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003章 第三章
對於楊氏與寧和這對母女,灘下村村民們的觀感一直挺覆雜的。
總歸都是可憐人。
母親楊氏,那是一等的閨秀女子,樣樣都與這灘下村鄉裏鄉外的那些婦人們截然不同。但若要具體去說都不同在哪裏,這些大字不識的村人們也說不出些個子醜寅卯來。
然而凡是年紀大些的,都還記得十多年前楊氏來到村裏的那天。
那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就是時間已經到了黃昏,家家戶戶炊煙裊裊。聽見有車聲,村民們都出來看。
村道盡頭有輛馬車駛來。岐山地區產牛,多牛車,馬車很少見。就算偶有,也從沒見過這樣的。
但見前頭一匹綴流蘇紅花鞍高頭赤鬃千裏駒,後拉是雕花點翠漆木吊廂靛藍錦簾車,馬蹄噠噠、車輪軋軋,晚霞如火、殘陽如血。車停撩簾走下一條金紅留仙裙,裙擺旋如石榴花開。那女子窈窕婀娜、細步緩行、環佩叮咚……光閃閃金步搖、明燦燦彩寶環,碧簪螺髻,額飾精妙朱色雙花鈿,玉容粉面秋水眸——所見村人無不呆立當場,只覺眼前戲曲所中唱的那神仙妃子!
這便是楊氏了。
灘下村是個再小不過的地方,大多村人這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十幾裏外的岐山縣城。像楊氏這樣的女子,以及她所代表的那個錦玉雕砌的世界,遠遠在他們的見識之外。
誰都知道,若不是命實在太不好,她本不是這點鄉下地方能留住的人物。
在村裏定居下來之後,楊氏平日裏深居簡出,甚少在外頭露面,更不與村民們往來。只在買田置屋、請人耕種之時,才出來過幾回。至於她的具體出身,大家也知之甚少。只聽說是從州城方向來的,先夫是位舉人。
在趙國內,按律例舉人已屬正經官身,有別於普通平頭百姓,有免徭役、免租稅、見官不拜等一應特權。楊氏身為舉人遺孀,也能享這幾分便利。
而當村裏的裏正鄉約召集村人,詢問誰家願來替楊氏耕種田地時,最先站出來的便是愛湊熱鬧的老黃頭。也因此,他們一戶就成為了整個灘下村中與這對楊氏母女走得最近的人家。
不過相比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楊氏,楊氏的女兒寧和,相較她名氣還要更大些,後來更是聞名整座岐山縣城。楊氏自己不出門,卻愛叫寧和出去。待人接物,采買事宜,凡事都交給這年紀輕輕的女娃去做。
這哪兒像養女兒?倒像是當家小子的養法。
村人們議論紛紛,大都認為很不妥當。但老黃頭卻一直挺喜歡這女娃的。他擅長分辨天時氣候,平日也喜歡觀人,一見寧和,便覺得她生來靈慧,日後定要有大造化。
而寧和本人,年紀雖小,行事卻已早早頗有章法。言談舉止進退得宜、不卑不亢,風儀聰慧別說尋常女兒,男兒亦不能及。見者無不稱奇。
當然,這些雖然在村人們看來已經足夠稀奇,卻也不至於叫她名傳全縣。叫外頭都知道有寧和母女的,是另一樁事——也是叫全灘下村的村人們最為不解的事。
寧和那時不過總角之齡,頭紮雙髻,生得清秀可愛,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女娃。但她的母親楊氏,卻一定要她讀書,還幾度想把寧和給送進縣裏的私塾裏去。
村人們完全無法理解:女娃讀什麽書?
那些個私塾也不肯收她,都說從沒有收女弟子的道理。楊氏為此跑了好幾趟縣城,最終還是沒成,就又帶著寧和回來。大家都以為她放棄了,結果沒想到三年後,楊氏再一次帶著寧和去往縣城,這一次更驚人,她要讓寧和去縣學讀書!
縣學,那是什麽地方?
