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8章

關燈
蒜子燉鱔段的滋味與響油鱔絲完全不同, 若說有何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很美味。鱔段初入口中, 莫文遠就被入口即化的口感給俘虜了, 肉被燉得酥爛, 舌頭微卷就能把肉從骨頭上刮下來,吸滿了汁水的肉已膨脹到了極致, 十分細嫩,除了黃酒、醬油的味道外, 莫文遠還嘗到了一股陌生的,卻幾乎壓倒一切的滋味。

他立刻想到了剛才魏文倒入鼎中的醬汁,“此味如何調制而成?”莫文遠努力辨認來源,“似有橘皮、紅棗、桂皮, 還有……還有甚?”

魏文大大方方道:“蒔蘿子。”

“我還加了蒔蘿子。”

莫文遠恍然大悟, 他在現代便聽說過此種調味料,卻還沒有親自用過,每名廚子都有自己喜歡並且擅長使用的香料, 像是他對茱萸就情有獨鐘,可以用茱萸搭配其他香料調制出各種各樣的味道,蒔蘿子相較茱萸價格還要高點, 如果說茱萸是“苦+辣”,那麽蒔蘿子就是“甜+辣”。

蒔蘿子是蒔蘿的種子, 又有土茴香之稱,它的香味很特別,同時兼具辛香與柑橘香, 所以魏文才會在醬汁中放入橘皮,它的滋味與蒔蘿子之味相得益彰。

中國現代,蒔蘿子,常被用在腌制香腸的過程中,起到增香的作用,而唐代,蒔蘿子則會用於魚膾調味。就做魚膾技術,莫文遠自認為還沒有登堂入室,魚膾是生食,少量辛香料能給生食起到增色作用,但量卻不大好控制,一不小心擱多了,味道還不如什麽都不加,除非是熟練老手,誰也不會自尋煩惱用香料調味。

魏文是做魚的大家,無論是魚膾還是熟魚烹飪,都信手拈來,蒔蘿子是他最喜愛的香料。

“此味甚妙。”他長嘆一聲,語氣中充斥滿足之意,精妙絕倫的口感,品味不盡的韻味潤物細無聲地流入他的心田,如果說響油鱔絲是美艷的牡丹,那麽蒜子燉鱔段則是傲雪中獨立的白梅花,“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其香氣大大方方昭示著自己的存在。

中黑羊是沒有骨氣的中黑羊,他原來想只吃莫文遠做的菜,其他人做的菜少吃以顯示他的忠實,但等看見莫文遠露出吃到美食的滿足表情時,羊尾巴就開始跟螺旋槳式的轉動了。

吃、不吃,還是、還是吃一點吧。

他非常沒有骨氣地站到了矮桌底下,蹲著,用渴望的眼神盯著蒜子燉鱔段看。

莫文遠看見他亮晶晶的眼睛,哭笑不得,只能無奈地對魏文道:“魏郎,此鱔段我可否分給羊吃一口?”他為了避免牛嚼牡丹的烏龍,也為了不讓魏文誤解自己,還好好解釋了中黑羊的身份道,“他並非普通羊,而是觀音菩薩托付給我開了靈智的羊,平生最好吃美味,蒜子燉鱔段實在可口,香味也盛,他很想吃。”

魏文楞道:“哦,想吃就吃吧,不妨事的。”

中黑羊終於爭取到了鱔魚段,幸福得眼睛都瞇起來了,此味與響油鱔絲各有千秋,說不出哪個更好吃,二者無疑都是頂級美食。

愛果然江南能人異士多,藏龍臥虎!

……

李三娘食肆來揚州後,各酒樓的東家廚師都有些躁動,而他們中絕大多數對莫文遠等人並非抱有善意。

原因簡單,江南菜館競爭激烈,李三娘食肆在兩京獨占鰲頭,何必分他們的客流量?

