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童生交流會
關燈
小
中
大
楚國國都,天府之國。此刻《楚刊》月刊發行的“審閱堂”內,一位老者和兩位年青的儒士正在室內,那兩位中年的儒士正在激烈的討論著什麽,說的口水飛沫,似乎有點不顧及翰林身份。
少頃,三人才有點意猶未盡。
“這詩文吐詞淺顯易懂,詩文卻情感至深,難能可貴,秒,秒啊!”
那其中一位中年大學士感嘆道:“十六歲。三甲童生!如此了得,楚國少年強,國強有望,有望!我孫建也不得不感嘆!”
老年大學士臉上洋溢著欣慰之色,撫摸這下巴上的胡須,一臉喜氣的表情。
最年青的壯年大學士突然想到什麽,他的眼神突然變得極為銳利:“這是根好苗子,不過不久前,似乎與韓廷尉的千金有退婚之事,這事在國都鬧得沸沸揚揚,若是有所間隙,恐怕這根苗子接下來受到的阻力不小。”
另外一位壯年大學士道:“韓廷尉一直沒有回應,不過退婚之事開始之前,既然大肆宣揚那三首打油詩,恐怕不是空虛來風?”
老年大學士沒有說話,臉上的喜色因為這事沈思下來。
那位年長一點壯年大學士孫建卻說:“此子才氣,必定不凡。人觀其小啊,當時錢兄就說過,‘萬一未成舉人卻還有優秀詩文而做’的情況,現在倒好,三首強勁詩文一起寫出,加上童生考試一首,一共四首。如今的確不能隱而不發,況且這國學院內實行學士輪流,到時候一旦這四首幾近鳴州之詩文,在我們這一期不上《楚刊》,如何能說清楚?而且我國派去儒聖院,在儒聖院處理事務的趙老先生,說不定能拿這四首詩文據理力爭,一旦其中有一首詩文上《七國文刊》,那楚國教化之功鼎盛,而聲名也能上漲!大揚國威!”
老年大學士李十方道:“不可,如今劉銘年幼,不可讓其名聲過盛,國內有名,我們尚可控制,一旦涉及大局勢,引得多方關註,只怕到時候出什麽大漏子,到時候我等心有餘而力,反而不妙。況且對於劉銘本人,《七國文刊》如此高名氣,讓他恃寵而驕,又該如何?況且童生文名過盛,難免造成以後華而不實,重名利,輕實才,這更是拔苗助長,不可!”
“那應當如何?”剩下一名大學士錢乾說道。
最年青的壯年大學士錢乾看了老者李十方,作為長者,如此為之,可以說是愛才心切,於是緩了緩:“《七國文刊》由儒聖院刊發,而且儒聖院選取七國大儒作為評判人,一位法家半聖作為名譽院長,自成立百年以來,歷月入選的俱是名篇。劉銘四篇詩文皆是不凡,入選可以想象,如果在聖院的趙老先生力頂,上榜不難,可是孫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慎重啊。”
“國內造勢,國外匿名,這三首打油詩和韓廷尉退婚之風很可能是一前一後。不如把四首詩文登上楚刊,一來看韓廷尉反應,二來助長學術之風,三來滋長揚州學派的士氣,如何?”李十方沈思道。
“不愧為長者,此舉盛秒!”錢乾大學士道:“韓鐘鉉是一個十分理性和謹慎的人,心中所想,很難知道是友善還是敵意,這樣投石問路,秒啊!”
至於那位孫建大學士暗自思索:“廷尉乃是九卿之一,劉銘有如此才氣,卻不搭橋。為何?十六年隱忍不發,到底為何?難不成這一年卻突然開竅?聽聞那三首打油詩俗談中,好像做出最後一首時,劉銘腦袋摔過,難道那一撞開了慧根?”
