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錢豹
關燈
小
中
大
如果人生都像一出戲,該有多好啊。起承轉合,精心計算,戲開戲散,皆有定時,興致高了,貼它幾天的連臺本戲,轟轟烈烈地熱鬧一場;興致盡了,只選折子來唱,分分秒秒,全是最華美的瞬間。
只可惜再出色的伶人,也沒法把自己的人生唱成一出好戲。不知道它是怎樣開始,更不知道它會怎樣結束,只能在猝不及防的時刻,倉惶無措地前行,沒人給你設計唱念做打,沒人願意配合你的把子工架,鑼鼓跟不上,胡琴托不住,戲臺是個隨時都在變幻的空間,而臺下的看客,倏忽來去,幾乎沒一位能陪到劇終。你以為才唱了開場,不想終場曲牌已經吹響;你以為到了大軸,其實才剛剛打了三通。最要命的是,無論能不能唱,想不想唱,愛不愛唱,肯不肯唱,都得把它唱完,直到曲未終,人已散,就剩你一個人在臺毯中央,亮住一個孤獨的相。
春去春又來,白喜祥已經過了他的天命之年。他不知道自己這出戲是唱到哪裏了,只是以一向以來的謹慎,每個字音字韻,每下舉手投足,都踏實地唱著,不管前臺後臺起著什麽樣的動蕩。民國十五年了,北京已成張大帥的地盤兒,南方戰火頻頻,時局一團混亂……不過,這與一個伶人,又有什麽關系呢?對於軍閥混戰,政權傾軋,老百姓們原都沒有太深的了解,在他們樸實的視線裏,城還是原來的城,人還是原來的人,戲還是原來的戲,鑼鼓絲竹一奏,叫人心裏踏踏實實的,都還是原來的聲音。
白喜祥知道自己老了。每每對鏡扮戲,只見兩鬢的頭發,越來越多地飛著白斑。五十三歲,對老生行來說,還是壯年呢,但是他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時常胸悶,氣短,發病時幾乎喘息不得,因此常年吃藥。嗓子倒是保持得還不錯,唱戲依然可以滿宮滿調,但是不像年輕時候可以連日出演了。還能唱到什麽時候?誰知道。戲就是一個伶人的命,能唱一天是一天,多唱一天,生命才延長一天。
好在,三個徒弟都已經冒頭,小筍尖似地,飛快長大,讓他欣喜地看到未來的期望。三人陸續滿師後,已經不再住在師父家裏,但是師徒情分深厚,還是整日隨侍在師父身邊。玄青十六歲了,扮相老成,嗓音清潤醇厚,果然一塊老生行的好材料。天青呢,多年紮實幼功,終於見了正果,唱念做打,都令人眼前一亮,尤其身上功夫,極其漂亮,等閑年輕武生比不上。竹青改工花臉後,受了幾位凈行名家的□□,開竅得很,在新一代伶人裏頭,也是數得著的好苗子。
“白二爺這是怎麽教的,個個都成材!您應該開個科班,多多栽培桃李。”同行們恭維白喜祥。
“老啦,不中用啦。”白喜祥笑著搖頭。他對這三個徒弟用的心血,豈是普通教師可及,別說開科班,就是讓他再收三個,也沒有精力這麽日覆一日年覆一年手把手地教了。近年他再收徒弟,都只是偶爾說戲而已,最深沈最周到的心思,全都用在從小帶大的這三個徒弟身上。
廣盛樓,宏大氣派的戲園子,依然日夜開鑼,千秋萬代情義恩怨,周而覆始地上演。這晚的戲碼是天青的《石秀探莊》,雖然已經唱過多次,白喜祥還是親自來為徒弟把場。鑼鼓打過開場三通,白喜祥一身青布夾袍,緩步踱出,望臺側椅子上一坐,名伶氣派,頓時贏得臺下猛一陣喝彩。
“箬笠芒鞋打扮巧,英雄自古學漁樵。
憑俺鬥大姜維膽,虎穴龍潭走這遭!”
十五歲的天青,已經出落得高大雄壯,登得臺來,目光如電,英氣勃勃。今次的他,是那奉命窺探祝家莊的拼命三郎,扮成個樵夫模樣,以一條擔著柴捆的扁擔,颯颯地舞著棍花。笛聲中,他朗朗地唱出《折桂令》牌子:
“進莊門道路周折,走巷串街腳步蹀躞,
早又是紅日西斜,並無個音耗消息!”
扶住柴擔,亮一個漂亮的騎馬式。
座上爺們兒高喝了一聲“好”!
