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玉米
關燈
小
中
大
第206章 玉米
六部忙於督促城池選建,這事兒工部尚書取了個巧,學著江無眠當年起造嶺南諸多民居的架勢,“所需磚石木料砂漿灰漿一應建材,運送至兩道,所需量甚大,非一時完工。依老臣之見,不若趁此時起工程隊暫先測量繪制圖紙,好生有個定數。”
要動員百姓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涉及到戶籍核對勘驗皆是要萬分小心,不能讓人在這等緊要關頭生出亂子,反倒不美。
另外是遷徙時間、路線,到底走哪個地方,沿途留下多少人馬,全是問題。
且要送過去的人手與物件頗多,需不需要專門修路,也是個議題。
照江無眠曾不計成本地修路,收取養護費的法子,不是不行,只是眼下要修的何止民路,還有官道。
總不能這也讓給商戶,有失體統不說,還會讓百姓看到朝中重商之行,長此以往,本末倒置,民不聊生,大周何來安寧?
戶部新上任的尚書琢磨著,“城中有工程隊,可雇傭熟手,趁秋收事畢,風雪尚未降下,前往邊關教導。另一邊仰仗邊民,啟用降伏別部,日以繼夜,自邊關起修整路途。冬日不好動工,暫做繪圖也是好準備。”
建元帝頷首,允準此事。
便有翰林院奮筆疾書,落於紙上,寫成皇命,交與底下眾人。
提到修路,建元帝驟然想起一件事來,他記得江無眠造了一截軌道,此事就沒了下文,這會兒運東西,該是能用上才對。
江無眠慢吞吞報了一段數據,“……陛下,便是用此精鋼,使鐵軌用到今日,便宜一些,諸如嶺南木軌,已是換了幾遭。”
那木軌說便宜也不便宜,需修整土地,夯實土壤,再做地基,然後才是鋪成的灰路,鑲嵌的軌道。
當年花了大價錢的東西,放在今天也是耗費頗多。得了一個匈奴的財富,大周雖然出得起,但也要看性價比不是?
若是能研制蒸氣,使驅使動力更上一層樓,這鐵軌鋪造起來才不會心疼。
現在,還是省省吧,修路就挺好的,真的。
建元帝聽完不吭聲,他是有錢,但是大周卻更能花錢,尤其是江無眠,給他三個大錢,他都能花幹凈再帶回來六個大錢欠債,回頭是能賺回來,可花出去時如同流水,是個人看著就心口疼。
此事畢,戶部再提一事,“魚鱗圖冊要按當前劃分,一應糧種作物農具皆是不少。肥料之事,也要人重新衡量。”
匈奴不是不事生產,只是年開春種了一地,夏日就要北上避暑草場,秋日裏避風趕路,順便找大周打谷草,一年下來何等光景自然知曉。
種的青稞大麥還不如牧草高,不如東來打谷草,一來二去,再沒人種糧食了。
這農作物的情況還是鴻臚寺的人連夜翻找出來的,舊書上解釋的意思是地方苦寒,一年內四月到八月,最多四個月的氣候溫和。
向前數日子,倒春寒未過,向後看,草原已起白毛子,部落的人多半移居到了過冬草場。
從天時上來講,此地確實不好得萬畝良田,但江無眠想到當前西域等國商路,各類瓜果堅果等物少不得,每年各小國也會千裏迢迢送來玉石和貢果,博得一個貿易機會。
所以,人到了地方上,吃是有的吃,就是吃不飽。如今這喝可能也不太成問題——地下水炸出來成了湖泊,雖有地陷之疑,可總歸是個能飲用的。
柴火也不必擔憂,煤炭產量穩定,日後只會越來越多,斷然少不了的。
問題在於,那處百姓的生計在哪兒,要如何才能安居下來。
養羊需時間,沒有一年半載不成事,羊毛時間再短,少不得三個月到半年,這期間的生計如何算。
朝中無法撥了這麽多的糧食過去,那不現實。
匈奴的土地上有什麽?