楚國國都廷尉府,此時的廷尉左監韓鐘鉉捏著劉銘當時生氣至極寫的休書。
只見最上面森然大大的寫著一個血紅的大字:“休!”而桌邊正放著清晨從集市文店裏面購買的《楚報》。
這韓鐘鉉為官謹慎,劉銘紈絝多年,直到其父嫡系如今完全沒落五年之流,並且有三首打油詩的借口才退婚,是個隱忍人物。如今明明的三步驟,卻被劉銘的‘天資童子’之名生生打斷,如今朝廷上也隱隱有了譏諷的風言風語。
“劉銘,劉銘,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韓鐘鉉喃喃自語,下面正跪著汗流如下的管家。而這位管家,正把在劉銘家發生的事再完完整整的說了一遍。
作為廷尉府管家,韓管家原本不姓韓,這韓是韓鐘鉉的賜姓。跟隨主子二十多年,這韓佐韓管家深刻知道,韓鐘鉉雖然學習儒義,但是內崇法學,是一名徹底的法家人物。
儒家科舉在法家人看來,是一種制度,獲得文位只是次要,因為科舉制度就是法家人構建的,法家人在裏面也能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只有對制度了解越深,才能對制度體會越深,從而見解越高,境界越高,越有發言權。而了解的最直接表現,就是你跨過科舉的等級。
從遵循制度,道了解制度,然後發現制度不足,再去改變制度,這是法家人的路,一種完善體制的路,一種理性的路。
韓佐知道韓鐘鉉是一個十分理性和謹慎的人,同時,多年的執掌生殺大權,骨子裏有著一股狠辣,嚴酷,更重要的還有一種理性,處事會把‘理’最大化。在廷尉司,廷尉執法的地方,韓鐘鉉可是一言九鼎的存在,此時看著韓鐘鉉表面波瀾不驚的,但是韓佐內心是十分緊張的。
這個社會,法家學說,很好的依靠儒學生存下來,同時法家在某些方面又和儒家互補,比如學習法家給人理性思想,學習儒家給人感性思想。儒學提倡人擁有良好的美德,在放罪之前降低放罪率,法學就給人確立明確的標尺,在放罪後設立對應的處罰措施,使人恐懼放罪。
‘外崇儒術,內重法家’不是空穴來風。而很多東西,都被當權者求大同,存小異的流傳下來。
隨著《楚報》的這一期發行,劉銘這個名字已經從正面在楚國高層出現,而其父征南將軍的名頭也讓劉銘引起了軍方的關註。
不過,在揚州,這些劉銘可不知道,劉銘還在學宮院規規矩矩的學習這個世界的各種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裏面遨游。
放學後,李學仁把劉銘留了下來。
“劉銘,接下來會有揚州廬陵郡和豫章郡的人一起過來,進行童生交流會,你文采不錯,可要好好準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少頃,三人才有點意猶未盡。
“這詩文吐詞淺顯易懂,詩文卻情感至深,難能可貴,秒,秒啊!”
那其中一位中年大學士感嘆道:“十六歲。三甲童生!如此了得,楚國少年強,國強有望,有望!我孫建也不得不感嘆!”
老年大學士臉上洋溢著欣慰之色,撫摸這下巴上的胡須,一臉喜氣的表情。
最年青的壯年大學士突然想到什麽,他的眼神突然變得極為銳利:“這是根好苗子,不過不久前,似乎與韓廷尉的千金有退婚之事,這事在國都鬧得沸沸揚揚,若是有所間隙,恐怕這根苗子接下來受到的阻力不小。”
另外一位壯年大學士道:“韓廷尉一直沒有回應,不過退婚之事開始之前,既然大肆宣揚那三首打油詩,恐怕不是空虛來風?”
老年大學士沒有說話,臉上的喜色因為這事沈思下來。
那位年長一點壯年大學士孫建卻說:“此子才氣,必定不凡。人觀其小啊,當時錢兄就說過,‘萬一未成舉人卻還有優秀詩文而做’的情況,現在倒好,三首強勁詩文一起寫出,加上童生考試一首,一共四首。如今的確不能隱而不發,況且這國學院內實行學士輪流,到時候一旦這四首幾近鳴州之詩文,在我們這一期不上《楚刊》,如何能說清楚?而且我國派去儒聖院,在儒聖院處理事務的趙老先生,說不定能拿這四首詩文據理力爭,一旦其中有一首詩文上《七國文刊》,那楚國教化之功鼎盛,而聲名也能上漲!大揚國威!”
老年大學士李十方道:“不可,如今劉銘年幼,不可讓其名聲過盛,國內有名,我們尚可控制,一旦涉及大局勢,引得多方關註,只怕到時候出什麽大漏子,到時候我等心有餘而力,反而不妙。況且對於劉銘本人,《七國文刊》如此高名氣,讓他恃寵而驕,又該如何?況且童生文名過盛,難免造成以後華而不實,重名利,輕實才,這更是拔苗助長,不可!”
