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風浪
關燈
小
中
大
正月初一,照例京中王爵人家要進宮請安,盛府誥命夫人中盛老太太年老可免,便是王氏和長柏媳婦海氏一同覲見,順帶參加後廷宮宴。盛紘倒是省事,只需叩見過皇帝領了賞賜便可退下。臣子們的賞賜沒有誥命夫人們那樣花樣百出,有什麽綾羅綢緞,無非是些字畫古玩之類。
崇德四年的宮宴,在聖德太後的病體沈重之下,順理成章地由聖安太後主持。還是據知情人王氏透露,當日皇後娘娘挺著大肚子風光無限,底下容妃與玉昭儀各自仗著龍胎分庭抗禮,一後一妃一昭儀的三角形宮鬥模式基本形成。
年節沐休十日,百官封印,盛紘也得以休憩數日,除去必要的出門拜歲,同僚宴請,一概待在府裏,說笑閑聊以度日,有事兒處理處理文書,沒事兒就教森哥兒讀書。森哥兒秉性是中和了長柏與長楓,有些念書的靈性,聰明伶俐,卻又不像長柏那樣刻板,說起來是更像盛紘本人。
這一日又是闔府家宴,因四個丫頭都出了門子,席上不免冷清,盛老太太索性不叫避諱,一大家子人圍了一張團圓桌,就是香姨娘和萍姨娘也沒落下,胡亂坐了一旁的小桌。
菜嘗五味,酒過三巡,便說起棟哥兒和森哥兒來。盛紘笑容滿面,對著盛老太太說道:“咱們家的孩兒裏,柏哥兒穩重,楓哥兒聰穎,都算是考了進士。棟哥兒雖也不錯,到底是書性不足,兒子總想著給他謀一個什麽出路才好。”
棟哥兒一聽這話,不由得臉色一白,行動間拘謹了許多。盛老太太看在眼裏,不緊不慢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未必只有讀書做官才是好的。”
盛紘怕她誤會,連忙解釋:“兒子也是這樣想,才問到母親面前。這士農工商,總是有一條能走的。”
盛老太太的嘴角這才平了,她老人家靜靜地撚了一會兒佛珠,半晌才道:“依我看不如就叫棟哥兒去跟他長松兄長學學經商,咱們家不是有許多生意麽,這柏哥兒和楓哥兒都不是經商的料子,且叫棟哥兒學著些吧。”
於是次日開始,盛紘便從鋪子裏挑了個年輕有為的賬房先生來教棟哥兒看賬,至於四書五經則不再強求,只學會些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學問即可。
元宵節後,皇帝與帝黨開始發力,朝堂上爭鬧得異常厲害,劾疏滿天飛,口水殿上流,一點點翦除聖德太後與甘老將軍羽翼。這都是盛紘做慣了的事,除了都察院暫時未被波及,凡是與那兩位有來往的,或問罪下獄,或乞骸骨歸隱田園,或明升暗貶遠離朝局。
可是與此同時,兩淮的巡鹽事務卻沒能那樣一帆風順。齊成遠和盧顯一行人到兩淮清理鹽務,本還算妥當,可京中朝堂清洗的消息傳過去,幕後之人終於不能忍耐。巡鹽禦史一行不過半月之內,便遭了兩次刺殺,對方下手極為狠辣,若非前翼將軍耿介忠等人拼死相護,齊成遠這把軟骨頭怕是要交代在魯東悍匪的手裏。
消息傳來,牽動的是兩家人的心。齊國公府上下急得團團轉,平寧郡主幾乎兩三天便請求入宮覲見兩宮太後及皇後。盧閣老倒是沈得住氣,可也架不住快臨盆的如蘭在府裏成日淚流滿面,連著盛老太太和王氏都心焦不已,一個整日裏誦經念佛,一個夜深人靜時便開始抱怨盛紘。
禦書房裏,皇帝也有些心緒不寧,忍不住問盛紘:“盛愛卿可有把握?兩淮那裏越來越不安穩,平寧郡主擔心齊成遠不肯罷休。她好歹是靜安皇後養大的,先帝視之如親妹,朕也要叫一聲姑母,她這樣成日來給太後請安,太後也扛不住啊。”
盛紘拱了拱手,安慰道:“此番巡鹽與清理聖德太後黨羽並行,他們必定左右難支。現下他們先動了巡鹽禦史,皇上反而應該慶幸,這說明對方已經沒有其他法子,只好出此下策,明晃晃地動手鏟除。為今之計,需派遣一位武將同去兩淮,名為護衛,實則是助齊大人一臂之力。”
“耿介忠受傷回京,是該有人接替他。”皇帝喃喃自語,“可這接替他的人選……”
盛紘打斷皇帝的話,溫和道:“既要有剿匪之能,又要能在兩淮鹽商處有人情人脈,除了顧將軍,皇上您說還能有誰?”
