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生平

關燈
生平

小悠:“大姑,您之前說《漢書》中能找到你們家的搬遷史,那裏面是怎麽說的?”

大姑:“這部分內容收錄在《漢書》列傳第七十《敘傳》中。”

小悠:“列傳?”

大姑:“列傳,是中國紀傳體史書的體裁之一。司馬遷撰《史記》時首創,為以後歷代紀傳體史書所沿用。一般用以記述帝皇以外的人物事跡。

在這裏需要註意的是,《史記》中 ,凡侯王而能世襲的,列入‘世家’,但後代的紀傳體史書則取消‘世家’一類,統稱為‘列傳’。”

小悠:“世家?”

大姑:“《世家》為《史記》五體之一。史記五體指的是《史記》的五種體例,分別是本紀、世家、書、表、列傳。

本紀寫帝王;世家寫諸侯及西漢勳貴;書為制度;表為大事年表(以表格形式記載歷史重大事件);列傳是除本紀和世家以外的人物傳記。”

小悠:“也就是史記按內容分為五大類,其中三種都是寫人的,分別是本紀、世家、列傳——本記是帝王類故事,世家是諸侯的故事,而列傳是其他人的事跡。《漢書》也是這樣嗎?”

大姑:“大致相同,只是《漢書》只分了四類。”

小悠:“少了哪一類?”

大姑:“世家,之前說了,後代的紀傳體史書則取消‘世家’一類,統稱為‘列傳’。”

小悠:“哦!是說過!我這腦袋,真笨吶!這麽說來,《漢書》是本紀、書、表、列傳這四大類嘍?”

大姑:“《漢書》體例上全承襲《史記》,只是改‘書’為‘志’,把‘世家’並入‘列傳’。所以《漢書》的體例是:本紀、志、表、列傳這四大類。”

小悠:“將‘書’改成了‘志’?”

大姑:“由於《漢書》已用‘書’為大題,為免混淆,故改《史記》中的‘書’為‘志’。但‘志’與‘書’一樣,其主要內容仍是記述制度發展方面的內容。”

小悠:“這個制度發展,有點抽象,‘志’內容到底是寫什麽的呀?我理解起來有困難。”

大姑:“其實把名字列出來就能理解了。《史記》中有‘書’八卷,分別是:禮書、樂書、律書、歷書、天官書、封禪書、河渠書、平準書。

《漢書》有十‘志’,是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而成的:將《史記》的‘禮書’、‘樂書’改為‘禮樂志’,將‘律書’、‘歷書’改為‘律歷志’;將‘天官書’改為‘天文志’,將‘封禪書’改為‘郊祀志’,將‘河渠書’改為‘溝洫志’,將‘平準書’改為‘食貨志’。

同時又新增‘刑法志’、‘五行志’、‘藝文志’、‘地理志’,各志內容多貫通古今,而不專敘西漢一朝的歷史。”

小悠:“哦!這個‘禮樂志’是記禮樂制度的,‘刑法志’是記刑法的,但‘食貨志’記什麽的呢?講做飯的嗎?是食譜嗎?”

大姑:“講經濟發展的。”

小悠:“這個‘溝洫志’呢?是像‘水經註’那樣,講河流的吧?”

大姑:“水利工程,也算是河流,不過是‘人造河流’。”

小悠:“書裏寫了這麽多內容,《漢書》應該有很多字吧?”

大姑:“《漢書》全書近八十萬字,有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

小悠:“傳才七十篇,記敘你家歷史的《敘傳》正是列傳第七十,這麽說來,你們家的家族史,是列在《漢書》的最後吧?”

大姑:“是的!”

小悠:“為什麽這麽排序呢?”

大姑:“應該是學的《史記》,史記也是列傳最後一篇為自序。”

小悠:“原來是這樣啊!那《史記》有多少字呢?”

大姑:“《史記》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但我大哥班固在修《漢書》時,發現《史記》缺少了十篇,並把這事記入了《漢書-司馬遷傳》中,但具體是哪十篇,卻並沒有說明。但《史記》殘缺確鑿無疑。而且你們現在看到的《史記》版本中,有少數篇章是後人補寫的,其中有部分內容中的‘褚先生曰’,就是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的補作。”

小悠:“《史記》也好,《漢書》也罷,都是大工程啊!寫了很多年吧?”

