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日晚間,寶釵就見到了這屋子原來住的兩位:茉莉, 十四歲, 去年小選入宮;鳳仙, 十五歲,前年小選入宮。兩人待寶釵說不上友好,可也算不上冷淡,對著向她們叫姐姐的寶釵,只點頭算是應下。
寶釵也不在意,自己初來, 又比別人晚進宮, 本就沒有什麽讓人可以重視的。說來也不是沒有, 那兩名宮女都下力氣看了寶釵的臉幾眼,讓她心裏生出幾分忐忑:自己長得是個什麽模樣, 寶釵心裏還是有數的。這樣的容貌就是做低位宮妃都不安全, 何況是宮女。
好在宮女們例不許妝飾過艷, 寶釵每日只薄薄地塗一層粉, 就連口脂也不肯用,讓暗中觀察她的人稍放了些心——就算是不知道她是不是有意藏拙, 可是不強出頭總比掐尖要強的讓人省心些。
這幾日寶釵她們新分來的六人, 都是跟在姑姑們身邊學規矩, 只看,不動手。這也是宮裏的慣例, 宮女進宮是服侍貴人的, 自然要練成了手才能到貴人跟前, 可不是讓誰用貴人練手。
寶釵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她家裏的剛挑了小丫頭進府,也不是直接就跟在主子身邊做細活。可是與她一起分來的幾個人裏,就有背地裏唧唧咕咕瞎議論的,說什麽姑姑有意刁難,怕自己在貴人面前分了寵等等。
不過是十幾歲孩子的不平之言,怕是進宮前家裏也是寄了一身希望的,滿心想著出人頭地、爭榮誇耀,倒把一個月學的規矩忘記到腦後去了。
幸虧因為住處之事,那五人與寶釵多少有些心結,所以與她說話的時候少。這樣的議論,寶釵就算是聽了也就聽了,她不會去向姑姑傳話,可也不會提醒她們註意宮裏的規矩:一殿當差,貴人只有一個,少些人分散貴人的註意力總是好的。她無心害人,可也不會做爛好人——自己嘴都管不住的人,救得了一次,還能救得了一輩子不成?
果然不多兩日,那兩個說嘴最多的宮女,就在裳梨宮中消失了。這是寶釵第一次發現,一個人可以消失得那樣無聲無息。與她們一人屋子住的三人,就好象從來不認識那兩個一樣,再也不提她們的事兒。
看來冷心的人不止自己一個呀。寶釵在心裏轉了一圈,也就仍跟了姑姑行事。她是個有腦子的,姑姑不管是做什麽,她都要在心裏過個三四遍,到了晚上睡前再回憶一遍,覺得自己記住了,才肯睡去。
這樣做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漸漸地姑姑們就發現,自己做過的事情,讓這四個新來的宮女試的話,做得最好的一定是寶釵。可是姑姑在滿意的同時,又心裏搖起了頭:長得最好,做事最利落,太出尖了。
不過是十來日的光景,寶釵等人的情況,就已經送到了淑妃娘娘跟前,娘娘看了也是一笑:“這次內務府倒是給我送了個妙人。”
碧桃在旁邊聽了,一聲也不吱:這個時候說出海公公挑人不當,這個娘娘已經知道的事實,並不會讓娘娘高看自己,反而會覺得自己是事後諸葛,更會讓娘娘以為自己為了爭寵,不顧裳梨宮整體的和氣。而娘娘最看重的,就是自己宮裏處處得透著祥和。宮女和太監不是不能爭寵,可是得使巧勁,明著上眼藥,只會讓娘娘厭了自己。
娘娘倒也沒指望著碧桃說什麽,自己使出來的人,這點分寸是該有的,她只是低聲道:“後半晌找個空,我也見見這幾個丫頭。”
碧桃應下後,自去傳話。淑妃只管下令,只看結果,對中間有沒有人加減些什麽是不在意的:不能從傳話中聽出深意,也就沒有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必要。
對淑妃與碧桃來說,娘娘見新來的宮女不過是舊例。可是對寶釵等人來說,卻關系到自己日後在宮中至少十餘年生活的好壞。別人如何打扮都與寶釵不相幹,現在她只是在猶豫,自己要不要把林如海送的荷包戴上。
那荷包寶釵看過多次,也不過就是個舊荷包——用料算不上多考究,凡是有些底蘊的人家,都能拿得出的上用官綢。花樣也一般,就是普通男子常用的青竹。可是能讓林如海鄭重交付的,應該還有別的意義在裏面。只是看這荷包的顏色,應該有些年頭了,就算保存的再好,依然是個舊的。
可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舊字。所謂衣不如新,人不如舊。可是林如海一個外官,能與深宮的妃子有何舊,就是寶釵不太敢把荷包戴在身上的原因!
