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南巡
關燈
小
中
大
一別五年, 永嗔再見景淵帝永湛之時, 難免有幾分激動。率領眾官員接駕之時, 永嗔倒還不覺得如何, 待到入了無名園, 眾人遠遠跟隨在後,他親自陪著皇帝游園——近距離得看著對方,永嗔才覺得撐不住了。
五年沒見, 皇帝變得那麽瘦,倒顯得他眼睛大了許多。皇帝從前眼睛就這樣大麽?永嗔心裏想著, 目光捕捉到皇帝眼角細細的紋路,胸腔裏湧動著一種又酸又脹的情緒, 讓他鼻子發酸、眼睛發澀。他努力撐大眼睛,不讓淚水掉下來。
景淵帝永湛早已察覺永嗔的情緒,只道:“朕沒事兒, 這些年過得都好。”見永嗔假作轉身觀景借機揩淚,也不點破, 也欣賞著園中景色, 問道:“這處怎得還沒牌匾?”
正是園子中心處的廳堂, 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
永嗔收住情緒, 笑道:“正是要求皇上賜名。”
景淵帝永湛笑道:“朕來時倒真準備了名字,不過不是給你這園子廳堂的,而是給你那兩個孩子的。長子名百歲, 這第二個孩子不論男女,都叫無憂,如何?”
永嗔一楞,道:“皇上明鑒,臣弟犬子乃是‘成’字輩兒的……”
景淵帝永湛擺擺手,道:“你的孩子自然與旁人的不同。”
永嗔一猶豫,君臣二人多年來難得如此刻般祥和,不欲壞了這氣氛,便笑道:“憑皇上做主便是。”
景淵帝永湛果然展顏,笑道:“既然如此,朕也不能駁了你的面子。此地既然碧荷連天,以荷花喻人品,就叫‘遠香堂’如何?”
一時逛到西邊的鴛鴦館,永嗔陪皇帝坐在廳內,透過那藍汪汪的玻璃望出去,只見外面的夏日夜景都成了一場雪景。遙望著水池回廊上那一扇亭、一樓、一亭,永嗔笑指道:“此處是臣弟於這園子裏最愛之處,也求皇上賜名。”
“哦?”景淵帝永湛笑道:“這卻要仔細看看。”搖搖一望,只見那扇樓的扇面兩側實墻開了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一旁那樓,另一個則對著這鴛鴦館,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與笠亭的頂蓋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這番設計的確不凡。
景淵帝永湛笑道:“走,去亭子裏面看看。”亭子並不寬廣,是以眾官員都留在鴛鴦館中,只皇帝與永嗔入亭。
是時,清風徐來,明月清輝輕灑。
景淵帝永湛悠悠道:“東坡先生曾有詞,曰‘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不如就以此命名,‘與誰同坐軒’如何?”
永嗔也不知為何,聽得皇上這般講,立時倒覺出此刻水中之月、園中清風的可愛之處來。
兩人閑談間,又將一旁的小樓記作“倒影樓”。
景淵帝永湛負手樓前,見樓前一幅對聯,只見那上聯寫的是:竹雨、松風、琴韻;下聯寫的卻是:茶煙、梧月、書聲。他立在那原地,仰觀許久,輕輕道:“十七弟離朕日久,朕竟不知你成了文人雅士……”似乎頗為感慨。
永嗔笑嘻嘻道:“花了兩千兩,從傅真山先生故居鑿下來的真跡——還不錯吧?”
景淵帝永湛愕然失笑。
兩人慢慢往鴛鴦館走著。景淵帝永湛道:“朕若有閑暇,真想在這園子裏住上一年,觀春日之山茶如火、玉蘭如雪,待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觀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更不必說冬日之老梅偃仰屈曲……”
“只要皇上願意,別說住一年,就是住十年都成。”永嗔興沖沖說完,也旋即意識到皇帝身份所限——南巡能住上一個月都是破格的事兒了。他沈默片刻,似乎也察覺了皇帝的失落,又笑道:“這也容易,臣弟原樣給您在京都也修一個就是!”
