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十二章·薩楚日勒昭·58

關燈
這是翊勳在鄉下過的第一個完整的年份,各種令他好奇的事情總會讓他興奮不已。比如原來果樹上接太多的青果並不是一件好事情,要摘去一些;比如作物的植株不是長得越高越好,要“掐尖”以確保接果;比如稻田地裏可以養魚,並且能同時免去上肥和餵魚的麻煩;比如養羊並不是餵草就可以了,還應該給一點兒玉米粒才好上膘;比如用給莊稼上的肥一定要用堆砌發酵過的,不然會適得其反……伊蘭已經習慣了他一早戴著草帽、卷著褲腿下地,傍晚一身泥水的回家,她更喜歡一邊繡花一邊聽翊勳給自己講田間地頭的趣聞,今天見到一條四尺多長的花蛇,今天的玉米比昨天竄了一紮來長,前街的張家今兒在下地的路上套了兩只野雞,徐莊頭家的牛居然下了一對兒白花的小牛犢……

這天翊勳又是兩腿泥的回來,伊蘭一邊服侍他換了衣服,一邊打趣道:“你看看這泥猴的樣子,感情是把小時候宮裏玩不到的、淘不了的都找齊了吧!”

“晌午起來村頭的伊登額兄弟要去溝外河深的地方摸河蚌,我就湊了個份子。”

“什麽?你還下河了?”

“額,沒往裏去,遠山看的太緊啦!”翊勳說著,哈哈大笑起來。

“就不該讓你在谷裏蓋什麽亭子!”伊蘭故作生氣的說:“整天跟個孩子似的,不著家,真拿自己當莊稼漢了麽?”

翊勳聽了依舊大笑:“怎麽,真生氣啦?我逗你呢,不過是讓他們哥倆把摸上來的河蚌整了三兩個小菜,我出了一壇酒……不過話說回來,我還真覺得做莊稼漢也不是一件易事……”

“世事洞明皆學問嘛!”伊蘭將換下來的臟衣服遞給隨身的丫鬟,又將蒲扇遞給翊勳:“你以為什麽是簡單的?”

“我們在院子裏養幾只雞鴨吧!”

“ai turgun?(為什麽?)”

“吃蛋方便啊。”

“ojoro!(不行!)”

“ai turgun?(為什麽?)”

“又不是沒有蛋吃,那東西味道太大了。”

“可是農家都養雞啊!”

“你看哪個莊稼漢像你一樣,成天在田間地頭背著手轉轉莊稼就長出來了?喏,今兒翊功來信了,說打算要黎先生過來。”

“他那裏正用人的時候,讓他來這兒幹嘛?”翊勳接過伊蘭遞來的信,隨口說著。

“你倒是心寬,黎先生是咱們給肅固聘的西席先生,你成天只顧著莊稼,難道你要讓肅固也做個田舍翁麽?”

翊勳放下書信,搖了搖頭:“綏遠那邊也沒什麽事兒了,來了也好,我還有個能一起下棋喝茶的人……”

---------------------------------------------------------------------------------------------

不出三個月,慶親王果然將太後的本家親戚找到了。太後唯一的兄長早年被派駐CD駐防,現在只有一個遺孀和兩個兒子,一個承繼了父親七品的俸祿,一個披甲當兵現任領催。太後得了信兒自然是高興的很,立即著人安排兄嫂和侄兒們進京見面。四十多年的離別要說的話自然很多,聽到自己的兄長和一個侄兒在同一次戰役中陣亡時的淚水,和聽到不滿三歲的娃娃叫自己姑奶時的笑聲都交織在了一起,話好像總也說不完一樣。

一轉眼,本家的親人已經來了十多天,也是臨別的時候了,太後特別設了宴為家人送行,崇岱也便服在座。宴罷,太後拉著嫂子的手拉家常。

“嫂子,你看我哥哥沒了這麽多年,按說我該給侄兒們一個好的安置,可是朝廷的規矩後宮不可以幹政,何況我還是自祖宗創業以來第一個太後,總不該破這樣例不是?可你們也是我在娘家最後的牽掛了,我想問問嫂子有沒有舉家遷回京城的想法?如果有,我就在京裏給你們安置宅院,如果不願意,這裏有兩千兩銀子,是我自己的體己錢,嫂子你帶回去用度。”

“太後這話就外了,當年你哥哥常說,‘妹子進宮也是差派的公事,並不是什麽享樂的人,咱家裏也不能給她些頭面用度的,有什麽事兒也不能牽礙到她!’如今知道您這裏好著呢,他也就放心啦,我們可沒有什麽非份的想法,剩下的兩個小子也沒讀過幾本書,現在月月有糧米、家裏有瓦房已經很不錯了……京城我就不回來了吧,你哥和老大的墳塋都在CD的旗地裏,我得陪著他們不是?”

