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43)
關燈
小
中
大
紀,臉上卻並沒明顯紋路,手臉都白皙細嫩,顯然養尊處優慣了。
“小喬拜見嬸嬸。”她等兩人對過話,謝夫人看過來時,就先行禮問候,只是時候長了不行女子萬福禮,一時竟有些生疏,姿態頗有些僵硬。
謝夫人仍是沒想出“小喬”是誰,卻先扶住了夏小喬,謝子澄就解釋道:“正是大哥的獨生女兒小喬啊!”
謝夫人的手一下子就從夏小喬胳膊上收了回去,驚訝萬分的問:“你說什麽?”
也不怪她受到驚嚇,夏小喬試想了一下,謝子澄獨自在前面祭拜義兄一家,然後突然領著個姑娘進來,說這是本來在靈堂上被祭拜的其中之一,換誰都會嚇一跳,以為鬧鬼了呢。
“來來來,進去說。”謝子澄笑著率先進門,謝夫人也驚疑不定的跟著進去堂屋,三人分賓主坐下,謝子澄才繼續解釋,“剛剛下人來報,說有個夏家親戚上門,我本來沒抱什麽希望,誰知去見了之後,竟然真的是義兄的小女兒小喬!”
他把夏小喬講的經過又簡單跟妻子學了一遍,剛說完,謝榮民也進來了,還帶著他二弟謝榮國。
“我與你嬸嬸就生了這麽兩個小子,沒有女兒一直是我們二人的遺憾,現在可好了。”謝子澄越說越高興,“小喬就住下來,等過完年,跟我們一同回京城去。京裏宅子大,也方便。”
謝夫人聽明白經過,也讚同丈夫的意見:“是啊,你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外面我們可不放心。”又跟丈夫說,“這孩子長得真好,花骨朵似的。是像大伯多些,還是嫂嫂多些?”
謝子澄笑道:“我看著就眼睛像大哥,其他都像大嫂。”
夏小喬並沒有立時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她雖然感激謝子澄做的這一切,但她跟謝家人到底還是陌生人,要她去謝家生活,一則她覺得不妥,二來,那位謝指揮使還一直用警惕的目光看著她呢!好像她一轉眼間就會翻臉,殺了他全家一樣。
她陪著謝氏夫婦說了會兒話,回憶下當年民亂未起時的生活,又講了些在山中練功時的趣事,然後下人就來回報說飯做好了。
謝夫人忙安排人在堂屋中擺了飯桌,他們一家四口一向一同吃飯,如今加上個江湖兒女夏小喬,自然也無須分席。
謝子澄叫人拿了酒來,問夏小喬能不能喝兩杯,夏小喬也不扭捏,謙虛的說:“偶爾也能喝幾杯的。”
於是在座眾人就都滿了酒,一起舉杯,一則歡迎夏小喬回家,二來慶賀罪魁禍首惡貫滿盈、終於斃命,得以告慰無辜死難的人們。
謝榮民的弟弟謝榮國今年十八,只比夏小喬大一歲,他顯然不像其兄那樣城府深沈、見多識廣,反而一派沒見過人心險惡的天真少年作風,滿臉好奇的追問夏小喬刺殺何茂勳的經過,還嬉笑著說:“原來就是你當初讓大哥吃癟了啊!他回家時滿臉晦氣,還受了傷……”
“二郎!”謝榮民立刻喝止弟弟,不叫他說。
可惜謝夫人已經聽到了:“受了傷?什麽時候的事?傷在哪裏?要不要緊?”
謝榮民無奈道:“就肩膀受了點皮外傷,我就是怕驚動了娘,讓您擔驚受怕,所以才沒說。”又解釋,“而且也不是夏姑娘傷的我,是另一個突然冒出來的人。”
謝夫人礙於夏小喬在場,沒再繼續追問,卻也不許次子再追問夏小喬那些事了。
謝子澄倒是毫不在意:“他既然從了軍,難免就有個磕磕碰碰,你越是緊張,他越不敢跟你說。”又跟夏小喬解釋,“當年我回來處理好你父母的身後事,就又回了雒陽,之後叛軍圍攻雒陽,我找準機會撤到了潼關。恰好那時屈丞相在潼關招募義勇協助守關,我正義憤難平,就和幾個朋友去幫忙,自此結識了屈丞相。”
屈政亮第一次守住潼關、逼退叛軍後,謝子澄跟屈政亮同行回了京城,可當時昏君奸臣當政,屈政亮被塞到一個閑職上了事,大家都為他鳴不平,他卻泰然處之。
謝子澄很佩服他,就把當時已經十四歲、整天跟一些游俠浪蕩兒廝混的謝榮民送到他身邊去,說是服侍屈先生,實則倒是屈政亮幫謝子澄教育了兒子。
謝榮民能有今天,屈政亮實在有再造之恩。
夏小喬聽謝子澄言語之中對屈政亮十分崇敬,就說:“其實我聽桃園寨張大海提起屈丞相時,也是敬佩得緊。”
謝榮民眉頭一動,想說什麽,又覺得當著父母兄弟的面不合適,就忍住了,打算過後單獨找夏小喬談。
說完舊事,這頓飯也吃得差不多了,外面天已黑透,謝夫人就安排了西廂房給夏小喬歇息,還親自拉著她的手送她進去,“這裏原本是你的閨房吧?”
夏小喬點頭:“是,哥哥成親後,和嫂嫂住在東廂,我一直住西廂。”
他們家莊院很寬敞,東西廂房之間隔了約有六七丈,院中原本還種了花樹,所以雖然住在一個院子裏,彼此之間卻不至於連高聲點說話都被對方聽見。
謝夫人又關懷了她幾句,留了個丫鬟服侍,就回去正房了。
夏小喬回到舊居處,實在是百感交集,雖然鋪蓋陳設都與幼時不同,但坐在這間屋子裏,小時候的點點滴滴都不由自主在腦中重現,讓她一時難以平息心中激蕩。
就這麽在屋子裏轉了幾個圈,正傷感著,忽聽正房裏傳來一聲:“您說什麽?”正是謝榮民因極驚訝而提高了嗓音。
夏小喬轉頭看了一眼外間守著的青衣丫鬟,見那小姑娘一動沒動,顯然並沒聽見正房的動靜,是她自己耳朵靈敏,她就坐回床上去,凝神傾聽正房裏謝家人在說什麽。
“你嚷嚷什麽?”是謝子澄不悅的聲音,“當年我和你夏伯父就早有默契,他只一個女兒,舍不得外嫁,我和你娘正好沒有女兒,小喬要是嫁進來,必定當親生女兒一樣疼愛,要不是異變橫生,你們倆早成親了!”
夏小喬吃了一大驚,謝叔父這是說什麽呢?
作者有話要說: 嘻嘻哈哈~吼吼嘿嘿~
☆、晉江VIP
本來謝榮民滿腹疑慮, 只想等父母都睡了之後就去找夏小喬打聽傅一平、叛軍和魯王府的事。可他陪著父親坐了一會兒, 耐心聽他又將從前與夏宇舜相交的往事講了一遍,好容易把母親等回來了, 要告辭之際,他爹忽然就說要給他和夏小喬定親。
謝榮民一萬個不樂意,爭辯道:“當年是當年, 爹, 她行蹤詭秘、來歷不明……”
“她哪裏來歷不明了?她就是你夏伯父的女兒!”
“老爺別急。”謝夫人給兒子使了個眼色,不叫他再說話,自己出聲勸解, “那孩子剛找回來,脾氣秉性如何還不曉得,不如讓他們多相處看看,否則兩個孩子脾氣不和, 成了親變怨偶,一番美意反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謝子澄分別看了妻子和兒子一眼,瞇起眼問:“你們莫不是嫌棄小喬沒有個好家世, 配不上天武軍謝指揮使吧?”