皇帝一楞,“顧二郎?”旋即腦袋裏轉轉,顧廷燁外祖家裏便是大鹽商,人情人脈信手拈來,他自己官居從三品京衛指揮使司指揮同知,領兵剿匪也足夠了。
盛紘頷首應答:“正是。顧二郎到底出身寧遠侯府,雖說年前侯爺病故,他辭了侯位讓與他三弟,但一筆難寫兩個顧,勳爵人家便是沖著英國公府,也要給他些臉面,去兩淮那裏總有用處。”
“愛卿是說潛國公那幾家?”皇帝皺眉問道。
“潛國公之子尚聖德太後所出公主,與另幾家聖德太後派系把持海船商貿近十五年,每年少說也有兩三百萬兩的進項,乃此次清理鹽務重中之重。”盛紘道,“與其治標不治本,倒不如連根拔起。眼下聖德太後與外頭聯系艱難,正是發作的好時機。”
皇帝嘆道:“朕何嘗不知?只是朝堂之上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只怕還沒發作出什麽,彈劾的折子就能雪片似地飛到禦書房來,得不償失。”
可不是?書裏皇上還沒派顧廷燁呢,幾名言官就聯名上奏疏,參威北侯沈從興以權謀私,下列奏侵占民田,巧取豪奪,結黨不軌等十一條罪狀。多半都是鄒家鬧出來的事端,人家言官禦史也沒潑什麽臟水。如今大鄒氏健在,奈何沈國舅實在不是個謹慎小心的人,彈劾的事還真說不好。
蜀州民風彪悍,這群從龍之臣十有八九是行伍出身,人家聖德太後派系滴水不漏,他們倒是專管漏水。同儕盛紘表示,一群豬隊友,帶不動啊帶不動。
一時靜默,皇帝心裏郁悶,又提起小段將軍在兩淮著了人家的道,被誣陷奸汙良家女子、逼死人命的事兒,要問盛紘解決辦法。
盛紘也沒什麽法子,只得出了個不算太餿的餿主意:“左右耿將軍要回來養傷,索性便叫小段將軍一同回京待審。到了京裏,證據是否確鑿還不是皇上說了算。”便是查有實證,給小段將軍謀個遭人陷害也不難。一旦把這事兒上升到阻礙清理鹽務的層級,真真假假就沒人會關心了。
皇帝暫時沒有更好的主意,只好依言寫了折子批下去。盛紘又道:“皇上若是擔心彈劾,不如先派國舅爺離京一趟,往京郊大營練兵。再請皇後娘娘稱病幾日,多多擡舉容妃娘娘與玉昭儀,掩人耳目即是。”
“威北侯不在,耿介忠受傷,段成泳待審,他們多半是找不到誰來彈劾了。”皇帝喃喃自語,“朕即刻下旨。”
次日,皇帝下旨顧廷燁為兩淮鎮守使,總署地方軍務,急令即刻啟程。
盛紘與顧廷燁來往不多,加上前朝紛爭不斷,便未去送行,只是托相送妹夫的張桂節送去書信一封,略加指點。至於顧二郎看進去多少,能用上多少,暫且不知。
顧廷燁前腳剛走,後腳朝廷裏的言官就開始叫喚了。只可惜沈國舅不在,大鄒氏將鄒家人管束得極好,禦史們看沒有下手之處,轉頭便針對起日前一直與他們做對的盛紘來。
收到皇上送來的關於長楓行為不檢、出入煙花之地的彈劾奏折的時候,盛紘正在翰林院與長柏喝茶,長柏同志對奏折內容進行了高度總結,並提出建議若幹:第一,父兄上表請罪;第二,讓長楓主動承認錯誤並接受朝廷處分;第三,家法處置。
盛紘放下茶杯,問道:“以你對長楓的了解,此事有幾分真假?”
長柏一楞,想著自家三弟的人物品格,頓時苦大仇深:“依三弟性情,只怕不是空穴來風。”他覷著老爹的神色,想了想又補充道:“不過……自從成親後,有弟妹管著,三弟原已好了不少,按說也不會如此,多半是與人應酬來往,推辭不過,才被人捉了現行。”
“長楓可是順天府的七品推官,不論是順天府還是京衛指揮使司的人,想抓他的馬腳,多多少少也要看著平翼侯府的情面,提前漏個風聲,怎麽就能暢通無阻地把折子送到禦史臺?你便不曾想過?”
