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波雲翻湧朝中事

關燈
;一只細白稚嫩的手握著支細管狼毫,飽舔濃墨後,狼毫在灑金雪箋上一筆一劃落下:“周家哥哥,斬,斬”。

字跡初成,手的主人長舒口氣,像頭小狐貍般瞇起眼睛,捉著寫好的紙揮在手中,沖面前人樂道:“周哥哥,看孤寫得如何”

周懷政趨步上前,看到那方紙後,眉目安然不動地誠懇道:“殿下的字與上元節前相比工整許多。”

“真的嗎”趙禎樂上眉梢,扯著“佳作”邊端詳邊納悶,“孤也覺得這字比從前好多了。但是為什麽看著還不如那丫頭寫的好看”

周懷政聽罷微動了動嘴角,壓住唇邊笑意說:“殿下的字架構工整,郭家娘子的字筆畫流暢。兩者各有千秋,殿下不必苛責。”

“可孤這次想贏她一回。”趙禎修眉蹙起,苦惱地盯了會兒硯臺,“明明她比孤年幼,為什麽卻比孤知道的更多連字都比孤的好。”

周懷政垂眸默然,眼觀鼻鼻觀心,做好聽被傷自尊小男子漢發牢騷的準備。卻不料趙禎戛然住口,緊緊抿起唇線,一言不發坐回到桌案,腰背挺直鋪紙運筆,開始全神貫註繼續練字了。

嘖嘖,看來這孩子還真因那天在樊樓的事受了刺激,眼下心裏正憋氣,自個兒跟自個兒較勁呢。

說起那日樊樓前遭遇郭家兄妹,周懷政也著實意外了下。他心裏很疑慮:不遲不早,在太子奉命巡視宣德樓回程時,恰恰就碰上貍貓上歡門這種熱鬧事。難道只是巧合

作為能得天子托付來照料太子的內侍,周懷政自然不會輕易表露出自己盤算。樊樓宴席間,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郭家兄妹與太子的互動。直到確定太子與郭家小娘子的交流盡是小兒稚童之言,他才暫且按捺了戒備心思,開始認真聽太子與郭家小娘子的對話。

這一聽不得不承認,太子之所以樂意與郭家丫頭聊天,是有他自己道理的。太子天潢貴胄,鮮有玩伴。這個丫頭,別看她長得粉嫩嫩,肉嘟嘟,下巴還生著嬰兒肥,怎麽瞧都是一副喜慶模樣,不像是個伶俐討喜的人兒。可以他觀人閱歷,這姑娘言辭談吐大異於同齡人,假以時日,必可出落成一朵玲瓏剔透的解語花。

周懷政判斷自不會毫無根據。端看樊樓說書人講史時,她與太子對同一故事各自不同的反應就可對此女心智窺知一二。樊樓散廳自來有說話人講十六史。聖朝祖宗開國後,有訓明言:毋使民因言獲罪。所以歷任君王治政寬和,民間議政之風盛行。連講書人在每段故事後都會適度增添些話佐料,一則吸引看官,二則也是抒發己見。

那天說話人講的前朝“神龍政變”,故事說完醒木一拍,終場詩道:“正所謂:牝雞司晨國將亡,一腔忠言諫帝皇。自古後宮莫幹政,方是江山長久方。”

話落,說書者施禮下臺,留下的各聽眾議論紛紛:什麽是牝雞司晨,什麽是後宮幹政眼下明仁殿那位,出可代天理政,入則統禦六宮。她這算不算走武後舊路

議論聲大大小小,紛雜得很,難免就有那麽一句兩句落入了有心人的耳。

周懷政久經沈浮,自是巋然不動。因為他知道,朝中但有寇相爺一息尚存,就絕對不可能放任劉後鄙婦攬政,縱容丁謂小人當權。

他不言不語,太子卻坐不住,將筷子一撂,憤然道:“胡說八道母母親豈容他們這般毀謗”

他說得急切,力道也大,碗筷相擊聲把在座諸位都嚇了一跳。

這時就見郭家小娘子不疾不徐地放下湯勺,拿帕子擦拭過嘴角,才睜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問他:“你怎麽生氣了”

“你沒聽到剛才那人說了什麽嗎”太子鼓著腮,氣呼呼指向發聲處。

郭家小娘子坦然搖頭,柔聲講:“沒聽到。我只顧品嘗這湯的鮮美了。”