坐在太後身邊的崇岱笑著說:“訥訥何苦這樣束著自己?雖說不該大舉恩賜,但必要的榮寵還是該有的。宗人府擬了條陳上來,將舅舅家擡入鑲黃旗,並專門撥給一個佐領世管,朕已經詔準了。”

嫂夫人聽了忙跪倒謝恩,卻又說:“回皇上,這是您對已故舅父的恩榮,未亡人替他謝了。只是我方才說的也都是實,請皇上收回成命,兩個小子不是做官的料,我並不打算回京……”

太後欠身去攙扶嫂夫人,勸說:“起來說話吧,一個佐領也不算太過,只是如果你堅持留在那邊,不如就在CD的駐防裏找一個牛錄吧!不是說老二還賦閑在家麽?”

“ei, anabuha niyalma alin de tuwakiyambi , boxobuha niyalma boo be tuwakiyambi(誒,被推薦的人守山,被驅逐的人守家)!這倒不是做訥訥的誇他,他本也不是沒本事的孩子,前年頭上被都統推薦到四川的什麽道禦史衙門做事,授了六品巡察的實缺兒,妥妥的也忙了一小年兒。誰知道也不怎麽著,去年冬天衙門忽然就散了,都統說好在他有兩份糧米,不然就先在家等消息吧……今兒既然提到這兒了,還請皇上寬恕我一個婦道人家沒有規矩,我想請問皇上這個道禦史衙門以後還開不開……”

崇岱好像被碰觸到了最不願提及的傷疤,陰沈了臉一語不發。太後見他這樣似乎也明白了些什麽,她笑著問:“嫂子您說,你們是希望開呢,還是不希望開呢?”

“我一個老太太,這衙門的事兒原本跟我是不相幹的,可是老二還在等信兒不是麽?我就想如果不開了,就幹脆去跟都統回了,改派個別的差事……”

“那你們坊間對這個道禦史衙門怎麽個說法?”

“還別說,自打去年冬天衙門散了,還真是常有人來家裏打聽,都說這是朝廷整肅官場、惠及小民的好事兒,怎麽皇爺剛走就停了呢……”

“皇爺是誰?先帝麽?”

“不是啊,皇爺是當年在西北打仗的那個八阿哥呀……”

--------------------------------------------------------------------------------------------------

太後好像把一切都穿起來了,送走了親戚,她盯著崇岱躲閃的目光,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問道:“皇上,他們皇爺去哪裏了。”

“裁撤各省道禦史衙門是因為都察院開支過甚,本來在京的衙門改為下駐值省對地方政務多有掣肘,再說這件事兒在史上也無先例可循,本就是朕和翊勳太操切了……”

“我不是問你為什麽裁撤道禦史衙門,更沒有問你該不該裁撤,我是問你翊勳去哪兒了。”

“您就不能安心榮養,不要過問朝廷的事兒麽?”崇岱似乎有些不耐煩了,回道。

“好啊,皇上嫌我煩了。現在就派人去請雅吉彥家族的長輩們過來,我倒要讓眾人評評理,我哪一句幹涉朝政了!”太後說著,一眼瞥見門外的康親王崇孝,吩咐道:“ningguci, si ebsi jio!(老六,你進來!)”

崇孝本不想參與到母子間的對話中來,剛要轉身離開不想太後正叫他,只好硬著頭皮進屋見禮回話。

“你三哥跟翊勳之間怎麽了?”

“回太後的話,沒怎麽。”

“那翊勳為什麽離朝?”

“回太後,老八他確實是病了,上了請辭的折子,自家安心養病……”

“然後呢?皇上沒有挽留就批準了麽?”

