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義結金蘭 (1)
關燈
小
中
大
破曉時分,晨霧迷蒙中,五千囿州赤衣軍再度在洚州城下悄悄集結,準備發起新一輪的攻勢。
淳於麟跨騎在一匹棗紅色的高頭駿馬上,身披重甲,頭頂金盔,手持長矛,在五十名親衛的護擁下,端然立於軍前。
經過連日不休的鏖戰,洚州城墻破損,幾近箭盡糧絕,守城軍民皆是疲憊不堪,而囿州大軍則依仗遠勝對方的兵力,輪流修整。淳於麟堅信,自己這五千生力軍足可在午時前攻破洚州城,如今只須等到晨霧散盡,便可下令進攻。
這時,一位負責巡邏的哨衛飛馬馳來,下鞍跪地,奉上折去箭頭的箭支:“啟稟侯爺,洚州城樓升起白旗,並飛箭傳信。”
淳於麟接過箭支,解下箭尾上綁著的一個骨片,就見骨片上隱隱刻有文字。按兩國通訊的慣例,一般皆以絲帛、木片等物刻下文字傳遞信息,青銅器多用於議談和親,但若是以龜甲、牛、羊肩胛骨等物刻下文字,則多半是降書。
淳於麟卻並不閱讀來信,大手一合,已將骨片捏得粉碎,手中長矛遙指洚州城,嘿嘿冷笑:“寧華安啊寧華安,早知今日之困,何必當初逞強。”
他沈吟一番,覆又下令道:“傳信洚州城,令寧華安縛身出城受降,不然本侯必將屠盡全城軍民。”巡哨當即接令退下。
身邊一員親衛低聲問道:“侯爺難道真的打算接受投降麽?素聞寧氏性情頑固不化,只恐其中有詐。”
淳於麟淡淡一笑:“他可詐降,我亦可將計就計。”隨即他面容一整,寒聲道,“小小洚州害我損失上千人馬,豈容他說降就降。不過寧華安自願開城,倒也替我省下一番工夫。三軍且退後百步,擺出受降之態,但暗中傳我軍令,人不下鞍轡,刀槍不離身側,隨時作好戰鬥準備,待我先上前與寧華安講上幾句話,稍釋其疑。只要見我擲矛為號,所有士卒立刻發起攻擊,必要讓洚州城雞犬不留。”
囿州大軍暗中接到淳於麟之令,後退百步,而淳於麟則率五十親衛來到洚州城前。他生性多疑,擔心城樓下會藏有伏兵,離城二百步外便停馬不行,靜等寧華安出城投降。
不一會兒,洚州城樓鼓鑼哀鳴,城門大開,僅有兩人步行而出。當先者身著大紅袍,頭戴彩冠,倒剪雙手,依其服飾看應該正是洚州侯寧華安。在他身後還跟著一人,青衣勁服,垂首緊隨,手中捧著幾只木盒。兩人皆未披盔甲,亦未持兵刃。
淳於麟見兩人一路走來並無任何可疑之處,眼見已至五十步外,心中倒隱隱覺得不安起來。他素知寧華安倔強不屈的性格,本以為投降之舉必然有詐,只欲誆開城門後一舉攻入,不料對方居然自縛於陣前,莫非當真被自己的精兵勇將殺得肝膽俱裂?
他疑心未去,不願讓對方近身,揚聲大笑道:“寧兄且停步,昔日一別,近來無恙乎?”
兩人應聲駐足,縛身那人沈聲道:“華安請降於囿州侯,生死由君發落,只請莫擾百姓。”
淳於麟聽得真切,正是洚州侯寧華安的聲音,可他猶覺不放心,厲聲道:“寧兄既然決意投降於本侯,便應該是孤身來見。你身後卻是何人,他手裏的木盒又裝有何物?”
寧華安答道:“寧某誠心請降,囿州侯不必懷疑。那盒中皆是獻給囿州侯的珍玩寶物,只因寧某自縛雙手,所以才令帳下小兵奉盒隨行。”
淳於麟明白此處洚州城弓箭難及,而他身邊不但有五十名武功高強的護衛,百步外就是五千大軍,自忖萬無一失,根本不怕對方有何詭計。
當下他撫須長笑:“先把寶物拿來看看。”一名親衛當即馳馬上前,接過木盒,交與淳於麟。
淳於麟令手下小心打開木盒,但見裏面果然都是些金銀珠寶,貴重珍玩,霎時疑心盡消,得意大笑道:“既然如此,先要委屈一下寧兄了。”他給左右打個眼色,派出身邊八位騎士擒下寧華安。
就見那八騎剛剛奔出,寧華安身後的那青衣人忽大步朝前行來。
淳於麟眼芒一閃,冷然道:“速速停步。”
青衣人的步伐卻反而更疾,一面從懷中掏出一卷絲帛,口中一面高叫道:“這裏尚有一份洚州城防圖,還請囿州侯一並笑納。”他語氣恭敬,腳下卻絲毫不慢,眨眼間已離淳於麟只有三十步的距離,即將與八騎相遇。
淳於麟見對方行動快速,身法迅捷如煙,大喝一聲:“給我拿下!”
青衣人卻絲毫不為所動,腳下越奔越疾,步幅極大,幾乎腳不沾塵,每一跨都近丈之遠,剎那間已迎上八騎。
當先第一位騎士的長矛劈胸戮至,卻被青衣人一把抓住,趁勢一拉,騰空飛上坐騎。一道冰冷的寒光從他背後劃出,在騎士的頸上一圈一繞,鮮血頓時激濺,鬥大的頭顱沖天飛起。
戰馬長嘶而立,青衣人強夾馬腹,在馬背上穩如泰山,一腳踢開屍身,奪下的長矛撐地疾旋,硬生生將奔馬轉向,反朝淳於麟殺來。
這名青衣人正是姜惑。他出城時將寶劍背於身後,遠望去並未攜帶兵刃,直至雙方距離縮短後方才現出殺機。他深知能否一舉擊殺淳於麟事關洚州城數千軍民的生死,所以下手決不留情。然而,胯下的戰馬剛剛擰過首來,前蹄尚未落地,馬胸已被隨後趕至的三位騎士長矛洞穿。
八名赤衣騎軍皆是淳於麟手下驍勇善戰的親兵,平日訓練有素,雖一人被殺,其餘七騎卻絲毫不為所動,剎那間已分為兩組,三人擊殺戰馬,另四人長矛齊舉,以排山倒海之勢往姜惑的面門、胸腹搠去。
說時遲那時快,四名敵騎與姜惑交錯而過,眼前一花,耳中響起如奔雷疾電般的嘯聲,更覺寶劍的寒芒沁入肌膚。前兩騎長矛擊空,第三騎被姜惑寶劍劈斷執矛之臂,慘叫一聲,倒撞下馬,而最後一名騎士的矛尖上竟赫然挑著一顆血淋淋的頭顱,而姜惑的人影已忽然消失不見。
原來姜惑反應敏捷,就在長矛及身的瞬間,使出鐙裏藏身之術,鉆入馬腹之下,不但避開了四騎雷霆萬鈞般的蓄勢合擊,百忙中尚有餘暇接住方才被他格殺的騎士從空中落下的頭顱,反手擲出。
他人在馬下,一聲長嘯,奮起神威,長矛疾挑,那重達數百斤的馬屍竟被他以一矛之力挑入半空中……
三名刺殺戰馬的騎士矛入馬腹,誰知瀕死的戰馬不但不倒地斃命,反而騰空倒撞而來。一名騎士閃躲不及,被馬屍撞得骨骼盡碎,跌下馬去。姜惑趁對方陣腳大亂之際,在奔騰的馬蹄間飛馳如電,撇下剩餘五騎,依然朝淳於麟所在方位殺去。
淳於麟旁邊一位大將瞧清了姜惑的面目,驚呼道:“侯爺小心,他就是昨日那人。”淳於麟聞言心頭一凜。
原來昨日與姜惑在小山丘上相遇的金冠將領正是淳於麟之弟淳於鏖,他吃了姜惑的大虧後派出五百騎軍追襲,不料一眾騎兵連同偷襲洚州難民的數百步軍皆被姜惑孤身單劍硬生逼退。雖然淳於麟嚴令敗軍不許宣揚此事,但軍中早已暗暗傳言洚州城來了強援,想不到今日就在陣前重遇姜惑。
