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紮了一下腚!
關燈
小
中
大
第32章 紮了一下腚!
稚童的天真之言讓李隆基默了一瞬, 等他回過神,張九齡、源乾曜、杜暹、李元纮四位宰相開了個團在門外求見。
七娘的拖延大法很有用。
李隆基抖著胡子,瞧一眼殿中跪著的宇文相公, 便知道這五人湊齊, 此事怕是不能善了。
果不其然, 張九齡一道帶來的, 還有李白那份沒能引起波瀾的諷諫奏疏。
李隆基氣得不行,這小子背著朕竟還留了一份底稿!
事實上,不僅是奏疏的底稿, 那首“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的諷刺宦官之作, 也被宰輔們一並讚賞,傳為佳作。
這回,文學派與吏治派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宇文融更是聲嘶力竭:“陛下,宦官仗勢欺人無孔不入, 不可不防啊!”
帝王被這麽一群老臣趕鴨子上架,心中自是氣悶。但李白這回學聰明了,在奏疏上新添一筆,說華嚴寺悲田坊內有人謀取糧財,似有不臣之心, 李隆基自是沒法忽視。
查案的事情轉到了大理寺手上。
李白作為檢舉之人,需要從旁協助大理寺辦案;而宇文相公身為受害者, 也硬是橫插一腳進去, 瞪大了眼督促著, 生怕宦官們滲透進察事廳子。①
這種情況下, 完全沒有楊思勖能搞小動作的餘地。
七娘出了宮門,便風一樣跑到城西華嚴寺邊的破敗小門樓。
阿尋正在為病坊采買米糧, 這錢是他們幾個賺錢的小郎君一起湊出來的。至少先保證大夥餓不死。
七娘忙湊上去,激動道:“阿尋,成了!你們少買一些米糧,師父說後續還會補發的。”
阿尋本木著一張臉,聽過這話,眼中逐漸出現了燎原的光點。
七娘繼續道:“張相公還說,要你煽動各處悲田養病坊的人寫個請願書,屆時會有大理寺的人呈給陛下,也好徹底打趴這夥宦官,不叫他們再把持病坊產業。”
阿尋已經完全習慣了七娘的早慧。
他啞著嗓音應一聲,跑出去兩步,覆又折回來,撫平衣角後沖著七娘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七娘子往後無論去何處,做何事,阿尋都願一心跟隨,絕無背棄。”
*
七月末,暑熱當頭。
悲田養病坊的案子總算查到了收尾處。
事實上,要不是牽扯到當朝宰相與內廷宦官,大理寺卿早就已經結案了。可偏偏這事情牽扯到政黨之爭,也摸不清陛下到底什麽意思,這才一拖再拖,等來了陛下下旨“三司會審”。②
大理寺卿舒了一口氣。
能拉上刑部尚書與禦史中丞一道審案,這案子的結果可就好給多了。
畢竟,數千人用血手印按下的請願書放在那裏,悲田養病使每月的米糧錢財賬簿又核對不上,放在三司眼裏,宦官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落敗了。
只可惜,楊思勖多年有功,陛下終究不願徹底棄了他。
於是,一直拖拖拉拉到八月,南熏殿內侍李靜忠從河北道弭災回京,以功勞懇請聖人對楊思勖網開一面。
李隆基這才裝模作樣地大手一揮,下了兩道聖旨:
“從一品驃騎大將軍楊思勖禦下不嚴,著降為從三品右監門衛將軍,協掌宮城諸門禁之事,好自反省。
“南熏殿內侍李靜忠弭災有功,德行甚佳,著升從五品太子內坊局東宮家公令,掌東宮閣內及宮人糧稟。”
這兩份旨意之後,李隆基似乎是怕引起宰相們不滿,這才不情不願補了一道手諭:
“中書省右補闕李白進諫有功,朕心甚慰,擢升從六品起居舍人,掌修記言之史,錄制誥德音,如記事之制,季終以授國史。”③
時隔不到半年,李白又升官了。
但這件事,似乎並不能讓他如從前所想的那般開心。
*
李白在任適應了兩個月之後,慢慢才將心緒平靜下來。
一眨眼到了開元十六年的深秋。
長安的行道樹綠了又黃,葉子掉的很快。
快馬從城外疾馳而來,一路入了城中,有傳訊兵帶回了嶺南道的好消息——
“雞籠山大捷,陳行範兵敗自殺,嶺南道盡數奪回!”
