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接到劉延寧托人送回家的信,匆匆趕來城裏的人是劉大爺和劉二叔,劉青他們也不意外。
劉大爺說是年邁,放到現代也就過了不惑之年,這兩年日子越過越好,越來越有奔頭,老爺子精神頭更足了。
吃完午飯歇了片刻,準備下地幹活的時候,正好接到孫子送來的信。
孫子們在鎮上念書,如今午飯也不用回家吃了,早上帶足了幹糧出的門。但劉大爺心知這封信不一般,算算日子,省府張家有消息的話,大概也就這幾日了。
劉大爺可等不到孫子們晚上回家給他讀信,便抓著跟李氏念了幾天書的劉雅琴過來看信,劉雅琴書念得不好,字還是認得幾個,磕磕巴巴,連蒙帶猜,倒也把信讀全了。
知道省府張家的人這兩日就要來,劉家人大喜過望,劉大爺也不耽擱,當下叫二兒子套了牛進城去,蔣氏也不急著下地幹活了,念著最近地裏出息,存了糧食,又買了些野味沒舍得吃,茶葉蛋也賣得不錯,攢了幾個錢,全收拾著要帶去給大孫子。
劉大爺和劉二叔大包小包,在城門關閉之前,總算趕上了,等他們趕到劉青家院子,天已經徹底黑了,劉延寧算著他們進城的日子,今晚就沒有去書院,只在家裏看書,劉青被師傅抓著練字,便跟著她哥在書房寫大字。
一聽見敲門聲,兄妹倆一起端著燭燈出來了,把劉大爺和劉二叔迎進院子,李氏也匆匆從屋裏出來,“爹,他二叔,應該還沒用飯吧?給你們留了飯,我去熱一熱。”
李氏去熱飯菜,劉青兄妹幫著劉大爺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吃食她都不驚訝,劉大爺居然裝了一大袋的手工皂過來,劉青一開始不知道,上去拎都拎不動,劉二叔連忙趕過來:“青青你提不動,好好放著,二叔過來搬。”
劉大爺問她之前的胰子都放哪兒了,劉青才知道原來這一袋子都是手工皂,一邊帶他們過去放東西,一邊好奇的問:“爺,二叔,怎的帶這麽多胰子過來?”
“不是說張大善人要來嗎?咱們準備了這麽多,總要給他們瞧瞧。”劉大爺說到這裏,也有些自得,看著劉青笑道,“青青,你那個法子可真不錯,消息剛放出去,這新的山茶油還沒收到,倒是不少人把家裏存著的送過來了,這一百塊胰子照你說的通風定……定什麽型了,家裏還有兩百多塊在通風。”
“爺真厲害,光是現在都有四五百塊胰子了,等新山茶籽成熟,那能做好幾千塊胰子啊。”
劉大爺點頭,含蓄的道:“就看張大善人的意思了。”
劉青沒壓力,笑瞇瞇的道:“張大善人要是不願意,咱們繼續拿去那些鋪子賣,就是賺得少些,娘聽隔壁金奶奶說,現在還有掌櫃在打聽咱們家呢。”
劉大爺和劉二叔聞言都輕松的笑了,賺得再少也是錢,再說一塊胰子賣給鋪子也有幾十上百文,比茶葉蛋還有賺頭。
就算張大善人瞧不上他們的胰子,也能靠這個攢下錢來給延寧趕考用。
是以,劉大爺心裏頭最後一塊大石頭也落地了。
劉延寧幫著拴好牛,等他們放完東西出來,才笑道:“爺,二叔,之前在信裏不好寫得太詳細,這回來見咱們的是張家的大兒子。聽師傅的意思,張家那邊應該會更願意和咱們回家去瞧瞧。”
“回家?”劉二叔奇怪的問,“咱們家什麽都沒有,有啥好看的?”
劉延寧笑道:“咱們家有胰子啊,還有茶山,或許張家那邊更關心這些吧。”
劉大爺聞言,若有所思的問:“所以,關鍵是胰子?”
