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到臨頭
關燈
小
中
大
臘八節後,皇帝下旨升了齊成遠為從四品都轉運鹽使司同知,專管兩淮食鹽產銷事宜。原因嘛,自是齊成遠欽差歸來後,前朝彈劾不斷,都被皇帝一力壓下,同時本著物盡其用的道理,左右齊成遠把人得罪的差不多了,不如就趁熱打鐵讓他總理兩淮鹽政,能者多勞。
平寧郡主擺了幾天的流水席,慶賀齊成遠升遷,這樣的隆重,與其說是猖狂,倒不如說也是自保的一種——比起一個全乎人兒,聖德太後派系的人更希望齊成遠品行上有瑕疵,如此一來,便不會全力對付他。
一家有一家的艱難,盛紘自顧不暇,無心插手。他只會讓王氏關照一下明蘭的和哥兒是否康健,送些小兒家的物件兒,順帶提醒齊成遠同志兒孫尚在,不要放棄治療。
又一個新年,在京城的爆竹聲中盛大來臨。盛紘頭一回丟了古訓,親自抱著森哥兒站在外頭,震耳的隆隆聲劃破黑夜的寂靜,漫天的煙花五彩絢爛,把夜空點綴如白晝。森哥兒已經五歲了,膽子也大,興奮得手舞足蹈。
盛紘一邊把一個燙金的紅包塞在森哥兒衣襟裏,一邊沖王氏笑道:“森哥兒重了許多,不像長柏那時候高高瘦瘦的。”
王氏擰了一把森哥兒白嫩嫩的小臉兒,道:“都是他幾個姐姐慣的他,三天兩頭地送什麽桂花糕,時新的蜜餞果子,明丫頭還特地寫了本食譜來,叫小廚房學著給森哥兒做菜,不長肉都怪了。”
“小孩子嘛,等過了正月,請個先生為他開蒙就好了。”盛紘樂呵呵道。今是崇德五年,森哥兒五歲,他的出生腳踏兩朝更替,與新朝同壽。盛紘已想好,林風作為盛紘一生的衣缽,將由森哥兒延續下去。
長柏為人方正,日後也是閣臣之選,若僅是襲爵,反而誤了他。長楓長棟都是庶子,為人又扛不起重任。唯有長森,雖小小年紀,卻機靈聰慧,若是從小好好培養,來日必有好結果。
自從有了這個打算,盛紘也不含糊,剛出了正月,他就親自上海家拜訪海氏父親海大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求著老大人讓自己一個得意弟子做了森哥兒的開蒙老師,並承諾以後森哥兒可在海氏家學讀書。
雖說森哥兒可以去國子監附學,但讀書是要一步一步來,總要打好了九年義務制教育的基礎,才能去念重點高中不是?
除此之外,盛紘也沒忘了幾個孫女外孫女,早在鄭駿將軍處打通了關系,預訂好往後都在鄭家閨學讀書。其實此時只有莊姐兒能去,不過凡事要打好提前量。
那位薛大家答應下來的時候,大概是沒想過,後來盛家的孫女外孫女加起來快趕上一個足球隊了。
陽春三月,盛紘夫婦去新造的威烈伯府吃了滿月酒,齊衡夫婦也代表齊國公府前去隨禮。盛紘在外席,看顧廷燁與齊衡同桌談笑,一個灑脫不羈,一個端方爽朗,似乎都該是書裏未遇明蘭時的模樣。
而裏面席上,明蘭抱著不滿周歲的和哥兒,哄他拜見剛出生的小叔叔臺哥兒。彼時鄭家那位小沈氏夫人也挺個肚子,說再等半年也要生了。王氏臉上笑嘻嘻,心裏卻念叨著又要送禮了。
回到家裏,盛紘卻又聽說王家大舅哥一家上京述職的消息。王氏多年不見娘家人了,眉飛色舞道:“如今咱們家越發好了,母親也想來看看我,便頭裏先上京了。大哥和嫂子且要等兩日。”
盛紘看著她的模樣,想想壽安堂的老太太,心內隱隱不安,只是也不好當年打擊她。
而事實證明盛紘的第六感完全正確,不出兩日,王老夫人進京了,然後就上了平翼侯府探女,康姨媽陪同——人家的理由很充分,王老夫人獨自進京,做女兒的要隨行侍奉。
雖然盛紘不介意掃了康姨媽的臉面,盛老太太卻叫他且看著王老夫人,先按兵不動,盛紘想想,忍了。
是日,華蘭等幾個出嫁的女兒也回來,聯同外孫女婿們拜見外祖母。因盛紘也是晚輩,在岳母面前,倒也不必避諱,一家子人坐滿了壽安堂,小輩們只好站著。
盛紘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就沒見過王老夫人,少不得行禮拜見。王老夫人頗喜歡這個二女婿,不由得笑道:“自從女婿封了侯爺,我還是頭一回見呢。我原就說女婿是個有前程的,今日果然不錯!”
