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少年
關燈
小
中
大
永嗔回到自己帳中,就見側案後垂首坐著一名綠衣妙齡少女。
那少女聽到帳篷門簾掀動聲,便驚立起來,一雙妙目流露惶恐不安;待定睛看清來人,才略安定些,再度垂下頭去,請安道:“郡王萬安。”聲音竟有些嘶啞。
永嗔這才認出眼前這形容有幾分狼狽的少女是長大了的黛玉。他掃了一眼黛玉身上單薄的衣裳,與足上蒙著風沙之色的繡鞋,心知必是京中出了變故。
“在外面守著,誰都不許靠近。”永嗔對蓮溪下令,獨自走進帳篷,思量著拎起銅壺,倒了一盞溫水推給黛玉,親切道:“先暖暖身子。”看黛玉快速地小口將那一盞水飲盡,料想她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頭,因緩緩笑問道:“你是自己來的?林師傅呢?”
進了一盞水,黛玉的聲音不再嘶啞,透出底子裏的清甜來,一開口說得卻是,“爹爹已被下了天牢。”
永嗔心中訝然,但見黛玉驚慌,便不表露在臉上,溫和道:“不怕,料想其中有什麽誤會。你既然來了此處,便只當我是個哥哥。我這便上奏……”
“忠郡王起事了。”黛玉輕輕一句,卻是石破天驚。她自己也顫抖著。
永嗔手上一頓,控著銅壺一時沒動。
“三月三日,我去佛寺上香,湘雲與我同往,偏要我留下來與她在佛寺住一晚。當晚便壞事了,十六皇子起兵,他們已抓了我父親,還有許多大臣並親眷,是湘雲趁夜助我逃脫……”
“湘雲如何知道永沂要起兵?”
黛玉一驚,小聲道:“湘雲與忠郡王妃娘家弟弟衛家小公子訂了親,想來是衛家小公子……”
“說實話,我才能救你父親。”永嗔沈下語氣來,當朝大家男女之防何其重,衛家小公子怎麽會將這等重事透露給並無前情的未婚妻。
“是……是寶玉傳信給湘雲。我外祖家也已投靠了忠郡王,要助忠郡王擒獲我與父親……”黛玉說到此處,垂淚不已。
“寶玉又如何能知曉?”永嗔凝目盯著黛玉,見後者神色淒涼不似作偽,一時心念電轉,“是了,他與成燁交好——成燁又如何提前知道永沂起兵?莫不是永沂收了五皇子舊部?然而永澹舊部早已被父皇連根拔起,永沂又圖什麽與五皇子舊部聯手呢?除非是……不在朝中的,金人!”德妃一系與金人的確來往甚密。
永嗔想到此處,心中大驚,轉身便往大帳而去。
外面蓮溪探頭進來,對無措的黛玉笑道:“林家小姐,可要梳洗用膳?此地沒有好丫鬟,倒有幾個村裏婦人可用。”
黛玉慘然一笑,輕聲道:“有勞了。”還能留得性命已是僥幸,哪裏還敢奢求別的。
大帳中,永嗔已與韓越說得明白,擊掌道:“我明日便帶三千精銳急速返京!剩下的,便交給將軍了!”
一整個下午,兩人都在帳中商討調兵遣將之事,直到晚膳之時,永嗔才想起黛玉來,因問蓮溪可安置好了。
“回殿下,安置在軍營旁的小院裏了。比之京都是簡陋了些,但已經是此地最好的院子了,院中還有一樹梅花。從村子裏挑了兩個勤快體面的婦人暫且服侍著……”
永嗔點點頭,心思還在用兵之事上,聽蓮溪如此說,便又轉過頭與韓越商討。
直到子夜時分,永嗔才回到自己營帳,卻是難以入睡,獨酌了兩盞烈酒。遙想京都情形,不禁擔憂太子哥哥。永沂起事,餘者都有不殺的理由;卻絕無可能放過太子哥哥。若不是黛玉意外逃脫,只怕軍中接到被永沂層層阻隔的消息,還要在幾日之後——那時候,便什麽都晚了。
左右難以安寢,永嗔索性合衣而起,披上大氅信步往軍營外走去。
打更站崗的哨兵註視著他,如今已是二更。
恰好走到這附近唯一有梅花的小院所在。
院門沒鎖,永嗔輕輕一推便開了。
夜空裏,幾縷薄薄的纖雲托著一彎孱弱的月牙兒。
清冷的月光下,隔著老梅枝椏上點點紅梅,罩著紅披風的少女訝然回首,眸中含淚,越發襯出眉間輕愁。
正是難以安寢,獨自月下垂淚的黛玉。
永嗔隔著花木見了她這般輕愁模樣,薄醉中忽覺心跳加速,不知不覺已走到黛玉身前的梅樹下。
黛玉屏息,眸中晶瑩猝然跌落。
沈默中,永嗔緩緩彎腰,伸出手去——
黛玉一動不敢動。
拉弓射箭、舞刀弄槍的一只手,緩緩伸向少女足上的芙蓉花繡鞋,輕輕拂去了幾瓣落梅。
夜風送來一陣梅花清香。
黛玉連退兩步,用披風裹緊了自己,驚慌不安地盯著永嗔,霞生兩頰。
永嗔如夢方醒,僵在原地,頓了一頓才站直身體,扶額歉然道:“我醉了。”他退開一步,望著黛玉溫和道:“原想走著散散心……方才是我唐突了。別怕。”
他這一說話,裏面打盹兒的村婦便醒了,驚叫起來,“小姐!小姐,您人呢?”
靜夜裏聽來,又似夢囈又似口技。
永嗔與黛玉對視一眼,眸中都透出幾分笑意。
黛玉乖巧地行了個禮,斂容繞過梅樹,推門而入。
留永嗔孤立樹下,悵然中又有幾分心動。這會兒夜深人靜,諸多安排已定,永嗔才覺出自己中午見黛玉時,太過失禮。她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從京都到西北,路途遙遠不說,甚至可能還有永沂的追兵在後,這一路上該是何等險象環生;父親被抓,外祖背棄,黛玉又該是如何擔憂害怕。掀簾而入那一刻,那雙透著驚慌懼怕的美麗眼睛,一直在他腦海中浮動不去。
正是情不知所起。
京都,忠郡王領兵圍困禁宮的第九日。
“殿下,哨兵探得有一營騎兵自西北而來,日夜不停,不過三日便抵京都。領兵者是勇郡王。”
“知道了,還有什麽消息?”
