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金城泣柳
關燈
小
中
大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春,糾結了很久的朝廷方面終於批準了桓溫的北伐之請。因此,在太和四年(公元369年)的三月,桓溫繼續上書朝廷,要求徐州、兗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沖與豫州刺史袁真等人與自己一起實施北伐。桓溫的第三次北伐,是當年東晉方面的一次重大事件。
桓溫預定出師之日為三月二十六日,但由於在出師前執政的司徒、瑯琊王司馬昱放心不下,要親自到姑孰與桓溫進行一次會晤,所以又往後推了幾天。在當朝兩大巨頭會晤的時候,司馬昱和桓溫就北伐的前景和對各種問題的應對措施做了一番的探討,經過了這番的探討,桓溫覺得在司馬昱的內心當中雖然有所保留,但主要還是傾向支持自己的北伐行動的,因此,他把心中的隱隱不安打消了很多。
在北伐出師日的當天,京城的百官幾乎全部到了姑孰參加祭祀路神的儀式和司馬昱特別為桓溫舉行的餞行宴會,以致建康城的人流為之而一空。經過二十幾年的政爭,滿朝的官員已經逐漸能夠看清楚桓溫的權勢已經顯露出能與司馬昱比肩甚至可能淩駕於其之上的跡象,不管此次北伐的成敗如何,趁機討好一下這如日中天的桓大司馬總是利大於弊的。在送別的宴會上,桓溫看著一張張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笑臉,感覺到非常的爽快,可是在他的內心最深處很明白:在這些殷勤有加的一張張的笑臉的背後,恐怕並沒有多少人是真心希望他能夠取得北伐的成功,尤其是那些高門出身的官員。
在宴會正在進行的時候,一個書吏走到酒酣耳熱的郗超身邊低聲耳語幾句,郗超隨之就借故離席了。
郗超人在姑孰,暫時還不知道他在京口的父親郗愔會對桓溫的北伐行動持什麽態度,但他留了個心眼,預先吩咐書吏每天細心檢查從各地發來大司馬府的書信,看看其中有沒有來自京口的信件。到了大軍就要出發的這一天,郗愔的書信終於來了,郗超好奇心發作,就悄悄地打開一看,原來是郗愔在接到桓溫讓其率領所部一起北伐的書信之後,他樂呵呵地給桓溫回信說要與桓溫一起為王室效力,北上修覆皇家陵墓(“共獎王事,修覆園陵”)。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反過來說“知父莫若子”也無不可,這郗超就是一個對其守財奴父親知根知底的人,他覺得自己的父親真是很傻很天真,而且也太過沒有自知之明了:這北伐可是鬧著玩的事情嗎?這裏面蘊含的機會不是太多,但是風險卻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戰爭這等兇險的事情,他這個咋咋呼呼的父親咋就能這樣輕描淡寫地把它當做是掃墓一般輕松呢?謝萬的前車之鑒還不能說明問題嗎?萬一這老家夥再鬧出謝萬一樣的笑話出來,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整個家族的聲譽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傷害。假如他有精明的政治頭腦和清醒的自知之明,就應該搶在北伐之前主動卸任,遠遠地離開這趟渾水,可惜這兩樣他一樣也沒有啊!
