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42 章
實際上後院已經有起火的趨勢了。
以前姜逢年對姨娘們有偏愛,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對這些姨娘的偏愛就體現在給姨娘們花錢或是買禮物上頭,從前窮過的人一旦有了錢, 總是會不自覺地想要去炫耀一下, 姨娘們也深知他的脾性, 偶爾也會主動哄一哄。
姜逢年就會給她們送東西。
有時候是金銀首飾, 有時候是布料衣裳,不一而足, 但他不懂得平衡, 喜歡誰便多給一些, 外頭得了好東西送到安氏那裏也指名道姓要給誰,其他得不到東西的姨娘心裏多少是會有些抱怨的。
從前安氏就負責在這中間調和,姜逢年給了譚姨娘什麽東西,她便會從公中填補一些東西給別的姨娘,大家都得了東西, 價值雖然不大一樣, 但多少都有了,也不至於看著太厚此薄彼, 面上能過得去。
但如今安氏不幹了, 由著姜逢年自己去。
前兩天姜逢年都是歇在譚姨娘那裏, 他又一向寵著譚姨娘,自然給了她不少好東西,昨兒兩個人小吵了一架, 譚姨娘本還想拿捏一下態度的,可扭頭一看姜逢年還是把管家權捏在手裏, 她又坐不住了,主動去和好了。
她慣會拿捏姜逢年的心思, 腳一跺,身子一扭,再拿手帕擦上兩行淚,做做嬌嗔的模樣,姜逢年自然也要哄著她來,一哄,又給了幾匹好料子給她做衣裳。
連著三天都有丫頭端著東西去譚姨娘的院子裏,一瞧還都是好東西,其他幾個姨娘便坐不住了。
偏偏她們去了安氏的院子,知道她不想管事,便只能想著法子去鬧姜逢年。
起初是軟著來的,今天這個頭疼,明天那個身子不爽快,後天說兒女們想他了,總拉著姜逢年進自己的院子——他還享受了兩天姨娘們的溫柔小意。
然後姨娘們發現哄了兩日他也沒“雨露均沾”一下,立刻就不滿了。
譚姨娘是姨娘她們便不是了?都是給他生兒育女過的,憑什麽這樣區別對待?
那點兒溫柔小意很快就消失殆盡了,沒了利益,姨娘們也犯懶不想伺候人了,譚姨娘又明裏暗裏試探了好幾次他的心思,發現他咬死了不想給自己管家權讓自己分一杯羹,再略微試探一下他心裏的想法,自然也不高興了。
姜雲瑤倒也沒做什麽,她找了兩個在姜府沒什麽地位又愛說八卦的婆子,在她們門外頭說了不少話。
譬如姜逢年並沒那麽在意譚姨娘,不過是貪圖她的美色,不然怎麽會在太太把管家權交出來以後半點不給譚姨娘沾手?她可是親表妹,一心向著姜逢年的。
又叫人把之前譚姨娘和姜逢年的舊事翻出來了,說兩家本就是訂過娃娃親的,姜逢年自己貪圖權勢娶了高門貴女,嫌棄譚姨娘的出身不好,又舍不得倆人打小的情誼,想著左擁右抱,才把譚姨娘哄騙了進來,好好的正頭娘子不做,偏做了妾室。
這又牽扯到以前的舊事了,反正眾說紛紜,這倆婆子聽了一耳朵八卦便記在了心裏,匆匆忙忙傳播出去了。
顧明月去大廚房五回能聽見四回他們都在討論譚姨娘和姜逢年過去的事情,她一個晚來的人,聽上倆耳朵都能把他們倆的事情說得頭頭是道。
平日裏安氏是不強求這些姨娘們來給她請安的,一般隔上幾日就行,結果從她稱病以後,這幾個姨娘閑著沒事兒就愛來主院裏坐著閑聊。
她不見,姜雲瓊不在,好些時候都是吳媽媽和姜雲瑤幫著招待的。
這回譚姨娘的過去一傳播起來,幾個姨娘都默契地過來了。
孟姨娘還惦記著前幾日譚姨娘從姜逢年那裏得來的好東西,看見譚姨娘就想陰陽兩句:“有些人呢,天天扒著老爺不放,看著好像比我們得寵些,可那又怎麽樣呢?姥爺不想給的東西呀那是一點兒都得不著!”
她雖然蠢笨一些,卻對自己很有自知之明,從頭到尾她都想要的就只有姜逢年的心身,半點兒也不想沾管家權,只求自己往後能榮華富貴一世,有花不完的錢、穿不完的新衣裳,最好還能有個兒子給自己養老,順遂平安一世。
這幾日的流言孟姨娘也聽了不少了,她看不上譚姨娘——是比自己得寵些,可那又怎麽樣呢?從一個好好的正妻變成了妾室,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最虧。
譚姨娘難得吃癟,不想孟姨娘也能欺負到自己頭上,順手便戳起她的心窩子來:“這還是太太的院子裏呢,孟姨娘是仗著自己的姑娘在太太院子裏站穩了腳跟便得意起來了?”
