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1章 愛琴海財團

關燈
紐約股市的崩盤,是1929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的起始點。盡管許多人在最初一段時間還抱著僥幸心理認為這只是非常普通的一次股市震蕩,但是日覆一日,股價向著一個無底的深淵滑落,不久之後便出現了第一批破產者——那些依靠貸款進入股市的人開始因為資金被套牢而無法償還到期貸款或者貸款利息,另一些通過貸款和發行債券投身金融市場的企業也同樣面臨著財務危機,即便是以自有資金進入股市的個人與企業情形同樣不容樂觀,他們的身家隨著股價的持續下跌而大幅度縮水。

進入秋天之後,股市災難的連鎖反應逐漸在全美國範圍內顯現出來——第一批破產者申請破產清算和破產保護之後,發放貸款給他們的銀行、企業和個人的損失便無以彌補,於是緊接著出現了第二批受此影響而遭遇財務危機或者直接破產者,整個過程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的人和公司越來越多。

當倒閉破產之風在全國範圍內蔓延之時,作為美國最大的咖啡企業全美咖啡,卻因為在危機到來之前將自身的賬款減小到最低程度和大量增加流動資金而成功避開了這場危機。到危機爆發時,全美咖啡在美聯儲紐約銀行、第一國家銀行、紐約國家銀行、漢諾威銀行等大型銀行的存款達到670萬美元,此外還購入了大量的黃金和美國政府發行的國家債券——因為這次經濟危機由金融市場為源頭等特點,美元並未出現明顯貶值,黃金和國家債券所受影響甚小,因而許多大型財團都采用了相似的舉措來規避這場可怕的經濟風暴。

盡管全美咖啡在紐約股票交易市場的價格下跌了百分之三十,而整個公司因為債務人破產而無法收回的賬款約有12萬美元,但因為公司財務狀況良好,並在年底順利實施了分紅方案,張海諾、巴爾巴斯和卡萊伯這三大股東的損失非常小,而全美咖啡也因為握有大量流動資金的優勢,從1930年春天開始收購那些破產或者瀕臨破產的公司,尤其以咖啡公司和化工企業為第一目標。

當初張海諾等主要投資者聯名要求將他們投入股市的近2500萬美元資金分三批撤出股市采用和全美咖啡相同的保守策略時,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兩位經營者曾非常惱火,因為他們此舉實際上違反了最初制定的投資者不幹涉經營細節的約定,但是股市崩潰前的種種異常還是讓他們在4月之前即將這個基金公司百分之八十的資金轉為現金、政府債券和變化波動較小的金銀期貨上。因而當股災來臨之時,他們也成為紐約各基金公司中受損最小的一個,盡管如此,經營者們還是對沒有完全從股市撤資感到懊惱。因為估計到短期內金融市場缺乏可操作性,在1929年底的全體股東大會上,以張海諾為首的12位投資者從基金公司撤出了超過2100萬美元的資金——待股市穩定之後,他們將考慮重新註資。

為了更好的利用這2100萬美元巨資,張海諾和另外11位投資者——赫森、奧托、沃爾夫、吉瑟爾等10位艇員代表以及卡特·丹納曼之女艾德尼婭決定成立一個全新的投資公司來進行運作。考慮到當初是在愛琴海域藏匿潛艇和發現沈船寶藏,赫森提議新公司以愛琴海為名,隨後獲得一致通過,最終正式定名為愛琴海投資有限公司,內部稱“愛琴海財團”,之前擔任全美咖啡首席財政顧問的阿爾拉德轉任該財團首任總經理,奧托·馮·格倫布考擔任財團執行總裁。

張海諾和阿爾拉德一致認為這些在經濟危機中最先倒閉的企業往往不具備收購價值,因而新財團成立之後並不急著在美國大肆收購那些倒閉或者瀕臨倒閉的公司。為了更好的收集有關信息,他們在紐約、費城、波士頓等地公開招聘了為數300多人的職業調研員,這些調研員的任務就是想方設法打探那些面臨清算、拍賣或是已經陷入財務危機的企業規模、業務、特色等各方各面的情況,並將這些資料匯總送到總部設立在紐約曼哈頓商業區的愛琴海財團營運總部。

