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要倒黴了
關燈
小
中
大
淩雲似乎也被自己這一瞬間的勇氣給嚇到了,但是他還是昂起頭來說:“臣說,想要徹底改善財政問題,首先就是要削藩!”。
削藩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淩雲知道,無論削藩成功與否,主張削藩的臣子就基本上不會有什麽好的下場。從漢朝主張削藩的晁錯,到推恩令的主父偃,再到大明王朝初期力主削藩的齊泰和黃子澄,他們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卻都掛了。
但淩雲還是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朝廷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皇帝的內孥已經空了,國庫翻箱倒櫃也找不出來十幾萬兩銀子。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養兵和賑災,就算是維系日常的生活都是很難的了。
可是那些王爺們卻比皇上的日子過得還富裕,他們每天除了吃喝玩樂就是忙著生孩子,多生孩子就能夠多拿俸祿,這就是他們最基礎的原動力。
親王生了孩子是郡王,郡王再生將軍,將軍再生中尉。最低等的中尉是郡王的六世孫,稱為奉國中尉,年俸是二百石,相對於從四品官員的俸祿。全國的宗室人口已經暴漲到了百萬人之多。雖然朝廷已經在削減他們的俸祿,但仍然是朝不保夕。養活這些宗室,需要兩到三個省份的賦稅,長此以往,國家哪裏還能運作的動呢。
崇禎似乎也被震懾住了,他似乎並沒有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話,問道:“淩愛卿,你是說,要朕削藩嗎?說說你的想法,有什麽就說什麽,朕還那句話,絕不怪罪。”
淩雲說:“臣先謝過皇上不罪之恩,請皇上細想,現在各地的王公宗室們,雖然已經沒有治軍管民的權力,但是他們已經成為了朝廷財力的主要負擔。臣聽說,僅僅慶城王一府,就有鎮國將軍百餘人。縣主百餘人。這樣下去,國家的財稅負擔,已經十分的嚴重了。國家已經沒錢養兵,沒錢賑災,也沒錢撫恤陣亡將士家屬,治軍械修城池,這些都沒有錢。可是卻不得不養活這些王爺們。大明已經很吃力了。”
其實這些崇禎又有什麽不知道的呢,可是這是從朱元璋時代就傳下來的規矩,到了現在已經二百六十多年了,如果這規矩在他這裏變更了,自己以後怎麽回去見老祖先。
因此崇禎很是糾結,但是現在朝廷確實已經到了很困難的地步了,他問淩雲:“愛卿可有什麽具體的舉措條陳嗎?”。
“皇上可以選擇宗室貴族們品學兼優的出仕為官,這樣就免於他們沒有差事無所事事,另外對於每個親王府支系都規定每年的年俸上限,諸如超過多少人就不再按照生子多少支給俸祿。這樣的話,王爺們自然也就不會忙於生子,財政也會有所緩解,在此刻還不宜對宗室進行大舉動的限制。”
說不是範圍和大舉動的限制,其實這樣已經是很限制貴族們的利益了,如果不是要限制貴族的利益的話,就沒有辦法保證國庫的利益,最終還是沒有任何的意義。
但是崇禎一時間還下不了這麽大的決心,他招淩雲來議事,並沒有想到這樣傷筋動骨的辦法,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直隸巡撫竟然想出來了這個一個驚天的主意,就算是臺閣大臣都應該都沒有膽子說這個。
崇禎真的是很疲憊了,每天聽不完的邊報,批不完的奏折,操不完的心,對於淩雲這個建議,他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和吸收。所以沒有直接回應,擺擺手說:“朕有些乏了,你下去吧,你說的這些朕會好好考慮的。”
淩雲告退出去之後,朱慈心正在宮門外等著他。一見他就說:“楞小子,你這一次,可能闖下大禍事了。”
雖然對於朱慈心這麽快就知道了剛才自己在裏面說了些什麽有些詫異,但淩雲也不是傻子,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為了自保,每一個皇室宗親,至少是大部分的親支近派在皇帝的身邊都有有眼線。包括這位公主。