謝夫人一見丈夫連自己都懷疑上了,只能嘆道:“老爺這樣說, 可真叫妾身無處存身了。夏家大伯對咱們家的恩情,妾身一清二楚, 當初你和夏家大伯對兒女親事有默契,妾身也是知道的。只是這婚姻之事,終究非一廂情願就可, 咱們自家的事都好說,那孩子的意思,老爺問過沒有?”
“我剛一張口,大郎就是這麽個聲氣,我怎麽去和小喬說?”謝子澄對長子頗為不滿,“我知道你心裏琢磨什麽呢!第一是小喬誤將那陳義明當成好人,與你們打了一架,可除此之外,她做錯了什麽?你們能順利收覆潁川、直逼商都,是誰的功勞?連一個陳義明都拿不下,卻懷疑殺了何茂勳的功臣,你也好意思?”
謝榮民無可反駁,被他爹說得臊眉耷眼的,謝子澄卻還沒說完,“你別當你爹老糊塗了,什麽都要聽你做主!第二點,不就是疑心她與桃園寨有關聯麽?且先不說她行蹤你都知道,從魯地過來到殺何茂勳,中間更無一點時間與桃園寨結交,更談不上一同設伏、偷襲大內侍衛,只說桃園寨中諸人到底是義士還是匪幫就很該重新再三衡量!”
“爹……”
謝子澄不讓兒子辯解,繼續說道:“你以為你爹老了,就閉目塞聽?我是效忠朝廷沒錯,也敬重屈丞相,但是非曲直,我更能自己分辨!你爹我混江湖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桃園寨殺的都是什麽官,你一清二楚,對這樣的義士,若是只用計剿滅,豈不寒了天下英雄的心?”
謝夫人等丈夫說完,親手送上一杯茶,看他一口氣喝盡,才語調柔和的說:“說自家事,怎麽又扯到那麽遠了?我的意思呢,小喬那孩子確實看著招人喜歡,又有勇有謀,自然沒有配不上的說法,只是此事不宜急於一時,也得小喬看著我們家好,能瞧得上大郎才行,老爺看呢?”
謝子澄卻非要兒子表態:“大郎怎麽說?”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謝榮民還能說什麽?只能悻悻回道:“任憑父親母親做主。”
夏小喬偷聽到這兒,幾乎忍不住要拔腿就跑,立刻離開這裏。太可怕了!難道說她當初無論是選擇跟師尊走、還是留在這裏等到謝子澄,都逃脫不了被包辦婚姻的下場嗎?
要不是明天還要去給父母親人掃墓,她又貪戀舊居,想在這裏再住一晚上,夏小喬絕對一會兒就趁人不備直接跑得不見蹤影、再也不叫人找著!
不過謝子澄的用心畢竟與慕白羽不同,他應該是很想履行當初與父親的約定,並且讓自己徹底跟謝家成為一家,所以才有這個打算。夏小喬領他的情,卻真的無法接受這種好意。
她伸開被子,脫了外衣躺下,彈指滅了燈,再回想一番謝子澄教育兒子的話,感嘆謝榮民有個好父親的同時,也有點哭笑不得。如果這件事的另一個主要關聯人物不是自己,她估計會看好戲看的很高興吧?
還是明天掃完墓就不告而別吧,不然真等到謝叔父來問,就太尷尬了。聽謝叔父的意思,他也認同桃園寨的人是義士,那她就可以放心的回去齊家莊豁然客棧過年了。
謝榮民說桃園寨正跟朝廷談條件,是想要朝廷赦免他們麽?既然宣謀想得到朝廷之後不會容忍桃園寨繼續維持現狀,那個大當家關慕羽肯定也想得到,所以他們上次就順勢抓了幾個大內侍衛作為籌碼?不行,她還得找機會跟謝叔父好好談一談,目前看來,至少他還是比較客觀中立的,從他那裏,應該能將天下大勢了解得比較透徹。她也好盡早決定下一步要做什麽。
無心練功的夏小喬想東想西的睡著了。第二日一早,外面仆人開始忙碌,她就醒了,聽著主人還沒動靜,她就起身練了一會兒功,等到小丫鬟進來,她立刻揚聲叫人,起來穿衣梳洗。
之後謝夫人的丫鬟來請她去吃早飯,夏小喬進去的時候,瞟了一眼謝家人的臉色,見大家神色都還正常,謝榮民也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就松了口氣,只要不是別別扭扭,當著大家的面談什麽婚姻之事就好。
坐下來吃過早飯,謝子澄就帶著夏小喬和兩個兒子,以及香燭紙錢貢品出門,一路去到鎮北一個山坡上。
“我記得你家祖墳也是在這座山上,可是當時暴民什麽都不放過,這上面的墳都被掘了,墓碑也打碎了,根本看不出原貌,唉!”謝子澄一路走一路指點著山坡上的幾個墳丘,“我們也只能胡亂掩埋了事。”
夏宇舜一家和聶桐父母的墳墓在山坡頂上,四周還有松柏圍繞,此時都被白雪覆蓋,顯得極清凈肅穆。
夏小喬和謝榮民兄弟一起動手,把墓碑前的積雪清掃幹凈,然後才在墓前祭拜。
該祝禱的話昨日已在靈前說了,這會兒反而再沒什麽好說,主要目的倒成了認路。給父母焚化完紙錢,他們又轉到聶家幾口的墓前,夏小喬祭拜過,說了幾句聶桐的近況,請姑母姑丈在地下放心,也就完事了。
回去是下坡,雪地又滑,夏小喬就陪在謝子澄身邊,伸手扶著他慢慢走,聽謝子澄回憶他和夏宇舜年少時在這山坡上淘氣的趣事,謝榮民兄弟倆則落在後頭,低聲說他們自己的話。
夏小喬看時機合適,謝榮民兄弟倆落後的又有段距離,就等謝子澄講完往事後,低聲跟他說:“叔父,侄女剛從山中出來,師尊他又是道門中人,清心寡欲、不問世事,是以侄女對外面的時局絲毫不知,這才一出山就給謝指揮使添了亂……”
“這不怪你,再說你也沒添亂,反而幫了他們大忙,屈丞相要是知道了,還會嘉獎你呢!”謝子澄笑著開解她,“還有,都是自家人,稱呼上不用那麽拘謹,他們兩個都比你年長,你當自家兄長一樣就好。”
夏小喬應了一聲,但這些並不是她要談的重點,她立刻接著說:“不過侄女一路走來,也見了不少人,聽了不少事,知道戰亂一日不休,則中原百姓一日不能重新過上太平日子。侄女雖是個小女子,但僥幸學了一身過得去的功夫,很想為此盡一份力。”
謝子澄有些驚訝,沈吟著一時沒有說話。
“朝廷、劉起俊、魯王,個個都說自己才是大義所在,可是侄女冷眼看著,他們又各有齷齪之處,實在不知道該向誰效力才好。侄女父母都已不在,這世上最親近的長輩就是叔父了,因此特地向叔父求教。”夏小喬最後說道。
謝子澄輕輕一嘆:“你還年輕,不知道世事其實不是非黑即白。你說的這三方,都有有過之處,卻也皆有有功之處。劉起俊這個人,跟何梁大不一樣,他本是縣衙小吏,因看不慣鄰裏鄉親都被餓死,官員卻不聞不問,就偷偷把官倉守衛情形打探清楚,趁人不備,發動百姓去搶了官倉糧食。”
搶官倉是死罪,劉起俊獨個站出來承當,認殺認剮,縣令本就無力去追索那些“刁民”,有人交差,自然是先把劉起俊交付州府。然而餓瘋了的災民發現搶官倉能活下來,立刻就如法炮制,又接著搶了第二座官倉,並且在州府要殺一儆百,當眾處斬劉起俊時,一擁而上,搶了人犯、殺官造反。
“他勉強算是逼上梁山,但流民就算搶了府庫,也還是烏合之眾,他一個小吏,更無領兵之才,只有人望是成不了大事的,最後就收了何茂勳這樣的人進去。何茂勳悍不畏死——殺人殺多了,也是會上癮的——他在戰場上總是膽氣壯手又狠,狡猾殘忍,自然勝多敗少。”
謝子澄看著前方德章鎮一排排房屋,嘴裏呼出白色霧氣,嘆道:“若說何梁死後會下十八地獄,那劉起俊大概也就功過相抵。他扯旗造反,與朝廷征戰不休,固然害死了許多人命,可經他之手保下的老百姓卻也不少。而且何梁到了他手下,就被嚴令不得滋擾平民百姓,入城須得秋毫無犯,還剿了不少盜匪。當然,那些原本在朝廷為官者就沒什麽好下場了,不管降與不降,家產充公都是最輕的。”
夏小喬真沒想到劉起俊還有這些事跡,聽得怔然不語,謝子澄繼續說道:“不過也就這樣了。他成不了開國之君,氣運、眼界、才幹樣樣不足,他手下那些人也是良莠不齊。”
“可既然如此,為什麽一過八年,朝廷卻只收回東京,再往東就寸步難行了呢?”
