,跪香辛勞,竟至於染上了風寒,如今臥床用藥,太醫們去把脈了,說起病勢來,盡皆沈吟。只因就病論病,那是不要緊的,若擱在小孩子身上,就不用藥,喝幾天熱開水,展眼又能活蹦亂跳。只嘆人年紀大了,身體就經不住事,五行不調,說起來也是舊疾,只有將養著罷了。
裏頭有三帝姬衣不解帶侍奉著,外頭七王爺也有孝心,發了個狠,道:“太後這番發作,都為京南道發水,在佛前祈願起的!我不好指斥佛菩薩,我只怪那個京南道!”
雪宜公主聽了嗔他:“你怪那個地方怎的?”
“我怪他發水呀!這麽著,我去替太後皇帝撫災。終要把它撫平順了。不然我不回來!”
雪宜公主一聽,這話倒不渾,只有一件事不合適:“老七呀,不是作長姐的滅你威風,你長這麽大了,沒有撫過災民,更別說那已經是京外了,又大水泥濘的。你怎麽去?”L
☆、三十 飲水要註意
七王爺振振有詞:“我沒撫過災民,我撫過棟勳呀。”
雪宜公主一口茶差點沒嗆著!饒是怎麽皇家風範,碰到七王爺全不夠用。
不過,好吧,一個暴跳的棟勳將軍,估計是比一幫子哀嚎的小民可怕得多。被七王爺“撫慰”下來了,也是事實。這一點,郭家覺得很丟臉,皇家也絕不提,但心裏明白,這也算是七王爺的……戰績吧?
七王爺乘勝追擊:“我也到過京外的,錦城我都去過!”
雪宜公主揉了揉眉心。
七王爺又道:“大水不怕呀,都已經退了。道路已經能走了。”
這倒不假。京南道終於可以通行。這倒不是唐家啊、或者那個鬼知道沖潰到什麽地方去了的俊章營的功勞。而是上流終究只是座冰峰,不是整座的大海,再傾倒也有個盡頭。如今春盛,該融的都融了,該流的差不多流完了。它自然而然的就歇息了。各處人馬都緊急的收拾道路,出出進進的都有了。
可人家能走得,不等於七王爺定能走得。鏢行的武師能在獨木橋上跑,七王爺能行麽?征召的民伕能在齊腰深的泥水裏掙紮,七王爺能行麽?獲救的難民能在門板筏上漂出來,七王爺能行麽?
雪宜公主緩言寬慰:“再等一天吧。你回頭讓人好好幫你想想,準備停當了,再請皇帝的準,末了再收拾行駕吧,那邊也總得有時間拾掇出個地方來接你的駕。”
七王爺嘟著嘴。
雪宜公主睨他:“怎麽著,你還不高興?”
“我知道公主的意思是,過了這麽多天我還願意去,那我就去吧!”七王爺不樂道。
雪宜公主倒咯兒笑了:“你心裏真明白!”
——這姐弟倆說話。沒到大庭廣眾嚷去,但也沒有刻意避人,自有天地線一搭通,把話傳到了外頭。唐家小大佬覺得不妥當,連忙稟報大佬知道。大佬眼皮一搭:“你急啥?”
“目前在那兒賑災的,是——”小大佬湊到大佬耳朵前面提醒:不是他們第幾支第幾房的子侄嗎?
大佬往後面靠了靠:“我知道。他很妥當。你再派幾個老成的,幫他辦理接駕吧。”
小大佬懂了:以接駕的名義。把王爺困起來。賑災過程中各種貓膩。就不怕王爺知道了。
大佬又問:“太後還是操心王爺的婚事罷?”
小大佬更懂了:人家準兒媳謝四小姐還在那邊沒個音信哪!七王爺是盼她還是怕她?面子上總要好好找找她吧?拿這個做足文章,不管七王爺還是皇家,都沒空再多操心水災那兒的細節了。
大佬往後躺了躺。嘆出一句小大佬聽不懂的話:“我們這是替人操心賣命,還費心躲著人的刀。”
小大佬想啊:這話怎麽不通呢?水利沒修好,唐家有責任;賑災過程中唐家沒有很使上力氣,只能費心遮掩。這怎麽叫替人操心賣命了?
他困惑著往外頭走,忽然悟了:這水利換誰能修得好?把七王爺和皇帝自己填到壩上。也未必就能保它不潰啊!一出了事,卻得找人擔責任。唐家好不委屈!至於這賑災,也是一個道理。那些災民們關唐家什麽事呢?都是他們崔家的天下子民,撫得不好鬧將起來。傷的是崔家的江山。他們唐家幫著善後,就算當中有抹下些錢吧,這也是慣例。你要叫人家辦事,不好不有點油水潤滑一下的。你說使了點手腕好叫附近民眾不至於憤恨恐慌嗎?這更是題中應有之義。換他們帝王家來,也只好這樣的。唐家沖在了前線,替帝王家承擔了,不但沒褒獎,卻還要擔驚受怕,這不是太委屈了嗎?
小大佬心頭一酸,回頭看大佬,坐在古老的扶手椅裏,一動不動,高高挑花窗的光線黯黯的滑進來,把他的側影映得似一幅可以瞻仰百年的畫兒。
“該畫成像兒,以後好叫子孫們參拜的。”小大佬想起來:還有一個唐家的子孫消失在水災裏了。得好好找找!但願沒喪命吧?
小大佬要是知道唐靜軒這時候在做什麽,當時就得炸毛!
唐靜軒只是做了一個富家公子都應該做的事情:他見到了洋洋的大水,忍不住詩興大發,迎風而立,苦思冥想,要做出一首詩來,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照唐靜軒的想法,這必須得是偉作、大作!可惜想來想去都逃不脫莊子“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的套路。不行不行,唐靜軒有點兒自知之明,寫大場面,他是比不上莊子的。他得另辟蹊徑,譬如說,搞點兒比喻什麽的,把文風拉轉過來?
