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問
關燈
小
中
大
審問
裴珩落後一步,蕭知遇先進了東暖閣,進門只見屋內只有三人,皇帝坐在榻上,太子攏著手在側,榻下跪著大理寺卿程大人。
皇帝聽到開門聲,擡頭看了眼蕭知遇,目光中有審視和疑心,蕭知遇只作不知,惶恐下拜道:“兒臣參見父皇,不知何事,勞得父皇半夜未眠。”
皇帝收回目光,咳嗽著喝了口茶:“你從前與長公主也有些情分,何故安國公遇刺,你未去國公府探望?”
長公主不是早就和安國公分居了麽。蕭知遇想,也知道皇帝在懷疑什麽,口中答道:“長公主回宮後,兒臣也去探望了的,只是長公主有恙,不欲見客。”
他適時地一頓,接著道:“至於安國公……外面流言蜚語多年,兒臣實在不好上門拜訪,望父皇恕罪。”
語氣為難,老皇帝聽了便想起昭斕郡主和裴珩曾經談婚論嫁,世人皆知,蕭知遇若獨自拜訪國公府,確實會惹出些風言風語。
他神色稍緩,將小案上的一張紙拿了,示意太子遞給蕭知遇。
蕭知遇接了一看,果然是陸霖的供詞,字字句句泣血鳴冤,大罵安國公當年陷害陸太師,致使陸家滿門抄斬。他刺殺本為報家仇,不願牽連陸家旁支,伏法便是,不料今又投毒大理寺,便愈發恨安國公趕盡殺絕,索性魚死網破,昭其惡行於禦前,求一個公道。
老皇帝看著蕭知遇錯愕的神情,緩緩道:“你可知道此人是誰?你母親的次兄,從前還去過朔州,你該叫他一聲舅父。”
蕭知遇再拜到地,“兒臣多年幽居宮中,實在未聽說什麽舅父!望父皇明鑒。”
“朕知道你並無可能與你舅父聯系,在宮中不能,在睿王府更無機會,”老皇帝說道,話鋒一轉,“朕只問你,你對這供詞中所寫之事,如何看待?”
指的是陸霖供詞中大罵安國公偽造謀逆書信,和誣陷陸貴妃紅杏出墻一事。
蕭知遇一頓,聲音發抖:“外公已過世多年,兒臣自小長在朔州,與陸家並不熟悉,其中原委是何樣,兒臣相信父皇定能查明。”
說到這裏,他額頭貼在地面,忽又道:“宮禁中仍時時流傳貴妃的不經之談,汙了母親清名,孩兒不孝,竟無力澄清,但請父皇徹查貴妃生前一事,還母親一個公道!”
老皇帝聽他與陸家撇清關系,又這般維護亡母,心裏哪怕有些火氣,也熄去不少,畢竟是孩子的孝心。
年紀越大,他對已逝的妻妾便愈發懷念,陸沅玉生前性情溫婉,被陸文楨連累失了位份乃至在大好年華病逝,如今想來亦是不忍。
他瞥了眼桌案上的後半張供詞,手指在桌面輕敲,太子試探道:“安國公還在府中養傷,父皇要召他入宮來問麽?”
老皇帝一擡手:“暫且不必。”又沈吟片刻,對蕭知遇道:“你先起來,此事朕心裏有數。”
蕭知遇依言起身,看皇帝若有所思的模樣,便知這供詞戳到了皇帝心裏,陸家已經垮臺,陸太師已死去多年,皇帝的忌憚便輕了,反倒對安國公有些疑心。
陸霖的這封供詞,足不足以取信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給了皇帝猜忌安國公的理由。
很快有內侍在外通稟,說是大理寺卿之子程初到了,大理寺卿朝皇帝拱手,得了允許退了出去,片刻後又回來,臉色更是慘白,將一張有些年頭的信紙恭敬奉回了禦案上。
蕭知遇沒有擡頭,他知道這是當年陸太師被指謀逆的那封信,因牽連重大,毀去了部分大逆不道之語,剩下一張至今封存在大理寺。
大理寺卿低聲道:“啟稟陛下,犬子連夜去查的紙坊,據他所說,這封信確實是少見的新法連史紙,京畿只有一家紙坊制作此紙,供紙的達官貴人之中……正有國公府。”
整個東暖閣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屏息等著皇帝的反應。
這一刻蕭知遇的心猛烈跳動起來,耳邊幾乎被自己胸腔內的咚咚聲擠滿,不可遏制地擡起頭,卻見皇帝神情莫測,撫須不語。
太子覷了眼桌案上的物證,和皇帝的神色,率先開口:“此事看來確有蹊蹺,只是單憑一張紙,不好定論。”
老皇帝依舊不語,忽而咳嗽兩聲,道:“裴珩還未過來?”