太子氣結語塞,目光轉回,控訴地看著郭家小娘子,很是委屈,很是憤懣。好像是在埋怨她:作為他的相識,他的朋友,她怎麽可以在聽到有人說他母親壞話時這麽無動於衷他剛才可是幫了她

太子盯人的眼睛裏分明寫著:你說話為何都不向著我

郭家小娘子似渾然不覺,伸手取過一只空盞送到他面前:“我聽家裏老仆說:但凡喜說閑話的人無外乎兩種,一種是吃飽撐了;還有一種是沒得吃餓的。你看剛才說話的是哪種”

太子扭頭瞥了不遠處鄰桌:“那還用問當然是前者。能來此處之人,非富即貴。”

“那你惱什麽一群吃飽撐著的富貴閑人,你跟他們置氣,不嫌累”她講話輕描淡寫,聲音也舒舒緩緩,毫無威懾但讓人無法反駁。邊說,她手上動作還似大姐姐一般,將羹湯不著痕跡地推得離他更近些。

太子年幼,未曾註意這細枝末節。周懷政卻將之盡收眼底,心中暗嘆:可惜了,如此機靈的一個小丫頭,偏偏卻是與劉後有親的郭家人

“快吃吧。吃完我給你講個小故事。”郭家小娘子說著瞄一眼郭九,低頭哄太子,“這是連我九哥都不曾聽過的呢。”

太子畢竟孩童,聽到這樣勸哄,也是即刻收心,專註吃飯。

看他吃完,郭家小娘子才揚起一抹梨渦淺笑,用手輕點茶盞,神秘兮兮地瞧瞧太子。

太子會意湊近,兩孩子咬著耳朵開始講故事。故事內容周懷政不得而知,只模模糊糊聽到幾個詞,什麽“從前”、“國王”、“貍貓”、“太子”之類。

故事說完,郭家小娘子眨眨眼望著太子,用手指沾了茶水,邊寫邊笑:“這個傳說叫貍貓換太子。好聽嗎”

太子癟嘴不屑:“你這是杜撰。哪個王國宮闈防範如此疏漏再則宮中妃嬪皆登記造冊,你說的那位木娘娘不可能流落民間,生死由天。”

“都說是傳說了,你還那麽認真真是無趣。”

小聽眾不識逗,郭家小姑娘很失落,伸手就想把桌上用茶水寫的幾個字擦去。

太子擡袖給攔住:“別擦。我看這字寫得倒挺好。擦掉可惜。”

“挺好”郭小娘子頓住動作,好奇發問,“比你的呢”

“比我咳”太子殿下面現尷尬,又一次啞口無言。

周懷政那時只知他心有不服。卻不料回宮後,太子著魔一樣迷上了書法,把宮中收藏的歷代名家書帖搜羅來,每天午後,坐在案前一絲不茍臨摹。

他這是跟自己賭氣呢。也是,一個比他年幼的女娃,啟蒙不足半年就有那麽穩的手寫出這樣流暢的筆順,太子怎甘落於人後。

太子的轉變被他父皇看在眼裏,喜上心頭。一天十二個時辰,當爹的恨不得每時每刻召見大臣,獻寶一樣,逢人就說:“卿家可知朕有喜事朕的太子長大懂事,知道勤奮好學了。”

這份喜悅他簡直想與全天下分享。九五至尊在對兒子成長上反應竟然和尋常農夫沒啥不一樣。

或許這便是天下為父者心同。真宗即便富有四海,在趙禎面前,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慈父罷了。

他不光為孩子送上了大把名家書帖。連朝中大臣中像丁謂、寇準這樣書法卓越的,他也將他們的一些奏章交給兒子。

自此後崇德殿、禦書房內最常見的場景便是太子捉著細管羊毫在前,官家包容著他的稚嫩手掌在後。大手握小手,父子面前是鋪陳的各種字帖,身旁禦案是累牘的軍國奏章。做父皇的專註無比地教導著兒子筆鋒如何運力,筆架如何搭建。而侍立的掌璽太監早已揣摩了上意,趁著皇帝高興,小聲請示:“陛下,今日的奏章”

“按老規矩,送明仁殿去,皇後怎麽說就怎麽辦。”真宗頭都不擡,臂彎安穩地攬著太子,一字字教得認真。

“是,奴才遵旨。”

“等等。”真宗似想到什麽,指指奏章,“把丁謂與寇準的折子留下。太子要練字,這兩個人書法最好,給太子看著作比成樣。”

“是。”