是一縣之中最好的學府,是朝廷所置的官辦之學。學中生員衣食住行俱都由官府提供,名額極為有限,正式的廩膳生止有二十位,加上增廣、附學之類,也不過三十上下。本地讀書人一旦得入了縣學,就可以說是從此前程似錦。
楊氏好歹是位舉人夫人,她要求見,岐山縣縣學的教諭自然是要見的。然而聽了她的要求,這教諭乃至幾位訓導當時都笑了,只覺得荒謬絕倫。
“女子入縣學?從未有之,不可為。”
楊氏卻很堅定,反駁說:“從未有之並非不能有之。古時未有文字,若非倉頡造之,諸君何以通文墨?古亦未有百家,若非先賢著書立說,諸君何以明至理?古亦未有人君,堯舜禹始之,若諸君言未有便不可為,又置我趙今上於何地?”
接連三問,問得教諭訓導等啞口無言後,楊氏又道:“且當朝律例未禁女子讀書,我兒聰慧更甚男兒,為何入不得縣學?”
岐山這一任的縣學教諭姓姜,年紀不大,剛過而立,聽聞此言便道:“哦?更甚男兒?夫人所言可有憑證?”
楊氏便從懷中拿出寧和所作文章數卷,共十來篇收錄成冊,一同呈上。
教諭頗有些稀奇地展開,入目先讚了句好字。
楊氏說:“我兒自幼習字,三歲能書。如今年方十歲,已有幾分風骨。”
那教諭將文章看完,又傳閱諸訓導,沈默許久,說了句:“若欲入縣學,需經本縣童生試。”
又道:“夫人有大見識,定自名門出。”
楊氏道:“出嫁之女,不言本家。”遂告退而去。
於是十歲的寧和於當年赴岐山縣童生試,一舉得頭名。
此事一出,整個縣城轟動。那姜姓教諭倒也言而有信,真就讓寧和入了岐山縣縣學,成了近年來年紀最小的廩膳生。
最初不是沒有人反對,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在縣學中就讀的縣學生們。
——聖賢書香之地,豈容女流之輩踏足?
縣學外頭鬧得沸沸揚揚,作詩寫文駁斥有之,大庭廣眾前唾罵有之。縣學裏頭更甚,好些學生激憤之下,跑到學府門口靜坐以示抗議。
然而姜教諭卻始終不曾更改決定,只說自己有言在先不可返悔,又將楊氏一番言論轉述眾人。
諸生實在無法,只好彼此商議,欲行刁難之舉,好叫那女童自己知難而退。
然而十歲的寧和卻叫許多人始料未及。這女童不僅大方而來,對周圍諸多異樣目光視而不見、竊竊私語充耳不聞,泰然處之。還能專心於學,每日潛心讀書,常與夫子請教,說如魚得水也不為過。若遇有人攔路詰問至面前,她則靜立而聽,聽罷一一駁斥,神平氣和、言之有物,直叫來者無言以對、敗退而去為止。
且自寧和入學,課業之優,每歲逢考必得頭名。長此以往,便漸漸無人再提及她的女子身份。
其實以寧和的能耐,早就可以往州城赴鄉試。縣學裏的學生們清楚,夫子們更清楚,但誰也沒提。
只因她是個女子。
女子科舉,前所未有。若只童生試,雖罕見,前朝卻也偶有記載。但這回是一州之鄉試,若考中就是舉人之身,舉人,就是正經官身,按律就可以就官。女子,如何做官?
那些個心頭對寧和暗含嫉恨的學子們還紛紛在背後嗤笑,說到時開試入場前,眾考生需得列隊任差役搜檢脫衣,她不去便罷,若真敢去,倒有熱鬧可瞧了!
夫子們暗地裏也在嘀咕,有人說:“女子應試,縱使盡合程度,不知他日將安所用。況艷妝怪服,遍見朝士,所至聚觀,豈不駭愕?”
