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啟航,德意志
關燈
小
中
大
1931年5月19日。
對於世界,這也許只是經濟危機中普通而糟糕的一天,但對於德國和德國海軍,這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經過27個月又14天的建造,德國海軍戰後建造的第一艘主力艦將在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下水。
德國,基爾海軍基地。
天剛蒙蒙亮,張海諾就被自己的副官叫醒。認真的洗漱之後,他花了將近半個小時整理著裝,從頭到腳每一個小細節都沒有放過,其隆重程度絲毫不亞於上一次接受德皇接見。
6時30分,來自海軍總參謀部和各個軍區的軍官們在基爾海軍基地的大餐廳裏用早餐,此時雞蛋和牛奶的味道已經不再重要,包括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在內,每一個人都將眼前的食物當作獲得勝利之前最後的殘敵看待。
7時整,以雷德爾為首的第一批將官搭乘小汽車離開基地前往德意志造船廠,其他軍官分批乘坐基海軍基地提供的汽車出發。作為海軍總參謀部海外項目部負責人,張海諾第三批離開基爾海軍基地,同車的盡是年齡稍長的校官,其中還有一位頭發胡子花白的海軍準將。
時間尚早,但通往德意志造船廠的道路上已經可以看到許多車輛和行人。作為德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基爾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各造船廠出於經營上的考慮還是裁減了不少船工。盡管如此,人們依然興致勃勃的趕往造船廠觀看新艦的下水儀式,而且看起來有不少都是全家出動或者專程從外地趕來的。
車隊抵達造船廠時,太陽已經升起,碧空萬裏無雲,春末夏初的天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戶外活動的日子。張海諾遠遠的看見船臺中央那艘周身灰白的戰艦,盡管上層建築和武器尚未安裝,但它雄壯的軀體和磅礴的氣勢還是讓人為之一振。
因為有海軍參謀部官員的身份,張海諾不必和普通的海軍人員一樣在擁擠的碼頭上站立,他跟著參謀部的其他軍官來到觀禮臺一側,此時觀禮臺的另一側也已經人滿為患,那裏坐著的人衣裝華麗、非富即貴。
盡管觀禮臺約有兩層樓高,但視線仍不足以與那艘即將下水的戰艦的甲板持平。這艘建造代號為“A號艦”的新戰艦,擁有優美而簡潔的線條和輪廓,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件經過精雕細琢的藝術品,走近了看,人們更要為德國造船工人精湛的技藝而折服——每一個細節都力爭完美。
這是一艘全新的軍艦,它的新不僅在於艦體年齡,它還是世界海軍史上一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戰艦。因為它的主炮口徑超出當時《華盛頓海軍條約》對巡洋艦的定義,其他國家的海軍稱其為“袖珍戰列艦”,德國海軍內部則稱之為“Panzerschiffe”,即“裝甲艦”。
下水儀式還未正式開始,就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德國人在船臺兩側的碼頭上翹首以盼,這艘新艦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它的自身實力。在這之前的十餘年間,德國海軍只建造了5艘輕巡洋艦,即“埃姆登”號、三艘哥尼斯堡級以及“萊比錫”號,如今這艘尚未命名的A號艦是德國在戰後建造的第一艘排水量超過萬噸的主力艦,難怪許多人都將它看作是德國海軍覆興的標志。
上午10時許,德國現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德國海軍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上將的陪同下走上觀禮臺。這位滿頭白發的一戰元勳與數位海軍將領以及這艘軍艦的總設計師一一握手。在這之後,他步履沈穩的走到前臺,發表了一番簡短的講演。
在張海諾的印象中,興登堡在坦能堡力挽狂瀾的英明和希特勒就任國家元首前的虛弱無力形成了鮮明對比,而眼前的興登堡無疑更貼近於後者。他的講演中對即將下水的這艘新式戰艦充滿讚譽,並且希望它是以和平使者而非戰爭使徒的身份降臨人間,然而數年之後德國的所作所為讓這個願望成為純粹的空想。
在下水儀式上,這艘新戰艦獲得了一個正式艦名:“德意志”號。僅從這個名字看,就知道德國高層對它賦予了多麽大的期望。
上午10時30分,在一片“德意志高於一切”的歌聲中,彩帶飛揚,巨大的艦體沿著軌道緩緩滑入水中。站在高高的觀禮臺上,張海諾舉手致禮,此時此刻,海軍官兵們和他一樣行的是標準的德式軍禮,民眾行的是註目禮,也有很多人揮帽致意,這與數年後德意志號姊妹艦下水時的情景大不相同,那時候人們的熱情都轉換為納粹式的舉手禮——多年之後,張海諾依然會記起這一天的情景。
“德意志”號順利下水,在這之後它還要進行大約23個月的舾裝、測試和調整方能入役,但德國海軍重回世界舞臺的大門,確實因它而打開了。
“德意志”號的下水,在席卷全球的經濟風暴中是如此的渺小,以致於外國主流媒體的報刊大都只對此進行了簡單的報道,但它在德國卻像是黑暗之中的一點火星,鼓舞了許多對前途感到渺茫的人。
整個下水儀式中,張海諾一言不發,但一個曾經模糊的念頭突然在他的腦海裏變得無比清晰。剎那間他看清了迷霧重重的前路,他看到了自己在未來所應扮演的角色,心裏也有個非常強烈的感覺:自己終有一天會站在這艘戰艦之上,帶著它去馳騁大洋。
返回柏林之後,張海諾隨即投入到自己的新計劃當中。他開始從參謀部的小圖書館裏借來一本又一本有關水面艦艇指揮、戰術以及艦艇構造方面的書籍,並報名參加了四個月之後基爾海軍學校軍官進修班的入學考試——這個進修班是專門為那些有志於成為水面艦艇指揮官的青年軍官所開辦的,入學者除了需要有在水面艦艇服役的良好記錄之外,還需要通過嚴格的理論考試,以證明自己確有進行深造的價值。
有過在呂根島療養院期間惡補魚雷指揮技能的經歷,張海諾制定了一個詳細而合理的學習計劃,雖然他的履歷上有過兩次在基爾海軍學校學習和進修、在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號上服役三年的記錄,但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並沒有從真正的海諾那裏繼承這些。即便初期能夠蒙混過關甚至當上大型戰艦的艦長,沒有真實的技能,最終只會葬送全體艦員連同自己的性命。
