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又逢君(三)
關燈
小
中
大
44、又逢君(三)
◎提親◎
步入深秋時節,秋風淒涼,凝露成霜。
昀京大街上人頭攢動,側耳細聽,都道是那黔朝的使團今日進京和談。和談一事放在古今皆不算稀奇,長街上的百姓因何紛紛探頭探腦,一面與擠作一團的親友低語交談,卻不舍收回放遠的目光。
原來那黔朝使團裏,有一位風雲人物叫大榮百姓心生好奇,定是要一睹其風采,方才作罷。
你道是誰,正是昔日被黔朝先王黔成王命人送往大榮為質子的卿謠公主,如今卻要尊稱一聲平陽長公主。
眾人皆知,平陽長公主昔日於送往大榮為質子的途中被賊匪擄去,後又設計脫身,更殺得群匪片甲不留,如今代為攝政,手握漠北軍權,更有猛虎為坐騎常伴左右。
皆道是何等的風光恣意,如此這般的風雲人物,誰人不想一睹其風采?
至於長公主身中蠱毒,面目全非又流落他鄉之事,漸漸成為傳聞中不值一提的零星點點,人們只要記得她的風采與如今手中的權利,便足夠了。
昀京城內的百姓脖子都探長了,因頻頻與旁人交談八卦而口幹舌燥,寒露秋風一凜,頓覺面頰耳朵兒撕裂一般寒冷。生恐有人無意間碰上耳畔,凍久了的耳朵尖兒若被外力襲擊,那才叫撕心裂肺的痛。
然,黔朝使團的車馬徐徐行進,眾人探長的目光並未得到滿足,但見領頭的兩人身騎白馬,隨後而來的卻是一輛馬車,豪華雖豪華,卻不及人們心目中想象的長公主身乘猛虎坐騎來得沖擊視線。
眾人唉聲嘆氣,紛紛與身旁的親友控訴探消息的那人空穴來風,別說黔朝長公主身騎猛虎,竟是連一根老虎毛都未曾瞧見,人人頓覺無趣。
馬車內的人必是聽見了長街上此起彼落的議論聲哀怨聲嘆氣聲聲聲入耳,遂撩起一角車簾,眸光往外探去。
昀京大街一如往昔記憶中繁榮熱鬧,今日街上的人更是多得叫人生恐。
馬車外的一稚子騎著父親肩膀,雙手緊緊揪住其父之首,目光炯炯探向那馬車篷頂,一個眨眼,便見自馬車內探出一只纖纖玉手,削蔥指尖兒緩緩撩起車簾,一張如畫容顏就這樣措不及防的撞入他眼簾。
小孩兒抓在父親頭頂的雙手莫名松開,雙眸呆楞,怔怔地望著漸行漸遠的馬車,馬車內的人面若桃李,眸似點漆,眉眼略微一彎,抿唇朝他輕輕一笑。
-
淩月率使團隨內侍進宮覲見黔成王,和談一事進展如她意料中一般順利。
如今大榮建安皇帝龍體欠安,太子年方十五,外有勁敵,建安皇帝心力交瘁,無力起兵。
淩月方上位攝政,意欲與大榮交好,群臣紛紛附和,黔朝新登基的君王年紀尚幼,來年方滿十歲,自事事采納群臣意見,聽從攝政長公主安排。
和談相關事宜方畢,淩月擡眸環顧大殿四周,並未瞧見江淩安,猜測對方或已赴淩州,正心下疑惑,忽聞建安皇帝出聲問道:“長公主殿下是在尋人?”
