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第217章 三十九
卯時將近,端門前一片寂靜。
往常上朝之前,官員們會聚在這裏說說話,聊一聊等會兒要朝議的政事。今日有一個算一個,都閉緊了嘴巴。
直到晨鐘響,時辰至,宮門開,朝臣們有序地列入崇和殿,才出響動。
然而禦座之上卻遲遲未有儀仗駕臨。
卯時過一刻,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才來傳報今日不朝,請諸官自行散朝,另叫裴大人與賀大人留下。
許多官員做好再三準備而來,卻沒想陛下根本不見他們,這令他們措手不及。先前壓抑的交談聲一下變大,揣測與質疑層出不窮。
傅禹成上前喊道:“陛下怎麽了?順公公說清楚些啊,今日臣等有要事等奏,陛下怎麽只見裴相爺?”
“肅靜!”順喜高喝,待底下安分下來,才冷聲道:“陛下頭疾突發,忍著病痛召大人們理事,正是為使臣被刺一案。諸位大人所慮,陛下皆有考量。如此辛勞,還望諸位大人感同體諒,慎思慎言!”
傅禹成忙彎腰稱“不敢”,一通請罪之後,直起肚子看向另一邊,“那就勞裴相爺替咱們轉達,望陛下保重龍體。”
裴相爺這幾天形容憔悴不少,聞言卻淡淡一笑:“傅大人放心。”依舊儒雅從容。
傅禹成哼了聲,暗道看你等會兒還能不能笑得出來。轉身一看,秦相爺就快走出大殿了,忙提袍追上去,途經刑部尚書,不輕不重地撞了對方一下。
裴孟檀註意到,笑容不隱,反而主動上前:“賀大人,一起走吧。”
順喜為他們引路,只幾十步,就到後面的崇華殿。
殿內四下都開著窗,明德帝斜倚炕榻,額上還敷著冰帕。臣子跪下請安,也沒能讓他睜開眼。他指了指放在小桌上的厚本奏折,順喜便拿去給賀大人。
“朕頭疼看不下去,賀卿念給朕聽罷。”
賀鴻錦便打開來,從頭開始快速地念下去。這是他昨晚才上的奏折,寫時再三斟酌,不看折子也能默出。
從何時何地抓到第二名刺客,並如何進行審問,得知他與第一個自盡的刺客是同夥,並搜出可能牽涉到裴府的證據,進而順騰摸瓜查出與其接頭的裴府管事,再到三司會審,該管事指認裴相爺,所有經過都詳細地寫進了折子裏。
這段誦讀持續了半炷香的時間,讀完好一會兒,明德帝才問:“但這兩人都沒能得手,致使那南越人身死的是第三個刺客。”
“是。”
“那麽第三個刺客可有下落?”
“臣等無能,還在追捕搜查之中。”
“無能。”明德帝重覆了這兩個字,拿下額上的帕子丟到順喜手裏,起身大馬金刀地坐著,卻不再開口。
被他審視的兩位重臣都挺直脊背,哪怕汗濕衣衫,也不曾躲避。
許久,他說:“你都聽到了,奏報所說,你可認?”
裴孟檀伏首道:“臣不認。那名管事確是臣府上之人,但臣從未授意過他去收買江湖流氓、行刺殺之事。”
明德帝:“那你如何解釋那些證據?”
第二個刺客為證明自己沒有說假話,將第一個刺客的名姓籍貫出身家人、以及兩人在京中的落腳點全部招了個幹凈。刑部證實無誤,並在兩人的落腳點搜到了一些金銀珠寶,後確認自裴府流出。
裴孟檀道:“管事可以收買,珠寶也可以盜取,欲行栽贓嫁禍之事,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你的意思是真正的主使另有其人。”皇帝撐著雙膝,聲音沙啞:“賀卿怎麽看,還有其他證據否?”
賀鴻錦頂著似有實質的目光,如實道:“第三名刺客尚未抓捕歸案,當前進展也仍有疑點,不足以完全定罪。但裴大人,確有嫌疑。”
明德帝:“疑罪?你們說,朕該怎麽處理?”
朔風穿堂,卷盡地龍熱意,裴孟檀望向上首,“臣承蒙先帝與陛下愛重,掌率禮部已有十七年之久,長思皇恩浩蕩,卻未有報效,心中時時惶恐。部下陡生慘案,臣本就負失職之罪,今又被迫與刺客牽連,臣若言對此一概不知,恐怕朝野無人肯信。因此,臣惟請徹查此事,將真相大白於天下。”
他雙手取下官帽,低頭道:“在此期間,臣願依例律,於刑部獄羈押待審,並約束家人全力配合查案。”
明德帝看到他,忽地感慨:“裴卿也生白發了啊。”
裴孟檀一顫,下意識擡手撫鬢,但很快反應過來,疊到額前叩首,“陛下恕臣,失儀。”
尚書大人風姿雅正而懇切,一如當年奉請新帝登基之時。
明德帝嘆道:“昔臨玉顏,今從飛蓬,朕心難忍,卿閉門思過罷。”
賀鴻錦當即出言:“陛下,這不合法理呀。”
皇帝擡掌至半空,往下壓了壓,“聲音小些。你該怎麽查就怎麽查,朕又不攔你,只是別太失禮。”
賀鴻錦見他露出乏態,便知此事不可再改,便伏首領旨:“……是。”
裴孟檀到此,閉目謝恩:“微臣叩領陛下垂憐。”
這天是臘月十五,裴相爺自宮裏出來,卸冠回府,就此閉門謝客。
這就像一個信號,雖然禮部與政事堂都空了一席,但行走做事的人卻不約而同繃得更緊。
“這老鬼什麽意思?”傅禹成站在端門的直房裏,怒道:“自退?我看以退為進還差不多!”