淳於麟心知若不趁機殺了此人,徒亂軍心。他本亦是武力過人,被姜惑的驍勇激起殺性,不但不退後,反而縱馬迎上,同時認準姜惑的身形,大喝一聲,手中長矛朝他擲去。
貼身親衛只恐淳於麟有失,隨之殺去。身後五千囿州騎軍見淳於麟擲出長矛,齊聲高喊,潮水般往洚州城擁來。
急馳中的姜惑並不停步,窺準淳於麟飛矛,手中長矛亦脫手擲出。雙矛矛尖在空中相碰,激起一連串火光。
姜惑這一擲使出七成真力,把淳於麟的投矛從中劈開,餘勢不減半分,竟徑直刺穿淳於麟胯下的棗紅戰馬,透背而出。幸好淳於麟久經戰陣,見勢不妙,急急一偏身,方躲開這力逾千鈞的一矛,但胯下戰馬終於一聲慘嘶,將他拋下馬背。
眾將齊來護駕,面前雖只有姜惑一人,但人人卻都如臨大敵。
四十餘騎當即分為三排,十餘騎突前,二十騎居中,十餘騎居後策應,排成沖鋒陣型,攔住姜惑的去路,把淳於麟身前圍得水洩不通。淳於麟這才算見識到姜惑的神力,險死還生之下心頭大懼,明知此刻回馬入陣必會影響士氣,但生死關頭豈敢托大,飛身跳上另一匹戰馬,欲與大軍匯合。
此刻姜惑腹背受敵,五騎尚在身後窮追不舍,四十餘騎已阻住前路,前方更有五千赤衣騎軍。他卻絲毫不懼,強提一口真氣,與敵騎相交時驀然騰身而起,竟從四十餘騎的頭頂上縱躍而過,目標仍是直指淳於麟。
剎那間他腳下刀矛斧鉞齊舉,如蹈刀林,如踏槍陣,只要稍有閃失,必將落入敵陣之中,被剁為肉泥。幸好他早有準備,出洚州城前已換上銅鞋,方才能在敵騎的重型兵刃上奔走如飛。
幾聲裂響,姜惑的褲角被亂槍撕得粉碎,落地時稍稍一頓,原來是腳下的銅鞋竟已被擊得變形,但四十餘騎已盡被他拋於身後。眼前七八步外,便是策馬狂奔的淳於麟。
姜惑不假思索,雙足疾踢,兩只變形的銅鞋帶著嗚嗚聲響閃電般射出,一只擊向淳於麟的背心,另一只則是往馬首上射去。姜惑光著一雙赤腳再鼓餘勇奮力狂追,此時他心頭一片澄明,只有一個念頭:決不允許淳於麟逃生!
淳於麟雖未回頭,卻已聽到身後風聲響動,忙亂中隨手抽出掛於馬背後的戰矛,及時格開襲向他後心的銅鞋。
“當”的一聲大震,這兩只銅鞋附著姜惑的神力,淳於麟雙手一麻,幾乎再也握不住戰矛。而跨下戰馬一聲嘶叫,反而奔速更疾。原來姜惑急速行進中的那一鞋稍失準頭,只砸在馬鞍上。
淳於麟的愛騎被姜惑飛矛刺殺,如今的戰馬腳力遠遠不如,眼見姜惑如影隨行,咬牙拔出隨身短刀,一刀紮在馬股之上。戰馬狂吼一聲,拼力奔前,而姜惑這一番強沖大耗真元,此消彼長之下,雙方的距離一直保持在七八步開外,而一旦淳於麟與五千大軍匯合,姜惑便如羊入虎口,絕無逃生的可能。
淳於麟分析情勢,眼下最要緊的便是甩開緊追不舍的姜惑。當下他在馬上擰腰回身,長矛往姜惑搠去。他知姜惑掌中寶劍鋒利,但欺他赤足奔跑,便往腿上刺去。誰知姜惑不避不讓,仿佛被這一矛刺了個正著。
淳於麟大喜過望,隨後卻驚見姜惑足踏長矛,竟以矛為橋,直躥入半空,朝自己飛撲而來。淳於麟大駭之下魂飛魄散,撒手棄矛,腳下力夾馬腹,只盼憑借駿馬急速甩開這奪命煞神一般的附骨追殺。
姜惑人在空中,舌綻春雷,大喝一聲。這一聲集他全身功力,猶如山崩地裂,在半空中炸起一記霹靂。淳於麟座下戰馬縱是久經戰陣,亦禁不住四蹄一軟,奔速稍減。
姜惑丹貯騰龍之膽,體蘊異能,口中雖發聲卻速度不減,抓住這千鈞一發的良機,拼出最後一絲潛力,由空中落下的身體本已落在馬後數尺外,但長舒的猿臂已一把揪住馬尾。疾奔的戰馬把他拉得腳不沾地,猶如騰空禦風而行。
此時此刻,殺氣漫天的五千大軍離他們也只有四五十步的距離,縱然姜惑能及時格殺淳於麟,恐怕亦難逃出萬軍重圍。
姜惑左手發力強拉馬尾,同時右手寶劍刺向淳於麟背心。誰知淳於麟正執刀擰身劈來,這一劍便刺了空。而淳於麟本欲硬拼,但乍望見姜惑那一雙魔意暗湧、殺意狂生的雙眼,心頭大怖,刀鋒偏開一線,不敢徑刺姜惑,只顧斬斷馬尾逃生。
“啪”的一聲,馬尾已被姜惑生生拉斷,淳於麟一刀刺空,不及收回,刀鋒已被姜惑左手食中兩指緊緊夾住。淳於麟不敢硬拼,只好放手棄刀。
姜惑眼中殺氣一現,短刀在馬背上一拍而入。這一刀端直刺入馬心,洞透馬腹。
戰馬狂嘶一聲,於急馳中乍停,姜惑憑一拍之力再度飛身彈起,腳尖點在淳於麟頭頂之上,落下時已背身攔住戰馬去路,而在他面前二十步外,就已是蹄聲隆隆、沖鋒而至的五千大軍。赤衣騎軍只恐亂蹄傷及淳於麟,自動分成一個扇形,將姜惑與淳於麟圍在其中。
淳於麟胯下戰馬被姜惑一刀格殺,轟然倒地。淳於麟被拋離馬背,在地上翻身而起。然而他似乎並不急著與手下士卒匯合,而是一聲大吼,一步步來到姜惑身後,雙手箕張,一寸寸地落下,似乎懷著滿腔的恨意,要把眼前的年輕人捏成粉末……
面對五千大軍的合圍,背對淳於麟的反撲,姜惑卻做出了令所有人驚訝至極的舉動。
但見他手中寶劍高舉,凜然大喝:“奉紂王之命,聖劍士格殺叛軍之首淳於麟,餘者棄兵刃受降,再不追究!”這句話他是以雄渾的沛然中氣朗聲發出,方圓數裏內人人皆聞。每個人心中都如捶重鼓,甚至不及細辨語意,只能感應到那一股無可違逆、氣貫長虹的沖天氣勢。
淳於麟的雙手已將要落在姜惑頸後,卻再也無力寸進。他楞怔著保持著這個姿勢,直待聽到姜惑這一句大喝後,頭頂的金盔忽就裂為兩半。他的臉上是一副絕望到難以置信的神情,一股血泉驀然從頂門噴濺而出,直直沖起七尺餘高。隨即,淳於麟仰面朝天倒在地上,吐出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口氣。
原來方才姜惑踏在他頭頂的那一腳集全身之力,不但踏裂金盔,業已把他的顱骨震得粉碎,縱有神仙再世,亦無力回天。
從隨洚州侯寧華安出城請降,到淳於麟倒地斃命,總共不過一炷香工夫,姜惑卻在近萬雙眼睛瞪視下演出了這場驚心觸目、駭人聽聞的精彩狙殺。無論是五千赤衣騎軍,還是洚州城上的軍民,每個人都瞧得目瞪口呆。在他們的心目中,眼前這個面容冷竣、神情凜冽的年輕人就仿如那天下無敵的戰神,視千軍萬馬如草芥,由刀山火海上呼嘯而來。不但洚州軍民激動得熱淚盈眶、大多數囿州士卒張口結舌,就連最忠於淳於麟的帳前親兵,亦不敢上前搦戰,一當姜惑之鋒芒。
