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6章 136 路盡途殫
關燈
小
中
大
◇ 第136章 136 路盡途殫
漲海聲頻,天日茫茫。波光浮在海面上,如翯翯白羽。
姬摯坐於革輅中向外流眄,自在仙山邊域巡行後,他便偏愛去往鎮海門邊遙望溟海,沈思默慮。
天符衛也同姬摯一起坐在車輿裏。近日天子常緘口不言,他卻偏不安分,反而好動活潑了許多。此時但聽他道:“陛下,下臣同您講個故事可好?”不等姬摯發話,他便自顧自地道:“這是前些時日下臣聽聞的街談巷語,說的是古時有漁人迷途忘返,誤入一片桃花林,桃林盡頭是一處叫‘桃花源’的樂土。在那處,人人不受戰禍侵擾,也無風雪相襲,足食豐衣,怡然自得。可當那漁人穿過石山離開,又欲返身去找桃源時,卻發覺如何也尋不到那地了。”
姬摯斜睨他。天符衛又笑道:“傳說那漁人穿過的石洞大有玄機,自其中采鑿出來的石子叫‘桃源石’,若拿它鑄成門頁,穿過去後便會去往一片別樣的天地。後人不解其詳,故而再難尋見桃源……怎麽,陛下緘默不言,是不愛聽這故事麽?那下臣給陛下唱一支新學的小曲兒湊趣。”
還未等姬摯答話,他便清清嗓兒,唱起在烏臼胡同聽來的《掛枝兒》:“熨鬥兒熨不開眉間皺,快剪子剪不斷心內愁,繡花針繡不出鴛鴦扣……”
眼見姬摯只是瞠目,一言不發,他又道:“陛下若還不開懷,我給陛下跳新學的水袖舞?”說著,他笨手拙腳地跳起來了,只是極為滑稽。
姬摯終於眉關一松,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方憫聖,你這是怎的回事?才過了一段時日,你竟雜學旁收,學了這樣多的逗趣本事來。”
天符衛理直氣壯道:“下臣見陛下悒悒不樂,也欲為陛下分憂。”時光飛逝,他眉目較初見時已然靈動許多,教姬摯心頭寬慰。
少年天子笑了幾聲,將頭扭向一旁,望向溟海,難得揚起的口角又慢慢落下去了:“想必你也知曉朕的心憂之事,蓬萊朔風凜冽,黎民斷炊,朕又要如何方能救蒼生疾苦?”
海潮漲而覆落,波瀾時如峰聚,時如平地。天符衛沈默片時後道,“若這世上真有‘桃源’,穿過那山石便可抵達,想必陛下也不必怏然至此了。”
忽然間,他雙目一亮,撲到姬摯身前,像一條搖尾巴的小家犬,令姬摯不由得一驚:
“陛下,下臣忽又想起一事。您可曾聽聞否?以前曾有漁民在海中撈起黑石,好巧不巧,他們也將其命名作‘桃源石’!這石子也不知同方才下臣所述的那傳說有甚幹系,只是甚稀貴,在勢家間可賣高價。若陛下有意,下臣便將其搜羅來,教陛下仔細瞧瞧。”
“這石子朕倒是見過。但做這等痡師動眾之事又有何益?罷了罷了。”姬摯笑道。
“話雖如此,但陛下這些時日在此地盤桓,卻還未曾細看過鎮海石門罷?”天符衛道,“在‘桃源石’尚未成奇珍異寶的年月裏,營繕官以此石鑄成了鎮海石門。陛下請看,那石門便在您的前方。”
姬摯揚目望去,果見夕暉下遙遙矗立著一道漆黑石門,形影孤獨。他舒開眉頭,道:“不知穿過此門,真能去往桃源否?”
“陛下要去試試麽?”天符衛笑問道。夕暉在他們面目上抹上一層薄紅,此時的他們仿佛暫時脫卻偽飾,再非君臣,而是兩位年歲相仿而雀躍的少年郎。姬摯道,“只怕穿過那石門後,朕也會迷途忘返。”
“迷途忘返又如何?那處可是‘桃源’,古今人皆在苦尋的仙源靈境,尋常人還巴不得常住於那處呢。”
“可若回不來了,尋不見你,又當如何是好?”