暗罵了一句“老糊塗!”後,郗超把父親的這封覆信撕得粉碎,然後以郗愔的口吻重新偽造了一封覆信。郗愔善書法,擅長草隸體。王僧虔《論書》稱:“郗愔章草,亞於右軍。”梁武帝《古今書人優劣評》評:“郗愔書得意甚熟,而取妙特難,疏散風氣,一無雅素。”唐張懷瓘《書斷》卷中論郗愔書:“其法遵於衛氏,尤長於章草,纖濃得中,意態無窮。筋骨亦勝。”唐竇臮《述書賦》卷上曰:郗愔“章健草逸,發體廉先胤。若冰釋泉湧,雲奔龍騰。”總而言之,郗愔是當世罕有的書法名家,要想偽造他的書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的兒子郗超更不是凡人,他不但心計深沈,而且在書法上也能直追父,唐代竇臮在《述書賦》中將郗超與郗鑒、郗愔、郗曇、郗儉之、郗恢並稱六郗,認為王家、謝家、庾家、郗家是主宰東晉書壇的主要家族。李嗣真所著《書後品》將其書法水平定為中上品。王僧虔則認為郗超的草書僅次於二王,在緊湊秀美方面勝過其父郗愔,但骨力稍有不足。
不管怎樣,反正這封郗超偽造的信件最後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桓溫的手中。在這封“覆信”中,“郗愔”說自己不是將帥之才,而且又年老體弱,恐怕扛不起北伐的大旗。(“自陳老病,不堪人間,乞閑地自養。”)。郗超的這一石二鳥之計既挽救了父親甚至整個家族的聲望,也成全了桓溫的北伐心願。郗超心想:“桓公,我已經為您付出了我全族的身家了,接下來的成敗利鈍,就全靠您自己來操控了。”
桓溫在接到“郗愔”的覆信後順水推舟,上報朝廷轉郗愔為會稽內史、都督五郡軍事,自己則兼領徐、兗二州刺史。面對權勢熏天的桓溫的奏折,於處於弱勢的皇帝司馬奕而言,雖然心中非常的不甘,但大事當前,又能有什麽別的辦法?於是,桓溫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京口的地盤和兵馬,這次借著北伐的東風,未動用到自己的一兵一馬,就這樣就這樣順理成章地接管了。
桓溫的北伐大軍從姑孰出發後,途中經過了金城。
這一年,距他最初出任瑯琊內史的時候已經整整三十四年,距他初次離開金城,升任徐州刺史的時候也已經二十六年了。人世滄桑,歲月無情,當年意氣風發的豪爽少年如今已屆暮年,故地重游,能不感慨萬千?
當桓溫的大軍到達金城的時候,鎮守在金城的瑯琊內史、袁喬的兒子袁方平已經早早地守在城南門前恭候桓溫的到來。桓溫令大軍駐紮後,就在袁方平的陪伴之下,騎著馬一路往瑯琊內史衙門走去。這三十年來金城的外觀模樣變化不是特別大,但是市面卻繁榮了很多,桓溫這一路走過去,滿途都是圍觀的百姓,桓溫試圖從裏面找出一張熟悉的面孔,可惜一直都找不到。
桓溫到達了瑯琊內史衙門後,領著眾幕僚在議事廳裏與老部下袁方平寒暄了好一陣子。忽然,桓溫似乎想起了什麽,就說要到衙門的後院裏去瞧一瞧,大家略感奇怪,也就跟著桓溫穿門過戶地到了後院。早在三十三年前的鹹康二年(336年)的一個春日裏,因南瑯琊郡衙門奠基,為了紀念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桓溫在這裏曾經親手種下五棵柳樹的幼苗,他在種樹的時候,也種下了對自己此生的希望和期盼。桓溫懷著有幾分激動的心情匆匆地來到了後院,在這裏,他一眼就看到了五棵郁郁蔥蔥的巨大柳樹。桓溫對於當年的這些小樹苗現在竟然長成腰身有十圍粗的大樹似乎有點不敢相信,他緩步走到大樹的跟前,他執著柳樹低垂的枝條,久久地凝思著。這一刻,他回憶起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父母,回憶起自己早年的那些波瀾壯闊的往事,這時桓溫的心中並沒有多少衣錦榮歸的感覺,反而彌漫出一種難以言說的傷感:當初的自己從那個無懼生死、快意恩仇的覆仇少年,經過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地走在權力的路上,如今的他,已經成為這個帝國中比皇帝擁有更有實權的人,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人臣的榮譽之巔。可是,一旦回想起當年栽樹時的那個自己,他卻有點懷疑如今站在這裏的自己,到底還是不是當年的那個豪邁爽朗、志氣昂揚、一往無前、充滿著建功立業夢想的自己。如今站在這柳樹下的這個老頭已經建過功、立了業,已經擁有了牽動著太多人的利益的權力而不能意氣用事,已經擁有了太高的名譽和地位而再也無法享受狂放任誕的心靈釋放,已經木秀於林而不得不因此變得敏感和多疑。如今的自己,在已經獲得的權勢上已經遠超了年輕時的期盼,可是在要成為一個百世流芳的英雄的個人奮鬥目標上,又有著太多的功虧一簣的的遺憾。
桓溫忽而又想起了劉琨這位自己極其崇拜的英雄的“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的嘆息。是的,時光易逝,韶華不再,要是自己的子孫後代爭氣,今後能夠繼承自己的遺志,繼續往自己理想中的道路去奮鬥,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這也不需要自己這樣一個年近花甲的老頭冒著風險親自上陣了。可惜,樹,已經長成了參天的大樹,可是,自己的幾個兒子卻不怎麽的成材,這讓老子辛辛苦苦創下的這份基業,今後又找何人前去繼承呢?難道是剛出生才沒幾個月的庶子靈寶嗎?為什麽栽樹這麽容易,栽人卻這麽困難呢?