別怪她想得多,誰讓她的腦子裏,狗血劇情已經爛大街了,隨便一想,就能腦補出十套八套舊情未了、深宮遺恨、君奪臣妻等等大戲來。
可是大戲再多,也得有合適上演的舞臺:這一次見過淑妃娘娘後,寶釵等人的活計也就該定下來了。說不定日後她能不能見到娘娘的面,都是個未知數。要是此後直到出宮再得不到娘娘青眼,她的任務變數可就太大了。
咬咬牙,寶釵還是把那荷包別在了腰間。這別得也有講究,要不深不淺地別進腰帶裏,就算是有人發現了,也不過是覺得是她正拿著家中舊物睹物思人,一時情急才只好藏在腰帶裏。可是也不能太深,否則向淑妃娘娘跪拜時,荷包掉不出來也是白費了心機。
至於淑妃會不會看穿自己的小把戲,寶釵才不去擔心:浸淫深宮二十餘年,還能保下兒子,自己得以封妃的淑妃,這樣的手法怕是早就已經不屑再用了罷。可是寶釵得用,她得讓淑妃知道,自己有意親近不說,還是有些小機靈的。
也只是小機靈,在已經大智若愚的高位妃子面前,她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可不就只有一些讓人一眼看透的小機靈才正常?
可是寶釵還是低估了這個荷包對淑妃的殺傷力:“說,這個荷包是從哪裏來的?那人和你說了些什麽?”
這裏已經是淑妃的內室,平素安若泰山的淑妃娘娘,正親自厲聲質問寶釵。外頭守著的正是碧桃,她就算是從沒見到自家娘娘如此失態過,可也只是當自己只是個擺設玩意兒,並沒有長耳朵。
寶釵跪在地上,膝蓋處傳來的疼痛,比不得自己心裏的震驚,可是現在不是她發楞的時候,上面坐著的淑妃,已經不耐煩地“嗯?”了一聲。
寶釵忙道:“回娘娘的話。這是奴婢家裏一位姻親,聽說奴婢要進宮小選,送給奴婢的。他老人家說,若是有機會,讓奴婢將這荷包給娘娘看看。”
寶釵只能選擇說實話,畢竟能讓淑妃如此震驚的舊物,不是誰都能拿得出來的。當年這荷包如何到的林如海手裏,上面坐的淑妃肯定比寶釵清楚。
“姻親,哦,你們是姻親。你姓薛是不是?”淑妃沈吟了一下,問道。
寶釵將頭觸了一下地:“是。”
淑妃就又沈默下來。移時,才問道:“給你荷包的人,身子可好?以他的本事給你辦個免選也不是不成,怎麽倒讓你進宮了?”
寶釵再次以頭觸地,才擡頭道:“回娘娘話,他老人家還算康健。因奴婢家裏是皇商,這才有幸參加小選。只是奴婢家裏情願奴婢進宮,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他老人家的姑娘,與奴婢關系親近,本想著請他老人家替奴婢辦了免選的。可是奴婢想著父母生了奴婢一場,不該違了父母的心願。他老人家看在自家姑娘的份上,給了奴婢這個荷包。”
淑妃又低頭想了一會兒,才問:“他不是愛管閑事的人,定不會只為了你與他家姑娘交好,就將這荷包交給你。你竟與他有恩不成?”
寶釵又是以頭觸地,還是緩緩道:“奴婢倒沒覺得自己對他老人家有恩。只是奴婢的父親曾經病重過一次,奴婢親去廟裏跪經求了平安符,後來還發願若是父親病好,將拜遍江南名剎。佛祖保佑,奴婢父親的病此後竟是大好了。由是奴婢的父親便帶了奴婢還願。過揚州的時候,想著兩家本是姻親,自然是要拜訪的。”
淑妃似乎很有耐心,並不打斷寶釵的話,由著她一句一句地說下去:“從金陵走的時候,父親就曾經說過要去姻親家拜訪,所以奴婢又求了三個平安符,也是奴婢的一點心意。不想這符也是擇人的,他老人家與姑娘戴了符後,身子都強健了許多。只是太太戴了卻沒有什麽效果。”
“哼,神佛面前求來的東西,自然是最有靈的,豈是人人都兪艿悶鸕摹!筆玨冷哼了一聲。寶釵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往下說,就跪在那裏裝泥胎。
許是見她不說話,淑妃問:“一個平安符他家姑娘就與你交好了?可見也是個沒成算的。”語氣裏倒是辯不出喜怒來。
寶釵忙道:“也是奴婢與姑娘的緣份。太太去後,奴婢的父親帶了奴婢去奔喪。那時姑娘正是傷心的時候,奴婢日日陪了姑娘,竟得了姑娘的青眼。”
淑妃又冷哼一聲:“這樣受不得人一點好處的性子,倒是學了個十成十!”