景淵帝永湛頗為觸動,先是笑了,卻又嘆道:“為朕一人享受,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倒也不必了,朕在你這裏飽飽眼福便盡夠了。”
“臣弟拿自己鋪子的出產做路費,把這處園子裏的物事原樣運到京都便是。”
“你真是……”
兩人一面閑談,一面回到鴛鴦館。眾官員圍上來,是夜自然又有一分筵席熱鬧。宴到□□,永嗔向皇上獻禮,獻的卻是一套五彩十二花神瓷杯。
這套瓷杯一改從前以青花相配色的青花五彩,而是在素色如雪的白瓷底子上施以五彩,分別以水仙、玉蘭、桃花、牡丹、石榴、菡萏、蘭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和梅花為每月花令,一花一月,並配以相應詩文。
景淵帝永湛取了瓷杯在手中把玩,只見那紅彩鮮亮,黃彩沈郁,紫彩攝人,綠彩濃郁,藍彩光艷,端得是精妙。他隨手拿起的,乃是十一月的瓷杯,只見雪白的杯腹上,一面繪月季花隨風搖曳,紅花爭艷,一面楷書青花詩文: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好心思,好精巧。”景淵帝永湛果然新奇,將那一個個杯子子仔細賞玩,卻見菡萏配的詩句“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蘭草配的卻是“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正是從前永嗔幼時宿在毓慶宮時,從太子多寶閣上翻出來的薛濤箋上所寫的詩,連瓷杯上燒的菡萏與蘭草模樣,都與當日薛濤箋上所畫有幾分神似。
景淵帝永湛摩挲著那兩只瓷杯,看了永嗔一眼,見他也正看著自己,便道:“十七弟有心了。”親自將這套瓷杯收好,笑道:“朕頗為喜愛。回京要讓宮中匠人多燒制幾套。”
永嗔見他開懷,也是歡喜。
另一邊,黛玉正與隨著丈夫衛如蘭而來的湘雲說話。
這衛如蘭是伴駕南下。永嗔得知後,因知道黛玉與湘雲情同姐妹,便上密折,求肯皇上讓湘雲隨夫南下。
黛玉與湘雲數年不見,自有一番別後相思要訴說,各自也都落淚。因黛玉尚在孕中,湘雲不敢惹她久哭,又拿旁的話岔開。
黛玉正想起一事來,對湘雲道:“你在京都,可與外祖母府上多有聯系?”見湘雲點頭,便又道:“我遠在姑蘇,每常掛心京都外祖母等人。聽聞寶二爺與從前永澹、永沂的舊人多有交往。從前永沂反叛,我能逃出京都,全靠寶玉報信、又有你舍命幫我。如今我也不得不規勸你們,一則你要勸誡丈夫,莫要再往朝中深陷;二則托你給寶玉帶話,也勸他獨善其身。”
湘雲見這話說得重,不禁變色,問道:“可是你聽郡王殿下說了什麽?”
黛玉搖頭,只道:“不過是我自己擔心罷了。”
湘雲道:“我若與寶玉相見,自然要轉告你這番話。”見黛玉方才哭過眼圈泛紅的模樣,擔心她孕中傷身,像從前閨中那般摟著她,笑道:“怎得做了郡王夫人,人也比從前嬌氣了?”又取笑她道:“從前我還擔心你嫁給勇郡王——總覺得他是個赳赳武夫,如今見了,能修這麽雅致的一座園子養你,倒也是個精致人兒,你們夫妻二人琴瑟和鳴,真叫旁人羨慕。定是你那愛書的性子,把你家夫君也弄成了一幅文人雅士的派頭……”
黛玉嗔道:“你又來作弄我。”她眉心輕蹙,輕聲道:“他才不是為了我……”他不過是把自己活成了皇帝曾經的樣子。
黛玉這般想著,有幾分心疼又有幾分悵然。
景淵帝永湛在姑蘇足足歇了半個月,其間與永嗔賞園觀景、吟詩作畫、排戲譜曲,陶陶然不知時光之漸逝;晚上則連床夜話、抵足而眠,論國政、談家事、思往昔、望今後。
永嗔告訴皇上,第二個孩子要姓林,因林家只黛玉一女。景淵帝永湛喃喃道:“林無憂,林無憂,是個好名字。”竟然並無異議。
永嗔又抱怨長子百歲太過魯鈍。
景淵帝永湛笑嘆道:“但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誰說聰明又一定是好的呢?”