“父親的意思是……”
“此番是委屈了長楓。”盛紘平靜微笑,一語道破,“是為父授意的長楓,故意中計,與那群人去勾欄院廝混。”
長柏皺眉,不解地問:“父親為何這般與人可乘之機?”
“你且等著看便是。”盛紘道,“方才你說的法子,正式禦史臺的老狐貍們想看到的,可惜,世間之事並不能如他們所願。”
次日朝堂,奏折內容大白於眾人之前。除了對長楓的彈劾,都察院禦史吳英還怒斥盛紘教子無方,以權謀私,縱容其為官不正,品行不端,妄為重臣,甚至話裏話外說盛家下一代子孫品性堪憂,難以繼承侯府雲雲。
對此,盛紘無比淡定,只是問:“吳大人說犬子流連煙花之地,可有證據?是何人首告,順天府可有記錄在案?抑或是犬子舉止失矩,酒後傷亡人命,有大理寺或京衛指揮使司的人捉拿待審?”
吳英聞言啞口,長楓之事哪有什麽官府捉拿,不過是同行之人揭發罷了。盛紘當即上奏說有人誣陷朝廷命官(即長楓同志),請有司審理。這一查下去可不得了,無論涉事的勾欄院還是順天府,上下口徑一致,都說長楓是奉命去勾欄院捉拿人犯的,而非進行不正當消費。
細查之下,還發現長楓捉拿的正是一群仗勢欺人魚肉百姓的紈絝子弟,多半是哪個將軍府或伯爵府的親戚,旁的也就罷了,偏偏其中還有一個叫吳起仁的,正是禦史吳英家的那個二世祖。
若真是花街柳巷尋開心的公子哥兒,倒也罷了,查出來也不會處置,最多罰去翰林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好巧不巧,這吳起仁不是白丁一枚,而是仗著祖上的恩蔭在都察院領著不大不小的芝麻官職。大周律法,官員不得狎妓,都察院又是監察機構,吳起仁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更有甚者,那些被抓的紈絝們為了脫罪,相互攀咬,竟將吳起仁也拉進了魚肉百姓這個罪名裏,你一言我一語,把個吳起仁說成了十惡不赦的大魔頭。大理寺雷厲風行,順藤摸瓜,連帶查出不少吳家的罪證,奏折遞到皇上面前,吳英腿都軟了,原先彈劾長楓的那群人見風使舵,轉而攻擊起吳英父子,請求重罪論處。
皇帝也不含糊,當即下旨,吳起仁數罪並罰,流徙西南三千裏,吳英治家不嚴,察事不明,誣陷朝廷命官,革職,貶出京城,子孫三代永不錄用。
聰明反被聰明誤,大概就是如此了。被禦前侍衛拖走的時候,吳英大概都想不明白,他明明是找人設計長楓,怎麽就偷雞不成蝕把米,反把自己搭進去了。
盛紘自認真得沒做什麽,就是從長楓口中得知有幾個紈絝子弟最近總是跟他套近乎之後,將計就計,叫長楓想方設法將吳起仁拖進了這趟渾水。考慮到吳家沒做什麽大逆不道的事,他擱置了如小段將軍侮辱良家婦女逼死人命的那種劇本,給吳英父子留了一條後路。
盛紘不算什麽好人,都被設計到頭上了還能聖父一樣胸懷大度。林楓更不是好人,你犯我一尺我還你一丈。跟這兩位比損招兒,吳英這個清貴出身的讀書人還是差了些。
此事一過,朝野上下都知曉吏部盛尚書城府深沈不是省油的燈,輕易不可開罪,那吳英便是個例子。連帶著,給蜀州派系找不自在的人都少了。小段將軍的案子也了了,是被人設計構害,罪魁禍首是個地方上的守備——這自然是忽悠人的,什麽不忿小段將軍對地方衛所的將官們不敬,原只想戲耍他一番,沒想那民婦性烈尋死,這才釀出大禍來。明知沒辦法再查下去,皇上便授意到此為止,將那守備撤職罰罪了事。
事後,皇上總算認識到,那群從蜀州來的“從龍之臣”,除了顧廷燁,都是些只會打仗的莽夫,適合沖鋒陷陣,似清理鹽務這樣的事,哪怕只是去當個保鏢都會被人給賣了。
交三月,春光燦爛,萬物覆蘇,皇上看京中平靜,順勢令盛紘在兵部兼任了清吏司郎中,協力署理西北道錢糧——其用意,自然是直面盤踞西北數十年的聖德太後勢力。