謝子澄笑道:“這話問得好。頭兩年昏君在位、奸臣當道,自是一片烏煙瘴氣,後來今上即位,雖有心剿滅叛軍,可積重難返,總得花功夫清理整飭。若不是有屈丞相在啊,別說收回東京,就是長安城也未必保得住。”
一老一少前面說話,別人聽不清,謝榮民卻聽得一清二楚,到這會兒實在忍不住,快走幾步上前,對謝子澄說:“爹!這是在外面。”
謝子澄瞥了兒子一眼:“在外面怎麽了?我說的有什麽不對?”
夏小喬打圓場:“謝指揮使、謝大哥放心,方圓幾裏之內若有人埋伏偷聽,我必能預先知覺。”
“小喬不用理他,我們繼續說魯王。”謝子澄擺擺手,幹脆不理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完,去寫新文啦!
☆、晉江VIP
“魯王一系本來差點就繼承大統了。”
謝子澄說這話的時候, 夏小喬正與他們父子三人一同坐在家中前院偏廳內。之前他們下了山坡, 各自上馬回鎮上,說話不太方便, 就暫停了話頭,一直等到回到家,才繼續說魯王的事。
“當今一脈本是梁王後裔, 當年沖帝早殤, 身後無子,朝中推舉嗣皇帝時,以推舉魯王和梁王兩系者最多。但梁王與沖帝是親兄弟, 魯王一脈傳了幾輩,與皇室正統已經遠得很了,所以最後沖帝皇後做主,選了梁王第二子為嗣子繼位, 就是當今和那昏君廢帝的父皇桓帝。魯王一系因此大不服氣。”
夏小喬雖然從小讀書,但本朝之事,她父親也還是不敢多談的, 而且皇位更疊跟老百姓沒什麽關系,反正都是姓侯的, 誰當皇帝又有什麽分別?所以她對這段故事一無所知。
謝子澄一邊喝著熱茶一邊繼續講古:“桓帝在位十七年,雖然無功、倒也無過, 魯王那邊再不服氣,也說不出什麽來,幹脆一心好好治理封地。魯地本來就豐饒, 又有兩代魯王勵精圖治,自是富庶強盛遠邁他處。早年我也曾去過魯地做生意,魯人多豪爽仁義,跟他們打交道特別暢快。”
他說著瞥了一眼臉上有不讚同之色的兒子:“單憑亂世中能保封地百姓豐衣足食,魯王還不算有功,什麽才叫有功?”
見謝榮民不敢爭辯,謝子澄才繼續跟夏小喬剖析魯王府作為,“有之前那樁公案在,到廢帝繼位後,任用奸佞、胡作非為,將國事搞得一團糟,魯王就心安理得看起了笑話。廢帝在位十二年,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朝中小人當道、政令不行,地方更是烏煙瘴氣,只知魚肉百姓,終於因八年前一場大旱爆發了民亂。”
其實那年旱災嚴峻,不只中原之地遭災、顆粒無收,就是魯地也一樣旱得土地幹涸、秧苗枯死。但魯王見機極快,一看旱情不緩解,立刻安排屬官想辦法引水灌溉,拯救了許多良田,同時在合適的時候開倉放糧,幾個受災嚴重的地方,還設了粥廠賑濟。
兩相對比,朝廷的應對遲緩、麻木不仁,簡直活該被暴民推翻。
估計魯王也是這個心情,所以後來劉起俊一路攻城掠地,他都按兵不動,只守住魯地邊界,對朝廷要求出兵勤王的旨意置之不理。
“以我之見,當時魯王不應詔勤王,其實是明智之舉。那時連朝廷都不知叛軍實力如何,且那時叛軍勢如破竹,正如潮頭兇猛,魯王避其鋒銳、守住城池並沒有錯。”
謝榮民終於忍不住了:“便是如此,後來收覆東京之時,本是前後夾擊的良機,他為何還不奉詔?”
謝子澄理所當然回道:“因為他有私心啊。他出兵夾擊,劉起俊必做困獸之鬥,狗急跳墻之時,咬魯王一口,就算最後真的獲勝,魯王損兵折將不說,能有什麽好處?朝廷可能讓他帶兵過東京向西麽?魯地已是最大封國,朝廷還可能給他增加封地嗎?朝廷連封賞的金銀都拿不出來,除了那個位子,你想想還有什麽能打動魯王?”
謝榮民一臉正氣道:“為人臣子,只顧自己利益已是不忠不義!他還肖想大位,此等大逆不道之人,還配談什麽功勞?”
“咦?你做了幾年官,果然口氣都不同了。”謝子澄對著義憤填膺的兒子嘖嘖稱奇,“你十四五歲的時候可不是這麽說的,還說昏君無道,官府不仁,仁人志士皆可行大義呢!”
一直聽著不吭聲的謝榮國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謝榮民不悅的瞪了弟弟一眼,回道:“邦有道則仕。如今上有明君聖主,中有賢臣勇將,正是當戮力同心、重整山河、恢覆民生之時,魯王卻還態度暧昧、搖擺不定,其心可誅。”
夏小喬聽到這兒忍不住插嘴:“可是外面都說屈丞相是權臣當道,皇帝根本做不得主。魯王要是擔心自己出兵,與劉起俊兩敗俱傷,最後讓屈丞相漁翁得利、並廢掉皇帝取而代之,也說得過去啊!”
“一派胡言!”謝榮民板著臉斥道。
謝子澄不悅:“自家人說話,你急什麽?不能好好說話就出去!”
謝榮民本來已經激動的站了起來,被他爹這麽一斥責,又老老實實坐了回去。
夏小喬忍笑,伸手給謝子澄續了杯茶,“叔父,您繼續說。”
“大郎的話原也沒錯,魯王是皇室子孫,卻只計較個人得失,當然有過。而且他錯失良機,如今大勢早就不在他這頭,他再怎麽籌謀,也難以魯地一隅抗衡朝廷正統,除非劉起俊肯把手上地盤和人馬拱手相讓。”
但這顯然不可能。夏小喬又問:“這麽說來,三方之中,還是朝廷占著上風?”
