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高啟文(二)
關燈
小
中
大
高啟文出自恒陽高氏。高氏家族雖然不如秦氏、趙氏、東郭氏那般顯赫,然而經過數十代人的經營和深耕,他們在中畿恒陽頗有些人脈,也出過一些位列“九卿”的高官。
前霄末年時,朝堂局勢動蕩,權宦、外戚相繼當道,京城之外叛亂四起,京城之內更是人心思變。在這樣的大勢之下,晉原太守劉義臻舉義兵突入恒陽,誅滅亂政的權宦和外戚。
在此過程中,有恒陽高氏的功勞,但遠不如崔、周、白、東郭等“京晉望族”來得那麽顯眼。
“高祖入京那年,高先生應該還在蘭陽郡做縣令吧?”秦驤問道。
“不錯,從前霄齊平六年到齊平八年間,高某確實在蘭陽郡任高城縣令。不過秦公子,高某並非先帝心腹倚重之臣,也未得先帝遺詔囑托,‘辜負先帝’一說從何而來啊?”高啟文瞇著眼睛、鎮定地說道。
秦驤擡頭看著帳篷的頂端,帳篷內微弱的燭光根本無法照亮那裏,良久他才從嘴裏吐出了兩個字:“離——軻!”
“離軻!”高啟文目光一凝,奇怪地看著對方,“秦公子怎麽會知道這個名字?”
秦驤微微一笑:“高先生這般反應,算是證實了秦某的猜測——高先生名為大盛臣子,實則是直屬皇帝的秘密組織‘離軻’的成員。”
高啟文看著面前的燭光,這道燭光看似虛弱無力,但卻一直頑強地跳躍著不肯熄滅。許久他才嘆氣道:“知道‘離軻’這個名字的,如今應該也已寥寥無幾了。不過秦公子,你雖然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高啟文的主動坦白倒是出乎了秦驤的意料,原本他以為二人之間會有一番激烈的交鋒,卻不曾想對方居然大大方方承認了“離軻”的身份,而且聽他口氣,應該是有更加精彩的內幕要告知於他。
“晚生願洗耳恭聽!”秦驤朝高啟文拱手說道。
高啟文盯著面前跳躍的燭光,思緒回到了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高祖入京之時,並非今人所想的那般一帆風順,實則是殺機重重。前霄、京城的權貴們固然是希望先帝能夠庇佑他們,庇佑霄朝的江山社稷;但同時,他們也防備著做出驚天之舉的先帝,會成為他們無法制禦的強權。因此,先帝剛剛入京時,不僅僅要面對前霄宗室的重臣、驍將,還要面對那些不甘心失敗的權宦、外戚的殘餘。”
“在這之中,就有一支名為‘魚腸’的力量,在先帝入京後不久多次組織暗殺活動,企圖趁先帝立足未穩之際將他除去。”高啟文娓娓敘述道,“先帝躲過了數次暗殺,但他明白只要一天不除掉‘魚腸’,那些心懷叵測之人就永遠不會放棄癡心妄想。所以他親手組建了‘離軻’這個組織。”
“關於這些,晚生有所耳聞。”秦驤淡淡地說道。
高啟文點點頭,繼續說道:“最初‘離軻’的使命只是保護先帝以及一幹朝廷重臣,後來逐漸成為先帝手中的利器,保護自己之餘,追殺‘魚腸’餘孽、刺殺叛賊,甚至也被用於鏟除異己政敵!”
“然而有一個人對於‘離軻’的存在產生了憂慮,認為‘離軻’可以成為先帝對付敵人的‘利器’,自然也有可能成為弒君的‘兇器’,‘魚腸’組織就是最好的先例!因此,在此人的建議下,先帝逐漸對‘離軻’有了制約,也開始為這把‘利器’加上了‘鞘’。”
“鞘?那個人又是誰?”秦驤好奇地問道。
“‘離軻’二字取自戰國刺客‘荊軻’和樂師‘高漸離’。‘軻’象征的是刺客和利刃,‘離’象征的卻是文華和義理。那個人期待以‘道義’制約‘殺戮’,才有了後來的‘離軻’。那個人就是先帝的皇後——孝慈張皇後!”
“張皇後!”秦驤不禁大吃一驚。張皇後在大盛王朝取代霄朝之前就已經過世了,關於她生前事跡的記載也不多,以致於很多人都忽略了她在這段歷史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沒錯,就是她。”說道張皇後,高啟文語氣中多了幾分敬重之情,“她親自接管了‘離軻’的指揮權,將一些勇猛的刺客轉為了軍職,令他們能夠通過軍功獲得爵位和榮耀;而她也吸納了不少像我一樣的文官、書吏,安插在各郡縣、高官府第,監察地方、百官言行。”
“監察……地方、百官言行!”秦驤咀嚼著這段話,忽然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你是說,其實是張皇後建立起了‘禦史監察院’?”