唉,頓時又逃不脫“水似眼波橫”以及“盈盈一水間”的路子了。唐靜軒搔首躑躅:他怎麽就想不出什麽別出心裁的好句子呢?唉唉,真是浪費這等美景!
要問唐長孫公子為什麽看不到哀鴻遍野的慘劇?很簡單——他就是看不到!
當初漲水的時候,京城裏聽說是上流曾有嘯聲,其實在現場各種跡象更加明顯,連河岸的螞蟻烏龜都趕著搬家了,大概是上流大水沖下來的震動傳到地底,比水流的速度來得更快,小動物們聽到了,就趕著逃命。
水邊討生活的船夫們經驗豐富,也覺著今年春汛不比往年。船只早進了安全港,這且不論。在大潮頭沖過來之前的幾個時辰,他們還勸著客人們再往裏頭、往地勢高些的地方避一避。
那時候的船夫們也還沒想到會釀成這麽大災,只是怕水漫過堤岸,要把貴客們的金銀細軟甚至貴客自己卷到水裏去自然不妥,他們賠不起。哪怕淹濕了客人鞋子也不合適啊!那還是躲得高些兒的好。
誰知道那些地勢稍高的小山頭、小村莊,會成為孤島,成了生命唯一能賴以存活的方舟呢?
當時搬地方,氣氛既沒有很恐慌,仆人們也沒敢太驚動唐靜軒。唐靜軒只以為是又一次順勢而為的游山玩水。
後來潰堤時,唐公子疲倦了,在睡覺。他是真的什麽也沒聽見!
再後來,他起來,看到的已經是一片成形了的壯觀水域了,當即“哇”的一聲。而能夠啼哭掙紮的人,都已經被大水沖走了。如今的世界很清凈,該死的死了,該活的在這裏暫時死不了,水流還急也不能下水,島上活著的人就趴在水邊伸長竹竿啊鉤子啊什麽的,把漂得近的財產撈上來,算是發一筆小財吧。這景象在唐公子的眼裏看來,也就跟打魚什麽的差不多,都屬於很“田園山水”的雅趣。
怎能怪他不想做首詩啊!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唐靜軒冥思苦想,連風吹到臉上都顧不得躲了。仆人們則除了幫他添鬥篷之外,就是負責清場。
他們叫那些有礙觀瞻的人與物,都躲得遠一點。或者還能動彈的、腦子清楚的,把那些有礙觀瞻的拖遠點。免得打擾了唐公子的詩興。
唐靜軒頗為遺憾林姑娘不在這裏,不能幫他想字句,但又高興林姑娘不在這裏,沒人不假思索吟出妙絕佳句來給他太大壓力。
至於雲舟?雲舟是絕不會給人壓力的。哪怕她要殺,也是棉花套子悶頭,溫柔的殺。
目前沒有什麽人和事讓雲舟起殺心。她跟唐靜軒一樣很安全。而她帶出來的物資甚至比唐靜軒還齊備。這得益於她的一句話:“什麽叫危險?如果覺得它根本不可能發生,那我為什麽要走?如果覺得它可能發生,那為什麽不把東西都帶上呢?我們帶得起啊!”
於是筱筱就叫人雇挑夫,把整條船上的東西一箱一箱、一擔一擔的跟著挑過來了。幸虧當初打包時是明珠親自看著的,條目清楚,拿取既方便,重新整理起來也不難。帶契了福珞和福三娘,所帶的東西雖沒謝家這麽理路清楚,好歹也多捎了些過來。這就來來回回挑了十多趟,到最後一批東西時,大水來了,把東西連挑夫都沖了走。雲舟立在水邊,道了一聲可惜。
也不知可惜的是人還是東西。
不過後來,走在前頭的挑夫都跪地給她謝恩,說如果不是出她這趟差使,也不能走到這裏逃脫性命。雲舟並未居功,只叫有食水勻給他們些,還問有沒有香燭,可以點起來,替失蹤的那些人祈福。
這麽一來,在眾人眼裏,雲舟豈止善良,簡直跟女仙娘娘也差不很多了。在謝家點起來的香燭前,很多人求完了神佛保佑他們失蹤的親友,跟著就替雲舟禱告好人有好報。
筱筱就是女神座前侍候的小玉女,發愁著這裏條件不好,小姐怎麽吃得消呢?然而雲舟卻也從容的處下來了。筱筱恍惚裏覺著姑娘真像是蘭葉。你看她那麽優雅,好像只配拿幾萬兩銀子的古董花盆養著,實則就算是山谷裏那麽活著,她也能活得挺好。
她還顧得上提醒筱筱:“飲水要註意。”L
☆、三十一 釣魚是情調
原來大災之後往往有大疫,這大疫往往從水裏來。雲舟看書說史,曾經提到,別看水災時候,漫眼全是水,只有淹死的,斷無渴死的了?實則這水都是渾的,甚至有屍瘴在裏頭,萬一要喝了,就容易孽生出疫病來,因此要潔凈了才好吃它。
凈水的法子?最傳統的就是燒它!燒滾了就好吃了。
但孤島上的燃料並不太多,何況大部分也被打濕了。雲舟就吩咐人先拿些木料、草料晾著備用,又水裏漂來的各種木材等物,哪怕細小不值錢的,也先撈上來,晾著,等幹了好燒。
也是天公作美,水災之後,就是晴天。東西幹得快。不久,島上就生起了火,可以燒水、煮東西吃了。雲舟舉目望,看見遠遠的也有一兩處煙頭,著筱筱記下來。那些都是困著人的方位。等大水稍退,也許可以到那地方與人會合。
唐靜軒吟著“依依墟裏煙”踱步,又索然無味的住口,寂寂的沿著青草小路走了一段,看石塊極潔凈,旁邊的青草豐盛、蔓長、潤澤。平生第一次,他沒有要人來鋪墊子,就直接坐在了草上。
春衫薄薄,柔草給他難以言喻的奇妙觸感,他手向後頭自然而然的一撐,竟觸到了另一只手。