她翹起二郎腿冷笑:“我再得不著東西,也不會拱手把自己的東西讓出去。”
她們兩個拌嘴,半點也沒顧及就站在旁邊的姜雲瑤,這話說的不只是戳孟姨娘的心窩子,也是戳姜雲瑤的。
顧明月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像樣子,這又沒她說話的地兒,她想了想,端著茶水上來了,重重地放在茶幾上。
杯子裏是滾燙的茶水,孟姨娘想顯示自己沒有破防不高興,伸手就去端茶杯,剛沏的茶茶杯還是冷的,溫度還沒蔓延出來,等孟姨娘端到手裏了準備喝,才猛不丁地被燙了一下手。
她嚇了一跳,差點沒端穩:“這麽燙的茶也敢端上來!”
孟姨娘一看是顧明月,還以為她是得了姜雲瑤的授意給自己出氣,心裏一陣酸澀覆雜,難得的喚醒了自己的一絲母愛,不打算在太太院子裏再囂張了給姜雲瑤添亂,閉緊了自己的嘴。
姜雲瑤全程都看著。往常孟姨娘最愛出風頭,可實際上她身邊跟著的丫頭也不多,她又只留心姜逢年的動向,按理來說很少會知道一些奇怪的消息,可不管是出了什麽事,她總是最先冒頭的那一個,也不知道是天生敏感還是有人在背後煽風點火。
姜雲瑤瞥了一眼笑瞇瞇的柳姨娘。
孟姨娘不頂用了,柳姨娘便開口了:“我們幾個比不上孟姐姐得老爺的喜歡,平日裏也不過只關心一些吃穿罷了,自然也說不上什麽拱手送出去的道理,只是昨天我們才聽說譚姐姐和老爺吵架了,難不成也是為了什麽點心茶水不成?”
她明知故問。
譚姨娘氣紅了眼。
這幾天的流言她也聽了不少,自個兒沒少受這些話的影響,聽的次數多了,她翻來覆去睡不著,總覺得自己和流言裏說的那些話差不多——當初她就該是正妻來著的,是姜逢年自己忘了本,貪圖權勢娶了安氏,過後又去了她家溫言軟語地哄她,說他心裏只有她一個人雲雲,哄的她腦袋發昏,答應了他說的做妾室。她一心想著即便是妾室,只要能和他在一塊兒就好,更何況姜逢年已經中了進士,將來的前途可比她目前能挑的那些人好太多了。
她一咬牙就嫁進來了。
嫁進來的日子也說不上不好過,只是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嘴上說著心裏只有她一個人的姜逢年妾室納了好幾個,兒子女兒一個接一個的生,日子一長,她的心也漸漸冷下來了。
唯一能稱得上好的,便是日子比從前過得富貴了一些,太太手裏捏的不緊,甚至能說相當寬松,她哄著姜逢年給了自己不少好東西,好東西見的多了,心也就比以前大了,胃口也被吊了起來,她總在想,若是自己也能和安氏一樣管個家,那得有多氣派。
可惜她明裏暗裏提了好幾次,姜逢年就是不吃她一套,死活也不松口。
她便知道,這個男人說什麽愛她,都是哄她的假話。
他只愛著他自己。
譚姨娘和屋裏頭這幾個女人鬥了十來年,怎麽可能輕易認輸?她甚至覺得鄙夷——這些人呢還在和她爭寵愛,一個比一個糊塗,不知道該爭的到底是什麽。
不過也無所謂,誰讓她也是最近才清醒?她總想著,要是自己當初不惦記著姜逢年,好好叫爹娘找個好人家嫁了,怎麽也比現在好些。
她的日子不好過,別人也別想好過。
出了安氏的門,她便叫人去請了姜逢年,哭著說起外頭的那些流言,又提了自己在太太院子裏被其他幾個姨娘擠兌,她一臉梨花帶雨,撲在姜逢年的懷裏說自己的委屈,一副全心全意任憑他做主的模樣。
試問哪個男人能受得了一個全心全意只有自己、又無依無靠所以只能攀附自己的美人?
姜逢年還難得生出了愧疚,於是滿口答應要把播散流言的這些人給找出來,還要為了譚姨娘去斥責另外幾個多嘴多舌的女人。
顧明月總算是看上了一場大戲。
姜逢年領著人把院裏這些丫頭、小廝、婆子們全都聚在了一起,要他們挨個兒指認都是誰在外頭胡言亂語造謠。
譚姨娘全程一句話沒說,紅著眼睛委委屈屈地坐著。
這誰還能說得清謠言的源頭?府裏的每個人都討論過這些話,你傳我我傳你,早就分不清了,姜逢年又讓他們挨個指認,指認出來的有獎,死不承認的便罰,才不過一會兒,院子裏面嘰嘰喳喳開始了互相指責。
姜逢年還以為這樣有效果呢,結果底下吵吵嚷嚷了兩個時辰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早前那兩個最開始傳八卦的婆子都覺得自己冤枉——她們也是聽見窗戶外頭別人說的,才順嘴討論了幾句罷了!又不是他們開的頭!