長安城的百姓便為這喜訊歡呼起來,左鄰右舍商議著今日加個什麽下酒菜。
幾日後,出征嶺南的裴旻將軍將親兵留在東都,只身回了長安述職。
七娘近日常去找公孫大娘切磋劍技,這日剛到,就有幸碰上了裴旻。她認出來這是那日在坊門外瞧見的馬上之人,便纏著這位正值春秋鼎盛的大將軍教她一套劍技。
裴旻的劍可是大唐三絕之一!
裴旻將軍不過是路過平康坊,只想悄悄看一眼公孫大娘,沒想到被個蘿蔔丁小娘子逮住薅羊毛,好脾氣地笑著:“裴家劍技教給你,你可能給我帶來什麽?”
七娘歪著頭想了想,噗通跪地:“師祖在上,請受徒孫一拜!”
裴旻:“……”
公孫大娘:“……噗。”
被七娘逗得不行,公孫大娘笑著解釋:“這位就是我與將軍說過的,李白之女。李白與你家從侄裴三郎裴稹交好,想來您也認得?”
裴旻眼眸加深,望著七娘瞧了許久,笑道:“既然喊一聲師祖,自然該教七娘些真本事。”
裴旻教的是一套裴家子侄修習的基礎劍法,等七娘練過兩遍,熟記於心之後,他便收了劍問:“明日叫上你阿耶,一道去青龍寺如何?”
七娘歡呼一聲,今日薅羊毛也十分快樂。
*
新昌坊南隅,樂游原。
樂游原是整個京師的梁狀高地,四下寬闊,原內有一座建於前隋的青龍寺,信眾立在寺院旁的山包涼亭上,便能俯視大半個長安城內外。
裴旻將軍因著過世的母親篤信佛教,前幾年在東都守孝時,還特意請吳道子在紫薇城的天宮寺畫一副壁畫,以期為亡母超度。而今回到長安,面聖後的頭一件事,便是沐浴更衣,虔誠地往青龍寺裏敬一炷香。
李白與七娘默然跟在身後,也敬了一炷香。
從青龍寺出來,裴旻的步子便輕快許多。三人一道往山包上的涼亭漫步,遠遠能瞧見佛香裊裊,信眾一波又一波入了寺院。
裴旻開口:“我一身殺伐血腥,本不該求這些,只是亡母是受了征戰驚嚇才病中離世,終究是我忠孝未兩全,只希望若真有來世,母親能好受些……”
李白先前過東都時,就聽裴稹說起過裴旻將軍。為了求得吳道子的壁畫,將軍於洛陽城營外和著鼓聲號角,舞劍於數萬唐軍前,給了吳道子作畫的靈感。
當時讚嘆之事,今日聽得將軍親言,卻只剩下了對母親的愧疚。
七娘聽到這裏,也貼心地握住裴旻的手:“師祖!”
裴將軍顯然已經習慣了這一聲“師祖”,笑著看向她。
七娘兩只小肉爪將裴旻的手包起來,一臉鄭重道:“這是用兵器的人才會長的繭子。師祖鎮守一方戍衛河山,這厚厚一層的老繭就是守護我大唐的盔甲,一定、一定能護得老太太的魂靈重入太平之世!”