寶釵哪裏敢答話。只好繼續跪在那裏等著下一步的問話。忽然外面傳來了請安的聲音,碧桃高聲道:“請皇上安。”
淑妃忽地站了起來,還小聲地和寶釵說了一句:“一會兒我說什麽,你只管磕頭就是。”匆匆地已經出了內室。寶釵也忙站了起來,顧不得自己膝蓋疼得要命,隨著來到正堂。
眼前只見一襲明黃色的衣袍,寶釵重又跪到碧桃身後。那來人笑問道:“有什麽了不得的話,竟讓你親自問人?”顯然把淑妃的動向掌握得透砌。
就聽淑妃也笑道:“今日我倒是得了意外之喜。若不是記性還算過得去,幾乎竟錯過了。”
當今聽了,不由得“哦?”了一聲。
淑妃就帶笑道:“聖人先看看這個東西,可還記得?”說著將一物遞了過去。寶釵就算是不擡頭,也知道定是自己剛才拜見淑妃時,“不小心”掉出來,又讓淑妃把自己審了又審的舊荷包。
就聽當今詫異道:“這不是那年你剛給朕做完,就讓朕賞了林海的那個荷包?怎麽現在又到了你手裏?可是他的什麽事讓你辦不成?為何不上折子?”
一席話一句接著一句,到後來的聲音已經隱隱有了怒意。只是淑妃似不受影響一般,還是笑道:“臣妾的這位表兄,竟是二十多年一絲也沒變了。”
表兄?寶釵只覺得天雷滾滾,這個原著裏從來沒有出場過的妃子,竟然是林如海同志的表妹?若是還在做網站,寶釵真想發個站短給她:這麽明顯不合常理的金手指,出現的時機太過突然,差評!
當今也問道:“他不是清高得很,二十多年除了公事,再不與我們交往?就是朕登基以來,也不過是上個請安折子了事。別人做了皇親國戚,恨不得天下人人知道,他倒好,竟是生怕人家以為他是借姻親上位!現在怎麽倒與宮內走動起來了?”
淑妃對於當今的怒意,好象並不在意,只笑道:“當年臣妾不過是個側妃,說來也不過是妾室罷了。林家向有祖訓,女子不得為妾。就算是我母親入了唐家,可是表兄仍是對此耿耿於懷。再說一個妾室的表兄,如何算得了您的正經親戚。”
當今就是一噎,轉移話題道:“還沒說這荷包的事兒呢。”
淑妃就又是一笑:“怕是上了年紀,也惦記起骨肉親情來了。他家一向單傳,在世上也只有我這個當年讓他鄙視的表妹,還算是他的親人了吧。也許是他夫人去世,讓他覺得人世無常,竟然想到送個丫頭進宮給我使喚。可真是難為他了。只是他也不想想,我不過是個深宮的妃子,上有皇上與皇後照顧,下面還有皇兒,倒用他惦記。”
當今聽了淑妃連怨帶訴的一番話,只當她對林如海還心有芥締,倒勸道:“他的脾氣一向如此。當年之事也不全怪他,是朕太心急了些。若是當日之事讓那時的二哥他們知道了,可不就是好大一場事非。說來也虧得他即收了荷包,又勸諫朕一番,不然。。。”
剩下的話當今未說,淑妃顯然是知道那未竟之意,嘴裏仍不依不饒:“就算是當年是無心,可是三年前呢?老聖人都禪位了,可他。。。”
當今又道:“他是老聖人一手提攜之人,若是與那些人一樣轉眼就來討好朕,倒讓朕都替老聖人不值。可是這幾年的差辦下來,江南倒也虧得他頂著,比別處事事掣肘強多了。只是他一向清高,並不是表功之人。何況他也算有心,竟然知道朕當日隨手賞的荷包,竟是你做的。”此話又有些不辯喜怒。
淑妃這才算是無話。當今就問:“他送的是誰?讓朕也見見。”
寶釵已經讓剛才那大量人信息給震得發癡,就如自己原來每月要抽瘋的那幾天,惹得當今道:“怎麽竟這般模樣的人?”
淑妃嗤笑道:“想是第一次得見龍顏,自己把自己嚇著了。剛才與我說話時倒還算是機靈。”然後一來一去把寶釵與林家結緣的事兒都說了一遍,竟是一絲都不肯瞞下。寶釵一面心裏暗嘆淑妃仔細。一面不解她剛才出內室之時為何讓自己只聽不說,那臉上就越發顯得呆了。
當今聽完也是一嘆:“竟是這樣的緣故。看來他竟不是要將人給你使喚,是讓你替她報答恩人呢。只是這還是他二十多年第一次求人,又是個能幹的,總不好駁了他的面子。這個丫頭看著呆了些,不如給個女官的品級,免得讓人欺負了去,將來他進京時不好看相。”
別說寶釵,就是淑妃也讓當今這神來一筆搞得摸不著頭腦:“聖人,這丫頭只是小選進宮的。”
當今道:“你且想想,林家丫頭還能不識詩書不成?即然這丫頭說是與林家的丫頭交好,想來詩書也該通的。是不是?”