在得知張海諾的想法之後,雷德爾給予了他很大的支持,並允許他從自己的藏書中挑選相關書籍帶回住處閱讀。雷德爾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文筆在海軍部是出了名的,他書房裏兩大書櫃的專業書籍甚至比總參謀部圖書館的藏書還要豐富,張海諾很快放棄了從那間小圖書館借書的行為而將註意力轉向雷德爾的書櫃。四個月的時間不長,他根本來不及閱讀這些藏書中的十分之一,但有生以來第一次,他如饑似渴的閱讀著這些難懂的書籍,並且從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樂趣。尤其在分析戰例戰術時,他幾乎要將自己融入到其中某個角色當中,而每當雷德爾有空的時候,他總是要和他就自己的想法討論一番:這種戰況下應該集中火力敲掉對方隊首的軍艦還是集中火力猛攻旗艦,那種戰況下是要背水一戰還是保存實力。當然,更多的時候他還是會虛心向雷德爾請教各種專業領域的問題,比如在夕陽下或是有月色的夜晚如何使自己的戰艦或艦隊處於更為有利的位置。
四個月的艱苦備戰,張海諾以剛剛及格的成績通過了基爾海軍學校的入學考試,這個成績雖然無法和那些動輒全校前列的強人們相提並論,但作為一個幾乎沒有任何專業基礎的半路出家者,張海諾一方面感到滿意,同時也更為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9月底,基爾海軍學校1931級軍官進修班開課,因為是全脫產授課,張海諾只好將海外項目部的大小事務交給赫森以及自己的副手沃納·斯塔爾德代理,他僅能在學習之餘抽空關註一下海外項目部和美洲那邊的事務。
在基爾海軍學校進修的這一年,張海諾為了彌補自己專業上的不足,犧牲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不論天冷還是天熱,他每天至少有16個小時是花在學習上的,基爾海軍學校的圖書館裏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戰術課上,他總是發言最積極的那一個;兵棋推演,他屢敗屢戰卻從不言輸。正因為他的這些品質,同期的學員送給他一個“角鬥士”的雅號。
“角鬥士”雖然好鬥,但這只是指在課堂上,在課餘生活中,他依然是那個禮貌、謙遜且樂於助人的海諾,因而和大多數教員、同級學員相處得十分融洽,並且因為自己廣博的見識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受到大家尊敬。在這群人中間,他結識了不少未來的艦長和艦隊指揮人員,這對他未來的道路幫助頗多。
就在張海諾專心於學業的這段時間裏,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狂潮依然洶湧,而德美政壇上卻先後發生了兩件結果截然不同的事情:1932年春,希特勒以國社黨領袖的身份參加了德國總統選舉,他的對手是準備連任總統一職的興登堡,盡管國社黨利用這次經濟危機吸引了大批民眾支持者,盡管大工業家和企業家紛紛慷慨解囊讚助競選經費,但興登堡依然以巨大的優勢獲得競選勝利——他獲得了53%的穩固多數。1932年秋,美國大選,施政不利的胡佛失去了民眾的支持,主張實施新政的前紐約州長、身殘志堅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總統競選中勝出,成為第32界美國總統。
盡管希特勒在總統競選失敗,政治前途卻並沒有因此而黯淡,恰恰相反,他通過這次競選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德國民眾心目中地位和人氣,並最終通過和前總理巴本的聯盟在一年之後成功登上德國政府總理之位。
進修班入學考試時,張海諾的成績位列全部31位學員中的第30位,也就是倒數第二位,讓他免於墊底的,是大戰期間曾服役於海軍齊柏林飛艇部隊的雷蒙·馮·舒伯特上尉,同級學員中另一位半路出家者。
德國陸軍和海軍的齊柏林飛艇,在一戰初期是一種強大到令敵人畏懼的武器,也是德國統帥部用來對英國本土實施轟炸的主要工具,倫敦人在齊柏林陰影下惶恐度日。直到戰爭中後期,英國軍方才找到了利用飛機和白磷子彈對付德國齊柏林飛艇的辦法,齊柏林危機解除了,德國統帥部很快發現派遣飛艇前往英國轟炸是得不償失的,到了戰爭的最後一年,齊柏林飛艇便不再執行轟炸英國的任務,而是在本土周邊充當空中警戒和巡邏。
在這種背景下加入飛艇部隊,舒伯特的一戰經歷幸也不幸。皇帝的飛艇王牌雖然風光一時,卻大都隨著燃燒的火團而墜落,像舒伯特這樣後加入飛艇部隊的雖然沒有品嘗過在英國人頭上下單的滋味,卻至少能夠安全的活到戰爭結束。一戰末期飛艇部隊的頹勢,也讓這些龐然大物免於遭受水面艦艇部隊那樣悲慘的命運,但隨著大批海軍人員退役,這支部隊的規模也大幅縮水。
舒伯特留了下來,兩年之後升任一艘小型巡邏飛艇的艇長,每個月的例行任務就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在北海上空轉上幾個小時,工作可以說閑得發悶。為此,他先後自學了英語、法語和俄語,還自學了有關水面艦艇的知識,和張海諾一樣,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進修班的入學考試,盡管排名墊底,卻也稱得上幸運。
不僅在成績上“同病相憐”,張海諾和舒伯特還恰好分在了同一間宿舍。兩人年紀相仿,對於艦艇和歷史又有頗多共同愛好,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張海諾這才發現,相比於舒伯特,自己至少還有魚雷技術方面的優勢。飛艇和水面艦艇,不論外觀還是運轉原理,共通點實在少之又少。
兩個在同期學員中成績最靠後的難兄難弟,因為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只能依靠勤能補拙來彌補自己在專業上的劣勢,所以在學習上也都格外努力。兩人的勤奮努力最終也換來了可喜的回報,在一年後的結業考試中,張海諾位列全班第7,舒伯特排名第9,這一成績也得到了全體教學員的一致稱讚。
