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48章
“雍正推行的攤丁入畝,是‘令各省將丁口之賦,攤入地畝輸納征解,統謂之地丁(銀)’,也就是將丁口的稅賦平攤到土地畝數中,和田賦合並征收,減輕了無地平民的負擔。”
“但是這一種稅收方法有一個需要特別註意的點,就是需要足夠的白銀。”
同一時刻,彈幕也發出了:【需要用白銀納稅,而非糧食納稅】
【用糧食納稅,運輸時候人員口糧消耗就會讓偏遠地區的百姓無法承受了】
“因為古代的制度是要求百姓自己運糧到交稅點,並且道路不方便行走,所以距離遠的百姓可能要準備和納稅的糧食一樣多的口糧作為路途的消耗,原本有一部分可以用勞役抵消,現在國家統一花錢請人做勞役,需要繳納的稅賦變多了,就會造成偏遠地區百姓非常大的負擔。”
“相比之下,如果采用白銀,體積小運輸方便,單價高,才能讓攤丁入畝稱為一個真正的惠民政策。”
【但是地方大戶也可能會囤積白銀,在百姓需要交稅的時候低價收購糧食,導致百姓實際需要納稅的負擔比規定地重】
【這就是主播說需要足夠的白銀的原因?因為要國家調控?】
“確實是因為國家調控,只有足夠的白銀儲量保證銀價平穩,才能夠保證農民的利益。”
“而清朝的得天獨厚在於當時的人口、外貿白銀流入,以及銀錢基本掌握在滿洲貴族手中,只要自己人不敢幹這種事,基本上不會鬧出大亂子。”
聽到伍愛華這話,朱元璋忍不住說道:【大明寶鈔不也可以嗎?】
非自然管理部門對接朱元璋的人不由一拍腦袋:朱八八啊!你能不能別想著你的寶鈔了啊?你的寶鈔確實沒人囤積居奇,但是它也不保值啊!
【大明寶鈔顯然不行,還是建議大明把日本打下來,你們就有上億兩的銀礦了】
明朝以及唐朝的皇帝:還有這種好事?
忽必烈露出苦臉:那是我不想打日本嗎?難道不是總有怪風害我的士兵軍隊?
不了解臺風級的蒙古人按照經驗在夏秋季節兵肥馬壯的時候出征日本,自然是被臺風制裁了。
伍愛華忽略了朱元璋的發言,繼續說道:“在保證稅賦公平這方面,清朝還做過其他的努力。”
“康熙時清朝政府還曾規定刪除田賦尾數,也就是抹零,認為這樣可以減輕農民的負擔,同時,將原本二聯票制的□□改為三聯,一聯存放在州縣衙門,一聯交給差役,一聯交給納稅人,避免官吏貪汙稅賦使得百姓多交稅。”
這辦法倒是很多朝代都可以使用,不少人都上了心。
就連朱元璋也不得不誇獎兩句:“這清朝的皇帝還是挺聰明的,能想到這種辦法。”
伍愛華這時候繼續說道:“就像我們現在的發票,如果是普票的話,一般也是三聯,專票會有5聯,就是為了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並且留存憑證。”
“這些政策都是為了避免基層官吏找借口多收稅,中飽私囊。”
“為了防止官吏中飽私囊,雍正時期還做了養廉銀的改革,這些內容我們後面再詳細說明,先說完我們的經濟制度內容。”
【養廉?】
【和高薪養廉一個套路】
【廉潔是基本要求,居然還要高薪?】朱元璋不理解。
【都快餓死了,誰能保證自己不貪汙一點口糧?】普通人也不理解朱元璋。
畢竟這年頭道德修養高、寧願餓死也不失節的人終究是少數,不然大家也不會歌頌那些聖人了。
“剛剛我們提到,清朝的賦稅制度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脫胎於一條鞭法的攤丁入畝,由此可見,清朝的賦稅還是有非常多建立在土地,也就是農稅上。”
“但是事實上,清朝的土地大部分都不掌握在小農的手中。”
“我們提到過好幾次,清朝在初期進行了大規模的圈地運動。”
“圈地,就是滿人跑馬,只要能跑一圈,那一圈裏的土地都歸他。”
“聽起來確實很流氓,但是老朱家的皇莊和王莊采用的也是類似的做法,無非是明爭暗奪的區別罷了,說到底,就是誰掌握了槍桿子,誰就有制定規則的權力。”
“這一規則,直到康熙朝才被禁止,在這期間,滿洲貴族通過圈地,獲取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被認為是國家所有的土地。”