最後一句顯然是在問寶釵,她只好頭碰地的答道:“奴婢略識得幾個字。”
當今就向著淑妃道:“你聽聽,這可是只識得幾個字能說出來的?”
淑妃表情有些憤憤道:“難道竟讓聖人為他還人情不成?”
當今就笑道:“總是你的親人,又是能幹的,再說你也得了人使喚不是。而且你父兄去得去,在外頭的在外頭,煜兒也不小了,也該有門正經親戚走動。”
淑妃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此時也不得不感謝當今為她們母子著想,少不得口內謝恩:“多謝聖人為煜兒著想。只怕人家清高,看不上煜兒呢。”
當今也只笑批胡說,已經讓高福去坤寧宮處,向皇後報備此事。寶釵不想自己竟然得了這樣的彩頭,直到出了正殿,腦子還在消化剛才聽到的信息:
林如海不是五代單傳嗎,怎麽竟出了一個妃位的表妹?而且還是一位有皇子的妃位!可以聽出,當今對林如海還算是了解的,話裏兩次提了“能幹”二字,可是原著裏卻對著林如海之死不聞不問!看來就算是出現對林如海的不滿,也是在這以後的事。
什麽原因寶釵不想也就知道了,誰讓上一世做賈環的時候,聽說從賈家抄出了好些林家之物。可能是在林如海死後,只有黛玉一個在室女,按律是該上繳一部分家產給國庫的,可是當經手人變成賈璉之後,該上繳國庫的東西就沒了影子,所以當今才會舊怨新恨合在一起,因此對林如海之死不理會的吧?
可是原著裏黛玉在林如海死了之後,還能平安地進京,算不算是當今網開一面,顧著淑妃的感受,就不是寶釵能夠猜度的了。
而且現在也不是她想這些事情的時候。不一時,皇後的坤寧宮已經傳來了懿旨:薛氏女寶釵,品德端方,封從六品女官,掌裳梨宮衣飾事。寶釵少不得領旨謝恩,不等本宮人來賀,淑妃已經讓紅梅帶她前往坤寧宮中給皇後磕頭。
這時當今尚在裳梨宮中,聽了皇後的懿旨,只說了一句:“皇後倒是小心。”也就罷了。
帝後如何做想,不是寶釵能聽之事,現在她只知道,自己也算是做女官的人了,只不知道現在的元春是個什麽品級,自己現在算不算是壓過了她。紅梅卻是邊領著寶釵行走,邊打量著這位剛剛小選入宮的前宮女。
也就是十三四歲的樣子,除了臉蛋光潔,別無出彩之處。這幾日在宮裏也是不爭不搶的性子,怎麽與娘娘說了會兒話,就由宮女升了女官?這內裏的緣由不是紅梅該想的,她只要知道這個已經是從六品女官的薛寶釵,是自己日後不能惹的人。
坤寧宮裏沒有人走動,寶釵她們也不是什麽牌名上的人物,好不容易才見到一個小宮女,自然是好歹求了又求,才肯給她們通報進去。
又等了一刻鐘的光景,才有二等宮女打扮的出來,見了紅梅倒是對行了禮,只聽紅梅口內叫著姑姑,求人家進去通報主子娘娘一聲。那宮女搖了搖頭:“主子娘娘正忙著,這樣的小事兒哪兒至於驚動了她老人家。只讓這位女官在宮門口磕頭就是了。”
紅梅還想再說,寶釵已經跪了下去,唬得那宮女忙側身快步移開:就算她是坤寧宮裏的人,可是這上下尊卑才更該守好。要是讓人以為皇後宮裏的人就不守規矩,不用別人說什麽,主子娘娘就饒不了自己。
寶釵三跪九叩,一點都不因皇後不在跟前而含糊。這深宮之中,墻都會說話,處處都有眼睛,只有自己做得周全再周全,才能讓人拿不到錯處——她這個女官得來得太過輕松,又是經了當今的口,有心人只會多不會少。
等她立了起來,那位坤寧宮中的二等宮女已經換了一幅面皮:“薛女官到底是知禮。奴婢定會向皇後娘娘說明薛女官的誠心。”
寶釵忙道不敢,拉了那宮女的手,小小的戒子已經過到了對方的手心:“多謝姑姑費心了。如此便不打擾姑姑辦差,日後姑姑得便到了裳梨宮再說話。”
正是宮門口處,那宮女自是不好與寶釵推讓,少不得悄悄掩了那戒子,只等回自己房裏再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寶釵也不在意,自己初來, 又比別人晚進宮, 本就沒有什麽讓人可以重視的。說來也不是沒有, 那兩名宮女都下力氣看了寶釵的臉幾眼,讓她心裏生出幾分忐忑:自己長得是個什麽模樣, 寶釵心裏還是有數的。這樣的容貌就是做低位宮妃都不安全, 何況是宮女。