大理寺卿連忙道:“臣方才出去時,看到睿王已在宮門下等候,應有多時了。”
因今晚商議之事隱秘,屋內並無宮人伺候,太子便提高了聲音,命門外內侍宣睿王入內。
蕭知遇心知這是要問罪,縱然計劃之初就有預料,還是心裏一沈,下意識望向進來的裴珩。
裴珩朝皇帝行了禮,面容平靜,深夜被傳召也毫無驚疑憂色,老皇帝道:“你可知朕傳你為何?”
“程大人在此,應是安國公遇刺一事已有了進展。”
老皇帝冷笑一聲,指了指大理寺卿,怒道:“大理寺奉旨不過兩日,那夥刺客便已招供,你莫非無能至此,多少天竟連一夥刺客的底細也審不出?”
大理寺卿被誇得冷汗直流,哪敢得罪睿王,訥訥不言。
裴珩也不爭辯,痛快請罪道:“臣辦事不力,請陛下責罰。”面上卻還是沒什麽表情,跪拜拱手的禮節也不卑不亢。
皇帝平生最恨蕭旸父子這等不動如山的模樣,仿佛任何風浪都難以擊垮,他心底積攢多年的火氣便竄了上來。
“好個請朕責罰,你拖延這幾日,有恃無恐,朕看是另有打算!”老皇帝大怒道,氣得連聲咳嗽,又起疑道,“安國公向你要人你幾番推脫,莫非是知道什麽底細,才不肯交人?”
這是懷疑裴珩認得陸霖,老皇帝渾濁的眼睛已瞇了起來。
“陛下明鑒,實在是安國公急迫,傷重剛醒便私下向臣要人,臣身負皇命,怕安國公急怒之下動手,叫此案草草了結,有負陛下所托,因而堅持押在南衙。”
“且與安國公有私仇的,大多是前朝舊臣,臣疑心是這些人買兇殺人,花費了不少時間。”
老皇帝聽到安國公時,目光一閃,又聽裴珩提到什麽前朝舊仇的,便有不耐,先帝在世時他還在朔州守邊,自然不熟悉。
“另有一事,”裴珩說到這裏一停,片刻後,還是接著說了下去,“刺客關押南衙時曾有人投毒,幸而發現及時,未能得逞,可見此事內幕重大,臣不能不謹慎。”
從裴珩進來開始,蕭知遇一直提著的心等的就是這一句——裴珩若肯說出投毒一事,定然能在安國公的嫌疑上再加一層。
安國公既然敢在南衙投毒,那麽他便設計假意往大理寺牢中投毒,恰巧被發現,順水推舟往大裏鬧,給安國公招惹上嫌疑。
唯一不能確定的是裴珩的態度。
若是裴珩怨恨陸家,不肯說出,這一步便算廢了大半,方才他和裴珩又在園子裏起了爭執,彼此有氣,難說裴珩是何想法。
他便又打算,若裴珩選擇沈默,他和太子便從其他地方另想辦法。
然而裴珩果真還是配合了。
蕭知遇這一步成功,心極快地往下一落,竟覺怔然,不由擡頭望了一眼裴珩的側臉,只見還是不動聲色的模樣,目不斜視。
太子反而有些意外,看了眼裴珩和蕭知遇,目露意味深長之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裴珩落後一步,蕭知遇先進了東暖閣,進門只見屋內只有三人,皇帝坐在榻上,太子攏著手在側,榻下跪著大理寺卿程大人。
皇帝聽到開門聲,擡頭看了眼蕭知遇,目光中有審視和疑心,蕭知遇只作不知,惶恐下拜道:“兒臣參見父皇,不知何事,勞得父皇半夜未眠。”
皇帝收回目光,咳嗽著喝了口茶:“你從前與長公主也有些情分,何故安國公遇刺,你未去國公府探望?”