劉延寧點頭。
劉大爺思考了一陣,咬牙道:“明兒看張家如何說,要是他們願意做大,那咱們……就包山種茶籽樹!”
劉二叔下意識的問:“爹,包山種樹可要不少銀子,咱們家夠嗎?”
“不夠就去借,運氣好指不定一兩年就回本了,錯過了這次機會,未必就有下一次。只是,這樣一來咱們家確實手頭緊許多,明年鄉試的時候,可能要委屈延寧了。”
“爺,上回哥哥去省府趕考,屋主不是叫哥哥鄉試還去住他們家,不收錢的嘛。”劉青笑呵呵的湊過去,她沒想到大哥還沒有說到關鍵,劉大爺已經有這個打算了。
這樣也好,劉大爺自個兒想做,在家中他又說一不二,便省了很多事,就算這回親哥不回家,事情也不太可能出變故。
果然,見到劉大爺下了決心的樣子,劉二叔也不再多言了,劉延寧再說他這一次不回家,師傅不讓,叫他妹妹跟著回去瞧瞧,劉大爺心中已有主意,也不大失意。
“江先生說得對,明年開春就是鄉試了,延寧委實不該受這些俗事所惱。你只管安心讀書,家中有我和你叔父們。”
劉二叔跟著點頭附和,劉大爺又道:“倒是青青……這陣子似乎跟江先生走得很近?”
“爺有所不知。”劉延寧笑道,“妹妹已經認了師傅,雖未正式拜師,但這些日師傅也開始教授青青讀書寫字,琴棋書畫了。”
劉青覺得她哥說話真有水平,師傅明明就叫她讀了幾頁書,寫了幾個字,再感受了會兒她練琴時的魔音穿耳,說是在教她,倒不如說他老人家是無聊打發時間,可聽她哥這麽說起來,就好像她已經入門,就算我師徒之名,也有師徒之實了一樣。
劉大爺和劉二叔聞言,確實都一臉激動,“可是大好了,青青跟著江先生學知識,往後也能做個大家閨秀!”
想了想,劉大爺又道:“這麽一來,青青明日和我們回家,豈不是耽擱了學業?”
劉青趕緊扯了扯她哥的袖子,劉延寧微微側頭,輕笑:“師傅也很是支持青青呢。想來大戶人家的當家主母,除了賢惠淑德,多少也得通些庶務,當得起家罷。”
劉延寧這話的前後似乎沒有什麽關聯,劉大爺卻陷入了沈思。說劉大爺迷之自信也好,他本就覺得老大這一雙兒女出色,孫子是文昌星下凡,孫女卻也不遑多讓,單看從京裏來的江先生,不說眼高於頂,那也是見多識廣,卻願收下他這雙孫子孫女為徒,定是因為他們家這兩個孩子資質非凡。
劉大爺原也沒想難麽遠,大孫子是要考狀元當大官的,至於聰明伶俐的孫女,當個大家閨秀就行了。現在聽孫子這麽一提,劉大爺才豁然開朗,孫女這般出挑,合該做當家主母的啊!