鹽湖、礦產、糧食。
江無眠心中有了盤算,正好趕上歸家休沐之時,痛痛快快沐浴完,去書房翻看書籍時,就見白楚寒正坐在書案後奮筆疾書。
他動作輕,卻被人發覺,正好白楚寒撂下了筆,借著鴨子燈曬幹墨跡。
“師弟來的正好,武備學院已是選定,待過了這段時間能有定處。恰逢這回運送糧草物產,為兄計劃帶諸多學子前去游學一番。”
武備學院一開,京中將領的二代三代都掛上了名,白楚寒無意和底下人為難,同時也想選幾個好苗子承繼一身本事,他自當是要好好“選拔”的。
正好這次是一個考核的大好時機,匈奴已滅,帶去邊關看曾經戰場游學一番,就是不知他們吃不吃得苦頭了。
白楚寒看得長遠,未來數十年內和突厥打不起來,但互有探子探明底細是必然的事,戰場必定在海上,敵人之一就是倭寇。
數十年,足以讓建元帝退位,下一任天子是守成之君,讓其攻城略地,前往征戰是不能了,只好多挑選能臣幹將彌補一二,省得來日被人達到家門口還無力迎敵。
江無眠和他看法相似,因而一直未曾接觸過東宮。
要是能在建元帝在位期間,打開四方局面,留給太子守成也沒什麽。
關鍵北有突厥,東有倭寇,南洋之地百國翹首觀望,又有西洋伺機在旁。
如何能以“守成”二字應對當前局勢?
師兄弟兩人看不好這位儲君,這份心思藏得深,未叫他人探清了去,眼下也是不置一詞,只專註寫明折子。
“匈奴的天時、水文、土壤以及病蟲害,皆是不明,糧食種不得好,卻有玉石礦產瓜果與鹽湖。”江無眠數來幾個商隊在西域的,還提及了曾經的夏家,“行西商道,過玉門關,隨行攜百匹綢緞絹布、瓷器碗盞、栗谷稻米不計其數,與之交易牛羊馬匹、幹果玉石。”
這麽一看地方就好了許多,有買賣可做,日後不愁再起。
他還拋出了鹽湖一事,大周與匈奴曾有互市,多以糧食交換牛羊,有馬匹也是不能上戰場的駑馬,除此以外就是例行走私的那幾樣,無外乎銅鐵銀錢之類,可是不見匈奴要鹽。
“打仗吃喝都要鹽,匈奴既然能拉起來這般龐大軍隊,與我朝對陣多年,鹽產量應不低。”
只要找出這等地方,就能拉起來幾支鹽商!
餘閣老也是如此看法,朝中需接管鹽引之流才好杜絕商隊走私,擾亂鹽價,以至民生不穩。
休沐不過一日,次日又接連入禦書房面見建元帝,聽候傳召。
兵部先行處理叛軍別部之類,都是人口,先當牛馬開荒地找草場用,這年頭,牲畜比人精貴,還是用外人的好。用人之餘,還要防備他們反叛,故而此事要找個老成持重的去幹,戶部侍郎與兵部侍郎頂上來。
於是幹活的就剩了一個江無眠,石遙只負責動動嘴皮子,江無眠要及時交代事情、還要從其他部門——尤其是禮部——拉人幹活,這就考量他臉皮和識人之能的時候了。
除此之外,定北軍一方不能放松警惕,萬一突厥此刻起事,大周動搖不了國本,但也會混亂一段時間,為日後埋下隱患。
鴻臚寺給六部送各種文書材料的空閑,還要敷衍突厥。
今年眼看是沒時間商議了,要不你們再和大汗傳個信,在大周過個年再走?
突厥使者哪兒敢說不,當下連連笑著送人出驛館,回頭關起門來不敢再出門。
幾年前,使者團還有人要出去吃喝鬧事、做點強搶民女、白吃幹飯不付錢的惡霸之事。
現在見了大周針對匈奴的一系列措施,誰敢多言半字,使者當即斷其一指找鴻臚寺賠罪。
大周已然不是之前剛立朝時的大周,彼時動亂之際都能叫人摸到突厥王庭去,現在實力更上一層樓,豈不是也能將突厥滅國!
