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二)
關燈
小
中
大
端午節(二)
端午節的習俗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影響最深的要算是吃粽子了。
晉朝人周處所作的《風土記》記載:“俗以菇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
換成今天的話說,粽子就是用茭白的葉子裹上黍米,再用濃灰汁煮得爛熟的一種時令食物。
可見,遠在1700年前的晉代,五月初五吃粽子已經是一種全國性的習俗了。
因為包好的粽子有尖尖的角,所以又叫作“角黍”。到了明弘治才以蘆葦葉裹粽,豆沙、棗子、胡桃等作餡。到清乾隆年間的時候有的“火腿粽”。
粽子和屈原掛上鉤,是梁朝人吳均所寫的志怪小說集《續齊諧語》的《屈原投江》中,才出現楚人在每年五月初五日,截竹筒貯米,投入汨羅江紀念投江而死的三閭大夫屈原的故事。
粽子的粽餡分甜、鹹兩種,鹹餡取肥、瘦豬肉各一小塊,再加入適量幹菜,主料或純糯米,或糯米加紅豆、或綠豆,浸透後裹成粽子,統稱鹹粽。
甜餡或用炒糯米粉拌紅糖,或用紅豆泥拌紅糖,搓成丸子,與糯米裹成粽子,統稱甜粽。
甜粽的糯米在浸泡時有講究,用的不是清水。而是將山梔子(俗稱黃梔)碾碎加水煎汁,待深黃的汁水冷卻後再浸泡糯米。
因為大家認為紅糖性溫熱,多吃易產生濕熱,而山梔子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等功效,可以抵消紅糖的濕熱。因此甜粽剝開後呈金黃色,芳香撲鼻。
粽子包好後,四只角之間等距,取兩根龍須草一端捆縛,留下一段長尺餘的龍須草空著,把五只粽子揪為一紮,再將兩紮粽子揪結在一起,稱為一尺粽。
因為現在電冰箱還沒有普及,粽子煮熟後,為便於保存,在陰涼通風處橫置一竹竿,把一尺尺粽子一邊一紮懸掛在上面,人多的家庭一根竹竿掛不下,就要用兩根、三根。
除了鹹粽和甜粽外,還有些粽子餡子精細,用料比較考究,要用白糖蘸著吃。
最大的特色是堿水粽。先用堿水將糯米泡過,再裹成粽子。這種堿水粽,色澤艷如蜜蠟,更由於某種化學作用,糯米又香又酥,所以老年人特別喜愛堿水粽,即使多吃一兩只也不會引起胃呆食積的毛病。
除了這些還有鮮肉粽子,有的鮮肉粽是先用醬油將肉浸透,然後外包糯米。有的是把糯米浸入醬油,包裹鮮肉。
知青們上一次包粽子的時候,已經試過把糯米浸入醬油的方法了,這樣做出來的粽子肉油外滲,鮮味內浸,表裏如一,不但色澤好看,而且吃起來肥腴可口。
粽子一般包紮成三角、四角、菱形、小腳、斧頭、枕頭、秤錘、圓筒等形狀。
端午節前數日或隔日包好後,與雞蛋鴨蛋同鍋燒煮。端午的早晨,全家以粽子為早餐,並饋贈親友作為節禮。
粽子在後世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新品種,比如說蜜棗粽,花生粽,鹹蛋黃粽,榴蓮粽,紫米粽,海鮮粽,瑤柱豬肉粽等等。
在古老的傳統飲食習慣中做了很多創新和改變,讓我們的飲食文化更加多元和豐富。
端午節的高潮在五月初五。這天上午,村民們去采集金銀花、魚腥草、清涼散、薄荷、桑葉等嫩頭,放進大鍋煎煮,然後舀入浴盆,等涼卻後,給小孩子們洗澡,謂之“洗百草浴”。
據說,小孩子洗了百草浴,一年內百毒不侵,蚊蠅不敢叮咬。洗完百草浴,母親在小孩子的手腕上系上五色長命縷,身前佩上香囊,祈願小孩迎吉祥,招百福,除百病,長命無災。
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是忙碌和熱鬧的。上午是大掃除,搞衛生。把房前屋後、竈上床下都清掃一遍,防止夏季的蛇蟲八腳生長。
大人們還要口含雄黃酒(紹興老酒中加點雄黃粉攪和而成),對屋裏角角落落象征性地噴灑一遍,據說可以除穢、避邪、驅蟲。
家長們還會用雄黃酒給小孩的臉上胳膊上塗抹,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說這樣小孩夏天就不會生病。