想到這裏,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皇帝也不容易呀,這位崇禎皇帝朱由檢,身為九五之尊,其實也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別人的監視之下,他並沒有真正的人身自由,也沒有什麽快樂可言,這樣的皇上,換誰誰也不願當。可他偏偏就得一直當下去。
兩人離開宮門很遠,淩雲才說道:“慈心,你告訴我,你是不是也在皇上的身邊收買了眼線。”
朱慈心長嘆一聲:“虧得你是行伍出身,又不是書呆子。我並沒有傷害叔叔的意思,但是你是知道,皇室宗親如果沒有一點自保的心思,有天就會不知道怎麽樣大禍臨頭。皇上的貼身副總管太監徐翔從前是我府上出去的,所以時長會給我說點什麽。剛才他著人和我說了你的話,我就知道你惹事了。我能知道,別的王爺怎麽會不知道,到時候群起而攻之。你一個小小的巡撫,哪有任何的招架之力。”
對於最壞的結果,淩雲想過,但是他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大不了就扔了這頂烏紗帽,回到遼東種紅薯嘛。反正大明崇禎八年,似乎孫傳庭等人也該出山了,就算是少了個淩雲應該也不算是什麽事。
但如果真的這個建議被執行了,那麽國庫就會得以充盈,到時候大明王朝就能緩過來一口氣,解決這個沒錢的問題。
犧牲一個淩雲不算什麽,得益的是大明的數萬子民,如果是這樣的話,淩雲覺得自己沒有做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了。
他告訴朱慈心說:“那樣,豈不是更加的隨了你的心思了,不用等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我就要罷官了,到時候我成了一個小老百姓,如果你還願意跟著我的話,那麽我們就找一個地方隱居起來吧。不問世事,只做耕織。”
這的確是朱慈心想要的,但她擔心,那些王爺們一旦知道了這個削藩的建議,恐怕不僅僅是要罷官這麽簡單就善了這件事,恐怕還得要他的命!不過也只有到時候再說了。
兩人就在公主府門前分別,淩雲回到自己的府邸,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大家都已經回來了。正在等著淩雲吃完飯。
回到府內的淩雲覺得實在是無心吃東西,隨便吃了幾口,就匆匆的和大家打了個招呼,回自己屋裏去了。
一旁的俞慕白都有些尷尬,這也不像是待客之道啊,畢竟還有個客人在這沒走,你這樣顯得有點不合適了。不過好在一眾軍官們有陪說話的,有的插科打趣的。不至於太過於冷場。
所有的人裏,只有劉婷知道為什麽他會這樣,肯定是在朱慈心那裏有什麽不開心的事情了。但這樣,不知道為何劉婷卻有一種莫名的欣慰感。
她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然後和大家告辭,說自己出來已經很久了,想回山海關去了,就此和大家別過。
淩雲恨不得這貨立刻就走,沒想到她自己卻這樣的痛快,有點生怕她反悔。馬上說:“妹妹遠途怕不安全,這樣吧,我派兩個百戶一路護送。劉丹,你卻開堪合給妹妹帶著。”
劉婷有點暗自發笑,心說你淩雲這是多想盼著我走,那我就給你點面子吧她笑著說道:“淩大哥就不必費心了,我身上帶著的有銀子,也有信物。不會愁路上吃喝用度的,至於說安全嘛,應該不會有問題,出了京畿就是遼東,我相信在你直隸巡撫的轄區內,還不至於有事。”
一席話說的淩雲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既然如此,就依著妹妹的意思吧,我還是先回屋休息,明天就在潞河驛給妹妹送行。我們也該回保定去了。”
在一旁的俞慕白心裏暗暗的叫苦,心說這還沒等著怎麽進一步的加深了解呢,怎麽就要走了呢。本來想著說要護送吧,自己也不順路啊。再說了,一個直浙總督繞遠去遼東護送一個小姑娘,怎麽說也不是那麽回事。
既然目標都沒了,俞慕白也覺得自己是該走的時候了,也就說:“既然淩兄弟也要回保定了,我明天也會浙江,咱們後會有期!”