下人們最後只差互相打起來了。
最後活也沒幹了,流言的源頭也沒找到,姜逢年在下人們的眼裏也變成了無能的主家。
要知道從前安氏管家的時候可沒鬧出來過這些笑話,那會兒雖有幾句閑言閑語,卻不至於鬧這麽大,就算有個什麽齟齬,安氏私底下就調查幹凈了,懲罰分明,哪裏像現在,還有互相指認的時候?
當著姜逢年的面這些下人不敢說什麽,私底下也不知抱怨了多少回。
再有就是幾個姨娘那裏,原來他們用的是軟辦法,哄著姜逢年,結果哄著哄著發現這死男人什麽也不滿足她們,不滿足也就算了,還會為了譚姨娘指責她們?
軟的不行她們就得來硬的了。
於是不過短短兩天,姜逢年腦袋都大了,他的每一個姨娘都在和他抱怨自己難受,又和他訴苦另外那幾個姨娘從前做過什麽事情擠壓了自己,又明明白白的質疑他偏心,不僅自己哭,還摟著兒子女兒一塊兒哭。
姜逢年滿腦子就只剩下了哭聲。
不僅如此,還有成王世子看他的笑話。
因為那些下人們總是會聊起對他的不滿,他們聊天可不會看地方,找著個合適的位置、合適的人就開始說起來了。
偏偏成王世子又住在姜府,往來都有下人伺候,來往的次數多了,難免就能聽到一些八卦,最近姜逢年管家這事情鬧得風風雨雨,季洵當然也就聽說了,不僅聽說,他還拿這事兒當著姜逢年的面笑話他。
他是成王世子,從小金尊玉貴的長大,年紀又不大,性格多少有些傲氣,可學不會那些老油條們的圓滑,隨口嘲笑姜逢年只當是奚落,以為他會和自己的下人一樣忍氣吞聲——反正都是奴才嘛!
他又不在乎。
但姜逢年顯然是在乎的,他很不滿。
事情到了這裏,安氏和姜雲瑤的籌謀也就成了大半。
姜逢年管了半個月的家便迫不及待地來安氏這裏伏地做小了,幾乎是求著她把管家權力趕緊給收回去,也再不敢張口閉口說安氏一個婦道人家懂個什麽事,生怕她再撂挑子不幹。
安氏還推辭了兩回了,姜逢年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
而那位成王世子看了半個月的笑話也覺得膩味了——他很不理解自己親爹怎麽能找到這麽個既沒能力又軟弱還把控不住下人的屬下,如此不靠譜,難道不怕他走漏了風聲?這種奪嫡的大事要是找個謹慎妥善的人也就算了,就姜逢年這種人,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把他們給出賣了。
他這回來是想探一探這礦山的,這下好了,他也不想帶著姜逢年了,怕他拖自己的後腿!
挑了個好時間,成王世子轉頭就自己帶著人走了,連個招呼都沒跟姜逢年打。
他一走,大廚房就得了消息,方中意連忙就把這消息通過顧明月給了姜雲瑤。
安氏和姜雲瑤都松了一口氣。
這樣一來,哪怕姜逢年知道礦山的事情,也就只會面對來自成王那邊的風險了,等她們想辦法讓中京把姜逢年調走,就算閬中城出了什麽事情,也怪不到他們頭上。
安氏這才叫人去把姜雲瓊給接了回來,順帶著過來的還有元夫人和封知州的夫人。
安氏待客,姜雲瑤找了個借口走了。
回了自己的屋子,她才喝了一口水,顧明月就提出了疑問:“為什麽封夫人也來了?”
從之前她就覺得奇怪,封夫人好像和姜家來往的很親密,但實際上不管是礦山還是別的,她是一點兒都沒沾身,聽說封知州一直吊著老爺,從來沒有答應私下見過。
這會兒姑娘和太太解決了事情,她竟然也來了?
姜雲瑤哈哈一笑:“你肯定看不懂的,封知州才是聰明人呢!”
他估摸著早就發現有不對的地方了,只是一直沒有摸清楚情況,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是遠著姜逢年的,但又怕事情脫離自己的掌控,最後還是會牽連到自己,於是不遠不近地吊著姜逢年,讓他以為有機可趁。
實則他一邊吊著姜逢年,又一邊偷偷讓封夫人來打探消息,只不過他沒想到姜逢年偷偷摸摸做事情連自己家夫人都瞞著,封夫人打探了好幾回也沒探出個所以然來,只能借著布料冊子的由頭和安氏來往,一直到浴佛節安氏慌忙辦了拍賣會,告知他們流民異動,封知州才咂摸出來了一點兒味道。
安氏能打探出來的消息他自然也能打探到,越探他也越發覺得姜逢年不靠譜。
封知州不是什麽好人,若是有可能,他也想弄個什麽從龍之功,但前提是合作的都是聰明人,而不是什麽悶頭二楞傻子,他是真不看好姜逢年,也怕自己被牽累,本來都不準備讓封夫人再來和安氏來往了。
不來往,但估摸著他還是派了人盯著姜府的別莊的,姜家一有動靜他就知道了。
顧明月聽姜雲瑤分析了半天,隱約察覺到了一點:“所以封知州是覺得現在的老爺可以合作,所以才讓封夫人來的?”