盛紘本來也有所顧忌,畢竟他根基淺薄,稍有不慎便是抄家滅族之禍。好在顧廷燁那裏連著幾道密折上來,兩淮那裏,齊成遠已打開局面,聖德太後的人都盯著他們,一時顧及不到西北。盛紘這才跟皇上立了軍令狀,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盛紘本著皇帝至上,也不管得罪不得罪人——反正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都得罪的差不多了——只知道拿著雞毛當令箭,西北糧道經手的官員,凡是甘老將軍黨羽,或從私生活裏設計,或揪出貪汙受賄的罪證,統一放到皇上面前。
不得不說皇帝是個好助攻,他足夠勵精圖治,雷厲風行,沒有背後把盛紘祭天了,但凡是盛紘或盛紘授意彈劾檢舉的官員,幾乎無一例外判了斬監候,抄家流放。當然不是說他對盛紘是君臣相護,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真得很缺錢,而這些抄沒來的銀子,差不多夠他打好幾場仗了。
直至五月末,顧廷燁順風順水地回來找老婆繁衍下一代時,西北糧道已經大換血,多半是盛紘提拔的門生。彼時兩淮官場的矛盾已達白熱化,兩派人馬拉足場子,正鬥得日月無光。
顧廷燁差事辦得好,皇上便也將原先的忌憚壓了不少,甚至背後與盛紘說起,待兩淮之事一了,便賞賜顧廷燁個爵位。
盛紘心想,這才算是顧廷燁自己掙來的出人頭地,封妻蔭子,書裏那般,多半還是借了他老爹的光。於是,他對此並無異議,高呼皇上聖明。
好歹他跟顧廷燁有個轉折親不是?
說起來顧二郎小日子過得倒也爽利,回來沒兩個月顧二夫人張氏就有喜了,趕在秋風送爽的涼快時節。彼時如蘭都生了柔姐兒,可惜盧顯人在兩淮,半個月後才被破例允許回京,參加孩子的滿月禮。只有長楓沒能如願兒女雙全,陳氏第二胎還是個小子,取名令哥兒。
這些都是小事,要緊的是六月初,皇後和容妃一前一後臨盆,皇後添了二公主,容妃則生了三皇子。由於玉昭儀的孩子未知男女,容妃在這個原本穩固的三角形中,漸漸超脫出來,後宮諸人最會看人下菜碟兒,對容妃極盡奉承。
聖德太後派系的人,原還以為得償所願,先是請求晉容妃為貴妃,後又由病得一塌糊塗的聖德太後出面,去太廟又哭了一通,說自己年老孤單,想將三皇子養在頤寧宮,以後有個陪伴。
第一個要求,皇上眼睛都沒眨就同意了,不過他同時也晉了玉昭儀為玉妃,理由是助玉妃安心養胎。第二個要求,理論上也同意了,三皇子養在頤寧宮,不過是養在東側後殿的聖安太後膝下。
皇帝的心思並不難猜,他並不想為了設計容妃,白白舍了自己的兒子,任憑新封的容貴妃哭暈了都沒松口。顯然,這位貴妃娘娘並不具備教好皇子的資質。
臘月翩翩而至,絮軟如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裹著京城一片晶瑩雪白。就是這樣瑞雪兆豐年的吉日,齊國公府給嫡長曾孫辦了百日宴,邀請親朋好友,作為親家的盛紘自然是座上賓,幾位連襟親也沒落下。
所謂抱孫不抱子,當日,從兩淮回來的齊成遠只抱著孫子不肯撒手,長久以來對盛紘子孫滿堂的怨念一掃而空。經小哥兒的祖父與外祖父即齊成遠和盛紘商榷半月,終於定下了名諱:齊容琛,字懷瑾,小名和哥兒。
盛紘在外席,只在明蘭與乳母來接孩子時,與她遙遙一面,相視一笑。至此,明蘭事事圓滿,盛紘守諾不渝。
與此同時,鎮撫司都尉劉正傑親率衛隊,拿了上百斤的油炮炸開京津渡口的冰面,讓兩淮的船隊靠岸,然後親自護送車隊一路上京。足足四十條大船,裝成兩百輛銀車,近八百多萬兩銀子,車隊綿延數十裏,最前頭的車到戶部時,最後頭那輛還沒進城門——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兩淮鹽案,皇帝大獲全勝,一氣摘了幾十頂烏紗帽,近百家鹽商受牽連——其中以潛國公府為首,幾乎散盡了五年的收成。齊成遠不但幫皇上收齊了今年的鹽稅銀子和去年虧空的兩筆款子,還起出了多件陳年大案。待次年開春,皇帝再署專案審理,想來還能刨出不少銀子。