許是小女郎的語氣過於真摯,裴旻眼眶一濕。那些夜深人靜時的自我懷疑與折磨,就在此刻都有了落點。
將軍不是輕易落淚之人,便垂下頭揉揉七娘的腦袋:“七娘能有這份赤誠,你養的很好。”
李白淺笑,謙虛答:“這都是她自個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得來的,我沒做什麽。”
七娘小雞啄米式點頭:“就是就是,都是我的功勞!”
裴旻與李白便忍不住都被逗笑了。
氣氛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仿若真成了無話不可談的師門。
裴旻率先入了涼亭坐下,問道:“此番回京,聽聞你已經憑著諷諫連升兩級。此事有一有二尚且還算美談,但切忌再三再四。須知我們這位陛下,可斷斷不是個能海量容人的。”
李白對此再清楚不過,卻依然大無畏答:“身為補闕,便有糾察陛下錯漏的職責在身。將軍所說我皆知曉,所求不過良心得安罷了。”
“良心?”裴旻已經很久沒聽到這個詞,語氣中滿載懷念,以及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李太白啊,在這盛世之下的長安城,良心確實賣不上什麽價錢,但你要想完完整整的留著它,可就太貴了。”
李白依舊笑著,沒有出聲反駁,只用眼神中的堅定與狂傲作以回覆。
裴旻便了然,李白是決計不會為長安的“規則”所屈服了。這倒讓他有幾分高看李白。
七娘可不清楚兩人之間的互動。
她正開心蹲在亭邊的鯉魚池餵魚,聽到裴旻談良心,扭回腦袋嚷道:“師祖,您先前不是還跟我說,人有良心才不會偏離心中的道嗎?”
又大喊補充:“這話還是在公孫大娘面前提起的,我肯定不會記錯!”
裴旻吹胡子瞪眼的,伸手彈了七娘一個腦瓜崩:“……嘖。臭丫頭,就會拆老夫的臺!還不準我試探試探他了。”
七娘“嗷嗚嗚”叫喚一聲,蹦起來要去反擊,被裴旻單手像拎著雞崽子一樣倒提起來,還稱了稱筋骨,點頭稱讚:“嗯,不錯,是個修劍的好苗子!”
這話七娘愛聽,頓時乖巧下來。
她倒吊著嘚瑟道:“就說我是大游俠的胚子吧?師祖,您快瞧瞧師父,他一定是個天生劍人!”
裴將軍聞言微怔,繼而發出一陣豪爽大笑。
李白:“……”
七娘對“李劍人”可真是充滿了執念。
裴旻今日只穿了武將專著的絹布甲,發絲束起,戴一頂長腳羅襆頭,是典型的不張揚式武官裝扮。
李白眼神落到那襆頭上,流露出些許擔憂。
裴旻似有所覺,擡手正了正巾子兩腳,笑道:“無礙。不過身外名,陛下在意,便按他的喜好來。”
七娘聽得雲裏霧裏,見李白沒有搭理她的意思,索性直接問裴旻。
裴將軍真的很喜歡七娘這個小徒孫,有問必答道:“這個叫做官樣巾子,乃是張說拜相當日陛下所賜,這二年便在朝野之間風行起來。”
七娘聰慧地戳中要害:“師祖不喜歡戴它。”
裴旻並不遮掩,點了點七娘鼻尖:“但不得不戴。”
關於這種“官樣巾子”的普及,免不了要提到當今陛下對張說的猜忌。
張說二度進京拜相時,陛下為了試探“文學派”出身的張說是否能折下身軀臣服於皇權,便特賜他羅頭巾與官樣圓頭巾子。這個時代的士族們,對頭臉所戴十分看重,幾乎等同於文人風骨。而張說戴著新襆頭來面聖,在天子眼中便意味著屈服。
今日裴旻平了嶺南叛亂,取得雞籠山大捷,這是對嶺南道加固皇權統治的大功一件。
他作為頭功將領,卻不得不防備朝中宦官讒言,戴起這種禦賜的官樣巾子,以示對吾皇忠誠。
李白總覺得這太奇怪了。
他想開口說些什麽,卻被裴旻攔下。裴將軍笑呵呵卸了腰下劍,邀道:“不說這些,既然七娘誇你有天賦,且來比劃比劃!”