長公主不是早就和安國公分居了麽。蕭知遇想,也知道皇帝在懷疑什麽,口中答道:“長公主回宮後,兒臣也去探望了的,只是長公主有恙,不欲見客。”
他適時地一頓,接著道:“至於安國公……外面流言蜚語多年,兒臣實在不好上門拜訪,望父皇恕罪。”
語氣為難,老皇帝聽了便想起昭斕郡主和裴珩曾經談婚論嫁,世人皆知,蕭知遇若獨自拜訪國公府,確實會惹出些風言風語。
他神色稍緩,將小案上的一張紙拿了,示意太子遞給蕭知遇。
蕭知遇接了一看,果然是陸霖的供詞,字字句句泣血鳴冤,大罵安國公當年陷害陸太師,致使陸家滿門抄斬。他刺殺本為報家仇,不願牽連陸家旁支,伏法便是,不料今又投毒大理寺,便愈發恨安國公趕盡殺絕,索性魚死網破,昭其惡行於禦前,求一個公道。
老皇帝看著蕭知遇錯愕的神情,緩緩道:“你可知道此人是誰?你母親的次兄,從前還去過朔州,你該叫他一聲舅父。”
蕭知遇再拜到地,“兒臣多年幽居宮中,實在未聽說什麽舅父!望父皇明鑒。”
“朕知道你並無可能與你舅父聯系,在宮中不能,在睿王府更無機會,”老皇帝說道,話鋒一轉,“朕只問你,你對這供詞中所寫之事,如何看待?”
指的是陸霖供詞中大罵安國公偽造謀逆書信,和誣陷陸貴妃紅杏出墻一事。
蕭知遇一頓,聲音發抖:“外公已過世多年,兒臣自小長在朔州,與陸家並不熟悉,其中原委是何樣,兒臣相信父皇定能查明。”
說到這裏,他額頭貼在地面,忽又道:“宮禁中仍時時流傳貴妃的不經之談,汙了母親清名,孩兒不孝,竟無力澄清,但請父皇徹查貴妃生前一事,還母親一個公道!”
老皇帝聽他與陸家撇清關系,又這般維護亡母,心裏哪怕有些火氣,也熄去不少,畢竟是孩子的孝心。
年紀越大,他對已逝的妻妾便愈發懷念,陸沅玉生前性情溫婉,被陸文楨連累失了位份乃至在大好年華病逝,如今想來亦是不忍。
他瞥了眼桌案上的後半張供詞,手指在桌面輕敲,太子試探道:“安國公還在府中養傷,父皇要召他入宮來問麽?”
老皇帝一擡手:“暫且不必。”又沈吟片刻,對蕭知遇道:“你先起來,此事朕心裏有數。”
蕭知遇依言起身,看皇帝若有所思的模樣,便知這供詞戳到了皇帝心裏,陸家已經垮臺,陸太師已死去多年,皇帝的忌憚便輕了,反倒對安國公有些疑心。
陸霖的這封供詞,足不足以取信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給了皇帝猜忌安國公的理由。
很快有內侍在外通稟,說是大理寺卿之子程初到了,大理寺卿朝皇帝拱手,得了允許退了出去,片刻後又回來,臉色更是慘白,將一張有些年頭的信紙恭敬奉回了禦案上。
蕭知遇沒有擡頭,他知道這是當年陸太師被指謀逆的那封信,因牽連重大,毀去了部分大逆不道之語,剩下一張至今封存在大理寺。
大理寺卿低聲道:“啟稟陛下,犬子連夜去查的紙坊,據他所說,這封信確實是少見的新法連史紙,京畿只有一家紙坊制作此紙,供紙的達官貴人之中……正有國公府。”
整個東暖閣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屏息等著皇帝的反應。
這一刻蕭知遇的心猛烈跳動起來,耳邊幾乎被自己胸腔內的咚咚聲擠滿,不可遏制地擡起頭,卻見皇帝神情莫測,撫須不語。
太子覷了眼桌案上的物證,和皇帝的神色,率先開口:“此事看來確有蹊蹺,只是單憑一張紙,不好定論。”
老皇帝依舊不語,忽而咳嗽兩聲,道:“裴珩還未過來?”