王老夫人不愧人老成精,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可比王氏強多了。盛紘謙虛地起身,作揖道:“岳母言重了,這都是聖上恩德,祖宗庇佑。舅兄外任多年,也少了京中勾心鬥角,比小婿自在多了。”
王老夫人笑道:“你大舅哥沒什麽出息,不過是旁人看著他父親的面子罷了。此次回京述職,我老婆子也折騰不動了。就盼著他能長留京中,再不濟,能換個山清水秀的地界,別再去那窮山惡水的去處就是了。”
盛紘細心聽著,這後半句才是重點。外放官員能否回京,能去何處為官,都是吏部考績評優。盛紘是吏部尚書,王老夫人當著他的面說出這句話,無非是讓他為王家出力了。
憑盛紘的官職,想做成這件事並不難,畢竟王老夫人對自己的兒子也應該足夠了解,資質平庸,補上要職是不可能的,一個不小心還要惹禍招災。對於王舅兄而言,一個清貴的閑職就燒高香了。
本來,王老夫人以為盛紘會滿口答應。可盛紘看著她身邊的康王氏,怎麽看怎麽膈應,遂恭敬道:“岳母何必煩心?岳丈的牌位還在太廟賢良祠裏放著,誰敢不給舅兄個面子呢。不似小婿,近日來常叫人彈劾,上次險些連楓哥兒都牽扯進去。到底是他們見小婿沒什麽根基,若是舅兄也在京中,小婿但安心許多。”
王老夫人眉頭動了動,覺得盛紘的話頗有意思。既不說幫忙,也不說不幫忙,通篇訴苦,卻又表明了希望自己的兒子留在京中,也不知什麽想頭?
此時,又聽康王氏在那裏陰陽怪氣道:“如今妹夫官做得高了,眼裏也看不進咱們這些破落戶了,前幾年我家老爺求著妹夫幫忙疏通起覆,倒鬧了個好大的沒臉,妹夫末了也沒點頭。是了,妹夫想做清官,哪裏能摻和這些事,只看著我們家吃糠咽菜……”
“女婿拿著皇上俸祿,領著皇上恩典,怎能不做清官?”盡管一時不懂得盛紘的心思,但王老夫人深知無論自己還是康王氏都不可以開罪盛家,遂出言打斷她,沈聲教訓道:“你妹夫待你們家也不錯了,我聽說正哥兒年前剛補了戶部的副主事,不是你妹夫出力,你當正哥兒有那個本事?”