一念及此,桓溫忽然覺得從內心湧起了一股莫可名狀的落寞和惶惑,這種油然而生的落寞與惶惑,是桓溫過去所從未有過的,他情不自禁地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說罷,紫晶般的雙目泫然流出了兩行老淚。
風移樹動,樹影婆娑,淚眼朦朧。袁方平和桓溫的幕僚們面對著潸然淚下的桓溫,站在桓溫的身旁面面相覷,顯得有些尷尬,他們都不知道桓溫到底在想些什麽,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勸慰他才好。
桓溫可沒想到自己觸景生情的這一頓眼淚,竟流出了一個令後世爭論不已的生命主題:在時間的長河裏,人的短短的一生有如白駒過隙。那麽,人存在的意義到底在哪裏?而人生奮鬥的意義又到底在哪裏?對於這兩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實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對於時光流逝的嘆息古而有之。早在周宣王時代的《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慨嘆,孔子“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的感慨傳誦了千古,漢代無名氏“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喟嘆的把生命短促這樣一個相當抽象的主題講得很有實感。這些對於時光如梭人生如夢的感慨引起了無數後人的共鳴。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聽到了桓溫的“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嘆,看到他婆娑的熱淚,剎那間就能夠把飛逝的時光與人的內心感觸以及生存的意義聯系起來。從此,這金城柳樹在歲月銀河中的倒影,在中國文學的歷史上就沒有消失過。百餘年後,南北朝人庾信在《枯樹賦》中寫道“昔年種柳,依依江南。今逢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這首名賦把人已老去卻功業未競的失落和無奈的心情表達得極其哀婉。八百年後,被陳廷焯認為有機會成為“桓溫之流亞”的大詞人辛棄疾敏感地捕捉到了桓溫這句名言背後的那種時不與我和壯志未酬的英雄情懷,他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寫道“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這首詞把他自己那種有志難酬的悲愴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正所謂的“惺惺惜惺惺,英雄重英雄”,由於這時空穿越跨度達到八百年的一氣貫通,使得桓溫這“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嘆,終於擁有了淩駕於其他歲月感慨的宏偉氣勢,同樣也使得桓溫“攀枝執條,泫然流淚”的行為表演藝術成為了“出師未捷淚先流”的千古絕淚!
誠然,知道“金城泣柳”典故的人不少,但是,在這千古之後,除了辛稼軒之外,又有幾個人能夠真切地體會到桓溫當時那“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心境呢?
讓我們先放下自己對歲月的感慨,再次回到桓溫的故事當中去。
當桓溫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在幕僚的面前失了態,他用袖角拭去自己那潸然的淚水,心裏想道:“難道是自己終於老了,所以才把不羈變作了顧慮?把野望化作了仿徨?”桓溫想到這裏,埋藏在心裏的一股豪情又突然勃發出來:“‘老驥伏櫪,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北伐既然是自己終生的夢想,哪管它前面到底是風光無限的絕頂巔峰,還是功業轉頭空的萬丈深淵呢?最後搏一搏,人生不寂寞。就讓我把這次北伐當做是自己與命運的最後一次賭博吧?”
桓溫的大軍在金城駐紮了一晚後,第二天繼續起行。在離開金城前,桓溫忽然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就向在自己身邊一直陪伴著的瑯琊內史袁方平問道:“方平,本公曾經聽謝鎮西的如夫人宋祎說過,如果她去世之後,就要謝鎮西把她葬在那對著金城南門的南山上,你來到金城後知不知道有這麽一回事?”
瑯琊內史袁方平道:“明公,確然有這麽一回事,這宋祎之墓的墓制規格還相當的考究呢。”
桓溫於是把自己當年與褚裒、謝尚、宋祎以及袁方平的父親袁喬一起登南山的往事跟袁方平敘述了一遍。最後,桓溫對袁方平道:“大軍起拔在即,本公也沒有時間到宋祎的墓前去灑掃一番了。念在她生前曾經把我引為知音,你就替我在宋祎的墓前給她獻上一些祭品吧!”