姜雲瑤拍拍她的腦袋:“胡說八道,父親有什麽好合作的?他那是看中了母親可以合作。”
拍賣的事情他也知道,他對朝政的敏感度可比她們這些婦道人家多多了,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其中的可操作性,這不就派來了封夫人嗎?
顧明月還是不太理解:“可這是咱們做的事情,太太還貼了好些東西進去呢,功勞就這麽大點,憑什麽分給他呀。”
莫不是傻子不成?
可姜雲瑤說不得不分:“咱們倒是可以讓母親的娘家安伯侯府上書說這件事情,可那也太刻意了。”
這種捐錢搏名聲的事情可不能做得太明顯,難免會被說三道四。前世她也見過不少這樣的事情,明星們總愛辦慈善晚會,捐了多少錢恨不得拿個大喇叭宣傳一下,天天都住在熱搜上面——那是誠心做慈善嗎?不過是博個好名聲罷了。
只不過大部分情況下,君子論跡不論心,只要能捐給有需要的人,多數人都不會在意,頂多覺得他們煩,讓他們別這麽炒作罷了。
這事兒放現代來說不是什麽大事,但放古代不行,古代最重名聲,他們既然已經做了,當然要做到最好,那這就不能由她們自己宣傳出去了。
要麽就學歷史上那些得了萬民傘的清官,也讓閬中的百姓也做個萬民傘,要麽就讓當地的父母官上奏折直達天聽。
姜雲瑤選擇兩手抓。
既要在當地立碑傳頌,也要讓封知州替他們說說好話。
現如今民不聊生,皇帝一定是迫切地需要個什麽事情來打破現在的僵局,至少讓底下的百姓們不是那麽絕望,讓他們看到一點希望,那就註定了他會將這件事情的影響擴散到最大,那姜家能從這件事情裏得到的東西也就更多。
這也是姜雲瑤和安氏篤定了姜逢年能從閬中回到中京城的原因。
這麽大的事情和功勞,封知州自然也是想要分一杯羹的。
他都已經察覺到了閬中的暗潮洶湧,又不想自己主動摻和進去丟了性命,自然會想方設法的離開這裏,可如今不是官員升遷的時候,要想離開就得另辟蹊徑,恰好安氏有需求,他又有能力,兩個人當然能一拍即合了。
這件事情要是處理好了,那是兩家一起得道升天的好機會。
也不怪前腳成王世子剛走,後腳封夫人馬不停蹄就趕來了。
姜雲瑤忍不住嘆氣——要不是親爹不靠譜,她實在不敢信任他,這事兒怎麽也輪不到讓封知州來摻和一腳的。
沒辦法,就當給自己買了個保險了!
安氏院子裏,封夫人也對現在的結果相當滿意。
她丈夫如今是五品知州,有了這件事打底,怎麽也能再往上升一升,先離了閬中城這塊漩渦中心再慢慢圖謀,不愁沒有個好前途。
只不過她還在猶豫一件事情——來之前,封知州與她說了,讓她瞧瞧安氏膝下這幾個孩子的品性,若是有年紀合適的,倒不妨讓兩邊結個親事,親上加親。
他看不上姜逢年確實沒錯,但對安氏能弄出這麽大的動靜也是相當側目的,有她在,姜逢年的能力倒算是其次了,就算姜逢年不爭氣,只要他不作死,安氏怎麽也能把他扶起來吧?
那就很有必要讓兩邊多多親近了。
封夫人膝下無人,倒是有兩個庶出的姑娘和兒子,先頭也跟著來了姜府做客的,兩個姑娘年紀和姜雲瓊差不多大,庶子年紀略小一些。
封夫人是在想,到底是安氏膝下那個庶子合適些,還是自家的孩子和姜雲瑤更合適一些。
她想著兩邊年紀都不大,倒是能提前相處一下,從小培養感情。
若是姜玉瑯,那倒不必糾結了,左右都是差不多的出身,她把自家那個庶出的姑娘記在名下稱作嫡女,倒也是相配的。
若是姜雲瑤,她倒更誠意些,她年紀大了,已經確認生不出兒子,將來的家業多半都是要給那庶子的,封知州眼看著還能往上再升,姜家的姑娘嫁進來也算是高嫁,不吃虧。
腦袋裏轉了一圈的心思,她卻也沒提出來,只想探探安氏的口風再說:
“安太太想必過段時間就要離開閬中了吧?到時候我倒是不能來送您了,咱們也該趁著這段時間多親香親香,前頭咱們瞧過了您家的園子,修得相當不錯,但要論起修園子,元夫人才是行家。”
元夫人立刻自謙:“哪裏有封夫人說得那樣好?不過是占些奇花異草的好處罷了,這兩年許多花草都敗了,園子也不大出奇了。”
安氏不知她要做什麽,只含笑聽著。
封夫人又誇了元夫人兩句才道:“前幾日我家的小子還鬧著要出來踏青玩,只是苦於沒有合適的玩伴,他如今也十歲了,課業做得還不錯,夫子們也都誇讚呢,既有這麽個機會,不如安太太也帶著家裏的姑娘們一道兒?”
