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49章 心焰常熾

關燈
第149章 心焰常熾

馬隊行至於石州, 在石州府城中一家質鋪歇宿。當晚,主事接到消息,讓馬隊和所有質鋪夥計在第二日前往山中的道觀, 搬運道觀中所藏的簡牘。那些簡牘午後就裝上馬車。質鋪人數不夠, 主事留下李秾在內的十人,幫忙一起將簡牘運走。

李秾心情低落, 本想早些回到馬場,卻沒想到幾日後大家將馬車換成船只,直到數天後到達入海的港口,換成大船駛入茫茫東海。

東海一望無際,船在海中行駛,不知何處是目的。

質鋪的掌櫃核查過眾人身份之後倒也不瞞大家, 這些簡牘都是過去留下來的。這一趟是受上面的命令, 將它們運到東海中的海島保存。至於為什麽要將它們運走, 主事望著前方茫茫的海面,心情有些低沈地說,上面的幾位掌櫃都判定, 北境局勢撲朔迷離, 不久的將來,戰事一旦蔓延向南到石州, 道觀中這些簡牘必然逃不脫付之一炬的命運,因此要趁現在運走。

能將這麽多簡牘保存完好, 並不容易。李秾和大船上隨行的夥計們聊天, 卻發現他們之中多是出身底層的普通百姓。

直到開春時, 李秾才隨馬隊返回柑柵馬場。這時她才得知, 馬場中起了瘟疫,一半多的馬駒沒有挨過秋冬, 剩下的一百餘匹熬到開春,也還在相繼得馬瘟死去。

馬瘟不會傳人,馬夫們想盡辦法精心照料,將此前傳下來的經驗挨著一遍一遍地試,卻發現始終收效甚微。若這樣下去,到了夏季,馬場就不會再有馬了。

馬夫們用的方法五花八門,李秾無法可想,只能將剩下的馬駒編號,每日用紙筆記錄每匹馬駒吃了什麽,用了什麽方子,癥狀有何變化,試圖通過詳細的記錄找出有效的方法。

大夥正在著急之際,騮翁從骕化城帶回一個消息,翟掌櫃不遠千裏請了一位吐谷渾老獸師來給馬群診治。

是骕化城主理錦狐莊的翟氏?

李秾正楞神之際,帳棚厚厚的門簾一掀,走進來一個面色白凈的青年。

帳棚中的馬夫紛紛恭敬叫他:“翟掌櫃。”

翟九淵帶著眾人和請來的獸師去了馬棚,讓獸師給馬駒診斷,又讓眾人把從去年秋冬到現在的馬瘟癥狀說了一遍。

他在人群中無意中瞥見李秾,只見她捧著塊薄木板,正奮筆疾書,板上已寫了厚厚的一沓麻紙。

錦狐莊雖然富有,但也不能如此浪費紙筆。翟九淵正欲制止,李秾卻將那厚厚的一沓麻紙雙手遞到他跟前。

翟九淵打眼一看,紙張居然詳細地記錄了每只馬駒的癥狀。馬場中有十幾種馬駒,馬種不同,犯馬瘟的癥狀是所有不同的。方才馬夫們細細說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卻十分雜亂。

翟九淵將那沓紙遞給獸師,所幸獸師也是識字的。他接過去一看面露喜色:“這樣記著就清楚多了!翟掌櫃,我先去開個方子,今晚煮在鹽水中灌服試試。”

“請。”

馬夫們去幫著獸師煮鹽水,翟九淵叫住李秾:“你就是騮翁去年冬天帶到馬場的女子?”

李秾有些驚訝:“掌櫃的怎麽知道?”

翟九淵:“這片馬場歸莊裏管轄,進了人我自然知道。騮翁說你救過人,有俠義之心,並且勤奮聰慧。”

李秾淡淡一笑,搖搖頭,“不過是因為騮翁待人和善,是他發善心收留了我,我沒有他說的這麽好。”

翟九淵問李秾:“你能識字,想必是官宦人家出身?”

“先父是野川鎮販馬的農戶,小人是村野百姓家出身,祖輩都沒有出過官宦。”

翟九淵雖然年輕,見識卻不比普通人。他看李秾雖然身著粗布褐衣,對話之間卻自有一份篤定從容。他猜想,此人過去一定有些不同尋常的經歷,讓她在這偏僻寒冷的馬場也能獲得一份沈澱。

想到這裏,翟九淵突然想問李秾一個問題。

“你似乎是叫李秾?李秾,養馬在大晛乃是末技,你用紙筆寫了那麽多所見所聞,即使在獸師那兒有點用,也不過微學。你能讀書識字,即使是女子,也該有許多其他事可以做,不知為何會對這樣的微學末技有興趣?”