“前鋒營抓住了一個信使,看著似乎是淑貴妃的人,是出來探聽消息的。您看……?”
“放他回去。”永沂示意旁人退下,這才撫著手心,對靜坐窗下的謀士鄒庭彥道:“這下有好戲看了。還是先生多謀,提前放那林家小姐出去,果然小十七便要領兵來護衛太子。原還擔憂,等大事成了,留小十七在西北總是禍患;這樣一來,便可一網打盡了。”
鄒庭彥睜著灰色無神的眼睛,冷笑道:“一網打盡?要金人的五萬大軍切實能到才行。”
“萬無一失。金珠瑪領兵,就駐紮在京都北郊,只等永嗔人到,便可先殺太子,再滅永嗔。”永沂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的鄒庭彥,笑道:“起事之前,我還有些不安,若不是先生為我安心,更無今日盛況。”
鄒庭彥扯了扯嘴角,對這番恭維毫無反應,轉而嘆了一聲,道:“被圍九日,禁宮裏的場面想必難看得緊。”
禁宮。
淑貴妃聽完信使匯報,臉上血色盡褪,冷聲問道:“太子如今安在?”
一旁姑姑回道:“形勢危急,太子殿下連日未回毓慶宮,聽說是上了內墻,與羽林衛等同食同寢。”
淑貴妃冷笑:“他是慣會做樣子的。”起身握住那姑姑的手,道:“永葉便托付給你了。”
宮中人心惶惶,吃食漸短,穢物堆積。
淑妃貴也未叫輦車,竟是孤身徒步上了內墻,隨手招來一個小頭目便問太子何在,上了觀望臺,正撞上帶著眾護衛長走過來的太子永湛。
兩人狹路相逢。
太子永湛一語未發,眾人只聽“啪”的一聲,淑貴妃已是一巴掌甩在太子臉上。
眾護衛大驚,紛紛拔刀,兵刃聲森然。
太子永湛被打得偏過臉去,卻是示意身後眾人不要妄動,他用拇指輕擦唇角,看了一眼沾上的紅色痕跡,一時沒有說話。
“皇上呢?你把皇上怎麽了?”淑貴妃逼近,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問道:“是藏起來了?殺了?還是埋了?因為他知道了你的小秘密,要改立新君是不是?”
太子永湛平靜道:“父皇下落,該問逆賊永沂。孤與您是一般不曉得的。這一巴掌……”
“一巴掌算什麽?本宮恨不得食你血肉!”淑貴妃嘶聲怒吼,“你問本宮要說法?本宮正要問你要說法!信使來報,永嗔帶著三千人馬來勤王。外面圍著的,只永沂的人馬便有不下一萬,更不用說還有北面的五萬金兵——別說你不知道,你我心知肚明。三千對五萬,哪裏還有活路?永沂那一萬人馬,為何圍而不殺,就是要以你為餌,讓永嗔自陷死地!你但凡還有一分良心,便不該如此對他……”淑貴妃聲音顫抖,眼底湧上淚意,“你捫心自問,這十六個弟弟裏面,哪個有如永嗔這樣敬你愛你護你的!然而你呢?永嗔他看不明白,難道本宮這個為娘的還能看不明白?”
太子永湛垂眸聽著,左頰上的巴掌印漸漸紅腫鮮明起來。
“你欺他!騙他!瞞他!”淑貴妃厲聲,一樁樁數來,“他五歲那年,太後自五臺山歸來,護佑德妃一系,於你大為不利。你便派小太監誘使永嗔折了太後的長壽花。大約原想拉本宮與德妃對立,沒想到永嗔人小鬼大,竟直接讓太後又回了五臺山;你自然高興了。怪只怪,那小太監之事,本宮發現的太晚了。等察覺之時,你已將永嗔接入毓慶宮……”
太子永湛沈默聽著,眸中厲色漸生。
淑貴妃冷笑連連,“你是慣會邀買人心的。可憐到那會兒,本宮的永嗔已是聽不得旁人說你半句不好。此後種種,凡與德妃一系沖突,你便總是推永嗔在前面出頭。好不容易等到永嗔大婚,自立王府,你又在新王妃身上做手腳,更不用提安排下的那些歌女。年前皇上動了更立儲君的念頭,你覺得永嗔是威脅,便支他去西北;如今京都危急,你又要賺他來為你舍命!你若還有半分良心,便該為民自裁,不讓這些將士大臣白白為你送命,更不要讓永嗔自投羅網!”
“淑母妃在後宮廿載,難道竟不知道——”太子永湛睫毛低垂,淡聲道:“天底下是最容不下良心之處,便是皇家。”他的聲音一如既往地好聽,像是初冬落下的第一片雪花那般輕柔,也帶來一整個冬日的寒潮。
淑貴妃一窒,猛地撲上來要扯住太子同往墻外跳去。作為母親的淑貴妃,再沒有貴婦人的優雅嫻靜。
太子永湛閃身避開,連衣袖都不曾碰到撲來的婦人。
兵丁一擁而上。
“你殺了本宮啊!連皇上你都敢殺!你說永沂是逆賊,永沂卻是要替父報仇、替天行道的!為何不殺了本宮?”淑貴妃叫囂著,意圖激怒太子。
“淑母妃想以自己之死,換永嗔片刻冷靜嗎?”太子永湛眼看著眾兵丁將淑貴妃擒住,他緩緩走上前一步,以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淑母妃計較實多。孤與永嗔既為兄弟,何言虧欠?”說著輕笑起來。
淑貴妃驚怒,更是怒罵不絕。
太子永湛聽她說些放誕話,淡淡皺了皺眉。一旁蘇淡墨知機,上前恭敬道了一聲“得罪”,拿絲帕堵住了淑貴妃的嘴。淑貴妃大放哀聲,眼中淚水汩汩而落,讓人想起為了護犢而下跪落淚的母牛。
淑貴妃被兵丁帶走了,內墻上安靜地就像什麽都不曾發生過。
羽林衛左長勸道:“貴妃娘娘是憂心迷了神智。吾輩誓死護衛殿下!想必勇郡王也是一般心情。”
太子永湛沈默地望著百丈外,那一排排迎風招展的“忠”字旗——全是永沂的人馬。
方敖陪在一旁,自言自語似得道:“勇郡王縱然來了,能不能與忠郡王的人一戰暫且不說。便是勇郡王贏了,如今皇上失蹤、眾大臣被囚、動蕩至於如斯——到時候,焉知勇郡王不會順勢自立?能救您的,也能殺您啊!”他懇切道:“殿下,您聽臣一勸,如今暫離還有可能,等到三日後便太晚了!”
