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38章

關燈
立夏過後, 劉延根的婚事也定下了,他的婚事比劉延林要好了不是一星半點, 姑娘是鄰縣鐘秀才的妹妹, 鐘秀才的父親也是位老秀才,鐘家姑娘家底殷實, 父兄皆有功名,劉延根能說到這樣的姑娘,劉家人人喜不自勝,仿佛天下掉的大餡餅。

鐘家挑中劉延根,倒也不委屈,鐘秀才和劉延寧雖結識於鄉試時,卻早已對鄰縣這位少年英才向往已久, 鄉試鐘秀才落榜,劉延寧卻成為本屆最年輕的舉人, 名聲大噪, 這便叫鐘秀才起了心思。

相比起還在以種地為生的劉家,鐘家則不太一般, 早年鐘家便家底殷實,三代皆為讀書人, 家中良田百畝, 皆有佃農長工看顧,衣食無憂;後舉家遷至城中,鐘父廣開私塾,先後教出包括鐘秀才之內的三名秀才學生, 在鄰縣已是令人尊敬的秀才先生;鐘秀才二十有六,正是青年才俊,未嘗沒有再進一步的可能;鐘家姑娘出門更有仆婦跟隨,小家碧玉,知書達理,定給劉延林,委實不般配。

可這門親事卻是鐘秀才一力促成的。

許是因父之故,鐘秀才甚是愛惜英才,見了劉延寧便主動結交,他落榜之時劉延寧正風光無限,鐘秀才卻也並未和劉延寧斷了聯系,後來劉延林大婚,鐘秀才不遠千裏前來賀喜,心胸之豁達,劉延寧亦是萬分欣賞。

鐘秀才促成親事,一是與劉延寧惺惺相惜,欲結成兩姓之好;其二是他放心劉家人,劉延寧中舉後,劉延林的未來岳家與劉家相差甚遠,便是找理由推掉親事,另擇佳婦,想必對方也不能作何,劉家上下卻並無異心,婚事如約進行,婚禮也甚是盡心,婚禮之時鐘秀才觀其言行,發現劉家人皆是喜氣洋洋,毫無勉強之意,劉家一朝得勢,仍能守住本心,可見秉性寬厚,堪為良配。

否則,鐘秀才便是再和劉延寧交好,也不會把親妹妹推入火坑。

見過劉延寧弟媳的家境之後,鐘秀才便起了心思,又見與妹妹年紀合適的劉延根性情敦厚,其父母一見便是溫和良善之輩,幼弟小小年紀甚為機敏,鐘秀才心底越發滿意了。

鐘秀才心裏思忖,一時落魄不算什麽,相信以劉賢弟之才華,劉家不可能永遠如此,即便他不中進士,以劉賢弟如今的才名,又拜在自京城而來、氣度非凡的江先生門下,未嘗不能以舉人之身補官。

劉延寧一旦踏入仕途,劉家便改換門庭了。

鐘秀才此番心思,也算有遠見,只是他不知道劉延寧的機緣遠不止此,江遠辰不是普通的京城人士,出身公侯之家,才名遠播,而今家族蟄伏,為的是出自江寧侯府的淑妃和五皇子。

江遠辰此時收徒,怎會只滿足於舉人之身?

鐘秀才看不透的東西,自有明白人,與劉家合作的省城張家也打起了結親的主意,他們看中的是劉青。

張家知曉江遠辰的身份,自然不敢肖想劉延寧,張家巨富,到底只是商戶,即便在本府頗有善名,卻也明白自家還不夠與江先生唯一的弟子結親。便是劉青,與江先生雖無師徒之名,也有師徒之實,其兄前途無量,想必也不會嫁入商戶之家。

因此,張老爺想讓外孫與劉青定親。

張家雖是商戶,世代經營,在京城貴人面前不算什麽,卻也是本府首富,張氏家族子孫興旺,與官/場名流皆有親,最叫張老爺得意的要數嫡女孫張氏,為孫知府嫡次子填房。

雖是填房,前頭夫人並未留下子嗣,孫張氏過門後便為孫家開枝散葉,隨丈夫外任時只帶走了幼子幼女,長子留下來了,據說孫知府市場代在身旁教導。

這位孫少爺排行為三,人稱三少,因知府幾位公子都不是科舉出身,未及弱冠已考取童生的孫三少,便最令人孫知府看重,張老爺也對其頗為期待。

張家雖富,卻和貴字沾不上邊,子孫更無讀書天賦,張家要想再進一步,一門榮耀恐怕全系在外孫身上;孫家同樣如此,孫知府年邁,任職數年並無突出政績,入京想必是無望了,守著現在的位置,還能再蔭庇幾年子孫族人。

孫三少頗有讀書天賦,張老爺和孫知府都看到了希望,舉孫、張兩家之力,若能令其在京城站穩腳跟,便是他們百年,兩家榮華依舊,說不定還能再進一步。

因為看重,所以孫三少如今還未定親,張老爺中意劉青,首先是因為她兄長是江先生唯一的弟子,她自己也被江先生親自教導過;其次,張家大爺和劉青兄妹有幾面之緣,劉家姑娘肖其兄之聰慧,便也傳入了張老爺耳裏。

劉延寧是整個府中最年輕的舉人,天縱英才,他妹妹若能有他的一分二分,已是難得,兄妹十分之相似,可能嗎?