那只手溫軟纖柔、入握如棉。唐靜軒本該抽開手、站起身、看看對方是誰、並且立刻道歉的。他卻怔住了。
那只手也怔了片刻。
隨後,他跟她一起縮回手。唐靜軒站起身,筱筱道:“呀!姑娘,是唐公子。”
唐靜軒看草叢那邊,原來已經是水濱。一根釣竿牽著釣絲。垂在水中。雲舟是在這裏垂釣。附近樹斜草茂,唐靜軒過來,與那邊的丫頭兩兩不相見。雲舟也坐在草地上,順手一撐,正與唐靜軒相觸。
唐靜軒既站起來,看明白了情況,視線停也未停。人已背過身去。就這樣背對著向筱筱說話,請筱筱向謝小姐問好。
雲舟也請筱筱向唐公子問好。
這兩人就這麽處在伸手可觸的距離,楞是當作沒看見。好像當中隔了重重簾幔與板壁似的。這份演戲的功夫,也真叫筱筱佩服。
兩人又客氣了幾句,魚把餌吃得七打八,也沒上鉤。雲舟便起身,在筱筱等大丫頭的攙扶下離去了。剩下小丫頭收拾水邊的釣具。
唐靜軒也是無意中。見釣絲一晃,上頭的魚鉤映著陽光,竟是筆直的。唐靜軒還以為是魚鉤質量不好,被魚兒拉直了。而小丫頭視若無睹。就這麽收起來。他好心提醒小丫頭,這鉤要修了。小丫頭卻道:“不相幹,我們小姐就用直的。”
唐靜軒奇問為什麽。小丫頭也說不出原因,只好道。這個要問筱筱姐姐。
唐靜軒哪裏會真去問筱筱,就自己在心裏琢磨:為什麽要用直鉤呢?自然為了不釣起魚來。為什麽釣魚、又不要魚上鉤呢?哎,姜太公當初釣魚也是用直鉤,所以傳下一句“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嘛!那姜太公是為了引起文王的註意,釣的是文王。雲舟難道是為了引他的註意?像雲蕙那時候似的……唐靜軒頓時像吃了個蒼蠅似的滿身不舒服,進一步還懷疑雲蕙那時候的計策,也是雲舟幫忙的?
再一想,又不對。雲蕙當時的計謀何等明確?簡直是牽著鼻子誘哄他往劃好的道上走,所以他發現之後,格外覺得不舒服!而雲舟今兒呢,劃了什麽道了?他吟著詩走到這邊,是他自己的主意,又不是她的——
喲,他先前還想著詩句來著,這會兒徹底都丟到九霄雲外了!
唐靜軒忽然悟了:她的直鉤,就像是他的詩。他的詩何嘗有用?他的鉤又何必釣魚?然而她的直鉤上還是要裝餌餵魚。他的詩也還是要寫下來。這都是按世間通行的規矩做事,不好全盤丟開的。既按了規矩,又無礙形跡。這本來是他的追求,卻原來,竟是她的生活!
唐靜軒一路作想,口水竟然往外冒。他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頓時被自己嚇住了:怎麽了,他生病了不成?
不是不是。他剛才只是想著,直鉤釣魚真風雅啊!真超脫啊!真高明啊!釣魚釣的是情調,誰要真的釣一條魚上來呢?難道要烤它煎它煮它炸它嗎……
呃,不好,口水就冒出來了。
唐靜軒一邊被自己嚇住,一邊忍不住繼續想:難道要撒這個那個作料嗎……
糟了口水冒得更兇了!
唐靜軒覺得這不像他自己啊!他從來不喜歡大魚大肉那些東西啊!膩歪!他喜歡的是雨前女兒茶啊、迎江寺的素齋啊、二十四橋明月夜啊——最後這不僅僅是一句詩,還是一道菜的名字——嗯,總之是這些修身養性的菜肴。
可是事實證明,再修身養性的公子,被困在島上幾天之後,想起紅燒魚大醬肉還是會流口水。
唐靜軒被自己身體裏蠢蠢欲動的動物性驚嚇著,竟沒顧著看路,差點一頭撞上個人。他連忙住足,喏喏道歉。
一邊,他的書僮也趕過來了,先向那差點被撞的主婢問好。
那婦人年紀已近三十了,妝扮得卻仿佛只有二十出頭,雖被困在這孤島上,仍然戴著琳瑯的金珠寶玉首飾,指甲上也還套著長長的護甲。她原準備發怒,及見冒失行來的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門房接過片子,看了他一眼,熟人麽!也不用念片子上的字,總之先敘兩句交情,態度是頂頂客氣的,倒也說不上誠恐誠惶,一邊就看了茶,他差人到裏邊回稟去,又道:“太子爺前還請侍中呢,也不知這上下過沒過去。您老哥知道我們侍中,再不肯走正門的。我呢又不好擅離職守。這兒還請您老哥看我面上,等一會兒。我叫孩兒們裏頭問去!”
唐家的家人滿面堆笑:“是啦!規矩管規矩麽!有老哥你陪我嘮嗑,這趟差使瞧我出得夠多麽好呀。”
胡家門房笑了:“得了老哥!您別誑我,我知道您是想我這盅茶來了。”
“真格的!”唐家家人很內行的嗅茶香、辨茶色、品茶味,“新茶啊!南邊也是才產吧,千裏加急送過來也才能到?老哥是怎麽弄到的!這門路,嘖嘖!”
“也是巧了。要不怎麽說挨著天子沾光呢?”胡家門房也不願明說,又叫唐家家人欣賞花磚墁壁級級高圓壇子上剛弄來的那幾苗金雀花,兩人講究一番。等裏頭的人傳出話來時,兩人的交情已經越發深厚了。唐家家人壓低嗓門問:“不怪我請教一句老哥,今趟差使非比尋常。你也知道京南道水路截斷,再後頭的新茶也上不來了。”
胡家門房遺憾點頭道:“是啦吧!”