姬摯莞然一笑,難得地現出一點稚氣未脫之色。
“你若不在,就連桃源也乏味黯色了。”
————
當。當。
桃工在工臺上反覆捶敲長刀。火星迸濺,刀身已變作長而赤紅的一條,仿佛嵌在天地間的一道傷痕。白帝望著刀刃,出神凝思。
過往遙遠蒙塵,已教他記不清。他自生在天家,自呱呱墮地起便受萬眾矚目,重任在肩。他不曾為自己而活,便如當初的天符衛一般處處受羈縛,宛若囚鳥,被旁人的砧錘敲打成形。
日覆一日,他皆在鑄劍池邊心神恍惚。守候蓬萊,這已是銘刻於他性命裏的使命,只要他在這世上多活一日,便絕不可不踐行此命。終有一天,數十位築工畢恭畢敬,在熱浪裏拖曳出一只石臺,上插一刀,刀身明亮流利,上嵌珠鱉之目,熠熠生輝。
“陛下,這是獻予您的寶刀,以英山赤金所鑄,熔煉龍骨,刀鋒甚是剛猛,只是刀柄燙如火燒,您拿起時,需仔細些。”
姬摯望向那刀,呢喃道,“真是一把好刀。”
這是一柄將用在儀禮中的天子佩刀,可姬摯並不將此當作飾物,反命築工將其砥礪開刃。他握住刀柄,果不其然,灼熱感入肉鉆髓,甚而可聞皮肉焦爛聲。築工們見狀,慌亂道:“陛下!”然而姬摯一揚手,止住了他們的驚呼。
“經籍有雲:‘有佛出世,號毗婆屍佛,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朕願以此刀殺盡一切惡鬼。”姬摯將刀端在手中,細撫其上水波一般的刀紋。
“往後它便叫作——‘毗婆屍佛’。”
“謝陛下賜名!”築工們跪倒了一片。姬摯握著刀柄,突而使力,手上青筋暴綻。突然間,一陣虎嘯龍吟聲響起,是刀身在石臺中擦磨。一道明光刺痛眾人眼簾,重若千鈞的毗婆屍佛刀被抽出石臺,現於世人眼前。
姬摯提著刀,卻仿若察覺不到其沈重,他接過匠工遞來的琺瑯金銀刀鞘,將其收入鞘中。走下工臺下的長階,他望見天上落起小雪,風煙潔白,滿世界如粉妝玉砌一般。
他開口,口裏呼出白霧,扭頭對身後的親從官道:
“傳令於眾仙山衛,亞歲前日,朕將行百神大祭。祭禮之後,當即出征九州。”
亞歲前的一日,黎明時分,白帝戴高山冠、素紗袍,乘金輅自齋宿處出。鹵簿儀仗五千九百一十人,密匝匝排列於鎮海門祭壇下。因準許民庶遠觀,故而四下裏人流如潮,攘攘熙熙。祭壇之上,白帝手捧祭文,長聲念誦:
“古今天子,受天明命,以道建統,垂示奕葉。朕纘詔丕圖,懸望殷足。然邇年來寒凍害稼,民力益困。今蓬萊既定,朕當指日巡征,以解群黎倒懸之苦!”
隨後少年抽刀指向蒼穹,刃光如炳炳寒星,仿若能照徹天地,讀祝官傳誦其辭,群氓歡聲若雷動。這不止是尋常祀禮,而是白帝向子民們闡明為何要陳師鞠旅的良機。
然而祀禮方畢,白帝走向鎮海門時,卻忽聽得幾道焦切的聲音:
“陛下,請留步!”
姬摯回首一看,卻見八位仙山衛著蕸葉形魚鱗甲,個個冷汗涔涔,拜倒在他面前。玉印衛叩首道:“還望陛下三思遠征一事,國不可一日無君!‘九州’虛如渺霧,怎能讓您涉險去尋?”