秦蔚山是當地名人,江南又以魚鮮稱著,在外晃蕩一圈就聽到不少李三娘食肆相關的八卦。他帶滿肚子的八卦來尋好友,找到魏文時看他正在用醬油烹菜。

在醬油上市不久他就托人從洛陽帶來新調味料。魏文是很喜歡用醬油的,但他用量很是保守,做菜時都斟酌著加入,用他的話說,就是還未確定加多少合適。當然,他從不否認醬油是劃時代的調味料,就跟豆腐是劃時代的食材一樣,因它們的存在,在見到莫文遠之前,魏文對傳說中的莫大郎就評價頗高。

“你為何倒如此多?”他看鍋裏的魚,被醬油染成了紅褐色,魏文以前的用量從未讓魚染色。

“此乃莫大郎以醬油為基底的新烹飪法,他稱其為紅燒。”魏文眼中閃爍著歡喜的光芒,“以我之見其名貼切至極,醬油放多後,魚肉確實會變成紅色。”染色均勻,不僅味道好,視覺上也給人以美的感官。

秦蔚山目瞪口呆:“他傳授爾新烹飪技巧?”

“不過是切磋技藝,談何傳授不傳授?”他道,“我還同莫大談論了辛香料的用法,只可惜莫大對魚膾不熟悉,在蒔蘿子的運用上也無法給我甚啟發,不過我等分析了蒔蘿子醬汁有何改進餘地……”

“等等等等,你把蒔蘿子醬汁的配方說予他聽了?”那不是魏文的獨門秘技嗎?

“有何不可說?”

秦蔚山不知作何表情,倆廚瘋子湊一對。

魏文終於抒發感情完了,看秦蔚山表情不對道:“我觀你來時似有話要說,是有何事?”

秦蔚山狠狠嘆口氣,有了新的人生感悟:“若世上之人同你與莫大郎一般就好了,只可惜絕大多數人都是淪於俗流的蠅營狗茍之輩,在爾等切磋交流、互相學習、謀求創新時候卻還馳騁於蝸角搏鬥於蟻冢,眼界太過狹隘。”

魏文心知他從不說沒有道理的話,心下一動道:“可有酒樓,欲對莫大郎不利?”

“不利也說不上,但凡做吃食,都要手上功夫見真章,但無論在何行業都有文人相輕之情壯,事關南北差距尤甚。”他道,“莫大郎之試吃會舉辦得紅火,引得不少酒肆的東家不安,怕被他搶走生意。”

魏文嗤之以鼻:“與其擔心不如磨練技藝。”

“他們欲如何?”

“還能如何?我聽他們吵了一個時辰也沒尋到章程,最後只言要先去排試吃隊,看看莫大郎的菜究竟有何魅力,能討好食客。”

“他們還沒去吃?”莫文遠的試吃會已進入尾聲,不日李三娘食肆就要開業,此時距離魏文莫文遠初次切磋已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未有一人去。”而秦蔚山魏文已成為了店中常客,哪一次試吃都能看到兩人的身影。

魏文聽後不屑一顧,他有手好廚藝,人也率真,嬉笑怒罵不擺在臉上,心中卻有評判的標準,他善於學習,不恥下問,故而很看不上同僚“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姿態。

待燒好魚盛放在盤中品嘗過後,魏文起洗手道:“走吧。”今日逢雙,李三娘食肆又出試吃,他絕不會錯過。

秦蔚山一邊死命向嘴裏塞魚肉一邊支支吾吾應和,也不知是說“再讓我吃一口”還是“等等我吃完就來”。

……

智樂和尚如約而至,之前他便說要下揚州到李三娘食肆品嘗,不想來的時候太早了,竟然還沒開店。

還沒開店也無妨,莫文遠做了幾道精致的菜,邀請他一同小酌,熱愛茶葉的智樂和尚在吃上也很有情調,而且他不是很守清規戒律,只要不是太葷的菜都願意吃的,也難怪中黑羊說他只是半個和尚了。