謝子澄點頭:“無論從土地還是民望、名分來說,朝廷顯然都占著上風,而且朝廷畢竟有法度,戰後治理也更得心應手。以前朝廷無力與叛軍決戰,一是沒錢,二是沒人,可笑的是叛軍那幾年竟然也沒抓住機會,現在被迫要與朝廷決戰,又死了大將,恐怕劉起俊日子不好過。”
他講起三方來頭頭是道,且如夏小喬想的一樣,比較客觀中立,沒有美化任何一方,也沒非得往誰身上潑臟水。但夏小喬聽到這裏,反而覺得沒什麽是需要自己做的了,只看朝廷和劉起俊決戰就是。
不過,“屈丞相和皇帝之間到底……”
謝子澄一笑,看向大兒子,“這個叫大郎來說吧,他是皇上親信,又受教於屈丞相,他看的比別人清楚。”
真叫謝榮民說了,他反而有些躊躇,半晌才道:“當年父親送我去鞍前馬後服侍丞相,不久劉起俊第二次進攻潼關,我就隨丞相出征了。那時陛下還是魏王,封地就在距離潼關兩百裏外的安邑。”
郯國仿漢制,宗室封王建國,在封地內有一定的特權,可自行治理封地內的百姓,收取一定賦稅。不過就像漢景帝要削藩、收攏權力一樣,之前的皇帝也多次削藩、限制王府衛隊人數,到民亂起時,還能真正稱得上封國的藩王領地,也就剩魯越兩國了。
當今皇帝侯晟與廢帝是異母兄弟,能封到離京城不遠的安邑去,已經是廢帝看他老實聽話,封地自然就不會再大,不過五個縣而已。
五個縣養一個藩王,在夏小喬看來,已經很奢侈了,但王府畢竟不是尋常人家,還要養屬官和衛隊,既然財力有限,當時的魏王手下自然是沒有多少人可用的。
“陛下得知潼關危急,親自率領王府衛隊一千人、加緊急征調的義勇五百人馳援潼關,與我們並肩苦戰數月,才擊退叛軍。”
夏小喬聽著聽著,忽然覺得哪裏不對勁,插嘴問道:“你們皇帝陛下今年到底多大年紀?怎麽外面都說他是小皇帝,你又說他八年前就能帶兵馳援……”
“不是八年前,劉起俊第二次進攻潼關是六年前的事,那時陛下十五歲。”
這麽說皇帝今年已經二十一了,既不是陳義明說的小皇帝,也不是張大海說的十八、九歲,想到張大海,夏小喬又想到另一個問題:“皇帝都這麽大了,還沒成親?”
這本是一個很平常的問題,但謝榮民聽了,臉色就是一變,反問:“你怎麽知道皇上沒成親?”
謝子澄忽然插嘴:“二郎去問問你娘,中午吃什麽。再去看看管家把施舍的米糧準備好了沒有,要是備得了,你下午就跟著一起去辦這事。”
被趕出去不叫聽的謝榮國不太樂意,但他不敢違逆父親的意思,只能應聲離去。
“行了,你也不用為尊者諱,再遮遮掩掩,以為這些事情沒傳出長安城去。”謝子澄說了兒子一句,然後轉頭看向夏小喬,“當年宗正寺其實在太後授意下給皇上定了王妃,只是還沒等過門,就鬧了民亂,之後再沒有提起這事來。”
等到屈政亮立了大功,帶著魏王聲勢浩大的回到京城時,那位沒過門的王妃已經病死了。後來就是廢帝再立、整頓朝綱、操練軍隊、收覆雒陽,一件一件的忙,無論是屈政亮,還是皇帝自己,都沒想起立後的事。
“那些流言都是小人中傷!丞相哪有功夫理這些事情?又有什麽必要攔著陛下立後?”謝榮民說到這裏,聲音都提高了,可見是真的為屈政亮鳴不平。
夏小喬卻忽然想起宣謀說的話,就笑道:“是啊,我也覺得這是有人故意挑撥君臣關系。屈丞相要是真的想扶持傀儡皇帝,早勸著皇帝成親生子,然後再立小皇帝多好。”
謝榮民被她這番大逆不道的話驚得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
謝子澄卻笑了笑,然後神色凝重的說:“如今流言洶洶,丞相固然是無暇理會,也不便自證,皇上卻……。他一直推辭立後,難保不是……”說著不覺搖頭,“大郎,你此番跟隨丞相與劉起俊決戰,若是得勝,就不要再回朝了,能留在商都駐守最好,若是不成,就辭官吧。”
謝榮民更震驚了:“爹的意思是?”
“戰時尚且如此,到天下太平了,還不知怎樣呢。你說得對,邦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小喬,叔父正好有一件大事要與你商議。”
夏小喬暗叫一聲不好,這時候突然沖出去跑了,是不是不太禮貌?!
作者有話要說: 怎麽這兩天留言的小夥伴越發少了……
☆、晉江VIP
謝榮民心思一轉, 也知道他爹要說什麽了, 當下一臉視死如歸的站起身,說:“我得盡快趕去潁川, 先出去安排一下。”
夏小喬趕忙說:“謝大哥留步,有幾件事,我覺得應該跟你說。”
謝榮民本來就有話要問她, 聽她主動提起, 就點點頭,然後看向父親,說:“爹, 那我們先出去談了。”
謝子澄也知道兒子一直憋著想問夏小喬有關魯王和陳義明之間的勾當,就點點頭,同意他們先談。
兩個年輕人松一口氣,一前一後出了偏廳, 到外面老槐樹下,夏小喬主動開口說:“前些天夜半無事,我趁著天好觀星, 偶然見到客星犯紫微,恐怕你們皇帝身邊要出事端, 你最好傳訊給大內侍衛,嚴加防範。”
謝榮民一楞:“你還懂觀星?”
“家師博學多才, 占星望氣、布陣制符皆有涉獵,我雖然只學了個皮毛,但客星犯紫微還是不會看錯的。而且陳義明去見魯王, 確實在籌劃一件大事,我因不想參與,就沒有探聽這些,但是傅一平開口就猜他們要行刺皇帝。”
謝榮民面色凝重:“你說傅一平與彭春陽切磋過,那麽勝負如何?”
“自然是彭道長輕松取勝。傅一平的身手大概與苗長青不相上下,他若是不理俗事、潛心練功,過個十幾年,也許能逼彭道長用盡全力。”
謝榮民臉色更難看了:“我們收到消息,彭春陽正一路西行,莫非……”
“你怕他出手?他不會的,他想做的是國師,不是殺手。哪一個國師會親自動手行刺殺之事?不過他門下弟子就不一定了,若是魯王開口,沒準他要安排徒弟出手的。”
夏小喬又把當日在魯王府見到的幾個武林人士的情況講給了謝榮民聽,“彭道長是和我們一道去商都的。傅一平問過陳義明,是不是鄭王也想招攬老道,陳義明說此事不可能辦到,他們也不打這個主意,請老道去,主要還是為了給鄭王的小兒子看病。”
謝榮民沈吟片刻,又問:“傅一平果真是傅逢春的兒子?”
“應該是吧。彭道長從功夫上看出來的,這應該做不得假。”
“他有沒有提過傅逢春現在是活著還是死了?他今年多大?”
“他說他二十一,但沒提過他父親是生是死,別人也沒問過。”
“二十一?”謝榮民轉身繞著樹轉圈,“怎麽會是二十一?至少應該二十三才對得上……”
夏小喬好奇問道:“對得上什麽?”
謝榮民站定了看向她,欲言又止,夏小喬自己思索了一會兒,突然想起當日魯王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頓時眼睛一亮,說:“你懷疑他是湖陽公主生的?可他說不是,他說他母親已經死了,不知道湖陽公主是誰。”
“他這麽說的?”謝榮民先是松了一口氣,繼而又搖頭:“那他就不可能是傅逢春的兒子。”
“你為何如此肯定?”