袁方平唯諾道:“謹遵公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桓溫預定出師之日為三月二十六日,但由於在出師前執政的司徒、瑯琊王司馬昱放心不下,要親自到姑孰與桓溫進行一次會晤,所以又往後推了幾天。在當朝兩大巨頭會晤的時候,司馬昱和桓溫就北伐的前景和對各種問題的應對措施做了一番的探討,經過了這番的探討,桓溫覺得在司馬昱的內心當中雖然有所保留,但主要還是傾向支持自己的北伐行動的,因此,他把心中的隱隱不安打消了很多。
在北伐出師日的當天,京城的百官幾乎全部到了姑孰參加祭祀路神的儀式和司馬昱特別為桓溫舉行的餞行宴會,以致建康城的人流為之而一空。經過二十幾年的政爭,滿朝的官員已經逐漸能夠看清楚桓溫的權勢已經顯露出能與司馬昱比肩甚至可能淩駕於其之上的跡象,不管此次北伐的成敗如何,趁機討好一下這如日中天的桓大司馬總是利大於弊的。在送別的宴會上,桓溫看著一張張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笑臉,感覺到非常的爽快,可是在他的內心最深處很明白:在這些殷勤有加的一張張的笑臉的背後,恐怕並沒有多少人是真心希望他能夠取得北伐的成功,尤其是那些高門出身的官員。
在宴會正在進行的時候,一個書吏走到酒酣耳熱的郗超身邊低聲耳語幾句,郗超隨之就借故離席了。
郗超人在姑孰,暫時還不知道他在京口的父親郗愔會對桓溫的北伐行動持什麽態度,但他留了個心眼,預先吩咐書吏每天細心檢查從各地發來大司馬府的書信,看看其中有沒有來自京口的信件。到了大軍就要出發的這一天,郗愔的書信終於來了,郗超好奇心發作,就悄悄地打開一看,原來是郗愔在接到桓溫讓其率領所部一起北伐的書信之後,他樂呵呵地給桓溫回信說要與桓溫一起為王室效力,北上修覆皇家陵墓(“共獎王事,修覆園陵”)。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反過來說“知父莫若子”也無不可,這郗超就是一個對其守財奴父親知根知底的人,他覺得自己的父親真是很傻很天真,而且也太過沒有自知之明了:這北伐可是鬧著玩的事情嗎?這裏面蘊含的機會不是太多,但是風險卻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戰爭這等兇險的事情,他這個咋咋呼呼的父親咋就能這樣輕描淡寫地把它當做是掃墓一般輕松呢?謝萬的前車之鑒還不能說明問題嗎?萬一這老家夥再鬧出謝萬一樣的笑話出來,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整個家族的聲譽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傷害。假如他有精明的政治頭腦和清醒的自知之明,就應該搶在北伐之前主動卸任,遠遠地離開這趟渾水,可惜這兩樣他一樣也沒有啊!
暗罵了一句“老糊塗!”後,郗超把父親的這封覆信撕得粉碎,然後以郗愔的口吻重新偽造了一封覆信。郗愔善書法,擅長草隸體。王僧虔《論書》稱:“郗愔章草,亞於右軍。”梁武帝《古今書人優劣評》評:“郗愔書得意甚熟,而取妙特難,疏散風氣,一無雅素。”唐張懷瓘《書斷》卷中論郗愔書:“其法遵於衛氏,尤長於章草,纖濃得中,意態無窮。筋骨亦勝。”唐竇臮《述書賦》卷上曰:郗愔“章健草逸,發體廉先胤。若冰釋泉湧,雲奔龍騰。”總而言之,郗愔是當世罕有的書法名家,要想偽造他的書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的兒子郗超更不是凡人,他不但心計深沈,而且在書法上也能直追父,唐代竇臮在《述書賦》中將郗超與郗鑒、郗愔、郗曇、郗儉之、郗恢並稱六郗,認為王家、謝家、庾家、郗家是主宰東晉書壇的主要家族。李嗣真所著《書後品》將其書法水平定為中上品。王僧虔則認為郗超的草書僅次於二王,在緊湊秀美方面勝過其父郗愔,但骨力稍有不足。