太子永湛沒有回答,他只是沈默地立在墻頭,像是要站成一尊異樣俊美的石像。
三日後的淩晨,正是天亮之前最黑的時刻。
禁宮外人馬聲鼎沸,忠郡王領兵,三輪鼓點一過,便要攻城破門。攻打禁宮,最難的便是這道大門,非拼著上千人的傷亡不能突破。
在第三輪響亮可怖的鼓聲中,無數火把的映照下,禁宮大門竟然在上萬兵士面前緩緩從內開啟。
方敖布衣布鞋,手持國璽,一人走了出來。
“傳太子口諭。”方敖的面色被火光映成橘紅色,“兩方將士均是本朝子民,不可自相殘殺。諸位大臣乃是國之棟梁,不可受辱折損。忠郡王所圖者,唯孤一人。”他語速漸緩,“平旦動鼙鼓,兄聞悲棠棣。十六弟,孤已於思政殿前相候。”
原禁宮兵士盡皆放下了武器,忠郡王永沂的人馬迅速接管了禁宮。
思政殿前漢白玉石階下,太子永湛孤身坐在檀木太師椅上,越發顯得禁宮空曠。
“將牢中諸位大臣綁縛來此。”永沂將刀插回刀鞘,大步走過來,“於太子跟前架一大鼎,滿水煮沸。”他走到了太子永湛面前,笑道:“都說二哥殺了父皇,本王也是不得已為之;畢竟兄弟之情,怎麽都大不過父子君臣去——你是要交出父皇,還是要……”他指著底下薪火已燃的巨鼎,“被煮呢?”
二人對視,一個不動聲色,一個興奮難抑。
永沂心中冷笑,太子被逼不過,便只能供出殺了父皇之事。他本就是接到太子密謀暗害了父皇的消息,才會倉促起事的。若準備時間更長,與金人配合更好,便是韓越率領西北大軍來了也不怕!
“在等小十七來救你嗎?”眼看著兵士將一個個捆綁起來的大臣押過來,永沂湊在太子永湛耳邊,輕聲道:“不急,我也在等。”
“郡王,禁宮外,勇郡王帶兵跟咱們的人打起來了!”
永沂眉毛一挑,“這麽快?捉活的。”他親自取了牛皮筋來,慢悠悠把太子永湛的雙手雙足捆起來。
“十六弟何必這樣麻煩。”太子永湛淡淡一笑,“你的人將禁宮重重圍住,孤是插翅難飛。”
“倒不是怕你逃了。”永沂將那牛皮筋紮實了,“這是防著你等會兒進了鼎裏掙紮,若煮的半生不熟便爬出來了,豈不駭人?”他看了一眼太子永湛,笑道:“二哥莫怪我。人皆知道你殺了父皇,我打著替父報仇的旗號,總要有與之相符的悲憤才成。等會兒當著眾大臣的面兒,我將你烹了,史書上留下的這一筆才好看。”
太子永湛只是看著他。
“覺得不認識我了?”永沂笑著,“我原是有幾分荏弱的。後來我母妃被鴆殺,兩個哥哥被高墻圈禁,在父皇跟前兒沒日沒夜的盡孝——還比不過永葉背兩首詩……別這麽看著我,你若是我,也會變成這樣的。”他一直笑著,那笑容也可怖起來,“我原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也就罷了。怎麽父皇那麽愛重你,一旦動了改立儲君的念頭,也就被你害了呢?怎麽小十七那麽愛重你,如今你陷於險境哪怕一絲被救的可能也沒有,也要他來自投羅網救你呢?人性都是一樣的,咱倆大哥不說二哥,你也不必這樣看著評判我。”
眾大臣手捆在背後,在太子永湛身後烏壓壓跪了一片。
永沂直起腰來,高聲道:“父皇下落不明,實為太子所害。太子永湛如此倒行逆施,我不得不為父為君討之!諸位大臣都是肱骨之臣,從前被此君蒙蔽,如今棄暗投明,我必既往不咎!”
如今被縛的大臣,以尚書董紳為尊。董紳卻是個圓滑至極的,見眾人都望他,便嚎哭兩聲,只叫“先帝”,卻是一句瓷實話不吐。
耳聽得禁宮外喊殺聲大作,是永嗔帶人趕到。
永沂用拇指輕撫刀刃,輕聲道:“魚已上鉤,餌便不必再留。”
太子永湛只是望著遠方天空,原本濃黑的夜色已破開一絲熹光。
方敖攔在太子永湛身前,怒道:“大膽逆賊!以下犯上!若要傷太子殿下,除非先從我身上踏過去!”
“嘖嘖,”永沂嘆道:“真是人人都想要青史留名。”他刀柄倒轉,隨手一下便敲暈了這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
大臣中發出一陣不安的躁動聲。
永沂打量著沈靜端坐的太子永湛,即將登上權力巔峰的興奮灼燒著他,讓他對這份不合時宜的沈靜生出莫名的嫉恨。禁宮外喊殺聲已是震天。他忽然俯身,冰冷的刀鋒逼上太子脖頸,壓得白皙肌膚下的血管青玉般透出來。
“活活煮死,痛苦不堪。到底兄弟一場,我便慷慨給你個痛快,如何?”