京城裏的演出,五花八門,像西洋話劇那些,座上時興整齊的鼓掌,但是在戲園子裏,還是喊好兒居多。臺下的爺們兒,微閉著眼睛,隨著臺上的板眼,手指在身邊一叩一叩,聽到得勁兒的垠節處,猛喝一聲:“好!”那是戲園子裏獨有的一道風景。喊好的學問,也大了去了,要正喊在勁頭上,喊在點子上,喊得滿座心有戚戚,讓臺上的伶人,也精神一振,更加賣力十分。若是聽得不得勁兒了,喊聲“嗵”,那叫“倒好兒”;若是不問情由不講時機的亂喊,那叫“邪好兒”。
正如白喜祥當年相準的那樣,天青這孩子,天生有個臺緣。初登臺時倒也罷了,現在唱得多了,風度氣魄,越來越罩得住,每每垠節處的好兒,都能要下來。白喜祥坐在臺側看著,心裏滿意,臉上可紋絲不露。——什麽時候真正成角兒了,每每臺簾一挑,靴底一亮,剛在上場門處現個身,頓時臺下就是好兒聲一片,那才叫境界呢。那種好兒,叫“碰頭好兒”,是對一個伶人,極大的尊崇。白喜祥年輕時候,足唱到二十來歲,才能保準每場都有碰頭好兒,天青這才剛剛出道,路途還遠著呢。
臺上臺下,精神相長,伶人越唱越出色,臺下越喊越熱烈,成就一臺精氣神十足的圓滿好戲。竹青的楊林,玄青的鐘離老人,在這出戲裏都是二路活兒,配角,也各自做足功課。此起彼伏的叫好聲中,白喜祥在臺側看著這三個徒弟,神色不動。
完戲了,進了後臺,三兄弟顧不上卸妝,先圍著師父聆聽教誨。白喜祥點著天青:
“石秀跟武松不一樣,他這探莊,是去偵察的,除了有氣魄有膽量,還得有精明、仔細、隨機應變的機靈勁兒,不能一味剛猛……玄青你扮的是個忠厚老人,聽信了石秀的話,你瞧你呢,滿臉的嫌棄樣兒……竹青的雙刀太懈,拖泥帶水……”
最後又加了一句:“功夫還是不夠,瞧這一頭一身的汗。差得遠了,再練吧。”
三個徒弟唯唯有聲。
白喜祥轉過身來,微微一笑。這一次的表現,他還是滿意的呀。孩子們都還小,不能捧著,得使勁煞著,天長日久,方成大器。
夜晚的肉市街,依然燈火通明,小販們的吆喝叫賣聲,交織在清涼的微風裏。三個徒弟簇擁著白喜祥出了廣盛樓的大院,緩步踱回家去。京城的生活,總是慢悠悠地,周而覆始,幾乎察覺不到什麽改變,幾十年了,每天都是這樣。但是時光永遠都是停不住腳的,草會發芽,花會盛開,人的年歲和情懷,都在這飛逝的時光裏悄悄變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只可惜再出色的伶人,也沒法把自己的人生唱成一出好戲。不知道它是怎樣開始,更不知道它會怎樣結束,只能在猝不及防的時刻,倉惶無措地前行,沒人給你設計唱念做打,沒人願意配合你的把子工架,鑼鼓跟不上,胡琴托不住,戲臺是個隨時都在變幻的空間,而臺下的看客,倏忽來去,幾乎沒一位能陪到劇終。你以為才唱了開場,不想終場曲牌已經吹響;你以為到了大軸,其實才剛剛打了三通。最要命的是,無論能不能唱,想不想唱,愛不愛唱,肯不肯唱,都得把它唱完,直到曲未終,人已散,就剩你一個人在臺毯中央,亮住一個孤獨的相。
春去春又來,白喜祥已經過了他的天命之年。他不知道自己這出戲是唱到哪裏了,只是以一向以來的謹慎,每個字音字韻,每下舉手投足,都踏實地唱著,不管前臺後臺起著什麽樣的動蕩。民國十五年了,北京已成張大帥的地盤兒,南方戰火頻頻,時局一團混亂……不過,這與一個伶人,又有什麽關系呢?對於軍閥混戰,政權傾軋,老百姓們原都沒有太深的了解,在他們樸實的視線裏,城還是原來的城,人還是原來的人,戲還是原來的戲,鑼鼓絲竹一奏,叫人心裏踏踏實實的,都還是原來的聲音。
白喜祥知道自己老了。每每對鏡扮戲,只見兩鬢的頭發,越來越多地飛著白斑。五十三歲,對老生行來說,還是壯年呢,但是他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時常胸悶,氣短,發病時幾乎喘息不得,因此常年吃藥。嗓子倒是保持得還不錯,唱戲依然可以滿宮滿調,但是不像年輕時候可以連日出演了。還能唱到什麽時候?誰知道。戲就是一個伶人的命,能唱一天是一天,多唱一天,生命才延長一天。
好在,三個徒弟都已經冒頭,小筍尖似地,飛快長大,讓他欣喜地看到未來的期望。三人陸續滿師後,已經不再住在師父家裏,但是師徒情分深厚,還是整日隨侍在師父身邊。玄青十六歲了,扮相老成,嗓音清潤醇厚,果然一塊老生行的好材料。天青呢,多年紮實幼功,終於見了正果,唱念做打,都令人眼前一亮,尤其身上功夫,極其漂亮,等閑年輕武生比不上。竹青改工花臉後,受了幾位凈行名家的□□,開竅得很,在新一代伶人裏頭,也是數得著的好苗子。
“白二爺這是怎麽教的,個個都成材!您應該開個科班,多多栽培桃李。”同行們恭維白喜祥。
“老啦,不中用啦。”白喜祥笑著搖頭。他對這三個徒弟用的心血,豈是普通教師可及,別說開科班,就是讓他再收三個,也沒有精力這麽日覆一日年覆一年手把手地教了。近年他再收徒弟,都只是偶爾說戲而已,最深沈最周到的心思,全都用在從小帶大的這三個徒弟身上。
廣盛樓,宏大氣派的戲園子,依然日夜開鑼,千秋萬代情義恩怨,周而覆始地上演。這晚的戲碼是天青的《石秀探莊》,雖然已經唱過多次,白喜祥還是親自來為徒弟把場。鑼鼓打過開場三通,白喜祥一身青布夾袍,緩步踱出,望臺側椅子上一坐,名伶氣派,頓時贏得臺下猛一陣喝彩。
“箬笠芒鞋打扮巧,英雄自古學漁樵。
憑俺鬥大姜維膽,虎穴龍潭走這遭!”