好在宮女們例不許妝飾過艷, 寶釵每日只薄薄地塗一層粉, 就連口脂也不肯用,讓暗中觀察她的人稍放了些心——就算是不知道她是不是有意藏拙, 可是不強出頭總比掐尖要強的讓人省心些。
這幾日寶釵她們新分來的六人, 都是跟在姑姑們身邊學規矩, 只看,不動手。這也是宮裏的慣例, 宮女進宮是服侍貴人的, 自然要練成了手才能到貴人跟前, 可不是讓誰用貴人練手。
寶釵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她家裏的剛挑了小丫頭進府,也不是直接就跟在主子身邊做細活。可是與她一起分來的幾個人裏,就有背地裏唧唧咕咕瞎議論的,說什麽姑姑有意刁難,怕自己在貴人面前分了寵等等。
不過是十幾歲孩子的不平之言,怕是進宮前家裏也是寄了一身希望的,滿心想著出人頭地、爭榮誇耀,倒把一個月學的規矩忘記到腦後去了。
幸虧因為住處之事,那五人與寶釵多少有些心結,所以與她說話的時候少。這樣的議論,寶釵就算是聽了也就聽了,她不會去向姑姑傳話,可也不會提醒她們註意宮裏的規矩:一殿當差,貴人只有一個,少些人分散貴人的註意力總是好的。她無心害人,可也不會做爛好人——自己嘴都管不住的人,救得了一次,還能救得了一輩子不成?
果然不多兩日,那兩個說嘴最多的宮女,就在裳梨宮中消失了。這是寶釵第一次發現,一個人可以消失得那樣無聲無息。與她們一人屋子住的三人,就好象從來不認識那兩個一樣,再也不提她們的事兒。
看來冷心的人不止自己一個呀。寶釵在心裏轉了一圈,也就仍跟了姑姑行事。她是個有腦子的,姑姑不管是做什麽,她都要在心裏過個三四遍,到了晚上睡前再回憶一遍,覺得自己記住了,才肯睡去。
這樣做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漸漸地姑姑們就發現,自己做過的事情,讓這四個新來的宮女試的話,做得最好的一定是寶釵。可是姑姑在滿意的同時,又心裏搖起了頭:長得最好,做事最利落,太出尖了。
不過是十來日的光景,寶釵等人的情況,就已經送到了淑妃娘娘跟前,娘娘看了也是一笑:“這次內務府倒是給我送了個妙人。”
碧桃在旁邊聽了,一聲也不吱:這個時候說出海公公挑人不當,這個娘娘已經知道的事實,並不會讓娘娘高看自己,反而會覺得自己是事後諸葛,更會讓娘娘以為自己為了爭寵,不顧裳梨宮整體的和氣。而娘娘最看重的,就是自己宮裏處處得透著祥和。宮女和太監不是不能爭寵,可是得使巧勁,明著上眼藥,只會讓娘娘厭了自己。
娘娘倒也沒指望著碧桃說什麽,自己使出來的人,這點分寸是該有的,她只是低聲道:“後半晌找個空,我也見見這幾個丫頭。”
碧桃應下後,自去傳話。淑妃只管下令,只看結果,對中間有沒有人加減些什麽是不在意的:不能從傳話中聽出深意,也就沒有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必要。
對淑妃與碧桃來說,娘娘見新來的宮女不過是舊例。可是對寶釵等人來說,卻關系到自己日後在宮中至少十餘年生活的好壞。別人如何打扮都與寶釵不相幹,現在她只是在猶豫,自己要不要把林如海送的荷包戴上。
那荷包寶釵看過多次,也不過就是個舊荷包——用料算不上多考究,凡是有些底蘊的人家,都能拿得出的上用官綢。花樣也一般,就是普通男子常用的青竹。可是能讓林如海鄭重交付的,應該還有別的意義在裏面。只是看這荷包的顏色,應該有些年頭了,就算保存的再好,依然是個舊的。
可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舊字。所謂衣不如新,人不如舊。可是林如海一個外官,能與深宮的妃子有何舊,就是寶釵不太敢把荷包戴在身上的原因!