“根據分析統計,當時的京畿地區被圈地二十萬頃。”
【多少?你說多少?】
【二十萬平方米我都覺得離譜,二十萬畝已經是我全部的想象,萬萬沒想到,還有二十萬頃這種說法!】
【難怪那些老百姓要反清覆明了,擱我,人家把我們村,我們隔壁村,我家,我所有親戚家的財產都搶了,我也要反清覆明啊】
【畢竟萬一造反成功,失去的還能回來】
“單有地沒人種也不行,所以那時候八旗還會抓失地農民回去種地,早期這些人都成為了包衣,中晚期就是佃農。”
“因為土地矛盾,當時農民起義和各種暗中造反的團體並不在少數。”
“同時,滿洲貴族進入北京城後就下令,要求北京內城的漢人居民一律遷往外城,內城由滿洲八旗入住,一方面是搶占房產,另一方面是為了皇城安全。”
【意思是現在二環內住的原住民,其實都是滿人】
【北京就是滿族的聚居地?】
【我以為滿族在盛京沈陽才比較多?當初應該跑了很多吧】
“除了滿族八旗的土地之外,當時還有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宗族的手裏。”
“很多大的宗族,都會有族產,族產田地被稱為義田,紅樓夢裏,秦可卿叮囑王熙鳳,就是讓她要多購買義田。”
【所以抄家的時候,族產真的不會被抄沒嗎?】
【你都說了是抄家了,那是宗族的,又不是他家的,要是誅九族,義田也沒用】
“古代的義田一般是由族人捐獻、義田產出再購買形成的,義田的孳息一般被用於獎勵優秀的族人、開設族學、贍養族中沒有後代的老人,撫育族中沒有近親的孤兒。”
“理想情況下,當時的宗族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個小民政部門。”
【理想情況下】
【宗族的風氣差距真的很大,所以失去監管,就只能靠道德了】
【當時江南好像有不少族學的教學水平比書院還高】
【這種只要有一代出了個老鼠屎族老或者族長,風氣就回不去了,劣幣驅逐良幣】
“在宗族之外,寺廟也擔當了和宗族類似的責任。”
“當時的寺廟會施粥問藥,扶助老人小孩和單身女性,並且會給老弱病殘提供住宿和工作,這些功能和宗族非常相似。”
“而寺廟這些支出的來源,其實也是源自於土地。”
“因為滿族自身喇嘛教的宗教信仰,當時的佛教寺廟並沒有受到遏制,反而蓬勃發展,所以眾多寺廟共同占據的土地也不是少數。”
“除了這些土地之外,才是普通民眾和官員的私有土地。”
“這些土地一部分是墾荒獲得的,封建王朝初期,大部分王朝都會鼓勵墾荒,並且給予墾荒者土地,清朝也不例外,在順治元年就頒布了墾荒令,因此部分農民獲得了土地。”
“這些土地都是可以再次買賣,並且由子孫繼承的。”
“而另外還有兩種土地,是不能完全自由買賣條件的。”
“一種是從明朝貴族土地變為農民土地的田地,除了清朝貴族侵占的部分,剩下的田地都被清朝分配給了原本耕種的人,另一種招募人員在西北、東北地區開展屯墾,大家比較熟知的名詞是民屯、軍屯和商屯,這種屯田實際上歸國家所有,農民需要同時繳納賦稅和租金,雖然清朝中後期逐漸不再收租金,田地也歸耕種者所有,但是這兩種情況實際中買賣還是受到了一定條件的限制。。”
“即使如此,清朝土地受限最厲害的還是八旗子弟的土地。”
“雍正曾經下令,八旗民眾分到的土地不允許典賣給漢人。”
“嘉慶時期更是下令,八旗的旗房也不許漢人買。”
“那時候,如果被發現偷偷賣房買地給漢人,雙方都會被治罪。”
【其實就是單位分你房子,是因為這是單位福利,你可以賣給單位的人,但是給外人,咱們家屬院大區就不純粹了】
【聽說那時候的八旗不會種地,不願意上戰場拼命,不擅長讀書,也不被允許經商,所以每天都在混吃等死】
【是我羨慕的生活了】