康姨媽不甘地閉上嘴。
王老夫人慚愧地笑著說:“她是被我慣壞了,又憂心你姐夫的事,女婿可別吃心。我是知道你的,這幾年也沒好好地在京城裏呆著,怕是耽擱了,往後若有空閑,便是與你姐夫說句話也無妨。”
盛老太太舉起茶杯喝著,只當沒聽到這話。盛家的女兒女婿們眼觀鼻鼻觀心,更不敢輕易插口。明蘭側著身子假裝與如蘭閑談,耳朵卻機靈地關註著盛紘這裏。
在明蘭看來,世間不要臉各有各的方式。如康姨媽是滿腦子的壞心眼,明晃晃的不要臉,還不知所謂。如王老夫人,也是倚老賣老,我就是在強迫你,看你敢拿我怎麽樣。
盛紘自然是不吃這套的,只管微笑不搭腔。
卻是王氏聽不得母親兩句軟話,開口道:“母親說得什麽話,咱們都是一家人,你女婿幫襯著也沒什麽……”
王氏一遇見娘家人,就立刻沒了腦子,從助攻變成反賊。
盛紘一邊感慨多年教育付諸流水,一邊憋出個無比真誠的笑容,“大娘子說的是,大姨姐既說姐夫家裏都吃糠咽菜了,當連襟的怎能不幫襯著?雖說姐夫妄言內閣是非,先帝在內裏發了話永不錄用,這當官是不成了,可士農工商,總有個活法不是?現今方哥兒和正哥兒都是官身,本來姐夫在家養老即可,若姐夫實在耐不住清閑,小婿自當出力。或是給姐夫送兩個莊子歸農?或是小婿給堂兄捎個信去,幫著姐夫行商?大姨姐和姐夫瞧上什麽行當,只管說與我便是。”
王老夫人和康王氏聽全了盛紘的話,一口老血憋在心頭不知道怎麽發出來。康王氏氣得臉色鐵青,王老夫人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而明蘭同學連忙扭頭向齊衡懷裏,生怕自己露出來笑模樣兒叫讓人看見。
華蘭墨蘭各自舉起茶杯掩飾,倒也看不出什麽。如蘭顯然修行不夠,一聲強忍的笑聲已經突兀地響了起來。
還是老太太有本事,當即笑瞇瞇地替如蘭掩過去,笑罵盛紘道:“多大的人了,當著孩子們呢,還跟親家太夫人和姨太太說嘴。那康家老爺是清貴人家的讀書人出身,豈能務農經商?人家兩個哥兒都是有出息的,自然是留在家中享天倫之樂,是最好不過了。”
“老太太說的是。”盛紘笑道,“原是兒子見岳母不知道這其中緣由,只當姐夫是犯了什麽小錯,一時被貶謫,這才說與岳母。岳母常年在外頭,哪裏知道這些,也是兒子這幾年聽老大人們說的。”說著,他向王老夫人拱了拱手,“岳母明鑒,實是當初申辰之亂,內閣臣子們新舊交替,竟將先帝這話都告訴給皇上了。皇上總沒有違逆先帝的道理,是而小婿也無能為力。不過,大舅兄為人向來妥當,想要留在京中也不難。我與禮部周侍郎有些交情,明日我去封信問一問便是。”
先打一棒子,再給個甜棗,這是盛紘在朝堂上慣用的伎倆。王老夫人固然疼愛女兒,可她很清楚她以後是要靠兒子養老送終的。盛紘擺明了不能插手康家的事,卻同意了幫王家舅兄,以示不忘舅兄。
以盛紘的官位,只要說了幫忙便一定能成,這點毋庸置疑。王老夫人聽罷,也只得道:“有勞賢婿了,如此是最好不過。改日你舅兄進京,當親自上門拜謝才是。”
盛紘適時推辭道:“這可不必,都是自家人,算不得什麽,叫外頭知道了也不好。還是我去了信,得了準信兒告訴舅兄,舅兄再自己拜上周侍郎府上就是了。天子腳下,須處處小心謹慎才是。”
王老夫人心思透亮,道:“這我老婆子明白。也好,免得旁人說你舉賢不避親了。”
兩下滿意,只剩康王氏一個怏怏不樂。還是王氏這會子來了眼力價兒,向眾人笑道:“說了這麽久,孩子們怕都餓了,還是先開席吧,吃飽喝足了,再說這些瑣碎事吧。”