通過結業考試後,在一起朝夕相處一年的學員面臨分別,最後一次集體聚餐時,大家不免聊起了各自的打算。那些來自於魚雷艇部隊或者偵察艦隊的,無不希望能夠前往主力艦服役;本來就在主力艦隊供職的,則希望盡早獲得一展身手的機會;此外還有一些人考慮去德國海軍的訓練艦進行為期8至10個月的海上實習——這是相對於沒有出海經驗或者希望提升自己意志力的人員而言。那些在海軍戰鬥部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鳥,最好的選擇就是去一艘真正的戰艦上實踐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航海官、射擊指揮官或者指揮室參謀人員,但斷無一躍成為艦長的可能。相比於潛艇部隊,傳統的水面艦艇部隊在等級和資歷的要求更加嚴格也更加保守。
學員們帶著各自的理想返回原先的部隊,張海諾也在基爾海軍基地和舒伯特告了別——舒伯特所在的飛艇部隊就是以基爾為母港的,他面有郁色的告訴張海諾,自己的上司期望自己留在飛艇部隊。
以張海諾和海軍高層的關系,調動一名普通軍官原本不是一件難事,但鑒於舒伯特此前並沒有在水面艦艇服役的經歷,張海諾建議他和自己一同以見習軍官的身份搭乘海軍的訓練艦出海歷練——這既是熟悉船只和大海的絕好機會,也是考驗自己意志的最佳選擇。
返回柏林之後,張海諾向雷德爾匯報了自己的這一想法,雷德爾雖有些擔心海外項目部的工作,但有鑒於張海諾立志成為一名海軍指揮官,最後也就應允了。在征求過張海諾的意見之後,他將總參謀部下屬的海外項目部和水下技術部合並,升羅德裏克·馮·赫森為海軍中校並任命他為新成立的技術發展部主管;升張海諾為海軍少校,並以總參謀部特別觀察員的身份隨海軍“格森”號訓練艦遠航。
在德國北部的威廉港,張海諾和舒伯特順利會師——舒伯特終於說服了他固執的上司,讓他從海軍飛艇部隊轉入水面艦艇部隊。
在曾經停泊著德意志第二帝國主力艦只的碼頭上,靜靜停泊著一艘船體雪白的舊式帆船,這就是德國海軍的“格森”號訓練艦。在各國海軍中,這樣幾乎沒有戰鬥力可言的帆船卻得以保留,最大的意義在於風帆技術比現在的鋼鐵艦船更能考驗海員的勇氣、膽量和技巧。
張海諾雖是總參謀部委派的特別觀察員又剛剛晉升海軍少校,在這艘船上依然要分擔普通海員的工作,這也是德國海軍的傳統。和舒伯特一樣作為見習軍官出海的,還有他們在進修班的另外兩位同學——利奧波德·斯托恩和路易斯·裏切羅,斯托恩之前是以海軍中尉軍銜在海軍後勤部門供職,裏切羅則是北海艦隊參謀部的一名普通參謀官,軍銜少尉。除了張海諾和舒伯特,四人在基爾海軍學校時關系只能算是一般,但如今機緣巧合的走到了一起,四人的友誼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
“格森”號帆船訓練艦於1932年10月8日離開德國開始了新的遠航,離開威廉港後,帆船沿日德蘭半島一路北上,經斯卡格拉克海峽進入挪威海域,再沿著著名的挪威水道前行。一路上未遇其他國家的軍艦,但看著挪威沿海眾多擁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的峽灣,張海諾卻不由得想起了歷史上很多和這裏有關的故事:“沙恩霍斯特”及姊妹艦“格奈森瑙”號與英國戰列巡洋艦“聲望”號交火、巨艦“俾斯麥”號在峽灣被英國偵察機發現等等,一想到這些戰鬥場景極有可能在數年之後上演,張海諾心裏便有種難以抑制的興奮。
在挪威的卑爾根進行了兩天的休整和補充之後,“格森”號全體船員有條不紊的升帆啟航,然後沿著最船只往來最繁忙的航線前出大西洋。對於那些首次進入大西洋的船員,這段航程是具有特殊意義的,而在大戰期間數次指揮潛艇深入大西洋作戰的張海諾眼裏,這樣的航程漫長且要考驗人們的耐心和毅力,但至少他們現在可以保持非常平和的心情,若幹年後,當他們有機會乘坐德國的某艘水面戰艦走上這條航路的時候,那時的心態將是截然不同的。
帆船的航速,往往取決於風力和洋流,順風時一天可以航行上百海裏,逆風時連一艘老舊的貨輪也能在它面前揚長而去。深秋的北大西洋,寒意漸濃,緯度越高,海面上的氣溫越低。作為遠航訓練計劃的一環,“格森”號在55歲的老船長赫勒的指揮下勇敢的向著高緯度地區行駛,當帆船駛過丹麥海峽時,水面溫度已經降到了5度以下,船員們人人都換上了厚厚的防水大衣禦寒。
在甲板工作間隙,從赫勒那裏學習航行經驗成了張海諾的一大樂趣所在——他擔任U-171和U-148艇長期間雖然在北大西洋上呆了好幾個月,對這一水域的了解卻遠不如長年在海上航行的老船長,而赫勒對於這個好學的後輩也是知無不言:丹麥海峽什麽時候會有浮冰、幾月容易出現大霧,那些水域適合大型船只航行,那些又適合小型艦船藏身,這些通過親身經歷總結出的經驗,張海諾都一一記錄在自己的腦海當中。
12月,帆船在寒冷的紐芬蘭進行了第二次休整和補給,張海諾和船員們獲準上岸休假一天。在這裏簡陋卻熱鬧的酒館裏,他們依稀看到了屬於航海時代的風格。和繁華的美國相比,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仍安靜的像是世外桃源,沿海漁業發達,但是造船業卻相對落後,盡管如此,張海諾依然在自己的航海簿上標註一切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從紐芬蘭啟航之後,因為途中遇到了風暴,帆船直到27日才抵達紐約。盡管這一年的聖誕節在海上度過,船員們卻並不失望:成功挑戰風暴是勇氣的證明,而沒有人被海浪卷走,用老船長的話來說,“大家都是上帝的寵兒”。
新年伊始,在經濟危機中掙紮了將近4年的美國人卻還在期待他們的救世主——羅斯福尚要到3月方才走馬上任,而且新政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張海諾特意招待船員們在紐約的高檔酒店吃了一頓豐盛的新年晚宴。看著街道上那些挨餓受凍的貧民和乞丐,有人覺得美國人活該,亦有人心生憐惜。盡管張海諾偏向於後者,但是他更加清楚,這些並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夠改變的。
借著來紐約的機會,張海諾還和奧托、阿蘭拉德以及卡萊伯見了面。出資購買威廉·克朗普父子造船廠過半股份之後,他們嘗到了購買美國造船廠的甜頭——價格適中,設備齊全,且有大批優秀的設計人員,所以近一年來又以買斷或者入股的方式先後入主另外4家美國造船廠。此外,財團在美國橡膠加工和冶金業界也多有斬獲,如今在美國已經擁有5家造船廠、2家橡膠加工廠、1座大型冶金企業和另外11家涉及多個行業的公司,數量雖然不多,但每一家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一個龐大的、跨行業的工業帝國已經初見雛形。