大理寺卿要冷靜得多,“敢賊喊捉賊,定然還預備了什麽後手。”
兩人都看著秦相爺,後者不甚在意地說:“查下去不就知道了。”
傅禹成:“可他這一退,逼的就是咱們,不,針對的就是您啊。”
大理寺卿也點頭:“刑部那邊,賀大人一貫謹慎保守,說不準真按著他們的布置查下去了。”
“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秦毓章埋首公務,“別找賀鴻錦麻煩,就讓他查。”
他發了話,大理寺卿就認真督辦。傅禹成心裏有意見也沒辦法,他叫不動司法道的人。
刑部為偵破此案,抓到第三名刺客,上下連軸轉。裴府與該管事牽連之人,包括裴夫人在內,都被一一查問。
裴明憫也免不了被叫去刑部走一趟,再回到翰林院的直房,昨日找兵部要的卷宗已經擺在他那張案上,顯然是送過來的時候有人幫忙收了。
他便向共用直房的另一位編修道謝,對方不冷不熱地回了句“不客氣”。這位同僚性格如此,他不再多言,開始翻看卷宗,對比史料,整合重編。
修編一朝史志是件十分繁瑣漫長的事,翰林院這一年主要就為此忙碌。
裴明憫負責的部分到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中慶年間,諸王爭鋒日久,但真正不容水火的奪嫡時期實際上並不長。自齊王謀逆被廢,秦王戰死,楚王被刺,到先帝駕崩前傳位當今,只有短短三年時間。這三年風雲突變,發生了太多事,後人試圖覆原也十分艱難。
他與同僚花三個月理順了逆王案,經由待詔校正,大學士審核,已能歸檔。眼下則開始摸索第二件大事,秦王案。
兵部存留的卷宗顯示,中慶四十二年夏天,秦王率軍奇襲葉辭城,本是絕密行動,卻不知為何被走漏軍機。秦王殉國,三千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唯剩十餘人帶著秦王屍骨回到仙慈關。
這十餘人裏,軍銜最高的就是時任明威將軍謝芳琢。他是秦王妃的弟弟,謝氏的嫡長子,此刻正坐在他對面辦公的謝靈意的父親。
這一場敗仗不僅代表著皇儲之一的隕落,也代表大宣在西北的戰事再次陷入泥淖。直到五年後,殷侯大破葉辭城,揚鞭淙河,西涼被迫求和,這場漫長的戰爭才暫時結束。
而在當時,民眾的憤怒、朝廷的指責、秦王一派的質疑全部落在了謝芳琢頭上。他戴著鐐銬扶棺回京,先是下詔獄,再被保出來,不到一個月,就於家中自盡。再一月,萃英閣封閉,秦王府走水,身懷六甲的秦王妃未能走出火場,一屍兩命。年末,時任戶部尚書謝延卿告罪請辭,攜家歸鄉,秦王一派風流雲散,清河謝氏就此退出京城。
這段歷史在各方卷宗裏的記載都十分簡潔,敘述絕不超過一頁。那場突襲的始末,謝芳琢回京受審的供詞,秦王府走水的原因,要麽語焉不詳要麽全然不可知。
然而僅從這只言片語,就可窺見重重疑雲裏的血腥。
裴明憫不由頭疼,先不提怎麽還原真實的歷史,這一傳怎麽開頭就是個難題。
先齊王是先帝禦筆朱批定性的逆王、廢王,但秦王不是。先帝親自為他挑選陵寢,以親王禮制下葬,死後哀榮不可不提,但導致他身隕的葉辭城一戰記載卻諱莫如深。這在史錄上無疑是沖突的,令他感到矛盾。
“我說。”對面忽然響起聲音。
謝靈意越過重重案牘,盯著他,“如果感到為難,禮部和兵部的卷宗怎麽寫,你就怎麽寫。”
裴明憫並不意外。雖然他們負責編寫的是不同的部分,但同坐一室,對方每日經手哪些卷宗文書,進度到了哪裏,總歸會有大概的印象。
他聽到對方聲音的第一瞬間,腦海裏閃出的念頭是,這段歷史,謝尚書或許是現世了解最多的知情人。
而後他才斟酌著回覆道:“前人已亡故,再開不了口。你我後世之人,對其生平註解,合該慎之又慎。”
尤其史志,行文以簡短精悍為佳,寥寥幾句背後,往往隱含著一段磅礴曲折的歷史。他們作為史官,用詞就更應求準求實,盡可能全面、公允地去概括敘述對象的一生。是黑是白,是清是濁,都不能也不應該含糊。
例如,無論是“通敵叛國”還是“受誣含冤”,在史官筆下只是四個字。但對於謝芳琢,卻是足以決定身後之名的判詞,對他出身的謝氏,甚至對那只有“幾近全軍覆沒”一句記載、留不下任何姓名與其他痕跡的“三千騎兵”,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謝靈意木木地說:“你大可以試試看。但如果能不打擾我祖父,就請你不要去找他。”
裴明憫想起偶然見到謝尚書踽踽獨行的模樣,亦於心不忍,遂答應下來:“好。”
房間重歸安靜,他將兵部的卷宗謄抄下來,決定下個休沐日,再去請教張先生。
下午刑部又來人問詢了一回,過程並不麻煩,但容易打斷他做事的思路。以致他出了翰林院,見到身著官服的晏塵水,第一反應就是:“可是有案情傳喚?”
