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0章 卷二十一 回京(貳)

關燈
南陽城城樓, 秋日金光亂灑,將城樓鍍金,城樓守軍幾人立於金光底下, 銀盔鐵甲幾支長||槍, 被染成雕塑。中有兩人領班的,在鄞城時便跟在衛家軍軍中, 認得連笙,見她要上城樓, 擡手放行, 便由她登了上去。

連笙輾轉繞到了城墻邊上, 身靠城墻,兩手以肘半撐著,斜斜立在墻頭。

前方便是衛家軍大營, 身後南陽城座落斜陽餘暉之下,滿城金碧。

先時回來傳信的那兩位隨侍等酒閑話,皆在碎語,只說這一回出征怕是兇險, 聽聞有位將軍親征,二人先前在軍營裏,見到王爺與衛帥的面色都不太好看。連笙只一聽, 便知定是兆惠親上戰場了。

朝廷兵馬來勢洶洶,雍州守軍勢必抵擋不住,戰事迫在眉睫耽誤不得,衛家軍此番, 應是要連夜行軍的。衛家軍緊鄰南陽城,駐在城外,大軍徑直從營中出發,自是不會再入南陽城一步,連笙若要再見長恭一面,便唯有在此處。

是故縱然時已近晚,夕陽薄暮,連笙還是爬上城墻來,守在這裏,等候大軍出征。

城墻墻高十丈,極目可見營前境況。

從她登上城墻頭已是黃昏,不多時,便見前方衛家軍大營營口,行出一隊鎧甲銀槍的人馬來。

領頭是開道的衛隊,隨後緩緩而來,戰旗與金鼓,行過一陣後,方才見到幾人高頭大馬全副武||裝地出來。中有一位,行於幾人正中,身影筆直,駕於馬上,頭上金盔反著日光還有些奪目,肩上披風驀地見風而動,揚起斜陽下連笙眼中剎那的洶湧澎湃來。

當此時,大風乍起,大軍出征,黑壓壓呈摧城之勢。將士們步履劃一,齊刷刷撼地之聲。

這是連笙第一次送長恭出征。

過去每每得知他要赴戰場,總是私下裏與他作別,卻從未親自目送他離開。連笙不擅離別,更遑論捱到這樣最後一刻,親眼看著他遠走,可今日與過往不同,她不得不忍下心頭萬千不舍,生生站在這城墻上,什麽也做不了。

她還未與長恭告別。

上一回與他一聲未道便分開時,還是在鄞城的舊年夜,她為長恭要將她托付兄長一事生氣。那一次縱然落了個鄞城城破,重傷幾欲不治的教訓,但連笙心中,並不覺得自己那一晚的置氣有何錯處。倒是此刻,人在城墻上站著,忽然便感到一絲不值。

這一回生悶氣,純粹只是自己自尋煩惱而已。

她心下忽起懊悔,戰時兒女,本就與他聚少離多,不見時,思之如狂,見了,卻反倒十日裏頭拿出八日九日來鬧脾氣。

連笙一時悔不當初,恨不能扇自己兩下打醒自己。

如今也不知怎的,竟會莫名變得患得患失起來。過去曾經那樣坦然,盲目地堅信長恭定然會是自己的,想他夜夜能入她的夢,老天爺既都如此安排了,怎會不教她順順利利嫁給他。於是當初如何恣意瀟灑,不計後果轟轟烈烈的愛,卻都成了今時今日的反襯。長恭向她告白,她卻變得戰戰兢兢,日日憂思,夜不能寐,唯恐他有朝一日改變了心意。

