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人
關燈
小
中
大
選人
小悠:“大姑,之前說到劉邦這個‘亭長’是地方推舉出來的,那縣令呢?科舉是隋唐時候才實行的,秦漢之時,科舉這項制度還不知道在哪?這個官是怎麽選出來的呢?”
大姑:“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之前聊到過,而且你也查閱了相關的資料,你不記得了嗎?”
小悠:“聊到過?我找一下記錄,果然有:‘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大概經歷了如下時期:世卿世祿制——軍功爵制——察舉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
大姑:“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代;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兩漢是察舉制和征辟制;魏晉南北朝時期則是九品中正制;隋煬帝以後至清末推行科舉制。”
小悠:“歷史朝代順序是‘夏商周秦漢,三國歸西晉,南北隋一統,唐宋元明清。’如此說來,整個選官制度的演變實際是一個隨著時間線發展變化的過程。”
大姑:“嗯!可以說是貫穿了歷史發展的始終。”
小悠:“這是不是從一個側面說明,這項制度對於國家長治久安非常重要呢?”
大姑:“或許吧!但僅憑時間線,還缺乏說服力。”
小悠:“也是哦!那我先把朝代也標註在路徑圖上,看看能不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標註了朝代後,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變遷路徑圖為:‘(夏商周)世卿世祿制——(秦)軍功爵制——(漢)察舉制和征辟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科舉制’。”
大姑:“你看出什麽新思路了嗎?”
小悠:“除了眼花,啥都沒有!所以我建議,咱們還是換個話題吧?”
大姑:“好的!你想聊什麽呢?”
小悠:“回到之前的話題,呂公的好友沛縣縣令是秦朝的官吏,這麽說來是因為立了軍功,所以當的官嗎?”
大姑:“大概率是的!但需要註意的是,秦朝在實行‘軍功爵制’時,同時還會有其他一些文官的選拔方式,比如:保舉、考試等”
小悠:“考試?是科舉制度的雛形嗎?”
大姑:“應該不是!這裏的考試應該是對官員保舉或地方推舉的人員進行考試。”
小悠:“還是考試呀!為什麽不是科舉制度的雛形呢?”
大姑:“其實在科舉制度之前,考試已經廣泛存在了,比如夏商周時盛行的‘世卿世祿制’,要求任職貴族須經國學教育和學習相關禮儀知識方可上任,所以我覺得,當時也會有相應的考試制度,以判定這些貴族是否具備相應的知識。”
小悠:“都是考試,為什麽就不算是科舉呢?”
大姑:“因為科舉制最重要的優點在於其公平性和公開性,打破了以往貴族世襲的局限。”
小悠:“哦!‘世卿世祿制’下的考試,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參與,所以不算科舉,但後來漢朝的察舉征辟制,其中的考試為什麽也不算呢?”
大姑:“察舉即選舉,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初期以‘鄉舉裏選’ 為依據,後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權。征辟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直接選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學兼優的人士,或備顧問,或委任政事。”
小悠:“哦!‘征辟’制中,被‘征辟’的人員要求‘有名望’,這種名望皇帝怎麽能知道呢?實際是一種官員舉薦吧?”
大姑:“嗯!我個人覺得,秦朝的考試,實際就是漢代的‘察舉制和征辟制’中,對地方推舉或官員保舉的人員,進行的考核,可以說是‘察舉制和征辟制’的雛形,這種制度下,其考生來源範圍較之‘世卿世祿制’更廣,但遠不及後世的科舉制。”
小悠:“那‘九品中正制’呢?”
大姑:“我個人覺得,這是在‘察舉制’的基礎上,前進一步發展出來的制度,因為這實際也是一種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的制度,不過跟‘鄉舉裏選’不同,而是設置了‘中正官’,把品評與選官的權力收歸中央,可以改變漢末名士和地方大族操縱選舉的局面,這是一種進步。但是,後來‘大小中正官’均被‘著姓士族’所壟斷,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
小悠:“所以這種進步,又倒退回去了!”
大姑:“是的!”