“這……”崇孝不知道該怎麽答覆,偷偷的瞥了崇岱一眼,他的臉色很不好。老實說這也不全是因為提到了翊勳的那點兒事兒,做為管事的王爺,崇孝知道最近國事並非都順風順水。本來剛剛見好的財政赤字正在悄然增加,又說不清緣由;交給寧親王崇和的幾件大事也都做的有頭沒尾、有尾沒頭的,非議頗多;更有甚者,今年殿試的一批進士,學識實在低於皇帝的逾期,崇岱正跟自己商量著要徹查其中是否存在舞弊行徑。看他的意思,似乎是在懷疑崇和了。

“uttu seme tutu seme ai yokto(扯這扯那的有什麽意思),你就是個萬金油!我再問你,翊勳的那個侍讀、叫什麽和泰的,怎麽從副都統做到了世管佐領?原來皇上身邊常見的侍衛丹達禮、額策圖他們怎麽都不見了?是不是兄弟鬩墻了!”

崇孝聽了,忙叩頭謝罪道:“太後的話嚴重了,政見有分歧是難免的,但兄弟鬩墻萬萬不至於……還請太後安心……”

“我的心早跟著翊勳走了!你們誰來給我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崇孝再次擡頭看了看崇岱,只見他正用一只手無力的扶著額頭,四目相對時,也只是無奈的點了點頭。於是崇孝再次叩首,將事情的大概和翊勳的出走說了說,當然,他沒敢提慈萱樓的事兒,更沒敢說皇帝刻意壓制翊勳條陳的事情。

太後聽完嘆了口氣,問崇岱道:“emu falanggv tuci guwenderakv, emu bethe feliyeci oksome muterakv.(一個巴掌拍不響,一條腿邁不開步。)皇上啊,你還是小孩子麽?怎麽做事還是這樣孩子氣?他說的你不愛聽,你說的他不同意,於是就這樣賭氣我走你別管、你走我不留?他做錯了,你做哥哥的要教育他、開導他,怎麽能讓他在石板地上跪一個時辰?你不知道他的腿上有傷麽?再說了,他要辭差事你就同意?他讓皇位的時候你也沒這樣痛快啊!老六你也是混蛋,翊勳一個做輔政的,就這樣扔下朝廷的差事跑了,你做哥哥的也不知道說說他?你三哥在氣頭上想的不周全,你做弟弟的就不能勸勸?你現在給我去宗人府,罰跪兩個時辰,不準用軟墊!”

崇孝無奈,值得領旨謝恩,去宗人府受罰。太後又對崇岱說:“我知道你不是為了一個什麽衙門就生這麽大的氣。這兒沒外人了,你跟訥訥說,是不是很介意百姓對翊勳‘皇爺’的稱呼?”

崇岱很吃驚,貌似深居簡出的太後居然知道自己心底最不能示人的地方。“還真是什麽也瞞不了您……”

“傻孩子,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做訥訥的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麽!”

“朕就是想不明白,這幾年朕何嘗不是宵衣旰食、勵精圖治?確實,朕高居九重,沒法事必躬親,可怎麽就成了他翊勳的陪襯?難道百姓的心裏只有皇爺沒有皇帝麽?”

“難道就從來沒有人跟皇上說過,只有在明君的朝堂上才有名臣嗎?”

“damu(可是)……”

“可是你有沒有體察過翊勳為何豎起太和殿前的那塊碑?他要的不是皇權,而是國法。當年先帝曾問過我對你們兄弟的看法,訥訥那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兒子跟翊勳比,少了幾分豁達……你得學會站在權力之外想問題。”

“其實,他走後朕也不是不想他……朝政內的,朝政外的……”

“可你覺得於公,你是皇帝;於私,你是兄長,是不是?我的兒,你覺得‘皇爺’壓過了皇帝的威風,可現在呢?aliha niyalma faifabumr hetu niyalma tuwara de getuken sehebi.(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人們說的是哥哥容不下讓位給自己的弟弟,你在意的面子反倒是丟掉更多了……”

“唉!朕本來想,這麽大的朝廷,還差他一個人麽,誰知道……”

“朝廷的事兒,我一個老太太還是不聞不問的好!那小子身上有一種不信邪的勁兒,他的法子想是誰都可以用、誰都用得來的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