除了在美國伺機而動,愛琴海財團還將部分資金轉移到德國,他們利用道尼爾金屬制造有限公司面臨財務危機的機會收購了這家大名鼎鼎的飛機制造企業百分之七十的股份,這一仗也是財團進入德國之後所打的第一場漂亮仗,此後3家化工廠、1家造船廠和4家紡織廠也成了這個新興財團旗下產業。在這一系列收購當中,財團經營者明顯感覺到了卡特爾組織在德國各行業的壟斷地位,盡管在經濟危機中損失頗大,但那些工業巨頭們的壟斷地位卻牢不可破,除道尼爾公司之外,財團在德國收獲的都是中小企業,這和美國的情形頗有相似之處。
來自全美咖啡猶太籍總經理卡萊伯那邊的也都是好消息,全美咖啡的連續收購,使得這個以罐裝咖啡起家的集團旗下控制著美國咖啡界百分之四十五的生產線、百分之五十三的工人以及百分之五十七的市場,盡管這幾年美國咖啡市場銷量受經濟危機影響全面下滑,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著經濟覆蘇,全美咖啡在業界的地位將超越以往任何一家美國咖啡企業。
自巴拿馬運河建成之後,船只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的航程縮短了上千海裏,不過這一次德國海軍的帆船訓練艦“克森”號選擇了古老的麥哲倫海峽——這裏常年波濤洶湧,是又一個挑戰勇氣和技巧的地方。老船長赫勒早早向船員們宣布:每個人必須同心協力,方能帶著這艘舊式帆船穿越那片極其危險的海域。
在這艘帆船上,船員們以新近加入德國海軍的青年居多,還有不少像張海諾、舒伯特這樣剛剛進階的年輕軍官,雖不說每個人在海軍都會有大好前途,但至少沒有人漠視自己的生命。在生存意識的感召下,所有船員在接下來的航程中格外團結,並且個個都打起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神。也許是上天眷顧的關系,在穿越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時,天氣晴朗,海面的風浪並沒有過給他們帶來太多的麻煩,穿過這條古往今來多沈船的海峽之後,他們進入了另一片浩瀚的大洋。
對於太平洋,張海諾並不陌生,但自從他成為海諾·馮·芬肯施泰因以來,就只在前往智利時涉足過這片海域,且從未深入到大洋腹地。這一次,帆船沿著南太平洋航線航行數周,並先後在新西蘭的惠靈頓和澳大利亞的堪培拉停靠。大洋洲的和諧與寧靜,讓船員們感受到了另一種氣氛,不過這裏並沒有逃過經濟危機的影響:羊毛賣不出價格,澳洲農牧民便失去了生存的依靠。
因為沒有遠航至遠東和蘇俄水域,“格森”號的這次便算不得環球航行。不過在行駛到印度洋時,從柏林的海軍總參謀部發來一紙讓所有人多少感到意外的電報:赫勒因為長年敬職敬業的為海軍培養合格艇員,晉升海軍中校並調任新式訓練艦“洛克文茨”號艦長,暫由隨船的總參謀部特別觀察人員海諾·馮·芬肯施泰因少校擔任“格森”號代理艦長。
張海諾心知這是雷德爾的有意安排,但一時間還有些手足無措,好在老資格的赫勒也明白總參謀部的用意,由於“洛克文茨”號目前仍在國內,所以在接下來的航程中,他以一名特殊乘客的身份輔助張海諾掌控和指揮這艘訓練艦。盡管這只是一艘排水量數百噸的舊式帆船,但好歹讓張海諾體驗了一次當水面艦艇指揮官的滋味——這和指揮潛艇有許多相通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
在潛艇上,艇長的活動面積僅限於狹窄的內艙和甲板,屬下也只有區區四五十人,且因為潛艇作戰的特殊性質,出航期間艇員著裝基本上沒有限制,但水面艦艇在這一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在從印度洋繞道好望角返回歐洲的航程中,張海諾認真學習如何安排值班軍官、檢查甲板和桅桿情況,而安排船員進行適量的運動也是必需的。在進出外國港口時,各種國際禮儀是要遵守的,入港休整和安排補給看似簡單卻大意不得。這些工作雖然辛苦繁雜,卻讓張海諾收獲頗多,等到6月初“格森”號返回德國時,按照赫勒的話,他已經能夠很好的勝任“除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外任何一級戰艦指揮官的角色”。
就在張海諾遠航期間,德美政界又發生了兩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1933年1月,施萊徹爾的軍人內閣因為失去軍隊和民眾的支持而倒臺,希特勒聯合前總理巴本獲得興登堡的支持組織新內閣,並由希特勒和巴本出任正副總理,許多人將此視為德國覆興的開始;同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32任總統,他推行的新政被看作是挽救美國的關鍵舉措。
未能目睹小胡子通過和平方式登上權力巔峰的歷史性一幕,張海諾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的,同時他還錯過了2月間發生的“國會縱火案”——多數史學家認為這是納粹黨賊喊捉賊的把戲,但不管怎樣,利用縱火者是個荷蘭籍的布爾什維克者這一借口,希特勒憑借手中掌握的各種暴力武器——沖鋒隊、黨衛隊以及由新任普魯士內政部長、納粹黨魁威廉·弗裏克控制的普魯士警察大肆清洗德國的布爾什維克勢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除了他們在政府中的最大敵人,從而穩固了國社黨在政府中的地位。
國會縱火案之後,國社黨掀起了又一輪宣傳攻勢,並在3月的大選中與各聯盟黨派共同獲得了多數——勝利雖然微弱,這卻也足以令希特勒伸手向人民要權,重新對未在他統治下的各州實行控制。由於有柏林的支持,巴伐利亞的納粹便強行攤牌。他們動員了慕尼黑的沖鋒隊。3月9日中午,在身穿沖鋒隊制服的羅姆上尉的陪同下,地方長官阿道夫·瓦格納來到州總理赫爾德的辦公室。他們要求赫爾德立刻委任裏特·馮·埃普將軍為州總督——此人曾在1919年協助粉碎了蘇維埃共和國。
赫爾德致電柏林,提出了抗議,但所獲答覆是,埃普已被任命為總督。他向興登堡提出抗議。興登堡的答覆表明,老頭子是何等無能為力:他要求赫爾德將此後所提的意見直接呈送給希特勒。這樣,巴伐利亞便最終合法地落入納粹之手。