她沒有明確提姜雲瑤,可她話裏透露的意思很明顯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實際上後院已經有起火的趨勢了。
以前姜逢年對姨娘們有偏愛,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對這些姨娘的偏愛就體現在給姨娘們花錢或是買禮物上頭,從前窮過的人一旦有了錢, 總是會不自覺地想要去炫耀一下, 姨娘們也深知他的脾性, 偶爾也會主動哄一哄。
姜逢年就會給她們送東西。
有時候是金銀首飾, 有時候是布料衣裳,不一而足, 但他不懂得平衡, 喜歡誰便多給一些, 外頭得了好東西送到安氏那裏也指名道姓要給誰,其他得不到東西的姨娘心裏多少是會有些抱怨的。
從前安氏就負責在這中間調和,姜逢年給了譚姨娘什麽東西,她便會從公中填補一些東西給別的姨娘,大家都得了東西, 價值雖然不大一樣, 但多少都有了,也不至於看著太厚此薄彼, 面上能過得去。
但如今安氏不幹了, 由著姜逢年自己去。
前兩天姜逢年都是歇在譚姨娘那裏, 他又一向寵著譚姨娘,自然給了她不少好東西,昨兒兩個人小吵了一架, 譚姨娘本還想拿捏一下態度的,可扭頭一看姜逢年還是把管家權捏在手裏, 她又坐不住了,主動去和好了。
她慣會拿捏姜逢年的心思, 腳一跺,身子一扭,再拿手帕擦上兩行淚,做做嬌嗔的模樣,姜逢年自然也要哄著她來,一哄,又給了幾匹好料子給她做衣裳。
連著三天都有丫頭端著東西去譚姨娘的院子裏,一瞧還都是好東西,其他幾個姨娘便坐不住了。
偏偏她們去了安氏的院子,知道她不想管事,便只能想著法子去鬧姜逢年。
起初是軟著來的,今天這個頭疼,明天那個身子不爽快,後天說兒女們想他了,總拉著姜逢年進自己的院子——他還享受了兩天姨娘們的溫柔小意。
然後姨娘們發現哄了兩日他也沒“雨露均沾”一下,立刻就不滿了。
譚姨娘是姨娘她們便不是了?都是給他生兒育女過的,憑什麽這樣區別對待?
那點兒溫柔小意很快就消失殆盡了,沒了利益,姨娘們也犯懶不想伺候人了,譚姨娘又明裏暗裏試探了好幾次他的心思,發現他咬死了不想給自己管家權讓自己分一杯羹,再略微試探一下他心裏的想法,自然也不高興了。
姜雲瑤倒也沒做什麽,她找了兩個在姜府沒什麽地位又愛說八卦的婆子,在她們門外頭說了不少話。
譬如姜逢年並沒那麽在意譚姨娘,不過是貪圖她的美色,不然怎麽會在太太把管家權交出來以後半點不給譚姨娘沾手?她可是親表妹,一心向著姜逢年的。
又叫人把之前譚姨娘和姜逢年的舊事翻出來了,說兩家本就是訂過娃娃親的,姜逢年自己貪圖權勢娶了高門貴女,嫌棄譚姨娘的出身不好,又舍不得倆人打小的情誼,想著左擁右抱,才把譚姨娘哄騙了進來,好好的正頭娘子不做,偏做了妾室。
這又牽扯到以前的舊事了,反正眾說紛紜,這倆婆子聽了一耳朵八卦便記在了心裏,匆匆忙忙傳播出去了。
顧明月去大廚房五回能聽見四回他們都在討論譚姨娘和姜逢年過去的事情,她一個晚來的人,聽上倆耳朵都能把他們倆的事情說得頭頭是道。
平日裏安氏是不強求這些姨娘們來給她請安的,一般隔上幾日就行,結果從她稱病以後,這幾個姨娘閑著沒事兒就愛來主院裏坐著閑聊。
她不見,姜雲瓊不在,好些時候都是吳媽媽和姜雲瑤幫著招待的。
這回譚姨娘的過去一傳播起來,幾個姨娘都默契地過來了。
孟姨娘還惦記著前幾日譚姨娘從姜逢年那裏得來的好東西,看見譚姨娘就想陰陽兩句:“有些人呢,天天扒著老爺不放,看著好像比我們得寵些,可那又怎麽樣呢?姥爺不想給的東西呀那是一點兒都得不著!”
她雖然蠢笨一些,卻對自己很有自知之明,從頭到尾她都想要的就只有姜逢年的心身,半點兒也不想沾管家權,只求自己往後能榮華富貴一世,有花不完的錢、穿不完的新衣裳,最好還能有個兒子給自己養老,順遂平安一世。
這幾日的流言孟姨娘也聽了不少了,她看不上譚姨娘——是比自己得寵些,可那又怎麽樣呢?從一個好好的正妻變成了妾室,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最虧。
譚姨娘難得吃癟,不想孟姨娘也能欺負到自己頭上,順手便戳起她的心窩子來:“這還是太太的院子裏呢,孟姨娘是仗著自己的姑娘在太太院子裏站穩了腳跟便得意起來了?”