良久,洚州城樓上方才爆發出一陣海嘯般的歡呼聲:“聖劍士、聖劍士!”這幾個無比簡單的字眼仿佛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起初只有一兩個赤衣軍隨之吶喊,漸漸地更多人加入了呼喊行列,直至巨大的山呼響遍了整個戰場。
姜惑在大軍合圍中舉劍指天,巍然不動,面容肅穆,如同一座凝立的雕像。一位囿州大將忽然走到他面前,恭敬跪倒,將手中的戰刀輕輕放在他身前,隨即,更多士卒亦跪倒在地,更多的刀槍被棄在地上。
這是一個崇拜英雄的時代!姜惑憑著絕世的武功、高明的劍法、超卓的膽略,以一己之力在萬軍之中取得敵將首級。他的舉動已得到了在場每個人的尊敬。雖然從沒有人親眼見到傳說中大商朝武功蓋世、所向無敵的“聖劍士”,但卻已無人再敢懷疑姜惑的身份。
正如斂清所料,囿州大軍就此不戰自潰,洚州之圍頃刻冰消雲散。數萬囿州大軍多數向朝歌支持的洚州城投降,小部分死忠於淳於麟的親兵愛將自知難抗兵變,僅帶著數百士兵退回到囿州城內。
洚州侯寧華安又驚又喜。事實上傳說中的聖劍士只負責大商君王的安危,極少參預朝政,他昨夜雖聽了姜惑的一番言辭,對姜惑的身份卻依然半信半疑,只是洚州城破在即,不得不勉強一試。今日自縛出城,原是報著必死之心,想不到姜惑果然當場格殺淳於麟,一舉扭轉戰局。不但解除了洚州之危,還收下許多囿州降卒,令洚州勢力大增,洚州侯自然對姜惑感激萬千。
待一切安排妥當,回到洚州侯府後,寧華安便屏退左右,對姜惑長跪慨言:“聖劍士救我洚州全城百姓,大恩大德,寧某沒齒難忘,日後聖劍士如有吩咐,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姜惑心知寧華安心系百姓安危,實乃明主,只恐他報功於朝歌,反受欺君之罪,不忍騙他,當下扶起寧華安低聲道:“寧將軍無須多禮,這個聖劍士其實是假冒的,我本不過是一介平民,只是意在解除洚州之圍,還請寧將軍原諒。”
寧華安頓時愕然,旋即大聲道:“少俠武功蓋世,比起傳說中的聖劍士亦不遑多讓,但請少俠留在洚州,只要有少俠相助,洚州城百姓從此無憂。還未請教少俠尊姓大名。”對於聖劍士來說,一劍在手就是最尊貴的身份,所以事前寧華安根本未問及姜惑的姓名。
姜惑肅容道:“我身懷重任,還要去朝歌城,不能在洚州久留。”
寧華安只當姜惑推托,咬牙道:“只要少俠願留下,寧某洚州侯之位亦可相讓。”姜惑大笑:“寧將軍說笑了,洚州侯之位封於朝歌,豈可隨意相讓。”
寧華安嘆道:“洚州雖處大商邊壤,卻也知曉一些朝歌的政事。如今紂王無道,只知寵幸蘇後與費、尤等奸臣,由洚州今日之局便可推想出大商明日之危。刀兵禍亂轉眼將至,所以各方諸侯才四處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只為在亂世之中求得生存。而小小洚州要想保得安寧,靠的決不是朝歌的護蔭,而是自身的實力。我知少俠必不會貪圖洚州侯之位,只是為了洚州數萬百姓與士兵的性命,方敢厚顏求少俠留下。”
姜惑聽寧華安言辭懇切,見識不凡,正色道:“不瞞寧將軍,在下是去朝歌尋母,實在不能留在洚州,但日後若聽到洚州有難,必會再次拔劍相助。”
寧華安見姜惑話已至此,不便再作挽留:“觀少俠的蓋世武功與從容行事,必是胸懷大報負之人。若我所料不差,大商朝盛世已盡,恐怕過不多時便是四分五裂之局,洚州全城軍民皆是少俠所救,若是少俠有意成就一番事業,寧某願供差遣。”
姜惑聞言不由怦然心動,暗想自己的頭號大敵姜子牙身為西岐丞相,帳下有無數精兵良將,但憑自己孤身只劍,恐怕難以匹敵,但若有洚州軍馬相助,無疑又多了一分勝算。他又憶起自己少年時曾幻想做一名大將軍,率兵征戰四方,保衛國土家園,何況師父且諾說過大商氣數已盡,亂世之中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徒有斂清傳下的兵法策略尚不足夠,還必須有自己的實力。
想到這裏,姜惑豪然一笑道:“既然如此,今日暫別,日後若有求助之處,便來找寧將軍。你記住,我名叫姜惑,羊女之姜、或心之惑。”
寧華安大喜:“但聞姜少俠之名,洚州全城必將竭誠以報。”
當下,姜惑辭別寧華安,又朝囿州降軍打探那神秘紅衣女子的下落,只是無人知曉。他只好就此作罷,離開洚州城,往朝歌而去。
洚州之戰後,姜惑仿佛一下子長大了許多。剛剛離開師父且諾時,他最關註的是父母的下落與安危,視破界使命為一生中必須承受的重擔,不但是為了一份拯救世間的責任,也是為了救父親祁蒙脫離苦海。
但洚州城前血腥的戰場卻讓他開始重新反思,人與人之間為了一些無所謂的爭執,廝殺得如此慘烈而不留餘地,而如果自己完成了破界使命,究竟會讓和平重新降臨在人世間,讓人們再也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拼得你死我活?還是會因為魔界與天人之戰,讓大地上的各個種族經歷一場更加混亂的戰爭?他一面懷著巨大的榮耀感期盼自己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奮勇殺敵;一面卻又為那些流血斷肢的無辜戰士而悲嘆。
姜惑隱隱有一種被人操控的感覺。此去朝歌之舉不過是目前無所依從的唯一選擇,對尋母的結果他並未抱有多少信心。正是這種心態讓他進退失措,離朝歌越近,心頭反而更為紊亂如麻。
在前往朝歌的路途上,他開始頻繁地做夢,夢境雜亂無章。他脫出幻諤之鏡後見過的人和事都在夢中重現,與許多殘留在腦海中的雜亂記憶交織著,唯一重合的只有青妍,那個他兒時的鄰家小妹——小婉。
於是,他時常輕撫著寶劍,想象著她的一顰一笑,追憶著那唐突而回味無窮的一吻,仿佛只有痛苦而甜蜜的思念才能讓他從更多的混亂中脫身而出。他忽有一個荒唐的念頭,既然青妍與自己如此有緣,是否她就是上蒼派到人世間給他指引迷途的唯一人選?如果有一天兩人再度重遇,他能否有機會把自己的困惑和迷茫全部告訴她,讓她來給自己指點一條道路?