想清楚的劉大爺連連點頭,已經打定主意,倘若有計劃,也要鍛煉孫女了。再聰明的孩子,沒經事也差了些。
之前劉大爺是沒這個念頭的,和李氏一樣,他也擔心女孩傳出厲害的名聲,難免叫人退步三舍。畢竟姑娘大了還是要嫁人的,他看方秀才都配不上孫女,想要為孫女找個和孫子那般優秀的男兒,是以名聲就很重要了。
不過現在孫女也拜了師傅,有眼界的人家自然清楚,江先生可不是什麽都能瞧得上的,他家孫女再好不過,厲害些也是因為有能力。
倒不怕別人議論了。
劉青還不知道劉大爺暗暗下了決心,她正在為能和劉大爺他們一起回家而高興。
其實劉青也不是事多,什麽都想插一腳,她上輩子沒工作,卻也知道要跟人合作,談判很重要,尤其是合作方屬於強勢的一方,他們更需要合理的展示自己,讓對方知道他們的能力和價值,兩方才能共同分享利益。
本來這件事有她哥在,劉青都不用擔心,現在親哥不回去,家中其他人對張家都是信任和敬畏居多,指不定到時候談成個什麽樣。
劉青是勢必要在旁邊給劉大爺他們提個醒的。
不過劉青也沒想到事情這麽順利,他們接了張家人回家,居然不用她多費口舌,劉大爺就留她在旁邊一起招待張家的人,還明白的對親自前來的張家大爺道:“我這個孫女跟她哥一般,在江先生身邊學了些知識,有時她說話少不得也聽一聽,還望大爺見諒。”
張家大爺是個滿臉堆笑的和善人,一聽劉大爺這麽說,笑得眼角都爬滿了細紋,慈愛的看了劉青一眼:“侄女兒聰明得緊,大叔有福氣吶。”
生意談得很順利,盡管劉青做好了準備,看在師傅的面子上,這回就算買賣不成,仁義也在,沒成想張家的態度比她想象的還要好很多,張家大爺笑得跟彌勒佛似的,甭管他們說什麽,全程都是好好好,甚至還主動表示,願意資助他們出錢包山。
與其說張家看好這樁生意,倒不如說他們更看重江先生的面子。
劉青想到這點,忍不住咂舌,看來師傅的背景,比她想象的還要厲害許多啊。這條金大腿抱得可太好了些。
不過劉大爺拒絕了張家的好意,他想的是自家湊一湊,借一借,頂多開頭艱難些,可他們又不是沒吃過苦,日子有盼頭,便比什麽都好了。
老人的思維,寧願欠親朋好友的,也不想欠外人人情。
劉青也讚同劉大爺的做法,合作最忌諱的就是錢財不分,拿人手短,現在張家是說出借,可萬一到後面他們想分股呢?
生意還是分清楚好一些,他們家負責生產,張家負責銷售,分工明確,井水不犯河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大爺說是年邁,放到現代也就過了不惑之年,這兩年日子越過越好,越來越有奔頭,老爺子精神頭更足了。
吃完午飯歇了片刻,準備下地幹活的時候,正好接到孫子送來的信。
孫子們在鎮上念書,如今午飯也不用回家吃了,早上帶足了幹糧出的門。但劉大爺心知這封信不一般,算算日子,省府張家有消息的話,大概也就這幾日了。
劉大爺可等不到孫子們晚上回家給他讀信,便抓著跟李氏念了幾天書的劉雅琴過來看信,劉雅琴書念得不好,字還是認得幾個,磕磕巴巴,連蒙帶猜,倒也把信讀全了。
知道省府張家的人這兩日就要來,劉家人大喜過望,劉大爺也不耽擱,當下叫二兒子套了牛進城去,蔣氏也不急著下地幹活了,念著最近地裏出息,存了糧食,又買了些野味沒舍得吃,茶葉蛋也賣得不錯,攢了幾個錢,全收拾著要帶去給大孫子。
劉大爺和劉二叔大包小包,在城門關閉之前,總算趕上了,等他們趕到劉青家院子,天已經徹底黑了,劉延寧算著他們進城的日子,今晚就沒有去書院,只在家裏看書,劉青被師傅抓著練字,便跟著她哥在書房寫大字。
一聽見敲門聲,兄妹倆一起端著燭燈出來了,把劉大爺和劉二叔迎進院子,李氏也匆匆從屋裏出來,“爹,他二叔,應該還沒用飯吧?給你們留了飯,我去熱一熱。”
李氏去熱飯菜,劉青兄妹幫著劉大爺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吃食她都不驚訝,劉大爺居然裝了一大袋的手工皂過來,劉青一開始不知道,上去拎都拎不動,劉二叔連忙趕過來:“青青你提不動,好好放著,二叔過來搬。”
劉大爺問她之前的胰子都放哪兒了,劉青才知道原來這一袋子都是手工皂,一邊帶他們過去放東西,一邊好奇的問:“爺,二叔,怎的帶這麽多胰子過來?”