少年天子露齒一笑,狀似隨意地伸指一點:“你在耽心朕走後無人治國?這樣罷,谷璧衛、碧寶衛,你倆留下,守住蓬萊仙宮及仙山腹地;玉雞衛、玉玦衛,你二人昔年常幹戈征伐,身經百戰,便去守仙山邊疆罷,其餘人隨朕出征。待朕歸來,皆重重有嘉賞。”
“可……”碧寶衛閃爍其詞,然而還未及爭辯,便見姬摯緩緩抽出佩刀。
這定然是一柄重若千鈞的寶刀,抽出時刃身在鞘裏長嘯,如虎吼生風,一種無由的震撼自在場眾人心中湧現。冷光宛若懸天太白,灼刺著諸人眼目。忽然間,姬摯劈下一刀!猛風襲來,仿佛天摧地陷。
待眾人勉力張目,卻見一道巨壑橫亙仙山衛與白帝之間,白帝勁力透神,竟揮刀斬斷了祭壇。在場之人望著那如崖谷一般的深溝,莫不股戰而栗。
“夠了。”天子的目光居高臨下,猶如冷泉,“朕心已決,再不會聽爾等怯辭。若有忤逆,當同此壇。”
仙山衛們望著那巨壑,啞口無言。他們方才幾乎忘卻了,白帝也曾同他們苦征惡戰,也曾服食過雍和大仙所賜的“仙饌”,不是一個可任人拿捏的孩子。
一道鳴響破空而起,黎庶們仰面望去,但見少年天子將毗婆屍佛刀重重貫入鎮海門中。他厲聲向眾人喝道:
“朕去意已篤,便若此刀。待有人可撼此刀,再來向朕進言罷!”
最終,眾仙山衛垂首下拜。姬摯望他們一眼,旋身而去。百姓們望著那柄插於桃源石門上的刀,竊竊私議。刀影落在朝陽裏,仿佛孤仃仃矗立的一座碑碣。
然而無人料想到,往後近百載,此刀竟一直留於此門之上,直到八十一年後方有人將其拔出,令其重見天日。
————
歸墟之中寒雪連天,玉塵散落。白帝城中,老者的講述方告一段落。
“八十一年前,白帝自鎮海門出征,遠渡溟海。其間艱險自不必說,他們戴月而行,劈波斬浪,沖破大渦流,經鼇魚所掀風浪,終至歸墟。”
老者向著桃源石椅上的楚狂緩緩開口,“這些傳說大抵已傳於後世,而想必往後如何你也已明曉。”
楚狂自方才起便昏昏盹盹地聽著他所言,只知他講了一個甚長的故事,講的是白帝如何碰見於自己同名的天符衛,又如何出征溟海的。他道:
“還沒講完麽?我快……困死了。老子先前……還重傷著呢,好歹讓我歇息……一會兒。”
老者低笑一聲,“你現時便已在夢裏了,又要去何處憩息?”
楚狂瞪著他,只覺身子沈重難當,身上創口也仍痛楚。可真要說來,他確也不知自己現時是醒是夢,只覺既有神識,那自己大抵是未死的。此時他心底裏僅有一個念頭:也不知方驚愚現時怎樣了?他被這老兒深更半夜擄到了這處,興許方驚愚不見他蹤跡,現時已急瘋了。
“好罷,那你快些講。”楚狂一面輕咳,一面道,“還有……你講的那個故事裏的……方憫聖,是我麽?”
“既是你,也大抵不算得是你。”老者神秘地一笑。
“仙山衛……還有我爹,都是現時……咱們知曉的那些人麽?”
老者笑而不言。楚狂不得回應,有些惱火,張口愈發話,卻又嗆咳得厲害,口裏滿是血腥味,待緩過來了,身上直冒虛汗,頭重腳輕。老者靜靜註視著他蒼白的面頰,道:“悠著些,你現時的傷勢也同死人無異了,莫要胡來,慢慢聽老朽道來罷。”
還有甚可講的?既至歸墟之後,白帝便折戟而歸,這是誰人皆知的傳說。老者似看穿了楚狂的不耐,又道:
“這故事你似是不愛聽,覺得同街談市語所差無幾,是麽?可你知曉為何白帝會在歸墟,也便是此地灰心冷意,最終歸返蓬萊麽?”
楚狂搖頭。
“你大抵也能想到的,是這鑿不開的冰壁。白帝出海後,鬥轉星移,一路歷盡艱險,橫渡溟海,然而卻在此地止步。因他在這道途上損兵折將甚多,起駕時隨扈五千二百一十五人,到了歸墟、鑿罷冰壁後,你猜還剩多少人?”
