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宋朝的內核
關燈
小
中
大
走在回家的路上,趙匡胤的心變得越來越舒展開朗。離開封近了,離太原遠了,四個月的刀劍風霜慢慢回味,他越來越覺得,沒有任何東西是他所不滿意的。
環顧當時的輿論,還有後世的史書,提到宋太祖親征北漢這一段,大都是“無功而返”或者“失利而回”,乃至於這時跟他走在一起的大兵和臣子們都加倍的小心,生怕惹他邪火上升,導致他們大門牙落地。
可趙匡胤的心情就是那麽的美——占了大便宜了。甚至目前這個結果是遠遠比拿下太原,占領北漢全境還要最妙,簡直就是妙不可言。
想一下,如果拿下了太原,就直接和契丹接壤了。就算契丹人不全力反攻,他都得在邊境布置下大量兵力來防守,而且壓力只會越來越大。那樣的話,他還能騰出多少根手指頭,去把南唐、南漢還有南方那麽多的小割據集團一一摁死?
現在的情況多理想啊,北漢已經完蛋了,就像一棟徹底爛了的房子,他們隨時過去踢上一腳,它馬上就會倒。而這間“破房子”卻還在發揮著為他隔斷契丹的重要功能,讓他可以再次放心大膽地進攻南方。還有比這更好的結果嗎?
於是,趙匡胤回到開封的時候,不管別人怎麽看怎麽想,他的心情飄在雲彩裏。他所要做的,就是先休息一下,連帶著再次整和一下自己的各個職能部門,為下一次的開疆拓土作準備。這時候,就得說一下趙匡胤私家企業裏的另一半——文臣一面了。
地球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一切都是從趙匡胤的立國精神開始。但是,有無數的跡象和例子都可以證明,趙匡胤從心底裏往外地看不起那些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他之所以重用文人,甚至縱容文人去欺壓武將,完全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就像他說過的那句名言——哪怕我派到地方上去當官的文人都是混賬,可他們為害的程度也比不上一個據地叛亂的武將!
他輕視文人,甚至都嘲笑過他最信任親近的趙普。
話說有一天,兩位姓趙的大佬一起散步,更大的那位突然向上一指——餵,這個“朱雀門”的朱雀二字後面為什麽要加個“之”字?
趙普雖說沒念過多少書,但這個還懂,隨口說——語助詞。
卻不料換來的只是冷冷一哼——哼,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而宋朝後來得意無比的文臣們為了從根兒就證明自己享受人生是天經地義的,還特意尋找出趙匡胤當年對文人的推崇之語,以證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事情是這樣的,乾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宋朝平定了後蜀,往講武殿後面的封樁庫裏運寶貝的時候,發現了一面刻著“乾德四年鑄”的銅鏡。這下子趙匡胤就有點發毛,俺才到乾德三年啊,怎麽就有四年的東西了?怎麽回事?是什麽兇兆嗎?還是什麽更……
心是越想越邪,可誰也說不出什麽原因道理。這時著名的翰林學士竇儀慢慢地走了出來,說了一句——前蜀的王衍也用過“乾德”年號,是那時候的東西。
於是趙匡胤心情瞬間放松,高潮過後他慶幸了一下——唉,宰相還是要用讀書人啊。
就這一句,從此就上綱上線,把趙匡胤以及他後來的歷代接班人們,全用文人當宰相管國家定成了鐵打不動的死規矩。可見宋朝的文人有多無恥,還有後世這麽多年來一直強調這件事這句話的研史者的無能。
因為當時趙匡胤的這句話完全可以準確地理解為——靠,看來選當鋪的朝奉先生還是要用讀書人啊!
鑒定古董與治理國家有什麽關系?就像當年小孩子的腦袋硬一些,在城門上沒撞死,跟當不當皇帝有什麽關系?