“說到底,旗房和旗地一樣,就是我們說的國家所有的土地,因為是旗人國家才給你用,是為了保障你的生活,不是送給你了,不代表你可以買賣,這才是治罪的原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雍正推行的攤丁入畝,是‘令各省將丁口之賦,攤入地畝輸納征解,統謂之地丁(銀)’,也就是將丁口的稅賦平攤到土地畝數中,和田賦合並征收,減輕了無地平民的負擔。”
“但是這一種稅收方法有一個需要特別註意的點,就是需要足夠的白銀。”
同一時刻,彈幕也發出了:【需要用白銀納稅,而非糧食納稅】
【用糧食納稅,運輸時候人員口糧消耗就會讓偏遠地區的百姓無法承受了】
“因為古代的制度是要求百姓自己運糧到交稅點,並且道路不方便行走,所以距離遠的百姓可能要準備和納稅的糧食一樣多的口糧作為路途的消耗,原本有一部分可以用勞役抵消,現在國家統一花錢請人做勞役,需要繳納的稅賦變多了,就會造成偏遠地區百姓非常大的負擔。”
“相比之下,如果采用白銀,體積小運輸方便,單價高,才能讓攤丁入畝稱為一個真正的惠民政策。”
【但是地方大戶也可能會囤積白銀,在百姓需要交稅的時候低價收購糧食,導致百姓實際需要納稅的負擔比規定地重】
【這就是主播說需要足夠的白銀的原因?因為要國家調控?】
“確實是因為國家調控,只有足夠的白銀儲量保證銀價平穩,才能夠保證農民的利益。”
“而清朝的得天獨厚在於當時的人口、外貿白銀流入,以及銀錢基本掌握在滿洲貴族手中,只要自己人不敢幹這種事,基本上不會鬧出大亂子。”
聽到伍愛華這話,朱元璋忍不住說道:【大明寶鈔不也可以嗎?】
非自然管理部門對接朱元璋的人不由一拍腦袋:朱八八啊!你能不能別想著你的寶鈔了啊?你的寶鈔確實沒人囤積居奇,但是它也不保值啊!
【大明寶鈔顯然不行,還是建議大明把日本打下來,你們就有上億兩的銀礦了】
明朝以及唐朝的皇帝:還有這種好事?
忽必烈露出苦臉:那是我不想打日本嗎?難道不是總有怪風害我的士兵軍隊?
不了解臺風級的蒙古人按照經驗在夏秋季節兵肥馬壯的時候出征日本,自然是被臺風制裁了。
伍愛華忽略了朱元璋的發言,繼續說道:“在保證稅賦公平這方面,清朝還做過其他的努力。”
“康熙時清朝政府還曾規定刪除田賦尾數,也就是抹零,認為這樣可以減輕農民的負擔,同時,將原本二聯票制的□□改為三聯,一聯存放在州縣衙門,一聯交給差役,一聯交給納稅人,避免官吏貪汙稅賦使得百姓多交稅。”
這辦法倒是很多朝代都可以使用,不少人都上了心。
就連朱元璋也不得不誇獎兩句:“這清朝的皇帝還是挺聰明的,能想到這種辦法。”
伍愛華這時候繼續說道:“就像我們現在的發票,如果是普票的話,一般也是三聯,專票會有5聯,就是為了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並且留存憑證。”
“這些政策都是為了避免基層官吏找借口多收稅,中飽私囊。”
“為了防止官吏中飽私囊,雍正時期還做了養廉銀的改革,這些內容我們後面再詳細說明,先說完我們的經濟制度內容。”
【養廉?】
【和高薪養廉一個套路】
【廉潔是基本要求,居然還要高薪?】朱元璋不理解。
【都快餓死了,誰能保證自己不貪汙一點口糧?】普通人也不理解朱元璋。
畢竟這年頭道德修養高、寧願餓死也不失節的人終究是少數,不然大家也不會歌頌那些聖人了。
“剛剛我們提到,清朝的賦稅制度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脫胎於一條鞭法的攤丁入畝,由此可見,清朝的賦稅還是有非常多建立在土地,也就是農稅上。”
“但是事實上,清朝的土地大部分都不掌握在小農的手中。”
“我們提到過好幾次,清朝在初期進行了大規模的圈地運動。”
“圈地,就是滿人跑馬,只要能跑一圈,那一圈裏的土地都歸他。”
“聽起來確實很流氓,但是老朱家的皇莊和王莊采用的也是類似的做法,無非是明爭暗奪的區別罷了,說到底,就是誰掌握了槍桿子,誰就有制定規則的權力。”
“這一規則,直到康熙朝才被禁止,在這期間,滿洲貴族通過圈地,獲取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被認為是國家所有的土地。”