楚狂再度搖頭。
“五十八人!”老者狂笑,仿佛一匹受傷的惡獸,“煌煌鹵簿,最後竟只剩下五十八人!餘下的五千一百五十七人,或葬身溟海,或殞命於歸墟!”
寒風朔吹,風雪團簇,如有幽深的嗚咽劃破長空,此言蕩魂懾魄,令楚狂久久無話。
“白帝航行數月,即望見有冰壁橫亙眼前,高且堅,難以鑿破。他遣人去探,方知這冰壁綿延數千、甚而數萬裏,將仙山圍困其間。非但如此,蓬萊仍在向溟海底陷落,冰壁會愈來愈高、愈來愈不可破。”
“仙山在……下陷?”
“不錯,你可曾知曉‘歸墟’之義?有一本名叫《列子》的書冊道:‘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所謂‘歸墟’,便是百川流集之處,海中無底之谷,極為深寒。也便是說,冰墻之內,盡皆為‘歸墟’之域,蓬萊也在其內!”
楚狂渾身發寒。仙山自百年前便在往海中下陷,而百載之後,圍困仙山的冰壁已如千嶂,無人再可逾越。此地註定要陷落,而他們所居之處自始至終,便在“歸墟”的疆域之內。
“為何仙山會……變冷?為何會有這冰壁……困住仙山?”
“冰壁興許古已有之,然而近年來才教咱們發覺。這冰壁高而滑,上無立足點,白帝耗費千名兵卒,也未能翻越此壁。”
“那能開鑿麽?”楚狂說,“方才你也講了……白帝曾嘔心鏤骨……鑿這冰壁。”
老者搖頭。白翳在他眼底沈積,宛若江潮吹雪。一剎間,他身影佝僂,仿若老去數十歲。“不。白帝那時也已籌算過此事,但也正因此事,他方才萬念俱灰,就此自歸墟離去。”
大雪浹天,寒霜遍地,白帝城闕裏透進肅殺之氣。楚狂雖不啟口,但似有探詢之意。
“白帝籌算過,哪怕全仙山之人集結起來,共鑿冰壁,也絕不可能將其鑿穿。”
老者深吸一口氣,目光沈痛。
“蓬萊——註定會滅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漲海聲頻,天日茫茫。波光浮在海面上,如翯翯白羽。
姬摯坐於革輅中向外流眄,自在仙山邊域巡行後,他便偏愛去往鎮海門邊遙望溟海,沈思默慮。
天符衛也同姬摯一起坐在車輿裏。近日天子常緘口不言,他卻偏不安分,反而好動活潑了許多。此時但聽他道:“陛下,下臣同您講個故事可好?”不等姬摯發話,他便自顧自地道:“這是前些時日下臣聽聞的街談巷語,說的是古時有漁人迷途忘返,誤入一片桃花林,桃林盡頭是一處叫‘桃花源’的樂土。在那處,人人不受戰禍侵擾,也無風雪相襲,足食豐衣,怡然自得。可當那漁人穿過石山離開,又欲返身去找桃源時,卻發覺如何也尋不到那地了。”
姬摯斜睨他。天符衛又笑道:“傳說那漁人穿過的石洞大有玄機,自其中采鑿出來的石子叫‘桃源石’,若拿它鑄成門頁,穿過去後便會去往一片別樣的天地。後人不解其詳,故而再難尋見桃源……怎麽,陛下緘默不言,是不愛聽這故事麽?那下臣給陛下唱一支新學的小曲兒湊趣。”
還未等姬摯答話,他便清清嗓兒,唱起在烏臼胡同聽來的《掛枝兒》:“熨鬥兒熨不開眉間皺,快剪子剪不斷心內愁,繡花針繡不出鴛鴦扣……”
眼見姬摯只是瞠目,一言不發,他又道:“陛下若還不開懷,我給陛下跳新學的水袖舞?”說著,他笨手拙腳地跳起來了,只是極為滑稽。
姬摯終於眉關一松,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方憫聖,你這是怎的回事?才過了一段時日,你竟雜學旁收,學了這樣多的逗趣本事來。”
天符衛理直氣壯道:“下臣見陛下悒悒不樂,也欲為陛下分憂。”時光飛逝,他眉目較初見時已然靈動許多,教姬摯心頭寬慰。
少年天子笑了幾聲,將頭扭向一旁,望向溟海,難得揚起的口角又慢慢落下去了:“想必你也知曉朕的心憂之事,蓬萊朔風凜冽,黎民斷炊,朕又要如何方能救蒼生疾苦?”