大約過去不曾得到,便不必擔心失去,而今已然得到了,再失去的滋味每每想起,便分外難受。

連笙心頭如有一團細麻緊緊絞在一處,勒著她的一顆心隱隱發疼。兩眼牢牢盯緊人群中長恭的身影,話哽在喉間,想喊出口,卻又知他定然是聽不見的。

這幾日的樁樁件件一一掠過心口,想來,本也不是什麽大事,卻偏偏因為這點雞毛蒜皮害得如今連行前一面也見不著……

她垂頭喪氣,眼角餘光倏然便瞥見長恭路過的,少陽的馬車。

剎那而起的羨慕裏又帶了點點妒意,當時為何腦筋一熱,竟會拒絕少陽邀她同去軍中的請求,無論如何,能見一面大抵也是好的。可是腦海當中念及此處,驀然卻又沈靜下來,跟著緩緩嘆了一口氣。連笙心想,自己約摸心底深處,還是自私極了,哪怕是與他告別,也不願意同旁人分享。

理應只屬於她與長恭兩個人的私話,既然避不得外人,便寧可不說。

於是她來送他出征,這樣的心思,只適合自己單獨體味,單獨承受。誠如此刻一般,也好,她孑然一身,立在城墻上,目送他行遠的背影,就這樣默默承受便好。

心中半是傷懷,半是坦蕩,半是悵然若失,半是如釋重負。正在默然凝睇,忽如其來,竟聞驚空一聲鶴唳。

長長的尖銳的一聲,劃開天際,似穿亙古,破風而來。

連笙霎時擡頭,往天頂看去。

夕陽將頭頂遠天染出淡淡的金黃之色,萬裏無雲,沒有一絲長風以外的痕跡,更不見有野鶴盤旋而過,明明方才耳畔傳來那聲鶴唳,卻是清晰無比。

連笙疑惑凝了眉,低下頭來再看長恭,卻見他不知何時,竟回了頭。

正在她昂首仰望的當口,驀一回頭,望向城墻,連笙俯首的剎那,與他明明白白,四目而對。

他與她再見,於南陽城外半空,風颯颯,吹黃塵漸起,可也擋不住那雙眸光緊緊交纏。

長恭原以為,她不會來了。

行前想到今日匆匆忙忙,以至於不見連笙便將赴戰場,這一去不定兇險如何,若是但有萬一,卻連她最後一面也見不著。於是手只虛虛牽著韁繩,不過漫不經心地隨著大軍在走,人在馬背上坐著,心卻早已飛回南陽城裏。

先前,少陽的馬車在營外停住的時候,門前便來了小將通報,說是豫王府中女眷來了。他按捺不住心中大喜,趁底下副將點兵的當口,忙裏偷閑硬是生編亂造了一個借口,要隨豫王去營前接她。然而人到營前,正在翹首以待,卻不想車簾掀了,探出頭來的竟只有幾名丫鬟仆婦與少陽。

少陽攙著嬤嬤的手下車時,他還心存僥幸,不住拿眼往車裏張望,可是直到來人全數下盡了馬車,也沒有再見連笙的人。

心底的大喜瞬而換做大失,長恭雙眸空空,只一眨眼便黯了下去。

連笙這連日來,究竟是在生他哪門子氣,不得而知的百爪撓心幾欲教他狂躁不已,分明這一日就要去尋她問個清楚了,偏偏在這當口又來了軍情緊急。

長恭又煩又悶,只跟在豫王近旁,聽少陽與豫王寒暄。

然而倏一擡頭,卻見少陽目光閃爍,無意瞟過他的身後。

他剎那有些奇怪,便仔細留神又以餘光盯了兩眼,見她竟真是時不時地向他身後在瞟。嘴裏雖然在同豫王說著三軍將士此行的辛苦種種,眼睛卻是不由自主晃向他的身後。

長恭身後有什麽呢?

他狀若不經意地一回頭,就見身後不遠處,點將臺上正在清點兵馬的單庭昀。他長||槍作臂,指揮若定,趁著半分閑暇驀一側首,雙眸含笑,嘴角微微翹著,抿出兩只酒窩深深,不偏不倚,望向少陽。