太監應過,不一會兒挑揀出幾本放在禦案前,其餘碼好放齊,小心翼翼捧出門去。殿門開合的聲音在真宗聽來無比悅耳,隨著這聲音一道消失的是朝中大臣們洋洋灑灑幾千言甚至數萬言的諫言奏章、請安折子。他早就看煩膩,現在終於眼不見心靜。把東西搬走,真宗才覺得胸中天地寬,瞬間渾身舒泰。

當然,這種舒泰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開春三月,參知政事寇準終於按捺不住,進宮面聖。那日面聖沒人知道他與官家詳談了什麽。只知道他踏入宮門不久,聞訊而來的皇後娘娘就從明仁殿出來,明鬟高髻,宮衣款款趕赴崇德殿。

崇德殿中,六宮之主與文臣牛耳相遇。還沒開口,四下的宮女太監就被沈沈氣氛壓得噤若寒蟬,一個個縮退到角落裏努力淡化自己,生怕禍亂會波及到身。

“寇卿適才對官家的諫言,是因為卿家覺得本宮在朝事處理上不公”

不必多問,劉皇後就已從某些地方得知他對皇帝所講內容。此刻她攜君後之威,詰難的話句句誅心。

而寇準善辯之才,亦是反應迅速:“娘娘內明聰慧,統禦後宮,處事公允,旁人自是無咎。”

寇老爺子以剛直耿介硬骨頭聞名世間,既然敢進宮便不怕被刁難。眼下他更是絲毫不留情面地提醒皇後:你本責統禦後宮,還是安分點兒,莫要幹預前朝得好。

劉皇後鳳眸瞇起,於高階上俾睨寇準:“如此說來,寇卿不是對本宮存疑而是對官家不滿,認為官家讓本宮理政是有違聖德明君之道”

寇準拱手扣天,坦然回她:“寇準不敢。寇準以為自古聖德明君皆能克己愛民。陛下英明,自然也會體察民意,順應民心,斷不會為一己好惡,置天下萬民於不顧。”

“大膽的寇準”劉皇後勃然,一掌拍向禦案,“好你個寇準,你這分明是在暗諷官家行事不明”

寇準頭都不擡,退後兩步撩袍拜在真宗禦案前:“陛下,老臣拳拳之心,天地可鑒。斷無一絲質疑陛下之意。請陛下明察。”

“行了行了。”真宗不耐地揮揮手,“嚷嚷什麽不就是因為朕讓皇後代朕批幾個折子嗎至於讓你們這樣你們每天大事小事對朕說那麽多,朕能看得完嗎看不完讓皇後代勞又不是什麽大事。瞧這一個個的,跟馬上要天塌似的。”

“陛下,臣等是”

“且住。寇愛卿,你什麽也不必說。朕怕你了還不行朕答應你,從明天起,奏章朕一個人看,一個人批。這樣可以嗎滿意嗎”

寇準這才松口氣,長伏於地:“陛下聖明。”

他叩拜行禮,自然看不到在高階之上,剛還迫於形勢對他妥協的帝王卻在他一低頭的功夫,長身起立握了皇後的手。借著禦案與袍袖的遮掩,他看皇後的目光柔情似水,歉意如織。

倒是皇後沖他清淡地笑了笑,搖搖頭,溫柔安撫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所有皆在不言中。他們這對夫妻,站在至高處,幾十年恩愛不決,想來也是羨煞旁人。

然而回過身,背向真宗,皇後盯視寇準的目光又瞬間充滿冷凝與森然,那雙鳳目中,鋒芒細碎,仿佛在嘲諷跪拜之人:“莫要高興得太早。寇準,本宮與你來日方長。咱們,走著瞧”

果然,寇準前腳離開,後腳皇後的反擊便緊隨而至。她不怨真宗,不進讒言,更不曾像尋常婦人那樣在後宮撒潑鬧氣。她只冷冷靜靜回了明仁殿,三言兩句吩咐身邊人,隨後便循著國母氣度,派人為新近得子的另一位參知政事丁謂送去兩匹彩帛絲綢,一方美玉如意,借此恭賀他弄璋之喜。

送禮宮人除喜慶話什麽也不多說。他們回去後,隔日小朝會。丁謂一封奏折直達聖聽,所敘內容盡是彈劾寇準驕奢淫逸,結黨營私。

寇準自不能坐視。朝會散畢一個時辰,參報丁謂的折子也如雪片般飛到了真宗禦前。

至此,朝堂上,寇準諸擁躉與丁謂附庸們新一輪的明爭暗鬥又再次拉開。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