唐家家人道:“誤是誤不了太多,終歸眼下這關要過。我家主人有請侍中商議,你看侍中今兒神氣如何?”
胡家門房一聽這問得,忍不住嘻開了嘴,掩面拉他袖子,悄悄兒道:“前頭新娶了夫人至今,侍中神氣好得很。老天也湊趣,沒煩難事打擾他老人家的興頭,不然你看他老人家如今還能在家裏不能呢?”
唐家家人知道他說的意思,是水患並不嚴重——對當地黎民是嚴重的,這不用說全知道——但對官場政治生態嚴不嚴重,則得探聽了才知道了。聽胡家門房口氣,還不要緊,唐家家人就有了準主意,進去裏頭,給胡侍中行禮、遞了信,說了主人在丁字口酒樓候著。胡侍中也說準去。
唐家家人候著胡侍中出門,無意中見兩個婆子捧著彩花漆盒走過月亮門。唐家家人想,這大概是給他們新夫人去的?成親也就是幾十天吧!唐家還給送過賀禮呢。也真不知那女兒是作了哪輩子的孽,嫁了胡侍中……
唐家家人正想著,胡侍中已經收束停當,可以出門了。唐家家人連忙引路。
唐家的小大佬已坐在酒樓雅座中了。廚子以今日新鮮食材,揀拿手的做了幾樣菜,正上得一半,胡侍中來了,未經大門,是懂事的小二從後頭樓梯引過來的。
他們在雅間裏說話,唐家家人在外頭候差,跑堂的招呼:“老哥,咱們這兒有新做的醉蟹,拆盤子嘗嘗?”唐家家人辭道:“不了,還當著差,怕腥氣。”跑堂的自作主張道:“那就封一瓶子,請老太太嘗嘗!”唐家家人未置可否,開了兩句不關痛癢的玩笑,要了把花生,自己在臨窗的凳子上邊剝邊吃,卻聽有酒客談講道:“……真是男人只要有財有勢,就不愁沒老婆。”
“那還用說嘛!”
“嘿,你還別不信!現有個例子——”
“沒說不信呀。”
“嘿你這人怎麽回事。”想擺龍門陣的酒客上了火。
“怎麽了。信你還信錯了?”答話的酒客委屈了。
“你說信了,我還怎麽往下擺?你得說不信,我才能給你舉例子哪!”
“哦!”答話的酒客拖長了聲音,“那我還就不信了。”
“我說了你就信了!”擺龍門陣的酒客果然來了興致,“你知道胡侍中討了多少個老婆?”
“老婆還能有多少個?就算是當今天子,真龍鎮天下,他正宮皇後娘娘,也只能有一個。”
“那是那是。我說差了。你知道他討過多少個?”
“這我還真不知道。”答話的滿臉興奮,“多少?”
擺龍門陣的豎起手指:“一個。”
“嗐!”答話的表情明顯是: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可這一個老婆手裏,前前後後過了多少個小老婆大丫頭的死傷,你可知道?”擺龍門陣的趕緊道。
“多少?”答話的興致又被撩起來了。
“這麽說吧,你手指頭加上腳趾頭,再借上我的,也數不過來!一開始大家還當是他大老婆善妒。後來他大老婆家道也中落啦,他丈人家懾不住他啦,你猜怎麽著?他大老婆也癆死了!你猜誥命夫人怎麽還能癆死?給打的!人家送了副聯給他:曾因酒醉鞭紅袖,不怕傷多累美人。”
“喲!這是怎麽說的!”
“他那檔子事上無能!”擺龍門陣的揭開*,“非得打了才行!他大老婆小老婆,都調教出來了,看他心情不好,就得跪著把鞭子捧上,撩起衣裳,讓他看哪兒順眼了抽哪兒,這樣他才行了。這還是他客氣的時候!要有點錯處給他捉住,鼻子眼睛不對付了,錯開客氣殼子了,那可對不住!冰天雪地裏,他能把人衣裳扒了,捆樹上,拿剝了皮的荊條子揍。他夫人看不過去,求個情,也給綁春凳上了,怎麽揍的沒人知道,總之他夫人就臥床生病啦!好好壞壞的年餘,就癆過去了。這會兒,又娶上新夫人了。能有一個月?藥房又是開業興旺,給他們定跌打損傷膏、白玉生肌膏了。你說這什麽情況?”——最後還來個明知故問。L
☆、二十九 只怪京南道
“怎麽會這樣!”答話的深表驚嘆。
“聽說跟他小時候有關系!”擺龍門陣的神神秘秘道,“他窮嘛,營養不好,那話兒就沒養好。他娘還嚴格,老跟他先生說他不好好讀書就揍,他娘自己還動手揍!給他落下這毛病。別瞧他人前多正經模樣,回自己女人那裏,就是急火攻心老太監模樣!”
“那、那他還能升這麽高,官聲還能這麽好?”答話的搖頭,“我可不信。皇上還褒獎他呢。”
“那是他對皇上好,皇上就誇他啊。他對他自個兒的女人不好,女人又不給他升官發財。兩下了沒妨礙!話再說到頭,真有那種女人們全誇他好的哥兒,難道能是當好官的材料?你想想哪!”
“這倒也是……可這樣,還有女人肯跟他?”
“要不怎麽說他能耐!從前那老婆岳丈家還行的時候,他對老婆也過得去,就幫他頂個折磨小老婆的名頭。後來他敞開了打啦,但對岳丈家更客氣了,岳丈家後來全靠他周濟,敢說什麽?那些小老婆丫頭子都是買來的,捉了錯只管打,又不是一頓打死,誰幫忙出頭?等他大老婆也癆死了,是沒金門玉戶大家閨秀給他當續弦啦!可本來也沒啥大家閨秀肯給誰當續弦的,你說是吧?自有那要錢不要命也不要臉的,肯上趕著拿女兒給他呀!瞧他這不是續上一戶了?”