當然了,後來的那些文臣們與這時的文臣們截然不同,他們最重量級的武器和功勞,無非就是拿筆寫奏章,或者站在廟堂之上發表言論,他們每一個人都敢於自由發揮,全力發揮,因為每個人都心知肚明,最大的後果也不過就是到地方上去公費旅游,絕對不會被殺頭,連板子和皮鞭都不會挨。
而現在的文臣就不同了,他們每個人的手上和心裏都血跡斑斑,隨時都在想著怎樣殺人,以及提防被別人所殺。他們除了身上沒有多少力氣,不能親自上陣殺人之外,與武將沒有任何的區別。
於是,趙匡胤除了要改革軍隊,撤罷節鎮之外,還要重新規定文臣們該怎樣生活和工作。
三大紀律,一項註意
宋朝的官員和職能部門都有多少種,清單如下——先是中央部門,計有三省、二十四司。
三省:中書省、樞密院、三司;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二十四司:吏部——吏部、司封、司勳、考功;戶部——戶部、度支、金部、倉部;禮部——禮部、祀部、主客、膳部;兵部——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再來是地方政府,按級別來分,宋朝是三級:路、州(府、軍、監)、縣。而在趙匡胤時期,“路”還沒叫路,是“道”。全國分為十三道,道級單位裏又有“漕司、憲司、倉司、帥司”。其他的州、府、軍、監、縣也都有各自的正副之稱,級別清晰。
以上是不是有那麽一點點的亂?要先說明的是,這裏面大部分都與唐代相同,甚至也被後世延用,如六部二十四司等。但是其他的就充滿了趙匡胤的個人智慧和他特別的需求愛好。
首先為什麽要有“三省”?在唐以前,只有宰相沒有三省。三省之中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事機構、三司是最高財政機構。說白了就是權、兵、財,這在以前,都是宰相一人說了算。
但在趙匡胤這裏不行,之前趙普曾經對他說過,對付天下藩鎮,防止他們造反的最好招數無非就是“削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可他想不到的是,人總是自作自受,趙匡胤把這一套突然間原數奉還,都安到了他頭上。首先就把宰相之權中的權、兵、財給分了,然後下面再層層分割,所有部門的設置以及官員的調配,都按照這個“三大紀律”來進行。
比如分完宰相之權後,先給中書省的老大“中書門下平章事”配備了個秘書——參知政事(幾年之後就和首長平起平坐了);給樞密院老大“樞密使”分的副手就更多,連名稱都能和各個的資歷掛上鉤;三司的老大“三司使”能好些,他的職能部門是鹽鐵司(工商收入、兵器制造等)、度支司(財政收支、糧食漕運等)、戶部司(戶口、賦稅、榷酒等)。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註定了只是個操心費力的小角色。
精神繼續貫徹,向下到“道”一級。道的主管叫“轉運使”,總管一道之內的財賦動轉,最先是用它來收奪藩鎮的錢谷,可是後來連它也要被懷疑,因為時間稍長,轉運使不管名字叫什麽,它本身就又有了唐朝藩鎮的權力。於是才又有了“漕司、憲司、倉司、帥司”的設立,把轉運、提刑、提舉常平(就是監管一道之內的新法、水利、茶鹽等事)、帥司比較特殊,它的長官叫安撫使,負責軍政。這些又把轉運使的權力都分了。
下面的州、府、縣等官就更不用說了,加派的“通判”是他們的克星,名義上是副手,可是動不動就明目張膽地叫囂——我是監郡,朝廷就是派我來監督你的!
看到這裏,應該明白趙匡胤的飯碗也不是那麽好端的了吧?但這還沒完,還有那個更重要的“一項註意”——防。
職能部門的制度都設置好了,可是對具體辦事的官員得怎樣控制呢?別忙,在這裏趙匡胤顯示出的才華讓歷代所有帝王都瞠目結舌,望塵莫及。
他來了個官、職、差三分離。
你當了官,不管這個官名有多大,也不等於你就是個什麽人了。那只是代表你到了什麽級別,可以每個月領多少錢回家。所以很貼切地叫“寄祿官”;而職,也沒什麽實際用處,只是個榮譽頭銜,只有你被差遣了。好了,這樣你才真正既有了官,也有了職,又有了權……但是,也別高興,一切都是暫時的,隨時都會有一位仁兄突然走過來,告訴你可以回家歇會兒了,我的差遣來了。
於是你就得讓位,一切從頭開始,再次等待。
除此之外,宋朝還有審官院(考核京朝官)和考課院(考核幕職和地方官),負責官吏的考核,當時稱為磨勘。一年一考,三考為一任。但是要註意,不是考查你有什麽政績,而是查你有什麽過錯。只要你不犯錯,就能升遷。怎麽樣?明白為什麽宋朝官員都老成持重了吧?