小悠:“這麽說來,根據‘考生’的來源,或者說是選才的範圍,可以簡單地將選官制度分為:從貴族選——從世族選——從所有人中選。
‘(夏商周)世卿世祿制’屬於‘從貴族選’;‘(漢)察舉制和征辟制’與‘(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均為‘從世族選’,‘(隋唐至清末)科舉制’不用說,是‘從所有人中選’。
可是‘(秦)軍功爵制’呢?是不是也可以歸類為‘從所有人中選’呢?畢竟理論上所有人都有資格上戰場,跟‘科舉制’中所有人都有資格讀書考試做官一樣。”
大姑:“這就要看,秦朝是不是真的所有人都有資格上戰場掙軍功了!”
小悠:“啊?不是所有人嗎?”
大姑:“不是!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朝沿襲秦國的軍事制度,依然實行征兵制,但只征舊秦人當兵。秦二世時,由於兵力不足和其他軍事策略的調整,調整了征兵政策,允許六國人當兵,但只要其中的流民、贅婿、無賴、商人等社會最底層的人。這和春秋時貴族才能當兵,當兵是榮耀;戰國時有志者當兵,當兵是正途,形成了鮮明對比。”
小悠:“那麽秦朝的官,大多是‘舊秦人’,六國人沒有當官的途徑。”
大姑:“我覺得,可能並不是所有的‘舊秦人’都有同等的當官的資格。”
小悠:“不是說看‘砍人頭’的數量來論功行賞的嗎?刀劍無眼吶!上了戰場,還會分貴賤嗎?”
大姑:“因為秦國施行的軍功爵制,在賞賜上有一些特殊安排,其中之一就是:‘爵位高者賞賜重,爵位低者賞賜輕,對士兵的獎賞低於軍官。’
依秦制,軍隊在攻城圍邑時如能斬殺敵人八千以上,野戰時如能斬殺敵人二千以上,就是全功,凡立全功的部隊,就對全軍進行賞賜。
秦劃分爵位為二十級,全功時的賞格以五大夫(第九級)為分界,劃分為兩類,對五大夫以上的高爵賞賜重,在正常的官爵升遷之外還有‘賜邑’‘賜稅’‘稅邑’等。而對五大夫以下的低爵,則只賞賜官爵一級,或者最多加賜幾千錢、幾個奴隸而已,沒有‘賜稅’‘賜邑’‘稅邑’等重賞。”
小悠:“哦!這麽說來,秦朝的軍功爵制,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是一個加薪的途徑而已,所謂的爵位,其實是‘工資檔次’換個名稱罷了,跟現在的初級工、中級工差不太多。真正能夠通過‘軍功爵制’成為官的,還是那些將領。但是理論上來說,普通秦國人也可能通過砍人頭升任將領,那麽是否也可以說秦國人都被納入了選官範圍呢?”
大姑:“理論上可以這麽說,但實際上,秦朝的中高級軍官仍是貴族階級(司馬錯,王氏家族,王室貴族等等),外來士人階層(蒙氏家族,甘茂等等),很少有從底層靠砍人頭升上來的將軍。”
小悠:“按照‘軍功爵制’,大家都要砍人頭才能當官呀,在同一起跑線上,怎麽結果會這樣呢?難道貴族士人階層天生會砍人頭?”
大姑:“軍功爵制實行的同時,秦國二千石以上的高官高爵可以舉薦不滿兵役年齡的子侄為郎,這些人通過選拔後,可以成為中郎、郎中或外郎,進而通過積勞爵,將來打仗時可以為軍官、軍吏、軍監。”
小悠:“搶跑啊!贏在了起跑線上!難怪普通人跑不贏。所以秦國的‘軍功爵制’看著是‘從所有人中選’,實際還是‘從世族選’——比‘世卿世祿制’進步了一點,但不多。”
大姑:“我卻覺得,進步了很多!”
小悠:“為什麽呢?選人範圍只是擴大了一點,為什麽您會覺得進步了很多呢?”
大姑:“因為他引入了新的評價體系——從原來單一的以血統論成敗,加入了軍功這一評判標準。”
小悠:“哦!從這個角度來說,確實是進步很大,所以雖然‘軍功爵制’沒有給普通人帶來當官的機會,卻改變了社會的評價標準,而正是這一標準的改變,激發了秦朝軍隊的戰鬥力。大姑,這不是說明,選才標準和選才範圍一樣,對於選才制度的改進有著同樣重要的影響呢?”