不管怎樣,反正這封郗超偽造的信件最後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桓溫的手中。在這封“覆信”中,“郗愔”說自己不是將帥之才,而且又年老體弱,恐怕扛不起北伐的大旗。(“自陳老病,不堪人間,乞閑地自養。”)。郗超的這一石二鳥之計既挽救了父親甚至整個家族的聲望,也成全了桓溫的北伐心願。郗超心想:“桓公,我已經為您付出了我全族的身家了,接下來的成敗利鈍,就全靠您自己來操控了。”
桓溫在接到“郗愔”的覆信後順水推舟,上報朝廷轉郗愔為會稽內史、都督五郡軍事,自己則兼領徐、兗二州刺史。面對權勢熏天的桓溫的奏折,於處於弱勢的皇帝司馬奕而言,雖然心中非常的不甘,但大事當前,又能有什麽別的辦法?於是,桓溫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京口的地盤和兵馬,這次借著北伐的東風,未動用到自己的一兵一馬,就這樣就這樣順理成章地接管了。
桓溫的北伐大軍從姑孰出發後,途中經過了金城。
這一年,距他最初出任瑯琊內史的時候已經整整三十四年,距他初次離開金城,升任徐州刺史的時候也已經二十六年了。人世滄桑,歲月無情,當年意氣風發的豪爽少年如今已屆暮年,故地重游,能不感慨萬千?
當桓溫的大軍到達金城的時候,鎮守在金城的瑯琊內史、袁喬的兒子袁方平已經早早地守在城南門前恭候桓溫的到來。桓溫令大軍駐紮後,就在袁方平的陪伴之下,騎著馬一路往瑯琊內史衙門走去。這三十年來金城的外觀模樣變化不是特別大,但是市面卻繁榮了很多,桓溫這一路走過去,滿途都是圍觀的百姓,桓溫試圖從裏面找出一張熟悉的面孔,可惜一直都找不到。
桓溫到達了瑯琊內史衙門後,領著眾幕僚在議事廳裏與老部下袁方平寒暄了好一陣子。忽然,桓溫似乎想起了什麽,就說要到衙門的後院裏去瞧一瞧,大家略感奇怪,也就跟著桓溫穿門過戶地到了後院。早在三十三年前的鹹康二年(336年)的一個春日裏,因南瑯琊郡衙門奠基,為了紀念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桓溫在這裏曾經親手種下五棵柳樹的幼苗,他在種樹的時候,也種下了對自己此生的希望和期盼。桓溫懷著有幾分激動的心情匆匆地來到了後院,在這裏,他一眼就看到了五棵郁郁蔥蔥的巨大柳樹。桓溫對於當年的這些小樹苗現在竟然長成腰身有十圍粗的大樹似乎有點不敢相信,他緩步走到大樹的跟前,他執著柳樹低垂的枝條,久久地凝思著。這一刻,他回憶起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父母,回憶起自己早年的那些波瀾壯闊的往事,這時桓溫的心中並沒有多少衣錦榮歸的感覺,反而彌漫出一種難以言說的傷感:當初的自己從那個無懼生死、快意恩仇的覆仇少年,經過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地走在權力的路上,如今的他,已經成為這個帝國中比皇帝擁有更有實權的人,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人臣的榮譽之巔。可是,一旦回想起當年栽樹時的那個自己,他卻有點懷疑如今站在這裏的自己,到底還是不是當年的那個豪邁爽朗、志氣昂揚、一往無前、充滿著建功立業夢想的自己。如今站在這柳樹下的這個老頭已經建過功、立了業,已經擁有了牽動著太多人的利益的權力而不能意氣用事,已經擁有了太高的名譽和地位而再也無法享受狂放任誕的心靈釋放,已經木秀於林而不得不因此變得敏感和多疑。如今的自己,在已經獲得的權勢上已經遠超了年輕時的期盼,可是在要成為一個百世流芳的英雄的個人奮鬥目標上,又有著太多的功虧一簣的的遺憾。
桓溫忽而又想起了劉琨這位自己極其崇拜的英雄的“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的嘆息。是的,時光易逝,韶華不再,要是自己的子孫後代爭氣,今後能夠繼承自己的遺志,繼續往自己理想中的道路去奮鬥,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這也不需要自己這樣一個年近花甲的老頭冒著風險親自上陣了。可惜,樹,已經長成了參天的大樹,可是,自己的幾個兒子卻不怎麽的成材,這讓老子辛辛苦苦創下的這份基業,今後又找何人前去繼承呢?難道是剛出生才沒幾個月的庶子靈寶嗎?為什麽栽樹這麽容易,栽人卻這麽困難呢?