1930年上半年,愛琴海財團在張海諾、阿爾拉德和奧托的決策下完成了三筆收購,包括一家電子設備工廠、一家之前從事橡膠加工業務的工廠和布魯克林區的一家廣播電臺,總花費僅36萬美元。

1930年夏天,因為施奈德造船廠擴大潛艇建造設施的需要,愛琴海財團將200萬美元投入到這家造船廠,這筆資金迅即解決了造船廠一度面臨的資金問題——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造船廠1929年度開工建造的一艘萬噸級貨輪和兩艘中型貨輪因為買家無力支付後續資金而轉由施奈德造船廠自購,這一變動短期內占用了造船廠大量的流動資金。在新的註資到位之後,施奈德造船廠旋即開始了軍用艦艇制造區的擴建工程,工程預計耗時16個月,完成後造船廠可同時開工5艘輕型軍用艦艇和4艘潛艇,另有4條秘密的潛艇生產線,而在智利投資興建的分船廠也將在年內竣工,除可維修中小型艦船之外,還可同時開工建造2艘小型軍艦和2艘中型潛艇。

從1930年秋開始,張海諾將愛琴海財團的日常事務交由執行總裁奧托和總經理阿爾拉德處理,自己坐起了“甩手掌櫃”。事實上,他之所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德國國內,是因為小胡子和他的國社黨在政界的影響力正在迅速擴張,但是缺乏了戈林這個在上流社會頗有人緣的家夥,希特勒在政壇上更進一步的企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阻礙,人氣和資金是擺在他面前的首要問題。

回到柏林之後,張海諾向雷德爾匯報了最近海外項目部的工作進展——U-1的工程非常順利,後期舾裝將在一月底結束,來自德國海軍的正規艇員正在薩爾瓦多利用替巴西海軍調試新潛艇的機會進行訓練和磨合,雷德爾本想任命張海諾為這支秘密潛艇部隊的指揮官,但他婉言謝絕了,並且推薦赫森擔任這一職務。不久,“在戰爭末期接受特殊使命潛伏在巴西”的羅德裏克·馮·赫森重新加入德國海軍,因為這一“特殊使命”涉及機密,連所謂調查委員會也免了,甚至為了嘉獎赫森這12年來“敬職敬責的工作”,海軍部在他返回海軍的次日便正式晉升他為海軍少校。在潛艇部隊正式組建之前,他的職務是“海軍總參謀部水下技術部主管”。

接下來,張海諾開始積極安排希特勒和雷德爾的第一次非正式會面。雷德爾無心卷入政治,但如同歷史所記述的那樣,他對國家社會主義運動是懷有好感的,因此同意以私人身份在柏林和這位未來的政治之星見面——此時希特勒脫離奧地利國籍的申請已獲奧地利政府批準,由於還未取得德國國籍,他處於一種非常奇特的無國籍狀態,因而不能參加獲得德國國會的議員選舉,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國社黨在政治活動中的精神領袖——在1932年總統大選之前,希特勒在友人的幫助下從不倫瑞克獲得德國國籍,還迅速當上了該州的州議員,緊接著便宣布參加總統競選,只是在最後的對決中輸給了興登堡,這些都是後話了。

張海諾很快將海軍總司令雷德爾願意展開私下接觸的消息帶給希特勒,小胡子非常興奮,他手舞足蹈的告訴自己的心腹們,“我們將獲得海軍的支持!那些富有的造船企業主們不久便會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

就事態發展的進程來看,小胡子的這一斷言是正確的。不久之後,張海諾在柏林郊區覓得一處位置上佳且經過豪華裝潢的莊園,然後以愛琴海財團的名義買下,希特勒和雷德爾的第一次會面就安排在這裏。

此外,張海諾還特意發報讓奧托這位財團總裁和施奈德老爹從美洲趕來柏林參加這次頗具歷史意義的會面。

1931年1月的一天傍晚,雷德爾的豪華版梅黑色賽德斯和希特勒紅色梅賽德斯先後駛進柏林郊區的這處莊園。在主人布置典雅的書房裏,身著便裝的雷德爾和希特勒單獨談了一個多小時,兩人走出書房時的表情都是輕松而愉悅的,之後一群人在莊園裏同桌進餐——雷德爾原本打算和希特勒見個面就走的,顯然是某些因素讓他改變了主意。