少年的情思憑借著無端的理由不可遏止地膨脹,他盼望在朝歌能再見到青妍,至少能打探到她的消息。
就這樣,兩個月後,姜惑帶著覆雜難解的情緒與一份隱隱的期盼,來到了大商朝的國都——朝歌。
商紂王二十年,時值仲秋時分,秋風蕭索,黃葉漫天飛舞。姜惑遠望朝歌的高墻闊城,心頭雄志頓生。
作為大商朝的國都,朝歌遠非小小洚州城可比,城墻厚有八尺,高達近丈,城堞上箭塔林立,來回巡邏的士卒盔明甲亮,刀利矛尖,十六個城門八正八偏,每一個城門上都設有高聳入雲的瞭望塔,氣派非凡。
姜惑由東門入城,本以為進入朝歌城要大費一番周折,誰知竟意外地絲毫無阻。只見城中人流穿梭不息,叫賣聲起伏不斷,熱鬧非凡,而高高的城樓上守衛森嚴,士兵們甲胄披掛整齊,刀矛皆不離身,弓弩準備待發,城內雖是一派繁榮的景象,城頭上卻是如臨大敵。
原來這大商朝地域遼闊,民眾兵壯,乃是自上古堯、舜、夏朝以來最為強大的朝代。但只因紂王無道寵幸蘇妲己,又僅聽信諫大夫費仲、尤渾等小人之言,不思朝政,只喜戲弄百官、殘害大臣,直至數年前刑殺姜後、逼走太子,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各方諸侯時有起兵謀反之舉,大商王朝已是外強中幹,氣數漸盡,朝歌每日皆有大臣、百姓偷偷離城外逃。
此時太師聞仲率軍在北海征戰,武成王黃飛虎忙於調兵遣將,朝歌城的政務便全落在費仲之手。此人工於心計,媚諛奉上,見朝歌人口漸少,只恐紂王怪罪,便強逼周圍數萬百姓輪流入朝歌交易,又嚴令白日只許入城不許出城,故意營造出朝歌城繁榮鼎盛,歌舞升平的氣象,全為討得紂王的歡心。所以姜惑入城時才會通行無阻。
姜惑不明白其中緣故,但見朝歌雖然景象熱鬧,百姓們卻個個面有憂色,也不互相交談,仿佛唯恐惹禍上身,不由大覺奇怪。他心事重重,也無意追究,想到自己盡管來到了朝歌,卻不知道用什麽方法才能進入皇宮見到蘇妲己,便低頭思索下一步行動。
“不知這位壯士要去往何處,可須坐車麽?”突然,一人對姜惑發問道。
姜惑擡首望去,卻是一位車夫在兜攬生意。只見他身著一件寬大的灰衣,衣料古舊,上面還東一塊西一塊地打著補丁,下身的褲子短得只到膝蓋,赤著雙足,顯得十分貧苦。頭上戴著一頂大草帽,將大半張臉都遮住,瞧不清眼眉臉容,只能看到薄削而緊抿的唇,隨著他說話,露出口中潔白整齊的牙齒,頜下潔凈無須,生著軟軟的絨毛,恐怕只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
姜惑搖搖頭:“我不坐車。”
那年輕車夫卻不罷休,嘿嘿一笑,在姜惑耳邊小聲道:“這朝歌之中沒有我找不到的地方,哪怕你要去皇宮,我也有辦法暢行無阻。”
姜惑聽這車夫口氣極大,楞了一下。仔細打量,卻發現他的衣物雖然破舊,都洗得十分幹凈,幾乎一塵不染,根本不像整日東奔西跑的車夫。他心頭起疑,再望一眼車夫身後那輛車,幾乎失聲而笑。
只見那車不但如主人的服飾一般東拼西湊,更是長寬不足三尺,除了駕車之位外,狹窄的車廂內只能容一人安坐。而拉車的並不是什麽駿馬健騾,而是一只狀如小狗、生有六蹄的奇怪小獸。也不知這小小的身子骨能否拉動這破車。若能憑之行入皇宮,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車夫仿佛看出姜惑心頭疑問,輕輕一笑:“你可不要看扁我這小兄弟,它名叫狂風,疾行如電,平穩異常。我還舍不得讓它多勞累,每日最多只拉三名客人。”伴隨著他的語聲,那名叫“狂風”的小動物擡起前端兩足,耀武揚威般在空中揮舞著,瞧起來十分有趣。而待那車夫撮唇發出一聲短促的低嘯,狂風便立刻安靜下來。
姜惑心知有異。眼看周圍百姓皆是緘口不語,這位車夫卻如此放聲談笑,毫無顧忌,實在是與眾不同。而且他言行中隱含傲氣,舉手投足間更有一股渾然天成的氣勢,若不看他裝束,定會以為是某位微服私訪的少年將軍,哪像一位貧困潦倒的車夫?
不過姜惑心事重重,雖覺得車夫古怪,也無心結識。何況他這一路上饑餐野果,渴飲山泉,離開洚州城時雖有寧華安贈予的銅錢玉貝以做盤纏,但姜惑天性豪俠,偶遇貧若百姓皆傾囊相贈,故而此刻身上根本沒有錢幣以充車資。
當下他淡然一笑,仍是微微搖頭拒絕那年輕車夫,大步往前行去。
誰知那車夫竟不肯幹休,追上幾步:“壯士不妨再考慮一下,朝歌城寬地大,更有許多避忌之處,若是不小心闖入禁地,可沒人救得了你。”聽這句話倒似是威脅了。
姜惑臉色一沈,停步盯著車夫緩緩道:“你為何一定要我坐你的車?”車夫聳聳肩,淡淡道:“無非想掙幾個小錢罷了。”
姜惑一笑:“可惜我身無分文,你去找別人吧。”
車夫卻道:“我知道壯士囊中羞澀,不過……”他微一停頓,方繼續道,“你這柄劍卻是好劍,也可充當車資。”
姜惑恍然大悟。他這寶劍是由青妍那裏奪來,並無劍鞘,便隨意懸於腰側。青妍身為南極仙翁弟子,佩劍自是不可多得的寶物。但這一路上經過風雨塵灰,寶劍早已蒙塵含垢,收斂鋒芒,不現原色,想不到仍被對方一眼識破,這份眼力倒是不可小覷。
姜惑嘆道:“你不過一名車夫,要寶劍又有何用,恐怕還會因此惹禍上身。”
車夫擡頭挺胸,眼中忽閃過一絲明亮的精芒,傲然反問道:“難道現在是車夫,就要做一輩子的車夫麽?”
但見他帽子下的面容俊朗,濃眉飛揚如劍,雙目炯然若星,既有一份冷峻,亦含一份高貴。
姜惑微微一怔,聽他語意不凡,心頭忽湧起知遇之情,當下哈哈一笑,取劍遞予車夫手中:“小兄弟既然喜歡,便送給你吧。”他本就灑脫率性,又隱隱感應到這位身為車夫的不羈少年與自己大有淵源,何況這柄寶劍原非己物,送之亦不覺可惜。
少年車夫捧劍於手,反倒楞住了,萬萬想不到自己巧舌如簧想騙姜惑坐車不得,對方卻如此輕易地把寶劍送給自己。
他一咬牙,又把寶劍交還姜惑:“大哥豪氣幹雲,必非常人,此劍你留著防身,我……不要了。”
姜惑擺手笑道:“既已答應送給你,怎會收回?”不等對方回應,轉身大步朝前行去,只留下那少年車夫一人楞在路邊。
這一刻,姜惑眼前忽又閃現出青妍那美麗的面容,心想與其睹劍思人,倒不如眼不見為凈,此時反而有一種放下牽掛的解脫。
姜惑心知皇宮內院絕非能輕易進去的,索性先在朝歌城中閑逛,順便查看地形。他信步游走,遍覽風物,倒也輕松自在。
這一刻來到一個街口,忽見前方騷動,有人叫道:“驚馬來了,大家快閃開。”百姓頓時一片喧嘩,紛紛閃入道邊躲避。卻有一位賣菜的老嫗茫然不知閃躲,在官道中央驚慌失措。
姜惑連忙上前兩步攙住老嫗:“老奶奶,快隨我來。”
老嫗聽如不聞,驚問道:“怎麽回事,為何大家都跑開了?”姜惑凝神細看,就見這老嫗雙目泛白,竟是個瞎子,瞧起來只怕年紀太大,耳朵也聾了,所以只感覺到旁人驚慌閃躲,卻不知發生何事。
前方忽揚起嘚嘚的馬蹄聲,只見一匹快馬如飛馳來,馬上乘客年約六十,紅服高冠,竟是朝中重臣的裝束。在他身後幾十步外塵土飛揚,有十幾位騎士追來,尚有人在後大叫:“大人留步。”但那老臣並不停馬,只是手撫胸口,雙唇緊閉,面如金紙,拼力策馬狂奔。
姜惑只恐奔馬撞倒老嫗,輕輕扶著她到路邊。老嫗漸放下心來,覆又大聲吆喝道:“賣菜啦,賣無心菜啦!”