“根據分析統計,當時的京畿地區被圈地二十萬頃。”
【多少?你說多少?】
【二十萬平方米我都覺得離譜,二十萬畝已經是我全部的想象,萬萬沒想到,還有二十萬頃這種說法!】
【難怪那些老百姓要反清覆明了,擱我,人家把我們村,我們隔壁村,我家,我所有親戚家的財產都搶了,我也要反清覆明啊】
【畢竟萬一造反成功,失去的還能回來】
“單有地沒人種也不行,所以那時候八旗還會抓失地農民回去種地,早期這些人都成為了包衣,中晚期就是佃農。”
“因為土地矛盾,當時農民起義和各種暗中造反的團體並不在少數。”
“同時,滿洲貴族進入北京城後就下令,要求北京內城的漢人居民一律遷往外城,內城由滿洲八旗入住,一方面是搶占房產,另一方面是為了皇城安全。”
【意思是現在二環內住的原住民,其實都是滿人】
【北京就是滿族的聚居地?】
【我以為滿族在盛京沈陽才比較多?當初應該跑了很多吧】
“除了滿族八旗的土地之外,當時還有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宗族的手裏。”
“很多大的宗族,都會有族產,族產田地被稱為義田,紅樓夢裏,秦可卿叮囑王熙鳳,就是讓她要多購買義田。”
【所以抄家的時候,族產真的不會被抄沒嗎?】
【你都說了是抄家了,那是宗族的,又不是他家的,要是誅九族,義田也沒用】
“古代的義田一般是由族人捐獻、義田產出再購買形成的,義田的孳息一般被用於獎勵優秀的族人、開設族學、贍養族中沒有後代的老人,撫育族中沒有近親的孤兒。”
“理想情況下,當時的宗族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個小民政部門。”
【理想情況下】
【宗族的風氣差距真的很大,所以失去監管,就只能靠道德了】
【當時江南好像有不少族學的教學水平比書院還高】
【這種只要有一代出了個老鼠屎族老或者族長,風氣就回不去了,劣幣驅逐良幣】
“在宗族之外,寺廟也擔當了和宗族類似的責任。”
“當時的寺廟會施粥問藥,扶助老人小孩和單身女性,並且會給老弱病殘提供住宿和工作,這些功能和宗族非常相似。”
“而寺廟這些支出的來源,其實也是源自於土地。”
“因為滿族自身喇嘛教的宗教信仰,當時的佛教寺廟並沒有受到遏制,反而蓬勃發展,所以眾多寺廟共同占據的土地也不是少數。”
“除了這些土地之外,才是普通民眾和官員的私有土地。”
“這些土地一部分是墾荒獲得的,封建王朝初期,大部分王朝都會鼓勵墾荒,並且給予墾荒者土地,清朝也不例外,在順治元年就頒布了墾荒令,因此部分農民獲得了土地。”
“這些土地都是可以再次買賣,並且由子孫繼承的。”
“而另外還有兩種土地,是不能完全自由買賣條件的。”
“一種是從明朝貴族土地變為農民土地的田地,除了清朝貴族侵占的部分,剩下的田地都被清朝分配給了原本耕種的人,另一種招募人員在西北、東北地區開展屯墾,大家比較熟知的名詞是民屯、軍屯和商屯,這種屯田實際上歸國家所有,農民需要同時繳納賦稅和租金,雖然清朝中後期逐漸不再收租金,田地也歸耕種者所有,但是這兩種情況實際中買賣還是受到了一定條件的限制。。”
“即使如此,清朝土地受限最厲害的還是八旗子弟的土地。”
“雍正曾經下令,八旗民眾分到的土地不允許典賣給漢人。”
“嘉慶時期更是下令,八旗的旗房也不許漢人買。”
“那時候,如果被發現偷偷賣房買地給漢人,雙方都會被治罪。”
【其實就是單位分你房子,是因為這是單位福利,你可以賣給單位的人,但是給外人,咱們家屬院大區就不純粹了】
【聽說那時候的八旗不會種地,不願意上戰場拼命,不擅長讀書,也不被允許經商,所以每天都在混吃等死】
【是我羨慕的生活了】
“說到底,旗房和旗地一樣,就是我們說的國家所有的土地,因為是旗人國家才給你用,是為了保障你的生活,不是送給你了,不代表你可以買賣,這才是治罪的原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