為著表功,皇帝下旨,封顧廷燁為三等威烈伯,恩賞府邸、莊子、田地,並冊其正妻張氏為一品誥命夫人。而齊國公府上體君心,由老國公出面祭告祖宗,立齊成遠為世子,正式宣告爵位與大房無關。
臘八節,皇帝大宴群臣,雄心勃勃,立意明年要做出一番大成績來。盛紘居右手第一位,推杯換盞,痛飲而還——這一年,他四十有八,人生四紀,不以疾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崇德四年的宮宴,在聖德太後的病體沈重之下,順理成章地由聖安太後主持。還是據知情人王氏透露,當日皇後娘娘挺著大肚子風光無限,底下容妃與玉昭儀各自仗著龍胎分庭抗禮,一後一妃一昭儀的三角形宮鬥模式基本形成。
年節沐休十日,百官封印,盛紘也得以休憩數日,除去必要的出門拜歲,同僚宴請,一概待在府裏,說笑閑聊以度日,有事兒處理處理文書,沒事兒就教森哥兒讀書。森哥兒秉性是中和了長柏與長楓,有些念書的靈性,聰明伶俐,卻又不像長柏那樣刻板,說起來是更像盛紘本人。
這一日又是闔府家宴,因四個丫頭都出了門子,席上不免冷清,盛老太太索性不叫避諱,一大家子人圍了一張團圓桌,就是香姨娘和萍姨娘也沒落下,胡亂坐了一旁的小桌。
菜嘗五味,酒過三巡,便說起棟哥兒和森哥兒來。盛紘笑容滿面,對著盛老太太說道:“咱們家的孩兒裏,柏哥兒穩重,楓哥兒聰穎,都算是考了進士。棟哥兒雖也不錯,到底是書性不足,兒子總想著給他謀一個什麽出路才好。”
棟哥兒一聽這話,不由得臉色一白,行動間拘謹了許多。盛老太太看在眼裏,不緊不慢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未必只有讀書做官才是好的。”
盛紘怕她誤會,連忙解釋:“兒子也是這樣想,才問到母親面前。這士農工商,總是有一條能走的。”
盛老太太的嘴角這才平了,她老人家靜靜地撚了一會兒佛珠,半晌才道:“依我看不如就叫棟哥兒去跟他長松兄長學學經商,咱們家不是有許多生意麽,這柏哥兒和楓哥兒都不是經商的料子,且叫棟哥兒學著些吧。”
於是次日開始,盛紘便從鋪子裏挑了個年輕有為的賬房先生來教棟哥兒看賬,至於四書五經則不再強求,只學會些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學問即可。
元宵節後,皇帝與帝黨開始發力,朝堂上爭鬧得異常厲害,劾疏滿天飛,口水殿上流,一點點翦除聖德太後與甘老將軍羽翼。這都是盛紘做慣了的事,除了都察院暫時未被波及,凡是與那兩位有來往的,或問罪下獄,或乞骸骨歸隱田園,或明升暗貶遠離朝局。
可是與此同時,兩淮的巡鹽事務卻沒能那樣一帆風順。齊成遠和盧顯一行人到兩淮清理鹽務,本還算妥當,可京中朝堂清洗的消息傳過去,幕後之人終於不能忍耐。巡鹽禦史一行不過半月之內,便遭了兩次刺殺,對方下手極為狠辣,若非前翼將軍耿介忠等人拼死相護,齊成遠這把軟骨頭怕是要交代在魯東悍匪的手裏。
消息傳來,牽動的是兩家人的心。齊國公府上下急得團團轉,平寧郡主幾乎兩三天便請求入宮覲見兩宮太後及皇後。盧閣老倒是沈得住氣,可也架不住快臨盆的如蘭在府裏成日淚流滿面,連著盛老太太和王氏都心焦不已,一個整日裏誦經念佛,一個夜深人靜時便開始抱怨盛紘。
禦書房裏,皇帝也有些心緒不寧,忍不住問盛紘:“盛愛卿可有把握?兩淮那裏越來越不安穩,平寧郡主擔心齊成遠不肯罷休。她好歹是靜安皇後養大的,先帝視之如親妹,朕也要叫一聲姑母,她這樣成日來給太後請安,太後也扛不住啊。”
盛紘拱了拱手,安慰道:“此番巡鹽與清理聖德太後黨羽並行,他們必定左右難支。現下他們先動了巡鹽禦史,皇上反而應該慶幸,這說明對方已經沒有其他法子,只好出此下策,明晃晃地動手鏟除。為今之計,需派遣一位武將同去兩淮,名為護衛,實則是助齊大人一臂之力。”
“耿介忠受傷回京,是該有人接替他。”皇帝喃喃自語,“可這接替他的人選……”
盛紘打斷皇帝的話,溫和道:“既要有剿匪之能,又要能在兩淮鹽商處有人情人脈,除了顧將軍,皇上您說還能有誰?”