“不是說張大善人要來嗎?咱們準備了這麽多,總要給他們瞧瞧。”劉大爺說到這裏,也有些自得,看著劉青笑道,“青青,你那個法子可真不錯,消息剛放出去,這新的山茶油還沒收到,倒是不少人把家裏存著的送過來了,這一百塊胰子照你說的通風定……定什麽型了,家裏還有兩百多塊在通風。”
“爺真厲害,光是現在都有四五百塊胰子了,等新山茶籽成熟,那能做好幾千塊胰子啊。”
劉大爺點頭,含蓄的道:“就看張大善人的意思了。”
劉青沒壓力,笑瞇瞇的道:“張大善人要是不願意,咱們繼續拿去那些鋪子賣,就是賺得少些,娘聽隔壁金奶奶說,現在還有掌櫃在打聽咱們家呢。”
劉大爺和劉二叔聞言都輕松的笑了,賺得再少也是錢,再說一塊胰子賣給鋪子也有幾十上百文,比茶葉蛋還有賺頭。
就算張大善人瞧不上他們的胰子,也能靠這個攢下錢來給延寧趕考用。
是以,劉大爺心裏頭最後一塊大石頭也落地了。
劉延寧幫著拴好牛,等他們放完東西出來,才笑道:“爺,二叔,之前在信裏不好寫得太詳細,這回來見咱們的是張家的大兒子。聽師傅的意思,張家那邊應該會更願意和咱們回家去瞧瞧。”
“回家?”劉二叔奇怪的問,“咱們家什麽都沒有,有啥好看的?”
劉延寧笑道:“咱們家有胰子啊,還有茶山,或許張家那邊更關心這些吧。”
劉大爺聞言,若有所思的問:“所以,關鍵是胰子?”
劉延寧點頭。
劉大爺思考了一陣,咬牙道:“明兒看張家如何說,要是他們願意做大,那咱們……就包山種茶籽樹!”
劉二叔下意識的問:“爹,包山種樹可要不少銀子,咱們家夠嗎?”
“不夠就去借,運氣好指不定一兩年就回本了,錯過了這次機會,未必就有下一次。只是,這樣一來咱們家確實手頭緊許多,明年鄉試的時候,可能要委屈延寧了。”
“爺,上回哥哥去省府趕考,屋主不是叫哥哥鄉試還去住他們家,不收錢的嘛。”劉青笑呵呵的湊過去,她沒想到大哥還沒有說到關鍵,劉大爺已經有這個打算了。
這樣也好,劉大爺自個兒想做,在家中他又說一不二,便省了很多事,就算這回親哥不回家,事情也不太可能出變故。
果然,見到劉大爺下了決心的樣子,劉二叔也不再多言了,劉延寧再說他這一次不回家,師傅不讓,叫他妹妹跟著回去瞧瞧,劉大爺心中已有主意,也不大失意。
“江先生說得對,明年開春就是鄉試了,延寧委實不該受這些俗事所惱。你只管安心讀書,家中有我和你叔父們。”
劉二叔跟著點頭附和,劉大爺又道:“倒是青青……這陣子似乎跟江先生走得很近?”
“爺有所不知。”劉延寧笑道,“妹妹已經認了師傅,雖未正式拜師,但這些日師傅也開始教授青青讀書寫字,琴棋書畫了。”
劉青覺得她哥說話真有水平,師傅明明就叫她讀了幾頁書,寫了幾個字,再感受了會兒她練琴時的魔音穿耳,說是在教她,倒不如說他老人家是無聊打發時間,可聽她哥這麽說起來,就好像她已經入門,就算我師徒之名,也有師徒之實了一樣。
劉大爺和劉二叔聞言,確實都一臉激動,“可是大好了,青青跟著江先生學知識,往後也能做個大家閨秀!”