“那應當如何?”剩下一名大學士錢乾說道。
最年青的壯年大學士錢乾看了老者李十方,作為長者,如此為之,可以說是愛才心切,於是緩了緩:“《七國文刊》由儒聖院刊發,而且儒聖院選取七國大儒作為評判人,一位法家半聖作為名譽院長,自成立百年以來,歷月入選的俱是名篇。劉銘四篇詩文皆是不凡,入選可以想象,如果在聖院的趙老先生力頂,上榜不難,可是孫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慎重啊。”
“國內造勢,國外匿名,這三首打油詩和韓廷尉退婚之風很可能是一前一後。不如把四首詩文登上楚刊,一來看韓廷尉反應,二來助長學術之風,三來滋長揚州學派的士氣,如何?”李十方沈思道。
“不愧為長者,此舉盛秒!”錢乾大學士道:“韓鐘鉉是一個十分理性和謹慎的人,心中所想,很難知道是友善還是敵意,這樣投石問路,秒啊!”
至於那位孫建大學士暗自思索:“廷尉乃是九卿之一,劉銘有如此才氣,卻不搭橋。為何?十六年隱忍不發,到底為何?難不成這一年卻突然開竅?聽聞那三首打油詩俗談中,好像做出最後一首時,劉銘腦袋摔過,難道那一撞開了慧根?”
楚國國都廷尉府,此時的廷尉左監韓鐘鉉捏著劉銘當時生氣至極寫的休書。
只見最上面森然大大的寫著一個血紅的大字:“休!”而桌邊正放著清晨從集市文店裏面購買的《楚報》。
這韓鐘鉉為官謹慎,劉銘紈絝多年,直到其父嫡系如今完全沒落五年之流,並且有三首打油詩的借口才退婚,是個隱忍人物。如今明明的三步驟,卻被劉銘的‘天資童子’之名生生打斷,如今朝廷上也隱隱有了譏諷的風言風語。
“劉銘,劉銘,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韓鐘鉉喃喃自語,下面正跪著汗流如下的管家。而這位管家,正把在劉銘家發生的事再完完整整的說了一遍。
作為廷尉府管家,韓管家原本不姓韓,這韓是韓鐘鉉的賜姓。跟隨主子二十多年,這韓佐韓管家深刻知道,韓鐘鉉雖然學習儒義,但是內崇法學,是一名徹底的法家人物。
儒家科舉在法家人看來,是一種制度,獲得文位只是次要,因為科舉制度就是法家人構建的,法家人在裏面也能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只有對制度了解越深,才能對制度體會越深,從而見解越高,境界越高,越有發言權。而了解的最直接表現,就是你跨過科舉的等級。
從遵循制度,道了解制度,然後發現制度不足,再去改變制度,這是法家人的路,一種完善體制的路,一種理性的路。
韓佐知道韓鐘鉉是一個十分理性和謹慎的人,同時,多年的執掌生殺大權,骨子裏有著一股狠辣,嚴酷,更重要的還有一種理性,處事會把‘理’最大化。在廷尉司,廷尉執法的地方,韓鐘鉉可是一言九鼎的存在,此時看著韓鐘鉉表面波瀾不驚的,但是韓佐內心是十分緊張的。
這個社會,法家學說,很好的依靠儒學生存下來,同時法家在某些方面又和儒家互補,比如學習法家給人理性思想,學習儒家給人感性思想。儒學提倡人擁有良好的美德,在放罪之前降低放罪率,法學就給人確立明確的標尺,在放罪後設立對應的處罰措施,使人恐懼放罪。
‘外崇儒術,內重法家’不是空穴來風。而很多東西,都被當權者求大同,存小異的流傳下來。
隨著《楚報》的這一期發行,劉銘這個名字已經從正面在楚國高層出現,而其父征南將軍的名頭也讓劉銘引起了軍方的關註。
不過,在揚州,這些劉銘可不知道,劉銘還在學宮院規規矩矩的學習這個世界的各種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裏面遨游。
放學後,李學仁把劉銘留了下來。
“劉銘,接下來會有揚州廬陵郡和豫章郡的人一起過來,進行童生交流會,你文采不錯,可要好好準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