還有禦史臺。這可真是個累人的活兒,請註意,一來宋朝的言官不像唐朝,唐朝是直接對皇上說話,給皇上挑錯。可在宋朝,你得背對皇帝,面向同僚,認準了主攻的方向。而且有各種硬性規定。比如規定每月至少要奏事一次,稱為“月課”。如百日內無糾彈,即罷免降職,或罰“辱臺錢”,而只要敢於奏彈,無論實否,一律有賞!
明白為什麽宋朝的官那麽敢說話,那麽不停地說話了吧。
以上所說,還有好多沒有說到的,還是以後慢慢來吧。總之一句話,去佩服趙匡胤吧,他的新奇創意無窮無盡,但是只要緊守這“三大紀律,一項註意”,大約也就能明白他是怎樣摸著石頭過河,DIY他自己的國家了。
但是問題仍然存在,官職定下了,職務分清了,由誰來擔任呢?這時要牢記一點,中國在進入19世紀中葉以前,別管是否一直在叫喊著什麽“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或者什麽“國法無情人人平等”,其實都是“人治”而非“法制”。
所以,這個“人”要怎樣挑選,就成了當皇帝的最頭痛的事。
怎麽辦呢?我們都知道有“科考”這回事,考中了你就有官做,皇帝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等著你,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十幾年如一日,或者幾十年如一日,把考試內容覆習覆習再覆習(反正就那麽幾本東西),於是官服和銀子(還有美女)就都會從天而降準確地砸中你。
但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
是,但也不是。一切都得看你出生在什麽時候。如果很不巧,你生在了隋朝以前,準確地說,是那位以空前絕後的速度敗光家產的隋煬帝楊廣之前,那你就慘了。那樣如果你想當個官為國效力的話,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即你一定要事先跟閻王爺拉好關系商量好,讓你投生到某些極少數的貴族豪門家的貴婦肚子裏。唯此一途,再無他路。
隋之前,所有朝代均一片絕望,直到魏晉時期才稍微開明了一些,那時有個制度叫“九品中正制”。所謂九品,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很煩是不是?嘿嘿,如果你身臨其時,就絕對不是一個“煩”字可了得了,你得時刻小心後面那個“中正”。
中正指的就是國家派出來評定你到底是哪一品的人,但要命的是,他用什麽來衡量你呢?用“狀”,即對你這個人的道德、才能、家世等的總評價。舉個例子吧,西晉時,中正王濟“狀”孫楚時,就是這樣說的——天材英博,亮拔不群。
就這八個字,此人一生就此平步青雲,可以榮幸地為國操心費力了。
所以,在那個時代裏,每個人都夢寐以求地想被別人“狀”一下啊。
到了隋煬帝楊廣時,籠罩在全體平民百姓頭頂上的那塊終身、世代只能做被壓迫者的烏雲終於裂開了一絲絲的縫隙。這個敢於也樂於為天下任何事之先的皇帝下令,出人頭地要公平,誰有能耐誰出來,大家可以公平地下場考試。
但是這很可能只是他眾多的心血來潮式的新浪潮運動中的一個小插曲,沒怎麽認真實施,何況他的國家又倒得那麽快……但是這都被天可汗李世民記住了。
唐朝才真正開始了科舉,可是非常遺憾,不管偉大的唐朝人喊出了多麽響亮的口號,如——廣開才路,豪庶平等。可真正實施起來卻完全走樣。有一個統計,唐代狀元共有二百五十一人,能查出名的有一百三十九人,其中能查出家世的有七十四人,這七十四個人裏,出身官僚家庭的六十九人,占92%,而且其中家世較顯赫者就有五十九人,占79.73%。出身相對“寒素”者僅五人,占8%。
那些家世顯赫的人都是什麽家世呢?其中“皇家宗室”有4人;孔門之後有五人;當朝宰相的子、弟、侄、孫、重孫等二十人;一般官僚家庭出身的狀元十人等等。
明白了吧?這就是唐朝的科考,其實就是上層社會內部的權力再分配,是上層社會中的平民一族從傳統豪族手裏分權,跟廣大的勞苦百姓根本不貼邊。