其餘各自由州也在同樣的程序下——下邊進行威脅,由柏林發電幹預——也一一先後就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對於世界,這也許只是經濟危機中普通而糟糕的一天,但對於德國和德國海軍,這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經過27個月又14天的建造,德國海軍戰後建造的第一艘主力艦將在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下水。
德國,基爾海軍基地。
天剛蒙蒙亮,張海諾就被自己的副官叫醒。認真的洗漱之後,他花了將近半個小時整理著裝,從頭到腳每一個小細節都沒有放過,其隆重程度絲毫不亞於上一次接受德皇接見。
6時30分,來自海軍總參謀部和各個軍區的軍官們在基爾海軍基地的大餐廳裏用早餐,此時雞蛋和牛奶的味道已經不再重要,包括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在內,每一個人都將眼前的食物當作獲得勝利之前最後的殘敵看待。
7時整,以雷德爾為首的第一批將官搭乘小汽車離開基地前往德意志造船廠,其他軍官分批乘坐基海軍基地提供的汽車出發。作為海軍總參謀部海外項目部負責人,張海諾第三批離開基爾海軍基地,同車的盡是年齡稍長的校官,其中還有一位頭發胡子花白的海軍準將。
時間尚早,但通往德意志造船廠的道路上已經可以看到許多車輛和行人。作為德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基爾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各造船廠出於經營上的考慮還是裁減了不少船工。盡管如此,人們依然興致勃勃的趕往造船廠觀看新艦的下水儀式,而且看起來有不少都是全家出動或者專程從外地趕來的。
車隊抵達造船廠時,太陽已經升起,碧空萬裏無雲,春末夏初的天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戶外活動的日子。張海諾遠遠的看見船臺中央那艘周身灰白的戰艦,盡管上層建築和武器尚未安裝,但它雄壯的軀體和磅礴的氣勢還是讓人為之一振。
因為有海軍參謀部官員的身份,張海諾不必和普通的海軍人員一樣在擁擠的碼頭上站立,他跟著參謀部的其他軍官來到觀禮臺一側,此時觀禮臺的另一側也已經人滿為患,那裏坐著的人衣裝華麗、非富即貴。
盡管觀禮臺約有兩層樓高,但視線仍不足以與那艘即將下水的戰艦的甲板持平。這艘建造代號為“A號艦”的新戰艦,擁有優美而簡潔的線條和輪廓,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件經過精雕細琢的藝術品,走近了看,人們更要為德國造船工人精湛的技藝而折服——每一個細節都力爭完美。
這是一艘全新的軍艦,它的新不僅在於艦體年齡,它還是世界海軍史上一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戰艦。因為它的主炮口徑超出當時《華盛頓海軍條約》對巡洋艦的定義,其他國家的海軍稱其為“袖珍戰列艦”,德國海軍內部則稱之為“Panzerschiffe”,即“裝甲艦”。
下水儀式還未正式開始,就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德國人在船臺兩側的碼頭上翹首以盼,這艘新艦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它的自身實力。在這之前的十餘年間,德國海軍只建造了5艘輕巡洋艦,即“埃姆登”號、三艘哥尼斯堡級以及“萊比錫”號,如今這艘尚未命名的A號艦是德國在戰後建造的第一艘排水量超過萬噸的主力艦,難怪許多人都將它看作是德國海軍覆興的標志。
上午10時許,德國現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德國海軍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上將的陪同下走上觀禮臺。這位滿頭白發的一戰元勳與數位海軍將領以及這艘軍艦的總設計師一一握手。在這之後,他步履沈穩的走到前臺,發表了一番簡短的講演。
在張海諾的印象中,興登堡在坦能堡力挽狂瀾的英明和希特勒就任國家元首前的虛弱無力形成了鮮明對比,而眼前的興登堡無疑更貼近於後者。他的講演中對即將下水的這艘新式戰艦充滿讚譽,並且希望它是以和平使者而非戰爭使徒的身份降臨人間,然而數年之後德國的所作所為讓這個願望成為純粹的空想。
在下水儀式上,這艘新戰艦獲得了一個正式艦名:“德意志”號。僅從這個名字看,就知道德國高層對它賦予了多麽大的期望。
上午10時30分,在一片“德意志高於一切”的歌聲中,彩帶飛揚,巨大的艦體沿著軌道緩緩滑入水中。站在高高的觀禮臺上,張海諾舉手致禮,此時此刻,海軍官兵們和他一樣行的是標準的德式軍禮,民眾行的是註目禮,也有很多人揮帽致意,這與數年後德意志號姊妹艦下水時的情景大不相同,那時候人們的熱情都轉換為納粹式的舉手禮——多年之後,張海諾依然會記起這一天的情景。
“德意志”號順利下水,在這之後它還要進行大約23個月的舾裝、測試和調整方能入役,但德國海軍重回世界舞臺的大門,確實因它而打開了。
“德意志”號的下水,在席卷全球的經濟風暴中是如此的渺小,以致於外國主流媒體的報刊大都只對此進行了簡單的報道,但它在德國卻像是黑暗之中的一點火星,鼓舞了許多對前途感到渺茫的人。
整個下水儀式中,張海諾一言不發,但一個曾經模糊的念頭突然在他的腦海裏變得無比清晰。剎那間他看清了迷霧重重的前路,他看到了自己在未來所應扮演的角色,心裏也有個非常強烈的感覺:自己終有一天會站在這艘戰艦之上,帶著它去馳騁大洋。
返回柏林之後,張海諾隨即投入到自己的新計劃當中。他開始從參謀部的小圖書館裏借來一本又一本有關水面艦艇指揮、戰術以及艦艇構造方面的書籍,並報名參加了四個月之後基爾海軍學校軍官進修班的入學考試——這個進修班是專門為那些有志於成為水面艦艇指揮官的青年軍官所開辦的,入學者除了需要有在水面艦艇服役的良好記錄之外,還需要通過嚴格的理論考試,以證明自己確有進行深造的價值。
有過在呂根島療養院期間惡補魚雷指揮技能的經歷,張海諾制定了一個詳細而合理的學習計劃,雖然他的履歷上有過兩次在基爾海軍學校學習和進修、在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號上服役三年的記錄,但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並沒有從真正的海諾那裏繼承這些。即便初期能夠蒙混過關甚至當上大型戰艦的艦長,沒有真實的技能,最終只會葬送全體艦員連同自己的性命。