淩月啞然失笑,她面上神色表現得如此明顯?恐眼神過於急切,心中所思所慮叫建安皇帝一目了然。
“正是,本宮與大將軍算得舊相識,今日怎麽不見將軍?”淩月含笑應道。
建安皇帝一噎,好一個舊相識,這黔朝長公主是只字不提昔日裝模作樣跟在江淩安身邊的行跡,卻無意挑破,只道:“江淩安以下犯上,前日朕將他禁足,如今正禁足反省。”
這話形似說了,卻任何有用信息也未透露。淩月不禁揣測,以下犯上定是噱頭,恐江淩安因退兵黔朝一事被人彈劾通敵事真。
思及於此,淩月計上心來,雖說是計,卻是她心中所念所願,只見她神色倏爾轉為認真,斟酌著字詞道:“大榮皇帝,本宮此番前來,實則還有一事相求。”
建安皇帝聞言,生恐對方對和談相關事宜反悔,面上顏色驟變,道:“長公主殿下盡管說來。”
“本宮自願下嫁江淩安,還請大榮皇帝賜婚。”淩月神色坦然。
“這……”建安皇帝實是驚疑交加,何曾想黔朝長公主因國事前往大榮和談,私下還捎帶為自己提親。再者,他從未聽江淩安提及婚事,更不知眼前這位長公主屬意江淩安。
如此看來,昔日江淩安退兵,實非貿然之舉,恐與眼前之人關系頗深。
眾將士皆稱漠北猛虎戰隊被黔朝長公主納入麾下,於榮朝而言,退兵實為上策。
得知黔朝提議和談,建安皇帝曾疑其用心不純,疑其欲趁機圖謀不軌,此刻聞言,倏爾心神清明,黔朝長公主代為攝政,又心屬江淩安,自是無意與大榮為敵。
兩國交好,建安皇帝心思轉的飛快,如今他拖著病體,甚是憂心太子年紀尚幼,大皇子心術漸而不正,恐太子擔負過重……
倘或黔朝長公主下嫁江淩安,自是化強勁外敵為大榮盟友,對方的猛虎戰隊更能威懾裏外蠢蠢欲動之人,實為一大幸事。
“如此良緣,朕自當成全。”建安皇帝含笑答道。
淩月卻輕輕擺了擺手,道:“大榮皇帝不必急於一時,本宮還需見一見江淩安,再者,需得他點頭答應才是。”
建安皇帝卻猶豫了,江淩安被彈劾通敵,本就與黔朝長公主關系匪淺,如今再看,通敵一事真真假假尚有蹊蹺,若讓兩人相見,實為不妥。
思來想去,打定主意先探一探江淩安的口風,再做定奪,但聞他道:“長公主殿下,朕先行命人前去告知於江淩安,再為二位安排會面。”
淩月聞言,知其顧慮,卻也理解,遂頷首允了,耐心等候前去傳信的人回來稟報結果。
等待令人焦急,猶似千萬只蟲蟻爬過心尖兒,密密麻麻,心急如焚。
終於在淩月耐性盡失,便要起身自行前去尋江淩安時,建安皇帝派去稟明江淩安賜婚一事的內侍小跑著邁進殿內。
淩月見狀,立身起來,她尚未出聲,便見那內侍撲通一聲俯跪在建安皇帝面前,“回稟陛下,大將軍拒了。”
淩月覆又落座,內心久久不能平覆,先前爬過心尖兒的千萬只蟲蟻覆又蠢蠢欲動,爬向全身。
“他怎麽說?”建安皇帝威嚴出聲。
內侍聲線略微發顫,稟道:“大將軍不見,氣急了訓斥奴才一頓,還道是荒唐。”言及於此,內侍只覺喉間發緊,餘下的言辭似有千斤萬斤沈重,難以啟齒。
“還有嗎?”建安皇帝追問道。
內侍頻頻叩首,“回陛下,大將軍說他未曾思及兒女私情,賜婚一事,叫……還請黔朝長公主殿下不必再提。”
不必再提?