民間相傳,端午日午前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所以午時前上山采草藥,也成了端午的一個習俗。
男知青和村民們一起去采草藥。在村民的指點下,回來的時候男知青們采到了車前草、青木香、前胡、荊芥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的草藥。
除此之外他們還采集了益母草、夏枯草、木香根等常用的草藥。
這些草藥用大筐裝著背回來後,按照村民們教的分類洗幹凈,再一把一把的紮好,然後掛在柱子上任其慢慢晾幹,以備不時之需。俗傳此日采草藥,除病避邪效果好。
男知青們采藥回來的時候,女知青們也把飯做好了,端午節的中午飯比較豐盛,多數人家會吃“五黃”,傳說端午吃“五黃”可以祛五毒,增強精、氣、神、血和好運。
“五黃”就是黃魚、黃鱔、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黃魚是提前買好的,黃鱔是村裏的孩子們給送來的,李春紅按兩毛錢一斤給了孩子們錢,黃瓜是從自留地裏采摘來的。
飯桌上還有豬肉與天雷蛋、大蒜混燒的紅燒肉。所謂天雷蛋就是雞蛋煮熟後,剝去蛋殼,然後放熱油中煎炸,煎至皮層金黃後取出,像是被雷火燒過一樣。民間相傳,端午吃了天雷蛋,小孩不怕打雷,大人可避雷擊。
桌上還有一大盆知青們都愛吃的涼拌什錦菜。一大盆各種各樣的粽子。這是前一天大家一起包的,不論是甜粽,鹹粽,還是肉粽,堿水粽,都包了很多。
知青們人多,能多包幾種餡料的粽子。他們包的粽子形狀也是五花八門,總算是煮熟後沒有漏的。
除了這些還有從果園裏摘的水果,洗的幹幹凈凈的放在盤子裏,艷麗的果皮上還帶著晶瑩的水珠。
這些果子看起來個頭不大,吃在口中味道卻非常濃郁而且又清甜可口。
知青們還把各自的存貨都拿出來,桌上堆著餅幹,糕點,午餐肉罐頭,糖果,還有吳遠程不知道從哪裏買來的雄黃酒。
知青們都坐在院子裏吃飯,男知青們把院子收拾的非常幹凈整潔。
微風徐徐,旁邊的果園裏花香果香都飄了過來。有小鳥從天空飛過眨眼就不見了,隨後果園那邊就傳來的悅耳的鳥鳴聲。
吃過中飯後,知青們齊動手。或是取下屋中懸掛的鐘馗像,卷好放著等明年端午再用。或是撤去門、窗上的蒲劍艾旗,取出幾根菖蒲留著泡雄黃酒,其餘的捆紮好,與草藥一起掛在柱子上。
最後,大家各自捧著碗盆在知青宿舍的庭院、房前屋後噴灑雄黃酒,進行端午最後的祛邪驅毒儀式。
端午節的午後,知青和村民們成群結隊的去村外看賽龍舟。
河岸邊擠滿了各村的村民和知青,岸邊的樹上也爬滿了看熱鬧的小孩子,還有民兵在來來回回的維持著秩序。
眼前寬闊的水面上聚集了七八條龍舟,現在的龍舟不像後世,前有龍頭後有龍尾,顏色繽紛又艷麗。現在的龍舟只是一條普通的船,船身狹長,兩人一組,每條船上坐著十來組劃手,船尾坐著一名舵手。
賽龍舟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戰國中期。文獻中最早有龍舟記載的是公元前318-296年。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說是祭曹娥的、有說是祭屈原的、還有說祭水神的。
多數人認為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了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很快隨著一聲哨響,七八條龍舟飛竄出去,開始飛快的在水面上前行,在船身後留下了一道道的水痕。
岸上的人亂七八糟的大聲加油,喊哪個村加油的都有。大家密切的關註著水面,有條龍舟在前進中跑偏了,撞上了旁邊的一條。兩條龍舟上的人全都掉到了水裏。岸邊的人先是驚呼,隨後又都大笑起來。