旁人不與她提,寧和自己也就不去想那麽多,只一心埋頭苦讀。第一年取頭名,第二年仍取頭名,直到後來楊氏病故,她才離開縣學,守孝在家。
三年孝期過去,十五歲的寧和再次走出家門,已然是及笄之齡。旁人都以為她此後該是要嫁人了,結果寧和卻回到了縣學,還像從前那樣一身青布儒衫書生打扮,向夫子們表示她要赴明年的鄉試。
此言傳出,眾人無不嘩然,寧和又一次成為了全縣議論的對象。
旁的先不論,赴鄉試首先需得找來本地同考三人,共四人結為互保。寧和在縣學讀書這兩年,也有同窗好友二三,可赴試是所有讀書人一輩子頂天的大事,萬不能出一點差錯,因而不計較寧和女子身份願與她結保的,只得一個周生。
這也是人之常情,寧和自然也理解。最後還是姜教諭幫忙,找到兩個已自知無望的老秀才,請二人陪著他倆去考一遭,這才算解決了這事兒。
那周生姓周名琛書,字叔才,年二十有二,縣城人。此人素來與寧和交好,寧和回家守孝那幾年,還常來村裏拜訪。
周生比寧和早入縣一年,胸中有些筆墨,人也聰敏,就是性情有些跳脫和沖動,骨子裏頭帶著股有些異於常人的“癡”勁兒。以他學識,本不應該屢試不中,奈何這人偏偏愛在答卷時犯他那癡病,屢教不改,回回都要劍走偏鋒、癡言癡語幾句,自是個拙落下場。
縣學中的幾位訓導乃至教諭都找過他幾回。諄諄教誨好言勸導有之,出言諷勸斥罵有之,都沒起作用。這人無論當時表現得多後悔反省,一進考場還是犯病。
按照大趙科舉條律,在各州縣本地舉行的童生、鄉試二試是每年一辦,而京城的會試則是三年一辦。
而縣學的規定是,學生連續三年不能就舉的,就會逐出門去,換新人進來。教諭念在周生情況特殊,特地多留了他兩年。後來見他這兩年還是如此,便嘆聲朽木不可雕,叫他回家去了。
周生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見了父母又吃一頓臭罵,很是消沈了一段時間。直到見寧和重新出來,才又打起精神,要與她一同往州城應試去。
他對著寧和大打包票:“寧妹你放心,州城我年年去,熟門熟路!一準將你照顧妥帖!”
這話說的,年年去,可不就是年年不中?
見他甚至還有點沾沾自喜的模樣,寧和不由哭笑不得,卻也知他生性如此,便笑著整整袖子朝他拱手一禮,一本正經地回道:“那小妹可就仰仗周兄了。”
岐山縣偏僻,在越州最南,州城路遠,需得提前二月啟程。回來路上也要二月,這一去就是大半年。
同保四人同去,可最後回來的,卻只有寧和一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對於楊氏與寧和這對母女,灘下村村民們的觀感一直挺覆雜的。
總歸都是可憐人。
母親楊氏,那是一等的閨秀女子,樣樣都與這灘下村鄉裏鄉外的那些婦人們截然不同。但若要具體去說都不同在哪裏,這些大字不識的村人們也說不出些個子醜寅卯來。
然而凡是年紀大些的,都還記得十多年前楊氏來到村裏的那天。
那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就是時間已經到了黃昏,家家戶戶炊煙裊裊。聽見有車聲,村民們都出來看。
村道盡頭有輛馬車駛來。岐山地區產牛,多牛車,馬車很少見。就算偶有,也從沒見過這樣的。
但見前頭一匹綴流蘇紅花鞍高頭赤鬃千裏駒,後拉是雕花點翠漆木吊廂靛藍錦簾車,馬蹄噠噠、車輪軋軋,晚霞如火、殘陽如血。車停撩簾走下一條金紅留仙裙,裙擺旋如石榴花開。那女子窈窕婀娜、細步緩行、環佩叮咚……光閃閃金步搖、明燦燦彩寶環,碧簪螺髻,額飾精妙朱色雙花鈿,玉容粉面秋水眸——所見村人無不呆立當場,只覺眼前戲曲所中唱的那神仙妃子!