雖然以當前形勢看,大周抽調不出人手來,可一旦對方真要不計成本發難,突厥也只有亡國一路可言。
這就是有個不對付的強大鄰居壞處,時刻要掂量自己的籌碼,沒了就要服軟,活命的事兒不丟人。
這廂使者正認真觀察大周接下來的動向,好向突厥報信,那邊江無眠正在找皇帝獻寶,這會兒玉米已是成熟,且經過暖房和室外種植,選育出了幾個良種。
江無眠把歷年觀察報告和前兩次的結果擱在建元帝面前,臉上也不由放出兩三分喜色來。
糧食來的正好,再種植一些選育了良種,就能第一時間送到兩道去。
玉米畝產現在和小麥比不了,難得的是全身都是寶,從葉子到玉米芯都能吃用,利用率頗高。
“此事當真!?”建元帝嘶啞的嗓子差點劈音,驚得江無眠連忙看總管。
最近一個月上朝的朝臣都是這個毛病,話說的太多嗓子疼,要做的事情又急又多,以至於人常常上火。
牙齦出血、嘴角起泡、口內生瘡,都太常見了,但是建元帝的嗓子怎麽更嚴重些,耳朵一聽仿佛就要失音似的。
總管匆匆倒了溫熱白水,就此吞服一枚潤喉丸藥,建元帝冷靜下來,恢覆常態。
“當真,七月裏剛得的,那會兒朝中正忙碌著,不好遞消息,微臣家裏就給收了。適逢昨日休沐,微臣得知此事,收拾收拾就來尋陛下。”
這一茬是依照南方時間種植的春玉米,在京師種植的話,天氣太冷,只能種在暖房裏才成株。
記錄玉米成長時間的學生根據經驗,又在四月底種植了一茬玉米,這回種在外邊,也就是他呈現給建元帝的這部分。
江無眠側身讓出跟隨自己的一幹人等,沒有居功,而是一一點名,誰負責暖房,誰負責外面,誰負責肥水多的,誰負責土壤貧瘠的。
被點到的年輕人有的拘束有的緊張有的羞紅了耳朵,卻也利索磕頭,好好跪拜了一番建元帝。
建元帝心情大好,和藹地喚人起來,一一問過相應問題。
建元帝指的是一株種在室外的,正常照顧的玉米植株,負責照顧此物的學生看了一眼建元帝又見江無眠微微頷首,大著膽子出來回話。
“回陛下,這是於暖房外種植的玉米,四月底種植,約莫七月中正好成株。”
那底下還帶著泥土,叫人仔細包了,沒能露出一點蹤跡。
提著東西的是小黃門,建元帝也不怕裏面藏著匕首之類,直接讓人放在窗邊的桌子上,借著日光好生打量。
玉米稭稈約有人高,將近是小樹苗的模樣,建元帝饒有興趣,還上手搓了搓葉子,和麥芒一樣紮人。
得了建元帝允準,學生上前一步,撥開已經泛黃的玉米皮,露出裏面的玉米粒來,飽滿圓潤,確實是好種子。
“陛下請看,此物正是果實,內附芯上,玉米果磨了能成粉面,與白面不同,此物不用去皮,直接扒開外皮搓下果粒,就能上碾磨面。”
建元帝不是不食人間五谷的皇帝,他也是從農田裏出來的,自然知道白面、麩面是何物。
見他有興趣聽,另一學生又上前來,他身後的小黃門也隨之將托盤放到桌上,黃白相間的顆粒在太陽下熠熠生輝,不愧是玉米之名。
這位不敢擡頭看,只是盯著托盤裏熟悉的玉米面道:“玉米磨成粉面後做出黃面饅頭能飽腹,口味不好,但比麥麩味美。還能做成鍋餅、摻和白面做饅頭,吃起來越嚼越香。直接下鍋,滾水煮成玉米糊,冬日裏喝上一碗能暖半日身子!”