永嗔倒也釋然。
直到景淵帝永湛該起駕回京那日,永嗔率領眾官員跪地求肯,請禦駕在姑蘇多留一日。景淵帝永湛便順勢留下來,又多呆了一日。兩人約好,待明年開春,王妃平安生產,永嗔便上京面聖,匯報文集編纂之事。
這夜,伴駕南巡的柳無華也對鄒庭彥道:“是我對不住先生。待大事了了,我這條命便賠給曼兒。”
鄒庭彥背對門外明月坐著,一聲不吭,直到柳無華給他作揖離開。
起駕回京之前,景淵帝永湛留下詞一闕,賜給永嗔,“嘆離多聚少,感今思昔。鬢影羞臨湘水綠,夢魂常對屏山碧。”
從前少年時,如今覺昨非。
泰和六年春。
這一日,永嗔只覺心神不寧,似乎有大事要發生,一日裏坐臥不安,心跳慌亂。
直到晚間黛玉發動,平安產下一女,落地即名為“林無憂”。
永嗔這才放下心來。
蓮溪也笑道:“殿下今日心神不定,看來竟是知道女兒要來了。”
永嗔也舒了口氣,見黛玉平安,便命人奏給皇上,數日後便準備起上京之事。
第十日夜,永嗔接到皇帝密詔,打開 一看卻是急召他回京的。密詔上皇帝字跡淩亂,最後幾筆似是虛軟無力,墨跡淡的幾乎看不出來。
一見之下,永嗔大驚,立刻啟程,披星戴月往京都趕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五年沒見, 皇帝變得那麽瘦,倒顯得他眼睛大了許多。皇帝從前眼睛就這樣大麽?永嗔心裏想著, 目光捕捉到皇帝眼角細細的紋路,胸腔裏湧動著一種又酸又脹的情緒, 讓他鼻子發酸、眼睛發澀。他努力撐大眼睛,不讓淚水掉下來。
景淵帝永湛早已察覺永嗔的情緒,只道:“朕沒事兒, 這些年過得都好。”見永嗔假作轉身觀景借機揩淚,也不點破, 也欣賞著園中景色, 問道:“這處怎得還沒牌匾?”
正是園子中心處的廳堂, 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
永嗔收住情緒, 笑道:“正是要求皇上賜名。”
景淵帝永湛笑道:“朕來時倒真準備了名字,不過不是給你這園子廳堂的,而是給你那兩個孩子的。長子名百歲, 這第二個孩子不論男女,都叫無憂,如何?”
永嗔一楞,道:“皇上明鑒,臣弟犬子乃是‘成’字輩兒的……”
景淵帝永湛擺擺手,道:“你的孩子自然與旁人的不同。”
永嗔一猶豫,君臣二人多年來難得如此刻般祥和,不欲壞了這氣氛,便笑道:“憑皇上做主便是。”
景淵帝永湛果然展顏,笑道:“既然如此,朕也不能駁了你的面子。此地既然碧荷連天,以荷花喻人品,就叫‘遠香堂’如何?”