“這次的到底是哪一戶?”
“誰知道呢?反正是外地的——”
“聽說也是人家收的幹女兒!”突然有人興致勃勃插話,“為了錢,就送過來啦!”
不知什麽時候,擺龍門陣的桌子旁邊,已經圍了一圈人。上頭說的那些事兒。都不再是秘密,聽的人仍然津津有味。說到這可憐新夫人身上,人們就更來勁了,你一嘴我一舌,都不知道幾分真幾分假,要緊是過個嘴癮。
小二不得不來幹涉了,肩上大毛巾一甩。作勢要擦桌。這是趕人的意思。他朝後頭努努嘴,婉勸各位:是非都從口中出,煩惱皆為強出頭。伸手的不如團手的。散了散了罷!
眾人陸續散了。
唐家家人索然無味把最後一個花生丟到嘴裏。他估摸著主人也該出來了。
小大佬與胡侍中盡歡而別。胡侍中依然還是一臉中正懇切模樣。往太子東宮去了。唐家師爺則把新擬的折子給小大佬送了來。小大佬看了一遍,大喜:“還是要借重先生文筆!”
唐家師爺作謙遜狀:“哪裏哪裏。貴少爺假以時日,成就當在小老兒上頭了。”
“他哪裏成器!”小大佬像所有嚴格的父親一樣,灑然一笑。且跟唐家師爺講究折子中的一段:“就是這裏,照太子那邊的情況。恐怕改改才好。唔,就是這句話最該換。換成什麽呢?將在乎廩積有常,有常,有常……哦?仁惠有素?就是這個好!還是先生的學問好!”大喜。“就照這個改了,我今兒趕得上遞給皇上去。”
折子到了崔珩那兒,崔珩看了。似乎是很喜歡,叫掌筆太監擇其要。抄報給太後看,說雖是天災,幸而上下官員都很忠謹,正緊急搶救著,一旦通訊路子修回去了,有更確實的消息上來,就可大賑災民,請太後不必過於憂慮。
掌筆太監領旨行事。崔珩繼續批折子,神情越來越嚴肅,也叫了一些人來見,大家都鎖著眉,倒沒有長篇大論的探討,幾乎每一撥都是稍微說幾句,有了定見,便趕緊下去辦事。
到了舉燈時分,太監通稟:“七王爺求見。”
崔珩正見工部賈侍郎等人,聽稟報後略一頷首,並不中止會見,約兩刻鐘後說完了,賈侍郎等出去,與七王爺等候的地方是兩個門,彼此互不相見。七王爺聽見道:“皇上請七王爺覲見。”
七王爺進去,先請個安,道:“太後著皇弟來問皇上的安,請皇上顧著龍體。”
崔珩點頭,問:“太後又吃齋了?”
七王爺道:“是。三帝姬也陪著太後。虧得是聽說情形並沒有大壞,她們還沒有禁食。司膳給了皇弟這幾日食譜,在這兒。”便取出那單子給崔珩看。
崔珩看了,各樣時鮮蔬果豐盛,又有幹果腌菜相佐,料來也是不吝嗇用素油的,點頭道:“太後年事高了,身體是要小心些。”
“是啊。”七王爺誠實的點頭附和,“吃幾天素,刮刮腸子,也好。”
崔珩繃不住笑了,就拿手裏單子打他頭:“說的什麽話!”
七王爺委屈抱頭:“禦醫說的,又不是皇弟自己想的。”
“這會你聽禦醫了。”崔珩又問,“外頭有什麽話沒有?”
七王爺聽人說酒樓裏紛傳胡侍中闈帷秘聞,但他只道:“聽說南邊的時鮮茶米不容易運過來了,於民生有影響。”
崔珩鼻子裏哼一聲。
七王爺接著道:“好在是那邊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咱們京裏人也得有點擔當不是?沒好意思抱怨茶米。幾處發賑災物資,京人也跟著捐衣捐錢捐米面呢。”
崔珩聽著,市面還算平靖,不得不說唐家那些昧著良心的措施是有效果的。尤其是死人數目沒有確鑿,對大家心理沖擊小點兒。“好在”兩個字用在這裏,是大實話,就是聖明如崔珩,聽著有點礙耳。再看七王爺說完了之後,就呆呆出神。他喝問:“想什麽呢!”
“哦啊,皇兄。”七王爺道,“我想著吧,搞點肉攙在素點心裏,不知三帝姬吃得出來不?她年紀小,光吃素怕長不高,也影響美容……”
“亂彈琴!”崔珩怒道,“你那點心思不用在正事上!”
“是。是。”七王爺眼珠亂轉,“那我幫忙監考去?不行考生的父母們不放心。幫忙給太後捧香去?不行太後想去問我謝四小姐在哪兒,那可不好說。不然我幫著募捐賑災去——”
“謝大郎那邊還是瞞著?”崔珩想起來,問。
“林姑娘失蹤?我沒真瞞他呀!不過借這個緣由讓他好藏起來幫著……”七王爺說到一半,崔珩揮手打斷他。七王爺醒悟:“哦!謝四小姐!”頗有點遺憾,“這也瞞不過去。”
崔珩不語。
七王爺心慌:“皇兄,別怪我無能呀!水災這麽大事,把這大計有了阻礙,雲劍不能不知道。四小姐走到了哪裏,他也不能不知道。兩下裏一加起來,一加一等於二,這不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他這要看不出來,也不用幫皇兄辦事了。我扯不了謊呀!”
崔珩道:“你說完沒?”