忽聽得馬蹄聲如烈鼓狂擊,倏忽便至殿前拱橋。
“竟給他闖進來了!”永沂一楞,禁宮大門何其難破,永嗔不過三千人馬,對他一萬大軍,以一敵三之際是如何闖進來的?這疑惑不過在一閃念間,他獰笑起來,“便是闖進來又能如何?放箭!”說著,再不遲疑,長刀向太子脖頸揮去。
“休得傷我哥哥!”來人一聲爆喝,於利箭破空聲中,足點馬背,躍入半空,揮臂甩槍,動作一氣呵成。那銀槍後發先至,擊飛永沂手中長刀,發出“吭啷”一聲巨響,餘音不絕,震得眾人頭暈目眩。隨即利箭入肉之聲響作一片,助主人最後一程的龍馬跪伏於地,悲嘶聲中萬箭加身。
長刀脫手,永沂虎口劇痛,他驚怒之下仍要先殺太子,糅身掏出靴子裏的匕首,直刺太子雙目之間,不防被來人斜刺裏□□來一把捏住了手腕——眼見便可得手,竟是半寸也再進不得。
平旦將逝時半明半暗的天光裏,來人一身銀色甲胄,滿身血汙,雖無青面獠牙,卻也如地獄惡鬼,正是星夜馳援而來的勇郡王永嗔。血水與汗水混在一處從他臉頰滴落,他啞著嗓子,卻是輕笑道:“十六哥武藝不比從前了。”手上加力。
永沂痛呼中不覺松開五指——匕首直落下來,被永嗔足尖一挑,便輕巧落入了永嗔手中。
永嗔單手將永沂雙臂扭到身後,匕首正對著他脖頸血管,掃了一眼圍作鐵桶的弓、弩手,道:“十六哥,讓你手下的人繳械卸甲,否則……”他手上用力,匕首割破了永沂肌膚,血絲滲了出來。
“十七弟,莫要沖動。”永沂急促地喘息著,卻是笑道:“金人五萬大軍就在北郊,我這裏若有不測,那邊立即便揮兵南下,到時候非但禁宮內外要生靈塗炭,便是這座禁宮也未必經得住火燒。”
“十六哥,你有金人五萬大軍,可知道我背後還有韓越十萬大軍?”
“這是詐我。”永沂嗤笑,“十萬大軍從西北而來,我會不知道?十六弟,太子殺了父皇,你可什麽都沒做。咱們兄弟一向感情不錯……”
永嗔打斷了他,也笑道:“十六哥熟知兵事,可聽過圍魏救趙的故事?”
“你是說……”永沂笑不出來了,他的目光中流露出驚懼之色來。
“是的,我是說韓越圍了金人老巢,你的金珠瑪已星夜領兵折返勤王了!”
“胡說!”永沂大驚,然而聽得外面喊殺聲漸止,一列列兵卒搶進內門,都是甲胄護體,為首將領疾奔至永嗔面前,跪伏道:“稟報勇郡王殿下,逆賊同黨已清。伯虎在宮外清點傷亡,臣下先來覆命。”
源源不斷的兵卒還在湧入,身上銀甲映著淩晨的天光,令人幾疑身在沙場。
永沂認出這來覆命的將領,正是永嗔從前身邊的護衛秦白羽。
大勢已去。
永嗔將手中永沂丟給秦白羽,冷聲道:“看好他!”
永沂心裏慌亂,自己絆了一跤,被秦白羽押著趴伏於地,他茫然四顧,眼見自己的弓、弩隊都已放下了弓箭。
方才被永沂用刀柄敲暈的方敖悠悠轉醒,一睜眼便見滿身血汙的永嗔手持匕首、正盯著手足被縛的太子殿下。方敖大驚,叫道:“勇郡王不可!”然而聲音虛弱無力,頭昏腦漲,更是連站都站不起來。
永嗔的人馬已經掌控了禁宮,這廣場之上,更是無人能與他相敵。皇帝失蹤,皆傳是太子所為;忠郡王起事,私心難掩;如今太子與忠郡王兩敗俱傷,他勇郡王離著帝位,只有一步之遙。
萬籟俱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永嗔一人身上。
永嗔慢慢走向太子。他走過的漢白玉地面上,顯露出一行刺目駭人的血腳印。
這一路廝殺,入得禁宮,永嗔靴底吸飽了鮮血,佩刀也砍得卷刃;眸中神色借額發掩去,血水自發梢滴落,滿身戾氣卻是無處可藏。他揮動了手中匕首——
銀光一閃,寒氣撲面令太子永湛不得不閉上眼睛。
輕微的“啵”“啵”兩聲,牛皮筋被割斷彈開。
太子永湛只覺手足一松,被捆紮過的地方隨之痛癢起來。
就見方才殺神轉世般的銀甲少年緩緩跪在了太子永湛面前。
隨著永嗔這一跪,湧進來的上千兵卒跟著齊齊一跪,甲胄與地面相撞的聲音如海浪般襲來。
“新君萬歲!”永嗔朗聲道,聲音被料峭晨風穩穩送出。他跪伏下去。
“萬歲!”自西北而來的上千士卒跟隨吶喊,直讓地動山搖。
“再呼萬歲!”永嗔嘶聲。
“萬歲!”跪在太子永湛身後的眾被縛大臣也反應過來,匯入了吶喊之中。
“三呼萬歲!”
“萬歲!”連原永沂手下的弓、箭手也瑟縮著張開了嘴。
所以人都跪伏在地,雙手伏地,額頭抵在手背上。
太子永湛伸出手去,明黃色的衣袖滑下來,遮住了他手腕上的勒痕。他握住了永嗔那滿是血汙的手,要拉他起身。
永嗔萬裏奔襲,又經一夜廝殺,全靠一口氣強撐著,此刻大事已定,心神一松,方覺手足酸軟。他雖然握住了太子哥哥伸來的手,卻一時腿軟無力起身,便索性歪靠著太師椅扶手,仰頭望著安然無虞的新君。
太子永湛低頭看去,只見他的十七弟歪頭仰望著他,額發滑向耳際,終於露出了眼睛。那雙眼睛是那樣明亮又幹凈,無限孺慕地望著他,一如少年時。
“只要哥哥信我。”永嗔輕聲道,明亮雙眸掩下覆雜情緒,“我絕不負哥哥。”
太子永湛終於動容。
惇本殿裏許下的誓言,少年從未或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那少女聽到帳篷門簾掀動聲,便驚立起來,一雙妙目流露惶恐不安;待定睛看清來人,才略安定些,再度垂下頭去,請安道:“郡王萬安。”聲音竟有些嘶啞。
永嗔這才認出眼前這形容有幾分狼狽的少女是長大了的黛玉。他掃了一眼黛玉身上單薄的衣裳,與足上蒙著風沙之色的繡鞋,心知必是京中出了變故。
“在外面守著,誰都不許靠近。”永嗔對蓮溪下令,獨自走進帳篷,思量著拎起銅壺,倒了一盞溫水推給黛玉,親切道:“先暖暖身子。”看黛玉快速地小口將那一盞水飲盡,料想她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頭,因緩緩笑問道:“你是自己來的?林師傅呢?”