待送走了王老夫人和康王氏,盛紘再次警告了王氏,不許她再與康姨媽往來。順便告訴她,無論她背後答應了康家王家多少事也沒用,因為盛紘都不會幫忙。
此後幾個月,不知是不是那日盛紘的堅決,康姨媽安分了幾日。王氏除了偶爾去王家看望王老夫人,偶遇康姨媽外,也見不了她幾次,盛紘便不大理會。
秋高氣爽,涼意漸起。十月,在盛紘的領導下,吏部於官員一應考績任免俱下。王舅兄果然留在了京中,正五品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禮部清貴,祠祭也是要緊差事,交接王公貴族,雖只正五品,也不算委屈。
過了幾日,威北侯沈從興為嫡長子與忠敬侯鄭氏本家的嫡出小姐定親,便是鄭駿鄭驍兄弟倆的堂侄女,盛紘親去慶賀。這兩家是親上加親,倒也門當戶對。沈家嫡長子沒了小鄒氏和鄒家拖累,被教養得還不錯,至少不算委屈了人家姑娘。
席間,沈家鄒夫人順帶向王氏提了長棟與沈家遠房叔叔的女兒沈氏繡巧的婚事,這種事王氏已不敢自己做主,回去告訴盛紘。盛紘並不反對,不過長棟才十三歲,只能暗暗約定了,待沈家姑娘及笄了再去提親。
此後,長棟同學依舊如常地讀書學經商,絲毫不知自己已經被定下老婆了。
以長棟如今的身價,實則不一定要娶這樣武將暴發戶的女兒。不過盛紘深深記得,書裏這個沈家姑娘為人寬厚平和,與長棟夫妻情分極好。只這一點,也足夠了。
眼看快過年了,皇上忽然有感每每過了隆冬,草原上食物匱乏,羯奴就出兵大肆劫掠,遂點了顧廷燁等幾員大將領兵去隴西,兵發幾路,趁羯奴熬不住出來時,一網打盡。
這旨意來得突然。許多老臣都沒看明白皇帝的舉措,只以為是皇帝窮兵黷武,一味征伐。
無人知道,在皇帝下旨之前,曾召了盛紘入宮議事。
內容很簡單——是時候收網了。
十一月上旬,皇帝命欽天監擇一吉日,禦駕親臨西郊燕雲臺,點齊將帥,歃血祭天,隨後兵發三路,齊奔隴西而去。顧廷燁隨英國公走北路,沈從興領段氏兄弟一路往西,薄天胄與甘老將軍居中為主。
這幫人都是朝廷有能力的主將,除了甘老將軍,幾乎是皇帝的所有心腹。落在聖德太後眼裏,就是皇帝得用的人,都在外頭了,是個可乘之機。
此一去,一開始不必說,連同早在西邊的長梧,打了羯奴一個措手不及,剩餘殘兵都趕至西北塞外,為即將到來的大戰開了個好彩。
年末年初,最是朝堂上忙碌的時候,尤其吏部,考核朝臣,分派舉子,樁樁件件都要盛紘做主。今天戶部要個狀元,明天刑部求個探花的,人情來往,盛紘感覺自己的發際線十分堪憂。
與此同時,他還要友情出演,幫著皇帝演戲。
三月春光如許,西邊的邸報卻是說羯奴仗著地利之便,兼野騎靈活,神出鬼沒,難以捕捉,幾路大軍四處搜索敵蹤,有勝有負。又說英國公貪功冒進,致使孤軍深入,後援斷給,於黑水河一帶中伏,折損了幾員大將,現敗退至和營山求涪嶺。
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夫君,同時遇了危情,顧家張夫人心急如焚,不由得求著嫂子墨蘭上了盛府,請盛紘靠在兩家姻親,向皇帝求情。
盛紘推辭不過,交代好了家人便入了宮,這一去便是深夜未歸。次日,前朝傳來消息,說盛紘為英國公和顧廷燁求情,觸怒皇帝,被打了三十廷杖,還押去了東廠責問。長柏為父牽連,被罰閉門思過。
盛家上下,自比,算是炸了鍋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平寧郡主擺了幾天的流水席,慶賀齊成遠升遷,這樣的隆重,與其說是猖狂,倒不如說也是自保的一種——比起一個全乎人兒,聖德太後派系的人更希望齊成遠品行上有瑕疵,如此一來,便不會全力對付他。