在得知張海諾的想法之後,雷德爾給予了他很大的支持,並允許他從自己的藏書中挑選相關書籍帶回住處閱讀。雷德爾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文筆在海軍部是出了名的,他書房裏兩大書櫃的專業書籍甚至比總參謀部圖書館的藏書還要豐富,張海諾很快放棄了從那間小圖書館借書的行為而將註意力轉向雷德爾的書櫃。四個月的時間不長,他根本來不及閱讀這些藏書中的十分之一,但有生以來第一次,他如饑似渴的閱讀著這些難懂的書籍,並且從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樂趣。尤其在分析戰例戰術時,他幾乎要將自己融入到其中某個角色當中,而每當雷德爾有空的時候,他總是要和他就自己的想法討論一番:這種戰況下應該集中火力敲掉對方隊首的軍艦還是集中火力猛攻旗艦,那種戰況下是要背水一戰還是保存實力。當然,更多的時候他還是會虛心向雷德爾請教各種專業領域的問題,比如在夕陽下或是有月色的夜晚如何使自己的戰艦或艦隊處於更為有利的位置。
四個月的艱苦備戰,張海諾以剛剛及格的成績通過了基爾海軍學校的入學考試,這個成績雖然無法和那些動輒全校前列的強人們相提並論,但作為一個幾乎沒有任何專業基礎的半路出家者,張海諾一方面感到滿意,同時也更為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9月底,基爾海軍學校1931級軍官進修班開課,因為是全脫產授課,張海諾只好將海外項目部的大小事務交給赫森以及自己的副手沃納·斯塔爾德代理,他僅能在學習之餘抽空關註一下海外項目部和美洲那邊的事務。
在基爾海軍學校進修的這一年,張海諾為了彌補自己專業上的不足,犧牲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不論天冷還是天熱,他每天至少有16個小時是花在學習上的,基爾海軍學校的圖書館裏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戰術課上,他總是發言最積極的那一個;兵棋推演,他屢敗屢戰卻從不言輸。正因為他的這些品質,同期的學員送給他一個“角鬥士”的雅號。
“角鬥士”雖然好鬥,但這只是指在課堂上,在課餘生活中,他依然是那個禮貌、謙遜且樂於助人的海諾,因而和大多數教員、同級學員相處得十分融洽,並且因為自己廣博的見識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受到大家尊敬。在這群人中間,他結識了不少未來的艦長和艦隊指揮人員,這對他未來的道路幫助頗多。
就在張海諾專心於學業的這段時間裏,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狂潮依然洶湧,而德美政壇上卻先後發生了兩件結果截然不同的事情:1932年春,希特勒以國社黨領袖的身份參加了德國總統選舉,他的對手是準備連任總統一職的興登堡,盡管國社黨利用這次經濟危機吸引了大批民眾支持者,盡管大工業家和企業家紛紛慷慨解囊讚助競選經費,但興登堡依然以巨大的優勢獲得競選勝利——他獲得了53%的穩固多數。1932年秋,美國大選,施政不利的胡佛失去了民眾的支持,主張實施新政的前紐約州長、身殘志堅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總統競選中勝出,成為第32界美國總統。
盡管希特勒在總統競選失敗,政治前途卻並沒有因此而黯淡,恰恰相反,他通過這次競選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德國民眾心目中地位和人氣,並最終通過和前總理巴本的聯盟在一年之後成功登上德國政府總理之位。
進修班入學考試時,張海諾的成績位列全部31位學員中的第30位,也就是倒數第二位,讓他免於墊底的,是大戰期間曾服役於海軍齊柏林飛艇部隊的雷蒙·馮·舒伯特上尉,同級學員中另一位半路出家者。
德國陸軍和海軍的齊柏林飛艇,在一戰初期是一種強大到令敵人畏懼的武器,也是德國統帥部用來對英國本土實施轟炸的主要工具,倫敦人在齊柏林陰影下惶恐度日。直到戰爭中後期,英國軍方才找到了利用飛機和白磷子彈對付德國齊柏林飛艇的辦法,齊柏林危機解除了,德國統帥部很快發現派遣飛艇前往英國轟炸是得不償失的,到了戰爭的最後一年,齊柏林飛艇便不再執行轟炸英國的任務,而是在本土周邊充當空中警戒和巡邏。
在這種背景下加入飛艇部隊,舒伯特的一戰經歷幸也不幸。皇帝的飛艇王牌雖然風光一時,卻大都隨著燃燒的火團而墜落,像舒伯特這樣後加入飛艇部隊的雖然沒有品嘗過在英國人頭上下單的滋味,卻至少能夠安全的活到戰爭結束。一戰末期飛艇部隊的頹勢,也讓這些龐然大物免於遭受水面艦艇部隊那樣悲慘的命運,但隨著大批海軍人員退役,這支部隊的規模也大幅縮水。
舒伯特留了下來,兩年之後升任一艘小型巡邏飛艇的艇長,每個月的例行任務就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在北海上空轉上幾個小時,工作可以說閑得發悶。為此,他先後自學了英語、法語和俄語,還自學了有關水面艦艇的知識,和張海諾一樣,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進修班的入學考試,盡管排名墊底,卻也稱得上幸運。
不僅在成績上“同病相憐”,張海諾和舒伯特還恰好分在了同一間宿舍。兩人年紀相仿,對於艦艇和歷史又有頗多共同愛好,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張海諾這才發現,相比於舒伯特,自己至少還有魚雷技術方面的優勢。飛艇和水面艦艇,不論外觀還是運轉原理,共通點實在少之又少。
兩個在同期學員中成績最靠後的難兄難弟,因為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只能依靠勤能補拙來彌補自己在專業上的劣勢,所以在學習上也都格外努力。兩人的勤奮努力最終也換來了可喜的回報,在一年後的結業考試中,張海諾位列全班第7,舒伯特排名第9,這一成績也得到了全體教學員的一致稱讚。