別怪她想得多,誰讓她的腦子裏,狗血劇情已經爛大街了,隨便一想,就能腦補出十套八套舊情未了、深宮遺恨、君奪臣妻等等大戲來。
可是大戲再多,也得有合適上演的舞臺:這一次見過淑妃娘娘後,寶釵等人的活計也就該定下來了。說不定日後她能不能見到娘娘的面,都是個未知數。要是此後直到出宮再得不到娘娘青眼,她的任務變數可就太大了。
咬咬牙,寶釵還是把那荷包別在了腰間。這別得也有講究,要不深不淺地別進腰帶裏,就算是有人發現了,也不過是覺得是她正拿著家中舊物睹物思人,一時情急才只好藏在腰帶裏。可是也不能太深,否則向淑妃娘娘跪拜時,荷包掉不出來也是白費了心機。
至於淑妃會不會看穿自己的小把戲,寶釵才不去擔心:浸淫深宮二十餘年,還能保下兒子,自己得以封妃的淑妃,這樣的手法怕是早就已經不屑再用了罷。可是寶釵得用,她得讓淑妃知道,自己有意親近不說,還是有些小機靈的。
也只是小機靈,在已經大智若愚的高位妃子面前,她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可不就只有一些讓人一眼看透的小機靈才正常?
可是寶釵還是低估了這個荷包對淑妃的殺傷力:“說,這個荷包是從哪裏來的?那人和你說了些什麽?”
這裏已經是淑妃的內室,平素安若泰山的淑妃娘娘,正親自厲聲質問寶釵。外頭守著的正是碧桃,她就算是從沒見到自家娘娘如此失態過,可也只是當自己只是個擺設玩意兒,並沒有長耳朵。
寶釵跪在地上,膝蓋處傳來的疼痛,比不得自己心裏的震驚,可是現在不是她發楞的時候,上面坐著的淑妃,已經不耐煩地“嗯?”了一聲。
寶釵忙道:“回娘娘的話。這是奴婢家裏一位姻親,聽說奴婢要進宮小選,送給奴婢的。他老人家說,若是有機會,讓奴婢將這荷包給娘娘看看。”
寶釵只能選擇說實話,畢竟能讓淑妃如此震驚的舊物,不是誰都能拿得出來的。當年這荷包如何到的林如海手裏,上面坐的淑妃肯定比寶釵清楚。
“姻親,哦,你們是姻親。你姓薛是不是?”淑妃沈吟了一下,問道。
寶釵將頭觸了一下地:“是。”
淑妃就又沈默下來。移時,才問道:“給你荷包的人,身子可好?以他的本事給你辦個免選也不是不成,怎麽倒讓你進宮了?”
寶釵再次以頭觸地,才擡頭道:“回娘娘話,他老人家還算康健。因奴婢家裏是皇商,這才有幸參加小選。只是奴婢家裏情願奴婢進宮,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他老人家的姑娘,與奴婢關系親近,本想著請他老人家替奴婢辦了免選的。可是奴婢想著父母生了奴婢一場,不該違了父母的心願。他老人家看在自家姑娘的份上,給了奴婢這個荷包。”
淑妃又低頭想了一會兒,才問:“他不是愛管閑事的人,定不會只為了你與他家姑娘交好,就將這荷包交給你。你竟與他有恩不成?”
寶釵又是以頭觸地,還是緩緩道:“奴婢倒沒覺得自己對他老人家有恩。只是奴婢的父親曾經病重過一次,奴婢親去廟裏跪經求了平安符,後來還發願若是父親病好,將拜遍江南名剎。佛祖保佑,奴婢父親的病此後竟是大好了。由是奴婢的父親便帶了奴婢還願。過揚州的時候,想著兩家本是姻親,自然是要拜訪的。”
淑妃似乎很有耐心,並不打斷寶釵的話,由著她一句一句地說下去:“從金陵走的時候,父親就曾經說過要去姻親家拜訪,所以奴婢又求了三個平安符,也是奴婢的一點心意。不想這符也是擇人的,他老人家與姑娘戴了符後,身子都強健了許多。只是太太戴了卻沒有什麽效果。”
“哼,神佛面前求來的東西,自然是最有靈的,豈是人人都兪艿悶鸕摹!筆玨冷哼了一聲。寶釵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往下說,就跪在那裏裝泥胎。
許是見她不說話,淑妃問:“一個平安符他家姑娘就與你交好了?可見也是個沒成算的。”語氣裏倒是辯不出喜怒來。
寶釵忙道:“也是奴婢與姑娘的緣份。太太去後,奴婢的父親帶了奴婢去奔喪。那時姑娘正是傷心的時候,奴婢日日陪了姑娘,竟得了姑娘的青眼。”
淑妃又冷哼一聲:“這樣受不得人一點好處的性子,倒是學了個十成十!”