一家有一家的艱難,盛紘自顧不暇,無心插手。他只會讓王氏關照一下明蘭的和哥兒是否康健,送些小兒家的物件兒,順帶提醒齊成遠同志兒孫尚在,不要放棄治療。
又一個新年,在京城的爆竹聲中盛大來臨。盛紘頭一回丟了古訓,親自抱著森哥兒站在外頭,震耳的隆隆聲劃破黑夜的寂靜,漫天的煙花五彩絢爛,把夜空點綴如白晝。森哥兒已經五歲了,膽子也大,興奮得手舞足蹈。
盛紘一邊把一個燙金的紅包塞在森哥兒衣襟裏,一邊沖王氏笑道:“森哥兒重了許多,不像長柏那時候高高瘦瘦的。”
王氏擰了一把森哥兒白嫩嫩的小臉兒,道:“都是他幾個姐姐慣的他,三天兩頭地送什麽桂花糕,時新的蜜餞果子,明丫頭還特地寫了本食譜來,叫小廚房學著給森哥兒做菜,不長肉都怪了。”
“小孩子嘛,等過了正月,請個先生為他開蒙就好了。”盛紘樂呵呵道。今是崇德五年,森哥兒五歲,他的出生腳踏兩朝更替,與新朝同壽。盛紘已想好,林風作為盛紘一生的衣缽,將由森哥兒延續下去。
長柏為人方正,日後也是閣臣之選,若僅是襲爵,反而誤了他。長楓長棟都是庶子,為人又扛不起重任。唯有長森,雖小小年紀,卻機靈聰慧,若是從小好好培養,來日必有好結果。
自從有了這個打算,盛紘也不含糊,剛出了正月,他就親自上海家拜訪海氏父親海大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求著老大人讓自己一個得意弟子做了森哥兒的開蒙老師,並承諾以後森哥兒可在海氏家學讀書。
雖說森哥兒可以去國子監附學,但讀書是要一步一步來,總要打好了九年義務制教育的基礎,才能去念重點高中不是?
除此之外,盛紘也沒忘了幾個孫女外孫女,早在鄭駿將軍處打通了關系,預訂好往後都在鄭家閨學讀書。其實此時只有莊姐兒能去,不過凡事要打好提前量。
那位薛大家答應下來的時候,大概是沒想過,後來盛家的孫女外孫女加起來快趕上一個足球隊了。
陽春三月,盛紘夫婦去新造的威烈伯府吃了滿月酒,齊衡夫婦也代表齊國公府前去隨禮。盛紘在外席,看顧廷燁與齊衡同桌談笑,一個灑脫不羈,一個端方爽朗,似乎都該是書裏未遇明蘭時的模樣。
而裏面席上,明蘭抱著不滿周歲的和哥兒,哄他拜見剛出生的小叔叔臺哥兒。彼時鄭家那位小沈氏夫人也挺個肚子,說再等半年也要生了。王氏臉上笑嘻嘻,心裏卻念叨著又要送禮了。
回到家裏,盛紘卻又聽說王家大舅哥一家上京述職的消息。王氏多年不見娘家人了,眉飛色舞道:“如今咱們家越發好了,母親也想來看看我,便頭裏先上京了。大哥和嫂子且要等兩日。”
盛紘看著她的模樣,想想壽安堂的老太太,心內隱隱不安,只是也不好當年打擊她。
而事實證明盛紘的第六感完全正確,不出兩日,王老夫人進京了,然後就上了平翼侯府探女,康姨媽陪同——人家的理由很充分,王老夫人獨自進京,做女兒的要隨行侍奉。
雖然盛紘不介意掃了康姨媽的臉面,盛老太太卻叫他且看著王老夫人,先按兵不動,盛紘想想,忍了。
是日,華蘭等幾個出嫁的女兒也回來,聯同外孫女婿們拜見外祖母。因盛紘也是晚輩,在岳母面前,倒也不必避諱,一家子人坐滿了壽安堂,小輩們只好站著。
盛紘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就沒見過王老夫人,少不得行禮拜見。王老夫人頗喜歡這個二女婿,不由得笑道:“自從女婿封了侯爺,我還是頭一回見呢。我原就說女婿是個有前程的,今日果然不錯!”