通過結業考試後,在一起朝夕相處一年的學員面臨分別,最後一次集體聚餐時,大家不免聊起了各自的打算。那些來自於魚雷艇部隊或者偵察艦隊的,無不希望能夠前往主力艦服役;本來就在主力艦隊供職的,則希望盡早獲得一展身手的機會;此外還有一些人考慮去德國海軍的訓練艦進行為期8至10個月的海上實習——這是相對於沒有出海經驗或者希望提升自己意志力的人員而言。那些在海軍戰鬥部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鳥,最好的選擇就是去一艘真正的戰艦上實踐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航海官、射擊指揮官或者指揮室參謀人員,但斷無一躍成為艦長的可能。相比於潛艇部隊,傳統的水面艦艇部隊在等級和資歷的要求更加嚴格也更加保守。
學員們帶著各自的理想返回原先的部隊,張海諾也在基爾海軍基地和舒伯特告了別——舒伯特所在的飛艇部隊就是以基爾為母港的,他面有郁色的告訴張海諾,自己的上司期望自己留在飛艇部隊。
以張海諾和海軍高層的關系,調動一名普通軍官原本不是一件難事,但鑒於舒伯特此前並沒有在水面艦艇服役的經歷,張海諾建議他和自己一同以見習軍官的身份搭乘海軍的訓練艦出海歷練——這既是熟悉船只和大海的絕好機會,也是考驗自己意志的最佳選擇。
返回柏林之後,張海諾向雷德爾匯報了自己的這一想法,雷德爾雖有些擔心海外項目部的工作,但有鑒於張海諾立志成為一名海軍指揮官,最後也就應允了。在征求過張海諾的意見之後,他將總參謀部下屬的海外項目部和水下技術部合並,升羅德裏克·馮·赫森為海軍中校並任命他為新成立的技術發展部主管;升張海諾為海軍少校,並以總參謀部特別觀察員的身份隨海軍“格森”號訓練艦遠航。
在德國北部的威廉港,張海諾和舒伯特順利會師——舒伯特終於說服了他固執的上司,讓他從海軍飛艇部隊轉入水面艦艇部隊。
在曾經停泊著德意志第二帝國主力艦只的碼頭上,靜靜停泊著一艘船體雪白的舊式帆船,這就是德國海軍的“格森”號訓練艦。在各國海軍中,這樣幾乎沒有戰鬥力可言的帆船卻得以保留,最大的意義在於風帆技術比現在的鋼鐵艦船更能考驗海員的勇氣、膽量和技巧。
張海諾雖是總參謀部委派的特別觀察員又剛剛晉升海軍少校,在這艘船上依然要分擔普通海員的工作,這也是德國海軍的傳統。和舒伯特一樣作為見習軍官出海的,還有他們在進修班的另外兩位同學——利奧波德·斯托恩和路易斯·裏切羅,斯托恩之前是以海軍中尉軍銜在海軍後勤部門供職,裏切羅則是北海艦隊參謀部的一名普通參謀官,軍銜少尉。除了張海諾和舒伯特,四人在基爾海軍學校時關系只能算是一般,但如今機緣巧合的走到了一起,四人的友誼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
“格森”號帆船訓練艦於1932年10月8日離開德國開始了新的遠航,離開威廉港後,帆船沿日德蘭半島一路北上,經斯卡格拉克海峽進入挪威海域,再沿著著名的挪威水道前行。一路上未遇其他國家的軍艦,但看著挪威沿海眾多擁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的峽灣,張海諾卻不由得想起了歷史上很多和這裏有關的故事:“沙恩霍斯特”及姊妹艦“格奈森瑙”號與英國戰列巡洋艦“聲望”號交火、巨艦“俾斯麥”號在峽灣被英國偵察機發現等等,一想到這些戰鬥場景極有可能在數年之後上演,張海諾心裏便有種難以抑制的興奮。
在挪威的卑爾根進行了兩天的休整和補充之後,“格森”號全體船員有條不紊的升帆啟航,然後沿著最船只往來最繁忙的航線前出大西洋。對於那些首次進入大西洋的船員,這段航程是具有特殊意義的,而在大戰期間數次指揮潛艇深入大西洋作戰的張海諾眼裏,這樣的航程漫長且要考驗人們的耐心和毅力,但至少他們現在可以保持非常平和的心情,若幹年後,當他們有機會乘坐德國的某艘水面戰艦走上這條航路的時候,那時的心態將是截然不同的。
帆船的航速,往往取決於風力和洋流,順風時一天可以航行上百海裏,逆風時連一艘老舊的貨輪也能在它面前揚長而去。深秋的北大西洋,寒意漸濃,緯度越高,海面上的氣溫越低。作為遠航訓練計劃的一環,“格森”號在55歲的老船長赫勒的指揮下勇敢的向著高緯度地區行駛,當帆船駛過丹麥海峽時,水面溫度已經降到了5度以下,船員們人人都換上了厚厚的防水大衣禦寒。
在甲板工作間隙,從赫勒那裏學習航行經驗成了張海諾的一大樂趣所在——他擔任U-171和U-148艇長期間雖然在北大西洋上呆了好幾個月,對這一水域的了解卻遠不如長年在海上航行的老船長,而赫勒對於這個好學的後輩也是知無不言:丹麥海峽什麽時候會有浮冰、幾月容易出現大霧,那些水域適合大型船只航行,那些又適合小型艦船藏身,這些通過親身經歷總結出的經驗,張海諾都一一記錄在自己的腦海當中。
12月,帆船在寒冷的紐芬蘭進行了第二次休整和補給,張海諾和船員們獲準上岸休假一天。在這裏簡陋卻熱鬧的酒館裏,他們依稀看到了屬於航海時代的風格。和繁華的美國相比,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仍安靜的像是世外桃源,沿海漁業發達,但是造船業卻相對落後,盡管如此,張海諾依然在自己的航海簿上標註一切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從紐芬蘭啟航之後,因為途中遇到了風暴,帆船直到27日才抵達紐約。盡管這一年的聖誕節在海上度過,船員們卻並不失望:成功挑戰風暴是勇氣的證明,而沒有人被海浪卷走,用老船長的話來說,“大家都是上帝的寵兒”。
新年伊始,在經濟危機中掙紮了將近4年的美國人卻還在期待他們的救世主——羅斯福尚要到3月方才走馬上任,而且新政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張海諾特意招待船員們在紐約的高檔酒店吃了一頓豐盛的新年晚宴。看著街道上那些挨餓受凍的貧民和乞丐,有人覺得美國人活該,亦有人心生憐惜。盡管張海諾偏向於後者,但是他更加清楚,這些並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夠改變的。
借著來紐約的機會,張海諾還和奧托、阿蘭拉德以及卡萊伯見了面。出資購買威廉·克朗普父子造船廠過半股份之後,他們嘗到了購買美國造船廠的甜頭——價格適中,設備齊全,且有大批優秀的設計人員,所以近一年來又以買斷或者入股的方式先後入主另外4家美國造船廠。此外,財團在美國橡膠加工和冶金業界也多有斬獲,如今在美國已經擁有5家造船廠、2家橡膠加工廠、1座大型冶金企業和另外11家涉及多個行業的公司,數量雖然不多,但每一家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一個龐大的、跨行業的工業帝國已經初見雛形。