七王爺就退回去,老老實實垂手:“說完了。”
崔珩想嘆氣,沒嘆出來,想舉手搔搔頭,手指擡了擡,也還是算了。就望著窗外景色出神,想著:接二連三的出事,也不知會不會幹擾謝雲劍的心緒?要不要去探訪他?然而這般垂輿下訪,終嫌草率了。他若是個將才,也不該為這兩件事就有大波動。總是沒有大戰上真正用過他,故此不放心。然而這一戰也實在不能用棟勳這種久經考驗的人,只有兵行險著了。
七王爺看崔珩略出了回兒神,他也有點擔心。幸而崔珩又想起來責備他:“你會扯不了謊?你怕回頭他怪你!”
七王爺對此責備欣然領受,道:“皇兄教訓的是。”
崔珩又恨鐵不成鋼道:“如今也無法了。等道路平靖些,你就替我去撫災吧。”
七王爺“哦”了一聲:“是啦!”
崔珩逗他:“你又知道什麽了?”
七王爺笑嘻嘻的:“我去撫了災,一路好去就藩。皇兄放心,這個我懂!”
崔珩道:“你小心些,不是叫你去玩的。”
“是。拿人短子嘛!皇兄,這個我懂!”
他懂什麽拿人的短處?崔珩想:他懂得趁人之危、施人恩義、逼人就範!真是雞鳴狗盜之徒,如今也要大用了。想起來真是笑不得、罵不得,只能教訓道:“這事兒危險。你當心著點。”
“臣弟謹遵皇兄教導。”七王爺還真是正經起來。
這麽著,一天以後大臣們就聽說,太後年事高,又吃齋奉佛,跪香辛勞,竟至於染上了風寒,如今臥床用藥,太醫們去把脈了,說起病勢來,盡皆沈吟。只因就病論病,那是不要緊的,若擱在小孩子身上,就不用藥,喝幾天熱開水,展眼又能活蹦亂跳。只嘆人年紀大了,身體就經不住事,五行不調,說起來也是舊疾,只有將養著罷了。
裏頭有三帝姬衣不解帶侍奉著,外頭七王爺也有孝心,發了個狠,道:“太後這番發作,都為京南道發水,在佛前祈願起的!我不好指斥佛菩薩,我只怪那個京南道!”
雪宜公主聽了嗔他:“你怪那個地方怎的?”
“我怪他發水呀!這麽著,我去替太後皇帝撫災。終要把它撫平順了。不然我不回來!”
雪宜公主一聽,這話倒不渾,只有一件事不合適:“老七呀,不是作長姐的滅你威風,你長這麽大了,沒有撫過災民,更別說那已經是京外了,又大水泥濘的。你怎麽去?”L
☆、三十 飲水要註意
七王爺振振有詞:“我沒撫過災民,我撫過棟勳呀。”
雪宜公主一口茶差點沒嗆著!饒是怎麽皇家風範,碰到七王爺全不夠用。
不過,好吧,一個暴跳的棟勳將軍,估計是比一幫子哀嚎的小民可怕得多。被七王爺“撫慰”下來了,也是事實。這一點,郭家覺得很丟臉,皇家也絕不提,但心裏明白,這也算是七王爺的……戰績吧?
七王爺乘勝追擊:“我也到過京外的,錦城我都去過!”
雪宜公主揉了揉眉心。
七王爺又道:“大水不怕呀,都已經退了。道路已經能走了。”
這倒不假。京南道終於可以通行。這倒不是唐家啊、或者那個鬼知道沖潰到什麽地方去了的俊章營的功勞。而是上流終究只是座冰峰,不是整座的大海,再傾倒也有個盡頭。如今春盛,該融的都融了,該流的差不多流完了。它自然而然的就歇息了。各處人馬都緊急的收拾道路,出出進進的都有了。
可人家能走得,不等於七王爺定能走得。鏢行的武師能在獨木橋上跑,七王爺能行麽?征召的民伕能在齊腰深的泥水裏掙紮,七王爺能行麽?獲救的難民能在門板筏上漂出來,七王爺能行麽?
雪宜公主緩言寬慰:“再等一天吧。你回頭讓人好好幫你想想,準備停當了,再請皇帝的準,末了再收拾行駕吧,那邊也總得有時間拾掇出個地方來接你的駕。”
七王爺嘟著嘴。
雪宜公主睨他:“怎麽著,你還不高興?”
“我知道公主的意思是,過了這麽多天我還願意去,那我就去吧!”七王爺不樂道。
雪宜公主倒咯兒笑了:“你心裏真明白!”
——這姐弟倆說話。沒到大庭廣眾嚷去,但也沒有刻意避人,自有天地線一搭通,把話傳到了外頭。唐家小大佬覺得不妥當,連忙稟報大佬知道。大佬眼皮一搭:“你急啥?”
“目前在那兒賑災的,是——”小大佬湊到大佬耳朵前面提醒:不是他們第幾支第幾房的子侄嗎?
大佬往後面靠了靠:“我知道。他很妥當。你再派幾個老成的,幫他辦理接駕吧。”
小大佬懂了:以接駕的名義。把王爺困起來。賑災過程中各種貓膩。就不怕王爺知道了。
大佬又問:“太後還是操心王爺的婚事罷?”
小大佬更懂了:人家準兒媳謝四小姐還在那邊沒個音信哪!七王爺是盼她還是怕她?面子上總要好好找找她吧?拿這個做足文章,不管七王爺還是皇家,都沒空再多操心水災那兒的細節了。
大佬往後躺了躺。嘆出一句小大佬聽不懂的話:“我們這是替人操心賣命,還費心躲著人的刀。”
小大佬想啊:這話怎麽不通呢?水利沒修好,唐家有責任;賑災過程中唐家沒有很使上力氣,只能費心遮掩。這怎麽叫替人操心賣命了?