王老夫人不愧人老成精,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可比王氏強多了。盛紘謙虛地起身,作揖道:“岳母言重了,這都是聖上恩德,祖宗庇佑。舅兄外任多年,也少了京中勾心鬥角,比小婿自在多了。”
王老夫人笑道:“你大舅哥沒什麽出息,不過是旁人看著他父親的面子罷了。此次回京述職,我老婆子也折騰不動了。就盼著他能長留京中,再不濟,能換個山清水秀的地界,別再去那窮山惡水的去處就是了。”
盛紘細心聽著,這後半句才是重點。外放官員能否回京,能去何處為官,都是吏部考績評優。盛紘是吏部尚書,王老夫人當著他的面說出這句話,無非是讓他為王家出力了。
憑盛紘的官職,想做成這件事並不難,畢竟王老夫人對自己的兒子也應該足夠了解,資質平庸,補上要職是不可能的,一個不小心還要惹禍招災。對於王舅兄而言,一個清貴的閑職就燒高香了。
本來,王老夫人以為盛紘會滿口答應。可盛紘看著她身邊的康王氏,怎麽看怎麽膈應,遂恭敬道:“岳母何必煩心?岳丈的牌位還在太廟賢良祠裏放著,誰敢不給舅兄個面子呢。不似小婿,近日來常叫人彈劾,上次險些連楓哥兒都牽扯進去。到底是他們見小婿沒什麽根基,若是舅兄也在京中,小婿但安心許多。”
王老夫人眉頭動了動,覺得盛紘的話頗有意思。既不說幫忙,也不說不幫忙,通篇訴苦,卻又表明了希望自己的兒子留在京中,也不知什麽想頭?
此時,又聽康王氏在那裏陰陽怪氣道:“如今妹夫官做得高了,眼裏也看不進咱們這些破落戶了,前幾年我家老爺求著妹夫幫忙疏通起覆,倒鬧了個好大的沒臉,妹夫末了也沒點頭。是了,妹夫想做清官,哪裏能摻和這些事,只看著我們家吃糠咽菜……”
“女婿拿著皇上俸祿,領著皇上恩典,怎能不做清官?”盡管一時不懂得盛紘的心思,但王老夫人深知無論自己還是康王氏都不可以開罪盛家,遂出言打斷她,沈聲教訓道:“你妹夫待你們家也不錯了,我聽說正哥兒年前剛補了戶部的副主事,不是你妹夫出力,你當正哥兒有那個本事?”