人與人聊天是要找共同語言的,莫文遠喜歡做菜,智樂和尚喜歡茶,兩人湊堆就是“做菜與茶”,莫文遠詢問有何茶可以入菜,並且能做得好吃。

智樂和尚是開明人,從來不認為茶只能喝,只能品,放在菜裏就暴殄天物了,他什麽茶都喝,有錢的時候喝蒙山喝天目山的茶,用大明寺的水或揚子江水配,沒錢的時候,露宿荒郊野外的時候,不值錢的尋常茶餅也是他的喝茶好夥伴。

高下之分、優劣之間在他心中都不是問題。

“茶入菜?”智樂法師很感興趣道,“此方向我未曾想過,但聽來不失為一件趣事。”

莫文遠道:“我既是入菜的,茶的價格就不能太貴,散茶基本上是不能用的,若用了菜價豈不到天上去?”

“不至於不至於,散茶也有好壞之分,最優者入菜是暴殄天物,次者卻很合適,不過出於保存簡易,用茶餅更好也更省事。”

“我就想用茶餅。”

智樂和尚陷入沈思:“茶味清淡,你若想令茶香同菜色融合,所能用食材就少點,食材之味太重了便會蓋住茶香,烹調過程中更不重油重醬,加過量鹽怕也是不可以的。”

聽他此言莫文遠最先想到的就是杭幫菜中的龍井蝦仁,這道菜一說是清代政治家翁同龢創造的,也有人認為是杭州廚師從“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中受到了啟發,以色香濃郁的龍井茶與本地的河鮮相伴。

蝦仁本身的味道淡,色澤可以用晶瑩剔透來形容,相對而言容易染上茶葉的味道,很符合智樂和尚“食材味道淡”的觀點。

莫文遠自己也有所研究,他道:“我卻認為食材味重油膩也是可以與茶相伴的,茶自帶解膩的奇效,如果與肉放在一起烹飪,做得好了就能讓肉肥而不膩,回味甘甜。”

“如此也是可以的。”智樂鼓勵道,“何不嘗試看看。”

在嘗試之前有很重要的事,就是選擇茶餅。

……

到唐代,茶餅的制作技術已經得到了顯著提高,一塊茶餅想要從茶葉發展至最後成品,要經過采、蒸、搗、拍、焙、穿、封七道工序,制作完成的茶餅已經去除了茶中的青草味,但智樂禪師表示,茶餅煮出來的茶澀味還是很重,如果不喜茶澀,可選擇出過膏的茶餅。

出膏就是指將茶葉先蒸了榨汁,在按照以上加工至茶餅的特殊處理方法。

是否選擇出過膏的茶葉,莫文遠心下沒有定論,以廚師的想法,澀味也是茶的本味之一,去掉這種味道,茶也好像就不完整了,但他依舊無法確定究竟是經過哪種處理的茶餅、以及何種類茶餅做的菜最好吃。

無奈之下就開了場只有中黑羊參加的試吃會,各種茶葉蝦仁在他面前一字排開,莫文遠道:“嘗嘗看哪個最好?”

誰知道在吃食上從未含糊的中黑羊竟然傲!嬌!了!

他盯著莫文遠看,眼神幽怨,出口的咩咩咩也自帶股憂郁的氣息,中黑羊道:終於想起我了?

莫文遠給他看得毛骨悚然,只能虛心求教道:“怎麽沒想起你了?”一日三餐照常做加餐夜宵輪番奉上,他要是不想我中黑羊就沒人想起了。

中黑羊艱難抵擋住美食的誘惑:“咩咩咩咩咩咩咩!”

瞎說你明明忙著訪友會客。友是魏文,客是智樂禪師,他和兩人的對話中黑羊一個字都插不進去,他深感挫敗。

莫文遠琢磨中黑羊的糾結點,他終於意識到對方是覺得自己不受重視了,是意難平了,他語重心長道:“羊,你不能這樣,人與人之間是要有私人空間的,是要做自己事情的,人與羊也是如此。”

“你已經是只快要成熟的羊了,不能還一直跟在我屁股後面,這樣很不利於你未來的發展。”