這讓根紅苗正的真正平民趙匡胤很憤怒。
有觀點認為自從五代之亂,華夏輝煌燦爛的文明從世界的巔峰開始了下滑。但是有一點,如果從科考制度的演變上來看,這反而是好事。
站在歷史進步的角度上說,五代之亂,以及之前的兩晉的破滅,讓中國的社會結構徹底變化,把之前一直牢牢壓在民眾頭頂,生下來就有權吃喝玩樂、禍國殃民的豪族門閥一一推翻打倒。取代他們的,是唯力是視的藩鎮強人。從此,人們再不重視出身,只有憑著自己拼手抵腳、從低到高、一路攀升,踢開所有競爭者,昂首站在廣闊天地間的真豪傑才能讓人真心地尊敬。
比如劉知遠、郭威、柴榮還有趙匡胤。而他們,更加清醒地看清了眼前的世界,把為國選材的目標定向了廣大的平民百姓。
有宋一代,從趙匡胤開始,不許任何宗室、官宦的子弟下考場,並且廢除了公薦制度,從根本上杜絕了官官相護,科考舞弊的可能。據記載,只有在北宋的末年,徽宗的兒子趙楷才參加了科舉考試,這是極其特殊的例子(沒辦法,他爸就是那麽的好玩嘛),他在糊名閱卷的情況下被定為狀元,拆封後還是被換了下來。除此以外,沒有一例當朝宰相的直系親屬入考,考生裏連有直系親屬任四品及以上官職的都非常少。
環境變好了,那麽作為一名應屆考生,具體要怎樣考呢?
非常簡單,遠沒有後來的明清科考那麽覆雜煩瑣,最初只有兩級考試。第一級,你要在各州舉行的取解試裏過關,然後就可以進京到禮部報到,這裏是省試,就是第二關。一般來說,省試考中,你就萬事大吉了。可是趙匡胤在開寶六年,也就是後來的公元973年覺察出了問題,他決定親自當考官,來自己選取真正看得上的人。
這就是殿試。
從此以後,歷朝歷代,殿試都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等級,也就是最後一關。只要殿試也成功,就可以把吏部踢到一邊,直接去當官。而且從此你的身價倍增,成了天子門生(再次強調,是皇帝考了你),所以再也不必(更不許)去認主考當老師,更不許再去拉同年當同夥,免得一輩子互相勾連,去拆皇帝的臺。
這樣的考試三年一次,考的內容也非同小可,絕不只是人們常規意識裏那幾本千年老書。從唐朝開始,就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五十多種考試分類。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就成了唐、宋兩代科考的主要科目。其中進士科尤其是重中之重,唐、宋間大部分宰相都是進士科的優勝者。
為什麽呢?因為“明經”實在是個既可笑又討厭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填空題。把古文經書兩邊蓋好,中間空出,能填出來你就過關,再稍高一點的就是“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進行標準的解釋,其實只要你記準了經文的註釋就成。一切純屬死記硬背。
而進士,不僅要考你詩詞歌賦,還要你寫時文論政,那可都是真才實學,還得臨場發揮。所以才值錢。但就是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仍然變得不切實用了。等到宋朝那位無視一切牛鬼蛇神以及祖宗家法,甚至天地神明都不在話下的強人出世的時候,進士科就變成小兒科了。
因為問題很明顯,而且無比的尖銳——誰規定的,會作幾句詩就能管理好國家?正如趙匡胤當年所說,“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但那都是後話,這時所有的人都努力吧,讀書才是硬道理。你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並且全中國的人,我再次強調,指的是所有出生在中國的人,都知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吧?