李秾一楞,想不到翟九淵竟問了她這樣一個問題。

其實她留在馬場不過是因為這兩年的機緣巧合。命運弄人,擺在她面前的選擇從來都不多,順勢而行,就走到今天這一步了。

若依他這麽說,養馬只能視為低賤之職,他們這些人也只能是低賤之人麽?

李秾認真想了想。

“翟掌櫃可讀過莊周?莊周的書中有位庖丁,庖丁善解牛,養馬若是末技,解牛豈不也是末技?庖丁之解牛,卻能做到既合乎音聲,自得其樂。又由技入道,不疑不惑。養馬雖屬末端,卻是不該輕賤的。”

這番話是李秾的心裏話,她是回答翟九淵,也是說給自己聽:“世間之道,正是寄於微學末技之中。翟掌櫃,養馬,其實並不輕賤……”

翟九淵聽她說完眼前一亮,頓時心情愉悅。

“你說得甚好!不過有一處我得更正。依我看呢,世間技藝就不該有什麽本末之分!”

馬夫在外間請示翟九淵,翟九淵走出帳棚,李秾跟在他身後。

他看翟九淵如此年青,看年紀不過而立,卻能在梁州主理錦狐莊,以翟氏的名義向朝廷輸送戰馬,想來應該地位不低。李秾跟在他身後,把心一沈,鼓起勇氣問道:“翟掌櫃,不知錦狐莊中有沒有雪淚蘚?”

翟九淵回過頭:“雪淚蘚?你問這東西做什麽?”

李秾追上去:“治病之用。若是有,我願意用付出一切代價去交換。”

李秾熱切地看著他,不過翟九淵的回答卻讓她大失所望:“沒有,我在梁州多年,只是聽說過這名字,卻從來沒見誰手上真的有過。”

想來這藥草該只是傳說。

李秾卻也不氣餒,又鼓起勇氣說:“翟掌櫃,你見多識廣,若是哪天你見何處有人售賣雪淚蘚,可不可以告知於我?”

經過方才的對話,翟九淵對衣著樸素的李秾心生好感。

“這恐怕很難,但我可以幫你另一件事,我可以幫你請求端木前輩常住梁州。”

李秾眼前一亮,這也很好了。

端木青棠醫術高超,但性情古怪且游蹤不定,李秾總是擔心不小心惹她不高興,她若是能常住梁州就好了。本書由LK團隊為您獨家整理

————

建康城,太初宮。

紫極殿東原有片園林。昌祐九年秋,這片園林被拾掇一新,其上新起一座閣樓,名為漪馨閣。閣樓是用這兩年各地商賈和黃保生那些義子的貢獻建起的,閣後水榭中還陸續進了不少珍禽。

皇甫震霆站在閣中俯瞰水榭,看到水面之上一對白鶴翩翩而過,煩亂的心情好了一些。

黃保生爬上樓中,躬身稟道:“陛下,奴婢領人來了。”

皇甫震霆回頭,黃保生身邊站了兩位女子。兩位都身著宮裙,但姿色神態卻跟後宮的宮妃明顯不同,姿色都令人眼前一亮,總算不再是他常見的那些庸脂俗粉。

“這次,算你還有點眼力見。”

黃保生面帶喜悅:“奴婢多謝陛下誇獎,這兩位女子仰慕陛下,能得見天顏,是她們的福分。”

漪馨閣建起之後,黃保生奉旨往裏帶了不少人,每次都是伺候幾天,就被隨意一個理由打發走了。此次的兩位,是他的義子花大價錢買的,不知能呆多久。不過這兩位女子的姿色確實國色天香。黃保生打量著,比後宮得寵的幾位都要高出好一截。

當晚,皇甫震霆果然歇宿在了漪馨閣,並賜了兩位女子美人的位份。

自去歲除夕以來,皇甫震霆此前頻繁發作的氣厥轉成了更嚴重的癔癥。那次上元被歹徒挾持,把他害慘了。癔癥發作起來,他便抑制不住地大吼、狂摔身邊的物事,此事只有身邊的內侍和幾位太醫知曉。

在漪馨閣摟著兩位新美人荒唐一夜,清早起來,兩位美人爭著給他束發戴冠,打開他發冠時一時噤了聲,卻又默默地不得不梳。

本書由LK團隊為您獨家整理

皇甫震霆你恍惚一笑,問道:“朕還沒四十歲,卻如此老態,是不是?”