“既然你已聽說傅逢春與湖陽公主的事情,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小喬拜見嬸嬸。”她等兩人對過話,謝夫人看過來時,就先行禮問候,只是時候長了不行女子萬福禮,一時竟有些生疏,姿態頗有些僵硬。
謝夫人仍是沒想出“小喬”是誰,卻先扶住了夏小喬,謝子澄就解釋道:“正是大哥的獨生女兒小喬啊!”
謝夫人的手一下子就從夏小喬胳膊上收了回去,驚訝萬分的問:“你說什麽?”
也不怪她受到驚嚇,夏小喬試想了一下,謝子澄獨自在前面祭拜義兄一家,然後突然領著個姑娘進來,說這是本來在靈堂上被祭拜的其中之一,換誰都會嚇一跳,以為鬧鬼了呢。
“來來來,進去說。”謝子澄笑著率先進門,謝夫人也驚疑不定的跟著進去堂屋,三人分賓主坐下,謝子澄才繼續解釋,“剛剛下人來報,說有個夏家親戚上門,我本來沒抱什麽希望,誰知去見了之後,竟然真的是義兄的小女兒小喬!”
他把夏小喬講的經過又簡單跟妻子學了一遍,剛說完,謝榮民也進來了,還帶著他二弟謝榮國。
“我與你嬸嬸就生了這麽兩個小子,沒有女兒一直是我們二人的遺憾,現在可好了。”謝子澄越說越高興,“小喬就住下來,等過完年,跟我們一同回京城去。京裏宅子大,也方便。”
謝夫人聽明白經過,也讚同丈夫的意見:“是啊,你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外面我們可不放心。”又跟丈夫說,“這孩子長得真好,花骨朵似的。是像大伯多些,還是嫂嫂多些?”
謝子澄笑道:“我看著就眼睛像大哥,其他都像大嫂。”
夏小喬並沒有立時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她雖然感激謝子澄做的這一切,但她跟謝家人到底還是陌生人,要她去謝家生活,一則她覺得不妥,二來,那位謝指揮使還一直用警惕的目光看著她呢!好像她一轉眼間就會翻臉,殺了他全家一樣。
她陪著謝氏夫婦說了會兒話,回憶下當年民亂未起時的生活,又講了些在山中練功時的趣事,然後下人就來回報說飯做好了。
謝夫人忙安排人在堂屋中擺了飯桌,他們一家四口一向一同吃飯,如今加上個江湖兒女夏小喬,自然也無須分席。
謝子澄叫人拿了酒來,問夏小喬能不能喝兩杯,夏小喬也不扭捏,謙虛的說:“偶爾也能喝幾杯的。”
於是在座眾人就都滿了酒,一起舉杯,一則歡迎夏小喬回家,二來慶賀罪魁禍首惡貫滿盈、終於斃命,得以告慰無辜死難的人們。
謝榮民的弟弟謝榮國今年十八,只比夏小喬大一歲,他顯然不像其兄那樣城府深沈、見多識廣,反而一派沒見過人心險惡的天真少年作風,滿臉好奇的追問夏小喬刺殺何茂勳的經過,還嬉笑著說:“原來就是你當初讓大哥吃癟了啊!他回家時滿臉晦氣,還受了傷……”
“二郎!”謝榮民立刻喝止弟弟,不叫他說。
可惜謝夫人已經聽到了:“受了傷?什麽時候的事?傷在哪裏?要不要緊?”
謝榮民無奈道:“就肩膀受了點皮外傷,我就是怕驚動了娘,讓您擔驚受怕,所以才沒說。”又解釋,“而且也不是夏姑娘傷的我,是另一個突然冒出來的人。”
謝夫人礙於夏小喬在場,沒再繼續追問,卻也不許次子再追問夏小喬那些事了。
謝子澄倒是毫不在意:“他既然從了軍,難免就有個磕磕碰碰,你越是緊張,他越不敢跟你說。”又跟夏小喬解釋,“當年我回來處理好你父母的身後事,就又回了雒陽,之後叛軍圍攻雒陽,我找準機會撤到了潼關。恰好那時屈丞相在潼關招募義勇協助守關,我正義憤難平,就和幾個朋友去幫忙,自此結識了屈丞相。”
屈政亮第一次守住潼關、逼退叛軍後,謝子澄跟屈政亮同行回了京城,可當時昏君奸臣當政,屈政亮被塞到一個閑職上了事,大家都為他鳴不平,他卻泰然處之。
謝子澄很佩服他,就把當時已經十四歲、整天跟一些游俠浪蕩兒廝混的謝榮民送到他身邊去,說是服侍屈先生,實則倒是屈政亮幫謝子澄教育了兒子。
謝榮民能有今天,屈政亮實在有再造之恩。
夏小喬聽謝子澄言語之中對屈政亮十分崇敬,就說:“其實我聽桃園寨張大海提起屈丞相時,也是敬佩得緊。”
謝榮民眉頭一動,想說什麽,又覺得當著父母兄弟的面不合適,就忍住了,打算過後單獨找夏小喬談。
說完舊事,這頓飯也吃得差不多了,外面天已黑透,謝夫人就安排了西廂房給夏小喬歇息,還親自拉著她的手送她進去,“這裏原本是你的閨房吧?”
夏小喬點頭:“是,哥哥成親後,和嫂嫂住在東廂,我一直住西廂。”
他們家莊院很寬敞,東西廂房之間隔了約有六七丈,院中原本還種了花樹,所以雖然住在一個院子裏,彼此之間卻不至於連高聲點說話都被對方聽見。
謝夫人又關懷了她幾句,留了個丫鬟服侍,就回去正房了。
夏小喬回到舊居處,實在是百感交集,雖然鋪蓋陳設都與幼時不同,但坐在這間屋子裏,小時候的點點滴滴都不由自主在腦中重現,讓她一時難以平息心中激蕩。
就這麽在屋子裏轉了幾個圈,正傷感著,忽聽正房裏傳來一聲:“您說什麽?”正是謝榮民因極驚訝而提高了嗓音。
夏小喬轉頭看了一眼外間守著的青衣丫鬟,見那小姑娘一動沒動,顯然並沒聽見正房的動靜,是她自己耳朵靈敏,她就坐回床上去,凝神傾聽正房裏謝家人在說什麽。
“你嚷嚷什麽?”是謝子澄不悅的聲音,“當年我和你夏伯父就早有默契,他只一個女兒,舍不得外嫁,我和你娘正好沒有女兒,小喬要是嫁進來,必定當親生女兒一樣疼愛,要不是異變橫生,你們倆早成親了!”
夏小喬吃了一大驚,謝叔父這是說什麽呢?
作者有話要說: 嘻嘻哈哈~吼吼嘿嘿~
☆、晉江VIP
本來謝榮民滿腹疑慮, 只想等父母都睡了之後就去找夏小喬打聽傅一平、叛軍和魯王府的事。可他陪著父親坐了一會兒, 耐心聽他又將從前與夏宇舜相交的往事講了一遍,好容易把母親等回來了, 要告辭之際,他爹忽然就說要給他和夏小喬定親。
謝榮民一萬個不樂意,爭辯道:“當年是當年, 爹, 她行蹤詭秘、來歷不明……”
“她哪裏來歷不明了?她就是你夏伯父的女兒!”
“老爺別急。”謝夫人給兒子使了個眼色,不叫他再說話,自己出聲勸解, “那孩子剛找回來,脾氣秉性如何還不曉得,不如讓他們多相處看看,否則兩個孩子脾氣不和, 成了親變怨偶,一番美意反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謝子澄分別看了妻子和兒子一眼,瞇起眼問:“你們莫不是嫌棄小喬沒有個好家世, 配不上天武軍謝指揮使吧?”