晏塵水說:“當然不是,這個案子涉及到你家的部分,我是要回避的。”
雖然他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部裏規定該遵守就得遵守,他自請去了負責查謝家的郎中手下。
他在今年朝審之後升任六品主事,由科道官正式轉成六部吏員。那時不是沒有進入禦史臺的機會,但他直接選擇了留在刑部。
升職前一天晚上,他和老爹一起在家裏吃飯。晏大人樂呵呵的,說自己等著兒子來給自己打下手;就算上陣父子兵,他也一定舉賢不避親。但他不想和人磨嘴皮子,要動就動真格的。
晏大人就說那兒子你可別亂來,你老子彈劾也不避親的。
晏塵水大咧咧地叫老爹放心,大宣律他爛熟於胸,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夢裏都分得清清楚楚。
不該說的他也不會說,此時就委婉道:“剛好從你們這邊兒過,就來看看,這兩天是不是打擾到你做事了?”
裴明憫並非全然無知,淺淺地笑道:“我還好,但你和我,會不會耽誤你做事?”
“沒事兒,我到點輪班了。”晏塵水抻了個懶腰,和他一起走出半條街,“這也算是一種常用的辦法。想從你這裏撬出些什麽,又不能限制你或者傷害到你,就只能不停地來煩你。”
裴明憫點點頭:“人在不勝其煩的時候,更容易失去理智。用你們的話說,就是露出破綻。”
雪天傍晚行人少,好在點心鋪一直開著,晏塵水買了一包蜜漬梅花,“對,但我知道你涵養很好,不會動氣。我會告訴他們,這麽做沒用的。”
裴明憫一如既往婉拒這些零嘴,“多謝。只要翰林院沒有讓我停職,我就會按部就班,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下去。”
兩人就此交流了一會兒各自公務上的問題,晏塵水道:“說起謝大人,南越使臣遇刺那天晚上,他恰好從鴻臚寺回去。雖然事後證明他當天是在與鴻臚寺卿核對鴻臚寺今年的賬,但我這個人,不怎麽相信‘巧合’這個說法。”
裴明憫:“你覺得有問題?可你們辦案,第一要講的就是證據。”
“是。比如第三個刺客偽裝成奴隸行刺,那麽被他冒充的那個奴隸在哪兒?不論是死是活,哪怕被碎屍萬段,都應該有痕跡才對。但我們一直沒找到人,把驛館掘地三尺,半根可疑的毛都沒發現。”
“當案子走到死胡同的時候,我就會反思,是不是前面哪一步出了問題,導致我們走了岔路。”晏塵水此時想到的不止當前使臣這個案子,還有他私下一直追查的另一個案子。
沿街店鋪支起燈籠,他低頭用竹簽叉起一朵蜜漬梅花,迎光細看。
梅肉裹了一層厚蜜,色澤暗紅,放在飴糖堆裏可能會被肉眼認為是糖塊,但只要扔進嘴裏就知道,眼睛欺騙了自己。
“飛鴻踏雪尚有爪印,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天衣無縫的犯罪。我發覺,我可能一開始就想錯了。”
換囚也好,刺殺也好,除了外部勢力介入,都還有另一種可能。
“你是說?”
“燈,下,黑。”
晏塵水有了新思路,但線索報上去,具體怎麽做還得看上峰安排。這個案子看似沒有牽制,實則動得艱難,尚書大人都愁得嘴角起泡,更何況他只是個六品主事。
他心裏還記掛著五城兵馬司那樁舊案。使臣遇刺案一定會有結果,但已定論塵封的舊案,除非找到足以全盤翻案的證據,再沒有其他重見天日的可能。
他懷疑刑部內部有鬼,此時部中上下的註意力都在外邊,也正是他探查的機會。
局勢越發緊張,刑部查案卻一直沒有進展,以致流言四起。
裴相爺門生遍地,一致認為老師是被栽贓陷害,紛紛往禦史臺遞折子。就連借讀薈芳館的士子們,都在籌劃聯名上書,幸而被忠義侯攔下。
天子腳下、皇城之內出現這等行刺鄰邦使臣之慘案,負責治安的五城兵馬司亦脫不去失察之罪。忠義侯身為指揮使,案發後便主動請罪,被皇帝申斥了一頓,罰俸半年,看守城門七日。
服役一結束,就撞上有人混進薈芳館試圖攪渾水。他解決了帶頭攛掇的人,安撫好士子們的情緒,最後請坐鎮館中的路先生看顧這些年輕人。
路雲時答應了。
朝堂上,禮部事務暫由侍郎王正玄總領,但有些事務必須由堂官決斷,他實在沒法做主,不得不請奏皇帝。
明德帝被他不分時辰地問了三回,就讓他帶著公務文書滾去裴府,找裴孟檀處理。
於是裴相爺就在自個兒家裏待罪辦公,依舊謝客,但門是閉不上了。
這一下,禦史臺從上到下所有官吏的桌案,又被新一輪參劾諫言的折子堆滿。
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中,唯有秦相爺依舊八風不動,穩坐端門北楹。每日宵衣旰食,一支筆、一方印,統籌朝野。
殷侯府也不問紛爭。結親的消息尚沒幾個人知曉,刑部偶爾會請郡主前去,但不曾踏入侯府一步。
殷侯這個年紀一閑就容易懷舊,他本想等嬴追到京,和她比試兩把。但長公主為參加忠義侯明年三月的及冠禮,特地請了旨,開春才回來。他就又去兵部討餉。
崔連壁也閑,一幫文官鬥死鬥活都不幹他事,他只要小心別讓自己官袍沾上血就好。但他有許多愛好可打發時間,眼下就在著手編什麽兵書,一看賀易津無所事事,立即毫不客氣地叫人留下幫忙。賀易津看了草稿覺得不錯,就帶著自家子侄下屬一起長長見識。
而賀長期見顧橫之三不五時地上門,總疑心這廝什麽時候就把自家妹妹騙跑了,也不由分說把後者捎上。
賀今行上午從宮裏回來,府上只有幾個老弱婦孺在。
持鴛給他看才收不久的請帖,又是京中哪家小姐請郡主去什麽花會,她知道主子不可能真去,所以照舊婉拒。
他聽完,說:“我們去懷王山。”
持鴛當場就楞住了。
賀今行接住從她手中掉落的請柬,放輕聲音:“陛下一直不肯見我,但皇後的懿旨拿到了,娘娘還派了言朱來協助。姑姑,快去收拾吧。”
“主子容候。”持鴛一福身,就跑出院子,跑回自己的房間。一個箱子的衣物全抖落在榻上,她撈了最上面的舊襖換好,坐到銅鏡前想要卸妝。下一刻,伸向眉心的手卻生生止住。
鏡子裏的面目非她原本容顏,但她已用了十多年,包括在景陽宮的時候。皇後身邊的大宮女是見過的。
於是她只重梳了頭發,戴上放得發黃的耳墜。
回到前院的時候,她才想起什麽,無措地問:“攜香那妮子呢?”