康姨媽不甘地閉上嘴。
王老夫人慚愧地笑著說:“她是被我慣壞了,又憂心你姐夫的事,女婿可別吃心。我是知道你的,這幾年也沒好好地在京城裏呆著,怕是耽擱了,往後若有空閑,便是與你姐夫說句話也無妨。”
盛老太太舉起茶杯喝著,只當沒聽到這話。盛家的女兒女婿們眼觀鼻鼻觀心,更不敢輕易插口。明蘭側著身子假裝與如蘭閑談,耳朵卻機靈地關註著盛紘這裏。
在明蘭看來,世間不要臉各有各的方式。如康姨媽是滿腦子的壞心眼,明晃晃的不要臉,還不知所謂。如王老夫人,也是倚老賣老,我就是在強迫你,看你敢拿我怎麽樣。
盛紘自然是不吃這套的,只管微笑不搭腔。
卻是王氏聽不得母親兩句軟話,開口道:“母親說得什麽話,咱們都是一家人,你女婿幫襯著也沒什麽……”
王氏一遇見娘家人,就立刻沒了腦子,從助攻變成反賊。
盛紘一邊感慨多年教育付諸流水,一邊憋出個無比真誠的笑容,“大娘子說的是,大姨姐既說姐夫家裏都吃糠咽菜了,當連襟的怎能不幫襯著?雖說姐夫妄言內閣是非,先帝在內裏發了話永不錄用,這當官是不成了,可士農工商,總有個活法不是?現今方哥兒和正哥兒都是官身,本來姐夫在家養老即可,若姐夫實在耐不住清閑,小婿自當出力。或是給姐夫送兩個莊子歸農?或是小婿給堂兄捎個信去,幫著姐夫行商?大姨姐和姐夫瞧上什麽行當,只管說與我便是。”
王老夫人和康王氏聽全了盛紘的話,一口老血憋在心頭不知道怎麽發出來。康王氏氣得臉色鐵青,王老夫人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而明蘭同學連忙扭頭向齊衡懷裏,生怕自己露出來笑模樣兒叫讓人看見。
華蘭墨蘭各自舉起茶杯掩飾,倒也看不出什麽。如蘭顯然修行不夠,一聲強忍的笑聲已經突兀地響了起來。
還是老太太有本事,當即笑瞇瞇地替如蘭掩過去,笑罵盛紘道:“多大的人了,當著孩子們呢,還跟親家太夫人和姨太太說嘴。那康家老爺是清貴人家的讀書人出身,豈能務農經商?人家兩個哥兒都是有出息的,自然是留在家中享天倫之樂,是最好不過了。”
“老太太說的是。”盛紘笑道,“原是兒子見岳母不知道這其中緣由,只當姐夫是犯了什麽小錯,一時被貶謫,這才說與岳母。岳母常年在外頭,哪裏知道這些,也是兒子這幾年聽老大人們說的。”說著,他向王老夫人拱了拱手,“岳母明鑒,實是當初申辰之亂,內閣臣子們新舊交替,竟將先帝這話都告訴給皇上了。皇上總沒有違逆先帝的道理,是而小婿也無能為力。不過,大舅兄為人向來妥當,想要留在京中也不難。我與禮部周侍郎有些交情,明日我去封信問一問便是。”
先打一棒子,再給個甜棗,這是盛紘在朝堂上慣用的伎倆。王老夫人固然疼愛女兒,可她很清楚她以後是要靠兒子養老送終的。盛紘擺明了不能插手康家的事,卻同意了幫王家舅兄,以示不忘舅兄。
以盛紘的官位,只要說了幫忙便一定能成,這點毋庸置疑。王老夫人聽罷,也只得道:“有勞賢婿了,如此是最好不過。改日你舅兄進京,當親自上門拜謝才是。”
盛紘適時推辭道:“這可不必,都是自家人,算不得什麽,叫外頭知道了也不好。還是我去了信,得了準信兒告訴舅兄,舅兄再自己拜上周侍郎府上就是了。天子腳下,須處處小心謹慎才是。”
王老夫人心思透亮,道:“這我老婆子明白。也好,免得旁人說你舉賢不避親了。”
兩下滿意,只剩康王氏一個怏怏不樂。還是王氏這會子來了眼力價兒,向眾人笑道:“說了這麽久,孩子們怕都餓了,還是先開席吧,吃飽喝足了,再說這些瑣碎事吧。”