聽得建元帝一陣心動,恨不能當場做一桌玉米宴來品嘗。
江無眠又道:“依照當前的產量,一畝地應在一石到兩石之間。這並非是良種,還需要多年選育,再過兩三年,加上肥料,畝產三石應不是問題。”
玉米吃肥料,暖棚裏發酵的上好腐殖土肥料都添到了玉米地裏,故而今年這玉米長勢喜人,他還挑了個好的送到了建元帝面前。
“大善!”建元帝連聲稱讚,朝中正是用糧之際,現在吵得不可開交,就是因為當地氣候問題,不太適合種麥子。
距離邊關近的草場,八月底或是九月裏會起白毛雪。深入草原一些,八月初的天就不太行,那會兒已有匈奴拔帳前往過冬草場。
放在大周,這本該到了秋收曬麥、祛除水汽稱量糧食填充糧倉之時。趕上這種天,要怎麽曬,只能等著風雪卷走一年收成!
算下來,邊關春播就是三月底四月初的,再向北一些就得四月底五月初才算開春。
這麽一看,玉米種完就能播種冬小麥,一年兩作,時間豈不是正正好!這多出一季糧食,能養活多少人口?
再聽這小子說什麽,畝產能將近兩石,這還不是良種,需要再加選育,或許能達三石之多!
小麥經由千百年選育才得這等畝產,玉米才剛現世,就能得如此之多,好東西啊!
江無眠又提了下它的作用,使得建元帝喜不自勝,看玉米稭稈的眼神更加驚喜。
這東西能餵養牛羊?
更適合了不是!
瓊川與羅川兩省正要養殖牲畜,正好提供了一種新草料。對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又多一種糧食,家裏也能養些雞鴨,過年時沾上一口肉味!
建元帝好似已看到家家戶戶炊煙升起,再無饑荒之年人相食、餓殍遍地的場景。
他對著玉米強行讓自己冷靜,轉了幾圈張嘴便道:“召請內閣、六尚書入殿詳談!”
江無眠:“……”
有幾位大人得建元帝體恤,多休沐兩日恢覆元氣,結果今日就被喊回來幹活,苦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六部忙於督促城池選建,這事兒工部尚書取了個巧,學著江無眠當年起造嶺南諸多民居的架勢,“所需磚石木料砂漿灰漿一應建材,運送至兩道,所需量甚大,非一時完工。依老臣之見,不若趁此時起工程隊暫先測量繪制圖紙,好生有個定數。”
要動員百姓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涉及到戶籍核對勘驗皆是要萬分小心,不能讓人在這等緊要關頭生出亂子,反倒不美。
另外是遷徙時間、路線,到底走哪個地方,沿途留下多少人馬,全是問題。
且要送過去的人手與物件頗多,需不需要專門修路,也是個議題。
照江無眠曾不計成本地修路,收取養護費的法子,不是不行,只是眼下要修的何止民路,還有官道。
總不能這也讓給商戶,有失體統不說,還會讓百姓看到朝中重商之行,長此以往,本末倒置,民不聊生,大周何來安寧?
戶部新上任的尚書琢磨著,“城中有工程隊,可雇傭熟手,趁秋收事畢,風雪尚未降下,前往邊關教導。另一邊仰仗邊民,啟用降伏別部,日以繼夜,自邊關起修整路途。冬日不好動工,暫做繪圖也是好準備。”
建元帝頷首,允準此事。
便有翰林院奮筆疾書,落於紙上,寫成皇命,交與底下眾人。
提到修路,建元帝驟然想起一件事來,他記得江無眠造了一截軌道,此事就沒了下文,這會兒運東西,該是能用上才對。
江無眠慢吞吞報了一段數據,“……陛下,便是用此精鋼,使鐵軌用到今日,便宜一些,諸如嶺南木軌,已是換了幾遭。”
那木軌說便宜也不便宜,需修整土地,夯實土壤,再做地基,然後才是鋪成的灰路,鑲嵌的軌道。
當年花了大價錢的東西,放在今天也是耗費頗多。得了一個匈奴的財富,大周雖然出得起,但也要看性價比不是?