大姑:“嗯!《史記》用時十四年,《漢書》從我父親開始,到我弟子馬續補寫《天文志》為止,總共寫了多少年,已經沒辦法確定了,但最少是二十年,因為僅我大哥一人就寫了二十餘年。”

小悠:“二十餘年?動不動就十幾二十年,我們這本書要寫多久,不會也要寫二十年吧?”

大姑:“二十年!怎麽可能?那是我大哥寫書用的時間,要知道,我大哥開始寫書的時候,已經是知名學者了,而且他有我父親之前寫的‘史記後傳’為基礎。而咱們這本書,白手起家,加之我又是個文盲。”

小悠:“我基本算是半文盲,所以我們這起點比你大哥當年……這麽說來,二十年還不夠哇!那要寫多少年吶?我要瘋了!”

大姑:“開個玩笑了!咱們雖然起點不高,但目標也不高哇!我們又不要‘包舉一代’歷史,《漢書》記錄了從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的歷史。我們要寫的只是我一個人的生平而已,我只活了70餘歲。”

小悠:“時間砍成三分之一了。”

大姑:“而且《漢書》記載的內容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有大量的詔令、奏議、詩賦、類似起居註的《漢著記》、天文歷法書等原始資料。而我們只需要寫我一個人的事,內容少多了。而且我的資料也不多,關於我的史料,幾乎全都濃縮進了《後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第七十四》之中。”

小悠:“列女傳第七十四?你的事跡是‘列女傳第七十四’,那你前面還有七十三人!這麽說來,《後漢書》裏最少給七十四名女性列了傳,好給面子,這應該是歷屆史書中最給女人排面的一部吧?”

大姑:“我想你誤會了!‘列女傳第七十四’實際是‘列傳第七十四傳-列女傳’的意思。”

小悠:“啊?”

大姑:“你看前面,‘竇融列傳第十三’、‘馬援列傳第十四’,看明白了嗎?”

小悠:“看明白了,按照我們現在的習慣,實際上是‘第十三列傳-竇融’、‘第十四列傳-馬援’——古代寫書的目錄竟然用的是‘倒裝句’呀!這不能怪我誤解呀!實在是這太誤導人了!

列女傳前面是‘逸民列傳第七十三’,後面是‘東夷列傳第七十五’,這麽說來,大姑,《後漢書》只記下了您這一名女子呀!”

大姑:“不是呀!‘列女傳第七十四’寫了17人,我只是其中之一。”

小悠:“十七個吶!那這一傳該有多長呀!”

大姑:“也不長,人數雖多,但用語‘簡潔’、‘精煉’,比如其中有一人為‘太原王霸妻’,二百餘字;還有一人‘廣漢姜詩妻’,三百餘字。”

小悠:“怎麽名字那麽怪?都是‘什麽什麽妻’?

大姑:“我在這裏面也不叫‘班昭’,而是‘扶風曹世叔妻’。而我的內容可能是十七人之中篇幅最長的了,因為它將《女誡》全文都收錄其中了。”

小悠:“我剛用軟件算了一下,加上《女誡》,您的一生在《後漢書中多達2600餘字,但我們之前算過,《女誡》有2300多字,所以您這一生,絕對算得上是‘簡明扼要’!”

大姑:“所以,現在不用擔心這篇小說會寫很久了吧?”

小悠:“不擔心了!我現在反而開始操心,後面該不會沒東西寫了吧?”

大姑:“沒事!資料是死的,人是活的,實在找不到資料,我們可以編,資料不夠,瞎掰來湊!反正是小說,不是嗎?”

小悠:“你這話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個朋友說的話——‘記憶不夠,瞎掰來湊!’”

大姑:“跟我說話這麽合拍!哪個朋友?可以介紹我們認識嗎?”

小悠:“她離開很久了,我也不知道上哪去找她。你可能知道她,因為她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名人,但歷史對你倆的評價完全相反——你是‘自卑’,她是‘自大’,極度狂妄,無法無天,大逆不道!”

大姑:“我想我知道她是誰了!”

小悠:“這麽容易猜到嗎?”

大姑:“這特征太明顯了!不是嗎?她在史書中,不必是‘什麽什麽妻’,能做自己,真好!”

小悠:“大姑,原來你在意呀!”

大姑:“在意的!一直都在意的!只是以前從未說過,因為內心清楚,說出來也沒有用,無人在意你的在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