李白聞言來神了,挽起袖子從七娘那裏取了佩劍來,那些年少時一人一劍闖蕩蜀中的記憶又浮現在眼前。
他挽了個劍花:“還請將軍不吝賜教。”
裴旻笑呵呵應了,直至劍身出鞘,整個人的氣勢陡然變化,身經百戰的殺伐之氣便無論如何也壓不住,劍招也是李白從未見過的生死之道。
裴旻果真沒有對他留手。
“你要見這世間的大公道,須知公道從來就不是一條坦途。”裴旻的劍背擊在李白後腰上,痛得他腳下連撤幾步。
他又左旋右抽,逼得李白躲閃到側邊,堪堪接下一擊。
“有些時候,繞一條看起來偏離的遠路,未嘗不是在抄近道。”
這樣的對劍方式,李白先前也對七娘施展過。只不過。這次他成了被教訓的人,才知這劍輕輕彈震在身上,也是挺疼的。
裴旻將李白渾身上下敲打一通,這才神清氣爽地收了劍。
“李太白,你所求須得徐徐圖之,戒驕,戒躁,方為真正的大唐狂士啊。”
這一番肺腑忠言李白自然是聽進去了。
聽不進去不行啊,他壓根兒打不過裴將軍。
劍已經被將軍打落在地,李白索性厚著臉皮揖手,深深弓下腰,喚了一聲“師父”。
裴旻將軍正想樂,擡眸瞧見七娘鬼鬼祟祟靠近地上的佩劍,然後撿起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紮了一下李白的腚!
就這輕輕一下,便足以李白捂著腚跳起來咆哮了。
七娘絲毫不受影響,舉著劍沖裴旻炫耀:“師祖,這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用得可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稚童的天真之言讓李隆基默了一瞬, 等他回過神,張九齡、源乾曜、杜暹、李元纮四位宰相開了個團在門外求見。
七娘的拖延大法很有用。
李隆基抖著胡子,瞧一眼殿中跪著的宇文相公, 便知道這五人湊齊, 此事怕是不能善了。
果不其然, 張九齡一道帶來的, 還有李白那份沒能引起波瀾的諷諫奏疏。
李隆基氣得不行,這小子背著朕竟還留了一份底稿!
事實上,不僅是奏疏的底稿, 那首“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的諷刺宦官之作, 也被宰輔們一並讚賞,傳為佳作。
這回,文學派與吏治派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宇文融更是聲嘶力竭:“陛下,宦官仗勢欺人無孔不入, 不可不防啊!”