那老臣飛騎經過,聽到這一句,驀然勒馬停下,回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淳於麟跨騎在一匹棗紅色的高頭駿馬上,身披重甲,頭頂金盔,手持長矛,在五十名親衛的護擁下,端然立於軍前。
經過連日不休的鏖戰,洚州城墻破損,幾近箭盡糧絕,守城軍民皆是疲憊不堪,而囿州大軍則依仗遠勝對方的兵力,輪流修整。淳於麟堅信,自己這五千生力軍足可在午時前攻破洚州城,如今只須等到晨霧散盡,便可下令進攻。
這時,一位負責巡邏的哨衛飛馬馳來,下鞍跪地,奉上折去箭頭的箭支:“啟稟侯爺,洚州城樓升起白旗,並飛箭傳信。”
淳於麟接過箭支,解下箭尾上綁著的一個骨片,就見骨片上隱隱刻有文字。按兩國通訊的慣例,一般皆以絲帛、木片等物刻下文字傳遞信息,青銅器多用於議談和親,但若是以龜甲、牛、羊肩胛骨等物刻下文字,則多半是降書。
淳於麟卻並不閱讀來信,大手一合,已將骨片捏得粉碎,手中長矛遙指洚州城,嘿嘿冷笑:“寧華安啊寧華安,早知今日之困,何必當初逞強。”
他沈吟一番,覆又下令道:“傳信洚州城,令寧華安縛身出城受降,不然本侯必將屠盡全城軍民。”巡哨當即接令退下。
身邊一員親衛低聲問道:“侯爺難道真的打算接受投降麽?素聞寧氏性情頑固不化,只恐其中有詐。”
淳於麟淡淡一笑:“他可詐降,我亦可將計就計。”隨即他面容一整,寒聲道,“小小洚州害我損失上千人馬,豈容他說降就降。不過寧華安自願開城,倒也替我省下一番工夫。三軍且退後百步,擺出受降之態,但暗中傳我軍令,人不下鞍轡,刀槍不離身側,隨時作好戰鬥準備,待我先上前與寧華安講上幾句話,稍釋其疑。只要見我擲矛為號,所有士卒立刻發起攻擊,必要讓洚州城雞犬不留。”
囿州大軍暗中接到淳於麟之令,後退百步,而淳於麟則率五十親衛來到洚州城前。他生性多疑,擔心城樓下會藏有伏兵,離城二百步外便停馬不行,靜等寧華安出城投降。
不一會兒,洚州城樓鼓鑼哀鳴,城門大開,僅有兩人步行而出。當先者身著大紅袍,頭戴彩冠,倒剪雙手,依其服飾看應該正是洚州侯寧華安。在他身後還跟著一人,青衣勁服,垂首緊隨,手中捧著幾只木盒。兩人皆未披盔甲,亦未持兵刃。
淳於麟見兩人一路走來並無任何可疑之處,眼見已至五十步外,心中倒隱隱覺得不安起來。他素知寧華安倔強不屈的性格,本以為投降之舉必然有詐,只欲誆開城門後一舉攻入,不料對方居然自縛於陣前,莫非當真被自己的精兵勇將殺得肝膽俱裂?
他疑心未去,不願讓對方近身,揚聲大笑道:“寧兄且停步,昔日一別,近來無恙乎?”
兩人應聲駐足,縛身那人沈聲道:“華安請降於囿州侯,生死由君發落,只請莫擾百姓。”
淳於麟聽得真切,正是洚州侯寧華安的聲音,可他猶覺不放心,厲聲道:“寧兄既然決意投降於本侯,便應該是孤身來見。你身後卻是何人,他手裏的木盒又裝有何物?”
寧華安答道:“寧某誠心請降,囿州侯不必懷疑。那盒中皆是獻給囿州侯的珍玩寶物,只因寧某自縛雙手,所以才令帳下小兵奉盒隨行。”
淳於麟明白此處洚州城弓箭難及,而他身邊不但有五十名武功高強的護衛,百步外就是五千大軍,自忖萬無一失,根本不怕對方有何詭計。
當下他撫須長笑:“先把寶物拿來看看。”一名親衛當即馳馬上前,接過木盒,交與淳於麟。
淳於麟令手下小心打開木盒,但見裏面果然都是些金銀珠寶,貴重珍玩,霎時疑心盡消,得意大笑道:“既然如此,先要委屈一下寧兄了。”他給左右打個眼色,派出身邊八位騎士擒下寧華安。
就見那八騎剛剛奔出,寧華安身後的那青衣人忽大步朝前行來。
淳於麟眼芒一閃,冷然道:“速速停步。”
青衣人的步伐卻反而更疾,一面從懷中掏出一卷絲帛,口中一面高叫道:“這裏尚有一份洚州城防圖,還請囿州侯一並笑納。”他語氣恭敬,腳下卻絲毫不慢,眨眼間已離淳於麟只有三十步的距離,即將與八騎相遇。
淳於麟見對方行動快速,身法迅捷如煙,大喝一聲:“給我拿下!”
青衣人卻絲毫不為所動,腳下越奔越疾,步幅極大,幾乎腳不沾塵,每一跨都近丈之遠,剎那間已迎上八騎。
當先第一位騎士的長矛劈胸戮至,卻被青衣人一把抓住,趁勢一拉,騰空飛上坐騎。一道冰冷的寒光從他背後劃出,在騎士的頸上一圈一繞,鮮血頓時激濺,鬥大的頭顱沖天飛起。
戰馬長嘶而立,青衣人強夾馬腹,在馬背上穩如泰山,一腳踢開屍身,奪下的長矛撐地疾旋,硬生生將奔馬轉向,反朝淳於麟殺來。
這名青衣人正是姜惑。他出城時將寶劍背於身後,遠望去並未攜帶兵刃,直至雙方距離縮短後方才現出殺機。他深知能否一舉擊殺淳於麟事關洚州城數千軍民的生死,所以下手決不留情。然而,胯下的戰馬剛剛擰過首來,前蹄尚未落地,馬胸已被隨後趕至的三位騎士長矛洞穿。
八名赤衣騎軍皆是淳於麟手下驍勇善戰的親兵,平日訓練有素,雖一人被殺,其餘七騎卻絲毫不為所動,剎那間已分為兩組,三人擊殺戰馬,另四人長矛齊舉,以排山倒海之勢往姜惑的面門、胸腹搠去。
說時遲那時快,四名敵騎與姜惑交錯而過,眼前一花,耳中響起如奔雷疾電般的嘯聲,更覺寶劍的寒芒沁入肌膚。前兩騎長矛擊空,第三騎被姜惑寶劍劈斷執矛之臂,慘叫一聲,倒撞下馬,而最後一名騎士的矛尖上竟赫然挑著一顆血淋淋的頭顱,而姜惑的人影已忽然消失不見。
原來姜惑反應敏捷,就在長矛及身的瞬間,使出鐙裏藏身之術,鉆入馬腹之下,不但避開了四騎雷霆萬鈞般的蓄勢合擊,百忙中尚有餘暇接住方才被他格殺的騎士從空中落下的頭顱,反手擲出。
他人在馬下,一聲長嘯,奮起神威,長矛疾挑,那重達數百斤的馬屍竟被他以一矛之力挑入半空中……
三名刺殺戰馬的騎士矛入馬腹,誰知瀕死的戰馬不但不倒地斃命,反而騰空倒撞而來。一名騎士閃躲不及,被馬屍撞得骨骼盡碎,跌下馬去。姜惑趁對方陣腳大亂之際,在奔騰的馬蹄間飛馳如電,撇下剩餘五騎,依然朝淳於麟所在方位殺去。
淳於麟旁邊一位大將瞧清了姜惑的面目,驚呼道:“侯爺小心,他就是昨日那人。”淳於麟聞言心頭一凜。
原來昨日與姜惑在小山丘上相遇的金冠將領正是淳於麟之弟淳於鏖,他吃了姜惑的大虧後派出五百騎軍追襲,不料一眾騎兵連同偷襲洚州難民的數百步軍皆被姜惑孤身單劍硬生逼退。雖然淳於麟嚴令敗軍不許宣揚此事,但軍中早已暗暗傳言洚州城來了強援,想不到今日就在陣前重遇姜惑。