這便是楊氏了。
灘下村是個再小不過的地方,大多村人這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十幾裏外的岐山縣城。像楊氏這樣的女子,以及她所代表的那個錦玉雕砌的世界,遠遠在他們的見識之外。
誰都知道,若不是命實在太不好,她本不是這點鄉下地方能留住的人物。
在村裏定居下來之後,楊氏平日裏深居簡出,甚少在外頭露面,更不與村民們往來。只在買田置屋、請人耕種之時,才出來過幾回。至於她的具體出身,大家也知之甚少。只聽說是從州城方向來的,先夫是位舉人。
在趙國內,按律例舉人已屬正經官身,有別於普通平頭百姓,有免徭役、免租稅、見官不拜等一應特權。楊氏身為舉人遺孀,也能享這幾分便利。
而當村裏的裏正鄉約召集村人,詢問誰家願來替楊氏耕種田地時,最先站出來的便是愛湊熱鬧的老黃頭。也因此,他們一戶就成為了整個灘下村中與這對楊氏母女走得最近的人家。
不過相比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楊氏,楊氏的女兒寧和,相較她名氣還要更大些,後來更是聞名整座岐山縣城。楊氏自己不出門,卻愛叫寧和出去。待人接物,采買事宜,凡事都交給這年紀輕輕的女娃去做。
這哪兒像養女兒?倒像是當家小子的養法。
村人們議論紛紛,大都認為很不妥當。但老黃頭卻一直挺喜歡這女娃的。他擅長分辨天時氣候,平日也喜歡觀人,一見寧和,便覺得她生來靈慧,日後定要有大造化。
而寧和本人,年紀雖小,行事卻已早早頗有章法。言談舉止進退得宜、不卑不亢,風儀聰慧別說尋常女兒,男兒亦不能及。見者無不稱奇。
當然,這些雖然在村人們看來已經足夠稀奇,卻也不至於叫她名傳全縣。叫外頭都知道有寧和母女的,是另一樁事——也是叫全灘下村的村人們最為不解的事。
寧和那時不過總角之齡,頭紮雙髻,生得清秀可愛,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女娃。但她的母親楊氏,卻一定要她讀書,還幾度想把寧和給送進縣裏的私塾裏去。
村人們完全無法理解:女娃讀什麽書?
那些個私塾也不肯收她,都說從沒有收女弟子的道理。楊氏為此跑了好幾趟縣城,最終還是沒成,就又帶著寧和回來。大家都以為她放棄了,結果沒想到三年後,楊氏再一次帶著寧和去往縣城,這一次更驚人,她要讓寧和去縣學讀書!
縣學,那是什麽地方?
是一縣之中最好的學府,是朝廷所置的官辦之學。學中生員衣食住行俱都由官府提供,名額極為有限,正式的廩膳生止有二十位,加上增廣、附學之類,也不過三十上下。本地讀書人一旦得入了縣學,就可以說是從此前程似錦。
楊氏好歹是位舉人夫人,她要求見,岐山縣縣學的教諭自然是要見的。然而聽了她的要求,這教諭乃至幾位訓導當時都笑了,只覺得荒謬絕倫。
“女子入縣學?從未有之,不可為。”
楊氏卻很堅定,反駁說:“從未有之並非不能有之。古時未有文字,若非倉頡造之,諸君何以通文墨?古亦未有百家,若非先賢著書立說,諸君何以明至理?古亦未有人君,堯舜禹始之,若諸君言未有便不可為,又置我趙今上於何地?”
接連三問,問得教諭訓導等啞口無言後,楊氏又道:“且當朝律例未禁女子讀書,我兒聰慧更甚男兒,為何入不得縣學?”
岐山這一任的縣學教諭姓姜,年紀不大,剛過而立,聽聞此言便道:“哦?更甚男兒?夫人所言可有憑證?”
楊氏便從懷中拿出寧和所作文章數卷,共十來篇收錄成冊,一同呈上。
教諭頗有些稀奇地展開,入目先讚了句好字。
楊氏說:“我兒自幼習字,三歲能書。如今年方十歲,已有幾分風骨。”
那教諭將文章看完,又傳閱諸訓導,沈默許久,說了句:“若欲入縣學,需經本縣童生試。”
又道:“夫人有大見識,定自名門出。”
楊氏道:“出嫁之女,不言本家。”遂告退而去。
於是十歲的寧和於當年赴岐山縣童生試,一舉得頭名。
此事一出,整個縣城轟動。那姜姓教諭倒也言而有信,真就讓寧和入了岐山縣縣學,成了近年來年紀最小的廩膳生。
最初不是沒有人反對,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在縣學中就讀的縣學生們。
——聖賢書香之地,豈容女流之輩踏足?