皇帝一楞,“顧二郎?”旋即腦袋裏轉轉,顧廷燁外祖家裏便是大鹽商,人情人脈信手拈來,他自己官居從三品京衛指揮使司指揮同知,領兵剿匪也足夠了。
盛紘頷首應答:“正是。顧二郎到底出身寧遠侯府,雖說年前侯爺病故,他辭了侯位讓與他三弟,但一筆難寫兩個顧,勳爵人家便是沖著英國公府,也要給他些臉面,去兩淮那裏總有用處。”
“愛卿是說潛國公那幾家?”皇帝皺眉問道。
“潛國公之子尚聖德太後所出公主,與另幾家聖德太後派系把持海船商貿近十五年,每年少說也有兩三百萬兩的進項,乃此次清理鹽務重中之重。”盛紘道,“與其治標不治本,倒不如連根拔起。眼下聖德太後與外頭聯系艱難,正是發作的好時機。”
皇帝嘆道:“朕何嘗不知?只是朝堂之上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只怕還沒發作出什麽,彈劾的折子就能雪片似地飛到禦書房來,得不償失。”
可不是?書裏皇上還沒派顧廷燁呢,幾名言官就聯名上奏疏,參威北侯沈從興以權謀私,下列奏侵占民田,巧取豪奪,結黨不軌等十一條罪狀。多半都是鄒家鬧出來的事端,人家言官禦史也沒潑什麽臟水。如今大鄒氏健在,奈何沈國舅實在不是個謹慎小心的人,彈劾的事還真說不好。
蜀州民風彪悍,這群從龍之臣十有八九是行伍出身,人家聖德太後派系滴水不漏,他們倒是專管漏水。同儕盛紘表示,一群豬隊友,帶不動啊帶不動。
一時靜默,皇帝心裏郁悶,又提起小段將軍在兩淮著了人家的道,被誣陷奸汙良家女子、逼死人命的事兒,要問盛紘解決辦法。
盛紘也沒什麽法子,只得出了個不算太餿的餿主意:“左右耿將軍要回來養傷,索性便叫小段將軍一同回京待審。到了京裏,證據是否確鑿還不是皇上說了算。”便是查有實證,給小段將軍謀個遭人陷害也不難。一旦把這事兒上升到阻礙清理鹽務的層級,真真假假就沒人會關心了。
皇帝暫時沒有更好的主意,只好依言寫了折子批下去。盛紘又道:“皇上若是擔心彈劾,不如先派國舅爺離京一趟,往京郊大營練兵。再請皇後娘娘稱病幾日,多多擡舉容妃娘娘與玉昭儀,掩人耳目即是。”
“威北侯不在,耿介忠受傷,段成泳待審,他們多半是找不到誰來彈劾了。”皇帝喃喃自語,“朕即刻下旨。”
次日,皇帝下旨顧廷燁為兩淮鎮守使,總署地方軍務,急令即刻啟程。
盛紘與顧廷燁來往不多,加上前朝紛爭不斷,便未去送行,只是托相送妹夫的張桂節送去書信一封,略加指點。至於顧二郎看進去多少,能用上多少,暫且不知。
顧廷燁前腳剛走,後腳朝廷裏的言官就開始叫喚了。只可惜沈國舅不在,大鄒氏將鄒家人管束得極好,禦史們看沒有下手之處,轉頭便針對起日前一直與他們做對的盛紘來。
收到皇上送來的關於長楓行為不檢、出入煙花之地的彈劾奏折的時候,盛紘正在翰林院與長柏喝茶,長柏同志對奏折內容進行了高度總結,並提出建議若幹:第一,父兄上表請罪;第二,讓長楓主動承認錯誤並接受朝廷處分;第三,家法處置。
盛紘放下茶杯,問道:“以你對長楓的了解,此事有幾分真假?”
長柏一楞,想著自家三弟的人物品格,頓時苦大仇深:“依三弟性情,只怕不是空穴來風。”他覷著老爹的神色,想了想又補充道:“不過……自從成親後,有弟妹管著,三弟原已好了不少,按說也不會如此,多半是與人應酬來往,推辭不過,才被人捉了現行。”
“長楓可是順天府的七品推官,不論是順天府還是京衛指揮使司的人,想抓他的馬腳,多多少少也要看著平翼侯府的情面,提前漏個風聲,怎麽就能暢通無阻地把折子送到禦史臺?你便不曾想過?”
“父親的意思是……”
“此番是委屈了長楓。”盛紘平靜微笑,一語道破,“是為父授意的長楓,故意中計,與那群人去勾欄院廝混。”
長柏皺眉,不解地問:“父親為何這般與人可乘之機?”