想了想,劉大爺又道:“這麽一來,青青明日和我們回家,豈不是耽擱了學業?”
劉青趕緊扯了扯她哥的袖子,劉延寧微微側頭,輕笑:“師傅也很是支持青青呢。想來大戶人家的當家主母,除了賢惠淑德,多少也得通些庶務,當得起家罷。”
劉延寧這話的前後似乎沒有什麽關聯,劉大爺卻陷入了沈思。說劉大爺迷之自信也好,他本就覺得老大這一雙兒女出色,孫子是文昌星下凡,孫女卻也不遑多讓,單看從京裏來的江先生,不說眼高於頂,那也是見多識廣,卻願收下他這雙孫子孫女為徒,定是因為他們家這兩個孩子資質非凡。
劉大爺原也沒想難麽遠,大孫子是要考狀元當大官的,至於聰明伶俐的孫女,當個大家閨秀就行了。現在聽孫子這麽一提,劉大爺才豁然開朗,孫女這般出挑,合該做當家主母的啊!
想清楚的劉大爺連連點頭,已經打定主意,倘若有計劃,也要鍛煉孫女了。再聰明的孩子,沒經事也差了些。
之前劉大爺是沒這個念頭的,和李氏一樣,他也擔心女孩傳出厲害的名聲,難免叫人退步三舍。畢竟姑娘大了還是要嫁人的,他看方秀才都配不上孫女,想要為孫女找個和孫子那般優秀的男兒,是以名聲就很重要了。
不過現在孫女也拜了師傅,有眼界的人家自然清楚,江先生可不是什麽都能瞧得上的,他家孫女再好不過,厲害些也是因為有能力。
倒不怕別人議論了。
劉青還不知道劉大爺暗暗下了決心,她正在為能和劉大爺他們一起回家而高興。
其實劉青也不是事多,什麽都想插一腳,她上輩子沒工作,卻也知道要跟人合作,談判很重要,尤其是合作方屬於強勢的一方,他們更需要合理的展示自己,讓對方知道他們的能力和價值,兩方才能共同分享利益。
本來這件事有她哥在,劉青都不用擔心,現在親哥不回去,家中其他人對張家都是信任和敬畏居多,指不定到時候談成個什麽樣。
劉青是勢必要在旁邊給劉大爺他們提個醒的。
不過劉青也沒想到事情這麽順利,他們接了張家人回家,居然不用她多費口舌,劉大爺就留她在旁邊一起招待張家的人,還明白的對親自前來的張家大爺道:“我這個孫女跟她哥一般,在江先生身邊學了些知識,有時她說話少不得也聽一聽,還望大爺見諒。”
張家大爺是個滿臉堆笑的和善人,一聽劉大爺這麽說,笑得眼角都爬滿了細紋,慈愛的看了劉青一眼:“侄女兒聰明得緊,大叔有福氣吶。”
生意談得很順利,盡管劉青做好了準備,看在師傅的面子上,這回就算買賣不成,仁義也在,沒成想張家的態度比她想象的還要好很多,張家大爺笑得跟彌勒佛似的,甭管他們說什麽,全程都是好好好,甚至還主動表示,願意資助他們出錢包山。
與其說張家看好這樁生意,倒不如說他們更看重江先生的面子。
劉青想到這點,忍不住咂舌,看來師傅的背景,比她想象的還要厲害許多啊。這條金大腿抱得可太好了些。
不過劉大爺拒絕了張家的好意,他想的是自家湊一湊,借一借,頂多開頭艱難些,可他們又不是沒吃過苦,日子有盼頭,便比什麽都好了。
老人的思維,寧願欠親朋好友的,也不想欠外人人情。
劉青也讚同劉大爺的做法,合作最忌諱的就是錢財不分,拿人手短,現在張家是說出借,可萬一到後面他們想分股呢?
生意還是分清楚好一些,他們家負責生產,張家負責銷售,分工明確,井水不犯河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