她翹起二郎腿冷笑:“我再得不著東西,也不會拱手把自己的東西讓出去。”
她們兩個拌嘴,半點也沒顧及就站在旁邊的姜雲瑤,這話說的不只是戳孟姨娘的心窩子,也是戳姜雲瑤的。
顧明月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像樣子,這又沒她說話的地兒,她想了想,端著茶水上來了,重重地放在茶幾上。
杯子裏是滾燙的茶水,孟姨娘想顯示自己沒有破防不高興,伸手就去端茶杯,剛沏的茶茶杯還是冷的,溫度還沒蔓延出來,等孟姨娘端到手裏了準備喝,才猛不丁地被燙了一下手。
她嚇了一跳,差點沒端穩:“這麽燙的茶也敢端上來!”
孟姨娘一看是顧明月,還以為她是得了姜雲瑤的授意給自己出氣,心裏一陣酸澀覆雜,難得的喚醒了自己的一絲母愛,不打算在太太院子裏再囂張了給姜雲瑤添亂,閉緊了自己的嘴。
姜雲瑤全程都看著。往常孟姨娘最愛出風頭,可實際上她身邊跟著的丫頭也不多,她又只留心姜逢年的動向,按理來說很少會知道一些奇怪的消息,可不管是出了什麽事,她總是最先冒頭的那一個,也不知道是天生敏感還是有人在背後煽風點火。
姜雲瑤瞥了一眼笑瞇瞇的柳姨娘。
孟姨娘不頂用了,柳姨娘便開口了:“我們幾個比不上孟姐姐得老爺的喜歡,平日裏也不過只關心一些吃穿罷了,自然也說不上什麽拱手送出去的道理,只是昨天我們才聽說譚姐姐和老爺吵架了,難不成也是為了什麽點心茶水不成?”
她明知故問。
譚姨娘氣紅了眼。
這幾天的流言她也聽了不少,自個兒沒少受這些話的影響,聽的次數多了,她翻來覆去睡不著,總覺得自己和流言裏說的那些話差不多——當初她就該是正妻來著的,是姜逢年自己忘了本,貪圖權勢娶了安氏,過後又去了她家溫言軟語地哄她,說他心裏只有她一個人雲雲,哄的她腦袋發昏,答應了他說的做妾室。她一心想著即便是妾室,只要能和他在一塊兒就好,更何況姜逢年已經中了進士,將來的前途可比她目前能挑的那些人好太多了。
她一咬牙就嫁進來了。
嫁進來的日子也說不上不好過,只是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嘴上說著心裏只有她一個人的姜逢年妾室納了好幾個,兒子女兒一個接一個的生,日子一長,她的心也漸漸冷下來了。
唯一能稱得上好的,便是日子比從前過得富貴了一些,太太手裏捏的不緊,甚至能說相當寬松,她哄著姜逢年給了自己不少好東西,好東西見的多了,心也就比以前大了,胃口也被吊了起來,她總在想,若是自己也能和安氏一樣管個家,那得有多氣派。
可惜她明裏暗裏提了好幾次,姜逢年就是不吃她一套,死活也不松口。
她便知道,這個男人說什麽愛她,都是哄她的假話。
他只愛著他自己。
譚姨娘和屋裏頭這幾個女人鬥了十來年,怎麽可能輕易認輸?她甚至覺得鄙夷——這些人呢還在和她爭寵愛,一個比一個糊塗,不知道該爭的到底是什麽。
不過也無所謂,誰讓她也是最近才清醒?她總想著,要是自己當初不惦記著姜逢年,好好叫爹娘找個好人家嫁了,怎麽也比現在好些。
她的日子不好過,別人也別想好過。
出了安氏的門,她便叫人去請了姜逢年,哭著說起外頭的那些流言,又提了自己在太太院子裏被其他幾個姨娘擠兌,她一臉梨花帶雨,撲在姜逢年的懷裏說自己的委屈,一副全心全意任憑他做主的模樣。
試問哪個男人能受得了一個全心全意只有自己、又無依無靠所以只能攀附自己的美人?
姜逢年還難得生出了愧疚,於是滿口答應要把播散流言的這些人給找出來,還要為了譚姨娘去斥責另外幾個多嘴多舌的女人。
顧明月總算是看上了一場大戲。
姜逢年領著人把院裏這些丫頭、小廝、婆子們全都聚在了一起,要他們挨個兒指認都是誰在外頭胡言亂語造謠。
譚姨娘全程一句話沒說,紅著眼睛委委屈屈地坐著。
這誰還能說得清謠言的源頭?府裏的每個人都討論過這些話,你傳我我傳你,早就分不清了,姜逢年又讓他們挨個指認,指認出來的有獎,死不承認的便罰,才不過一會兒,院子裏面嘰嘰喳喳開始了互相指責。
姜逢年還以為這樣有效果呢,結果底下吵吵嚷嚷了兩個時辰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早前那兩個最開始傳八卦的婆子都覺得自己冤枉——她們也是聽見窗戶外頭別人說的,才順嘴討論了幾句罷了!又不是他們開的頭!