進了一盞水,黛玉的聲音不再嘶啞,透出底子裏的清甜來,一開口說得卻是,“爹爹已被下了天牢。”
永嗔心中訝然,但見黛玉驚慌,便不表露在臉上,溫和道:“不怕,料想其中有什麽誤會。你既然來了此處,便只當我是個哥哥。我這便上奏……”
“忠郡王起事了。”黛玉輕輕一句,卻是石破天驚。她自己也顫抖著。
永嗔手上一頓,控著銅壺一時沒動。
“三月三日,我去佛寺上香,湘雲與我同往,偏要我留下來與她在佛寺住一晚。當晚便壞事了,十六皇子起兵,他們已抓了我父親,還有許多大臣並親眷,是湘雲趁夜助我逃脫……”
“湘雲如何知道永沂要起兵?”
黛玉一驚,小聲道:“湘雲與忠郡王妃娘家弟弟衛家小公子訂了親,想來是衛家小公子……”
“說實話,我才能救你父親。”永嗔沈下語氣來,當朝大家男女之防何其重,衛家小公子怎麽會將這等重事透露給並無前情的未婚妻。
“是……是寶玉傳信給湘雲。我外祖家也已投靠了忠郡王,要助忠郡王擒獲我與父親……”黛玉說到此處,垂淚不已。
“寶玉又如何能知曉?”永嗔凝目盯著黛玉,見後者神色淒涼不似作偽,一時心念電轉,“是了,他與成燁交好——成燁又如何提前知道永沂起兵?莫不是永沂收了五皇子舊部?然而永澹舊部早已被父皇連根拔起,永沂又圖什麽與五皇子舊部聯手呢?除非是……不在朝中的,金人!”德妃一系與金人的確來往甚密。
永嗔想到此處,心中大驚,轉身便往大帳而去。
外面蓮溪探頭進來,對無措的黛玉笑道:“林家小姐,可要梳洗用膳?此地沒有好丫鬟,倒有幾個村裏婦人可用。”
黛玉慘然一笑,輕聲道:“有勞了。”還能留得性命已是僥幸,哪裏還敢奢求別的。
大帳中,永嗔已與韓越說得明白,擊掌道:“我明日便帶三千精銳急速返京!剩下的,便交給將軍了!”
一整個下午,兩人都在帳中商討調兵遣將之事,直到晚膳之時,永嗔才想起黛玉來,因問蓮溪可安置好了。
“回殿下,安置在軍營旁的小院裏了。比之京都是簡陋了些,但已經是此地最好的院子了,院中還有一樹梅花。從村子裏挑了兩個勤快體面的婦人暫且服侍著……”
永嗔點點頭,心思還在用兵之事上,聽蓮溪如此說,便又轉過頭與韓越商討。
直到子夜時分,永嗔才回到自己營帳,卻是難以入睡,獨酌了兩盞烈酒。遙想京都情形,不禁擔憂太子哥哥。永沂起事,餘者都有不殺的理由;卻絕無可能放過太子哥哥。若不是黛玉意外逃脫,只怕軍中接到被永沂層層阻隔的消息,還要在幾日之後——那時候,便什麽都晚了。
左右難以安寢,永嗔索性合衣而起,披上大氅信步往軍營外走去。
打更站崗的哨兵註視著他,如今已是二更。
恰好走到這附近唯一有梅花的小院所在。
院門沒鎖,永嗔輕輕一推便開了。
夜空裏,幾縷薄薄的纖雲托著一彎孱弱的月牙兒。
清冷的月光下,隔著老梅枝椏上點點紅梅,罩著紅披風的少女訝然回首,眸中含淚,越發襯出眉間輕愁。
正是難以安寢,獨自月下垂淚的黛玉。
永嗔隔著花木見了她這般輕愁模樣,薄醉中忽覺心跳加速,不知不覺已走到黛玉身前的梅樹下。
黛玉屏息,眸中晶瑩猝然跌落。
沈默中,永嗔緩緩彎腰,伸出手去——
黛玉一動不敢動。
拉弓射箭、舞刀弄槍的一只手,緩緩伸向少女足上的芙蓉花繡鞋,輕輕拂去了幾瓣落梅。
夜風送來一陣梅花清香。
黛玉連退兩步,用披風裹緊了自己,驚慌不安地盯著永嗔,霞生兩頰。
永嗔如夢方醒,僵在原地,頓了一頓才站直身體,扶額歉然道:“我醉了。”他退開一步,望著黛玉溫和道:“原想走著散散心……方才是我唐突了。別怕。”
他這一說話,裏面打盹兒的村婦便醒了,驚叫起來,“小姐!小姐,您人呢?”
靜夜裏聽來,又似夢囈又似口技。
永嗔與黛玉對視一眼,眸中都透出幾分笑意。
黛玉乖巧地行了個禮,斂容繞過梅樹,推門而入。
留永嗔孤立樹下,悵然中又有幾分心動。這會兒夜深人靜,諸多安排已定,永嗔才覺出自己中午見黛玉時,太過失禮。她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從京都到西北,路途遙遠不說,甚至可能還有永沂的追兵在後,這一路上該是何等險象環生;父親被抓,外祖背棄,黛玉又該是如何擔憂害怕。掀簾而入那一刻,那雙透著驚慌懼怕的美麗眼睛,一直在他腦海中浮動不去。
正是情不知所起。
京都,忠郡王領兵圍困禁宮的第九日。
“殿下,哨兵探得有一營騎兵自西北而來,日夜不停,不過三日便抵京都。領兵者是勇郡王。”
“知道了,還有什麽消息?”