高啟文點了點,說道:“也可以這麽說,先帝親自下令解散‘離軻’之後,很多文官、書吏便劃給了禦史監察院,成為監察院的各級屬官。順便說一句——你的父親秦懿公,並不是‘離軻’的一員!”
“原來‘離軻’與禦史監察院之間還有這樣的聯系。”秦驤感慨道,繼而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離軻’解散後,那些只知殺戮的刺客們又是如何處置的?”
高啟文長嘆一口氣,回道:“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先帝擔心將他們釋出後會對自己和新朝不利,便動了殺機!”
“可據我所知,不是所有的‘離柯’殺手都被先帝鏟除幹凈了!”秦驤說道,他指的自然是管伯,至於其他人如衛統領是不是“離柯”的原班人馬,這就不得而知了。
高啟文看了一眼秦驤,嘴角微微揚起一個弧度:“看不出來,秦公子年紀輕輕,卻對前朝的這些秘聞了如指掌。的確,有人察覺到了先帝的意圖,在先帝動手時做了手腳,成功地從先帝的眼皮底下逃生了。此人名叫‘管玉書’,乃是‘離柯’之中身手最為了得的人物,是先帝手中最為鋒利的‘利刃’!”
“讓這樣的‘利刃’逃過了,先帝就不曾派人追殺嗎?”秦驤問道。
高啟文搖了搖頭,說道:“管玉書逃脫了先帝的暗算,先帝並不知情,直到‘太子逆案’發生的那年,有‘離柯’的舊部向先帝稟告——管玉書正在秘密招攬舊部,至於他是什麽意圖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先帝就派你去查探管玉書的下落和意圖?”繼續問道。
“先帝很重視管玉書,他很快就將管玉書的舉動與‘太子逆案’聯系到了一起,擔心他是廢太子的餘黨,要對自己不利!但是管玉書的行蹤十分詭秘,誰也查不到他的蹤跡,更別談他的立場了。”高啟文繼續說道,“於是先帝決定采取‘廣撒網’的方式,將我們這些見過管玉書的‘離柯’舊部派駐到地方任職,暗中查探他的下落。”
“於是高先生就被先帝以‘疑似太子舊黨’從九卿衙門發落到了地方,當了一個小小的縣丞?”秦驤說道。
高啟文點頭道:“一點不錯,由於高某已是秩比千石的太尉府長史,所以需要一個大一點的罪名來發落。其他人高某已經說過了,多加入了禦史檢察院,他們執行任務起來,遠比高某方便得多。”
“高先生不戀棧權位、為君分憂之心,秦某感佩!”說著秦驤朝對方俯身下拜道。
高啟文擺了擺手,說道:“高某到了燕州郡南平縣上任,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偏偏讓高某在那裏查探到了管玉書的蹤跡——原來他隨燕王一道來到了燕州郡,不過他沒有待在燕國,而是在右平和南平之間的山林裏落腳。高某當即將此消息稟告給了先帝,無奈當時先帝病篤,應該是沒能看到高某的這條消息。”
“不久之後先帝駕崩,高某擔心被管玉書發現我在留意他的一舉一動,便自己掛印離開了燕州郡,投靠了往日的同僚、雲西郡守閻一春,在他手下當幕客;後又經他介紹去了鷹戎右部,在左賢王麾下做謀士。”高啟文將這些抖落完,隨即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仿佛卸去了這些背負多年的秘密,對他來說也是一大解脫。
“原來是這樣……”秦驤點了點頭,繼而問道:“難道先帝之後便沒人來接管你們這些撒出去額‘離柯’舊部了嗎?難道先帝沒有將你們這些人轉交給新帝嗎?”
高啟文苦笑著搖搖頭:“高某不在中樞多年,而且先帝與新帝之間的權力交接,也不是我們能夠知曉的。高某甚至懷疑,先帝的去世是否與當時的崔夫人有關,以致先帝來不及將我們這些人轉交給新帝!”