字字句句,形似寒兵利刃刺入胸腔,淩月頓覺五內俱催,腦海中覆又回響起昔日江淩安神色凜然,叫她往後勿要再往公主府尋他。
她勉力按下心中憤然,斂去面上神色,自若笑道:“想必大將軍的心思不在本宮這裏,賜婚一事,大榮皇帝先放一放,待有朝一日江淩安願意娶了,再賜婚也不晚。”
建安皇帝本性多疑,以為賜婚一事無果,兩國交好或將隨之生變。
他究竟是低看了眼前這位黔朝長公主,和談事大,提親只是她此番前往大榮順帶之事。
然,江淩安無意與黔朝長公主相見,更言辭決絕拒了賜婚,其間根源,建安皇帝一時捉摸不透,直覺卻告訴他,此事恐有內幕。
拒絕賜婚一事未禍及大榮與黔朝兩國交好,建安皇帝便心安了。
只是黔朝長公主的態度,實在令人費解,率使團前往大榮和談,順帶為自己提親,定是對江淩安情根深種,並對賜婚一事勢在必得,方開口提親。
如今被拒,形容無分毫不妥,更瞧不出失落情緒,面上盈盈笑意未散,更無不滿、傷心、憤怒……
江淩安尚在獄中,昔日自黔朝退兵,回京向建安皇帝稟明黔朝長公主提議和談,故而退兵,更與建安皇帝分析與黔朝開戰的利弊,並退兵之益。
建安皇帝細致聽聞,也覺江淩安言之有理,再看大榮如今局勢,與黔朝交好方是上策。
此事本應暫告一段落,等候黔朝使團前往大榮和談即可。誰知,數日方過,便有朝中大臣彈劾江淩安通敵,故而無視皇命,私自退兵。
建安皇帝原是不信,卻有數名大臣附議,無奈之下,建安皇帝命人搜查了公主府,無果。卻在淩州大營查出江淩安與黔朝官員勾結的來往書信。
更有甚者,負責徹查此事的官員回稟,江淩安通敵一事,不僅有往來書信為證,更有人證。
至於人證是誰?從何處尋得?
江淩安無從知悉,建安皇帝私下召見江淩安,將厚厚的一沓過往書信摔將在他臉上,信箋邊角割破面頰皮肉,血珠浸出,場面一如當年。
建安皇帝未必當真信了江淩安私下通敵,為安撫群臣,不得已而將其下獄,江淩安在獄中也未曾受苦受罪。
此刻江淩安聞得內侍相告,黔朝長公主率使團前來和談,事畢,覆又提親,稱自願下嫁大將軍,建安皇帝頗為滿意。
黔朝長公主下嫁江淩安,怎麽看皆是益於大榮穩固發展,建安皇帝當下便欲應允,對方卻頗重禮儀,看重江淩安的意願。
江淩安聞言,只覺荒唐,覆又憶起昔日他傷口感染昏睡時,淩月俯身親吻他唇角。
屆時的淩月形容仍似幼子,江淩安並不知她記憶並未受損。往後方知淩月自打被江淩安帶回軍營,無時無刻不是耳清目明,一直懷揣明白佯作糊塗,有意為之而將眾人愚弄。
提親?下嫁?賜婚?
江淩安嘴角扯出一抹苦笑,初識,他見淩月形容可憐見的,便心生憐憫,將其帶回軍營。
後察覺淩月對他的依賴遠勝於旁人,故而有意避之,恐淩月因依賴而對他生出異樣情愫。然,記憶俱損的稚子,只身流落他鄉,他如何能忍心置其於不顧?