兩位美人乖順地伏在他腳邊,“陛下正值壯歲,一點也不老。”

皇甫震霆拂開她們。沒人敢跟他說實話,他明明才三十九,登基不過九年,卸下身上的金玉之飾,看起來竟像老十幾歲一般衰頹。面色浮腫,謝頂,還有只有他自己能看出的畏首畏尾的氣質,這個四境的至尊之主,怎會如此難當?聯合薛亢和盧皇後謀劃奪得位置的時候,他所幻想的,跟現在全然不一樣……

半年來,皇甫震霆心境已然大變。父兄留給他的已然是個爛攤子,他收拾不了,錢漱徽收拾不了。趙執得錢漱徽提拔,將國庫的事情主動攬了過去。趙執在交廣二州設置濱海監,這幾年,原本匱竭的府庫靠濱海監的賦稅撐著,竟也支持到現在。這兩年各地商賈來京,貢獻都進了他的內庫。

既然內庫都充盈了,為什麽不能要點隨心所欲的東西。錢漱徽都走了,北地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收回來,元慶年間梁州被占,不也這麽過來了?

皇甫震霆對著銅鏡,正凝神細思。忽然聽內侍在外間稟告道:“趙執趙大人在紫極殿前請見陛下。”

皇甫震霆一擡袖將金梳拂到地上,朝門邊吼道:“朕沒空,誰也不見。”

內侍在閣外聽出他語意不佳,急忙退走。

“慢著,你去底下讓黃保生去回他。”

“是。”

趙執在紫極殿侯了半響,黃保生匆匆趕來問他什麽事,趙執想幹脆回去寫成奏折,改日再來。

趙執回到政事堂,將給謝賡的信又看了一遍。這是封長信,趙執讀畢,又提筆在後面加了不少未盡的話。

“用騎兵有十利: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敵虛背;三曰追散亂擊;……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騎戰利也。夫騎者,能離能合,能散能集;百裏為期,千裏而赴,出入無間,故名離合之兵也。(註)騎兵關鍵則在馬政,固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

北地回來之後,他和謝賡時常有通信。數月之間,兩人在信中達成共識。要對付拓跋虎文的鐵騎,大晛必須建起數萬騎兵方可與之匹敵。此事兩人越來越篤定,在來回的信中已開始討論細節。可趙執因身在中樞,更加明白此事要想做起,必然千頭萬緒。

北灤以武立國,拓跋虎文手下猛將如雲,邊境將士驍勇強悍,相比之下,大晛朝廷及建康城世家崇尚文雅風流,重文輕武,帶動四境之內軍民武力羸弱。就是戰力最強勁的長熇軍,自元慶以來也少經歷練,如今在邊境,只能堪堪以防禦之勢和覃骕對峙……

北灤馬種優良,建國時就有一只強大騎兵,到拓跋虎文即位,騎兵數量又擴充了數倍。騎兵所到之處,呼嘯如雲,而大晛邊境的騎兵只有幾千,且多用羸弱馬匹。以如此軍力比對來看,北境三州淪陷幾乎是必然……本書由LK團隊為您獨家整理

趙執心中憤憤,不小心擡手在紙上甩下一串墨點子。謝賡能在邊境收回五座城池,已是盡了他最大的力。

此事還須跟祖亮、兵部和太仆寺商議,然後由謝賡在邊境上書……

書吏在外間打斷了他:“大人,太仆寺丁大人到了。”

趙執放下筆,“請丁大人進來。”

丁栩今年五十出頭,在太仆寺卿這個位置上已呆了十年之久。騎兵之關鍵在馬政,今日趙執請他來,就是要向他了解大晛馬政的具體事務。

“丁大人請坐,我今日請你來只有一件事。謝大帥欲在國中建起三萬騎兵,不日就要上書陛下,謝帥在信中向我提起此事。我因怕早朝時陛下問起,政事堂對馬政一無所知,今日特請大人來專門請教。”

“左丞大人客氣,下官必定知無不言。”

書吏將一盞熱茶放在丁栩手邊,趙執便直接問道:“太仆寺明掌牧馬之政令,寺卿之下設牧師令,牧師令之下轄有馬苑。請問丁大人,如今大人之下,典牧署共有幾位牧師令,共有哪些牧場呢?所養馬匹多少?”