縣學外頭鬧得沸沸揚揚,作詩寫文駁斥有之,大庭廣眾前唾罵有之。縣學裏頭更甚,好些學生激憤之下,跑到學府門口靜坐以示抗議。
然而姜教諭卻始終不曾更改決定,只說自己有言在先不可返悔,又將楊氏一番言論轉述眾人。
諸生實在無法,只好彼此商議,欲行刁難之舉,好叫那女童自己知難而退。
然而十歲的寧和卻叫許多人始料未及。這女童不僅大方而來,對周圍諸多異樣目光視而不見、竊竊私語充耳不聞,泰然處之。還能專心於學,每日潛心讀書,常與夫子請教,說如魚得水也不為過。若遇有人攔路詰問至面前,她則靜立而聽,聽罷一一駁斥,神平氣和、言之有物,直叫來者無言以對、敗退而去為止。
且自寧和入學,課業之優,每歲逢考必得頭名。長此以往,便漸漸無人再提及她的女子身份。
其實以寧和的能耐,早就可以往州城赴鄉試。縣學裏的學生們清楚,夫子們更清楚,但誰也沒提。
只因她是個女子。
女子科舉,前所未有。若只童生試,雖罕見,前朝卻也偶有記載。但這回是一州之鄉試,若考中就是舉人之身,舉人,就是正經官身,按律就可以就官。女子,如何做官?
那些個心頭對寧和暗含嫉恨的學子們還紛紛在背後嗤笑,說到時開試入場前,眾考生需得列隊任差役搜檢脫衣,她不去便罷,若真敢去,倒有熱鬧可瞧了!
夫子們暗地裏也在嘀咕,有人說:“女子應試,縱使盡合程度,不知他日將安所用。況艷妝怪服,遍見朝士,所至聚觀,豈不駭愕?”
旁人不與她提,寧和自己也就不去想那麽多,只一心埋頭苦讀。第一年取頭名,第二年仍取頭名,直到後來楊氏病故,她才離開縣學,守孝在家。
三年孝期過去,十五歲的寧和再次走出家門,已然是及笄之齡。旁人都以為她此後該是要嫁人了,結果寧和卻回到了縣學,還像從前那樣一身青布儒衫書生打扮,向夫子們表示她要赴明年的鄉試。
此言傳出,眾人無不嘩然,寧和又一次成為了全縣議論的對象。
旁的先不論,赴鄉試首先需得找來本地同考三人,共四人結為互保。寧和在縣學讀書這兩年,也有同窗好友二三,可赴試是所有讀書人一輩子頂天的大事,萬不能出一點差錯,因而不計較寧和女子身份願與她結保的,只得一個周生。
這也是人之常情,寧和自然也理解。最後還是姜教諭幫忙,找到兩個已自知無望的老秀才,請二人陪著他倆去考一遭,這才算解決了這事兒。
那周生姓周名琛書,字叔才,年二十有二,縣城人。此人素來與寧和交好,寧和回家守孝那幾年,還常來村裏拜訪。
周生比寧和早入縣一年,胸中有些筆墨,人也聰敏,就是性情有些跳脫和沖動,骨子裏頭帶著股有些異於常人的“癡”勁兒。以他學識,本不應該屢試不中,奈何這人偏偏愛在答卷時犯他那癡病,屢教不改,回回都要劍走偏鋒、癡言癡語幾句,自是個拙落下場。
縣學中的幾位訓導乃至教諭都找過他幾回。諄諄教誨好言勸導有之,出言諷勸斥罵有之,都沒起作用。這人無論當時表現得多後悔反省,一進考場還是犯病。
按照大趙科舉條律,在各州縣本地舉行的童生、鄉試二試是每年一辦,而京城的會試則是三年一辦。
而縣學的規定是,學生連續三年不能就舉的,就會逐出門去,換新人進來。教諭念在周生情況特殊,特地多留了他兩年。後來見他這兩年還是如此,便嘆聲朽木不可雕,叫他回家去了。
周生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見了父母又吃一頓臭罵,很是消沈了一段時間。直到見寧和重新出來,才又打起精神,要與她一同往州城應試去。
他對著寧和大打包票:“寧妹你放心,州城我年年去,熟門熟路!一準將你照顧妥帖!”
這話說的,年年去,可不就是年年不中?
見他甚至還有點沾沾自喜的模樣,寧和不由哭笑不得,卻也知他生性如此,便笑著整整袖子朝他拱手一禮,一本正經地回道:“那小妹可就仰仗周兄了。”
岐山縣偏僻,在越州最南,州城路遠,需得提前二月啟程。回來路上也要二月,這一去就是大半年。
同保四人同去,可最後回來的,卻只有寧和一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