淳於麟心知若不趁機殺了此人,徒亂軍心。他本亦是武力過人,被姜惑的驍勇激起殺性,不但不退後,反而縱馬迎上,同時認準姜惑的身形,大喝一聲,手中長矛朝他擲去。
貼身親衛只恐淳於麟有失,隨之殺去。身後五千囿州騎軍見淳於麟擲出長矛,齊聲高喊,潮水般往洚州城擁來。
急馳中的姜惑並不停步,窺準淳於麟飛矛,手中長矛亦脫手擲出。雙矛矛尖在空中相碰,激起一連串火光。
姜惑這一擲使出七成真力,把淳於麟的投矛從中劈開,餘勢不減半分,竟徑直刺穿淳於麟胯下的棗紅戰馬,透背而出。幸好淳於麟久經戰陣,見勢不妙,急急一偏身,方躲開這力逾千鈞的一矛,但胯下戰馬終於一聲慘嘶,將他拋下馬背。
眾將齊來護駕,面前雖只有姜惑一人,但人人卻都如臨大敵。
四十餘騎當即分為三排,十餘騎突前,二十騎居中,十餘騎居後策應,排成沖鋒陣型,攔住姜惑的去路,把淳於麟身前圍得水洩不通。淳於麟這才算見識到姜惑的神力,險死還生之下心頭大懼,明知此刻回馬入陣必會影響士氣,但生死關頭豈敢托大,飛身跳上另一匹戰馬,欲與大軍匯合。
此刻姜惑腹背受敵,五騎尚在身後窮追不舍,四十餘騎已阻住前路,前方更有五千赤衣騎軍。他卻絲毫不懼,強提一口真氣,與敵騎相交時驀然騰身而起,竟從四十餘騎的頭頂上縱躍而過,目標仍是直指淳於麟。
剎那間他腳下刀矛斧鉞齊舉,如蹈刀林,如踏槍陣,只要稍有閃失,必將落入敵陣之中,被剁為肉泥。幸好他早有準備,出洚州城前已換上銅鞋,方才能在敵騎的重型兵刃上奔走如飛。
幾聲裂響,姜惑的褲角被亂槍撕得粉碎,落地時稍稍一頓,原來是腳下的銅鞋竟已被擊得變形,但四十餘騎已盡被他拋於身後。眼前七八步外,便是策馬狂奔的淳於麟。
姜惑不假思索,雙足疾踢,兩只變形的銅鞋帶著嗚嗚聲響閃電般射出,一只擊向淳於麟的背心,另一只則是往馬首上射去。姜惑光著一雙赤腳再鼓餘勇奮力狂追,此時他心頭一片澄明,只有一個念頭:決不允許淳於麟逃生!
淳於麟雖未回頭,卻已聽到身後風聲響動,忙亂中隨手抽出掛於馬背後的戰矛,及時格開襲向他後心的銅鞋。
“當”的一聲大震,這兩只銅鞋附著姜惑的神力,淳於麟雙手一麻,幾乎再也握不住戰矛。而跨下戰馬一聲嘶叫,反而奔速更疾。原來姜惑急速行進中的那一鞋稍失準頭,只砸在馬鞍上。
淳於麟的愛騎被姜惑飛矛刺殺,如今的戰馬腳力遠遠不如,眼見姜惑如影隨行,咬牙拔出隨身短刀,一刀紮在馬股之上。戰馬狂吼一聲,拼力奔前,而姜惑這一番強沖大耗真元,此消彼長之下,雙方的距離一直保持在七八步開外,而一旦淳於麟與五千大軍匯合,姜惑便如羊入虎口,絕無逃生的可能。
淳於麟分析情勢,眼下最要緊的便是甩開緊追不舍的姜惑。當下他在馬上擰腰回身,長矛往姜惑搠去。他知姜惑掌中寶劍鋒利,但欺他赤足奔跑,便往腿上刺去。誰知姜惑不避不讓,仿佛被這一矛刺了個正著。
淳於麟大喜過望,隨後卻驚見姜惑足踏長矛,竟以矛為橋,直躥入半空,朝自己飛撲而來。淳於麟大駭之下魂飛魄散,撒手棄矛,腳下力夾馬腹,只盼憑借駿馬急速甩開這奪命煞神一般的附骨追殺。
姜惑人在空中,舌綻春雷,大喝一聲。這一聲集他全身功力,猶如山崩地裂,在半空中炸起一記霹靂。淳於麟座下戰馬縱是久經戰陣,亦禁不住四蹄一軟,奔速稍減。
姜惑丹貯騰龍之膽,體蘊異能,口中雖發聲卻速度不減,抓住這千鈞一發的良機,拼出最後一絲潛力,由空中落下的身體本已落在馬後數尺外,但長舒的猿臂已一把揪住馬尾。疾奔的戰馬把他拉得腳不沾地,猶如騰空禦風而行。
此時此刻,殺氣漫天的五千大軍離他們也只有四五十步的距離,縱然姜惑能及時格殺淳於麟,恐怕亦難逃出萬軍重圍。
姜惑左手發力強拉馬尾,同時右手寶劍刺向淳於麟背心。誰知淳於麟正執刀擰身劈來,這一劍便刺了空。而淳於麟本欲硬拼,但乍望見姜惑那一雙魔意暗湧、殺意狂生的雙眼,心頭大怖,刀鋒偏開一線,不敢徑刺姜惑,只顧斬斷馬尾逃生。
“啪”的一聲,馬尾已被姜惑生生拉斷,淳於麟一刀刺空,不及收回,刀鋒已被姜惑左手食中兩指緊緊夾住。淳於麟不敢硬拼,只好放手棄刀。
姜惑眼中殺氣一現,短刀在馬背上一拍而入。這一刀端直刺入馬心,洞透馬腹。
戰馬狂嘶一聲,於急馳中乍停,姜惑憑一拍之力再度飛身彈起,腳尖點在淳於麟頭頂之上,落下時已背身攔住戰馬去路,而在他面前二十步外,就已是蹄聲隆隆、沖鋒而至的五千大軍。赤衣騎軍只恐亂蹄傷及淳於麟,自動分成一個扇形,將姜惑與淳於麟圍在其中。
淳於麟胯下戰馬被姜惑一刀格殺,轟然倒地。淳於麟被拋離馬背,在地上翻身而起。然而他似乎並不急著與手下士卒匯合,而是一聲大吼,一步步來到姜惑身後,雙手箕張,一寸寸地落下,似乎懷著滿腔的恨意,要把眼前的年輕人捏成粉末……
面對五千大軍的合圍,背對淳於麟的反撲,姜惑卻做出了令所有人驚訝至極的舉動。
但見他手中寶劍高舉,凜然大喝:“奉紂王之命,聖劍士格殺叛軍之首淳於麟,餘者棄兵刃受降,再不追究!”這句話他是以雄渾的沛然中氣朗聲發出,方圓數裏內人人皆聞。每個人心中都如捶重鼓,甚至不及細辨語意,只能感應到那一股無可違逆、氣貫長虹的沖天氣勢。
淳於麟的雙手已將要落在姜惑頸後,卻再也無力寸進。他楞怔著保持著這個姿勢,直待聽到姜惑這一句大喝後,頭頂的金盔忽就裂為兩半。他的臉上是一副絕望到難以置信的神情,一股血泉驀然從頂門噴濺而出,直直沖起七尺餘高。隨即,淳於麟仰面朝天倒在地上,吐出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口氣。
原來方才姜惑踏在他頭頂的那一腳集全身之力,不但踏裂金盔,業已把他的顱骨震得粉碎,縱有神仙再世,亦無力回天。
從隨洚州侯寧華安出城請降,到淳於麟倒地斃命,總共不過一炷香工夫,姜惑卻在近萬雙眼睛瞪視下演出了這場驚心觸目、駭人聽聞的精彩狙殺。無論是五千赤衣騎軍,還是洚州城上的軍民,每個人都瞧得目瞪口呆。在他們的心目中,眼前這個面容冷竣、神情凜冽的年輕人就仿如那天下無敵的戰神,視千軍萬馬如草芥,由刀山火海上呼嘯而來。不但洚州軍民激動得熱淚盈眶、大多數囿州士卒張口結舌,就連最忠於淳於麟的帳前親兵,亦不敢上前搦戰,一當姜惑之鋒芒。