“你且等著看便是。”盛紘道,“方才你說的法子,正式禦史臺的老狐貍們想看到的,可惜,世間之事並不能如他們所願。”
次日朝堂,奏折內容大白於眾人之前。除了對長楓的彈劾,都察院禦史吳英還怒斥盛紘教子無方,以權謀私,縱容其為官不正,品行不端,妄為重臣,甚至話裏話外說盛家下一代子孫品性堪憂,難以繼承侯府雲雲。
對此,盛紘無比淡定,只是問:“吳大人說犬子流連煙花之地,可有證據?是何人首告,順天府可有記錄在案?抑或是犬子舉止失矩,酒後傷亡人命,有大理寺或京衛指揮使司的人捉拿待審?”
吳英聞言啞口,長楓之事哪有什麽官府捉拿,不過是同行之人揭發罷了。盛紘當即上奏說有人誣陷朝廷命官(即長楓同志),請有司審理。這一查下去可不得了,無論涉事的勾欄院還是順天府,上下口徑一致,都說長楓是奉命去勾欄院捉拿人犯的,而非進行不正當消費。
細查之下,還發現長楓捉拿的正是一群仗勢欺人魚肉百姓的紈絝子弟,多半是哪個將軍府或伯爵府的親戚,旁的也就罷了,偏偏其中還有一個叫吳起仁的,正是禦史吳英家的那個二世祖。
若真是花街柳巷尋開心的公子哥兒,倒也罷了,查出來也不會處置,最多罰去翰林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好巧不巧,這吳起仁不是白丁一枚,而是仗著祖上的恩蔭在都察院領著不大不小的芝麻官職。大周律法,官員不得狎妓,都察院又是監察機構,吳起仁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更有甚者,那些被抓的紈絝們為了脫罪,相互攀咬,竟將吳起仁也拉進了魚肉百姓這個罪名裏,你一言我一語,把個吳起仁說成了十惡不赦的大魔頭。大理寺雷厲風行,順藤摸瓜,連帶查出不少吳家的罪證,奏折遞到皇上面前,吳英腿都軟了,原先彈劾長楓的那群人見風使舵,轉而攻擊起吳英父子,請求重罪論處。
皇帝也不含糊,當即下旨,吳起仁數罪並罰,流徙西南三千裏,吳英治家不嚴,察事不明,誣陷朝廷命官,革職,貶出京城,子孫三代永不錄用。
聰明反被聰明誤,大概就是如此了。被禦前侍衛拖走的時候,吳英大概都想不明白,他明明是找人設計長楓,怎麽就偷雞不成蝕把米,反把自己搭進去了。
盛紘自認真得沒做什麽,就是從長楓口中得知有幾個紈絝子弟最近總是跟他套近乎之後,將計就計,叫長楓想方設法將吳起仁拖進了這趟渾水。考慮到吳家沒做什麽大逆不道的事,他擱置了如小段將軍侮辱良家婦女逼死人命的那種劇本,給吳英父子留了一條後路。
盛紘不算什麽好人,都被設計到頭上了還能聖父一樣胸懷大度。林楓更不是好人,你犯我一尺我還你一丈。跟這兩位比損招兒,吳英這個清貴出身的讀書人還是差了些。
此事一過,朝野上下都知曉吏部盛尚書城府深沈不是省油的燈,輕易不可開罪,那吳英便是個例子。連帶著,給蜀州派系找不自在的人都少了。小段將軍的案子也了了,是被人設計構害,罪魁禍首是個地方上的守備——這自然是忽悠人的,什麽不忿小段將軍對地方衛所的將官們不敬,原只想戲耍他一番,沒想那民婦性烈尋死,這才釀出大禍來。明知沒辦法再查下去,皇上便授意到此為止,將那守備撤職罰罪了事。
事後,皇上總算認識到,那群從蜀州來的“從龍之臣”,除了顧廷燁,都是些只會打仗的莽夫,適合沖鋒陷陣,似清理鹽務這樣的事,哪怕只是去當個保鏢都會被人給賣了。
交三月,春光燦爛,萬物覆蘇,皇上看京中平靜,順勢令盛紘在兵部兼任了清吏司郎中,協力署理西北道錢糧——其用意,自然是直面盤踞西北數十年的聖德太後勢力。
盛紘本來也有所顧忌,畢竟他根基淺薄,稍有不慎便是抄家滅族之禍。好在顧廷燁那裏連著幾道密折上來,兩淮那裏,齊成遠已打開局面,聖德太後的人都盯著他們,一時顧及不到西北。盛紘這才跟皇上立了軍令狀,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盛紘本著皇帝至上,也不管得罪不得罪人——反正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都得罪的差不多了——只知道拿著雞毛當令箭,西北糧道經手的官員,凡是甘老將軍黨羽,或從私生活裏設計,或揪出貪汙受賄的罪證,統一放到皇上面前。
不得不說皇帝是個好助攻,他足夠勵精圖治,雷厲風行,沒有背後把盛紘祭天了,但凡是盛紘或盛紘授意彈劾檢舉的官員,幾乎無一例外判了斬監候,抄家流放。當然不是說他對盛紘是君臣相護,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真得很缺錢,而這些抄沒來的銀子,差不多夠他打好幾場仗了。
直至五月末,顧廷燁順風順水地回來找老婆繁衍下一代時,西北糧道已經大換血,多半是盛紘提拔的門生。彼時兩淮官場的矛盾已達白熱化,兩派人馬拉足場子,正鬥得日月無光。
顧廷燁差事辦得好,皇上便也將原先的忌憚壓了不少,甚至背後與盛紘說起,待兩淮之事一了,便賞賜顧廷燁個爵位。
盛紘心想,這才算是顧廷燁自己掙來的出人頭地,封妻蔭子,書裏那般,多半還是借了他老爹的光。於是,他對此並無異議,高呼皇上聖明。
好歹他跟顧廷燁有個轉折親不是?