待送走了王老夫人和康王氏,盛紘再次警告了王氏,不許她再與康姨媽往來。順便告訴她,無論她背後答應了康家王家多少事也沒用,因為盛紘都不會幫忙。
此後幾個月,不知是不是那日盛紘的堅決,康姨媽安分了幾日。王氏除了偶爾去王家看望王老夫人,偶遇康姨媽外,也見不了她幾次,盛紘便不大理會。
秋高氣爽,涼意漸起。十月,在盛紘的領導下,吏部於官員一應考績任免俱下。王舅兄果然留在了京中,正五品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禮部清貴,祠祭也是要緊差事,交接王公貴族,雖只正五品,也不算委屈。
過了幾日,威北侯沈從興為嫡長子與忠敬侯鄭氏本家的嫡出小姐定親,便是鄭駿鄭驍兄弟倆的堂侄女,盛紘親去慶賀。這兩家是親上加親,倒也門當戶對。沈家嫡長子沒了小鄒氏和鄒家拖累,被教養得還不錯,至少不算委屈了人家姑娘。
席間,沈家鄒夫人順帶向王氏提了長棟與沈家遠房叔叔的女兒沈氏繡巧的婚事,這種事王氏已不敢自己做主,回去告訴盛紘。盛紘並不反對,不過長棟才十三歲,只能暗暗約定了,待沈家姑娘及笄了再去提親。
此後,長棟同學依舊如常地讀書學經商,絲毫不知自己已經被定下老婆了。
以長棟如今的身價,實則不一定要娶這樣武將暴發戶的女兒。不過盛紘深深記得,書裏這個沈家姑娘為人寬厚平和,與長棟夫妻情分極好。只這一點,也足夠了。
眼看快過年了,皇上忽然有感每每過了隆冬,草原上食物匱乏,羯奴就出兵大肆劫掠,遂點了顧廷燁等幾員大將領兵去隴西,兵發幾路,趁羯奴熬不住出來時,一網打盡。
這旨意來得突然。許多老臣都沒看明白皇帝的舉措,只以為是皇帝窮兵黷武,一味征伐。
無人知道,在皇帝下旨之前,曾召了盛紘入宮議事。
內容很簡單——是時候收網了。
十一月上旬,皇帝命欽天監擇一吉日,禦駕親臨西郊燕雲臺,點齊將帥,歃血祭天,隨後兵發三路,齊奔隴西而去。顧廷燁隨英國公走北路,沈從興領段氏兄弟一路往西,薄天胄與甘老將軍居中為主。
這幫人都是朝廷有能力的主將,除了甘老將軍,幾乎是皇帝的所有心腹。落在聖德太後眼裏,就是皇帝得用的人,都在外頭了,是個可乘之機。
此一去,一開始不必說,連同早在西邊的長梧,打了羯奴一個措手不及,剩餘殘兵都趕至西北塞外,為即將到來的大戰開了個好彩。
年末年初,最是朝堂上忙碌的時候,尤其吏部,考核朝臣,分派舉子,樁樁件件都要盛紘做主。今天戶部要個狀元,明天刑部求個探花的,人情來往,盛紘感覺自己的發際線十分堪憂。
與此同時,他還要友情出演,幫著皇帝演戲。
三月春光如許,西邊的邸報卻是說羯奴仗著地利之便,兼野騎靈活,神出鬼沒,難以捕捉,幾路大軍四處搜索敵蹤,有勝有負。又說英國公貪功冒進,致使孤軍深入,後援斷給,於黑水河一帶中伏,折損了幾員大將,現敗退至和營山求涪嶺。
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夫君,同時遇了危情,顧家張夫人心急如焚,不由得求著嫂子墨蘭上了盛府,請盛紘靠在兩家姻親,向皇帝求情。
盛紘推辭不過,交代好了家人便入了宮,這一去便是深夜未歸。次日,前朝傳來消息,說盛紘為英國公和顧廷燁求情,觸怒皇帝,被打了三十廷杖,還押去了東廠責問。長柏為父牽連,被罰閉門思過。
盛家上下,自比,算是炸了鍋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