下人們最後只差互相打起來了。
最後活也沒幹了,流言的源頭也沒找到,姜逢年在下人們的眼裏也變成了無能的主家。
要知道從前安氏管家的時候可沒鬧出來過這些笑話,那會兒雖有幾句閑言閑語,卻不至於鬧這麽大,就算有個什麽齟齬,安氏私底下就調查幹凈了,懲罰分明,哪裏像現在,還有互相指認的時候?
當著姜逢年的面這些下人不敢說什麽,私底下也不知抱怨了多少回。
再有就是幾個姨娘那裏,原來他們用的是軟辦法,哄著姜逢年,結果哄著哄著發現這死男人什麽也不滿足她們,不滿足也就算了,還會為了譚姨娘指責她們?
軟的不行她們就得來硬的了。
於是不過短短兩天,姜逢年腦袋都大了,他的每一個姨娘都在和他抱怨自己難受,又和他訴苦另外那幾個姨娘從前做過什麽事情擠壓了自己,又明明白白的質疑他偏心,不僅自己哭,還摟著兒子女兒一塊兒哭。
姜逢年滿腦子就只剩下了哭聲。
不僅如此,還有成王世子看他的笑話。
因為那些下人們總是會聊起對他的不滿,他們聊天可不會看地方,找著個合適的位置、合適的人就開始說起來了。
偏偏成王世子又住在姜府,往來都有下人伺候,來往的次數多了,難免就能聽到一些八卦,最近姜逢年管家這事情鬧得風風雨雨,季洵當然也就聽說了,不僅聽說,他還拿這事兒當著姜逢年的面笑話他。
他是成王世子,從小金尊玉貴的長大,年紀又不大,性格多少有些傲氣,可學不會那些老油條們的圓滑,隨口嘲笑姜逢年只當是奚落,以為他會和自己的下人一樣忍氣吞聲——反正都是奴才嘛!
他又不在乎。
但姜逢年顯然是在乎的,他很不滿。
事情到了這裏,安氏和姜雲瑤的籌謀也就成了大半。
姜逢年管了半個月的家便迫不及待地來安氏這裏伏地做小了,幾乎是求著她把管家權力趕緊給收回去,也再不敢張口閉口說安氏一個婦道人家懂個什麽事,生怕她再撂挑子不幹。
安氏還推辭了兩回了,姜逢年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
而那位成王世子看了半個月的笑話也覺得膩味了——他很不理解自己親爹怎麽能找到這麽個既沒能力又軟弱還把控不住下人的屬下,如此不靠譜,難道不怕他走漏了風聲?這種奪嫡的大事要是找個謹慎妥善的人也就算了,就姜逢年這種人,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把他們給出賣了。
他這回來是想探一探這礦山的,這下好了,他也不想帶著姜逢年了,怕他拖自己的後腿!
挑了個好時間,成王世子轉頭就自己帶著人走了,連個招呼都沒跟姜逢年打。
他一走,大廚房就得了消息,方中意連忙就把這消息通過顧明月給了姜雲瑤。
安氏和姜雲瑤都松了一口氣。
這樣一來,哪怕姜逢年知道礦山的事情,也就只會面對來自成王那邊的風險了,等她們想辦法讓中京把姜逢年調走,就算閬中城出了什麽事情,也怪不到他們頭上。
安氏這才叫人去把姜雲瓊給接了回來,順帶著過來的還有元夫人和封知州的夫人。
安氏待客,姜雲瑤找了個借口走了。
回了自己的屋子,她才喝了一口水,顧明月就提出了疑問:“為什麽封夫人也來了?”
從之前她就覺得奇怪,封夫人好像和姜家來往的很親密,但實際上不管是礦山還是別的,她是一點兒都沒沾身,聽說封知州一直吊著老爺,從來沒有答應私下見過。
這會兒姑娘和太太解決了事情,她竟然也來了?
姜雲瑤哈哈一笑:“你肯定看不懂的,封知州才是聰明人呢!”
他估摸著早就發現有不對的地方了,只是一直沒有摸清楚情況,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是遠著姜逢年的,但又怕事情脫離自己的掌控,最後還是會牽連到自己,於是不遠不近地吊著姜逢年,讓他以為有機可趁。
實則他一邊吊著姜逢年,又一邊偷偷讓封夫人來打探消息,只不過他沒想到姜逢年偷偷摸摸做事情連自己家夫人都瞞著,封夫人打探了好幾回也沒探出個所以然來,只能借著布料冊子的由頭和安氏來往,一直到浴佛節安氏慌忙辦了拍賣會,告知他們流民異動,封知州才咂摸出來了一點兒味道。
安氏能打探出來的消息他自然也能打探到,越探他也越發覺得姜逢年不靠譜。
封知州不是什麽好人,若是有可能,他也想弄個什麽從龍之功,但前提是合作的都是聰明人,而不是什麽悶頭二楞傻子,他是真不看好姜逢年,也怕自己被牽累,本來都不準備讓封夫人再來和安氏來往了。
不來往,但估摸著他還是派了人盯著姜府的別莊的,姜家一有動靜他就知道了。
顧明月聽姜雲瑤分析了半天,隱約察覺到了一點:“所以封知州是覺得現在的老爺可以合作,所以才讓封夫人來的?”