大姑:“我個人認為是的!但這只是推測,包括前面所提及的內容,都是如此。”
小悠:“哦!懂!免責聲明貼上:‘姑侄閑談,非學術討論,既不嚴謹,也不科學,如有不妥之處,請忽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小悠:“大姑,之前說到劉邦這個‘亭長’是地方推舉出來的,那縣令呢?科舉是隋唐時候才實行的,秦漢之時,科舉這項制度還不知道在哪?這個官是怎麽選出來的呢?”
大姑:“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之前聊到過,而且你也查閱了相關的資料,你不記得了嗎?”
小悠:“聊到過?我找一下記錄,果然有:‘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大概經歷了如下時期:世卿世祿制——軍功爵制——察舉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
大姑:“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代;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兩漢是察舉制和征辟制;魏晉南北朝時期則是九品中正制;隋煬帝以後至清末推行科舉制。”
小悠:“歷史朝代順序是‘夏商周秦漢,三國歸西晉,南北隋一統,唐宋元明清。’如此說來,整個選官制度的演變實際是一個隨著時間線發展變化的過程。”
大姑:“嗯!可以說是貫穿了歷史發展的始終。”
小悠:“這是不是從一個側面說明,這項制度對於國家長治久安非常重要呢?”
大姑:“或許吧!但僅憑時間線,還缺乏說服力。”
小悠:“也是哦!那我先把朝代也標註在路徑圖上,看看能不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標註了朝代後,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變遷路徑圖為:‘(夏商周)世卿世祿制——(秦)軍功爵制——(漢)察舉制和征辟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科舉制’。”
大姑:“你看出什麽新思路了嗎?”
小悠:“除了眼花,啥都沒有!所以我建議,咱們還是換個話題吧?”
大姑:“好的!你想聊什麽呢?”
小悠:“回到之前的話題,呂公的好友沛縣縣令是秦朝的官吏,這麽說來是因為立了軍功,所以當的官嗎?”
大姑:“大概率是的!但需要註意的是,秦朝在實行‘軍功爵制’時,同時還會有其他一些文官的選拔方式,比如:保舉、考試等”
小悠:“考試?是科舉制度的雛形嗎?”
大姑:“應該不是!這裏的考試應該是對官員保舉或地方推舉的人員進行考試。”
小悠:“還是考試呀!為什麽不是科舉制度的雛形呢?”
大姑:“其實在科舉制度之前,考試已經廣泛存在了,比如夏商周時盛行的‘世卿世祿制’,要求任職貴族須經國學教育和學習相關禮儀知識方可上任,所以我覺得,當時也會有相應的考試制度,以判定這些貴族是否具備相應的知識。”
小悠:“都是考試,為什麽就不算是科舉呢?”
大姑:“因為科舉制最重要的優點在於其公平性和公開性,打破了以往貴族世襲的局限。”
小悠:“哦!‘世卿世祿制’下的考試,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參與,所以不算科舉,但後來漢朝的察舉征辟制,其中的考試為什麽也不算呢?”
大姑:“察舉即選舉,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初期以‘鄉舉裏選’ 為依據,後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權。征辟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直接選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學兼優的人士,或備顧問,或委任政事。”
小悠:“哦!‘征辟’制中,被‘征辟’的人員要求‘有名望’,這種名望皇帝怎麽能知道呢?實際是一種官員舉薦吧?”
大姑:“嗯!我個人覺得,秦朝的考試,實際就是漢代的‘察舉制和征辟制’中,對地方推舉或官員保舉的人員,進行的考核,可以說是‘察舉制和征辟制’的雛形,這種制度下,其考生來源範圍較之‘世卿世祿制’更廣,但遠不及後世的科舉制。”
小悠:“那‘九品中正制’呢?”
大姑:“我個人覺得,這是在‘察舉制’的基礎上,前進一步發展出來的制度,因為這實際也是一種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的制度,不過跟‘鄉舉裏選’不同,而是設置了‘中正官’,把品評與選官的權力收歸中央,可以改變漢末名士和地方大族操縱選舉的局面,這是一種進步。但是,後來‘大小中正官’均被‘著姓士族’所壟斷,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
小悠:“所以這種進步,又倒退回去了!”
大姑:“是的!”