中黑羊、中黑羊氣死了,他決定化悲憤為食欲,將不同版本的茶葉蝦仁吃完,只有美食才能撫平他心靈的創傷。

吃完之後他把選中的空盤子往莫文遠面前一推,又傲嬌掉頭用屁股對莫文遠,奈何廚瘋子正在喃喃自語,還顧不上他是用頭對自己還是用屁股對自己。

“果然還是綠茶嗎?”茶葉多種多樣,蒙山茶就算是綠茶,但這種綠茶產量小、香味濃郁,非常高級。

除了蒙上等品種茶之外,市面上還有產量高,香味也不是很濃郁的普通綠茶,價格並不貴,早已隨著茶餅走入千家萬戶,莫文遠準備用的,就是普通綠茶。

以茶入菜,菜為主茶為輔,用特別好的茶反而是暴殄天物。

莫文遠道:“謝謝羊了。”把所有空盤子收好,接著研究新菜去了,中黑羊眼睜睜看它離開,氣得羊毛都炸開了,此時此刻他看想去不像羊,反而像炸成一團毛球的貓。

他忽然覺得跟莫文遠生悶氣的他簡直就是大白癡白癡白癡白癡!

……

與長安洛陽相比,揚州不算座大城市,但在不大的城市中確有很多人,文人、商人、農民……在小而富庶的城市中,流言蜚語傳得很快,八卦也很容易為人所知,就譬如李三娘食肆,在進行了一個月多的試吃活動後,大半個揚州城的人都聽說過這家店了。

吃食的滋味被不斷誇大,一開始只是樸實的“好吃”,之後就變成了“八珍玉食”“五味具全”,還有文人把當年牡丹宴上其他世家郎君為牡丹宴上菜做得詩文從犄角旮旯翻出來,以做誇飾。

一來二去下,想要到李三娘食肆試吃的人越來越多。

閑來無事,李三娘算了這段時日試吃花的錢:“用的都是上好的食材,堆在一起也花了不少銀錢。”

掌櫃是他從洛陽城中帶回來的老人,聽後笑道:“比當年在洛陽城內發小單花得少些。”指的是他們發小廣告,小廣告也很有成效,花費更巨。

李三娘悠哉悠哉道:“身處不同之地,所用的方式也不同,試吃之法優點有二,一是能幫我們訂下江南菜單,此乃要緊事,此外做宣傳之用,在城內口耳相傳則是他用。”她琢磨道,“便是在此地發小單所起作用也不一定大,我曾讀過《左傳》,中有《曹劌論戰》一篇,篇中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以小單廣而告之也是相同道理。”

“我等在洛陽之為效果拔群,後其他商戶紛紛效仿,一時間商戶爭先恐後用印刷術印單,別說是洛陽紙貴,長安紙都貴了,江南等地也有人效仿,行路人已見怪不怪,此時推出試吃之法,反倒時更能吸引來客。”

“南人對冒然入駐的北地店也不見得友善,此乃刀筆師爺之國,善推敲文字之人多矣,尤其江南人傑地靈,擅讀書者眾多,便是發單都會有人抓住細枝末節處反覆查漏洞語病,與其自討苦吃,不如出實績,給人看看。”

好處很多,也難怪她願意讓莫文遠搞試吃活動。

掌櫃深感老板娘考慮良多,深明大義,尋常人比不得,又言:“我看大郎進了好些茶餅,可是要用茶餅做吃食?”說開茶肆他是不信的,進的都是普通茶餅,開茶肆怎可能掙錢。

“大概是的。”

李三娘看日頭道:“時候不早,也該做準備了。”

試吃的人越來越多,店中也要派人維持秩序,讓李三娘哭笑不得的是,竟然又有人排隊倒賣位置,真是哪裏有商機哪裏就有小商人。

他們出門時已經有些人來排隊了,看見夥計出來後問東問西:“今日莫大郎做什麽吃食?”

“是魚還是蝦還是肉?”