直至東窗事發,淩月身份被疑,江淩安雖早已對淩月的身份生疑,更前往驚雲山莊尋雲鶴祥老先生解惑,方確認淩月的身份。
他只當黔朝公主身中蠱毒而記憶俱損,從未懷疑淩月實是心知肚明,而有意佯作記憶損毀。
淩月在他唇邊一吻,繾綣情愫暴露無遺,江淩安頓時神形俱僵,卻不敢動彈絲毫,恐驚動了對方,往後無力收場。
“請公公回稟陛下,黔朝長公主身份尊貴,微臣一介武夫,實非良配。”江淩安如此這般說與前來傳信的內侍。
“再者,微臣無意娶親,請公公轉告黔朝長公主,另尋良配。”
淩月歸朝的途中,不禁心生淒涼,江淩安連拒絕的言辭也如此敷衍不曾用心,昔日他拒絕建安皇帝賜婚也是這套說辭。
“公主殿下身份尊貴,微臣一介武夫,自覺不是良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提親◎
步入深秋時節,秋風淒涼,凝露成霜。
昀京大街上人頭攢動,側耳細聽,都道是那黔朝的使團今日進京和談。和談一事放在古今皆不算稀奇,長街上的百姓因何紛紛探頭探腦,一面與擠作一團的親友低語交談,卻不舍收回放遠的目光。
原來那黔朝使團裏,有一位風雲人物叫大榮百姓心生好奇,定是要一睹其風采,方才作罷。
你道是誰,正是昔日被黔朝先王黔成王命人送往大榮為質子的卿謠公主,如今卻要尊稱一聲平陽長公主。
眾人皆知,平陽長公主昔日於送往大榮為質子的途中被賊匪擄去,後又設計脫身,更殺得群匪片甲不留,如今代為攝政,手握漠北軍權,更有猛虎為坐騎常伴左右。
皆道是何等的風光恣意,如此這般的風雲人物,誰人不想一睹其風采?
至於長公主身中蠱毒,面目全非又流落他鄉之事,漸漸成為傳聞中不值一提的零星點點,人們只要記得她的風采與如今手中的權利,便足夠了。
昀京城內的百姓脖子都探長了,因頻頻與旁人交談八卦而口幹舌燥,寒露秋風一凜,頓覺面頰耳朵兒撕裂一般寒冷。生恐有人無意間碰上耳畔,凍久了的耳朵尖兒若被外力襲擊,那才叫撕心裂肺的痛。
然,黔朝使團的車馬徐徐行進,眾人探長的目光並未得到滿足,但見領頭的兩人身騎白馬,隨後而來的卻是一輛馬車,豪華雖豪華,卻不及人們心目中想象的長公主身乘猛虎坐騎來得沖擊視線。
眾人唉聲嘆氣,紛紛與身旁的親友控訴探消息的那人空穴來風,別說黔朝長公主身騎猛虎,竟是連一根老虎毛都未曾瞧見,人人頓覺無趣。
馬車內的人必是聽見了長街上此起彼落的議論聲哀怨聲嘆氣聲聲聲入耳,遂撩起一角車簾,眸光往外探去。
昀京大街一如往昔記憶中繁榮熱鬧,今日街上的人更是多得叫人生恐。
馬車外的一稚子騎著父親肩膀,雙手緊緊揪住其父之首,目光炯炯探向那馬車篷頂,一個眨眼,便見自馬車內探出一只纖纖玉手,削蔥指尖兒緩緩撩起車簾,一張如畫容顏就這樣措不及防的撞入他眼簾。
小孩兒抓在父親頭頂的雙手莫名松開,雙眸呆楞,怔怔地望著漸行漸遠的馬車,馬車內的人面若桃李,眸似點漆,眉眼略微一彎,抿唇朝他輕輕一笑。
-
淩月率使團隨內侍進宮覲見黔成王,和談一事進展如她意料中一般順利。
如今大榮建安皇帝龍體欠安,太子年方十五,外有勁敵,建安皇帝心力交瘁,無力起兵。
淩月方上位攝政,意欲與大榮交好,群臣紛紛附和,黔朝新登基的君王年紀尚幼,來年方滿十歲,自事事采納群臣意見,聽從攝政長公主安排。
和談相關事宜方畢,淩月擡眸環顧大殿四周,並未瞧見江淩安,猜測對方或已赴淩州,正心下疑惑,忽聞建安皇帝出聲問道:“長公主殿下是在尋人?”