兩艘船上的人從新爬上船,繼續往前劃去。還有一艘船快到終點的時候,轉彎沒轉好,船翻了,一群光著上身的小夥子們像下餃子一樣的落到了水裏。他們也不著急,反而向岸邊的人揮手。等別的船到達終點後,他們游過去,把別人的船也扒翻了,很快驚呼聲和笑罵聲響成了一片。
吳遠程拿出了他藏在大筐裏的幾只野鴨子扔進了河裏。
河裏的小夥子們看見有鴨子被扔進水裏,開始爭先恐後的游過去搶鴨子。
幾只鴨子驚慌失措的嘎嘎叫著,躲避著向它們游來的人群。它們被河裏的小夥子們追的到處逃竄,羽毛亂飛。很快有人抓住了鴨子,並且高舉著給岸上的人看。
等所有龍舟都回到終點之後,裁判宣布清源大隊得了第一名,清源大隊的知青們和村民們都歡呼起來。
所有的劃手和舵手都發了一條白毛巾做為獎品。站在岸邊一向表情嚴肅的清源大隊大隊長,也露出了微笑。
熱鬧喜慶的端午節結束了,村民們還意猶未盡。
現在鄉下的娛樂活動很少,只偶爾會有放映員來村裏放電影。
放電影的時候村子裏能來的人全都會來,孩子們更是高興的就像過節一樣。
有人為了能有個好位置,天還沒黑就來找地方等著開演了。林雙只去過一次後,就不去了。
野外觀影的體驗並不好,電影畫面不是很清晰,聲音也嘈雜,而且都是她以前看過的。
林雙雖然不愛看,但是周圍的人卻都看的目不轉睛的,看完還津津有味的互相討論,有時還要感慨一下劇中人物的遭遇。
端午過後田裏還有很多農活要做。油菜籽,麥子都要收割了,收割完還要翻整土地,從新種上大豆,玉米,紅薯等等作物。時間緊,任務重,村民們又要投入到繁忙而又緊張的勞動當中了。
最近的天氣時陰時晴,大隊長在田裏到處看過之後決定,先開始收割油菜籽,收完油菜籽就可以收割麥子了。
並且全體村民上工的時間提前,中午不休息,早飯和午飯由每家每戶送到地頭上,工分按照春耕的時候給村民們加上。聽了大隊長的話,村民們沒有人有怨言也沒有人有異議。
油菜籽的收割要趕在露水未幹的清晨。這樣能防止成熟的菜籽在收割時脫落。
天蒙蒙亮的時候,村子裏響起了集合的敲鐘聲。人們睡眼朦朧的來集合點兒集合,分完工後,村民們都去庫房領工具,庫管早已經等在了庫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端午節的習俗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影響最深的要算是吃粽子了。
晉朝人周處所作的《風土記》記載:“俗以菇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
換成今天的話說,粽子就是用茭白的葉子裹上黍米,再用濃灰汁煮得爛熟的一種時令食物。
可見,遠在1700年前的晉代,五月初五吃粽子已經是一種全國性的習俗了。
因為包好的粽子有尖尖的角,所以又叫作“角黍”。到了明弘治才以蘆葦葉裹粽,豆沙、棗子、胡桃等作餡。到清乾隆年間的時候有的“火腿粽”。
粽子和屈原掛上鉤,是梁朝人吳均所寫的志怪小說集《續齊諧語》的《屈原投江》中,才出現楚人在每年五月初五日,截竹筒貯米,投入汨羅江紀念投江而死的三閭大夫屈原的故事。
粽子的粽餡分甜、鹹兩種,鹹餡取肥、瘦豬肉各一小塊,再加入適量幹菜,主料或純糯米,或糯米加紅豆、或綠豆,浸透後裹成粽子,統稱鹹粽。
甜餡或用炒糯米粉拌紅糖,或用紅豆泥拌紅糖,搓成丸子,與糯米裹成粽子,統稱甜粽。
甜粽的糯米在浸泡時有講究,用的不是清水。而是將山梔子(俗稱黃梔)碾碎加水煎汁,待深黃的汁水冷卻後再浸泡糯米。
因為大家認為紅糖性溫熱,多吃易產生濕熱,而山梔子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等功效,可以抵消紅糖的濕熱。因此甜粽剝開後呈金黃色,芳香撲鼻。
粽子包好後,四只角之間等距,取兩根龍須草一端捆縛,留下一段長尺餘的龍須草空著,把五只粽子揪為一紮,再將兩紮粽子揪結在一起,稱為一尺粽。
因為現在電冰箱還沒有普及,粽子煮熟後,為便於保存,在陰涼通風處橫置一竹竿,把一尺尺粽子一邊一紮懸掛在上面,人多的家庭一根竹竿掛不下,就要用兩根、三根。
除了鹹粽和甜粽外,還有些粽子餡子精細,用料比較考究,要用白糖蘸著吃。