他困惑著往外頭走,忽然悟了:這水利換誰能修得好?把七王爺和皇帝自己填到壩上。也未必就能保它不潰啊!一出了事,卻得找人擔責任。唐家好不委屈!至於這賑災,也是一個道理。那些災民們關唐家什麽事呢?都是他們崔家的天下子民,撫得不好鬧將起來。傷的是崔家的江山。他們唐家幫著善後,就算當中有抹下些錢吧,這也是慣例。你要叫人家辦事,不好不有點油水潤滑一下的。你說使了點手腕好叫附近民眾不至於憤恨恐慌嗎?這更是題中應有之義。換他們帝王家來,也只好這樣的。唐家沖在了前線,替帝王家承擔了,不但沒褒獎,卻還要擔驚受怕,這不是太委屈了嗎?
小大佬心頭一酸,回頭看大佬,坐在古老的扶手椅裏,一動不動,高高挑花窗的光線黯黯的滑進來,把他的側影映得似一幅可以瞻仰百年的畫兒。
“該畫成像兒,以後好叫子孫們參拜的。”小大佬想起來:還有一個唐家的子孫消失在水災裏了。得好好找找!但願沒喪命吧?
小大佬要是知道唐靜軒這時候在做什麽,當時就得炸毛!
唐靜軒只是做了一個富家公子都應該做的事情:他見到了洋洋的大水,忍不住詩興大發,迎風而立,苦思冥想,要做出一首詩來,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照唐靜軒的想法,這必須得是偉作、大作!可惜想來想去都逃不脫莊子“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的套路。不行不行,唐靜軒有點兒自知之明,寫大場面,他是比不上莊子的。他得另辟蹊徑,譬如說,搞點兒比喻什麽的,把文風拉轉過來?
唉,頓時又逃不脫“水似眼波橫”以及“盈盈一水間”的路子了。唐靜軒搔首躑躅:他怎麽就想不出什麽別出心裁的好句子呢?唉唉,真是浪費這等美景!
要問唐長孫公子為什麽看不到哀鴻遍野的慘劇?很簡單——他就是看不到!
當初漲水的時候,京城裏聽說是上流曾有嘯聲,其實在現場各種跡象更加明顯,連河岸的螞蟻烏龜都趕著搬家了,大概是上流大水沖下來的震動傳到地底,比水流的速度來得更快,小動物們聽到了,就趕著逃命。
水邊討生活的船夫們經驗豐富,也覺著今年春汛不比往年。船只早進了安全港,這且不論。在大潮頭沖過來之前的幾個時辰,他們還勸著客人們再往裏頭、往地勢高些的地方避一避。
那時候的船夫們也還沒想到會釀成這麽大災,只是怕水漫過堤岸,要把貴客們的金銀細軟甚至貴客自己卷到水裏去自然不妥,他們賠不起。哪怕淹濕了客人鞋子也不合適啊!那還是躲得高些兒的好。
誰知道那些地勢稍高的小山頭、小村莊,會成為孤島,成了生命唯一能賴以存活的方舟呢?
當時搬地方,氣氛既沒有很恐慌,仆人們也沒敢太驚動唐靜軒。唐靜軒只以為是又一次順勢而為的游山玩水。
後來潰堤時,唐公子疲倦了,在睡覺。他是真的什麽也沒聽見!
再後來,他起來,看到的已經是一片成形了的壯觀水域了,當即“哇”的一聲。而能夠啼哭掙紮的人,都已經被大水沖走了。如今的世界很清凈,該死的死了,該活的在這裏暫時死不了,水流還急也不能下水,島上活著的人就趴在水邊伸長竹竿啊鉤子啊什麽的,把漂得近的財產撈上來,算是發一筆小財吧。這景象在唐公子的眼裏看來,也就跟打魚什麽的差不多,都屬於很“田園山水”的雅趣。
怎能怪他不想做首詩啊!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唐靜軒冥思苦想,連風吹到臉上都顧不得躲了。仆人們則除了幫他添鬥篷之外,就是負責清場。
他們叫那些有礙觀瞻的人與物,都躲得遠一點。或者還能動彈的、腦子清楚的,把那些有礙觀瞻的拖遠點。免得打擾了唐公子的詩興。
唐靜軒頗為遺憾林姑娘不在這裏,不能幫他想字句,但又高興林姑娘不在這裏,沒人不假思索吟出妙絕佳句來給他太大壓力。
至於雲舟?雲舟是絕不會給人壓力的。哪怕她要殺,也是棉花套子悶頭,溫柔的殺。
目前沒有什麽人和事讓雲舟起殺心。她跟唐靜軒一樣很安全。而她帶出來的物資甚至比唐靜軒還齊備。這得益於她的一句話:“什麽叫危險?如果覺得它根本不可能發生,那我為什麽要走?如果覺得它可能發生,那為什麽不把東西都帶上呢?我們帶得起啊!”