淩月啞然失笑,她面上神色表現得如此明顯?恐眼神過於急切,心中所思所慮叫建安皇帝一目了然。
“正是,本宮與大將軍算得舊相識,今日怎麽不見將軍?”淩月含笑應道。
建安皇帝一噎,好一個舊相識,這黔朝長公主是只字不提昔日裝模作樣跟在江淩安身邊的行跡,卻無意挑破,只道:“江淩安以下犯上,前日朕將他禁足,如今正禁足反省。”
這話形似說了,卻任何有用信息也未透露。淩月不禁揣測,以下犯上定是噱頭,恐江淩安因退兵黔朝一事被人彈劾通敵事真。
思及於此,淩月計上心來,雖說是計,卻是她心中所念所願,只見她神色倏爾轉為認真,斟酌著字詞道:“大榮皇帝,本宮此番前來,實則還有一事相求。”
建安皇帝聞言,生恐對方對和談相關事宜反悔,面上顏色驟變,道:“長公主殿下盡管說來。”
“本宮自願下嫁江淩安,還請大榮皇帝賜婚。”淩月神色坦然。
“這……”建安皇帝實是驚疑交加,何曾想黔朝長公主因國事前往大榮和談,私下還捎帶為自己提親。再者,他從未聽江淩安提及婚事,更不知眼前這位長公主屬意江淩安。
如此看來,昔日江淩安退兵,實非貿然之舉,恐與眼前之人關系頗深。
眾將士皆稱漠北猛虎戰隊被黔朝長公主納入麾下,於榮朝而言,退兵實為上策。
得知黔朝提議和談,建安皇帝曾疑其用心不純,疑其欲趁機圖謀不軌,此刻聞言,倏爾心神清明,黔朝長公主代為攝政,又心屬江淩安,自是無意與大榮為敵。
兩國交好,建安皇帝心思轉的飛快,如今他拖著病體,甚是憂心太子年紀尚幼,大皇子心術漸而不正,恐太子擔負過重……
倘或黔朝長公主下嫁江淩安,自是化強勁外敵為大榮盟友,對方的猛虎戰隊更能威懾裏外蠢蠢欲動之人,實為一大幸事。
“如此良緣,朕自當成全。”建安皇帝含笑答道。
淩月卻輕輕擺了擺手,道:“大榮皇帝不必急於一時,本宮還需見一見江淩安,再者,需得他點頭答應才是。”
建安皇帝卻猶豫了,江淩安被彈劾通敵,本就與黔朝長公主關系匪淺,如今再看,通敵一事真真假假尚有蹊蹺,若讓兩人相見,實為不妥。
思來想去,打定主意先探一探江淩安的口風,再做定奪,但聞他道:“長公主殿下,朕先行命人前去告知於江淩安,再為二位安排會面。”
淩月聞言,知其顧慮,卻也理解,遂頷首允了,耐心等候前去傳信的人回來稟報結果。
等待令人焦急,猶似千萬只蟲蟻爬過心尖兒,密密麻麻,心急如焚。
終於在淩月耐性盡失,便要起身自行前去尋江淩安時,建安皇帝派去稟明江淩安賜婚一事的內侍小跑著邁進殿內。
淩月見狀,立身起來,她尚未出聲,便見那內侍撲通一聲俯跪在建安皇帝面前,“回稟陛下,大將軍拒了。”
淩月覆又落座,內心久久不能平覆,先前爬過心尖兒的千萬只蟲蟻覆又蠢蠢欲動,爬向全身。
“他怎麽說?”建安皇帝威嚴出聲。
內侍聲線略微發顫,稟道:“大將軍不見,氣急了訓斥奴才一頓,還道是荒唐。”言及於此,內侍只覺喉間發緊,餘下的言辭似有千斤萬斤沈重,難以啟齒。
“還有嗎?”建安皇帝追問道。
內侍頻頻叩首,“回陛下,大將軍說他未曾思及兒女私情,賜婚一事,叫……還請黔朝長公主殿下不必再提。”
不必再提?