一時逛到西邊的鴛鴦館,永嗔陪皇帝坐在廳內,透過那藍汪汪的玻璃望出去,只見外面的夏日夜景都成了一場雪景。遙望著水池回廊上那一扇亭、一樓、一亭,永嗔笑指道:“此處是臣弟於這園子裏最愛之處,也求皇上賜名。”
“哦?”景淵帝永湛笑道:“這卻要仔細看看。”搖搖一望,只見那扇樓的扇面兩側實墻開了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一旁那樓,另一個則對著這鴛鴦館,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與笠亭的頂蓋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這番設計的確不凡。
景淵帝永湛笑道:“走,去亭子裏面看看。”亭子並不寬廣,是以眾官員都留在鴛鴦館中,只皇帝與永嗔入亭。
是時,清風徐來,明月清輝輕灑。
景淵帝永湛悠悠道:“東坡先生曾有詞,曰‘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不如就以此命名,‘與誰同坐軒’如何?”
永嗔也不知為何,聽得皇上這般講,立時倒覺出此刻水中之月、園中清風的可愛之處來。
兩人閑談間,又將一旁的小樓記作“倒影樓”。
景淵帝永湛負手樓前,見樓前一幅對聯,只見那上聯寫的是:竹雨、松風、琴韻;下聯寫的卻是:茶煙、梧月、書聲。他立在那原地,仰觀許久,輕輕道:“十七弟離朕日久,朕竟不知你成了文人雅士……”似乎頗為感慨。
永嗔笑嘻嘻道:“花了兩千兩,從傅真山先生故居鑿下來的真跡——還不錯吧?”
景淵帝永湛愕然失笑。
兩人慢慢往鴛鴦館走著。景淵帝永湛道:“朕若有閑暇,真想在這園子裏住上一年,觀春日之山茶如火、玉蘭如雪,待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觀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更不必說冬日之老梅偃仰屈曲……”
“只要皇上願意,別說住一年,就是住十年都成。”永嗔興沖沖說完,也旋即意識到皇帝身份所限——南巡能住上一個月都是破格的事兒了。他沈默片刻,似乎也察覺了皇帝的失落,又笑道:“這也容易,臣弟原樣給您在京都也修一個就是!”
景淵帝永湛頗為觸動,先是笑了,卻又嘆道:“為朕一人享受,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倒也不必了,朕在你這裏飽飽眼福便盡夠了。”
“臣弟拿自己鋪子的出產做路費,把這處園子裏的物事原樣運到京都便是。”
“你真是……”
兩人一面閑談,一面回到鴛鴦館。眾官員圍上來,是夜自然又有一分筵席熱鬧。宴到□□,永嗔向皇上獻禮,獻的卻是一套五彩十二花神瓷杯。
這套瓷杯一改從前以青花相配色的青花五彩,而是在素色如雪的白瓷底子上施以五彩,分別以水仙、玉蘭、桃花、牡丹、石榴、菡萏、蘭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和梅花為每月花令,一花一月,並配以相應詩文。
景淵帝永湛取了瓷杯在手中把玩,只見那紅彩鮮亮,黃彩沈郁,紫彩攝人,綠彩濃郁,藍彩光艷,端得是精妙。他隨手拿起的,乃是十一月的瓷杯,只見雪白的杯腹上,一面繪月季花隨風搖曳,紅花爭艷,一面楷書青花詩文: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好心思,好精巧。”景淵帝永湛果然新奇,將那一個個杯子子仔細賞玩,卻見菡萏配的詩句“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蘭草配的卻是“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正是從前永嗔幼時宿在毓慶宮時,從太子多寶閣上翻出來的薛濤箋上所寫的詩,連瓷杯上燒的菡萏與蘭草模樣,都與當日薛濤箋上所畫有幾分神似。
景淵帝永湛摩挲著那兩只瓷杯,看了永嗔一眼,見他也正看著自己,便道:“十七弟有心了。”親自將這套瓷杯收好,笑道:“朕頗為喜愛。回京要讓宮中匠人多燒制幾套。”
永嗔見他開懷,也是歡喜。
另一邊,黛玉正與隨著丈夫衛如蘭而來的湘雲說話。
這衛如蘭是伴駕南下。永嗔得知後,因知道黛玉與湘雲情同姐妹,便上密折,求肯皇上讓湘雲隨夫南下。
黛玉與湘雲數年不見,自有一番別後相思要訴說,各自也都落淚。因黛玉尚在孕中,湘雲不敢惹她久哭,又拿旁的話岔開。
黛玉正想起一事來,對湘雲道:“你在京都,可與外祖母府上多有聯系?”見湘雲點頭,便又道:“我遠在姑蘇,每常掛心京都外祖母等人。聽聞寶二爺與從前永澹、永沂的舊人多有交往。從前永沂反叛,我能逃出京都,全靠寶玉報信、又有你舍命幫我。如今我也不得不規勸你們,一則你要勸誡丈夫,莫要再往朝中深陷;二則托你給寶玉帶話,也勸他獨善其身。”
湘雲見這話說得重,不禁變色,問道:“可是你聽郡王殿下說了什麽?”