“攜香姐姐在太後宮裏,不好輕易出來。以後還有機會的。”賀今行把自己的鬥篷給她,“外面風雪重,姑姑不要受寒。”
持鴛捏著衣料,沒有像往常一樣拘禮,“那奴婢再去拿一件。”
賀今行攔住她,“我不怕冷,早一點過去才好。”
言朱與太常寺少卿等在門上,馬車也已備好。
宗廟陵寢事務由太常寺負責,但他們要祭拜的是秦王妃,所以皇帝沒有親自下諭,而讓皇後代行。
賀今行讓她們坐車,自己則騎馬開路。
一行人走永昌大街行至安定門,有一隊鮮衣怒馬的年輕公子從後面超過他們。他還沒註意到是哪些人,對方就停在城門前。
“賀靈朝?你去哪兒?”腰間掛著團鞭的少年驅馬倒回來,藏在他懷裏的金花松鼠也從鬥篷下探頭探腦。
賀今行一下就認出是秦幼合,雖然處在成長期,但那張臉似乎沒有變過。
他如實回答:“懷王山。”
“哦,那你們先走。”秦幼合讓到路邊。
路旁等著的有三四個人,比前兩年少了一半。顧蓮子也在其中,但沒有打招呼的意思。
他示意車夫正常前行。
秦幼合等他走過去,又調轉方向與他並行了一小段路。
於是他忍不住問:“你們去打球?”
“不打。天太冷,容易出事,就跑跑馬。”
這話在這樣的天氣太尋常不過,但從秦幼合嘴裏說出來,還是讓賀今行多看了他一眼。
但也就這一眼,隨即便馳出安定門,馳過衰草連天的原野,進入懷王山。
秦王妃與秦王合葬同穴,是距離先帝陵園最近的皇子墓,規模僅次帝陵。在漫天白雪之下,山水懷抱之間,宏大又蒼涼。
踏上神道便不需要註意方向,道旁自有披著雪的石像生為他們引路。哪怕知曉地宮已閉,賀今行也無端生出盡頭有人在等他的錯覺。
守陵人早早接到知會,因無敕令,正堂不開,就於右享堂做好了祭祀準備。
看到牌位陰刻的一瞬間,持鴛的眼淚便掉下來。
言朱附耳安慰她:“姐姐莫哭,失了儀,花了妝,反叫王妃笑話。”
持鴛沒有要哭的意思,只是一下沒忍住,她帶著淚痕微笑,然後搖頭:“言朱,你不知道。”
言朱欲言又止,但祭禮即將開始,不得不與少卿退出享堂。
剩下一對主仆依照守陵人引導,一揖三叩,持香再揖,而後重跪於位。
賀今行註視著那尊牌位,一個字一筆一劃地看。唱禮罷,誦經起,他將牌位名諱描摹了一遍又一遍。
但很奇怪地,他當然沒有任何愉悅之情,卻也沒有特別難過。
就像做成了一件必然的事——當養育他長大的娘親要他記住過去的時候,他就在為這件事做準備,不管是行動上還是精神上,他知道此時此刻早晚會來。
《禮記》祭義篇有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焄蒿,淒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
所有生靈從出生就走向死亡,所擁有的一切都將歸於塵土。毛發、血肉、骨頭都是留不住的,唯有精、氣、神,能脫離肉體凡胎,浮游於天地,長生不滅。
既是必然的結局,他該為什麽而悲傷?