字字句句,形似寒兵利刃刺入胸腔,淩月頓覺五內俱催,腦海中覆又回響起昔日江淩安神色凜然,叫她往後勿要再往公主府尋他。
她勉力按下心中憤然,斂去面上神色,自若笑道:“想必大將軍的心思不在本宮這裏,賜婚一事,大榮皇帝先放一放,待有朝一日江淩安願意娶了,再賜婚也不晚。”
建安皇帝本性多疑,以為賜婚一事無果,兩國交好或將隨之生變。
他究竟是低看了眼前這位黔朝長公主,和談事大,提親只是她此番前往大榮順帶之事。
然,江淩安無意與黔朝長公主相見,更言辭決絕拒了賜婚,其間根源,建安皇帝一時捉摸不透,直覺卻告訴他,此事恐有內幕。
拒絕賜婚一事未禍及大榮與黔朝兩國交好,建安皇帝便心安了。
只是黔朝長公主的態度,實在令人費解,率使團前往大榮和談,順帶為自己提親,定是對江淩安情根深種,並對賜婚一事勢在必得,方開口提親。
如今被拒,形容無分毫不妥,更瞧不出失落情緒,面上盈盈笑意未散,更無不滿、傷心、憤怒……
江淩安尚在獄中,昔日自黔朝退兵,回京向建安皇帝稟明黔朝長公主提議和談,故而退兵,更與建安皇帝分析與黔朝開戰的利弊,並退兵之益。
建安皇帝細致聽聞,也覺江淩安言之有理,再看大榮如今局勢,與黔朝交好方是上策。
此事本應暫告一段落,等候黔朝使團前往大榮和談即可。誰知,數日方過,便有朝中大臣彈劾江淩安通敵,故而無視皇命,私自退兵。
建安皇帝原是不信,卻有數名大臣附議,無奈之下,建安皇帝命人搜查了公主府,無果。卻在淩州大營查出江淩安與黔朝官員勾結的來往書信。
更有甚者,負責徹查此事的官員回稟,江淩安通敵一事,不僅有往來書信為證,更有人證。
至於人證是誰?從何處尋得?
江淩安無從知悉,建安皇帝私下召見江淩安,將厚厚的一沓過往書信摔將在他臉上,信箋邊角割破面頰皮肉,血珠浸出,場面一如當年。
建安皇帝未必當真信了江淩安私下通敵,為安撫群臣,不得已而將其下獄,江淩安在獄中也未曾受苦受罪。
此刻江淩安聞得內侍相告,黔朝長公主率使團前來和談,事畢,覆又提親,稱自願下嫁大將軍,建安皇帝頗為滿意。
黔朝長公主下嫁江淩安,怎麽看皆是益於大榮穩固發展,建安皇帝當下便欲應允,對方卻頗重禮儀,看重江淩安的意願。
江淩安聞言,只覺荒唐,覆又憶起昔日他傷口感染昏睡時,淩月俯身親吻他唇角。
屆時的淩月形容仍似幼子,江淩安並不知她記憶並未受損。往後方知淩月自打被江淩安帶回軍營,無時無刻不是耳清目明,一直懷揣明白佯作糊塗,有意為之而將眾人愚弄。
提親?下嫁?賜婚?
江淩安嘴角扯出一抹苦笑,初識,他見淩月形容可憐見的,便心生憐憫,將其帶回軍營。
後察覺淩月對他的依賴遠勝於旁人,故而有意避之,恐淩月因依賴而對他生出異樣情愫。然,記憶俱損的稚子,只身流落他鄉,他如何能忍心置其於不顧?
直至東窗事發,淩月身份被疑,江淩安雖早已對淩月的身份生疑,更前往驚雲山莊尋雲鶴祥老先生解惑,方確認淩月的身份。
他只當黔朝公主身中蠱毒而記憶俱損,從未懷疑淩月實是心知肚明,而有意佯作記憶損毀。
淩月在他唇邊一吻,繾綣情愫暴露無遺,江淩安頓時神形俱僵,卻不敢動彈絲毫,恐驚動了對方,往後無力收場。
“請公公回稟陛下,黔朝長公主身份尊貴,微臣一介武夫,實非良配。”江淩安如此這般說與前來傳信的內侍。
“再者,微臣無意娶親,請公公轉告黔朝長公主,另尋良配。”
淩月歸朝的途中,不禁心生淒涼,江淩安連拒絕的言辭也如此敷衍不曾用心,昔日他拒絕建安皇帝賜婚也是這套說辭。
“公主殿下身份尊貴,微臣一介武夫,自覺不是良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