請看原文如下——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很嘮叨,很兒歌是嗎?但是小心,絕不準聽歌嬉笑,不然以君前無禮論罪,全家、全族……嘿嘿嘿嘿。因為寫的人是……乃是“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連上天以及太上老君都不斷與他見面說話的宋真宗趙恒。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環顧當時的輿論,還有後世的史書,提到宋太祖親征北漢這一段,大都是“無功而返”或者“失利而回”,乃至於這時跟他走在一起的大兵和臣子們都加倍的小心,生怕惹他邪火上升,導致他們大門牙落地。
可趙匡胤的心情就是那麽的美——占了大便宜了。甚至目前這個結果是遠遠比拿下太原,占領北漢全境還要最妙,簡直就是妙不可言。
想一下,如果拿下了太原,就直接和契丹接壤了。就算契丹人不全力反攻,他都得在邊境布置下大量兵力來防守,而且壓力只會越來越大。那樣的話,他還能騰出多少根手指頭,去把南唐、南漢還有南方那麽多的小割據集團一一摁死?
現在的情況多理想啊,北漢已經完蛋了,就像一棟徹底爛了的房子,他們隨時過去踢上一腳,它馬上就會倒。而這間“破房子”卻還在發揮著為他隔斷契丹的重要功能,讓他可以再次放心大膽地進攻南方。還有比這更好的結果嗎?
於是,趙匡胤回到開封的時候,不管別人怎麽看怎麽想,他的心情飄在雲彩裏。他所要做的,就是先休息一下,連帶著再次整和一下自己的各個職能部門,為下一次的開疆拓土作準備。這時候,就得說一下趙匡胤私家企業裏的另一半——文臣一面了。
地球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一切都是從趙匡胤的立國精神開始。但是,有無數的跡象和例子都可以證明,趙匡胤從心底裏往外地看不起那些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他之所以重用文人,甚至縱容文人去欺壓武將,完全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就像他說過的那句名言——哪怕我派到地方上去當官的文人都是混賬,可他們為害的程度也比不上一個據地叛亂的武將!
他輕視文人,甚至都嘲笑過他最信任親近的趙普。
話說有一天,兩位姓趙的大佬一起散步,更大的那位突然向上一指——餵,這個“朱雀門”的朱雀二字後面為什麽要加個“之”字?
趙普雖說沒念過多少書,但這個還懂,隨口說——語助詞。
卻不料換來的只是冷冷一哼——哼,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而宋朝後來得意無比的文臣們為了從根兒就證明自己享受人生是天經地義的,還特意尋找出趙匡胤當年對文人的推崇之語,以證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事情是這樣的,乾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宋朝平定了後蜀,往講武殿後面的封樁庫裏運寶貝的時候,發現了一面刻著“乾德四年鑄”的銅鏡。這下子趙匡胤就有點發毛,俺才到乾德三年啊,怎麽就有四年的東西了?怎麽回事?是什麽兇兆嗎?還是什麽更……
心是越想越邪,可誰也說不出什麽原因道理。這時著名的翰林學士竇儀慢慢地走了出來,說了一句——前蜀的王衍也用過“乾德”年號,是那時候的東西。
於是趙匡胤心情瞬間放松,高潮過後他慶幸了一下——唉,宰相還是要用讀書人啊。
就這一句,從此就上綱上線,把趙匡胤以及他後來的歷代接班人們,全用文人當宰相管國家定成了鐵打不動的死規矩。可見宋朝的文人有多無恥,還有後世這麽多年來一直強調這件事這句話的研史者的無能。
因為當時趙匡胤的這句話完全可以準確地理解為——靠,看來選當鋪的朝奉先生還是要用讀書人啊!
鑒定古董與治理國家有什麽關系?就像當年小孩子的腦袋硬一些,在城門上沒撞死,跟當不當皇帝有什麽關系?