經聲消逝,守陵人也退出享堂。
持鴛終於敢低聲說:“王妃是這世界上最好、最好的人,她怎麽會笑我,她只會用各種辦法弄明白我為什麽會哭,然後試圖替我解決麻煩。”
她仰頭,目光滑過牌位,一路往上,試圖尋找什麽,然而直到天頂,也只能覓到無限的悵惘。
再好的木料雕出的牌位也是冰冷的,更何況所鎮的只是一座衣冠冢。
“但現在,我把眼淚流幹,她也不會為我做主了。”
賀今行聽著她的聲音,忽然低下頭去,看到一滴水珠在青磚上濺開。
他相信他的母親神魂永在,但她永遠不會再活過來。
所有死去的人,都不會再活過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卯時將近,端門前一片寂靜。
往常上朝之前,官員們會聚在這裏說說話,聊一聊等會兒要朝議的政事。今日有一個算一個,都閉緊了嘴巴。
直到晨鐘響,時辰至,宮門開,朝臣們有序地列入崇和殿,才出響動。
然而禦座之上卻遲遲未有儀仗駕臨。
卯時過一刻,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才來傳報今日不朝,請諸官自行散朝,另叫裴大人與賀大人留下。
許多官員做好再三準備而來,卻沒想陛下根本不見他們,這令他們措手不及。先前壓抑的交談聲一下變大,揣測與質疑層出不窮。
傅禹成上前喊道:“陛下怎麽了?順公公說清楚些啊,今日臣等有要事等奏,陛下怎麽只見裴相爺?”
“肅靜!”順喜高喝,待底下安分下來,才冷聲道:“陛下頭疾突發,忍著病痛召大人們理事,正是為使臣被刺一案。諸位大人所慮,陛下皆有考量。如此辛勞,還望諸位大人感同體諒,慎思慎言!”
傅禹成忙彎腰稱“不敢”,一通請罪之後,直起肚子看向另一邊,“那就勞裴相爺替咱們轉達,望陛下保重龍體。”
裴相爺這幾天形容憔悴不少,聞言卻淡淡一笑:“傅大人放心。”依舊儒雅從容。
傅禹成哼了聲,暗道看你等會兒還能不能笑得出來。轉身一看,秦相爺就快走出大殿了,忙提袍追上去,途經刑部尚書,不輕不重地撞了對方一下。
裴孟檀註意到,笑容不隱,反而主動上前:“賀大人,一起走吧。”
順喜為他們引路,只幾十步,就到後面的崇華殿。
殿內四下都開著窗,明德帝斜倚炕榻,額上還敷著冰帕。臣子跪下請安,也沒能讓他睜開眼。他指了指放在小桌上的厚本奏折,順喜便拿去給賀大人。
“朕頭疼看不下去,賀卿念給朕聽罷。”
賀鴻錦便打開來,從頭開始快速地念下去。這是他昨晚才上的奏折,寫時再三斟酌,不看折子也能默出。
從何時何地抓到第二名刺客,並如何進行審問,得知他與第一個自盡的刺客是同夥,並搜出可能牽涉到裴府的證據,進而順騰摸瓜查出與其接頭的裴府管事,再到三司會審,該管事指認裴相爺,所有經過都詳細地寫進了折子裏。
這段誦讀持續了半炷香的時間,讀完好一會兒,明德帝才問:“但這兩人都沒能得手,致使那南越人身死的是第三個刺客。”
“是。”
“那麽第三個刺客可有下落?”
“臣等無能,還在追捕搜查之中。”
“無能。”明德帝重覆了這兩個字,拿下額上的帕子丟到順喜手裏,起身大馬金刀地坐著,卻不再開口。
被他審視的兩位重臣都挺直脊背,哪怕汗濕衣衫,也不曾躲避。
許久,他說:“你都聽到了,奏報所說,你可認?”
裴孟檀伏首道:“臣不認。那名管事確是臣府上之人,但臣從未授意過他去收買江湖流氓、行刺殺之事。”
明德帝:“那你如何解釋那些證據?”
第二個刺客為證明自己沒有說假話,將第一個刺客的名姓籍貫出身家人、以及兩人在京中的落腳點全部招了個幹凈。刑部證實無誤,並在兩人的落腳點搜到了一些金銀珠寶,後確認自裴府流出。
裴孟檀道:“管事可以收買,珠寶也可以盜取,欲行栽贓嫁禍之事,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你的意思是真正的主使另有其人。”皇帝撐著雙膝,聲音沙啞:“賀卿怎麽看,還有其他證據否?”
賀鴻錦頂著似有實質的目光,如實道:“第三名刺客尚未抓捕歸案,當前進展也仍有疑點,不足以完全定罪。但裴大人,確有嫌疑。”
明德帝:“疑罪?你們說,朕該怎麽處理?”
朔風穿堂,卷盡地龍熱意,裴孟檀望向上首,“臣承蒙先帝與陛下愛重,掌率禮部已有十七年之久,長思皇恩浩蕩,卻未有報效,心中時時惶恐。部下陡生慘案,臣本就負失職之罪,今又被迫與刺客牽連,臣若言對此一概不知,恐怕朝野無人肯信。因此,臣惟請徹查此事,將真相大白於天下。”
他雙手取下官帽,低頭道:“在此期間,臣願依例律,於刑部獄羈押待審,並約束家人全力配合查案。”
明德帝看到他,忽地感慨:“裴卿也生白發了啊。”
裴孟檀一顫,下意識擡手撫鬢,但很快反應過來,疊到額前叩首,“陛下恕臣,失儀。”
尚書大人風姿雅正而懇切,一如當年奉請新帝登基之時。
明德帝嘆道:“昔臨玉顏,今從飛蓬,朕心難忍,卿閉門思過罷。”
賀鴻錦當即出言:“陛下,這不合法理呀。”
皇帝擡掌至半空,往下壓了壓,“聲音小些。你該怎麽查就怎麽查,朕又不攔你,只是別太失禮。”
賀鴻錦見他露出乏態,便知此事不可再改,便伏首領旨:“……是。”
裴孟檀到此,閉目謝恩:“微臣叩領陛下垂憐。”
這天是臘月十五,裴相爺自宮裏出來,卸冠回府,就此閉門謝客。
這就像一個信號,雖然禮部與政事堂都空了一席,但行走做事的人卻不約而同繃得更緊。
“這老鬼什麽意思?”傅禹成站在端門的直房裏,怒道:“自退?我看以退為進還差不多!”