說起來顧二郎小日子過得倒也爽利,回來沒兩個月顧二夫人張氏就有喜了,趕在秋風送爽的涼快時節。彼時如蘭都生了柔姐兒,可惜盧顯人在兩淮,半個月後才被破例允許回京,參加孩子的滿月禮。只有長楓沒能如願兒女雙全,陳氏第二胎還是個小子,取名令哥兒。
這些都是小事,要緊的是六月初,皇後和容妃一前一後臨盆,皇後添了二公主,容妃則生了三皇子。由於玉昭儀的孩子未知男女,容妃在這個原本穩固的三角形中,漸漸超脫出來,後宮諸人最會看人下菜碟兒,對容妃極盡奉承。
聖德太後派系的人,原還以為得償所願,先是請求晉容妃為貴妃,後又由病得一塌糊塗的聖德太後出面,去太廟又哭了一通,說自己年老孤單,想將三皇子養在頤寧宮,以後有個陪伴。
第一個要求,皇上眼睛都沒眨就同意了,不過他同時也晉了玉昭儀為玉妃,理由是助玉妃安心養胎。第二個要求,理論上也同意了,三皇子養在頤寧宮,不過是養在東側後殿的聖安太後膝下。
皇帝的心思並不難猜,他並不想為了設計容妃,白白舍了自己的兒子,任憑新封的容貴妃哭暈了都沒松口。顯然,這位貴妃娘娘並不具備教好皇子的資質。
臘月翩翩而至,絮軟如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裹著京城一片晶瑩雪白。就是這樣瑞雪兆豐年的吉日,齊國公府給嫡長曾孫辦了百日宴,邀請親朋好友,作為親家的盛紘自然是座上賓,幾位連襟親也沒落下。
所謂抱孫不抱子,當日,從兩淮回來的齊成遠只抱著孫子不肯撒手,長久以來對盛紘子孫滿堂的怨念一掃而空。經小哥兒的祖父與外祖父即齊成遠和盛紘商榷半月,終於定下了名諱:齊容琛,字懷瑾,小名和哥兒。
盛紘在外席,只在明蘭與乳母來接孩子時,與她遙遙一面,相視一笑。至此,明蘭事事圓滿,盛紘守諾不渝。
與此同時,鎮撫司都尉劉正傑親率衛隊,拿了上百斤的油炮炸開京津渡口的冰面,讓兩淮的船隊靠岸,然後親自護送車隊一路上京。足足四十條大船,裝成兩百輛銀車,近八百多萬兩銀子,車隊綿延數十裏,最前頭的車到戶部時,最後頭那輛還沒進城門——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兩淮鹽案,皇帝大獲全勝,一氣摘了幾十頂烏紗帽,近百家鹽商受牽連——其中以潛國公府為首,幾乎散盡了五年的收成。齊成遠不但幫皇上收齊了今年的鹽稅銀子和去年虧空的兩筆款子,還起出了多件陳年大案。待次年開春,皇帝再署專案審理,想來還能刨出不少銀子。
為著表功,皇帝下旨,封顧廷燁為三等威烈伯,恩賞府邸、莊子、田地,並冊其正妻張氏為一品誥命夫人。而齊國公府上體君心,由老國公出面祭告祖宗,立齊成遠為世子,正式宣告爵位與大房無關。
臘八節,皇帝大宴群臣,雄心勃勃,立意明年要做出一番大成績來。盛紘居右手第一位,推杯換盞,痛飲而還——這一年,他四十有八,人生四紀,不以疾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