黛玉搖頭,只道:“不過是我自己擔心罷了。”
湘雲道:“我若與寶玉相見,自然要轉告你這番話。”見黛玉方才哭過眼圈泛紅的模樣,擔心她孕中傷身,像從前閨中那般摟著她,笑道:“怎得做了郡王夫人,人也比從前嬌氣了?”又取笑她道:“從前我還擔心你嫁給勇郡王——總覺得他是個赳赳武夫,如今見了,能修這麽雅致的一座園子養你,倒也是個精致人兒,你們夫妻二人琴瑟和鳴,真叫旁人羨慕。定是你那愛書的性子,把你家夫君也弄成了一幅文人雅士的派頭……”
黛玉嗔道:“你又來作弄我。”她眉心輕蹙,輕聲道:“他才不是為了我……”他不過是把自己活成了皇帝曾經的樣子。
黛玉這般想著,有幾分心疼又有幾分悵然。
景淵帝永湛在姑蘇足足歇了半個月,其間與永嗔賞園觀景、吟詩作畫、排戲譜曲,陶陶然不知時光之漸逝;晚上則連床夜話、抵足而眠,論國政、談家事、思往昔、望今後。
永嗔告訴皇上,第二個孩子要姓林,因林家只黛玉一女。景淵帝永湛喃喃道:“林無憂,林無憂,是個好名字。”竟然並無異議。
永嗔又抱怨長子百歲太過魯鈍。
景淵帝永湛笑嘆道:“但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誰說聰明又一定是好的呢?”
永嗔倒也釋然。
直到景淵帝永湛該起駕回京那日,永嗔率領眾官員跪地求肯,請禦駕在姑蘇多留一日。景淵帝永湛便順勢留下來,又多呆了一日。兩人約好,待明年開春,王妃平安生產,永嗔便上京面聖,匯報文集編纂之事。
這夜,伴駕南巡的柳無華也對鄒庭彥道:“是我對不住先生。待大事了了,我這條命便賠給曼兒。”
鄒庭彥背對門外明月坐著,一聲不吭,直到柳無華給他作揖離開。
起駕回京之前,景淵帝永湛留下詞一闕,賜給永嗔,“嘆離多聚少,感今思昔。鬢影羞臨湘水綠,夢魂常對屏山碧。”
從前少年時,如今覺昨非。
泰和六年春。
這一日,永嗔只覺心神不寧,似乎有大事要發生,一日裏坐臥不安,心跳慌亂。
直到晚間黛玉發動,平安產下一女,落地即名為“林無憂”。
永嗔這才放下心來。
蓮溪也笑道:“殿下今日心神不定,看來竟是知道女兒要來了。”
永嗔也舒了口氣,見黛玉平安,便命人奏給皇上,數日後便準備起上京之事。
第十日夜,永嗔接到皇帝密詔,打開 一看卻是急召他回京的。密詔上皇帝字跡淩亂,最後幾筆似是虛軟無力,墨跡淡的幾乎看不出來。
一見之下,永嗔大驚,立刻啟程,披星戴月往京都趕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