若是能研制蒸氣,使驅使動力更上一層樓,這鐵軌鋪造起來才不會心疼。
現在,還是省省吧,修路就挺好的,真的。
建元帝聽完不吭聲,他是有錢,但是大周卻更能花錢,尤其是江無眠,給他三個大錢,他都能花幹凈再帶回來六個大錢欠債,回頭是能賺回來,可花出去時如同流水,是個人看著就心口疼。
此事畢,戶部再提一事,“魚鱗圖冊要按當前劃分,一應糧種作物農具皆是不少。肥料之事,也要人重新衡量。”
匈奴不是不事生產,只是年開春種了一地,夏日就要北上避暑草場,秋日裏避風趕路,順便找大周打谷草,一年下來何等光景自然知曉。
種的青稞大麥還不如牧草高,不如東來打谷草,一來二去,再沒人種糧食了。
這農作物的情況還是鴻臚寺的人連夜翻找出來的,舊書上解釋的意思是地方苦寒,一年內四月到八月,最多四個月的氣候溫和。
向前數日子,倒春寒未過,向後看,草原已起白毛子,部落的人多半移居到了過冬草場。
從天時上來講,此地確實不好得萬畝良田,但江無眠想到當前西域等國商路,各類瓜果堅果等物少不得,每年各小國也會千裏迢迢送來玉石和貢果,博得一個貿易機會。
所以,人到了地方上,吃是有的吃,就是吃不飽。如今這喝可能也不太成問題——地下水炸出來成了湖泊,雖有地陷之疑,可總歸是個能飲用的。
柴火也不必擔憂,煤炭產量穩定,日後只會越來越多,斷然少不了的。
問題在於,那處百姓的生計在哪兒,要如何才能安居下來。
養羊需時間,沒有一年半載不成事,羊毛時間再短,少不得三個月到半年,這期間的生計如何算。
朝中無法撥了這麽多的糧食過去,那不現實。
匈奴的土地上有什麽?
鹽湖、礦產、糧食。
江無眠心中有了盤算,正好趕上歸家休沐之時,痛痛快快沐浴完,去書房翻看書籍時,就見白楚寒正坐在書案後奮筆疾書。
他動作輕,卻被人發覺,正好白楚寒撂下了筆,借著鴨子燈曬幹墨跡。
“師弟來的正好,武備學院已是選定,待過了這段時間能有定處。恰逢這回運送糧草物產,為兄計劃帶諸多學子前去游學一番。”
武備學院一開,京中將領的二代三代都掛上了名,白楚寒無意和底下人為難,同時也想選幾個好苗子承繼一身本事,他自當是要好好“選拔”的。
正好這次是一個考核的大好時機,匈奴已滅,帶去邊關看曾經戰場游學一番,就是不知他們吃不吃得苦頭了。
白楚寒看得長遠,未來數十年內和突厥打不起來,但互有探子探明底細是必然的事,戰場必定在海上,敵人之一就是倭寇。
數十年,足以讓建元帝退位,下一任天子是守成之君,讓其攻城略地,前往征戰是不能了,只好多挑選能臣幹將彌補一二,省得來日被人達到家門口還無力迎敵。
江無眠和他看法相似,因而一直未曾接觸過東宮。
要是能在建元帝在位期間,打開四方局面,留給太子守成也沒什麽。
關鍵北有突厥,東有倭寇,南洋之地百國翹首觀望,又有西洋伺機在旁。
如何能以“守成”二字應對當前局勢?
師兄弟兩人看不好這位儲君,這份心思藏得深,未叫他人探清了去,眼下也是不置一詞,只專註寫明折子。
“匈奴的天時、水文、土壤以及病蟲害,皆是不明,糧食種不得好,卻有玉石礦產瓜果與鹽湖。”江無眠數來幾個商隊在西域的,還提及了曾經的夏家,“行西商道,過玉門關,隨行攜百匹綢緞絹布、瓷器碗盞、栗谷稻米不計其數,與之交易牛羊馬匹、幹果玉石。”
這麽一看地方就好了許多,有買賣可做,日後不愁再起。
他還拋出了鹽湖一事,大周與匈奴曾有互市,多以糧食交換牛羊,有馬匹也是不能上戰場的駑馬,除此以外就是例行走私的那幾樣,無外乎銅鐵銀錢之類,可是不見匈奴要鹽。
“打仗吃喝都要鹽,匈奴既然能拉起來這般龐大軍隊,與我朝對陣多年,鹽產量應不低。”
只要找出這等地方,就能拉起來幾支鹽商!