一夜無話,第二天大家都在潞河驛分別。劉婷回山海關,俞慕白回浙江,淩雲等人回保定。為了安全,淩雲還是派了兩個衛士在遠遠的保護劉婷,劉婷有所察覺,但沒有點破。
朱慈心遠遠的看著淩雲遠去的背影,忽然就有一種很不祥的預感。作為崇禎的親侄女,她和這個比她大不了幾歲的叔叔的確有很多的接觸,了解也很深。
崇禎是一個聰明絕頂的皇帝,但生性冷傲和多疑,卻對骨肉親情還是在意。雖然淩雲是從國家大事的角度提出來削減王族特權和待遇的建議,崇禎很可能開始聽的熱血沸騰的,但只要是這些宗室們一訴苦,他就會動搖。
到時候,要倒黴的就是淩雲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削藩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淩雲知道,無論削藩成功與否,主張削藩的臣子就基本上不會有什麽好的下場。從漢朝主張削藩的晁錯,到推恩令的主父偃,再到大明王朝初期力主削藩的齊泰和黃子澄,他們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卻都掛了。
但淩雲還是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朝廷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皇帝的內孥已經空了,國庫翻箱倒櫃也找不出來十幾萬兩銀子。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養兵和賑災,就算是維系日常的生活都是很難的了。
可是那些王爺們卻比皇上的日子過得還富裕,他們每天除了吃喝玩樂就是忙著生孩子,多生孩子就能夠多拿俸祿,這就是他們最基礎的原動力。
親王生了孩子是郡王,郡王再生將軍,將軍再生中尉。最低等的中尉是郡王的六世孫,稱為奉國中尉,年俸是二百石,相對於從四品官員的俸祿。全國的宗室人口已經暴漲到了百萬人之多。雖然朝廷已經在削減他們的俸祿,但仍然是朝不保夕。養活這些宗室,需要兩到三個省份的賦稅,長此以往,國家哪裏還能運作的動呢。
崇禎似乎也被震懾住了,他似乎並沒有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話,問道:“淩愛卿,你是說,要朕削藩嗎?說說你的想法,有什麽就說什麽,朕還那句話,絕不怪罪。”
淩雲說:“臣先謝過皇上不罪之恩,請皇上細想,現在各地的王公宗室們,雖然已經沒有治軍管民的權力,但是他們已經成為了朝廷財力的主要負擔。臣聽說,僅僅慶城王一府,就有鎮國將軍百餘人。縣主百餘人。這樣下去,國家的財稅負擔,已經十分的嚴重了。國家已經沒錢養兵,沒錢賑災,也沒錢撫恤陣亡將士家屬,治軍械修城池,這些都沒有錢。可是卻不得不養活這些王爺們。大明已經很吃力了。”
其實這些崇禎又有什麽不知道的呢,可是這是從朱元璋時代就傳下來的規矩,到了現在已經二百六十多年了,如果這規矩在他這裏變更了,自己以後怎麽回去見老祖先。
因此崇禎很是糾結,但是現在朝廷確實已經到了很困難的地步了,他問淩雲:“愛卿可有什麽具體的舉措條陳嗎?”。
“皇上可以選擇宗室貴族們品學兼優的出仕為官,這樣就免於他們沒有差事無所事事,另外對於每個親王府支系都規定每年的年俸上限,諸如超過多少人就不再按照生子多少支給俸祿。這樣的話,王爺們自然也就不會忙於生子,財政也會有所緩解,在此刻還不宜對宗室進行大舉動的限制。”
說不是範圍和大舉動的限制,其實這樣已經是很限制貴族們的利益了,如果不是要限制貴族的利益的話,就沒有辦法保證國庫的利益,最終還是沒有任何的意義。
但是崇禎一時間還下不了這麽大的決心,他招淩雲來議事,並沒有想到這樣傷筋動骨的辦法,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直隸巡撫竟然想出來了這個一個驚天的主意,就算是臺閣大臣都應該都沒有膽子說這個。
崇禎真的是很疲憊了,每天聽不完的邊報,批不完的奏折,操不完的心,對於淩雲這個建議,他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和吸收。所以沒有直接回應,擺擺手說:“朕有些乏了,你下去吧,你說的這些朕會好好考慮的。”
淩雲告退出去之後,朱慈心正在宮門外等著他。一見他就說:“楞小子,你這一次,可能闖下大禍事了。”
雖然對於朱慈心這麽快就知道了剛才自己在裏面說了些什麽有些詫異,但淩雲也不是傻子,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為了自保,每一個皇室宗親,至少是大部分的親支近派在皇帝的身邊都有有眼線。包括這位公主。