海潮漲而覆落,波瀾時如峰聚,時如平地。天符衛沈默片時後道,“若這世上真有‘桃源’,穿過那山石便可抵達,想必陛下也不必怏然至此了。”
忽然間,他雙目一亮,撲到姬摯身前,像一條搖尾巴的小家犬,令姬摯不由得一驚:
“陛下,下臣忽又想起一事。您可曾聽聞否?以前曾有漁民在海中撈起黑石,好巧不巧,他們也將其命名作‘桃源石’!這石子也不知同方才下臣所述的那傳說有甚幹系,只是甚稀貴,在勢家間可賣高價。若陛下有意,下臣便將其搜羅來,教陛下仔細瞧瞧。”
“這石子朕倒是見過。但做這等痡師動眾之事又有何益?罷了罷了。”姬摯笑道。
“話雖如此,但陛下這些時日在此地盤桓,卻還未曾細看過鎮海石門罷?”天符衛道,“在‘桃源石’尚未成奇珍異寶的年月裏,營繕官以此石鑄成了鎮海石門。陛下請看,那石門便在您的前方。”
姬摯揚目望去,果見夕暉下遙遙矗立著一道漆黑石門,形影孤獨。他舒開眉頭,道:“不知穿過此門,真能去往桃源否?”
“陛下要去試試麽?”天符衛笑問道。夕暉在他們面目上抹上一層薄紅,此時的他們仿佛暫時脫卻偽飾,再非君臣,而是兩位年歲相仿而雀躍的少年郎。姬摯道,“只怕穿過那石門後,朕也會迷途忘返。”
“迷途忘返又如何?那處可是‘桃源’,古今人皆在苦尋的仙源靈境,尋常人還巴不得常住於那處呢。”
“可若回不來了,尋不見你,又當如何是好?”
姬摯莞然一笑,難得地現出一點稚氣未脫之色。
“你若不在,就連桃源也乏味黯色了。”
————
當。當。
桃工在工臺上反覆捶敲長刀。火星迸濺,刀身已變作長而赤紅的一條,仿佛嵌在天地間的一道傷痕。白帝望著刀刃,出神凝思。
過往遙遠蒙塵,已教他記不清。他自生在天家,自呱呱墮地起便受萬眾矚目,重任在肩。他不曾為自己而活,便如當初的天符衛一般處處受羈縛,宛若囚鳥,被旁人的砧錘敲打成形。
日覆一日,他皆在鑄劍池邊心神恍惚。守候蓬萊,這已是銘刻於他性命裏的使命,只要他在這世上多活一日,便絕不可不踐行此命。終有一天,數十位築工畢恭畢敬,在熱浪裏拖曳出一只石臺,上插一刀,刀身明亮流利,上嵌珠鱉之目,熠熠生輝。
“陛下,這是獻予您的寶刀,以英山赤金所鑄,熔煉龍骨,刀鋒甚是剛猛,只是刀柄燙如火燒,您拿起時,需仔細些。”
姬摯望向那刀,呢喃道,“真是一把好刀。”
這是一柄將用在儀禮中的天子佩刀,可姬摯並不將此當作飾物,反命築工將其砥礪開刃。他握住刀柄,果不其然,灼熱感入肉鉆髓,甚而可聞皮肉焦爛聲。築工們見狀,慌亂道:“陛下!”然而姬摯一揚手,止住了他們的驚呼。
“經籍有雲:‘有佛出世,號毗婆屍佛,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朕願以此刀殺盡一切惡鬼。”姬摯將刀端在手中,細撫其上水波一般的刀紋。
“往後它便叫作——‘毗婆屍佛’。”
“謝陛下賜名!”築工們跪倒了一片。姬摯握著刀柄,突而使力,手上青筋暴綻。突然間,一陣虎嘯龍吟聲響起,是刀身在石臺中擦磨。一道明光刺痛眾人眼簾,重若千鈞的毗婆屍佛刀被抽出石臺,現於世人眼前。
姬摯提著刀,卻仿若察覺不到其沈重,他接過匠工遞來的琺瑯金銀刀鞘,將其收入鞘中。走下工臺下的長階,他望見天上落起小雪,風煙潔白,滿世界如粉妝玉砌一般。
他開口,口裏呼出白霧,扭頭對身後的親從官道:
“傳令於眾仙山衛,亞歲前日,朕將行百神大祭。祭禮之後,當即出征九州。”
亞歲前的一日,黎明時分,白帝戴高山冠、素紗袍,乘金輅自齋宿處出。鹵簿儀仗五千九百一十人,密匝匝排列於鎮海門祭壇下。因準許民庶遠觀,故而四下裏人流如潮,攘攘熙熙。祭壇之上,白帝手捧祭文,長聲念誦:
“古今天子,受天明命,以道建統,垂示奕葉。朕纘詔丕圖,懸望殷足。然邇年來寒凍害稼,民力益困。今蓬萊既定,朕當指日巡征,以解群黎倒懸之苦!”