寶釵哪裏敢答話。只好繼續跪在那裏等著下一步的問話。忽然外面傳來了請安的聲音,碧桃高聲道:“請皇上安。”
淑妃忽地站了起來,還小聲地和寶釵說了一句:“一會兒我說什麽,你只管磕頭就是。”匆匆地已經出了內室。寶釵也忙站了起來,顧不得自己膝蓋疼得要命,隨著來到正堂。
眼前只見一襲明黃色的衣袍,寶釵重又跪到碧桃身後。那來人笑問道:“有什麽了不得的話,竟讓你親自問人?”顯然把淑妃的動向掌握得透砌。
就聽淑妃也笑道:“今日我倒是得了意外之喜。若不是記性還算過得去,幾乎竟錯過了。”
當今聽了,不由得“哦?”了一聲。
淑妃就帶笑道:“聖人先看看這個東西,可還記得?”說著將一物遞了過去。寶釵就算是不擡頭,也知道定是自己剛才拜見淑妃時,“不小心”掉出來,又讓淑妃把自己審了又審的舊荷包。
就聽當今詫異道:“這不是那年你剛給朕做完,就讓朕賞了林海的那個荷包?怎麽現在又到了你手裏?可是他的什麽事讓你辦不成?為何不上折子?”
一席話一句接著一句,到後來的聲音已經隱隱有了怒意。只是淑妃似不受影響一般,還是笑道:“臣妾的這位表兄,竟是二十多年一絲也沒變了。”
表兄?寶釵只覺得天雷滾滾,這個原著裏從來沒有出場過的妃子,竟然是林如海同志的表妹?若是還在做網站,寶釵真想發個站短給她:這麽明顯不合常理的金手指,出現的時機太過突然,差評!
當今也問道:“他不是清高得很,二十多年除了公事,再不與我們交往?就是朕登基以來,也不過是上個請安折子了事。別人做了皇親國戚,恨不得天下人人知道,他倒好,竟是生怕人家以為他是借姻親上位!現在怎麽倒與宮內走動起來了?”
淑妃對於當今的怒意,好象並不在意,只笑道:“當年臣妾不過是個側妃,說來也不過是妾室罷了。林家向有祖訓,女子不得為妾。就算是我母親入了唐家,可是表兄仍是對此耿耿於懷。再說一個妾室的表兄,如何算得了您的正經親戚。”
當今就是一噎,轉移話題道:“還沒說這荷包的事兒呢。”
淑妃就又是一笑:“怕是上了年紀,也惦記起骨肉親情來了。他家一向單傳,在世上也只有我這個當年讓他鄙視的表妹,還算是他的親人了吧。也許是他夫人去世,讓他覺得人世無常,竟然想到送個丫頭進宮給我使喚。可真是難為他了。只是他也不想想,我不過是個深宮的妃子,上有皇上與皇後照顧,下面還有皇兒,倒用他惦記。”
當今聽了淑妃連怨帶訴的一番話,只當她對林如海還心有芥締,倒勸道:“他的脾氣一向如此。當年之事也不全怪他,是朕太心急了些。若是當日之事讓那時的二哥他們知道了,可不就是好大一場事非。說來也虧得他即收了荷包,又勸諫朕一番,不然。。。”
剩下的話當今未說,淑妃顯然是知道那未竟之意,嘴裏仍不依不饒:“就算是當年是無心,可是三年前呢?老聖人都禪位了,可他。。。”
當今又道:“他是老聖人一手提攜之人,若是與那些人一樣轉眼就來討好朕,倒讓朕都替老聖人不值。可是這幾年的差辦下來,江南倒也虧得他頂著,比別處事事掣肘強多了。只是他一向清高,並不是表功之人。何況他也算有心,竟然知道朕當日隨手賞的荷包,竟是你做的。”此話又有些不辯喜怒。
淑妃這才算是無話。當今就問:“他送的是誰?讓朕也見見。”
寶釵已經讓剛才那大量人信息給震得發癡,就如自己原來每月要抽瘋的那幾天,惹得當今道:“怎麽竟這般模樣的人?”
淑妃嗤笑道:“想是第一次得見龍顏,自己把自己嚇著了。剛才與我說話時倒還算是機靈。”然後一來一去把寶釵與林家結緣的事兒都說了一遍,竟是一絲都不肯瞞下。寶釵一面心裏暗嘆淑妃仔細。一面不解她剛才出內室之時為何讓自己只聽不說,那臉上就越發顯得呆了。
當今聽完也是一嘆:“竟是這樣的緣故。看來他竟不是要將人給你使喚,是讓你替她報答恩人呢。只是這還是他二十多年第一次求人,又是個能幹的,總不好駁了他的面子。這個丫頭看著呆了些,不如給個女官的品級,免得讓人欺負了去,將來他進京時不好看相。”
別說寶釵,就是淑妃也讓當今這神來一筆搞得摸不著頭腦:“聖人,這丫頭只是小選進宮的。”
當今道:“你且想想,林家丫頭還能不識詩書不成?即然這丫頭說是與林家的丫頭交好,想來詩書也該通的。是不是?”
