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34章 說完,朱翊鈞自己……

關燈
第234章 說完,朱翊鈞自己……

說完,朱翊鈞自己卻皺起了眉頭:“幾天恐怕不行,還是多關幾年吧。”

說到這裏,他靈機一動,笑呵呵的看向徐渭:“徐先生可知,我如今叫什麽。”

徐渭立刻躬身道:“臣不敢。”

他現在是大明天子,除了皇太後這個親娘,別說直呼其名,連字都要避諱。

朱翊鈞擺了擺手:“我現在叫李誠銘,你知道李誠銘是誰嗎?”

從徐渭的表情就能看出來,他不知道。

朱翊鈞的表達欲一下子就上來了,從“我有一個外公”說起,把李誠銘的身份,當年如何在漷縣欺男霸女,後來送到薊鎮參軍,洗心革面的故事說了一遍。

徐渭聽完倒也不奇怪:“戚將軍乃名將,尤擅練兵,天下皆知。”

朱翊鈞一拍腦門:“《紀效新書》就是徐先生教我的,我怎麽給忘了?”

徐渭忽然明白,他為何突然提起李誠銘的事:“陛下的意思是,讓徐枚……”

“嗯,就是這個意思。”故事講完,朱翊鈞有些渴了,喝口茶潤潤嗓子,“周遭的環境若是沒有改變,就算關他三年五載,出來之後,他還是會故態覆萌。”

“不如,送他去北邊鍛煉鍛煉,徐先生以為如何?”

“可他已經三十好幾了。”

朱翊鈞不以為然:“我看他倒是有幾分力氣,就去當個火頭軍,鍋碗瓢盆總能背吧。”

徐渭嘆一口氣,他這兒子也不知道怎麽長的,胸無點墨,卻是一身的戾氣。他回一趟家,徐枚除了要錢,還是要錢。他的字畫,珍藏的書籍,被他偷偷拿出去賣了個幹凈。

徐渭回一趟山陰,夜裏都不敢閉著眼睛睡覺,他兒子真能捅死他。

要真是戚繼光募兵,都看不上這樣的。

既然是皇上恩典,那徐渭自然求之不得,可他又嘆一口氣:“就怕給戚元敬添麻煩。”

朱翊鈞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放寬心,武清伯的長孫都能洗心革面,你這兒子確實頑固了些,但也要相信戚將軍的能力。”

徐渭點了點頭,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朱翊鈞又笑道:“實在不行,我再把他關起來,讓他下輩子就在詔獄好好反省。”

徐渭:“……”

朱翊鈞樂得不行:“我記得你還有個小兒子。”

馮保在一旁聽著也笑了,這是大號練廢了,準備封號,讓玩家專心練小號。

朱翊鈞並沒有直接將徐枚送去薊鎮,留在當地,先關他幾個月看看表現。表現得好,去北邊,表現得不好,那也不麻煩了,直接去雷州。

雷州,那是流放煩人的地方。

第二日,朱翊鈞與徐渭一同前往杭州。徐渭說起家裏的情況。

小兒子徐枳是徐渭和現在的妻子張氏所出,這一房妻子還是胡宗憲出錢為他娶的。

婚後第二年,生下小兒子徐枳,比朱翊鈞還小兩歲,但已經在杭州娶妻。

在遇見朱翊鈞前,他的生活潦倒坎坷,兩次入贅,第一次妻子早亡,第二次被騙,八次鄉試未能中舉。

雖然有胡宗憲看中他的才能,張元忭、諸大綬這樣惺惺相惜的知己,但總歸是依附別人過日子。

直到他遇見了朱翊鈞,才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到了杭州,朱翊鈞直接來到總督府,見到了胡宗憲。

他至今還記得,陸繹從詔獄帶回來的那張紙條:“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如若不是陸繹及時趕到,胡宗憲也已死在了獄中。

那時朱翊鈞還不是天子,對他便有了救命之恩,即位之後,將他官覆原職。

當年摸著徐海的頭,要他聽話的胡總督,如今跪在十七八歲的天子腳下,忠心不二。

朱翊鈞此次到杭州,的確有事與他商議:“朝廷準備派兵征剿海賊,命胡守仁為主將。”

“朕想著,調你到福建,之後進入澎湖列島,也由你負責駐防。”

“那些佛郎機人、紅夷人對我大明諸島虎視眈眈,愈是如此,咱們就愈要提高警惕,不能有片刻放松。”

“陛下英明!”胡宗憲伏地叩拜,“臣聽從陛下調遣。”

朱翊鈞早慧,聞則能誦,學過無數關於西湖的詩詞,早已心向往之。

今日如願以償,親臨西子湖畔。

走過斷橋,休閑的漫步於蘇堤,朱翊鈞忽的腳步一頓,站在水岸邊,遠望湖光山色:“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他想起了小時候,那時他和皇爺爺長住西苑,每日進講結束,他總會牽著張居正的手,沿著太液池邊,一路將他送到金鰲玉蝀橋。

朱翊鈞擡手搭在張簡修的肩頭,感慨道:“若此刻,張先生能陪我欣賞眼前的美景,該多好啊。”

張簡修笑著靠過去:“我爹雖然不在,可是由我陪著你。”

“你呀……”朱翊鈞摸摸他的頭,“還差點意思。”

語畢,轉身便走。張簡修快步跟上:“哪裏差點意思,你說,我改就是了!”