十五歲的天青,已經出落得高大雄壯,登得臺來,目光如電,英氣勃勃。今次的他,是那奉命窺探祝家莊的拼命三郎,扮成個樵夫模樣,以一條擔著柴捆的扁擔,颯颯地舞著棍花。笛聲中,他朗朗地唱出《折桂令》牌子:
“進莊門道路周折,走巷串街腳步蹀躞,
早又是紅日西斜,並無個音耗消息!”
扶住柴擔,亮一個漂亮的騎馬式。
座上爺們兒高喝了一聲“好”!
京城裏的演出,五花八門,像西洋話劇那些,座上時興整齊的鼓掌,但是在戲園子裏,還是喊好兒居多。臺下的爺們兒,微閉著眼睛,隨著臺上的板眼,手指在身邊一叩一叩,聽到得勁兒的垠節處,猛喝一聲:“好!”那是戲園子裏獨有的一道風景。喊好的學問,也大了去了,要正喊在勁頭上,喊在點子上,喊得滿座心有戚戚,讓臺上的伶人,也精神一振,更加賣力十分。若是聽得不得勁兒了,喊聲“嗵”,那叫“倒好兒”;若是不問情由不講時機的亂喊,那叫“邪好兒”。
正如白喜祥當年相準的那樣,天青這孩子,天生有個臺緣。初登臺時倒也罷了,現在唱得多了,風度氣魄,越來越罩得住,每每垠節處的好兒,都能要下來。白喜祥坐在臺側看著,心裏滿意,臉上可紋絲不露。——什麽時候真正成角兒了,每每臺簾一挑,靴底一亮,剛在上場門處現個身,頓時臺下就是好兒聲一片,那才叫境界呢。那種好兒,叫“碰頭好兒”,是對一個伶人,極大的尊崇。白喜祥年輕時候,足唱到二十來歲,才能保準每場都有碰頭好兒,天青這才剛剛出道,路途還遠著呢。
臺上臺下,精神相長,伶人越唱越出色,臺下越喊越熱烈,成就一臺精氣神十足的圓滿好戲。竹青的楊林,玄青的鐘離老人,在這出戲裏都是二路活兒,配角,也各自做足功課。此起彼伏的叫好聲中,白喜祥在臺側看著這三個徒弟,神色不動。
完戲了,進了後臺,三兄弟顧不上卸妝,先圍著師父聆聽教誨。白喜祥點著天青:
“石秀跟武松不一樣,他這探莊,是去偵察的,除了有氣魄有膽量,還得有精明、仔細、隨機應變的機靈勁兒,不能一味剛猛……玄青你扮的是個忠厚老人,聽信了石秀的話,你瞧你呢,滿臉的嫌棄樣兒……竹青的雙刀太懈,拖泥帶水……”
最後又加了一句:“功夫還是不夠,瞧這一頭一身的汗。差得遠了,再練吧。”
三個徒弟唯唯有聲。
白喜祥轉過身來,微微一笑。這一次的表現,他還是滿意的呀。孩子們都還小,不能捧著,得使勁煞著,天長日久,方成大器。
夜晚的肉市街,依然燈火通明,小販們的吆喝叫賣聲,交織在清涼的微風裏。三個徒弟簇擁著白喜祥出了廣盛樓的大院,緩步踱回家去。京城的生活,總是慢悠悠地,周而覆始,幾乎察覺不到什麽改變,幾十年了,每天都是這樣。但是時光永遠都是停不住腳的,草會發芽,花會盛開,人的年歲和情懷,都在這飛逝的時光裏悄悄變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