於是筱筱就叫人雇挑夫,把整條船上的東西一箱一箱、一擔一擔的跟著挑過來了。幸虧當初打包時是明珠親自看著的,條目清楚,拿取既方便,重新整理起來也不難。帶契了福珞和福三娘,所帶的東西雖沒謝家這麽理路清楚,好歹也多捎了些過來。這就來來回回挑了十多趟,到最後一批東西時,大水來了,把東西連挑夫都沖了走。雲舟立在水邊,道了一聲可惜。
也不知可惜的是人還是東西。
不過後來,走在前頭的挑夫都跪地給她謝恩,說如果不是出她這趟差使,也不能走到這裏逃脫性命。雲舟並未居功,只叫有食水勻給他們些,還問有沒有香燭,可以點起來,替失蹤的那些人祈福。
這麽一來,在眾人眼裏,雲舟豈止善良,簡直跟女仙娘娘也差不很多了。在謝家點起來的香燭前,很多人求完了神佛保佑他們失蹤的親友,跟著就替雲舟禱告好人有好報。
筱筱就是女神座前侍候的小玉女,發愁著這裏條件不好,小姐怎麽吃得消呢?然而雲舟卻也從容的處下來了。筱筱恍惚裏覺著姑娘真像是蘭葉。你看她那麽優雅,好像只配拿幾萬兩銀子的古董花盆養著,實則就算是山谷裏那麽活著,她也能活得挺好。
她還顧得上提醒筱筱:“飲水要註意。”L
☆、三十一 釣魚是情調
原來大災之後往往有大疫,這大疫往往從水裏來。雲舟看書說史,曾經提到,別看水災時候,漫眼全是水,只有淹死的,斷無渴死的了?實則這水都是渾的,甚至有屍瘴在裏頭,萬一要喝了,就容易孽生出疫病來,因此要潔凈了才好吃它。
凈水的法子?最傳統的就是燒它!燒滾了就好吃了。
但孤島上的燃料並不太多,何況大部分也被打濕了。雲舟就吩咐人先拿些木料、草料晾著備用,又水裏漂來的各種木材等物,哪怕細小不值錢的,也先撈上來,晾著,等幹了好燒。
也是天公作美,水災之後,就是晴天。東西幹得快。不久,島上就生起了火,可以燒水、煮東西吃了。雲舟舉目望,看見遠遠的也有一兩處煙頭,著筱筱記下來。那些都是困著人的方位。等大水稍退,也許可以到那地方與人會合。
唐靜軒吟著“依依墟裏煙”踱步,又索然無味的住口,寂寂的沿著青草小路走了一段,看石塊極潔凈,旁邊的青草豐盛、蔓長、潤澤。平生第一次,他沒有要人來鋪墊子,就直接坐在了草上。
春衫薄薄,柔草給他難以言喻的奇妙觸感,他手向後頭自然而然的一撐,竟觸到了另一只手。
那只手溫軟纖柔、入握如棉。唐靜軒本該抽開手、站起身、看看對方是誰、並且立刻道歉的。他卻怔住了。
那只手也怔了片刻。
隨後,他跟她一起縮回手。唐靜軒站起身,筱筱道:“呀!姑娘,是唐公子。”
唐靜軒看草叢那邊,原來已經是水濱。一根釣竿牽著釣絲。垂在水中。雲舟是在這裏垂釣。附近樹斜草茂,唐靜軒過來,與那邊的丫頭兩兩不相見。雲舟也坐在草地上,順手一撐,正與唐靜軒相觸。
唐靜軒既站起來,看明白了情況,視線停也未停。人已背過身去。就這樣背對著向筱筱說話,請筱筱向謝小姐問好。
雲舟也請筱筱向唐公子問好。
這兩人就這麽處在伸手可觸的距離,楞是當作沒看見。好像當中隔了重重簾幔與板壁似的。這份演戲的功夫,也真叫筱筱佩服。
兩人又客氣了幾句,魚把餌吃得七打八,也沒上鉤。雲舟便起身,在筱筱等大丫頭的攙扶下離去了。剩下小丫頭收拾水邊的釣具。
唐靜軒也是無意中。見釣絲一晃,上頭的魚鉤映著陽光,竟是筆直的。唐靜軒還以為是魚鉤質量不好,被魚兒拉直了。而小丫頭視若無睹。就這麽收起來。他好心提醒小丫頭,這鉤要修了。小丫頭卻道:“不相幹,我們小姐就用直的。”
唐靜軒奇問為什麽。小丫頭也說不出原因,只好道。這個要問筱筱姐姐。
唐靜軒哪裏會真去問筱筱,就自己在心裏琢磨:為什麽要用直鉤呢?自然為了不釣起魚來。為什麽釣魚、又不要魚上鉤呢?哎,姜太公當初釣魚也是用直鉤,所以傳下一句“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嘛!那姜太公是為了引起文王的註意,釣的是文王。雲舟難道是為了引他的註意?像雲蕙那時候似的……唐靜軒頓時像吃了個蒼蠅似的滿身不舒服,進一步還懷疑雲蕙那時候的計策,也是雲舟幫忙的?
再一想,又不對。雲蕙當時的計謀何等明確?簡直是牽著鼻子誘哄他往劃好的道上走,所以他發現之後,格外覺得不舒服!而雲舟今兒呢,劃了什麽道了?他吟著詩走到這邊,是他自己的主意,又不是她的——
喲,他先前還想著詩句來著,這會兒徹底都丟到九霄雲外了!
唐靜軒忽然悟了:她的直鉤,就像是他的詩。他的詩何嘗有用?他的鉤又何必釣魚?然而她的直鉤上還是要裝餌餵魚。他的詩也還是要寫下來。這都是按世間通行的規矩做事,不好全盤丟開的。既按了規矩,又無礙形跡。這本來是他的追求,卻原來,竟是她的生活!
唐靜軒一路作想,口水竟然往外冒。他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頓時被自己嚇住了:怎麽了,他生病了不成?
不是不是。他剛才只是想著,直鉤釣魚真風雅啊!真超脫啊!真高明啊!釣魚釣的是情調,誰要真的釣一條魚上來呢?難道要烤它煎它煮它炸它嗎……
呃,不好,口水就冒出來了。
唐靜軒一邊被自己嚇住,一邊忍不住繼續想:難道要撒這個那個作料嗎……
糟了口水冒得更兇了!
唐靜軒覺得這不像他自己啊!他從來不喜歡大魚大肉那些東西啊!膩歪!他喜歡的是雨前女兒茶啊、迎江寺的素齋啊、二十四橋明月夜啊——最後這不僅僅是一句詩,還是一道菜的名字——嗯,總之是這些修身養性的菜肴。
可是事實證明,再修身養性的公子,被困在島上幾天之後,想起紅燒魚大醬肉還是會流口水。
唐靜軒被自己身體裏蠢蠢欲動的動物性驚嚇著,竟沒顧著看路,差點一頭撞上個人。他連忙住足,喏喏道歉。
一邊,他的書僮也趕過來了,先向那差點被撞的主婢問好。
那婦人年紀已近三十了,妝扮得卻仿佛只有二十出頭,雖被困在這孤島上,仍然戴著琳瑯的金珠寶玉首飾,指甲上也還套著長長的護甲。她原準備發怒,及見冒失行來的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