大理寺卿要冷靜得多,“敢賊喊捉賊,定然還預備了什麽後手。”
兩人都看著秦相爺,後者不甚在意地說:“查下去不就知道了。”
傅禹成:“可他這一退,逼的就是咱們,不,針對的就是您啊。”
大理寺卿也點頭:“刑部那邊,賀大人一貫謹慎保守,說不準真按著他們的布置查下去了。”
“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秦毓章埋首公務,“別找賀鴻錦麻煩,就讓他查。”
他發了話,大理寺卿就認真督辦。傅禹成心裏有意見也沒辦法,他叫不動司法道的人。
刑部為偵破此案,抓到第三名刺客,上下連軸轉。裴府與該管事牽連之人,包括裴夫人在內,都被一一查問。
裴明憫也免不了被叫去刑部走一趟,再回到翰林院的直房,昨日找兵部要的卷宗已經擺在他那張案上,顯然是送過來的時候有人幫忙收了。
他便向共用直房的另一位編修道謝,對方不冷不熱地回了句“不客氣”。這位同僚性格如此,他不再多言,開始翻看卷宗,對比史料,整合重編。
修編一朝史志是件十分繁瑣漫長的事,翰林院這一年主要就為此忙碌。
裴明憫負責的部分到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中慶年間,諸王爭鋒日久,但真正不容水火的奪嫡時期實際上並不長。自齊王謀逆被廢,秦王戰死,楚王被刺,到先帝駕崩前傳位當今,只有短短三年時間。這三年風雲突變,發生了太多事,後人試圖覆原也十分艱難。
他與同僚花三個月理順了逆王案,經由待詔校正,大學士審核,已能歸檔。眼下則開始摸索第二件大事,秦王案。
兵部存留的卷宗顯示,中慶四十二年夏天,秦王率軍奇襲葉辭城,本是絕密行動,卻不知為何被走漏軍機。秦王殉國,三千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唯剩十餘人帶著秦王屍骨回到仙慈關。
這十餘人裏,軍銜最高的就是時任明威將軍謝芳琢。他是秦王妃的弟弟,謝氏的嫡長子,此刻正坐在他對面辦公的謝靈意的父親。
這一場敗仗不僅代表著皇儲之一的隕落,也代表大宣在西北的戰事再次陷入泥淖。直到五年後,殷侯大破葉辭城,揚鞭淙河,西涼被迫求和,這場漫長的戰爭才暫時結束。
而在當時,民眾的憤怒、朝廷的指責、秦王一派的質疑全部落在了謝芳琢頭上。他戴著鐐銬扶棺回京,先是下詔獄,再被保出來,不到一個月,就於家中自盡。再一月,萃英閣封閉,秦王府走水,身懷六甲的秦王妃未能走出火場,一屍兩命。年末,時任戶部尚書謝延卿告罪請辭,攜家歸鄉,秦王一派風流雲散,清河謝氏就此退出京城。
這段歷史在各方卷宗裏的記載都十分簡潔,敘述絕不超過一頁。那場突襲的始末,謝芳琢回京受審的供詞,秦王府走水的原因,要麽語焉不詳要麽全然不可知。
然而僅從這只言片語,就可窺見重重疑雲裏的血腥。
裴明憫不由頭疼,先不提怎麽還原真實的歷史,這一傳怎麽開頭就是個難題。
先齊王是先帝禦筆朱批定性的逆王、廢王,但秦王不是。先帝親自為他挑選陵寢,以親王禮制下葬,死後哀榮不可不提,但導致他身隕的葉辭城一戰記載卻諱莫如深。這在史錄上無疑是沖突的,令他感到矛盾。
“我說。”對面忽然響起聲音。
謝靈意越過重重案牘,盯著他,“如果感到為難,禮部和兵部的卷宗怎麽寫,你就怎麽寫。”
裴明憫並不意外。雖然他們負責編寫的是不同的部分,但同坐一室,對方每日經手哪些卷宗文書,進度到了哪裏,總歸會有大概的印象。
他聽到對方聲音的第一瞬間,腦海裏閃出的念頭是,這段歷史,謝尚書或許是現世了解最多的知情人。
而後他才斟酌著回覆道:“前人已亡故,再開不了口。你我後世之人,對其生平註解,合該慎之又慎。”
尤其史志,行文以簡短精悍為佳,寥寥幾句背後,往往隱含著一段磅礴曲折的歷史。他們作為史官,用詞就更應求準求實,盡可能全面、公允地去概括敘述對象的一生。是黑是白,是清是濁,都不能也不應該含糊。
例如,無論是“通敵叛國”還是“受誣含冤”,在史官筆下只是四個字。但對於謝芳琢,卻是足以決定身後之名的判詞,對他出身的謝氏,甚至對那只有“幾近全軍覆沒”一句記載、留不下任何姓名與其他痕跡的“三千騎兵”,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謝靈意木木地說:“你大可以試試看。但如果能不打擾我祖父,就請你不要去找他。”
裴明憫想起偶然見到謝尚書踽踽獨行的模樣,亦於心不忍,遂答應下來:“好。”
房間重歸安靜,他將兵部的卷宗謄抄下來,決定下個休沐日,再去請教張先生。
下午刑部又來人問詢了一回,過程並不麻煩,但容易打斷他做事的思路。以致他出了翰林院,見到身著官服的晏塵水,第一反應就是:“可是有案情傳喚?”