小悠:“這麽說來,根據‘考生’的來源,或者說是選才的範圍,可以簡單地將選官制度分為:從貴族選——從世族選——從所有人中選。
‘(夏商周)世卿世祿制’屬於‘從貴族選’;‘(漢)察舉制和征辟制’與‘(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均為‘從世族選’,‘(隋唐至清末)科舉制’不用說,是‘從所有人中選’。
可是‘(秦)軍功爵制’呢?是不是也可以歸類為‘從所有人中選’呢?畢竟理論上所有人都有資格上戰場,跟‘科舉制’中所有人都有資格讀書考試做官一樣。”
大姑:“這就要看,秦朝是不是真的所有人都有資格上戰場掙軍功了!”
小悠:“啊?不是所有人嗎?”
大姑:“不是!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朝沿襲秦國的軍事制度,依然實行征兵制,但只征舊秦人當兵。秦二世時,由於兵力不足和其他軍事策略的調整,調整了征兵政策,允許六國人當兵,但只要其中的流民、贅婿、無賴、商人等社會最底層的人。這和春秋時貴族才能當兵,當兵是榮耀;戰國時有志者當兵,當兵是正途,形成了鮮明對比。”
小悠:“那麽秦朝的官,大多是‘舊秦人’,六國人沒有當官的途徑。”
大姑:“我覺得,可能並不是所有的‘舊秦人’都有同等的當官的資格。”
小悠:“不是說看‘砍人頭’的數量來論功行賞的嗎?刀劍無眼吶!上了戰場,還會分貴賤嗎?”
大姑:“因為秦國施行的軍功爵制,在賞賜上有一些特殊安排,其中之一就是:‘爵位高者賞賜重,爵位低者賞賜輕,對士兵的獎賞低於軍官。’
依秦制,軍隊在攻城圍邑時如能斬殺敵人八千以上,野戰時如能斬殺敵人二千以上,就是全功,凡立全功的部隊,就對全軍進行賞賜。
秦劃分爵位為二十級,全功時的賞格以五大夫(第九級)為分界,劃分為兩類,對五大夫以上的高爵賞賜重,在正常的官爵升遷之外還有‘賜邑’‘賜稅’‘稅邑’等。而對五大夫以下的低爵,則只賞賜官爵一級,或者最多加賜幾千錢、幾個奴隸而已,沒有‘賜稅’‘賜邑’‘稅邑’等重賞。”
小悠:“哦!這麽說來,秦朝的軍功爵制,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是一個加薪的途徑而已,所謂的爵位,其實是‘工資檔次’換個名稱罷了,跟現在的初級工、中級工差不太多。真正能夠通過‘軍功爵制’成為官的,還是那些將領。但是理論上來說,普通秦國人也可能通過砍人頭升任將領,那麽是否也可以說秦國人都被納入了選官範圍呢?”
大姑:“理論上可以這麽說,但實際上,秦朝的中高級軍官仍是貴族階級(司馬錯,王氏家族,王室貴族等等),外來士人階層(蒙氏家族,甘茂等等),很少有從底層靠砍人頭升上來的將軍。”
小悠:“按照‘軍功爵制’,大家都要砍人頭才能當官呀,在同一起跑線上,怎麽結果會這樣呢?難道貴族士人階層天生會砍人頭?”
大姑:“軍功爵制實行的同時,秦國二千石以上的高官高爵可以舉薦不滿兵役年齡的子侄為郎,這些人通過選拔後,可以成為中郎、郎中或外郎,進而通過積勞爵,將來打仗時可以為軍官、軍吏、軍監。”
小悠:“搶跑啊!贏在了起跑線上!難怪普通人跑不贏。所以秦國的‘軍功爵制’看著是‘從所有人中選’,實際還是‘從世族選’——比‘世卿世祿制’進步了一點,但不多。”
大姑:“我卻覺得,進步了很多!”
小悠:“為什麽呢?選人範圍只是擴大了一點,為什麽您會覺得進步了很多呢?”
大姑:“因為他引入了新的評價體系——從原來單一的以血統論成敗,加入了軍功這一評判標準。”
小悠:“哦!從這個角度來說,確實是進步很大,所以雖然‘軍功爵制’沒有給普通人帶來當官的機會,卻改變了社會的評價標準,而正是這一標準的改變,激發了秦朝軍隊的戰鬥力。大姑,這不是說明,選才標準和選才範圍一樣,對於選才制度的改進有著同樣重要的影響呢?”
大姑:“我個人認為是的!但這只是推測,包括前面所提及的內容,都是如此。”
小悠:“哦!懂!免責聲明貼上:‘姑侄閑談,非學術討論,既不嚴謹,也不科學,如有不妥之處,請忽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