最大的特色是堿水粽。先用堿水將糯米泡過,再裹成粽子。這種堿水粽,色澤艷如蜜蠟,更由於某種化學作用,糯米又香又酥,所以老年人特別喜愛堿水粽,即使多吃一兩只也不會引起胃呆食積的毛病。
除了這些還有鮮肉粽子,有的鮮肉粽是先用醬油將肉浸透,然後外包糯米。有的是把糯米浸入醬油,包裹鮮肉。
知青們上一次包粽子的時候,已經試過把糯米浸入醬油的方法了,這樣做出來的粽子肉油外滲,鮮味內浸,表裏如一,不但色澤好看,而且吃起來肥腴可口。
粽子一般包紮成三角、四角、菱形、小腳、斧頭、枕頭、秤錘、圓筒等形狀。
端午節前數日或隔日包好後,與雞蛋鴨蛋同鍋燒煮。端午的早晨,全家以粽子為早餐,並饋贈親友作為節禮。
粽子在後世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新品種,比如說蜜棗粽,花生粽,鹹蛋黃粽,榴蓮粽,紫米粽,海鮮粽,瑤柱豬肉粽等等。
在古老的傳統飲食習慣中做了很多創新和改變,讓我們的飲食文化更加多元和豐富。
端午節的高潮在五月初五。這天上午,村民們去采集金銀花、魚腥草、清涼散、薄荷、桑葉等嫩頭,放進大鍋煎煮,然後舀入浴盆,等涼卻後,給小孩子們洗澡,謂之“洗百草浴”。
據說,小孩子洗了百草浴,一年內百毒不侵,蚊蠅不敢叮咬。洗完百草浴,母親在小孩子的手腕上系上五色長命縷,身前佩上香囊,祈願小孩迎吉祥,招百福,除百病,長命無災。
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是忙碌和熱鬧的。上午是大掃除,搞衛生。把房前屋後、竈上床下都清掃一遍,防止夏季的蛇蟲八腳生長。
大人們還要口含雄黃酒(紹興老酒中加點雄黃粉攪和而成),對屋裏角角落落象征性地噴灑一遍,據說可以除穢、避邪、驅蟲。
家長們還會用雄黃酒給小孩的臉上胳膊上塗抹,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說這樣小孩夏天就不會生病。
民間相傳,端午日午前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所以午時前上山采草藥,也成了端午的一個習俗。
男知青和村民們一起去采草藥。在村民的指點下,回來的時候男知青們采到了車前草、青木香、前胡、荊芥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的草藥。
除此之外他們還采集了益母草、夏枯草、木香根等常用的草藥。
這些草藥用大筐裝著背回來後,按照村民們教的分類洗幹凈,再一把一把的紮好,然後掛在柱子上任其慢慢晾幹,以備不時之需。俗傳此日采草藥,除病避邪效果好。
男知青們采藥回來的時候,女知青們也把飯做好了,端午節的中午飯比較豐盛,多數人家會吃“五黃”,傳說端午吃“五黃”可以祛五毒,增強精、氣、神、血和好運。
“五黃”就是黃魚、黃鱔、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黃魚是提前買好的,黃鱔是村裏的孩子們給送來的,李春紅按兩毛錢一斤給了孩子們錢,黃瓜是從自留地裏采摘來的。
飯桌上還有豬肉與天雷蛋、大蒜混燒的紅燒肉。所謂天雷蛋就是雞蛋煮熟後,剝去蛋殼,然後放熱油中煎炸,煎至皮層金黃後取出,像是被雷火燒過一樣。民間相傳,端午吃了天雷蛋,小孩不怕打雷,大人可避雷擊。
桌上還有一大盆知青們都愛吃的涼拌什錦菜。一大盆各種各樣的粽子。這是前一天大家一起包的,不論是甜粽,鹹粽,還是肉粽,堿水粽,都包了很多。
知青們人多,能多包幾種餡料的粽子。他們包的粽子形狀也是五花八門,總算是煮熟後沒有漏的。
除了這些還有從果園裏摘的水果,洗的幹幹凈凈的放在盤子裏,艷麗的果皮上還帶著晶瑩的水珠。
這些果子看起來個頭不大,吃在口中味道卻非常濃郁而且又清甜可口。
知青們還把各自的存貨都拿出來,桌上堆著餅幹,糕點,午餐肉罐頭,糖果,還有吳遠程不知道從哪裏買來的雄黃酒。
知青們都坐在院子裏吃飯,男知青們把院子收拾的非常幹凈整潔。