餘閣老也是如此看法,朝中需接管鹽引之流才好杜絕商隊走私,擾亂鹽價,以至民生不穩。
休沐不過一日,次日又接連入禦書房面見建元帝,聽候傳召。
兵部先行處理叛軍別部之類,都是人口,先當牛馬開荒地找草場用,這年頭,牲畜比人精貴,還是用外人的好。用人之餘,還要防備他們反叛,故而此事要找個老成持重的去幹,戶部侍郎與兵部侍郎頂上來。
於是幹活的就剩了一個江無眠,石遙只負責動動嘴皮子,江無眠要及時交代事情、還要從其他部門——尤其是禮部——拉人幹活,這就考量他臉皮和識人之能的時候了。
除此之外,定北軍一方不能放松警惕,萬一突厥此刻起事,大周動搖不了國本,但也會混亂一段時間,為日後埋下隱患。
鴻臚寺給六部送各種文書材料的空閑,還要敷衍突厥。
今年眼看是沒時間商議了,要不你們再和大汗傳個信,在大周過個年再走?
突厥使者哪兒敢說不,當下連連笑著送人出驛館,回頭關起門來不敢再出門。
幾年前,使者團還有人要出去吃喝鬧事、做點強搶民女、白吃幹飯不付錢的惡霸之事。
現在見了大周針對匈奴的一系列措施,誰敢多言半字,使者當即斷其一指找鴻臚寺賠罪。
大周已然不是之前剛立朝時的大周,彼時動亂之際都能叫人摸到突厥王庭去,現在實力更上一層樓,豈不是也能將突厥滅國!
雖然以當前形勢看,大周抽調不出人手來,可一旦對方真要不計成本發難,突厥也只有亡國一路可言。
這就是有個不對付的強大鄰居壞處,時刻要掂量自己的籌碼,沒了就要服軟,活命的事兒不丟人。
這廂使者正認真觀察大周接下來的動向,好向突厥報信,那邊江無眠正在找皇帝獻寶,這會兒玉米已是成熟,且經過暖房和室外種植,選育出了幾個良種。
江無眠把歷年觀察報告和前兩次的結果擱在建元帝面前,臉上也不由放出兩三分喜色來。
糧食來的正好,再種植一些選育了良種,就能第一時間送到兩道去。
玉米畝產現在和小麥比不了,難得的是全身都是寶,從葉子到玉米芯都能吃用,利用率頗高。
“此事當真!?”建元帝嘶啞的嗓子差點劈音,驚得江無眠連忙看總管。
最近一個月上朝的朝臣都是這個毛病,話說的太多嗓子疼,要做的事情又急又多,以至於人常常上火。
牙齦出血、嘴角起泡、口內生瘡,都太常見了,但是建元帝的嗓子怎麽更嚴重些,耳朵一聽仿佛就要失音似的。
總管匆匆倒了溫熱白水,就此吞服一枚潤喉丸藥,建元帝冷靜下來,恢覆常態。
“當真,七月裏剛得的,那會兒朝中正忙碌著,不好遞消息,微臣家裏就給收了。適逢昨日休沐,微臣得知此事,收拾收拾就來尋陛下。”
這一茬是依照南方時間種植的春玉米,在京師種植的話,天氣太冷,只能種在暖房裏才成株。
記錄玉米成長時間的學生根據經驗,又在四月底種植了一茬玉米,這回種在外邊,也就是他呈現給建元帝的這部分。
江無眠側身讓出跟隨自己的一幹人等,沒有居功,而是一一點名,誰負責暖房,誰負責外面,誰負責肥水多的,誰負責土壤貧瘠的。
被點到的年輕人有的拘束有的緊張有的羞紅了耳朵,卻也利索磕頭,好好跪拜了一番建元帝。
建元帝心情大好,和藹地喚人起來,一一問過相應問題。
建元帝指的是一株種在室外的,正常照顧的玉米植株,負責照顧此物的學生看了一眼建元帝又見江無眠微微頷首,大著膽子出來回話。