姜雲瑤拍拍她的腦袋:“胡說八道,父親有什麽好合作的?他那是看中了母親可以合作。”
拍賣的事情他也知道,他對朝政的敏感度可比她們這些婦道人家多多了,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其中的可操作性,這不就派來了封夫人嗎?
顧明月還是不太理解:“可這是咱們做的事情,太太還貼了好些東西進去呢,功勞就這麽大點,憑什麽分給他呀。”
莫不是傻子不成?
可姜雲瑤說不得不分:“咱們倒是可以讓母親的娘家安伯侯府上書說這件事情,可那也太刻意了。”
這種捐錢搏名聲的事情可不能做得太明顯,難免會被說三道四。前世她也見過不少這樣的事情,明星們總愛辦慈善晚會,捐了多少錢恨不得拿個大喇叭宣傳一下,天天都住在熱搜上面——那是誠心做慈善嗎?不過是博個好名聲罷了。
只不過大部分情況下,君子論跡不論心,只要能捐給有需要的人,多數人都不會在意,頂多覺得他們煩,讓他們別這麽炒作罷了。
這事兒放現代來說不是什麽大事,但放古代不行,古代最重名聲,他們既然已經做了,當然要做到最好,那這就不能由她們自己宣傳出去了。
要麽就學歷史上那些得了萬民傘的清官,也讓閬中的百姓也做個萬民傘,要麽就讓當地的父母官上奏折直達天聽。
姜雲瑤選擇兩手抓。
既要在當地立碑傳頌,也要讓封知州替他們說說好話。
現如今民不聊生,皇帝一定是迫切地需要個什麽事情來打破現在的僵局,至少讓底下的百姓們不是那麽絕望,讓他們看到一點希望,那就註定了他會將這件事情的影響擴散到最大,那姜家能從這件事情裏得到的東西也就更多。
這也是姜雲瑤和安氏篤定了姜逢年能從閬中回到中京城的原因。
這麽大的事情和功勞,封知州自然也是想要分一杯羹的。
他都已經察覺到了閬中的暗潮洶湧,又不想自己主動摻和進去丟了性命,自然會想方設法的離開這裏,可如今不是官員升遷的時候,要想離開就得另辟蹊徑,恰好安氏有需求,他又有能力,兩個人當然能一拍即合了。
這件事情要是處理好了,那是兩家一起得道升天的好機會。
也不怪前腳成王世子剛走,後腳封夫人馬不停蹄就趕來了。
姜雲瑤忍不住嘆氣——要不是親爹不靠譜,她實在不敢信任他,這事兒怎麽也輪不到讓封知州來摻和一腳的。
沒辦法,就當給自己買了個保險了!
安氏院子裏,封夫人也對現在的結果相當滿意。
她丈夫如今是五品知州,有了這件事打底,怎麽也能再往上升一升,先離了閬中城這塊漩渦中心再慢慢圖謀,不愁沒有個好前途。
只不過她還在猶豫一件事情——來之前,封知州與她說了,讓她瞧瞧安氏膝下這幾個孩子的品性,若是有年紀合適的,倒不妨讓兩邊結個親事,親上加親。
他看不上姜逢年確實沒錯,但對安氏能弄出這麽大的動靜也是相當側目的,有她在,姜逢年的能力倒算是其次了,就算姜逢年不爭氣,只要他不作死,安氏怎麽也能把他扶起來吧?
那就很有必要讓兩邊多多親近了。
封夫人膝下無人,倒是有兩個庶出的姑娘和兒子,先頭也跟著來了姜府做客的,兩個姑娘年紀和姜雲瓊差不多大,庶子年紀略小一些。
封夫人是在想,到底是安氏膝下那個庶子合適些,還是自家的孩子和姜雲瑤更合適一些。
她想著兩邊年紀都不大,倒是能提前相處一下,從小培養感情。
若是姜玉瑯,那倒不必糾結了,左右都是差不多的出身,她把自家那個庶出的姑娘記在名下稱作嫡女,倒也是相配的。
若是姜雲瑤,她倒更誠意些,她年紀大了,已經確認生不出兒子,將來的家業多半都是要給那庶子的,封知州眼看著還能往上再升,姜家的姑娘嫁進來也算是高嫁,不吃虧。
腦袋裏轉了一圈的心思,她卻也沒提出來,只想探探安氏的口風再說:
“安太太想必過段時間就要離開閬中了吧?到時候我倒是不能來送您了,咱們也該趁著這段時間多親香親香,前頭咱們瞧過了您家的園子,修得相當不錯,但要論起修園子,元夫人才是行家。”
元夫人立刻自謙:“哪裏有封夫人說得那樣好?不過是占些奇花異草的好處罷了,這兩年許多花草都敗了,園子也不大出奇了。”
安氏不知她要做什麽,只含笑聽著。
封夫人又誇了元夫人兩句才道:“前幾日我家的小子還鬧著要出來踏青玩,只是苦於沒有合適的玩伴,他如今也十歲了,課業做得還不錯,夫子們也都誇讚呢,既有這麽個機會,不如安太太也帶著家裏的姑娘們一道兒?”
她沒有明確提姜雲瑤,可她話裏透露的意思很明顯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