想到這裏,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皇帝也不容易呀,這位崇禎皇帝朱由檢,身為九五之尊,其實也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別人的監視之下,他並沒有真正的人身自由,也沒有什麽快樂可言,這樣的皇上,換誰誰也不願當。可他偏偏就得一直當下去。
兩人離開宮門很遠,淩雲才說道:“慈心,你告訴我,你是不是也在皇上的身邊收買了眼線。”
朱慈心長嘆一聲:“虧得你是行伍出身,又不是書呆子。我並沒有傷害叔叔的意思,但是你是知道,皇室宗親如果沒有一點自保的心思,有天就會不知道怎麽樣大禍臨頭。皇上的貼身副總管太監徐翔從前是我府上出去的,所以時長會給我說點什麽。剛才他著人和我說了你的話,我就知道你惹事了。我能知道,別的王爺怎麽會不知道,到時候群起而攻之。你一個小小的巡撫,哪有任何的招架之力。”
對於最壞的結果,淩雲想過,但是他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大不了就扔了這頂烏紗帽,回到遼東種紅薯嘛。反正大明崇禎八年,似乎孫傳庭等人也該出山了,就算是少了個淩雲應該也不算是什麽事。
但如果真的這個建議被執行了,那麽國庫就會得以充盈,到時候大明王朝就能緩過來一口氣,解決這個沒錢的問題。
犧牲一個淩雲不算什麽,得益的是大明的數萬子民,如果是這樣的話,淩雲覺得自己沒有做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了。
他告訴朱慈心說:“那樣,豈不是更加的隨了你的心思了,不用等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我就要罷官了,到時候我成了一個小老百姓,如果你還願意跟著我的話,那麽我們就找一個地方隱居起來吧。不問世事,只做耕織。”
這的確是朱慈心想要的,但她擔心,那些王爺們一旦知道了這個削藩的建議,恐怕不僅僅是要罷官這麽簡單就善了這件事,恐怕還得要他的命!不過也只有到時候再說了。
兩人就在公主府門前分別,淩雲回到自己的府邸,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大家都已經回來了。正在等著淩雲吃完飯。
回到府內的淩雲覺得實在是無心吃東西,隨便吃了幾口,就匆匆的和大家打了個招呼,回自己屋裏去了。
一旁的俞慕白都有些尷尬,這也不像是待客之道啊,畢竟還有個客人在這沒走,你這樣顯得有點不合適了。不過好在一眾軍官們有陪說話的,有的插科打趣的。不至於太過於冷場。
所有的人裏,只有劉婷知道為什麽他會這樣,肯定是在朱慈心那裏有什麽不開心的事情了。但這樣,不知道為何劉婷卻有一種莫名的欣慰感。
她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然後和大家告辭,說自己出來已經很久了,想回山海關去了,就此和大家別過。
淩雲恨不得這貨立刻就走,沒想到她自己卻這樣的痛快,有點生怕她反悔。馬上說:“妹妹遠途怕不安全,這樣吧,我派兩個百戶一路護送。劉丹,你卻開堪合給妹妹帶著。”
劉婷有點暗自發笑,心說你淩雲這是多想盼著我走,那我就給你點面子吧她笑著說道:“淩大哥就不必費心了,我身上帶著的有銀子,也有信物。不會愁路上吃喝用度的,至於說安全嘛,應該不會有問題,出了京畿就是遼東,我相信在你直隸巡撫的轄區內,還不至於有事。”
一席話說的淩雲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既然如此,就依著妹妹的意思吧,我還是先回屋休息,明天就在潞河驛給妹妹送行。我們也該回保定去了。”
在一旁的俞慕白心裏暗暗的叫苦,心說這還沒等著怎麽進一步的加深了解呢,怎麽就要走了呢。本來想著說要護送吧,自己也不順路啊。再說了,一個直浙總督繞遠去遼東護送一個小姑娘,怎麽說也不是那麽回事。
既然目標都沒了,俞慕白也覺得自己是該走的時候了,也就說:“既然淩兄弟也要回保定了,我明天也會浙江,咱們後會有期!”
一夜無話,第二天大家都在潞河驛分別。劉婷回山海關,俞慕白回浙江,淩雲等人回保定。為了安全,淩雲還是派了兩個衛士在遠遠的保護劉婷,劉婷有所察覺,但沒有點破。
朱慈心遠遠的看著淩雲遠去的背影,忽然就有一種很不祥的預感。作為崇禎的親侄女,她和這個比她大不了幾歲的叔叔的確有很多的接觸,了解也很深。
崇禎是一個聰明絕頂的皇帝,但生性冷傲和多疑,卻對骨肉親情還是在意。雖然淩雲是從國家大事的角度提出來削減王族特權和待遇的建議,崇禎很可能開始聽的熱血沸騰的,但只要是這些宗室們一訴苦,他就會動搖。
到時候,要倒黴的就是淩雲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