大理寺卿連忙道:“臣方才出去時,看到睿王已在宮門下等候,應有多時了。”
因今晚商議之事隱秘,屋內並無宮人伺候,太子便提高了聲音,命門外內侍宣睿王入內。
蕭知遇心知這是要問罪,縱然計劃之初就有預料,還是心裏一沈,下意識望向進來的裴珩。
裴珩朝皇帝行了禮,面容平靜,深夜被傳召也毫無驚疑憂色,老皇帝道:“你可知朕傳你為何?”
“程大人在此,應是安國公遇刺一事已有了進展。”
老皇帝冷笑一聲,指了指大理寺卿,怒道:“大理寺奉旨不過兩日,那夥刺客便已招供,你莫非無能至此,多少天竟連一夥刺客的底細也審不出?”
大理寺卿被誇得冷汗直流,哪敢得罪睿王,訥訥不言。
裴珩也不爭辯,痛快請罪道:“臣辦事不力,請陛下責罰。”面上卻還是沒什麽表情,跪拜拱手的禮節也不卑不亢。
皇帝平生最恨蕭旸父子這等不動如山的模樣,仿佛任何風浪都難以擊垮,他心底積攢多年的火氣便竄了上來。
“好個請朕責罰,你拖延這幾日,有恃無恐,朕看是另有打算!”老皇帝大怒道,氣得連聲咳嗽,又起疑道,“安國公向你要人你幾番推脫,莫非是知道什麽底細,才不肯交人?”
這是懷疑裴珩認得陸霖,老皇帝渾濁的眼睛已瞇了起來。
“陛下明鑒,實在是安國公急迫,傷重剛醒便私下向臣要人,臣身負皇命,怕安國公急怒之下動手,叫此案草草了結,有負陛下所托,因而堅持押在南衙。”
“且與安國公有私仇的,大多是前朝舊臣,臣疑心是這些人買兇殺人,花費了不少時間。”
老皇帝聽到安國公時,目光一閃,又聽裴珩提到什麽前朝舊仇的,便有不耐,先帝在世時他還在朔州守邊,自然不熟悉。
“另有一事,”裴珩說到這裏一停,片刻後,還是接著說了下去,“刺客關押南衙時曾有人投毒,幸而發現及時,未能得逞,可見此事內幕重大,臣不能不謹慎。”
從裴珩進來開始,蕭知遇一直提著的心等的就是這一句——裴珩若肯說出投毒一事,定然能在安國公的嫌疑上再加一層。
安國公既然敢在南衙投毒,那麽他便設計假意往大理寺牢中投毒,恰巧被發現,順水推舟往大裏鬧,給安國公招惹上嫌疑。
唯一不能確定的是裴珩的態度。
若是裴珩怨恨陸家,不肯說出,這一步便算廢了大半,方才他和裴珩又在園子裏起了爭執,彼此有氣,難說裴珩是何想法。
他便又打算,若裴珩選擇沈默,他和太子便從其他地方另想辦法。
然而裴珩果真還是配合了。
蕭知遇這一步成功,心極快地往下一落,竟覺怔然,不由擡頭望了一眼裴珩的側臉,只見還是不動聲色的模樣,目不斜視。
太子反而有些意外,看了眼裴珩和蕭知遇,目露意味深長之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