晏塵水說:“當然不是,這個案子涉及到你家的部分,我是要回避的。”
雖然他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部裏規定該遵守就得遵守,他自請去了負責查謝家的郎中手下。
他在今年朝審之後升任六品主事,由科道官正式轉成六部吏員。那時不是沒有進入禦史臺的機會,但他直接選擇了留在刑部。
升職前一天晚上,他和老爹一起在家裏吃飯。晏大人樂呵呵的,說自己等著兒子來給自己打下手;就算上陣父子兵,他也一定舉賢不避親。但他不想和人磨嘴皮子,要動就動真格的。
晏大人就說那兒子你可別亂來,你老子彈劾也不避親的。
晏塵水大咧咧地叫老爹放心,大宣律他爛熟於胸,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夢裏都分得清清楚楚。
不該說的他也不會說,此時就委婉道:“剛好從你們這邊兒過,就來看看,這兩天是不是打擾到你做事了?”
裴明憫並非全然無知,淺淺地笑道:“我還好,但你和我,會不會耽誤你做事?”
“沒事兒,我到點輪班了。”晏塵水抻了個懶腰,和他一起走出半條街,“這也算是一種常用的辦法。想從你這裏撬出些什麽,又不能限制你或者傷害到你,就只能不停地來煩你。”
裴明憫點點頭:“人在不勝其煩的時候,更容易失去理智。用你們的話說,就是露出破綻。”
雪天傍晚行人少,好在點心鋪一直開著,晏塵水買了一包蜜漬梅花,“對,但我知道你涵養很好,不會動氣。我會告訴他們,這麽做沒用的。”
裴明憫一如既往婉拒這些零嘴,“多謝。只要翰林院沒有讓我停職,我就會按部就班,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下去。”
兩人就此交流了一會兒各自公務上的問題,晏塵水道:“說起謝大人,南越使臣遇刺那天晚上,他恰好從鴻臚寺回去。雖然事後證明他當天是在與鴻臚寺卿核對鴻臚寺今年的賬,但我這個人,不怎麽相信‘巧合’這個說法。”
裴明憫:“你覺得有問題?可你們辦案,第一要講的就是證據。”
“是。比如第三個刺客偽裝成奴隸行刺,那麽被他冒充的那個奴隸在哪兒?不論是死是活,哪怕被碎屍萬段,都應該有痕跡才對。但我們一直沒找到人,把驛館掘地三尺,半根可疑的毛都沒發現。”
“當案子走到死胡同的時候,我就會反思,是不是前面哪一步出了問題,導致我們走了岔路。”晏塵水此時想到的不止當前使臣這個案子,還有他私下一直追查的另一個案子。
沿街店鋪支起燈籠,他低頭用竹簽叉起一朵蜜漬梅花,迎光細看。
梅肉裹了一層厚蜜,色澤暗紅,放在飴糖堆裏可能會被肉眼認為是糖塊,但只要扔進嘴裏就知道,眼睛欺騙了自己。
“飛鴻踏雪尚有爪印,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天衣無縫的犯罪。我發覺,我可能一開始就想錯了。”
換囚也好,刺殺也好,除了外部勢力介入,都還有另一種可能。
“你是說?”
“燈,下,黑。”
晏塵水有了新思路,但線索報上去,具體怎麽做還得看上峰安排。這個案子看似沒有牽制,實則動得艱難,尚書大人都愁得嘴角起泡,更何況他只是個六品主事。
他心裏還記掛著五城兵馬司那樁舊案。使臣遇刺案一定會有結果,但已定論塵封的舊案,除非找到足以全盤翻案的證據,再沒有其他重見天日的可能。
他懷疑刑部內部有鬼,此時部中上下的註意力都在外邊,也正是他探查的機會。
局勢越發緊張,刑部查案卻一直沒有進展,以致流言四起。
裴相爺門生遍地,一致認為老師是被栽贓陷害,紛紛往禦史臺遞折子。就連借讀薈芳館的士子們,都在籌劃聯名上書,幸而被忠義侯攔下。
天子腳下、皇城之內出現這等行刺鄰邦使臣之慘案,負責治安的五城兵馬司亦脫不去失察之罪。忠義侯身為指揮使,案發後便主動請罪,被皇帝申斥了一頓,罰俸半年,看守城門七日。
服役一結束,就撞上有人混進薈芳館試圖攪渾水。他解決了帶頭攛掇的人,安撫好士子們的情緒,最後請坐鎮館中的路先生看顧這些年輕人。
路雲時答應了。
朝堂上,禮部事務暫由侍郎王正玄總領,但有些事務必須由堂官決斷,他實在沒法做主,不得不請奏皇帝。
明德帝被他不分時辰地問了三回,就讓他帶著公務文書滾去裴府,找裴孟檀處理。
於是裴相爺就在自個兒家裏待罪辦公,依舊謝客,但門是閉不上了。
這一下,禦史臺從上到下所有官吏的桌案,又被新一輪參劾諫言的折子堆滿。
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中,唯有秦相爺依舊八風不動,穩坐端門北楹。每日宵衣旰食,一支筆、一方印,統籌朝野。
殷侯府也不問紛爭。結親的消息尚沒幾個人知曉,刑部偶爾會請郡主前去,但不曾踏入侯府一步。
殷侯這個年紀一閑就容易懷舊,他本想等嬴追到京,和她比試兩把。但長公主為參加忠義侯明年三月的及冠禮,特地請了旨,開春才回來。他就又去兵部討餉。
崔連壁也閑,一幫文官鬥死鬥活都不幹他事,他只要小心別讓自己官袍沾上血就好。但他有許多愛好可打發時間,眼下就在著手編什麽兵書,一看賀易津無所事事,立即毫不客氣地叫人留下幫忙。賀易津看了草稿覺得不錯,就帶著自家子侄下屬一起長長見識。
而賀長期見顧橫之三不五時地上門,總疑心這廝什麽時候就把自家妹妹騙跑了,也不由分說把後者捎上。
賀今行上午從宮裏回來,府上只有幾個老弱婦孺在。
持鴛給他看才收不久的請帖,又是京中哪家小姐請郡主去什麽花會,她知道主子不可能真去,所以照舊婉拒。
他聽完,說:“我們去懷王山。”
持鴛當場就楞住了。
賀今行接住從她手中掉落的請柬,放輕聲音:“陛下一直不肯見我,但皇後的懿旨拿到了,娘娘還派了言朱來協助。姑姑,快去收拾吧。”
“主子容候。”持鴛一福身,就跑出院子,跑回自己的房間。一個箱子的衣物全抖落在榻上,她撈了最上面的舊襖換好,坐到銅鏡前想要卸妝。下一刻,伸向眉心的手卻生生止住。
鏡子裏的面目非她原本容顏,但她已用了十多年,包括在景陽宮的時候。皇後身邊的大宮女是見過的。
於是她只重梳了頭發,戴上放得發黃的耳墜。
回到前院的時候,她才想起什麽,無措地問:“攜香那妮子呢?”