良久,洚州城樓上方才爆發出一陣海嘯般的歡呼聲:“聖劍士、聖劍士!”這幾個無比簡單的字眼仿佛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起初只有一兩個赤衣軍隨之吶喊,漸漸地更多人加入了呼喊行列,直至巨大的山呼響遍了整個戰場。
姜惑在大軍合圍中舉劍指天,巍然不動,面容肅穆,如同一座凝立的雕像。一位囿州大將忽然走到他面前,恭敬跪倒,將手中的戰刀輕輕放在他身前,隨即,更多士卒亦跪倒在地,更多的刀槍被棄在地上。
這是一個崇拜英雄的時代!姜惑憑著絕世的武功、高明的劍法、超卓的膽略,以一己之力在萬軍之中取得敵將首級。他的舉動已得到了在場每個人的尊敬。雖然從沒有人親眼見到傳說中大商朝武功蓋世、所向無敵的“聖劍士”,但卻已無人再敢懷疑姜惑的身份。
正如斂清所料,囿州大軍就此不戰自潰,洚州之圍頃刻冰消雲散。數萬囿州大軍多數向朝歌支持的洚州城投降,小部分死忠於淳於麟的親兵愛將自知難抗兵變,僅帶著數百士兵退回到囿州城內。
洚州侯寧華安又驚又喜。事實上傳說中的聖劍士只負責大商君王的安危,極少參預朝政,他昨夜雖聽了姜惑的一番言辭,對姜惑的身份卻依然半信半疑,只是洚州城破在即,不得不勉強一試。今日自縛出城,原是報著必死之心,想不到姜惑果然當場格殺淳於麟,一舉扭轉戰局。不但解除了洚州之危,還收下許多囿州降卒,令洚州勢力大增,洚州侯自然對姜惑感激萬千。
待一切安排妥當,回到洚州侯府後,寧華安便屏退左右,對姜惑長跪慨言:“聖劍士救我洚州全城百姓,大恩大德,寧某沒齒難忘,日後聖劍士如有吩咐,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姜惑心知寧華安心系百姓安危,實乃明主,只恐他報功於朝歌,反受欺君之罪,不忍騙他,當下扶起寧華安低聲道:“寧將軍無須多禮,這個聖劍士其實是假冒的,我本不過是一介平民,只是意在解除洚州之圍,還請寧將軍原諒。”
寧華安頓時愕然,旋即大聲道:“少俠武功蓋世,比起傳說中的聖劍士亦不遑多讓,但請少俠留在洚州,只要有少俠相助,洚州城百姓從此無憂。還未請教少俠尊姓大名。”對於聖劍士來說,一劍在手就是最尊貴的身份,所以事前寧華安根本未問及姜惑的姓名。
姜惑肅容道:“我身懷重任,還要去朝歌城,不能在洚州久留。”
寧華安只當姜惑推托,咬牙道:“只要少俠願留下,寧某洚州侯之位亦可相讓。”姜惑大笑:“寧將軍說笑了,洚州侯之位封於朝歌,豈可隨意相讓。”
寧華安嘆道:“洚州雖處大商邊壤,卻也知曉一些朝歌的政事。如今紂王無道,只知寵幸蘇後與費、尤等奸臣,由洚州今日之局便可推想出大商明日之危。刀兵禍亂轉眼將至,所以各方諸侯才四處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只為在亂世之中求得生存。而小小洚州要想保得安寧,靠的決不是朝歌的護蔭,而是自身的實力。我知少俠必不會貪圖洚州侯之位,只是為了洚州數萬百姓與士兵的性命,方敢厚顏求少俠留下。”
姜惑聽寧華安言辭懇切,見識不凡,正色道:“不瞞寧將軍,在下是去朝歌尋母,實在不能留在洚州,但日後若聽到洚州有難,必會再次拔劍相助。”
寧華安見姜惑話已至此,不便再作挽留:“觀少俠的蓋世武功與從容行事,必是胸懷大報負之人。若我所料不差,大商朝盛世已盡,恐怕過不多時便是四分五裂之局,洚州全城軍民皆是少俠所救,若是少俠有意成就一番事業,寧某願供差遣。”
姜惑聞言不由怦然心動,暗想自己的頭號大敵姜子牙身為西岐丞相,帳下有無數精兵良將,但憑自己孤身只劍,恐怕難以匹敵,但若有洚州軍馬相助,無疑又多了一分勝算。他又憶起自己少年時曾幻想做一名大將軍,率兵征戰四方,保衛國土家園,何況師父且諾說過大商氣數已盡,亂世之中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徒有斂清傳下的兵法策略尚不足夠,還必須有自己的實力。
想到這裏,姜惑豪然一笑道:“既然如此,今日暫別,日後若有求助之處,便來找寧將軍。你記住,我名叫姜惑,羊女之姜、或心之惑。”
寧華安大喜:“但聞姜少俠之名,洚州全城必將竭誠以報。”
當下,姜惑辭別寧華安,又朝囿州降軍打探那神秘紅衣女子的下落,只是無人知曉。他只好就此作罷,離開洚州城,往朝歌而去。
洚州之戰後,姜惑仿佛一下子長大了許多。剛剛離開師父且諾時,他最關註的是父母的下落與安危,視破界使命為一生中必須承受的重擔,不但是為了一份拯救世間的責任,也是為了救父親祁蒙脫離苦海。
但洚州城前血腥的戰場卻讓他開始重新反思,人與人之間為了一些無所謂的爭執,廝殺得如此慘烈而不留餘地,而如果自己完成了破界使命,究竟會讓和平重新降臨在人世間,讓人們再也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拼得你死我活?還是會因為魔界與天人之戰,讓大地上的各個種族經歷一場更加混亂的戰爭?他一面懷著巨大的榮耀感期盼自己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奮勇殺敵;一面卻又為那些流血斷肢的無辜戰士而悲嘆。
姜惑隱隱有一種被人操控的感覺。此去朝歌之舉不過是目前無所依從的唯一選擇,對尋母的結果他並未抱有多少信心。正是這種心態讓他進退失措,離朝歌越近,心頭反而更為紊亂如麻。
在前往朝歌的路途上,他開始頻繁地做夢,夢境雜亂無章。他脫出幻諤之鏡後見過的人和事都在夢中重現,與許多殘留在腦海中的雜亂記憶交織著,唯一重合的只有青妍,那個他兒時的鄰家小妹——小婉。
於是,他時常輕撫著寶劍,想象著她的一顰一笑,追憶著那唐突而回味無窮的一吻,仿佛只有痛苦而甜蜜的思念才能讓他從更多的混亂中脫身而出。他忽有一個荒唐的念頭,既然青妍與自己如此有緣,是否她就是上蒼派到人世間給他指引迷途的唯一人選?如果有一天兩人再度重遇,他能否有機會把自己的困惑和迷茫全部告訴她,讓她來給自己指點一條道路?