隨後少年抽刀指向蒼穹,刃光如炳炳寒星,仿若能照徹天地,讀祝官傳誦其辭,群氓歡聲若雷動。這不止是尋常祀禮,而是白帝向子民們闡明為何要陳師鞠旅的良機。
然而祀禮方畢,白帝走向鎮海門時,卻忽聽得幾道焦切的聲音:
“陛下,請留步!”
姬摯回首一看,卻見八位仙山衛著蕸葉形魚鱗甲,個個冷汗涔涔,拜倒在他面前。玉印衛叩首道:“還望陛下三思遠征一事,國不可一日無君!‘九州’虛如渺霧,怎能讓您涉險去尋?”
少年天子露齒一笑,狀似隨意地伸指一點:“你在耽心朕走後無人治國?這樣罷,谷璧衛、碧寶衛,你倆留下,守住蓬萊仙宮及仙山腹地;玉雞衛、玉玦衛,你二人昔年常幹戈征伐,身經百戰,便去守仙山邊疆罷,其餘人隨朕出征。待朕歸來,皆重重有嘉賞。”
“可……”碧寶衛閃爍其詞,然而還未及爭辯,便見姬摯緩緩抽出佩刀。
這定然是一柄重若千鈞的寶刀,抽出時刃身在鞘裏長嘯,如虎吼生風,一種無由的震撼自在場眾人心中湧現。冷光宛若懸天太白,灼刺著諸人眼目。忽然間,姬摯劈下一刀!猛風襲來,仿佛天摧地陷。
待眾人勉力張目,卻見一道巨壑橫亙仙山衛與白帝之間,白帝勁力透神,竟揮刀斬斷了祭壇。在場之人望著那如崖谷一般的深溝,莫不股戰而栗。
“夠了。”天子的目光居高臨下,猶如冷泉,“朕心已決,再不會聽爾等怯辭。若有忤逆,當同此壇。”
仙山衛們望著那巨壑,啞口無言。他們方才幾乎忘卻了,白帝也曾同他們苦征惡戰,也曾服食過雍和大仙所賜的“仙饌”,不是一個可任人拿捏的孩子。
一道鳴響破空而起,黎庶們仰面望去,但見少年天子將毗婆屍佛刀重重貫入鎮海門中。他厲聲向眾人喝道:
“朕去意已篤,便若此刀。待有人可撼此刀,再來向朕進言罷!”
最終,眾仙山衛垂首下拜。姬摯望他們一眼,旋身而去。百姓們望著那柄插於桃源石門上的刀,竊竊私議。刀影落在朝陽裏,仿佛孤仃仃矗立的一座碑碣。
然而無人料想到,往後近百載,此刀竟一直留於此門之上,直到八十一年後方有人將其拔出,令其重見天日。
————
歸墟之中寒雪連天,玉塵散落。白帝城中,老者的講述方告一段落。
“八十一年前,白帝自鎮海門出征,遠渡溟海。其間艱險自不必說,他們戴月而行,劈波斬浪,沖破大渦流,經鼇魚所掀風浪,終至歸墟。”
老者向著桃源石椅上的楚狂緩緩開口,“這些傳說大抵已傳於後世,而想必往後如何你也已明曉。”
楚狂自方才起便昏昏盹盹地聽著他所言,只知他講了一個甚長的故事,講的是白帝如何碰見於自己同名的天符衛,又如何出征溟海的。他道:
“還沒講完麽?我快……困死了。老子先前……還重傷著呢,好歹讓我歇息……一會兒。”
老者低笑一聲,“你現時便已在夢裏了,又要去何處憩息?”