“攜香姐姐在太後宮裏,不好輕易出來。以後還有機會的。”賀今行把自己的鬥篷給她,“外面風雪重,姑姑不要受寒。”
持鴛捏著衣料,沒有像往常一樣拘禮,“那奴婢再去拿一件。”
賀今行攔住她,“我不怕冷,早一點過去才好。”
言朱與太常寺少卿等在門上,馬車也已備好。
宗廟陵寢事務由太常寺負責,但他們要祭拜的是秦王妃,所以皇帝沒有親自下諭,而讓皇後代行。
賀今行讓她們坐車,自己則騎馬開路。
一行人走永昌大街行至安定門,有一隊鮮衣怒馬的年輕公子從後面超過他們。他還沒註意到是哪些人,對方就停在城門前。
“賀靈朝?你去哪兒?”腰間掛著團鞭的少年驅馬倒回來,藏在他懷裏的金花松鼠也從鬥篷下探頭探腦。
賀今行一下就認出是秦幼合,雖然處在成長期,但那張臉似乎沒有變過。
他如實回答:“懷王山。”
“哦,那你們先走。”秦幼合讓到路邊。
路旁等著的有三四個人,比前兩年少了一半。顧蓮子也在其中,但沒有打招呼的意思。
他示意車夫正常前行。
秦幼合等他走過去,又調轉方向與他並行了一小段路。
於是他忍不住問:“你們去打球?”
“不打。天太冷,容易出事,就跑跑馬。”
這話在這樣的天氣太尋常不過,但從秦幼合嘴裏說出來,還是讓賀今行多看了他一眼。
但也就這一眼,隨即便馳出安定門,馳過衰草連天的原野,進入懷王山。
秦王妃與秦王合葬同穴,是距離先帝陵園最近的皇子墓,規模僅次帝陵。在漫天白雪之下,山水懷抱之間,宏大又蒼涼。
踏上神道便不需要註意方向,道旁自有披著雪的石像生為他們引路。哪怕知曉地宮已閉,賀今行也無端生出盡頭有人在等他的錯覺。
守陵人早早接到知會,因無敕令,正堂不開,就於右享堂做好了祭祀準備。
看到牌位陰刻的一瞬間,持鴛的眼淚便掉下來。
言朱附耳安慰她:“姐姐莫哭,失了儀,花了妝,反叫王妃笑話。”
持鴛沒有要哭的意思,只是一下沒忍住,她帶著淚痕微笑,然後搖頭:“言朱,你不知道。”
言朱欲言又止,但祭禮即將開始,不得不與少卿退出享堂。
剩下一對主仆依照守陵人引導,一揖三叩,持香再揖,而後重跪於位。
賀今行註視著那尊牌位,一個字一筆一劃地看。唱禮罷,誦經起,他將牌位名諱描摹了一遍又一遍。
但很奇怪地,他當然沒有任何愉悅之情,卻也沒有特別難過。
就像做成了一件必然的事——當養育他長大的娘親要他記住過去的時候,他就在為這件事做準備,不管是行動上還是精神上,他知道此時此刻早晚會來。
《禮記》祭義篇有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焄蒿,淒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
所有生靈從出生就走向死亡,所擁有的一切都將歸於塵土。毛發、血肉、骨頭都是留不住的,唯有精、氣、神,能脫離肉體凡胎,浮游於天地,長生不滅。
既是必然的結局,他該為什麽而悲傷?
經聲消逝,守陵人也退出享堂。
持鴛終於敢低聲說:“王妃是這世界上最好、最好的人,她怎麽會笑我,她只會用各種辦法弄明白我為什麽會哭,然後試圖替我解決麻煩。”
她仰頭,目光滑過牌位,一路往上,試圖尋找什麽,然而直到天頂,也只能覓到無限的悵惘。
再好的木料雕出的牌位也是冰冷的,更何況所鎮的只是一座衣冠冢。
“但現在,我把眼淚流幹,她也不會為我做主了。”
賀今行聽著她的聲音,忽然低下頭去,看到一滴水珠在青磚上濺開。
他相信他的母親神魂永在,但她永遠不會再活過來。
所有死去的人,都不會再活過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