當然了,後來的那些文臣們與這時的文臣們截然不同,他們最重量級的武器和功勞,無非就是拿筆寫奏章,或者站在廟堂之上發表言論,他們每一個人都敢於自由發揮,全力發揮,因為每個人都心知肚明,最大的後果也不過就是到地方上去公費旅游,絕對不會被殺頭,連板子和皮鞭都不會挨。
而現在的文臣就不同了,他們每個人的手上和心裏都血跡斑斑,隨時都在想著怎樣殺人,以及提防被別人所殺。他們除了身上沒有多少力氣,不能親自上陣殺人之外,與武將沒有任何的區別。
於是,趙匡胤除了要改革軍隊,撤罷節鎮之外,還要重新規定文臣們該怎樣生活和工作。
三大紀律,一項註意
宋朝的官員和職能部門都有多少種,清單如下——先是中央部門,計有三省、二十四司。
三省:中書省、樞密院、三司;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二十四司:吏部——吏部、司封、司勳、考功;戶部——戶部、度支、金部、倉部;禮部——禮部、祀部、主客、膳部;兵部——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再來是地方政府,按級別來分,宋朝是三級:路、州(府、軍、監)、縣。而在趙匡胤時期,“路”還沒叫路,是“道”。全國分為十三道,道級單位裏又有“漕司、憲司、倉司、帥司”。其他的州、府、軍、監、縣也都有各自的正副之稱,級別清晰。
以上是不是有那麽一點點的亂?要先說明的是,這裏面大部分都與唐代相同,甚至也被後世延用,如六部二十四司等。但是其他的就充滿了趙匡胤的個人智慧和他特別的需求愛好。
首先為什麽要有“三省”?在唐以前,只有宰相沒有三省。三省之中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事機構、三司是最高財政機構。說白了就是權、兵、財,這在以前,都是宰相一人說了算。
但在趙匡胤這裏不行,之前趙普曾經對他說過,對付天下藩鎮,防止他們造反的最好招數無非就是“削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可他想不到的是,人總是自作自受,趙匡胤把這一套突然間原數奉還,都安到了他頭上。首先就把宰相之權中的權、兵、財給分了,然後下面再層層分割,所有部門的設置以及官員的調配,都按照這個“三大紀律”來進行。
比如分完宰相之權後,先給中書省的老大“中書門下平章事”配備了個秘書——參知政事(幾年之後就和首長平起平坐了);給樞密院老大“樞密使”分的副手就更多,連名稱都能和各個的資歷掛上鉤;三司的老大“三司使”能好些,他的職能部門是鹽鐵司(工商收入、兵器制造等)、度支司(財政收支、糧食漕運等)、戶部司(戶口、賦稅、榷酒等)。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註定了只是個操心費力的小角色。
精神繼續貫徹,向下到“道”一級。道的主管叫“轉運使”,總管一道之內的財賦動轉,最先是用它來收奪藩鎮的錢谷,可是後來連它也要被懷疑,因為時間稍長,轉運使不管名字叫什麽,它本身就又有了唐朝藩鎮的權力。於是才又有了“漕司、憲司、倉司、帥司”的設立,把轉運、提刑、提舉常平(就是監管一道之內的新法、水利、茶鹽等事)、帥司比較特殊,它的長官叫安撫使,負責軍政。這些又把轉運使的權力都分了。
下面的州、府、縣等官就更不用說了,加派的“通判”是他們的克星,名義上是副手,可是動不動就明目張膽地叫囂——我是監郡,朝廷就是派我來監督你的!
看到這裏,應該明白趙匡胤的飯碗也不是那麽好端的了吧?但這還沒完,還有那個更重要的“一項註意”——防。
職能部門的制度都設置好了,可是對具體辦事的官員得怎樣控制呢?別忙,在這裏趙匡胤顯示出的才華讓歷代所有帝王都瞠目結舌,望塵莫及。
他來了個官、職、差三分離。
你當了官,不管這個官名有多大,也不等於你就是個什麽人了。那只是代表你到了什麽級別,可以每個月領多少錢回家。所以很貼切地叫“寄祿官”;而職,也沒什麽實際用處,只是個榮譽頭銜,只有你被差遣了。好了,這樣你才真正既有了官,也有了職,又有了權……但是,也別高興,一切都是暫時的,隨時都會有一位仁兄突然走過來,告訴你可以回家歇會兒了,我的差遣來了。
於是你就得讓位,一切從頭開始,再次等待。
除此之外,宋朝還有審官院(考核京朝官)和考課院(考核幕職和地方官),負責官吏的考核,當時稱為磨勘。一年一考,三考為一任。但是要註意,不是考查你有什麽政績,而是查你有什麽過錯。只要你不犯錯,就能升遷。怎麽樣?明白為什麽宋朝官員都老成持重了吧?