除了在美國伺機而動,愛琴海財團還將部分資金轉移到德國,他們利用道尼爾金屬制造有限公司面臨財務危機的機會收購了這家大名鼎鼎的飛機制造企業百分之七十的股份,這一仗也是財團進入德國之後所打的第一場漂亮仗,此後3家化工廠、1家造船廠和4家紡織廠也成了這個新興財團旗下產業。在這一系列收購當中,財團經營者明顯感覺到了卡特爾組織在德國各行業的壟斷地位,盡管在經濟危機中損失頗大,但那些工業巨頭們的壟斷地位卻牢不可破,除道尼爾公司之外,財團在德國收獲的都是中小企業,這和美國的情形頗有相似之處。
來自全美咖啡猶太籍總經理卡萊伯那邊的也都是好消息,全美咖啡的連續收購,使得這個以罐裝咖啡起家的集團旗下控制著美國咖啡界百分之四十五的生產線、百分之五十三的工人以及百分之五十七的市場,盡管這幾年美國咖啡市場銷量受經濟危機影響全面下滑,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著經濟覆蘇,全美咖啡在業界的地位將超越以往任何一家美國咖啡企業。
自巴拿馬運河建成之後,船只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的航程縮短了上千海裏,不過這一次德國海軍的帆船訓練艦“克森”號選擇了古老的麥哲倫海峽——這裏常年波濤洶湧,是又一個挑戰勇氣和技巧的地方。老船長赫勒早早向船員們宣布:每個人必須同心協力,方能帶著這艘舊式帆船穿越那片極其危險的海域。
在這艘帆船上,船員們以新近加入德國海軍的青年居多,還有不少像張海諾、舒伯特這樣剛剛進階的年輕軍官,雖不說每個人在海軍都會有大好前途,但至少沒有人漠視自己的生命。在生存意識的感召下,所有船員在接下來的航程中格外團結,並且個個都打起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神。也許是上天眷顧的關系,在穿越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時,天氣晴朗,海面的風浪並沒有過給他們帶來太多的麻煩,穿過這條古往今來多沈船的海峽之後,他們進入了另一片浩瀚的大洋。
對於太平洋,張海諾並不陌生,但自從他成為海諾·馮·芬肯施泰因以來,就只在前往智利時涉足過這片海域,且從未深入到大洋腹地。這一次,帆船沿著南太平洋航線航行數周,並先後在新西蘭的惠靈頓和澳大利亞的堪培拉停靠。大洋洲的和諧與寧靜,讓船員們感受到了另一種氣氛,不過這裏並沒有逃過經濟危機的影響:羊毛賣不出價格,澳洲農牧民便失去了生存的依靠。
因為沒有遠航至遠東和蘇俄水域,“格森”號的這次便算不得環球航行。不過在行駛到印度洋時,從柏林的海軍總參謀部發來一紙讓所有人多少感到意外的電報:赫勒因為長年敬職敬業的為海軍培養合格艇員,晉升海軍中校並調任新式訓練艦“洛克文茨”號艦長,暫由隨船的總參謀部特別觀察人員海諾·馮·芬肯施泰因少校擔任“格森”號代理艦長。
張海諾心知這是雷德爾的有意安排,但一時間還有些手足無措,好在老資格的赫勒也明白總參謀部的用意,由於“洛克文茨”號目前仍在國內,所以在接下來的航程中,他以一名特殊乘客的身份輔助張海諾掌控和指揮這艘訓練艦。盡管這只是一艘排水量數百噸的舊式帆船,但好歹讓張海諾體驗了一次當水面艦艇指揮官的滋味——這和指揮潛艇有許多相通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
在潛艇上,艇長的活動面積僅限於狹窄的內艙和甲板,屬下也只有區區四五十人,且因為潛艇作戰的特殊性質,出航期間艇員著裝基本上沒有限制,但水面艦艇在這一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在從印度洋繞道好望角返回歐洲的航程中,張海諾認真學習如何安排值班軍官、檢查甲板和桅桿情況,而安排船員進行適量的運動也是必需的。在進出外國港口時,各種國際禮儀是要遵守的,入港休整和安排補給看似簡單卻大意不得。這些工作雖然辛苦繁雜,卻讓張海諾收獲頗多,等到6月初“格森”號返回德國時,按照赫勒的話,他已經能夠很好的勝任“除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外任何一級戰艦指揮官的角色”。
就在張海諾遠航期間,德美政界又發生了兩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1933年1月,施萊徹爾的軍人內閣因為失去軍隊和民眾的支持而倒臺,希特勒聯合前總理巴本獲得興登堡的支持組織新內閣,並由希特勒和巴本出任正副總理,許多人將此視為德國覆興的開始;同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32任總統,他推行的新政被看作是挽救美國的關鍵舉措。
未能目睹小胡子通過和平方式登上權力巔峰的歷史性一幕,張海諾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的,同時他還錯過了2月間發生的“國會縱火案”——多數史學家認為這是納粹黨賊喊捉賊的把戲,但不管怎樣,利用縱火者是個荷蘭籍的布爾什維克者這一借口,希特勒憑借手中掌握的各種暴力武器——沖鋒隊、黨衛隊以及由新任普魯士內政部長、納粹黨魁威廉·弗裏克控制的普魯士警察大肆清洗德國的布爾什維克勢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除了他們在政府中的最大敵人,從而穩固了國社黨在政府中的地位。
國會縱火案之後,國社黨掀起了又一輪宣傳攻勢,並在3月的大選中與各聯盟黨派共同獲得了多數——勝利雖然微弱,這卻也足以令希特勒伸手向人民要權,重新對未在他統治下的各州實行控制。由於有柏林的支持,巴伐利亞的納粹便強行攤牌。他們動員了慕尼黑的沖鋒隊。3月9日中午,在身穿沖鋒隊制服的羅姆上尉的陪同下,地方長官阿道夫·瓦格納來到州總理赫爾德的辦公室。他們要求赫爾德立刻委任裏特·馮·埃普將軍為州總督——此人曾在1919年協助粉碎了蘇維埃共和國。
赫爾德致電柏林,提出了抗議,但所獲答覆是,埃普已被任命為總督。他向興登堡提出抗議。興登堡的答覆表明,老頭子是何等無能為力:他要求赫爾德將此後所提的意見直接呈送給希特勒。這樣,巴伐利亞便最終合法地落入納粹之手。
其餘各自由州也在同樣的程序下——下邊進行威脅,由柏林發電幹預——也一一先後就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