少陽面上,忽然便起了半抹紅暈。

長恭登時只覺心中似乎明白些許。

心裏驟然而起的七分羨慕三分落寞,行前能再見心上人一面,哪怕只是遠遠相隔,也足以教人此去無憾了。只是連笙,如若連笙也能來送他,當有多好。

他興中落寞不已,直至發兵也未能提起精神來。無精打采出了大營,人正失魂落魄行於馬上,卻忽聞長空裏,一聲長長鶴唳。

他下意識循聲,回頭往城墻看去。

城墻之上,有一人獨立。

她今日穿了一身紅衣,並非正色,可於他眼中卻是衣紅勝火,即便遠隔數十丈,仿佛也映出她佳人似雪,青絲如瀑半垂肩身,半揚空中,長風獵獵,一人一城,斯人傾城。

長恭霎時笑了。

眸中瞬而尋回的熠熠神采,他任由自己張揚的嘴角,綻開笑靨。

倏忽擡手將掌心置於心口,張開口無聲向她喚道:“等我。”

回回他出征,都對她說,等我。

連笙剎那滾下淚來,也將手放在心口之上,無聲答他:“好。”

----------

衛家軍出征了,連笙本以為將要空寂下來的南陽城,不想卻是一切如舊,大概也唯有連笙自己,心中空了。

她又回到了在漫長的等待裏度日如年的日子,天天盼著邸報,盼著豫王府門前出現的八百裏加急回來傳信的士兵。

只不過這一回,她身旁又多了一個與她同樣日日夜夜,寢食難安的人。

便是少陽。

少陽同她一樣,心中掛念前方戰事,成日裏沒有片刻的消停。然而少陽也與她不一樣,連笙的擔憂擱在心裏,少陽的擔憂卻是明明白白的,無時無刻不放在嘴上。

她總是說書一般講起所見所聞,她不比連笙,能在豫王跟前常常走動,自然凡事也比連笙聽得多些,於是每每與連笙一處,提起一些連笙並不知曉的細枝末節,連笙也喜愛聽她手腳並用,說書唱戲。

少陽的評書與戲文,道得是生靈活現,與那硬生生的邸報文字截然不同。她沈浸於少陽的“評書戲文”裏,竟發覺自己從未這樣切身感受過戰局,不時心中又多有感慨。

但此一戰艱險非常,素來所向披靡的衛家軍竟會連連受挫,於連笙卻也是前所未見,前所未聞。

長恭領兵,與兆惠親率的數十萬大軍相戰於平野。

平野地勢開闊,也正因此處四野平坦,一望無際,方得“平野”一名。

只是衛家軍過去常年駐守一夫關,一夫關山高勢險,比之此處截然不同,這些年來雖隨豫王南征北戰,但終究也沒遇過這樣四方空曠,竟無一物遮擋蔽身的戰場。

衛家軍與朝廷軍交戰不久,迅速便顯出經驗不足來。

偏偏還是屋漏逢夜雨,遇上了兆惠親征。

半面將軍兆惠,當初還在將軍其位時,便以平地作戰未嘗一敗聞名遐邇。這些年來雖因上了年紀,早已不上沙場了,但數十年來的實戰積攢,又豈是長恭區區數年帶兵、多讀幾大摞兵書能比得上的。

長恭每戰,雖然不斷變換陣法,以期攻其軟肋,但終究敵不過兆惠應變自如。

時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時有假意退守請君入甕。長恭與他交戰,漸而便覺抵抗得分外吃力,連同三軍將士連日損耗,亦是逐漸感到有些吃不消。

朝廷軍人數勝於他們,裝備精良勝於他們,過去尚能以戰術制敵的,如今就連戰術也勝於他們。衛家軍不消多時,便明顯居於下風。

連日敗退,軍中士氣大挫。

眼見傷亡頗重,長恭正在焦頭爛額,連夜召集軍中大小將領,研討對策時,忽然卻聽外頭有人喚單庭昀。他匆匆出去片刻,少頃步履匆匆一掀帳簾闖進來,卻是面色驚喜摻半,只壓低了聲音向長恭道:“大帥,外頭有人來了。”

“誰?”

長恭俯首盯著身前陣型圖頭也未擡,便聽單庭昀話裏的大喜過望,傳來耳畔。道是:“武陵軍,徐英達。”

長恭猛然擡起頭來,怔在原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