朱翊鈞搖了搖頭,說起來,他們兄弟幾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張居正的影子,可他們終究和他們的父親不一樣。

寧為循吏,不做清流。

從小,朱翊鈞就明白,有的官吏,就和戲臺上的戲子一樣,精於表演。

而有的人,心中只有安邦興國、濟世於民,至於自己有沒有一個好名聲,他從不在意。

張居正在朱翊鈞心中,就是獨一無二的,別說朝中大小官吏,就算他的親兒子也取代不了。

朱翊鈞笑著看向張簡修:“改什麽改,你做你自己就好了。”

張簡修沒心沒肺的點頭:“哥哥說得對。”

說話間,二人來到了渡口,剛還活蹦亂跳的張簡修,此時也累了,想要坐船游湖。

朱翊鈞果真如同帶弟弟出門游完一般,帶著他登上一艘畫舫,泛舟西湖。

他靠坐在船尾,看著西湖邊上的美景,冷不防說道:“這西湖……”

他欲言又止,王安以為他有什麽吩咐,連忙躬身問道:“西湖怎麽了?”

朱翊鈞道:“這西湖可比太液池大多了。”

太液池是人工湖,西湖是天然湖,能有好幾十個太液湖那麽大。

“哥哥你看!”張簡修忽然指著遠處興奮的喊道,“那裏有個島。”

“嗯,看到了。”

那島就在西湖中央,朱翊鈞早就看到了。張簡修也不是真讓他看看,而是向去島上玩耍。

於是,畫舫靠岸,登島後有一座牌坊,上書“湖心亭”三個字。

湖上找了一圈,只見蓬萊宮,也沒見著叫湖心亭的亭閣,倒是有一座清喜閣。看這樣子,應該是剛建好不久。

亭子裏坐著幾個文士,正在吟詩作賦。朱翊鈞覺得有趣,便站在柳條掩映處遠遠地看著。

張簡修,對這些文人的愛好不感興趣,朱翊鈞便叫他到別處逛逛去。

其中有一位三十來歲的士人吟道:“近水相將發故枝,隔年猶自飏垂絲。江南消息君知否,正是鵝黃未著時。”

他話音剛落,旁邊便有人拍手稱好。有人問他:“此詩可有名字?”

那人道:“嶼柳。”

朱翊鈞細品了品,確實還不錯。

那人與好友推杯換盞,朱翊鈞遠遠地看著,問一旁的徐渭:“我總覺得,此人有些面善,但我應該沒見過他。”

徐渭卻道:“他不曾做官,所以陛下不記得他。不過,他的兄長陛下卻是認得的。”

“噢?”朱翊鈞來了興趣,“他的兄長是誰?”“他的兄長正是兵部侍郎汪道昆,此人名叫汪道貫。”

朱翊鈞點點頭:“原來如此。”

他又聽了一會兒這些人閑聊,才得知,此次聚會,是因為其中一人中舉,好友相聚,為其慶祝。

其中一人道:“接下來,元瑞可是該上京準備來年的春闈了?”

那被喚作元瑞的年輕人卻擺了擺手:“不急,我打算先到南京,拜見鳳洲先生。”

此時,旁邊有人勸他:“鳳洲先生向來看重你,你晚些時候再去拜會他也不遲。”

“此去京師千裏迢迢,不如早些趕考,多做準備才是。”

那元瑞卻擺了擺手:“我向來對科舉入仕沒什麽興趣,最大的心願是隱居游仙,奈何尚有雙親需要侍奉,不敢離去。”

旁邊的人驚訝道:“你不想做官?”

那人搖頭:“不想。”他又長長的嘆一口氣,“奈何覆命難為。”

有人笑道:“元瑞只想追隨鳳洲先生,有朝一日引領文壇。”

此言一出,周圍的人盡皆發出大笑。

此言聽來頗有幾分戲謔,元瑞卻不甚在意:“鳳洲先生乃才最高,地望最顯,聲華意氣籠蓋海內。我追隨他,有何不可?”

周圍的人仍舊笑而不語。

元瑞又道:“此去南京,我打算攜我的《少室山房集》前去拜訪鳳洲先生,請他為我作序。”

眾人有的喝酒,有的應和,無人再勸他科舉之事。

朱翊鈞問徐渭:“這個元瑞是誰?”

徐渭答道:“金華,胡應麟。他的父親胡僖,嘉靖三十八年進士,現任湖廣參議。”

朱翊鈞點頭:“我在德安見過此人。”

他又問道:“那個鳳洲先生是誰?”

提起此人,徐渭竟是當著皇帝的面,頗為不屑的冷哼一聲:“太倉,王世貞,號鳳洲。”

聽到這個名字,朱翊鈞並不意外。剛才聽他們說什麽引領文壇,他就隱約猜到了。

也就只有王世貞在江南文壇的地位,能讓這個叫胡應麟的年輕人,遠隔數百裏,把馬屁拍得如此響亮。

他現在更感興趣的是徐渭:“徐先生與他有過節?”

“那倒也是沒有。只是曾經發過誓,絕不與此人為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