“前鋒營抓住了一個信使,看著似乎是淑貴妃的人,是出來探聽消息的。您看……?”
“放他回去。”永沂示意旁人退下,這才撫著手心,對靜坐窗下的謀士鄒庭彥道:“這下有好戲看了。還是先生多謀,提前放那林家小姐出去,果然小十七便要領兵來護衛太子。原還擔憂,等大事成了,留小十七在西北總是禍患;這樣一來,便可一網打盡了。”
鄒庭彥睜著灰色無神的眼睛,冷笑道:“一網打盡?要金人的五萬大軍切實能到才行。”
“萬無一失。金珠瑪領兵,就駐紮在京都北郊,只等永嗔人到,便可先殺太子,再滅永嗔。”永沂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的鄒庭彥,笑道:“起事之前,我還有些不安,若不是先生為我安心,更無今日盛況。”
鄒庭彥扯了扯嘴角,對這番恭維毫無反應,轉而嘆了一聲,道:“被圍九日,禁宮裏的場面想必難看得緊。”
禁宮。
淑貴妃聽完信使匯報,臉上血色盡褪,冷聲問道:“太子如今安在?”
一旁姑姑回道:“形勢危急,太子殿下連日未回毓慶宮,聽說是上了內墻,與羽林衛等同食同寢。”
淑貴妃冷笑:“他是慣會做樣子的。”起身握住那姑姑的手,道:“永葉便托付給你了。”
宮中人心惶惶,吃食漸短,穢物堆積。
淑妃貴也未叫輦車,竟是孤身徒步上了內墻,隨手招來一個小頭目便問太子何在,上了觀望臺,正撞上帶著眾護衛長走過來的太子永湛。
兩人狹路相逢。
太子永湛一語未發,眾人只聽“啪”的一聲,淑貴妃已是一巴掌甩在太子臉上。
眾護衛大驚,紛紛拔刀,兵刃聲森然。
太子永湛被打得偏過臉去,卻是示意身後眾人不要妄動,他用拇指輕擦唇角,看了一眼沾上的紅色痕跡,一時沒有說話。
“皇上呢?你把皇上怎麽了?”淑貴妃逼近,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問道:“是藏起來了?殺了?還是埋了?因為他知道了你的小秘密,要改立新君是不是?”
太子永湛平靜道:“父皇下落,該問逆賊永沂。孤與您是一般不曉得的。這一巴掌……”
“一巴掌算什麽?本宮恨不得食你血肉!”淑貴妃嘶聲怒吼,“你問本宮要說法?本宮正要問你要說法!信使來報,永嗔帶著三千人馬來勤王。外面圍著的,只永沂的人馬便有不下一萬,更不用說還有北面的五萬金兵——別說你不知道,你我心知肚明。三千對五萬,哪裏還有活路?永沂那一萬人馬,為何圍而不殺,就是要以你為餌,讓永嗔自陷死地!你但凡還有一分良心,便不該如此對他……”淑貴妃聲音顫抖,眼底湧上淚意,“你捫心自問,這十六個弟弟裏面,哪個有如永嗔這樣敬你愛你護你的!然而你呢?永嗔他看不明白,難道本宮這個為娘的還能看不明白?”
太子永湛垂眸聽著,左頰上的巴掌印漸漸紅腫鮮明起來。
“你欺他!騙他!瞞他!”淑貴妃厲聲,一樁樁數來,“他五歲那年,太後自五臺山歸來,護佑德妃一系,於你大為不利。你便派小太監誘使永嗔折了太後的長壽花。大約原想拉本宮與德妃對立,沒想到永嗔人小鬼大,竟直接讓太後又回了五臺山;你自然高興了。怪只怪,那小太監之事,本宮發現的太晚了。等察覺之時,你已將永嗔接入毓慶宮……”
太子永湛沈默聽著,眸中厲色漸生。
淑貴妃冷笑連連,“你是慣會邀買人心的。可憐到那會兒,本宮的永嗔已是聽不得旁人說你半句不好。此後種種,凡與德妃一系沖突,你便總是推永嗔在前面出頭。好不容易等到永嗔大婚,自立王府,你又在新王妃身上做手腳,更不用提安排下的那些歌女。年前皇上動了更立儲君的念頭,你覺得永嗔是威脅,便支他去西北;如今京都危急,你又要賺他來為你舍命!你若還有半分良心,便該為民自裁,不讓這些將士大臣白白為你送命,更不要讓永嗔自投羅網!”
“淑母妃在後宮廿載,難道竟不知道——”太子永湛睫毛低垂,淡聲道:“天底下是最容不下良心之處,便是皇家。”他的聲音一如既往地好聽,像是初冬落下的第一片雪花那般輕柔,也帶來一整個冬日的寒潮。
淑貴妃一窒,猛地撲上來要扯住太子同往墻外跳去。作為母親的淑貴妃,再沒有貴婦人的優雅嫻靜。
太子永湛閃身避開,連衣袖都不曾碰到撲來的婦人。
兵丁一擁而上。
“你殺了本宮啊!連皇上你都敢殺!你說永沂是逆賊,永沂卻是要替父報仇、替天行道的!為何不殺了本宮?”淑貴妃叫囂著,意圖激怒太子。
“淑母妃想以自己之死,換永嗔片刻冷靜嗎?”太子永湛眼看著眾兵丁將淑貴妃擒住,他緩緩走上前一步,以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淑母妃計較實多。孤與永嗔既為兄弟,何言虧欠?”說著輕笑起來。
淑貴妃驚怒,更是怒罵不絕。
太子永湛聽她說些放誕話,淡淡皺了皺眉。一旁蘇淡墨知機,上前恭敬道了一聲“得罪”,拿絲帕堵住了淑貴妃的嘴。淑貴妃大放哀聲,眼中淚水汩汩而落,讓人想起為了護犢而下跪落淚的母牛。
淑貴妃被兵丁帶走了,內墻上安靜地就像什麽都不曾發生過。
羽林衛左長勸道:“貴妃娘娘是憂心迷了神智。吾輩誓死護衛殿下!想必勇郡王也是一般心情。”
太子永湛沈默地望著百丈外,那一排排迎風招展的“忠”字旗——全是永沂的人馬。
方敖陪在一旁,自言自語似得道:“勇郡王縱然來了,能不能與忠郡王的人一戰暫且不說。便是勇郡王贏了,如今皇上失蹤、眾大臣被囚、動蕩至於如斯——到時候,焉知勇郡王不會順勢自立?能救您的,也能殺您啊!”他懇切道:“殿下,您聽臣一勸,如今暫離還有可能,等到三日後便太晚了!”