在晚餐結束之後,包括雷德爾在內的“客人們”又在客廳裏一邊喝咖啡一邊聊天。在有關目前經濟困境的問題上,希特勒不僅沒有像對公眾講演時那樣抨擊那些大資本家、大財閥,甚至對猶太商人們也“嘴下留情”,而是提出以諸如建立公路網、大規模生產小型經濟汽車、擴大海外貿易和重振軍工產業等更為平和的方式改善來扭轉目前的局面——這些舉措顯然是有意迎合在場者的身份和立場,將海軍統帥、財團總裁以及造船廠老板“一網打盡”,其政治手腕的精明之處可見一斑。

在重整軍備的問題上,希特勒卻又體現出他一如既往的大膽和堅定。“砸碎枷鎖”、“讓德意志回到一流強國之列”、“重新建立一支不但能保衛德國,還要讓所有敵人為之膽寒的強大軍事力量”,這些都是軍人們敢想而不敢言的話語,雷德爾也不例外。作為當今的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海軍不因為違反條約而給德國帶來麻煩,因而當希特勒的嚴辭實在過於激進時,他還是會禮貌的趁對方說話間隙提醒一二。只是希特勒的發言實在過於流暢,留給他人插話的機會少之又少,他儼然成了這個客廳的主人。

晚上9點,雷德爾起身告辭,臨別時希特勒甚至親自將他送到車庫,兩人禮貌的道了別。臨別之前雷德爾並未就今晚的談話作出表示,但他最後一句“期待下一次和你會面”,還是讓人能夠大致揣摩出他當時的心態。

作為這座莊園的“主人”,奧托盛情邀請希特勒及同行人員小住,張海諾和施奈德老爹也分別以客人身份留下。當晚,一群人聊到臨近午夜還意猶未盡,依照張海諾的事先安排,奧托和施奈德老爹則分別向國社黨提供了15萬和12萬美元的捐款。1930年時,德國經濟危機不論規模還是後果都超過了這場危機的源頭美國,金融市場迅速崩潰,大批公司企業因為無法償還外國貸款而倒閉,就連道尼爾這樣的老牌飛機公司也面臨著嚴峻的財務危機,27萬美元對於國社黨而言可是絕對的“巨款”。

拿著漢諾威銀行見票即兌的現金支票,希特勒再一次表現出他驚人的表演天賦:對於30歲出頭的奧托,他以一個親密友人的姿態允諾在自己得勢之後會給予奧托和他的財團巨大的便利;對於60歲的施奈德老爹,他代表德國鄭重其事的向其致謝,允諾一旦德國重振昔日的龐大商船隊,訂單將源源不斷的送往施奈德造船廠。

次日上午,一行人在莊園共進早餐之後便相繼告別,張海諾和希特勒同乘一輛車前往慕尼黑。在路上,張海諾向希特勒介紹說施奈德老爹就是自己在巴西工作時的造船廠老板,之前已經多次通過他向國社黨捐款,且是一個全心全意支持德國覆興的純正“雅利安人”,對此希特勒十分高興,並且給予了施奈德老爹極高的評價。對於愛琴海財團,張海諾的介紹不多,只是向希特勒保證,這個財團的成員都是純正德國人,絕無猶太人參雜其中,而年輕的財團總裁馮·格倫布考則來自於巴登的顯赫貴族家庭。

對於張海諾能夠結交實力如此雄厚的朋友,希特勒坦言對他刮目相看,並希望他能夠通過各種途徑為國社黨和大企業家們牽線。這,正是歷史上赫爾曼·戈林所扮演的角色,而在國社黨上臺之前,他在這一方面做的確實出色,尤其爭取到了克虜伯、蒂森等工業巨頭的支持,令國社黨和希特勒在競選上得益頗多。