楚狂瞪著他,只覺身子沈重難當,身上創口也仍痛楚。可真要說來,他確也不知自己現時是醒是夢,只覺既有神識,那自己大抵是未死的。此時他心底裏僅有一個念頭:也不知方驚愚現時怎樣了?他被這老兒深更半夜擄到了這處,興許方驚愚不見他蹤跡,現時已急瘋了。
“好罷,那你快些講。”楚狂一面輕咳,一面道,“還有……你講的那個故事裏的……方憫聖,是我麽?”
“既是你,也大抵不算得是你。”老者神秘地一笑。
“仙山衛……還有我爹,都是現時……咱們知曉的那些人麽?”
老者笑而不言。楚狂不得回應,有些惱火,張口愈發話,卻又嗆咳得厲害,口裏滿是血腥味,待緩過來了,身上直冒虛汗,頭重腳輕。老者靜靜註視著他蒼白的面頰,道:“悠著些,你現時的傷勢也同死人無異了,莫要胡來,慢慢聽老朽道來罷。”
還有甚可講的?既至歸墟之後,白帝便折戟而歸,這是誰人皆知的傳說。老者似看穿了楚狂的不耐,又道:
“這故事你似是不愛聽,覺得同街談市語所差無幾,是麽?可你知曉為何白帝會在歸墟,也便是此地灰心冷意,最終歸返蓬萊麽?”
楚狂搖頭。
“你大抵也能想到的,是這鑿不開的冰壁。白帝出海後,鬥轉星移,一路歷盡艱險,橫渡溟海,然而卻在此地止步。因他在這道途上損兵折將甚多,起駕時隨扈五千二百一十五人,到了歸墟、鑿罷冰壁後,你猜還剩多少人?”
楚狂再度搖頭。
“五十八人!”老者狂笑,仿佛一匹受傷的惡獸,“煌煌鹵簿,最後竟只剩下五十八人!餘下的五千一百五十七人,或葬身溟海,或殞命於歸墟!”
寒風朔吹,風雪團簇,如有幽深的嗚咽劃破長空,此言蕩魂懾魄,令楚狂久久無話。
“白帝航行數月,即望見有冰壁橫亙眼前,高且堅,難以鑿破。他遣人去探,方知這冰壁綿延數千、甚而數萬裏,將仙山圍困其間。非但如此,蓬萊仍在向溟海底陷落,冰壁會愈來愈高、愈來愈不可破。”
“仙山在……下陷?”
“不錯,你可曾知曉‘歸墟’之義?有一本名叫《列子》的書冊道:‘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所謂‘歸墟’,便是百川流集之處,海中無底之谷,極為深寒。也便是說,冰墻之內,盡皆為‘歸墟’之域,蓬萊也在其內!”
楚狂渾身發寒。仙山自百年前便在往海中下陷,而百載之後,圍困仙山的冰壁已如千嶂,無人再可逾越。此地註定要陷落,而他們所居之處自始至終,便在“歸墟”的疆域之內。
“為何仙山會……變冷?為何會有這冰壁……困住仙山?”
“冰壁興許古已有之,然而近年來才教咱們發覺。這冰壁高而滑,上無立足點,白帝耗費千名兵卒,也未能翻越此壁。”
“那能開鑿麽?”楚狂說,“方才你也講了……白帝曾嘔心鏤骨……鑿這冰壁。”
老者搖頭。白翳在他眼底沈積,宛若江潮吹雪。一剎間,他身影佝僂,仿若老去數十歲。“不。白帝那時也已籌算過此事,但也正因此事,他方才萬念俱灰,就此自歸墟離去。”
大雪浹天,寒霜遍地,白帝城闕裏透進肅殺之氣。楚狂雖不啟口,但似有探詢之意。
“白帝籌算過,哪怕全仙山之人集結起來,共鑿冰壁,也絕不可能將其鑿穿。”
老者深吸一口氣,目光沈痛。
“蓬萊——註定會滅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