“有這個可能……”秦驤點點頭看著高啟文,二人間的對話,解開了他內心深處不少的疑惑。
“現如今的情況,不知高先生有何打算?”秦驤忽然問道。
高啟文沒有說話,外面的雨滴落在帳篷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帳篷內的燭火已經快燃盡了,夜風從縫隙中鉆進來,似乎隨時都能將之吹滅。
“已是風燭殘年,高某也已不再奢望什麽了,但求一個安穩的餘生罷了。”說罷高啟文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
從高啟文的帳篷中出來,秦驤的腳步邁得出奇地緩慢,他不斷地思索著高啟文對自己說的那些話,回味著“離柯”組織的信息,再將當年那樁“太子逆案”聯系起來,圍繞著燕王劉彥鈞的關系網絡漸漸清晰起來。
(本章完)
1/24 10:31:49|49423615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前霄末年時,朝堂局勢動蕩,權宦、外戚相繼當道,京城之外叛亂四起,京城之內更是人心思變。在這樣的大勢之下,晉原太守劉義臻舉義兵突入恒陽,誅滅亂政的權宦和外戚。
在此過程中,有恒陽高氏的功勞,但遠不如崔、周、白、東郭等“京晉望族”來得那麽顯眼。
“高祖入京那年,高先生應該還在蘭陽郡做縣令吧?”秦驤問道。
“不錯,從前霄齊平六年到齊平八年間,高某確實在蘭陽郡任高城縣令。不過秦公子,高某並非先帝心腹倚重之臣,也未得先帝遺詔囑托,‘辜負先帝’一說從何而來啊?”高啟文瞇著眼睛、鎮定地說道。
秦驤擡頭看著帳篷的頂端,帳篷內微弱的燭光根本無法照亮那裏,良久他才從嘴裏吐出了兩個字:“離——軻!”
“離軻!”高啟文目光一凝,奇怪地看著對方,“秦公子怎麽會知道這個名字?”
秦驤微微一笑:“高先生這般反應,算是證實了秦某的猜測——高先生名為大盛臣子,實則是直屬皇帝的秘密組織‘離軻’的成員。”
高啟文看著面前的燭光,這道燭光看似虛弱無力,但卻一直頑強地跳躍著不肯熄滅。許久他才嘆氣道:“知道‘離軻’這個名字的,如今應該也已寥寥無幾了。不過秦公子,你雖然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高啟文的主動坦白倒是出乎了秦驤的意料,原本他以為二人之間會有一番激烈的交鋒,卻不曾想對方居然大大方方承認了“離軻”的身份,而且聽他口氣,應該是有更加精彩的內幕要告知於他。
“晚生願洗耳恭聽!”秦驤朝高啟文拱手說道。
高啟文盯著面前跳躍的燭光,思緒回到了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高祖入京之時,並非今人所想的那般一帆風順,實則是殺機重重。前霄、京城的權貴們固然是希望先帝能夠庇佑他們,庇佑霄朝的江山社稷;但同時,他們也防備著做出驚天之舉的先帝,會成為他們無法制禦的強權。因此,先帝剛剛入京時,不僅僅要面對前霄宗室的重臣、驍將,還要面對那些不甘心失敗的權宦、外戚的殘餘。”
“在這之中,就有一支名為‘魚腸’的力量,在先帝入京後不久多次組織暗殺活動,企圖趁先帝立足未穩之際將他除去。”高啟文娓娓敘述道,“先帝躲過了數次暗殺,但他明白只要一天不除掉‘魚腸’,那些心懷叵測之人就永遠不會放棄癡心妄想。所以他親手組建了‘離軻’這個組織。”
“關於這些,晚生有所耳聞。”秦驤淡淡地說道。
高啟文點點頭,繼續說道:“最初‘離軻’的使命只是保護先帝以及一幹朝廷重臣,後來逐漸成為先帝手中的利器,保護自己之餘,追殺‘魚腸’餘孽、刺殺叛賊,甚至也被用於鏟除異己政敵!”
“然而有一個人對於‘離軻’的存在產生了憂慮,認為‘離軻’可以成為先帝對付敵人的‘利器’,自然也有可能成為弒君的‘兇器’,‘魚腸’組織就是最好的先例!因此,在此人的建議下,先帝逐漸對‘離軻’有了制約,也開始為這把‘利器’加上了‘鞘’。”
“鞘?那個人又是誰?”秦驤好奇地問道。
“‘離軻’二字取自戰國刺客‘荊軻’和樂師‘高漸離’。‘軻’象征的是刺客和利刃,‘離’象征的卻是文華和義理。那個人期待以‘道義’制約‘殺戮’,才有了後來的‘離軻’。那個人就是先帝的皇後——孝慈張皇後!”
“張皇後!”秦驤不禁大吃一驚。張皇後在大盛王朝取代霄朝之前就已經過世了,關於她生前事跡的記載也不多,以致於很多人都忽略了她在這段歷史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沒錯,就是她。”說道張皇後,高啟文語氣中多了幾分敬重之情,“她親自接管了‘離軻’的指揮權,將一些勇猛的刺客轉為了軍職,令他們能夠通過軍功獲得爵位和榮耀;而她也吸納了不少像我一樣的文官、書吏,安插在各郡縣、高官府第,監察地方、百官言行。”
“監察……地方、百官言行!”秦驤咀嚼著這段話,忽然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你是說,其實是張皇後建立起了‘禦史監察院’?”