一念及此,桓溫忽然覺得從內心湧起了一股莫可名狀的落寞和惶惑,這種油然而生的落寞與惶惑,是桓溫過去所從未有過的,他情不自禁地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說罷,紫晶般的雙目泫然流出了兩行老淚。
風移樹動,樹影婆娑,淚眼朦朧。袁方平和桓溫的幕僚們面對著潸然淚下的桓溫,站在桓溫的身旁面面相覷,顯得有些尷尬,他們都不知道桓溫到底在想些什麽,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勸慰他才好。
桓溫可沒想到自己觸景生情的這一頓眼淚,竟流出了一個令後世爭論不已的生命主題:在時間的長河裏,人的短短的一生有如白駒過隙。那麽,人存在的意義到底在哪裏?而人生奮鬥的意義又到底在哪裏?對於這兩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實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對於時光流逝的嘆息古而有之。早在周宣王時代的《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慨嘆,孔子“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的感慨傳誦了千古,漢代無名氏“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喟嘆的把生命短促這樣一個相當抽象的主題講得很有實感。這些對於時光如梭人生如夢的感慨引起了無數後人的共鳴。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聽到了桓溫的“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嘆,看到他婆娑的熱淚,剎那間就能夠把飛逝的時光與人的內心感觸以及生存的意義聯系起來。從此,這金城柳樹在歲月銀河中的倒影,在中國文學的歷史上就沒有消失過。百餘年後,南北朝人庾信在《枯樹賦》中寫道“昔年種柳,依依江南。今逢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這首名賦把人已老去卻功業未競的失落和無奈的心情表達得極其哀婉。八百年後,被陳廷焯認為有機會成為“桓溫之流亞”的大詞人辛棄疾敏感地捕捉到了桓溫這句名言背後的那種時不與我和壯志未酬的英雄情懷,他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寫道“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這首詞把他自己那種有志難酬的悲愴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正所謂的“惺惺惜惺惺,英雄重英雄”,由於這時空穿越跨度達到八百年的一氣貫通,使得桓溫這“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嘆,終於擁有了淩駕於其他歲月感慨的宏偉氣勢,同樣也使得桓溫“攀枝執條,泫然流淚”的行為表演藝術成為了“出師未捷淚先流”的千古絕淚!
誠然,知道“金城泣柳”典故的人不少,但是,在這千古之後,除了辛稼軒之外,又有幾個人能夠真切地體會到桓溫當時那“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心境呢?
讓我們先放下自己對歲月的感慨,再次回到桓溫的故事當中去。
當桓溫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在幕僚的面前失了態,他用袖角拭去自己那潸然的淚水,心裏想道:“難道是自己終於老了,所以才把不羈變作了顧慮?把野望化作了仿徨?”桓溫想到這裏,埋藏在心裏的一股豪情又突然勃發出來:“‘老驥伏櫪,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北伐既然是自己終生的夢想,哪管它前面到底是風光無限的絕頂巔峰,還是功業轉頭空的萬丈深淵呢?最後搏一搏,人生不寂寞。就讓我把這次北伐當做是自己與命運的最後一次賭博吧?”
桓溫的大軍在金城駐紮了一晚後,第二天繼續起行。在離開金城前,桓溫忽然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就向在自己身邊一直陪伴著的瑯琊內史袁方平問道:“方平,本公曾經聽謝鎮西的如夫人宋祎說過,如果她去世之後,就要謝鎮西把她葬在那對著金城南門的南山上,你來到金城後知不知道有這麽一回事?”
瑯琊內史袁方平道:“明公,確然有這麽一回事,這宋祎之墓的墓制規格還相當的考究呢。”
桓溫於是把自己當年與褚裒、謝尚、宋祎以及袁方平的父親袁喬一起登南山的往事跟袁方平敘述了一遍。最後,桓溫對袁方平道:“大軍起拔在即,本公也沒有時間到宋祎的墓前去灑掃一番了。念在她生前曾經把我引為知音,你就替我在宋祎的墓前給她獻上一些祭品吧!”
袁方平唯諾道:“謹遵公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