太子永湛沒有回答,他只是沈默地立在墻頭,像是要站成一尊異樣俊美的石像。
三日後的淩晨,正是天亮之前最黑的時刻。
禁宮外人馬聲鼎沸,忠郡王領兵,三輪鼓點一過,便要攻城破門。攻打禁宮,最難的便是這道大門,非拼著上千人的傷亡不能突破。
在第三輪響亮可怖的鼓聲中,無數火把的映照下,禁宮大門竟然在上萬兵士面前緩緩從內開啟。
方敖布衣布鞋,手持國璽,一人走了出來。
“傳太子口諭。”方敖的面色被火光映成橘紅色,“兩方將士均是本朝子民,不可自相殘殺。諸位大臣乃是國之棟梁,不可受辱折損。忠郡王所圖者,唯孤一人。”他語速漸緩,“平旦動鼙鼓,兄聞悲棠棣。十六弟,孤已於思政殿前相候。”
原禁宮兵士盡皆放下了武器,忠郡王永沂的人馬迅速接管了禁宮。
思政殿前漢白玉石階下,太子永湛孤身坐在檀木太師椅上,越發顯得禁宮空曠。
“將牢中諸位大臣綁縛來此。”永沂將刀插回刀鞘,大步走過來,“於太子跟前架一大鼎,滿水煮沸。”他走到了太子永湛面前,笑道:“都說二哥殺了父皇,本王也是不得已為之;畢竟兄弟之情,怎麽都大不過父子君臣去——你是要交出父皇,還是要……”他指著底下薪火已燃的巨鼎,“被煮呢?”
二人對視,一個不動聲色,一個興奮難抑。
永沂心中冷笑,太子被逼不過,便只能供出殺了父皇之事。他本就是接到太子密謀暗害了父皇的消息,才會倉促起事的。若準備時間更長,與金人配合更好,便是韓越率領西北大軍來了也不怕!
“在等小十七來救你嗎?”眼看著兵士將一個個捆綁起來的大臣押過來,永沂湊在太子永湛耳邊,輕聲道:“不急,我也在等。”
“郡王,禁宮外,勇郡王帶兵跟咱們的人打起來了!”
永沂眉毛一挑,“這麽快?捉活的。”他親自取了牛皮筋來,慢悠悠把太子永湛的雙手雙足捆起來。
“十六弟何必這樣麻煩。”太子永湛淡淡一笑,“你的人將禁宮重重圍住,孤是插翅難飛。”
“倒不是怕你逃了。”永沂將那牛皮筋紮實了,“這是防著你等會兒進了鼎裏掙紮,若煮的半生不熟便爬出來了,豈不駭人?”他看了一眼太子永湛,笑道:“二哥莫怪我。人皆知道你殺了父皇,我打著替父報仇的旗號,總要有與之相符的悲憤才成。等會兒當著眾大臣的面兒,我將你烹了,史書上留下的這一筆才好看。”
太子永湛只是看著他。
“覺得不認識我了?”永沂笑著,“我原是有幾分荏弱的。後來我母妃被鴆殺,兩個哥哥被高墻圈禁,在父皇跟前兒沒日沒夜的盡孝——還比不過永葉背兩首詩……別這麽看著我,你若是我,也會變成這樣的。”他一直笑著,那笑容也可怖起來,“我原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也就罷了。怎麽父皇那麽愛重你,一旦動了改立儲君的念頭,也就被你害了呢?怎麽小十七那麽愛重你,如今你陷於險境哪怕一絲被救的可能也沒有,也要他來自投羅網救你呢?人性都是一樣的,咱倆大哥不說二哥,你也不必這樣看著評判我。”
眾大臣手捆在背後,在太子永湛身後烏壓壓跪了一片。
永沂直起腰來,高聲道:“父皇下落不明,實為太子所害。太子永湛如此倒行逆施,我不得不為父為君討之!諸位大臣都是肱骨之臣,從前被此君蒙蔽,如今棄暗投明,我必既往不咎!”
如今被縛的大臣,以尚書董紳為尊。董紳卻是個圓滑至極的,見眾人都望他,便嚎哭兩聲,只叫“先帝”,卻是一句瓷實話不吐。
耳聽得禁宮外喊殺聲大作,是永嗔帶人趕到。
永沂用拇指輕撫刀刃,輕聲道:“魚已上鉤,餌便不必再留。”
太子永湛只是望著遠方天空,原本濃黑的夜色已破開一絲熹光。
方敖攔在太子永湛身前,怒道:“大膽逆賊!以下犯上!若要傷太子殿下,除非先從我身上踏過去!”
“嘖嘖,”永沂嘆道:“真是人人都想要青史留名。”他刀柄倒轉,隨手一下便敲暈了這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
大臣中發出一陣不安的躁動聲。
永沂打量著沈靜端坐的太子永湛,即將登上權力巔峰的興奮灼燒著他,讓他對這份不合時宜的沈靜生出莫名的嫉恨。禁宮外喊殺聲已是震天。他忽然俯身,冰冷的刀鋒逼上太子脖頸,壓得白皙肌膚下的血管青玉般透出來。
“活活煮死,痛苦不堪。到底兄弟一場,我便慷慨給你個痛快,如何?”