張老爺心底卻是信的,他想劉家姑娘若無過人之處,又怎能入江先生那般的人之眼?聽聞劉姑娘在江先生府中,待遇與江姑娘無異,想來不是愛屋及烏這般原因,江先生的確是將劉姑娘當做女兒一般對待。

江先生師出名門,才華橫溢,早年便才滿京城,不奢望拜其為師,倘若外孫與劉姑娘結親,江先生可會看在他們兄妹的份上,對外孫指點一二?玉陽郡主家那位據說不學無術的小少爺,只是在江先生身邊待了數月,如今也成了童生,只等來年的院試開考了。

更何況江先生出身顯貴,江寧侯府出了位淑妃娘娘,可以說只要淑妃娘娘和五皇子殿下不犯大罪,江寧侯府便能屹立不倒,如今蟄伏不過是一時之計,等時機成熟,江先生勢必要回京。

而那時,想必也是劉舉人大放異彩的時候,劉舉人父親早逝,孤兒寡母,只劉姑娘這一位親妹,他日若能出人頭地,又豈會棄親妹不顧?

張老爺子想到這些,心下便是一片火熱,張家積極鉆營,不過是在一方頗有權勢,縱是家財萬貫,也不曾被真正的貴人看在眼裏,京中無人幫襯,竟是捧著金銀也無法投一方靠山,長此以往,方家家業怕是富不過三代。

出自江寧侯府的江先生入江州來,為其弟子找上了自家,張老爺子歡喜之餘,還不至於看不出來,江先生只想讓弟子與自家合作,還不曾打算讓他張家入侯府門下。瞧著這樁生意的勢頭,往後張家或許會有入侯府之眼的時候,可張老爺子也不能把寶都壓在這上面,希望兩家聯姻,便是出於多方考量。

張老爺子的打算,倒和孫大人不謀而合,自鹿鳴宴上見過這位名聲大噪劉舉子,孫大人心思也活動了,他原是想把孫女許配給劉延寧,奈何膝下適齡且未訂婚的孫女只一個,老妻尤為疼愛,說什麽也不肯同意將孫女配給這樣一個毫無根基、祖上三代都是貧農的窮書生。

夫人態度堅決,寸步不退,孫大人只能暫且按下不表,起初聽見張老爺子的意思,孫大人委實震驚。

孫女是出嫁,對方門第不高,但只要有潛力能上進,孫大人倒也不介意,孫媳卻大不相同,嫁進他孫家,往後就是孫家的人,娘家門第太差,這不是讓他們跟著丟人嗎?

若是庶出子孫也就罷了,孫三少卻是孫大人最看重的那個,比起資質平庸的孫大少,說不得孫三少日後才是撐起孫家門楣的人,孫大人對他期望值甚高,同僚家的千金都讓他婉拒了,自然無法接受劉家這樣的門第。

可孫大人也知道,老親家同他一樣,也指著他的好孫兒早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好提攜提攜外家,是以張老爺子的考量,也是出於為孫兒好的立場。

孫大人思量了幾日,到底不舍得放過和江寧侯府結交的機會。

說是結交,實則附庸。孫大人進士出身,沈浮官場大半輩子,始終不過是地方官,從未真正踏入過權利中心,他也不是沒想站隊,附庸某一方勢力,可惜他連站隊的機會都未曾有過。

當年和他交好的幾位同年,同樣寒門出身,金榜題名之時俱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可半生過去,如他這般安穩的竟是大善。

因此,孫大人深知寒門出頭之艱難,以他的能耐,也只能在本府蔭庇子孫,往後去了京城,他能起到的作用實在有限。

那劉姓舉子委實幸運,被大名鼎鼎的江遠辰招入門下,便等於搭上了一條青雲梯,以江遠辰的才華,教出位進士自不在話下,劉舉子往後入了朝堂,就能發現大半個朝堂,文武百官,不是與他師傅關系甚篤,便是與他師傅的師傅有舊。

這是怎樣一份用之不盡的資源!

想到劉延寧的幸運,孫大人心頭便一陣感慨,讀書之人不信鬼神,卻相信運勢,科舉需要有運勢,當官更需要運勢,不然同樣是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有些人一入朝便青雲直上,有些人卻只能碌碌無為,甚至每況日下呢?

劉延寧,想來便是有大運勢大造化之人。

不過,天下之大,江遠辰偏偏來到他管轄之下的江州,又何嘗不是他們孫家的機緣?

思前想後,孫大人終是聽從了張老爺子的建議,卻並沒有把話說的太滿,只道:“總要讓韶渝先見過這位劉姑娘。”

孫大人疼愛孫子,也不想真叫他娶鄉野村姑,先見過面,若孫兒實在不滿意,他也不想勉強。

“大人莫急,下月是年中盤算,我讓老大下去一趟,先問過劉家人的意思,以免到時冒冒失失。”

孫大人見他這般小心,心下不滿,淡淡的道:“韶渝那般人才,他劉家有何不滿意?”

那劉舉子的前程再遠大,他們劉家如今也不過是平頭百姓,這門親事他們高攀了不知多少,能有什麽不滿意的?

“大人有所不知。”張老爺子搖頭,揮退仆從,方附耳道,“那劉家姑娘頗受江先生看重,她的婚事,多半要江先生點頭。”

孫大人突然繃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問:“此話當真?”

張老爺子撫須淺笑,把握十足:“大人想想,劉舉人進京趕考還在三年後,其妹如今年歲正好,怎能耽誤數年那劉家卻無一人為劉家姑娘張羅親事,據聞江州的陳山長有意結親,最後仍不了了之,想來已被劉家婉拒了,若沒有江先生的言語,劉家何來這般底氣?”

孫大人目光閃動,久久沒有言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