高啟文點了點,說道:“也可以這麽說,先帝親自下令解散‘離軻’之後,很多文官、書吏便劃給了禦史監察院,成為監察院的各級屬官。順便說一句——你的父親秦懿公,並不是‘離軻’的一員!”
“原來‘離軻’與禦史監察院之間還有這樣的聯系。”秦驤感慨道,繼而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離軻’解散後,那些只知殺戮的刺客們又是如何處置的?”
高啟文長嘆一口氣,回道:“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先帝擔心將他們釋出後會對自己和新朝不利,便動了殺機!”
“可據我所知,不是所有的‘離柯’殺手都被先帝鏟除幹凈了!”秦驤說道,他指的自然是管伯,至於其他人如衛統領是不是“離柯”的原班人馬,這就不得而知了。
高啟文看了一眼秦驤,嘴角微微揚起一個弧度:“看不出來,秦公子年紀輕輕,卻對前朝的這些秘聞了如指掌。的確,有人察覺到了先帝的意圖,在先帝動手時做了手腳,成功地從先帝的眼皮底下逃生了。此人名叫‘管玉書’,乃是‘離柯’之中身手最為了得的人物,是先帝手中最為鋒利的‘利刃’!”
“讓這樣的‘利刃’逃過了,先帝就不曾派人追殺嗎?”秦驤問道。
高啟文搖了搖頭,說道:“管玉書逃脫了先帝的暗算,先帝並不知情,直到‘太子逆案’發生的那年,有‘離柯’的舊部向先帝稟告——管玉書正在秘密招攬舊部,至於他是什麽意圖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先帝就派你去查探管玉書的下落和意圖?”繼續問道。
“先帝很重視管玉書,他很快就將管玉書的舉動與‘太子逆案’聯系到了一起,擔心他是廢太子的餘黨,要對自己不利!但是管玉書的行蹤十分詭秘,誰也查不到他的蹤跡,更別談他的立場了。”高啟文繼續說道,“於是先帝決定采取‘廣撒網’的方式,將我們這些見過管玉書的‘離柯’舊部派駐到地方任職,暗中查探他的下落。”
“於是高先生就被先帝以‘疑似太子舊黨’從九卿衙門發落到了地方,當了一個小小的縣丞?”秦驤說道。
高啟文點頭道:“一點不錯,由於高某已是秩比千石的太尉府長史,所以需要一個大一點的罪名來發落。其他人高某已經說過了,多加入了禦史檢察院,他們執行任務起來,遠比高某方便得多。”
“高先生不戀棧權位、為君分憂之心,秦某感佩!”說著秦驤朝對方俯身下拜道。
高啟文擺了擺手,說道:“高某到了燕州郡南平縣上任,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偏偏讓高某在那裏查探到了管玉書的蹤跡——原來他隨燕王一道來到了燕州郡,不過他沒有待在燕國,而是在右平和南平之間的山林裏落腳。高某當即將此消息稟告給了先帝,無奈當時先帝病篤,應該是沒能看到高某的這條消息。”
“不久之後先帝駕崩,高某擔心被管玉書發現我在留意他的一舉一動,便自己掛印離開了燕州郡,投靠了往日的同僚、雲西郡守閻一春,在他手下當幕客;後又經他介紹去了鷹戎右部,在左賢王麾下做謀士。”高啟文將這些抖落完,隨即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仿佛卸去了這些背負多年的秘密,對他來說也是一大解脫。
“原來是這樣……”秦驤點了點頭,繼而問道:“難道先帝之後便沒人來接管你們這些撒出去額‘離柯’舊部了嗎?難道先帝沒有將你們這些人轉交給新帝嗎?”
高啟文苦笑著搖搖頭:“高某不在中樞多年,而且先帝與新帝之間的權力交接,也不是我們能夠知曉的。高某甚至懷疑,先帝的去世是否與當時的崔夫人有關,以致先帝來不及將我們這些人轉交給新帝!”
“有這個可能……”秦驤點點頭看著高啟文,二人間的對話,解開了他內心深處不少的疑惑。
“現如今的情況,不知高先生有何打算?”秦驤忽然問道。
高啟文沒有說話,外面的雨滴落在帳篷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帳篷內的燭火已經快燃盡了,夜風從縫隙中鉆進來,似乎隨時都能將之吹滅。
“已是風燭殘年,高某也已不再奢望什麽了,但求一個安穩的餘生罷了。”說罷高啟文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
從高啟文的帳篷中出來,秦驤的腳步邁得出奇地緩慢,他不斷地思索著高啟文對自己說的那些話,回味著“離柯”組織的信息,再將當年那樁“太子逆案”聯系起來,圍繞著燕王劉彥鈞的關系網絡漸漸清晰起來。
(本章完)
1/24 10:31:49|49423615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