許是坐著不自在,丁栩站起躬身答道:“稟左丞大人,典牧署如今共有七位牧師令,其中有四位是以它職兼任,並未管轄馬苑,也就是說,典牧署只有三位牧師令,下轄兩處馬苑……”

“只有兩處馬苑?”

趙執一聲忍不住的追問,顯然極為震驚。丁栩頓了一瞬,繼續說道:“是,兩處馬苑。一處是京郊的青槐圍場。”

青槐圍場趙執很熟悉,圍場中所養的馬匹專供天子,用於乘輿服禦,其中的馬匹雖然名貴,但數量極少。青槐圍場平日裏還讓給宗室、禁軍和巡防營牧馬,但這些馬匹不屬軍馬範疇,不養在圍場中。

“還有另一處馬苑呢?”

“另一處馬苑,乃是位於涇州境內,涇水河谷之畔的涇藿苑。”

“此處有馬匹多少?”

“據上月牧師令報來,此季,涇藿苑共有牡馬二千,牝馬四千,五歲以下馬駒八百餘,總共約有七千餘匹。”

“不,丁大人可還記得,元慶初年間我朝不是有七處皇家馬場嗎?”

“下官記得,太仆寺的籍冊中確有記載,七處馬場是元慶初年的規劃,到了元慶十年,相繼建了五處。此後十幾年間,這五處馬場相繼廢弛,至元慶二十九年,便只剩下青槐和涇藿兩處,一直用到如今。這兩處的馬苑所養的馬匹,單就數量倒是未減少。”

趙執久久不語,只覺心底一片冰冷。

北灤軍光騎兵就不止五萬之數,而大晛天下八十七州,只有一個涇藿馬苑在供養戰馬,且數量只有七千之數,這七千之中選出供戰場所用的戰馬,數量不知又要減去多少。怎能不令人心驚?

怪不得梁州翟氏前後送來的八百匹馬,對邊境來說如此珍貴,能讓謝賡親自到塢堡城中來致謝。

“另外三處皇家馬場位於何地?是如何荒廢的?”

“另外三處馬苑,均位於涇、梁二州。因元慶以來,馬政廢弛,馬苑之中便漸漸不再養馬。還另有一個重要原因,乃是馬種難得。我大晛自有的馬種四肢耐力不足,不善奔襲,若要飼養戰馬,每年須以大量財物從天山等地乃至北灤、吐谷渾兩國買進馬種。元慶後期,戶部不再將買馬的支出劃給太仆寺,此事便就此作罷……”

丁栩不愧做了十年太仆寺卿,對趙執所問都能詳細道來,並且時間、數量不出差錯。只不過,趙執聽了只覺得心裏堵得難受。

“就此作罷”四字從丁栩口中說出時,趙執甚至忍不住想,不止北境,恐怕此後,北灤鐵蹄將在大晛全境一往無前了……

他又追問道:“北境大軍中的戰馬,每年有多少匹由涇藿苑輸給?”

丁栩看趙執臉色不好,卻也不好不答。“稟大人,涇藿苑每歲供給軍中戰馬約二千餘。”

趙執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丁大人,紹元以來,涇藿苑還有無每年從外域購入馬種?”

“自元慶後期就沒有了。只有京郊的青槐圍場,為供給天子鑾輿,太仆每年還派人采購馬種。”

趙執聽畢又沈默了好一陣,“我知道了,辛苦丁大人來一趟,你自去忙吧。”

丁栩穩重地施禮,“下官告退。”

寫給謝賡的信已至結尾,趙執想了許久,提筆塗掉落款,繼續在信上寫,不知不覺變成奮筆疾書。大晛馬政荒蕪至此,謝賡和十萬軍士在邊境奮力拼殺,身後又有多少憑恃?

————

元驥和靳三被叫來時,政事堂的廳內已經天黑。

“郎主,有何事吩咐?”

元驥重入朝堂後在大理寺領職,趙執正有意將他調到政事堂中,此時將好這件事交給他。

“元驥,靳三,我命你們二人今晚準備,明日一早出發,帶人前往西北梁、涇二州,此行任務有三。一,查看二州廢棄的三處馬苑是何狀況;二,前往涇藿馬苑,點數苑中太仆供職人員及馬匹確數;這兩件,交給元驥。三,梁州骕化城有商賈翟氏,找到商賈翟氏,問明其馬場詳址,前往查看。攜我的一封印信,如有可能,請他來京與我一見。翟氏不是朝廷中人,後一件,就交給靳三。”