謝夫人一見丈夫連自己都懷疑上了,只能嘆道:“老爺這樣說, 可真叫妾身無處存身了。夏家大伯對咱們家的恩情,妾身一清二楚, 當初你和夏家大伯對兒女親事有默契,妾身也是知道的。只是這婚姻之事,終究非一廂情願就可, 咱們自家的事都好說,那孩子的意思,老爺問過沒有?”
“我剛一張口,大郎就是這麽個聲氣,我怎麽去和小喬說?”謝子澄對長子頗為不滿,“我知道你心裏琢磨什麽呢!第一是小喬誤將那陳義明當成好人,與你們打了一架,可除此之外,她做錯了什麽?你們能順利收覆潁川、直逼商都,是誰的功勞?連一個陳義明都拿不下,卻懷疑殺了何茂勳的功臣,你也好意思?”
謝榮民無可反駁,被他爹說得臊眉耷眼的,謝子澄卻還沒說完,“你別當你爹老糊塗了,什麽都要聽你做主!第二點,不就是疑心她與桃園寨有關聯麽?且先不說她行蹤你都知道,從魯地過來到殺何茂勳,中間更無一點時間與桃園寨結交,更談不上一同設伏、偷襲大內侍衛,只說桃園寨中諸人到底是義士還是匪幫就很該重新再三衡量!”
“爹……”
謝子澄不讓兒子辯解,繼續說道:“你以為你爹老了,就閉目塞聽?我是效忠朝廷沒錯,也敬重屈丞相,但是非曲直,我更能自己分辨!你爹我混江湖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桃園寨殺的都是什麽官,你一清二楚,對這樣的義士,若是只用計剿滅,豈不寒了天下英雄的心?”
謝夫人等丈夫說完,親手送上一杯茶,看他一口氣喝盡,才語調柔和的說:“說自家事,怎麽又扯到那麽遠了?我的意思呢,小喬那孩子確實看著招人喜歡,又有勇有謀,自然沒有配不上的說法,只是此事不宜急於一時,也得小喬看著我們家好,能瞧得上大郎才行,老爺看呢?”
謝子澄卻非要兒子表態:“大郎怎麽說?”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謝榮民還能說什麽?只能悻悻回道:“任憑父親母親做主。”
夏小喬偷聽到這兒,幾乎忍不住要拔腿就跑,立刻離開這裏。太可怕了!難道說她當初無論是選擇跟師尊走、還是留在這裏等到謝子澄,都逃脫不了被包辦婚姻的下場嗎?
要不是明天還要去給父母親人掃墓,她又貪戀舊居,想在這裏再住一晚上,夏小喬絕對一會兒就趁人不備直接跑得不見蹤影、再也不叫人找著!
不過謝子澄的用心畢竟與慕白羽不同,他應該是很想履行當初與父親的約定,並且讓自己徹底跟謝家成為一家,所以才有這個打算。夏小喬領他的情,卻真的無法接受這種好意。
她伸開被子,脫了外衣躺下,彈指滅了燈,再回想一番謝子澄教育兒子的話,感嘆謝榮民有個好父親的同時,也有點哭笑不得。如果這件事的另一個主要關聯人物不是自己,她估計會看好戲看的很高興吧?
還是明天掃完墓就不告而別吧,不然真等到謝叔父來問,就太尷尬了。聽謝叔父的意思,他也認同桃園寨的人是義士,那她就可以放心的回去齊家莊豁然客棧過年了。
謝榮民說桃園寨正跟朝廷談條件,是想要朝廷赦免他們麽?既然宣謀想得到朝廷之後不會容忍桃園寨繼續維持現狀,那個大當家關慕羽肯定也想得到,所以他們上次就順勢抓了幾個大內侍衛作為籌碼?不行,她還得找機會跟謝叔父好好談一談,目前看來,至少他還是比較客觀中立的,從他那裏,應該能將天下大勢了解得比較透徹。她也好盡早決定下一步要做什麽。
無心練功的夏小喬想東想西的睡著了。第二日一早,外面仆人開始忙碌,她就醒了,聽著主人還沒動靜,她就起身練了一會兒功,等到小丫鬟進來,她立刻揚聲叫人,起來穿衣梳洗。
之後謝夫人的丫鬟來請她去吃早飯,夏小喬進去的時候,瞟了一眼謝家人的臉色,見大家神色都還正常,謝榮民也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就松了口氣,只要不是別別扭扭,當著大家的面談什麽婚姻之事就好。
坐下來吃過早飯,謝子澄就帶著夏小喬和兩個兒子,以及香燭紙錢貢品出門,一路去到鎮北一個山坡上。
“我記得你家祖墳也是在這座山上,可是當時暴民什麽都不放過,這上面的墳都被掘了,墓碑也打碎了,根本看不出原貌,唉!”謝子澄一路走一路指點著山坡上的幾個墳丘,“我們也只能胡亂掩埋了事。”
夏宇舜一家和聶桐父母的墳墓在山坡頂上,四周還有松柏圍繞,此時都被白雪覆蓋,顯得極清凈肅穆。
夏小喬和謝榮民兄弟一起動手,把墓碑前的積雪清掃幹凈,然後才在墓前祭拜。
該祝禱的話昨日已在靈前說了,這會兒反而再沒什麽好說,主要目的倒成了認路。給父母焚化完紙錢,他們又轉到聶家幾口的墓前,夏小喬祭拜過,說了幾句聶桐的近況,請姑母姑丈在地下放心,也就完事了。
回去是下坡,雪地又滑,夏小喬就陪在謝子澄身邊,伸手扶著他慢慢走,聽謝子澄回憶他和夏宇舜年少時在這山坡上淘氣的趣事,謝榮民兄弟倆則落在後頭,低聲說他們自己的話。
夏小喬看時機合適,謝榮民兄弟倆落後的又有段距離,就等謝子澄講完往事後,低聲跟他說:“叔父,侄女剛從山中出來,師尊他又是道門中人,清心寡欲、不問世事,是以侄女對外面的時局絲毫不知,這才一出山就給謝指揮使添了亂……”
“這不怪你,再說你也沒添亂,反而幫了他們大忙,屈丞相要是知道了,還會嘉獎你呢!”謝子澄笑著開解她,“還有,都是自家人,稱呼上不用那麽拘謹,他們兩個都比你年長,你當自家兄長一樣就好。”
夏小喬應了一聲,但這些並不是她要談的重點,她立刻接著說:“不過侄女一路走來,也見了不少人,聽了不少事,知道戰亂一日不休,則中原百姓一日不能重新過上太平日子。侄女雖是個小女子,但僥幸學了一身過得去的功夫,很想為此盡一份力。”
謝子澄有些驚訝,沈吟著一時沒有說話。
“朝廷、劉起俊、魯王,個個都說自己才是大義所在,可是侄女冷眼看著,他們又各有齷齪之處,實在不知道該向誰效力才好。侄女父母都已不在,這世上最親近的長輩就是叔父了,因此特地向叔父求教。”夏小喬最後說道。
謝子澄輕輕一嘆:“你還年輕,不知道世事其實不是非黑即白。你說的這三方,都有有過之處,卻也皆有有功之處。劉起俊這個人,跟何梁大不一樣,他本是縣衙小吏,因看不慣鄰裏鄉親都被餓死,官員卻不聞不問,就偷偷把官倉守衛情形打探清楚,趁人不備,發動百姓去搶了官倉糧食。”
搶官倉是死罪,劉起俊獨個站出來承當,認殺認剮,縣令本就無力去追索那些“刁民”,有人交差,自然是先把劉起俊交付州府。然而餓瘋了的災民發現搶官倉能活下來,立刻就如法炮制,又接著搶了第二座官倉,並且在州府要殺一儆百,當眾處斬劉起俊時,一擁而上,搶了人犯、殺官造反。
“他勉強算是逼上梁山,但流民就算搶了府庫,也還是烏合之眾,他一個小吏,更無領兵之才,只有人望是成不了大事的,最後就收了何茂勳這樣的人進去。何茂勳悍不畏死——殺人殺多了,也是會上癮的——他在戰場上總是膽氣壯手又狠,狡猾殘忍,自然勝多敗少。”
謝子澄看著前方德章鎮一排排房屋,嘴裏呼出白色霧氣,嘆道:“若說何梁死後會下十八地獄,那劉起俊大概也就功過相抵。他扯旗造反,與朝廷征戰不休,固然害死了許多人命,可經他之手保下的老百姓卻也不少。而且何梁到了他手下,就被嚴令不得滋擾平民百姓,入城須得秋毫無犯,還剿了不少盜匪。當然,那些原本在朝廷為官者就沒什麽好下場了,不管降與不降,家產充公都是最輕的。”
夏小喬真沒想到劉起俊還有這些事跡,聽得怔然不語,謝子澄繼續說道:“不過也就這樣了。他成不了開國之君,氣運、眼界、才幹樣樣不足,他手下那些人也是良莠不齊。”
“可既然如此,為什麽一過八年,朝廷卻只收回東京,再往東就寸步難行了呢?”