少年的情思憑借著無端的理由不可遏止地膨脹,他盼望在朝歌能再見到青妍,至少能打探到她的消息。
就這樣,兩個月後,姜惑帶著覆雜難解的情緒與一份隱隱的期盼,來到了大商朝的國都——朝歌。
商紂王二十年,時值仲秋時分,秋風蕭索,黃葉漫天飛舞。姜惑遠望朝歌的高墻闊城,心頭雄志頓生。
作為大商朝的國都,朝歌遠非小小洚州城可比,城墻厚有八尺,高達近丈,城堞上箭塔林立,來回巡邏的士卒盔明甲亮,刀利矛尖,十六個城門八正八偏,每一個城門上都設有高聳入雲的瞭望塔,氣派非凡。
姜惑由東門入城,本以為進入朝歌城要大費一番周折,誰知竟意外地絲毫無阻。只見城中人流穿梭不息,叫賣聲起伏不斷,熱鬧非凡,而高高的城樓上守衛森嚴,士兵們甲胄披掛整齊,刀矛皆不離身,弓弩準備待發,城內雖是一派繁榮的景象,城頭上卻是如臨大敵。
原來這大商朝地域遼闊,民眾兵壯,乃是自上古堯、舜、夏朝以來最為強大的朝代。但只因紂王無道寵幸蘇妲己,又僅聽信諫大夫費仲、尤渾等小人之言,不思朝政,只喜戲弄百官、殘害大臣,直至數年前刑殺姜後、逼走太子,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各方諸侯時有起兵謀反之舉,大商王朝已是外強中幹,氣數漸盡,朝歌每日皆有大臣、百姓偷偷離城外逃。
此時太師聞仲率軍在北海征戰,武成王黃飛虎忙於調兵遣將,朝歌城的政務便全落在費仲之手。此人工於心計,媚諛奉上,見朝歌人口漸少,只恐紂王怪罪,便強逼周圍數萬百姓輪流入朝歌交易,又嚴令白日只許入城不許出城,故意營造出朝歌城繁榮鼎盛,歌舞升平的氣象,全為討得紂王的歡心。所以姜惑入城時才會通行無阻。
姜惑不明白其中緣故,但見朝歌雖然景象熱鬧,百姓們卻個個面有憂色,也不互相交談,仿佛唯恐惹禍上身,不由大覺奇怪。他心事重重,也無意追究,想到自己盡管來到了朝歌,卻不知道用什麽方法才能進入皇宮見到蘇妲己,便低頭思索下一步行動。
“不知這位壯士要去往何處,可須坐車麽?”突然,一人對姜惑發問道。
姜惑擡首望去,卻是一位車夫在兜攬生意。只見他身著一件寬大的灰衣,衣料古舊,上面還東一塊西一塊地打著補丁,下身的褲子短得只到膝蓋,赤著雙足,顯得十分貧苦。頭上戴著一頂大草帽,將大半張臉都遮住,瞧不清眼眉臉容,只能看到薄削而緊抿的唇,隨著他說話,露出口中潔白整齊的牙齒,頜下潔凈無須,生著軟軟的絨毛,恐怕只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
姜惑搖搖頭:“我不坐車。”
那年輕車夫卻不罷休,嘿嘿一笑,在姜惑耳邊小聲道:“這朝歌之中沒有我找不到的地方,哪怕你要去皇宮,我也有辦法暢行無阻。”
姜惑聽這車夫口氣極大,楞了一下。仔細打量,卻發現他的衣物雖然破舊,都洗得十分幹凈,幾乎一塵不染,根本不像整日東奔西跑的車夫。他心頭起疑,再望一眼車夫身後那輛車,幾乎失聲而笑。
只見那車不但如主人的服飾一般東拼西湊,更是長寬不足三尺,除了駕車之位外,狹窄的車廂內只能容一人安坐。而拉車的並不是什麽駿馬健騾,而是一只狀如小狗、生有六蹄的奇怪小獸。也不知這小小的身子骨能否拉動這破車。若能憑之行入皇宮,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車夫仿佛看出姜惑心頭疑問,輕輕一笑:“你可不要看扁我這小兄弟,它名叫狂風,疾行如電,平穩異常。我還舍不得讓它多勞累,每日最多只拉三名客人。”伴隨著他的語聲,那名叫“狂風”的小動物擡起前端兩足,耀武揚威般在空中揮舞著,瞧起來十分有趣。而待那車夫撮唇發出一聲短促的低嘯,狂風便立刻安靜下來。
姜惑心知有異。眼看周圍百姓皆是緘口不語,這位車夫卻如此放聲談笑,毫無顧忌,實在是與眾不同。而且他言行中隱含傲氣,舉手投足間更有一股渾然天成的氣勢,若不看他裝束,定會以為是某位微服私訪的少年將軍,哪像一位貧困潦倒的車夫?
不過姜惑心事重重,雖覺得車夫古怪,也無心結識。何況他這一路上饑餐野果,渴飲山泉,離開洚州城時雖有寧華安贈予的銅錢玉貝以做盤纏,但姜惑天性豪俠,偶遇貧若百姓皆傾囊相贈,故而此刻身上根本沒有錢幣以充車資。
當下他淡然一笑,仍是微微搖頭拒絕那年輕車夫,大步往前行去。
誰知那車夫竟不肯幹休,追上幾步:“壯士不妨再考慮一下,朝歌城寬地大,更有許多避忌之處,若是不小心闖入禁地,可沒人救得了你。”聽這句話倒似是威脅了。
姜惑臉色一沈,停步盯著車夫緩緩道:“你為何一定要我坐你的車?”車夫聳聳肩,淡淡道:“無非想掙幾個小錢罷了。”
姜惑一笑:“可惜我身無分文,你去找別人吧。”
車夫卻道:“我知道壯士囊中羞澀,不過……”他微一停頓,方繼續道,“你這柄劍卻是好劍,也可充當車資。”
姜惑恍然大悟。他這寶劍是由青妍那裏奪來,並無劍鞘,便隨意懸於腰側。青妍身為南極仙翁弟子,佩劍自是不可多得的寶物。但這一路上經過風雨塵灰,寶劍早已蒙塵含垢,收斂鋒芒,不現原色,想不到仍被對方一眼識破,這份眼力倒是不可小覷。
姜惑嘆道:“你不過一名車夫,要寶劍又有何用,恐怕還會因此惹禍上身。”
車夫擡頭挺胸,眼中忽閃過一絲明亮的精芒,傲然反問道:“難道現在是車夫,就要做一輩子的車夫麽?”
但見他帽子下的面容俊朗,濃眉飛揚如劍,雙目炯然若星,既有一份冷峻,亦含一份高貴。
姜惑微微一怔,聽他語意不凡,心頭忽湧起知遇之情,當下哈哈一笑,取劍遞予車夫手中:“小兄弟既然喜歡,便送給你吧。”他本就灑脫率性,又隱隱感應到這位身為車夫的不羈少年與自己大有淵源,何況這柄寶劍原非己物,送之亦不覺可惜。
少年車夫捧劍於手,反倒楞住了,萬萬想不到自己巧舌如簧想騙姜惑坐車不得,對方卻如此輕易地把寶劍送給自己。
他一咬牙,又把寶劍交還姜惑:“大哥豪氣幹雲,必非常人,此劍你留著防身,我……不要了。”
姜惑擺手笑道:“既已答應送給你,怎會收回?”不等對方回應,轉身大步朝前行去,只留下那少年車夫一人楞在路邊。
這一刻,姜惑眼前忽又閃現出青妍那美麗的面容,心想與其睹劍思人,倒不如眼不見為凈,此時反而有一種放下牽掛的解脫。
姜惑心知皇宮內院絕非能輕易進去的,索性先在朝歌城中閑逛,順便查看地形。他信步游走,遍覽風物,倒也輕松自在。
這一刻來到一個街口,忽見前方騷動,有人叫道:“驚馬來了,大家快閃開。”百姓頓時一片喧嘩,紛紛閃入道邊躲避。卻有一位賣菜的老嫗茫然不知閃躲,在官道中央驚慌失措。
姜惑連忙上前兩步攙住老嫗:“老奶奶,快隨我來。”
老嫗聽如不聞,驚問道:“怎麽回事,為何大家都跑開了?”姜惑凝神細看,就見這老嫗雙目泛白,竟是個瞎子,瞧起來只怕年紀太大,耳朵也聾了,所以只感覺到旁人驚慌閃躲,卻不知發生何事。
前方忽揚起嘚嘚的馬蹄聲,只見一匹快馬如飛馳來,馬上乘客年約六十,紅服高冠,竟是朝中重臣的裝束。在他身後幾十步外塵土飛揚,有十幾位騎士追來,尚有人在後大叫:“大人留步。”但那老臣並不停馬,只是手撫胸口,雙唇緊閉,面如金紙,拼力策馬狂奔。
姜惑只恐奔馬撞倒老嫗,輕輕扶著她到路邊。老嫗漸放下心來,覆又大聲吆喝道:“賣菜啦,賣無心菜啦!”
那老臣飛騎經過,聽到這一句,驀然勒馬停下,回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