“糕點也行啊。”

“可不是糕點,莫大郎親口說了那叫點心。”

“炒蔬果瓜茄也是極好的。”

眾人口味各不相同,點的菜也是千奇百怪,夥計聽掌櫃說過茶餅的事情就笑呵呵道:“吃肉還是吃魚我是不知道的,莫大郎此次做吃食似要用上茶餅。”

“茶餅?”

“茶餅竟然能做吃食?”

“可不曾聽說。”

眾多食客紛紛議論,他們幾乎都是外行人,莫文遠做什麽就吃什麽,其中有些是來過不止一次試吃的,對莫大郎的手藝信任有加。

但在排隊人中還夾雜著一些並非讚美,甚至含有嘲諷之意的議論聲,有一老者在聽見茶餅兩字後就冷哼聲道:“嘩眾取寵爾。”他身邊都是打扮嚴謹的學徒,或是同行同僚,聽見他的話後不僅沒有人反駁,相反還有不少人露出了讚許之色,他們的意見跟老者大差不差。

簇擁在一起的人氣質特殊,李三娘出去轉一圈就認出來了,都是江南一帶老酒肆的東家名廚,臉上頗帶傲氣。

魏文來時她先警惕,後知道他與自家兒子一樣是廚瘋子,就丁點警惕的意思都沒有了,也不幹涉兩人進行友好切磋,甚至成為朋友。但眼前這群傲慢的老頭、中年人、青年人,李三娘就沒有招呼的想法了,用小指頭都能猜到他們有何種想法,之前不來是因覺得李三娘食肆在江南站不住腳跟,也不把莫文遠放在眼裏,現在聽見李三娘食肆未開先紅,就有點慌了,急急忙忙來見識下競爭者的水平。

李三娘撇撇嘴,心說這群人都傲慢得緊,他家大郎深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才到江南就花時間嘗過百家味道,李三娘自己開店時也如此,對競爭對手友善的可能性不大,但她敢說最了解自己競爭對手的,可能就是她了,眼高於頂非智者所為。

吃食上的競爭尤其看味道,無論是魏文也好莫文遠也好,都把有名的有可取之處的店吃遍了,由此可見,一面看不起莫大郎做吃食一邊不願品嘗到最後才來的諸人,心胸極不寬闊。

魏文已成了莫文遠的友人,秦蔚山沾光可一同進食肆吃,不必排隊,路過冗長的隊伍,他們看見了擠在隊伍中段的老熟人們,魏文目不斜視,當沒看見,秦蔚山則微微點頭以示招呼。

……

門外發生之事,莫文遠一概不知,他正全身心投入茶餅與菜的結合中,以茶入菜。即便莫文遠博聞強識,學識廣博,也不可能熟悉任何種的菜色,像是杭幫菜就不很了解。

在與智樂聊過後,他還專門遁入廚神系統中略學杭幫菜,只可惜現代的杭幫菜並不適用於唐代,首先龍井蝦仁用的就是龍井,唐代還未出現龍井的影子,而茶餅與炒過散茶的成分也不同,所以如何做茶葉蝦仁,還得他從頭琢磨。

中黑羊擠到莫文遠身邊看臺面上的食材,有他選出來的兩種茶餅,還有鮮蝦與肉,鮮蝦他是知道莫文遠要做什麽的,但是肉……

“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莫小遠準備做何種吃食?

“有一道茶葉蝦仁你是吃過的,除此之外我還欲用茶葉與豚肉做一道菜。”

茶葉與豚肉?中黑羊的眼睛本就是黑點點,此時黑點點中更是閃爍著疑惑的光,即便是他也想不到此兩種食材如何搭配到一起的。

他選擇的五花肉比做東坡肉的五花肉還要肥點,空口吃的話,即便是做得再好吃到兩塊以上都會膩味,以往莫文遠都是把山楂剁碎混炒以解油,這樣做有個好處,菜中加入了山楂的酸味,非常開胃,便是小食量的娘子都會胃口大開,長安洛陽店中,加入山楂茸混炒的紅燒肉是鎮店之寶。