最後一句顯然是在問寶釵,她只好頭碰地的答道:“奴婢略識得幾個字。”
當今就向著淑妃道:“你聽聽,這可是只識得幾個字能說出來的?”
淑妃表情有些憤憤道:“難道竟讓聖人為他還人情不成?”
當今就笑道:“總是你的親人,又是能幹的,再說你也得了人使喚不是。而且你父兄去得去,在外頭的在外頭,煜兒也不小了,也該有門正經親戚走動。”
淑妃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此時也不得不感謝當今為她們母子著想,少不得口內謝恩:“多謝聖人為煜兒著想。只怕人家清高,看不上煜兒呢。”
當今也只笑批胡說,已經讓高福去坤寧宮處,向皇後報備此事。寶釵不想自己竟然得了這樣的彩頭,直到出了正殿,腦子還在消化剛才聽到的信息:
林如海不是五代單傳嗎,怎麽竟出了一個妃位的表妹?而且還是一位有皇子的妃位!可以聽出,當今對林如海還算是了解的,話裏兩次提了“能幹”二字,可是原著裏卻對著林如海之死不聞不問!看來就算是出現對林如海的不滿,也是在這以後的事。
什麽原因寶釵不想也就知道了,誰讓上一世做賈環的時候,聽說從賈家抄出了好些林家之物。可能是在林如海死後,只有黛玉一個在室女,按律是該上繳一部分家產給國庫的,可是當經手人變成賈璉之後,該上繳國庫的東西就沒了影子,所以當今才會舊怨新恨合在一起,因此對林如海之死不理會的吧?
可是原著裏黛玉在林如海死了之後,還能平安地進京,算不算是當今網開一面,顧著淑妃的感受,就不是寶釵能夠猜度的了。
而且現在也不是她想這些事情的時候。不一時,皇後的坤寧宮已經傳來了懿旨:薛氏女寶釵,品德端方,封從六品女官,掌裳梨宮衣飾事。寶釵少不得領旨謝恩,不等本宮人來賀,淑妃已經讓紅梅帶她前往坤寧宮中給皇後磕頭。
這時當今尚在裳梨宮中,聽了皇後的懿旨,只說了一句:“皇後倒是小心。”也就罷了。
帝後如何做想,不是寶釵能聽之事,現在她只知道,自己也算是做女官的人了,只不知道現在的元春是個什麽品級,自己現在算不算是壓過了她。紅梅卻是邊領著寶釵行走,邊打量著這位剛剛小選入宮的前宮女。
也就是十三四歲的樣子,除了臉蛋光潔,別無出彩之處。這幾日在宮裏也是不爭不搶的性子,怎麽與娘娘說了會兒話,就由宮女升了女官?這內裏的緣由不是紅梅該想的,她只要知道這個已經是從六品女官的薛寶釵,是自己日後不能惹的人。
坤寧宮裏沒有人走動,寶釵她們也不是什麽牌名上的人物,好不容易才見到一個小宮女,自然是好歹求了又求,才肯給她們通報進去。
又等了一刻鐘的光景,才有二等宮女打扮的出來,見了紅梅倒是對行了禮,只聽紅梅口內叫著姑姑,求人家進去通報主子娘娘一聲。那宮女搖了搖頭:“主子娘娘正忙著,這樣的小事兒哪兒至於驚動了她老人家。只讓這位女官在宮門口磕頭就是了。”
紅梅還想再說,寶釵已經跪了下去,唬得那宮女忙側身快步移開:就算她是坤寧宮裏的人,可是這上下尊卑才更該守好。要是讓人以為皇後宮裏的人就不守規矩,不用別人說什麽,主子娘娘就饒不了自己。
寶釵三跪九叩,一點都不因皇後不在跟前而含糊。這深宮之中,墻都會說話,處處都有眼睛,只有自己做得周全再周全,才能讓人拿不到錯處——她這個女官得來得太過輕松,又是經了當今的口,有心人只會多不會少。
等她立了起來,那位坤寧宮中的二等宮女已經換了一幅面皮:“薛女官到底是知禮。奴婢定會向皇後娘娘說明薛女官的誠心。”
寶釵忙道不敢,拉了那宮女的手,小小的戒子已經過到了對方的手心:“多謝姑姑費心了。如此便不打擾姑姑辦差,日後姑姑得便到了裳梨宮再說話。”
正是宮門口處,那宮女自是不好與寶釵推讓,少不得悄悄掩了那戒子,只等回自己房裏再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