還有禦史臺。這可真是個累人的活兒,請註意,一來宋朝的言官不像唐朝,唐朝是直接對皇上說話,給皇上挑錯。可在宋朝,你得背對皇帝,面向同僚,認準了主攻的方向。而且有各種硬性規定。比如規定每月至少要奏事一次,稱為“月課”。如百日內無糾彈,即罷免降職,或罰“辱臺錢”,而只要敢於奏彈,無論實否,一律有賞!
明白為什麽宋朝的官那麽敢說話,那麽不停地說話了吧。
以上所說,還有好多沒有說到的,還是以後慢慢來吧。總之一句話,去佩服趙匡胤吧,他的新奇創意無窮無盡,但是只要緊守這“三大紀律,一項註意”,大約也就能明白他是怎樣摸著石頭過河,DIY他自己的國家了。
但是問題仍然存在,官職定下了,職務分清了,由誰來擔任呢?這時要牢記一點,中國在進入19世紀中葉以前,別管是否一直在叫喊著什麽“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或者什麽“國法無情人人平等”,其實都是“人治”而非“法制”。
所以,這個“人”要怎樣挑選,就成了當皇帝的最頭痛的事。
怎麽辦呢?我們都知道有“科考”這回事,考中了你就有官做,皇帝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等著你,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十幾年如一日,或者幾十年如一日,把考試內容覆習覆習再覆習(反正就那麽幾本東西),於是官服和銀子(還有美女)就都會從天而降準確地砸中你。
但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
是,但也不是。一切都得看你出生在什麽時候。如果很不巧,你生在了隋朝以前,準確地說,是那位以空前絕後的速度敗光家產的隋煬帝楊廣之前,那你就慘了。那樣如果你想當個官為國效力的話,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即你一定要事先跟閻王爺拉好關系商量好,讓你投生到某些極少數的貴族豪門家的貴婦肚子裏。唯此一途,再無他路。
隋之前,所有朝代均一片絕望,直到魏晉時期才稍微開明了一些,那時有個制度叫“九品中正制”。所謂九品,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很煩是不是?嘿嘿,如果你身臨其時,就絕對不是一個“煩”字可了得了,你得時刻小心後面那個“中正”。
中正指的就是國家派出來評定你到底是哪一品的人,但要命的是,他用什麽來衡量你呢?用“狀”,即對你這個人的道德、才能、家世等的總評價。舉個例子吧,西晉時,中正王濟“狀”孫楚時,就是這樣說的——天材英博,亮拔不群。
就這八個字,此人一生就此平步青雲,可以榮幸地為國操心費力了。
所以,在那個時代裏,每個人都夢寐以求地想被別人“狀”一下啊。
到了隋煬帝楊廣時,籠罩在全體平民百姓頭頂上的那塊終身、世代只能做被壓迫者的烏雲終於裂開了一絲絲的縫隙。這個敢於也樂於為天下任何事之先的皇帝下令,出人頭地要公平,誰有能耐誰出來,大家可以公平地下場考試。
但是這很可能只是他眾多的心血來潮式的新浪潮運動中的一個小插曲,沒怎麽認真實施,何況他的國家又倒得那麽快……但是這都被天可汗李世民記住了。
唐朝才真正開始了科舉,可是非常遺憾,不管偉大的唐朝人喊出了多麽響亮的口號,如——廣開才路,豪庶平等。可真正實施起來卻完全走樣。有一個統計,唐代狀元共有二百五十一人,能查出名的有一百三十九人,其中能查出家世的有七十四人,這七十四個人裏,出身官僚家庭的六十九人,占92%,而且其中家世較顯赫者就有五十九人,占79.73%。出身相對“寒素”者僅五人,占8%。
那些家世顯赫的人都是什麽家世呢?其中“皇家宗室”有4人;孔門之後有五人;當朝宰相的子、弟、侄、孫、重孫等二十人;一般官僚家庭出身的狀元十人等等。
明白了吧?這就是唐朝的科考,其實就是上層社會內部的權力再分配,是上層社會中的平民一族從傳統豪族手裏分權,跟廣大的勞苦百姓根本不貼邊。
這讓根紅苗正的真正平民趙匡胤很憤怒。
有觀點認為自從五代之亂,華夏輝煌燦爛的文明從世界的巔峰開始了下滑。但是有一點,如果從科考制度的演變上來看,這反而是好事。