忽聽得馬蹄聲如烈鼓狂擊,倏忽便至殿前拱橋。
“竟給他闖進來了!”永沂一楞,禁宮大門何其難破,永嗔不過三千人馬,對他一萬大軍,以一敵三之際是如何闖進來的?這疑惑不過在一閃念間,他獰笑起來,“便是闖進來又能如何?放箭!”說著,再不遲疑,長刀向太子脖頸揮去。
“休得傷我哥哥!”來人一聲爆喝,於利箭破空聲中,足點馬背,躍入半空,揮臂甩槍,動作一氣呵成。那銀槍後發先至,擊飛永沂手中長刀,發出“吭啷”一聲巨響,餘音不絕,震得眾人頭暈目眩。隨即利箭入肉之聲響作一片,助主人最後一程的龍馬跪伏於地,悲嘶聲中萬箭加身。
長刀脫手,永沂虎口劇痛,他驚怒之下仍要先殺太子,糅身掏出靴子裏的匕首,直刺太子雙目之間,不防被來人斜刺裏□□來一把捏住了手腕——眼見便可得手,竟是半寸也再進不得。
平旦將逝時半明半暗的天光裏,來人一身銀色甲胄,滿身血汙,雖無青面獠牙,卻也如地獄惡鬼,正是星夜馳援而來的勇郡王永嗔。血水與汗水混在一處從他臉頰滴落,他啞著嗓子,卻是輕笑道:“十六哥武藝不比從前了。”手上加力。
永沂痛呼中不覺松開五指——匕首直落下來,被永嗔足尖一挑,便輕巧落入了永嗔手中。
永嗔單手將永沂雙臂扭到身後,匕首正對著他脖頸血管,掃了一眼圍作鐵桶的弓、弩手,道:“十六哥,讓你手下的人繳械卸甲,否則……”他手上用力,匕首割破了永沂肌膚,血絲滲了出來。
“十七弟,莫要沖動。”永沂急促地喘息著,卻是笑道:“金人五萬大軍就在北郊,我這裏若有不測,那邊立即便揮兵南下,到時候非但禁宮內外要生靈塗炭,便是這座禁宮也未必經得住火燒。”
“十六哥,你有金人五萬大軍,可知道我背後還有韓越十萬大軍?”
“這是詐我。”永沂嗤笑,“十萬大軍從西北而來,我會不知道?十六弟,太子殺了父皇,你可什麽都沒做。咱們兄弟一向感情不錯……”
永嗔打斷了他,也笑道:“十六哥熟知兵事,可聽過圍魏救趙的故事?”
“你是說……”永沂笑不出來了,他的目光中流露出驚懼之色來。
“是的,我是說韓越圍了金人老巢,你的金珠瑪已星夜領兵折返勤王了!”
“胡說!”永沂大驚,然而聽得外面喊殺聲漸止,一列列兵卒搶進內門,都是甲胄護體,為首將領疾奔至永嗔面前,跪伏道:“稟報勇郡王殿下,逆賊同黨已清。伯虎在宮外清點傷亡,臣下先來覆命。”
源源不斷的兵卒還在湧入,身上銀甲映著淩晨的天光,令人幾疑身在沙場。
永沂認出這來覆命的將領,正是永嗔從前身邊的護衛秦白羽。
大勢已去。
永嗔將手中永沂丟給秦白羽,冷聲道:“看好他!”
永沂心裏慌亂,自己絆了一跤,被秦白羽押著趴伏於地,他茫然四顧,眼見自己的弓、弩隊都已放下了弓箭。
方才被永沂用刀柄敲暈的方敖悠悠轉醒,一睜眼便見滿身血汙的永嗔手持匕首、正盯著手足被縛的太子殿下。方敖大驚,叫道:“勇郡王不可!”然而聲音虛弱無力,頭昏腦漲,更是連站都站不起來。
永嗔的人馬已經掌控了禁宮,這廣場之上,更是無人能與他相敵。皇帝失蹤,皆傳是太子所為;忠郡王起事,私心難掩;如今太子與忠郡王兩敗俱傷,他勇郡王離著帝位,只有一步之遙。
萬籟俱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永嗔一人身上。
永嗔慢慢走向太子。他走過的漢白玉地面上,顯露出一行刺目駭人的血腳印。
這一路廝殺,入得禁宮,永嗔靴底吸飽了鮮血,佩刀也砍得卷刃;眸中神色借額發掩去,血水自發梢滴落,滿身戾氣卻是無處可藏。他揮動了手中匕首——
銀光一閃,寒氣撲面令太子永湛不得不閉上眼睛。
輕微的“啵”“啵”兩聲,牛皮筋被割斷彈開。
太子永湛只覺手足一松,被捆紮過的地方隨之痛癢起來。
就見方才殺神轉世般的銀甲少年緩緩跪在了太子永湛面前。
隨著永嗔這一跪,湧進來的上千兵卒跟著齊齊一跪,甲胄與地面相撞的聲音如海浪般襲來。
“新君萬歲!”永嗔朗聲道,聲音被料峭晨風穩穩送出。他跪伏下去。
“萬歲!”自西北而來的上千士卒跟隨吶喊,直讓地動山搖。
“再呼萬歲!”永嗔嘶聲。
“萬歲!”跪在太子永湛身後的眾被縛大臣也反應過來,匯入了吶喊之中。
“三呼萬歲!”
“萬歲!”連原永沂手下的弓、箭手也瑟縮著張開了嘴。
所以人都跪伏在地,雙手伏地,額頭抵在手背上。
太子永湛伸出手去,明黃色的衣袖滑下來,遮住了他手腕上的勒痕。他握住了永嗔那滿是血汙的手,要拉他起身。
永嗔萬裏奔襲,又經一夜廝殺,全靠一口氣強撐著,此刻大事已定,心神一松,方覺手足酸軟。他雖然握住了太子哥哥伸來的手,卻一時腿軟無力起身,便索性歪靠著太師椅扶手,仰頭望著安然無虞的新君。
太子永湛低頭看去,只見他的十七弟歪頭仰望著他,額發滑向耳際,終於露出了眼睛。那雙眼睛是那樣明亮又幹凈,無限孺慕地望著他,一如少年時。
“只要哥哥信我。”永嗔輕聲道,明亮雙眸掩下覆雜情緒,“我絕不負哥哥。”
太子永湛終於動容。
惇本殿裏許下的誓言,少年從未或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