但有個問題,山楂實在是太考驗食客喜好與否了,喜愛吃的人能吃很多,不喜歡的人則碰都不願意碰,像是山楂、紫蘇、話梅等物,若不喜歡其酸甜味,就會敬而遠之。

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是莫文遠的行為方式,他一直尋找解膩並且能讓人接受的烹飪方式,智樂的話給了他啟發,將茶餅與肉混合處理不是個壞主意。

為了從茶餅中提煉出更加濃郁的茶味,他還專門學習了煎茶的方式,在莫文遠看來,加入陳皮、生姜、蔥蒜的煎茶方式不很可取,沸水沖泡後得到的茶味才是他想要的。

在用沸水沖泡前,還有幾道精細步驟。

最重要的是炙幹茶葉,越幹越好,陸羽在《茶經》中寫過,此法可以增加茶葉的香氣,炙幹冷卻後再把茶餅細細碾碎,就可以沖泡了。

水是大明寺的水,即便是在陸羽茶經的排名中都為上選水,煮過第一澆的水不是用來喝的,莫文遠將其用來瀝幹血水,令肉從處理初期就染上揮之不去的茶香,

第二澆水是煮肉用的水,他燒此肉的方法是等到半熟之後下鍋爆炒,泡開的茶葉沫子被扔在大鐵鍋中加上醬油糖油等爆炒,中黑羊吸鼻子,敏銳的五官告訴他此味與尋常紅燒肉味有很大不同。

他吃慣了紅燒肉,只對其中的茶香味感興趣,卻不知門外有群人已經被紅燒肉的爆香味給驚呆了。

“這味也太大了吧?”

“如何做的?”

“油肯定放了,但若單單放油絕不至於如此香。”

“還放了甚?”

“醬油,定是醬油。”

紅燒之法的名頭已經從長安洛陽等地一路傳到江南,兩京江南都是富庶之地,商戶流動性很大,在他們流動的同時還把有關新吃食的訊息一同帶走。

胡韋臻是來人中資歷最老身份也最好的,他家的酒樓傳承已久,若算上短暫的隋朝已經跨越了三個朝代。

在場人中有些嘴上看不起李三娘食肆的吃食,私下卻買了醬油偷偷研究,此時心中嘀咕,他們也加了醬油怎麽沒有這個味兒?

“胡伯,您看?”

面向刻薄的老者道:“莫大郎確實有幾分本事。”

議論紛紛的空檔色香味俱全的菜上桌,茶葉蝦仁色澤清淡,蝦仁瑩白透著點粉,細碎的茶葉碧綠碧綠,白綠相間,很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淡雅韻味。

文人墨客向來愛此調調的菜,更不要說入口茶香濃厚韻味悠長,蝦子的鮮味彌漫在口腔中,茶香去了河鮮的腥味,又把香的部分進一步放大——

胡韋臻的表情已經很嚴肅了,他把筷子頭轉向另外一邊,紅燒肉下埋藏著茶葉,面上撒了蔥花。

肉顫顫巍巍,尤其是肥肉的部分,濃稠的湯汁黏在肉皮上,欲滴未滴,胡韋臻仔細端詳,心中暗道:此肉過肥。然而莫文遠剛才的表現讓他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選擇此肉說不定是對方獨具匠心,就不知他如何解決肉之肥膩。

想著想著他將肉塊塞入嘴中,胡韋臻的眼睛猛然睜大。

勁道的肉皮,入口即化的肥肉,充滿嚼勁的瘦肉,粘稠的醬汁中帶有酒的餘香,但這些都不是問題。

老年人的胃口沒有青年人好,胡韋臻往日常食素,魚蝦都少碰,更不要說是肥豚肉了。

但現在他一塊接著一塊,手都不停,肉一點都不膩,甚至透出一股似曾相識的清香,讓他吃下去後心曠神怡,得以充分享受肥肉部分軟滑的口感,鹹香的味道,湯汁盈滿口腔讓他欲罷不能——

心中的激蕩之情像是火山口中翻滾的巖漿,幾欲噴湧而出。

也!太!美!味!了!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