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時代

關燈
時代

小悠:“大姑,我們之前說到,選人範圍,經歷了‘從貴族選——從高官世族中選——從所有人選’這麽一個發展過程,從選人範圍這個角度來看,科舉制度已經發展到了極致了,沒有再進步的空間了。”

大姑:“是嗎?”

小悠:“大姑,這個‘是嗎’不應該是我說的嗎?你怎麽搶我臺詞呀!那我就只好說你的臺詞了——‘是!’”

大姑:“你以為我會說‘是’?”

小悠:“難道不是?怎麽會是‘不是’呢?已經沒有什麽擴展空間了呀!難不成,還要擴展到‘鬼神’?大姑,你這是要三界聯誼嗎?”

大姑:“嗯?科舉允許女人參加嗎?”

小悠:“哎呀!燈下黑呀!所以,選人範圍的發展路徑實際是:‘從貴族中的男人中選——從高官世族中的男人中選——從所有男人中選’,現在才是‘從所有人中選’!”

大姑:“嗯!”

小悠:“唉!我也真是的,竟然把這麽重要的事給忽略了!”

大姑:“其實我之前也沒有註意到,是剛剛才發現的。”

小悠:“大姑您之前也沒註意到?”

大姑:“嗯!”

小悠:“那有沒有可能,我們之前聊的話題裏面,有可能不只一次產生過這樣的疏忽,我們都沒發現呢?”

大姑:“有可能!”

小悠:“唉!”

大姑:“別沮喪了!小悠,這也不能怪我們呀!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大多是男性視角的敘事,女性的存在感相對較弱,這是事實,自然容易忽略。這是時代的局限性,生活在這個時代,不可能不受到影響,我們只做到減少,不可能完全杜絕,我們盡量註意就是了!”

小悠:“好的!”

大姑:“小悠,你之前從‘選人範圍’的角度,給選人制度理出了一條發展脈絡,接下來,你能不能試著從‘選人標準’這個角度出發,也梳理出一條選人制度的發展脈絡呢?”

小悠:“好的,我試試!(夏商周)世卿世祿制,選人的標準是‘血統’,也可以說是‘身份’或‘出身’。

接下來,就是秦朝了,(秦)軍功爵制,選人的標準是‘軍功’。

再後面,就是漢朝,(漢)察舉制和征辟制,其中察舉是由下向上推薦,實際選人權在地方長官手中,這種選人標準是‘地方長官的主觀好惡’;而征辟制,則是漢武帝時推行的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顯赫的人士出來做官,皇帝征召稱‘征’,官府征召稱‘辟’,實際就是‘皇帝的主觀好惡’和‘官員的主觀好惡’。所以(漢)察舉制和征辟制,選人標準是‘主觀感覺’。

再下來,則是魏晉南北朝了,(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由專門的官員即‘中正’來品評人才,把人才分為九等——選人標準也是‘主觀感覺’,不過是‘中正官的主觀感覺’。

最後,就是科舉,選才標準就是‘考卷’!

所以,我梳理的結果是,從選人標準這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從‘血統——主觀——客觀’的發展過程。”

大姑:“漢與魏晉南北朝,皆為‘主觀’,兩者有什麽不同呢?”

小悠:“它們的選拔標準有所不同,‘察舉制側重於品德和才能,而九品中正制則側重家世和才能。’——咦?大姑,這兩者都註重才能,但是漢朝註重品德,到了魏晉時期,反而變成了側重家世,這不是開歷史的倒車嗎?為什麽會這樣呢?”

大姑:“網上沒有找到答案嗎?”

小悠:“可能是我提問的方式不對,找到的資料都不是我想要的,眼花,大姑,能強行解釋一下嗎?”

大姑:“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時代背景不一樣吧!漢朝國家統一,政治環境相對比較平穩,所以可以不用過多考慮出身背景。但九品中正制是產生於曹魏政權時期,那時候地方混戰,側重家世能更好地平衡各種力量。”

小悠:“所以,是時代退步了,相應的制度自然也不可避免地隨之後退。”

大姑:“但九品中正制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小悠:“哪處可取?”

大姑:“標準更為明確。察舉制科目繁多,沒有統一的具體標準,主觀隨意性很強。而九品中正制選才的標準則明確為士人的行狀和家世,主觀隨意性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小悠:“所以是退一大步,進一小步。”

大姑:“或許,後來若沒有出現魏晉南北朝的亂世,國家長治久安,也許能從察舉制直接進入到科舉制。”

小悠:“為什麽這麽說呢?”

大姑:“針對察舉制的弊端,漢順帝陽嘉元年(132年)采用左雄的建議,對察舉制進行改革,引入考試機制,史稱陽嘉新制。陽嘉新制實行分科考試,儒生考察經學,文吏考察章奏,史稱其‘無異於後世科舉之法’。”

小悠:“這麽說來,科舉制在漢代,已經萌芽了!”

大姑:“嗯!可惜,亂世來了!”

小悠:“於是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走到了‘九品中正制’的岔道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