站在歷史進步的角度上說,五代之亂,以及之前的兩晉的破滅,讓中國的社會結構徹底變化,把之前一直牢牢壓在民眾頭頂,生下來就有權吃喝玩樂、禍國殃民的豪族門閥一一推翻打倒。取代他們的,是唯力是視的藩鎮強人。從此,人們再不重視出身,只有憑著自己拼手抵腳、從低到高、一路攀升,踢開所有競爭者,昂首站在廣闊天地間的真豪傑才能讓人真心地尊敬。
比如劉知遠、郭威、柴榮還有趙匡胤。而他們,更加清醒地看清了眼前的世界,把為國選材的目標定向了廣大的平民百姓。
有宋一代,從趙匡胤開始,不許任何宗室、官宦的子弟下考場,並且廢除了公薦制度,從根本上杜絕了官官相護,科考舞弊的可能。據記載,只有在北宋的末年,徽宗的兒子趙楷才參加了科舉考試,這是極其特殊的例子(沒辦法,他爸就是那麽的好玩嘛),他在糊名閱卷的情況下被定為狀元,拆封後還是被換了下來。除此以外,沒有一例當朝宰相的直系親屬入考,考生裏連有直系親屬任四品及以上官職的都非常少。
環境變好了,那麽作為一名應屆考生,具體要怎樣考呢?
非常簡單,遠沒有後來的明清科考那麽覆雜煩瑣,最初只有兩級考試。第一級,你要在各州舉行的取解試裏過關,然後就可以進京到禮部報到,這裏是省試,就是第二關。一般來說,省試考中,你就萬事大吉了。可是趙匡胤在開寶六年,也就是後來的公元973年覺察出了問題,他決定親自當考官,來自己選取真正看得上的人。
這就是殿試。
從此以後,歷朝歷代,殿試都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等級,也就是最後一關。只要殿試也成功,就可以把吏部踢到一邊,直接去當官。而且從此你的身價倍增,成了天子門生(再次強調,是皇帝考了你),所以再也不必(更不許)去認主考當老師,更不許再去拉同年當同夥,免得一輩子互相勾連,去拆皇帝的臺。
這樣的考試三年一次,考的內容也非同小可,絕不只是人們常規意識裏那幾本千年老書。從唐朝開始,就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五十多種考試分類。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就成了唐、宋兩代科考的主要科目。其中進士科尤其是重中之重,唐、宋間大部分宰相都是進士科的優勝者。
為什麽呢?因為“明經”實在是個既可笑又討厭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填空題。把古文經書兩邊蓋好,中間空出,能填出來你就過關,再稍高一點的就是“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進行標準的解釋,其實只要你記準了經文的註釋就成。一切純屬死記硬背。
而進士,不僅要考你詩詞歌賦,還要你寫時文論政,那可都是真才實學,還得臨場發揮。所以才值錢。但就是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仍然變得不切實用了。等到宋朝那位無視一切牛鬼蛇神以及祖宗家法,甚至天地神明都不在話下的強人出世的時候,進士科就變成小兒科了。
因為問題很明顯,而且無比的尖銳——誰規定的,會作幾句詩就能管理好國家?正如趙匡胤當年所說,“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但那都是後話,這時所有的人都努力吧,讀書才是硬道理。你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並且全中國的人,我再次強調,指的是所有出生在中國的人,都知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吧?
請看原文如下——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很嘮叨,很兒歌是嗎?但是小心,絕不準聽歌嬉笑,不然以君前無禮論罪,全家、全族……嘿嘿嘿嘿。因為寫的人是……乃是“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連上天以及太上老君都不斷與他見面說話的宋真宗趙恒。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