微風徐徐,旁邊的果園裏花香果香都飄了過來。有小鳥從天空飛過眨眼就不見了,隨後果園那邊就傳來的悅耳的鳥鳴聲。
吃過中飯後,知青們齊動手。或是取下屋中懸掛的鐘馗像,卷好放著等明年端午再用。或是撤去門、窗上的蒲劍艾旗,取出幾根菖蒲留著泡雄黃酒,其餘的捆紮好,與草藥一起掛在柱子上。
最後,大家各自捧著碗盆在知青宿舍的庭院、房前屋後噴灑雄黃酒,進行端午最後的祛邪驅毒儀式。
端午節的午後,知青和村民們成群結隊的去村外看賽龍舟。
河岸邊擠滿了各村的村民和知青,岸邊的樹上也爬滿了看熱鬧的小孩子,還有民兵在來來回回的維持著秩序。
眼前寬闊的水面上聚集了七八條龍舟,現在的龍舟不像後世,前有龍頭後有龍尾,顏色繽紛又艷麗。現在的龍舟只是一條普通的船,船身狹長,兩人一組,每條船上坐著十來組劃手,船尾坐著一名舵手。
賽龍舟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戰國中期。文獻中最早有龍舟記載的是公元前318-296年。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說是祭曹娥的、有說是祭屈原的、還有說祭水神的。
多數人認為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了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很快隨著一聲哨響,七八條龍舟飛竄出去,開始飛快的在水面上前行,在船身後留下了一道道的水痕。
岸上的人亂七八糟的大聲加油,喊哪個村加油的都有。大家密切的關註著水面,有條龍舟在前進中跑偏了,撞上了旁邊的一條。兩條龍舟上的人全都掉到了水裏。岸邊的人先是驚呼,隨後又都大笑起來。
兩艘船上的人從新爬上船,繼續往前劃去。還有一艘船快到終點的時候,轉彎沒轉好,船翻了,一群光著上身的小夥子們像下餃子一樣的落到了水裏。他們也不著急,反而向岸邊的人揮手。等別的船到達終點後,他們游過去,把別人的船也扒翻了,很快驚呼聲和笑罵聲響成了一片。
吳遠程拿出了他藏在大筐裏的幾只野鴨子扔進了河裏。
河裏的小夥子們看見有鴨子被扔進水裏,開始爭先恐後的游過去搶鴨子。
幾只鴨子驚慌失措的嘎嘎叫著,躲避著向它們游來的人群。它們被河裏的小夥子們追的到處逃竄,羽毛亂飛。很快有人抓住了鴨子,並且高舉著給岸上的人看。
等所有龍舟都回到終點之後,裁判宣布清源大隊得了第一名,清源大隊的知青們和村民們都歡呼起來。
所有的劃手和舵手都發了一條白毛巾做為獎品。站在岸邊一向表情嚴肅的清源大隊大隊長,也露出了微笑。
熱鬧喜慶的端午節結束了,村民們還意猶未盡。
現在鄉下的娛樂活動很少,只偶爾會有放映員來村裏放電影。
放電影的時候村子裏能來的人全都會來,孩子們更是高興的就像過節一樣。
有人為了能有個好位置,天還沒黑就來找地方等著開演了。林雙只去過一次後,就不去了。
野外觀影的體驗並不好,電影畫面不是很清晰,聲音也嘈雜,而且都是她以前看過的。
林雙雖然不愛看,但是周圍的人卻都看的目不轉睛的,看完還津津有味的互相討論,有時還要感慨一下劇中人物的遭遇。
端午過後田裏還有很多農活要做。油菜籽,麥子都要收割了,收割完還要翻整土地,從新種上大豆,玉米,紅薯等等作物。時間緊,任務重,村民們又要投入到繁忙而又緊張的勞動當中了。
最近的天氣時陰時晴,大隊長在田裏到處看過之後決定,先開始收割油菜籽,收完油菜籽就可以收割麥子了。
並且全體村民上工的時間提前,中午不休息,早飯和午飯由每家每戶送到地頭上,工分按照春耕的時候給村民們加上。聽了大隊長的話,村民們沒有人有怨言也沒有人有異議。
油菜籽的收割要趕在露水未幹的清晨。這樣能防止成熟的菜籽在收割時脫落。
天蒙蒙亮的時候,村子裏響起了集合的敲鐘聲。人們睡眼朦朧的來集合點兒集合,分完工後,村民們都去庫房領工具,庫管早已經等在了庫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