謝子澄笑道:“這話問得好。頭兩年昏君在位、奸臣當道,自是一片烏煙瘴氣,後來今上即位,雖有心剿滅叛軍,可積重難返,總得花功夫清理整飭。若不是有屈丞相在啊,別說收回東京,就是長安城也未必保得住。”
一老一少前面說話,別人聽不清,謝榮民卻聽得一清二楚,到這會兒實在忍不住,快走幾步上前,對謝子澄說:“爹!這是在外面。”
謝子澄瞥了兒子一眼:“在外面怎麽了?我說的有什麽不對?”
夏小喬打圓場:“謝指揮使、謝大哥放心,方圓幾裏之內若有人埋伏偷聽,我必能預先知覺。”
“小喬不用理他,我們繼續說魯王。”謝子澄擺擺手,幹脆不理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完,去寫新文啦!
☆、晉江VIP
“魯王一系本來差點就繼承大統了。”
謝子澄說這話的時候, 夏小喬正與他們父子三人一同坐在家中前院偏廳內。之前他們下了山坡, 各自上馬回鎮上,說話不太方便, 就暫停了話頭,一直等到回到家,才繼續說魯王的事。
“當今一脈本是梁王後裔, 當年沖帝早殤, 身後無子,朝中推舉嗣皇帝時,以推舉魯王和梁王兩系者最多。但梁王與沖帝是親兄弟, 魯王一脈傳了幾輩,與皇室正統已經遠得很了,所以最後沖帝皇後做主,選了梁王第二子為嗣子繼位, 就是當今和那昏君廢帝的父皇桓帝。魯王一系因此大不服氣。”
夏小喬雖然從小讀書,但本朝之事,她父親也還是不敢多談的, 而且皇位更疊跟老百姓沒什麽關系,反正都是姓侯的, 誰當皇帝又有什麽分別?所以她對這段故事一無所知。
謝子澄一邊喝著熱茶一邊繼續講古:“桓帝在位十七年,雖然無功、倒也無過, 魯王那邊再不服氣,也說不出什麽來,幹脆一心好好治理封地。魯地本來就豐饒, 又有兩代魯王勵精圖治,自是富庶強盛遠邁他處。早年我也曾去過魯地做生意,魯人多豪爽仁義,跟他們打交道特別暢快。”
他說著瞥了一眼臉上有不讚同之色的兒子:“單憑亂世中能保封地百姓豐衣足食,魯王還不算有功,什麽才叫有功?”
見謝榮民不敢爭辯,謝子澄才繼續跟夏小喬剖析魯王府作為,“有之前那樁公案在,到廢帝繼位後,任用奸佞、胡作非為,將國事搞得一團糟,魯王就心安理得看起了笑話。廢帝在位十二年,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朝中小人當道、政令不行,地方更是烏煙瘴氣,只知魚肉百姓,終於因八年前一場大旱爆發了民亂。”
其實那年旱災嚴峻,不只中原之地遭災、顆粒無收,就是魯地也一樣旱得土地幹涸、秧苗枯死。但魯王見機極快,一看旱情不緩解,立刻安排屬官想辦法引水灌溉,拯救了許多良田,同時在合適的時候開倉放糧,幾個受災嚴重的地方,還設了粥廠賑濟。
兩相對比,朝廷的應對遲緩、麻木不仁,簡直活該被暴民推翻。
估計魯王也是這個心情,所以後來劉起俊一路攻城掠地,他都按兵不動,只守住魯地邊界,對朝廷要求出兵勤王的旨意置之不理。
“以我之見,當時魯王不應詔勤王,其實是明智之舉。那時連朝廷都不知叛軍實力如何,且那時叛軍勢如破竹,正如潮頭兇猛,魯王避其鋒銳、守住城池並沒有錯。”
謝榮民終於忍不住了:“便是如此,後來收覆東京之時,本是前後夾擊的良機,他為何還不奉詔?”
謝子澄理所當然回道:“因為他有私心啊。他出兵夾擊,劉起俊必做困獸之鬥,狗急跳墻之時,咬魯王一口,就算最後真的獲勝,魯王損兵折將不說,能有什麽好處?朝廷可能讓他帶兵過東京向西麽?魯地已是最大封國,朝廷還可能給他增加封地嗎?朝廷連封賞的金銀都拿不出來,除了那個位子,你想想還有什麽能打動魯王?”
謝榮民一臉正氣道:“為人臣子,只顧自己利益已是不忠不義!他還肖想大位,此等大逆不道之人,還配談什麽功勞?”
“咦?你做了幾年官,果然口氣都不同了。”謝子澄對著義憤填膺的兒子嘖嘖稱奇,“你十四五歲的時候可不是這麽說的,還說昏君無道,官府不仁,仁人志士皆可行大義呢!”
一直聽著不吭聲的謝榮國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謝榮民不悅的瞪了弟弟一眼,回道:“邦有道則仕。如今上有明君聖主,中有賢臣勇將,正是當戮力同心、重整山河、恢覆民生之時,魯王卻還態度暧昧、搖擺不定,其心可誅。”
夏小喬聽到這兒忍不住插嘴:“可是外面都說屈丞相是權臣當道,皇帝根本做不得主。魯王要是擔心自己出兵,與劉起俊兩敗俱傷,最後讓屈丞相漁翁得利、並廢掉皇帝取而代之,也說得過去啊!”
“一派胡言!”謝榮民板著臉斥道。
謝子澄不悅:“自家人說話,你急什麽?不能好好說話就出去!”
謝榮民本來已經激動的站了起來,被他爹這麽一斥責,又老老實實坐了回去。
夏小喬忍笑,伸手給謝子澄續了杯茶,“叔父,您繼續說。”
“大郎的話原也沒錯,魯王是皇室子孫,卻只計較個人得失,當然有過。而且他錯失良機,如今大勢早就不在他這頭,他再怎麽籌謀,也難以魯地一隅抗衡朝廷正統,除非劉起俊肯把手上地盤和人馬拱手相讓。”
但這顯然不可能。夏小喬又問:“這麽說來,三方之中,還是朝廷占著上風?”