事發突然,不過元驥和靳三這幾年已習慣了,站在堂中領了命,又問了幾個問題,便告辭各自回去準備。

趙執最後叮囑:“此事從速,二十日五之內向京城寄來消息。”

————

帝京春夏,荷葉田田,楊柳蔭深。

兩封急件分別從梁州隨信鴿飛到京城。

一封是端木青棠寄給太醫院李正的。李正回鄉丁艱,未滿三年,被宮中提前召回。他從徒弟家回來,路過津陽門附近的鴿房,取了給自己的信筒。看了看是來自梁州,便當即打開。時端木青棠給他的一封信,信難得地寫得長。信中寫了種種癥狀,是她手中正在醫治的病人。端木青棠詳述自己施針及用藥及病狀的變化,想問李正這樣的癥狀他是否別有良策,末尾又提了一句大晛皇宮之中有無雪淚蘚,價值幾何。

李正越讀越覺得這癥狀有種熟悉之感,待讀到最後,只見端木青棠寫道,她現在手中的病人,就是數年前他帶上鹿臺嶺求醫的那女子。

是李秾!李正不自覺一陣欣喜。醫者有惻隱之心好生之德,何況他和李秾十分相熟。李秾怎會如此頑強,能撐到現在!

更沒有想到,機緣之下,端木青棠肯為她療治頑疾了。只是不知這其間發生了什麽。

李正長籲短嘆地感嘆兩番,這才將信紙揣進懷中,滿心喜悅地準備到宮中去查閱典籍。他一轉身,卻差點撞上一個人。

來人一身寬大緋袍,正從鴿房取了個袖珍信筒,捏在手裏,看到李正先開口問候:“建寅兄,別來無恙。”

李正一楞,隨即躬身施禮,“經年不見,大人別來無恙?”

趙執伸手扶起他:“無恙,不必客氣,你什麽時候回京的?”

“在下前日方歸。大人也有信件寄來此?”

“是,剛剛取得。”趙執晃晃手中的竹筒,上面寫有梁州的小字。“我看你行色匆匆,似是有急務,兄請先行。”

李正轉身欲走,卻忽然想起懷中的信跟李秾有關,而李秾,是眼前之人的……李正隱隱知道些他們之間的關系。

當初是他幫李秾向所有親近之人瞞過了病情。他雖然是從李秾之請,此後回到家鄉,每每想起,卻總是忍不住自責。他自己醫術有限,可若是他告訴了趙執和謝賡二人,以這兩人的身份權勢,找遍天下,未必就找不到可以醫治李秾的神醫和良方。因此每每想起這件事,李正越來越覺得,當初是不是不幫李秾隱瞞才是對她好,為何他就真的聽了她的請求,放任她一個女子孤身離去自生自滅……這件事想得他懊悔,幾年間頭發都白了小半。

趙執轉身上馬,李正突然叫住他:“大人!大人這幾年,可知道李娘子的去處?”

春夏清涼的陽光下,趙執有片刻的怔楞。“建寅兄說什麽?”

“我回鄉這幾年,有一件事十分愧悔。當初幫李娘子隱瞞了她的病情,看著她孤身離去。我本以為她已並入膏肓不治而亡,今日卻意外收到了關於她的消息,真是神佛庇佑!”

李正的嘴巴一張一合,趙執騎在馬上,卻覺得好似聽不懂他說的話。李秾,不治而亡……這是什麽?

趙執忘了從馬上下來,只神色大異地看著李正。“李秾發生了什麽?請建寅兄詳述。”

“昌祐七年冬,李娘子請求我隱瞞了她身上的絕癥,獨自一人離京而去。我從她之請,為她瞞過大人和謝侯爺的問詢,此事,從那時到現在,我十分後悔。不過,此癥如今看來並非絕癥,李娘子意志堅定,竟到現在還好好活著。我這信中寫了她的情況,我細想這癥狀,也並非不可醫……”

趙執胸中如同火焚,“你說,她如今在哪裏?”

“在梁州,我這友人寄來的信中說李娘子在梁州。”

某個奇異的想法襲擊了趙執腦海,他猛地想起手中的信筒。細細展開筒中的信紙,是靳三的來信。

趙執讀到,在半篇寫梁州翟氏的文字之後,靳三也有些驚奇地向他匯報:今在柑柵圍場,竟突遇李秾。靳三問道,郎主,可否要出示印信,將她隨翟氏一同請回京中?

風過禦街,拂起趙執寬大的袍袖,他只覺得胸口那團焰火被風吹得狂亂。

“不必了,我自去找她。”

註:轉引自孫臏兵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