在慕尼黑,國社黨的黨部已經遷移到新近落成的“褐色大廈”,這座用特種捐款、希特勒集會的收入、贈款及黨費購買和裝修的大廈代表了納粹黨的實體和義務。

希特勒、赫斯、戈培爾、斯特拉塞爾和“漢斯·洛梅斯特”的辦公室設在二樓,除了希特勒之外,這4人均在1930年的夏季大選中獲任德國國會議員。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帕齊希於年前升任海軍諜報組總負責人的關系,張海諾秘密替埃德文的假身份“轉了正”,即將官方檔案中的照片、體型特征等相關記錄進行了更改,並將漢斯·洛梅斯特從前的相識一一遣散:願意舉家移民美洲的給予安家費,不願離開的則以各種形式“人間蒸發”。最後,執行相關任務的諜報人員也將全部奉調常駐巴西,他們的家人也一並移民美洲。

這樣,國會議員兼國社黨黨衛隊領袖的真實身份被識破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了,但若要再上一道保險,普魯士秘密警察部門是張海諾作為後來人所知的最佳目標,以目前國社黨國會第二大黨派的實力和地位,距離這個目標並不遙遠。

元首在“褐色大廈”的辦公室很寬敞,這應該是他有史以來用過的最舒適的一間辦公室,整個房間呈紅棕色,許多細節如地毯、吊燈和沙發都帶有希特勒最喜歡的劇院風格。這裏的窗戶通至天花板,站在窗戶前可以俯瞰科尼希廣場。辦公室內有一墨索裏尼的半身大塑像,墻上掛著許多畫,其中之一是腓特烈大帝,另一幅是元首所在的兵團首次進攻弗蘭德時的情景。

懷揣從愛琴海財團和施奈德造船廠那裏獲得的大筆美元資助,希特勒一回黨部就迫不及待的將赫斯、戈培爾、羅姆、“漢斯·洛梅斯特”這幾位心腹大將召到辦公室描繪他的宏偉藍圖去了。雖然沒有可以說明,但未能參加這個會議的人顯然都是被排除在國社黨核心層之外,這其中也包括國社黨在北部地區的主要負責人格裏格爾·斯特拉塞爾。史學家們對此人的評價不一,有人認為他在1932年受到軍人內閣總理施萊徹爾引誘而使國社黨險遭分裂,最終被希特勒開除出黨,也有人認為他滿足於讓國社黨在政府中扮演一個輔助角色,個人失敗後主動離開國社黨。

另外,格裏格爾還有一個弟弟奧托·斯特拉塞爾,此人在國社黨是個“異教徒”,他的社會主義信仰往往和希特勒的理論背道而馳,他宣揚破除偶像崇拜的觀點,希特勒卻一直在強調自己是黨內獨一無二的領袖,是國社黨的精神象征,1930年初,奧托和他的追隨者被開除出黨,那時他的哥哥格裏格爾還是希特勒的忠實追隨者。

另一個失意者則是海因裏希·希萊姆,黨衛隊全國副領袖。在他剛剛加入黨衛隊的時候,這支隊伍僅有300名成員,到1930年時就已超過3000人,而且運作效率大大高於羅姆的沖鋒隊——這時黨衛隊已經從隸屬於沖鋒隊的一個組織脫離出來成為一支獨立部隊。自恃對黨衛隊的建設出力頗多,希萊姆開始不安分於他的副領袖職務,他暗地裏鼓動柏林褐衫黨叛亂,以此來削弱黨衛隊全國領袖“漢斯·洛梅斯特”在元首心目中的地位,好伺機取而代之。

然而,希萊姆低估了自己對手的實力以及元首的智慧。柏林的褐衫黨徒造反,理由是他們挨餓、工作負擔過重,在與警察和赤色分子的毆鬥中,常常受傷或被逮捕。他們不願只為黨的集會站崗放哨,在他們的7條要求中,包括增加經費的合理要求,這些要求被上級否決後,這一支部隊氣得發瘋,襲擊了由黨衛隊把守的地方黨部。希特勒親自出面幹預後,叛亂很快便告平息。在武裝的沖鋒隊員陪同下,他視察了黨衛軍的各個開會據點,號召大家和解。他像一位病人和一位容忍的父親那樣,又是懇求,又是許諾,又是斥責。他很少談到褐衫黨徒的7項要求,只把它當作個人問題處理,號召人們忠誠於他。然後他便宣布,他自己是黨衛軍的總指揮。這一宣布博得了黨衛軍的高聲喝彩,同時也象征著這次短暫的叛亂業已結束。