謝子澄點頭:“無論從土地還是民望、名分來說,朝廷顯然都占著上風,而且朝廷畢竟有法度,戰後治理也更得心應手。以前朝廷無力與叛軍決戰,一是沒錢,二是沒人,可笑的是叛軍那幾年竟然也沒抓住機會,現在被迫要與朝廷決戰,又死了大將,恐怕劉起俊日子不好過。”
他講起三方來頭頭是道,且如夏小喬想的一樣,比較客觀中立,沒有美化任何一方,也沒非得往誰身上潑臟水。但夏小喬聽到這裏,反而覺得沒什麽是需要自己做的了,只看朝廷和劉起俊決戰就是。
不過,“屈丞相和皇帝之間到底……”
謝子澄一笑,看向大兒子,“這個叫大郎來說吧,他是皇上親信,又受教於屈丞相,他看的比別人清楚。”
真叫謝榮民說了,他反而有些躊躇,半晌才道:“當年父親送我去鞍前馬後服侍丞相,不久劉起俊第二次進攻潼關,我就隨丞相出征了。那時陛下還是魏王,封地就在距離潼關兩百裏外的安邑。”
郯國仿漢制,宗室封王建國,在封地內有一定的特權,可自行治理封地內的百姓,收取一定賦稅。不過就像漢景帝要削藩、收攏權力一樣,之前的皇帝也多次削藩、限制王府衛隊人數,到民亂起時,還能真正稱得上封國的藩王領地,也就剩魯越兩國了。
當今皇帝侯晟與廢帝是異母兄弟,能封到離京城不遠的安邑去,已經是廢帝看他老實聽話,封地自然就不會再大,不過五個縣而已。
五個縣養一個藩王,在夏小喬看來,已經很奢侈了,但王府畢竟不是尋常人家,還要養屬官和衛隊,既然財力有限,當時的魏王手下自然是沒有多少人可用的。
“陛下得知潼關危急,親自率領王府衛隊一千人、加緊急征調的義勇五百人馳援潼關,與我們並肩苦戰數月,才擊退叛軍。”
夏小喬聽著聽著,忽然覺得哪裏不對勁,插嘴問道:“你們皇帝陛下今年到底多大年紀?怎麽外面都說他是小皇帝,你又說他八年前就能帶兵馳援……”
“不是八年前,劉起俊第二次進攻潼關是六年前的事,那時陛下十五歲。”
這麽說皇帝今年已經二十一了,既不是陳義明說的小皇帝,也不是張大海說的十八、九歲,想到張大海,夏小喬又想到另一個問題:“皇帝都這麽大了,還沒成親?”
這本是一個很平常的問題,但謝榮民聽了,臉色就是一變,反問:“你怎麽知道皇上沒成親?”
謝子澄忽然插嘴:“二郎去問問你娘,中午吃什麽。再去看看管家把施舍的米糧準備好了沒有,要是備得了,你下午就跟著一起去辦這事。”
被趕出去不叫聽的謝榮國不太樂意,但他不敢違逆父親的意思,只能應聲離去。
“行了,你也不用為尊者諱,再遮遮掩掩,以為這些事情沒傳出長安城去。”謝子澄說了兒子一句,然後轉頭看向夏小喬,“當年宗正寺其實在太後授意下給皇上定了王妃,只是還沒等過門,就鬧了民亂,之後再沒有提起這事來。”
等到屈政亮立了大功,帶著魏王聲勢浩大的回到京城時,那位沒過門的王妃已經病死了。後來就是廢帝再立、整頓朝綱、操練軍隊、收覆雒陽,一件一件的忙,無論是屈政亮,還是皇帝自己,都沒想起立後的事。
“那些流言都是小人中傷!丞相哪有功夫理這些事情?又有什麽必要攔著陛下立後?”謝榮民說到這裏,聲音都提高了,可見是真的為屈政亮鳴不平。
夏小喬卻忽然想起宣謀說的話,就笑道:“是啊,我也覺得這是有人故意挑撥君臣關系。屈丞相要是真的想扶持傀儡皇帝,早勸著皇帝成親生子,然後再立小皇帝多好。”
謝榮民被她這番大逆不道的話驚得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
謝子澄卻笑了笑,然後神色凝重的說:“如今流言洶洶,丞相固然是無暇理會,也不便自證,皇上卻……。他一直推辭立後,難保不是……”說著不覺搖頭,“大郎,你此番跟隨丞相與劉起俊決戰,若是得勝,就不要再回朝了,能留在商都駐守最好,若是不成,就辭官吧。”
謝榮民更震驚了:“爹的意思是?”
“戰時尚且如此,到天下太平了,還不知怎樣呢。你說得對,邦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小喬,叔父正好有一件大事要與你商議。”
夏小喬暗叫一聲不好,這時候突然沖出去跑了,是不是不太禮貌?!
作者有話要說: 怎麽這兩天留言的小夥伴越發少了……
☆、晉江VIP
謝榮民心思一轉, 也知道他爹要說什麽了, 當下一臉視死如歸的站起身,說:“我得盡快趕去潁川, 先出去安排一下。”
夏小喬趕忙說:“謝大哥留步,有幾件事,我覺得應該跟你說。”
謝榮民本來就有話要問她, 聽她主動提起, 就點點頭,然後看向父親,說:“爹, 那我們先出去談了。”
謝子澄也知道兒子一直憋著想問夏小喬有關魯王和陳義明之間的勾當,就點點頭,同意他們先談。
兩個年輕人松一口氣,一前一後出了偏廳, 到外面老槐樹下,夏小喬主動開口說:“前些天夜半無事,我趁著天好觀星, 偶然見到客星犯紫微,恐怕你們皇帝身邊要出事端, 你最好傳訊給大內侍衛,嚴加防範。”
謝榮民一楞:“你還懂觀星?”
“家師博學多才, 占星望氣、布陣制符皆有涉獵,我雖然只學了個皮毛,但客星犯紫微還是不會看錯的。而且陳義明去見魯王, 確實在籌劃一件大事,我因不想參與,就沒有探聽這些,但是傅一平開口就猜他們要行刺皇帝。”
謝榮民面色凝重:“你說傅一平與彭春陽切磋過,那麽勝負如何?”
“自然是彭道長輕松取勝。傅一平的身手大概與苗長青不相上下,他若是不理俗事、潛心練功,過個十幾年,也許能逼彭道長用盡全力。”
謝榮民臉色更難看了:“我們收到消息,彭春陽正一路西行,莫非……”
“你怕他出手?他不會的,他想做的是國師,不是殺手。哪一個國師會親自動手行刺殺之事?不過他門下弟子就不一定了,若是魯王開口,沒準他要安排徒弟出手的。”
夏小喬又把當日在魯王府見到的幾個武林人士的情況講給了謝榮民聽,“彭道長是和我們一道去商都的。傅一平問過陳義明,是不是鄭王也想招攬老道,陳義明說此事不可能辦到,他們也不打這個主意,請老道去,主要還是為了給鄭王的小兒子看病。”
謝榮民沈吟片刻,又問:“傅一平果真是傅逢春的兒子?”
“應該是吧。彭道長從功夫上看出來的,這應該做不得假。”
“他有沒有提過傅逢春現在是活著還是死了?他今年多大?”
“他說他二十一,但沒提過他父親是生是死,別人也沒問過。”
“二十一?”謝榮民轉身繞著樹轉圈,“怎麽會是二十一?至少應該二十三才對得上……”
夏小喬好奇問道:“對得上什麽?”
謝榮民站定了看向她,欲言又止,夏小喬自己思索了一會兒,突然想起當日魯王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頓時眼睛一亮,說:“你懷疑他是湖陽公主生的?可他說不是,他說他母親已經死了,不知道湖陽公主是誰。”
“他這麽說的?”謝榮民先是松了一口氣,繼而又搖頭:“那他就不可能是傅逢春的兒子。”
“你為何如此肯定?”
“既然你已聽說傅逢春與湖陽公主的事情,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