“回陛下,這是於暖房外種植的玉米,四月底種植,約莫七月中正好成株。”
那底下還帶著泥土,叫人仔細包了,沒能露出一點蹤跡。
提著東西的是小黃門,建元帝也不怕裏面藏著匕首之類,直接讓人放在窗邊的桌子上,借著日光好生打量。
玉米稭稈約有人高,將近是小樹苗的模樣,建元帝饒有興趣,還上手搓了搓葉子,和麥芒一樣紮人。
得了建元帝允準,學生上前一步,撥開已經泛黃的玉米皮,露出裏面的玉米粒來,飽滿圓潤,確實是好種子。
“陛下請看,此物正是果實,內附芯上,玉米果磨了能成粉面,與白面不同,此物不用去皮,直接扒開外皮搓下果粒,就能上碾磨面。”
建元帝不是不食人間五谷的皇帝,他也是從農田裏出來的,自然知道白面、麩面是何物。
見他有興趣聽,另一學生又上前來,他身後的小黃門也隨之將托盤放到桌上,黃白相間的顆粒在太陽下熠熠生輝,不愧是玉米之名。
這位不敢擡頭看,只是盯著托盤裏熟悉的玉米面道:“玉米磨成粉面後做出黃面饅頭能飽腹,口味不好,但比麥麩味美。還能做成鍋餅、摻和白面做饅頭,吃起來越嚼越香。直接下鍋,滾水煮成玉米糊,冬日裏喝上一碗能暖半日身子!”
聽得建元帝一陣心動,恨不能當場做一桌玉米宴來品嘗。
江無眠又道:“依照當前的產量,一畝地應在一石到兩石之間。這並非是良種,還需要多年選育,再過兩三年,加上肥料,畝產三石應不是問題。”
玉米吃肥料,暖棚裏發酵的上好腐殖土肥料都添到了玉米地裏,故而今年這玉米長勢喜人,他還挑了個好的送到了建元帝面前。
“大善!”建元帝連聲稱讚,朝中正是用糧之際,現在吵得不可開交,就是因為當地氣候問題,不太適合種麥子。
距離邊關近的草場,八月底或是九月裏會起白毛雪。深入草原一些,八月初的天就不太行,那會兒已有匈奴拔帳前往過冬草場。
放在大周,這本該到了秋收曬麥、祛除水汽稱量糧食填充糧倉之時。趕上這種天,要怎麽曬,只能等著風雪卷走一年收成!
算下來,邊關春播就是三月底四月初的,再向北一些就得四月底五月初才算開春。
這麽一看,玉米種完就能播種冬小麥,一年兩作,時間豈不是正正好!這多出一季糧食,能養活多少人口?
再聽這小子說什麽,畝產能將近兩石,這還不是良種,需要再加選育,或許能達三石之多!
小麥經由千百年選育才得這等畝產,玉米才剛現世,就能得如此之多,好東西啊!
江無眠又提了下它的作用,使得建元帝喜不自勝,看玉米稭稈的眼神更加驚喜。
這東西能餵養牛羊?
更適合了不是!
瓊川與羅川兩省正要養殖牲畜,正好提供了一種新草料。對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又多一種糧食,家裏也能養些雞鴨,過年時沾上一口肉味!
建元帝好似已看到家家戶戶炊煙升起,再無饑荒之年人相食、餓殍遍地的場景。
他對著玉米強行讓自己冷靜,轉了幾圈張嘴便道:“召請內閣、六尚書入殿詳談!”
江無眠:“……”
有幾位大人得建元帝體恤,多休沐兩日恢覆元氣,結果今日就被喊回來幹活,苦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