宣布歸宣布,希特勒卻無意真正指揮黨衛隊,“漢斯·洛梅斯特”依然是這支部隊的最高指揮官。為了避免沖鋒隊和黨衛隊之間的摩擦,希特勒還明確規定任何沖鋒隊領袖都無權向黨衛隊發布命令,黨衛隊廢除了原先的十人編制,建立起與沖鋒隊的職銜和編制相類似的組織機構,並且和軍隊的級別相對應。希特勒還特別指示,黨衛隊不要再在沖鋒隊內招募人員,而是應從沖鋒隊中挑選優秀的人員輸送到黨衛隊中,其輸送人數應占各地區規劃中的黨衛隊人數的半數。

這樣,黨衛隊實際上獲得了一個和沖鋒隊相當的地位。以這次褐衫黨徒叛亂為契機,埃德文旋即在黨衛隊內部進行了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革去一批不稱職和不服從約束的中層指揮官,並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對黨衛隊進行了一次極為嚴格紀律整頓,精簡後的黨衛隊頓時面目一新。希萊姆雖然仍擔任黨衛隊全國副領袖,但是他的得力助手們紛紛被踢出黨衛隊或是幹脆被開除出黨——黨衛隊下屬的黨內情報科在這次行動中嶄露頭角,而這個組織也是希萊姆一直以來萬分垂涎卻碰觸不得的。

經過整頓的黨衛隊,在1930年夏季大選和下半年的一系列公開活動中表現令人耳目一新,他們既不像羅姆的沖鋒隊那樣四處惹禍,又能不遺餘力的完成上級交待下來的任務,多次受到希特勒的褒獎。

在目前希特勒的核心圈中,也並不是所有成員都能得到他的信任和支持,恩斯特·羅姆就是這樣一號人物。在希特勒的眼裏,沖鋒隊主要是一個保護群眾集會、宣傳政治忠誠的工具,然而羅姆及其沖鋒隊的領袖們卻要把他們的隊伍搞成真正的軍隊,並配以足夠的武器。這樣的分歧幾乎是從沖鋒隊成立伊始就存在的,羅姆曾因此短暫的離開了國社黨——前往玻利維亞曾協助共和國與巴拉圭作戰,他的再次回歸雖然是以同意將沖鋒隊只作為受紀律約束的游行部隊,但這也只是暫時的。

希特勒的領導藝術之一,是在他的親密的政治夥伴之間經常變換政治權力的中心,以防止權力過分集中於某一人而出現勁敵。一切大權由他獨攬,不允許出現任何限制他獨斷專行的政治組織和法律機構,而隨著沖鋒隊的規模與日俱增並逐漸和各個部門產生摩擦,羅姆終究會成為那個對希特勒獨裁統治構成威脅的人。

張海諾這次在慕尼黑呆足了一個星期,他用自己的雙眼觀察這個政黨的辦事機構和行事方式,觀察德國民眾在經濟危機中的處境和心態。正如史料所記載的那樣,經濟蕭條造成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失去工作,大批貧民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這一情形的災難性影響甚過於1921年那次貨幣崩潰帶來的危機,也為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理論帶來了廣泛的市場。

一個月之後,愛琴海財團在美國展開了該財團自建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行動,這一次收購的目標直指在美國造船界排名前20的費城威廉·克朗普父子造船廠。這個曾經為美國海軍建造過前無畏戰列艦“緬因”號和首艘無畏艦“南卡羅來納”號的造船廠從20年代初期開始走向沒落。在這一場迅速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開始之前,該造船廠從銀行和金融機構貸入大批資金用於升級和改造設備,全部改造工程已經結束,然而在經濟大蕭條的影響下,自1930年以來該造船廠竟只獲得一筆微不足道的小訂單,沒有收入,也就無從償還高額貸款,這家百年老字號的造船廠也和危機中數以萬計的企業一樣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經過兩個星期的談判,愛琴海財團以8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威廉·克朗普父子造船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並註資170萬美元以償還該造船廠的債務以及維持正常營運,雖然它名義上仍是一家美國造船廠,但建造大中型戰艦的經驗已經開始為德國海軍所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