帝王被這麽一群老臣趕鴨子上架,心中自是氣悶。但李白這回學聰明了,在奏疏上新添一筆,說華嚴寺悲田坊內有人謀取糧財,似有不臣之心, 李隆基自是沒法忽視。
查案的事情轉到了大理寺手上。
李白作為檢舉之人,需要從旁協助大理寺辦案;而宇文相公身為受害者, 也硬是橫插一腳進去, 瞪大了眼督促著, 生怕宦官們滲透進察事廳子。①
這種情況下, 完全沒有楊思勖能搞小動作的餘地。
七娘出了宮門,便風一樣跑到城西華嚴寺邊的破敗小門樓。
阿尋正在為病坊采買米糧, 這錢是他們幾個賺錢的小郎君一起湊出來的。至少先保證大夥餓不死。
七娘忙湊上去,激動道:“阿尋,成了!你們少買一些米糧,師父說後續還會補發的。”
阿尋本木著一張臉,聽過這話,眼中逐漸出現了燎原的光點。
七娘繼續道:“張相公還說,要你煽動各處悲田養病坊的人寫個請願書,屆時會有大理寺的人呈給陛下,也好徹底打趴這夥宦官,不叫他們再把持病坊產業。”
阿尋已經完全習慣了七娘的早慧。
他啞著嗓音應一聲,跑出去兩步,覆又折回來,撫平衣角後沖著七娘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七娘子往後無論去何處,做何事,阿尋都願一心跟隨,絕無背棄。”
*
七月末,暑熱當頭。
悲田養病坊的案子總算查到了收尾處。
事實上,要不是牽扯到當朝宰相與內廷宦官,大理寺卿早就已經結案了。可偏偏這事情牽扯到政黨之爭,也摸不清陛下到底什麽意思,這才一拖再拖,等來了陛下下旨“三司會審”。②
大理寺卿舒了一口氣。
能拉上刑部尚書與禦史中丞一道審案,這案子的結果可就好給多了。
畢竟,數千人用血手印按下的請願書放在那裏,悲田養病使每月的米糧錢財賬簿又核對不上,放在三司眼裏,宦官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落敗了。
只可惜,楊思勖多年有功,陛下終究不願徹底棄了他。
於是,一直拖拖拉拉到八月,南熏殿內侍李靜忠從河北道弭災回京,以功勞懇請聖人對楊思勖網開一面。
李隆基這才裝模作樣地大手一揮,下了兩道聖旨:
“從一品驃騎大將軍楊思勖禦下不嚴,著降為從三品右監門衛將軍,協掌宮城諸門禁之事,好自反省。
“南熏殿內侍李靜忠弭災有功,德行甚佳,著升從五品太子內坊局東宮家公令,掌東宮閣內及宮人糧稟。”
這兩份旨意之後,李隆基似乎是怕引起宰相們不滿,這才不情不願補了一道手諭:
“中書省右補闕李白進諫有功,朕心甚慰,擢升從六品起居舍人,掌修記言之史,錄制誥德音,如記事之制,季終以授國史。”③
時隔不到半年,李白又升官了。
但這件事,似乎並不能讓他如從前所想的那般開心。
*
李白在任適應了兩個月之後,慢慢才將心緒平靜下來。
一眨眼到了開元十六年的深秋。
長安的行道樹綠了又黃,葉子掉的很快。
快馬從城外疾馳而來,一路入了城中,有傳訊兵帶回了嶺南道的好消息——
“雞籠山大捷,陳行範兵敗自殺,嶺南道盡數奪回!”
長安城的百姓便為這喜訊歡呼起來,左鄰右舍商議著今日加個什麽下酒菜。
幾日後,出征嶺南的裴旻將軍將親兵留在東都,只身回了長安述職。
七娘近日常去找公孫大娘切磋劍技,這日剛到,就有幸碰上了裴旻。她認出來這是那日在坊門外瞧見的馬上之人,便纏著這位正值春秋鼎盛的大將軍教她一套劍技。
裴旻的劍可是大唐三絕之一!
裴旻將軍不過是路過平康坊,只想悄悄看一眼公孫大娘,沒想到被個蘿蔔丁小娘子逮住薅羊毛,好脾氣地笑著:“裴家劍技教給你,你可能給我帶來什麽?”
七娘歪著頭想了想,噗通跪地:“師祖在上,請受徒孫一拜!”
裴旻:“……”
公孫大娘:“……噗。”
被七娘逗得不行,公孫大娘笑著解釋:“這位就是我與將軍說過的,李白之女。李白與你家從侄裴三郎裴稹交好,想來您也認得?”
裴旻眼眸加深,望著七娘瞧了許久,笑道:“既然喊一聲師祖,自然該教七娘些真本事。”
裴旻教的是一套裴家子侄修習的基礎劍法,等七娘練過兩遍,熟記於心之後,他便收了劍問:“明日叫上你阿耶,一道去青龍寺如何?”
七娘歡呼一聲,今日薅羊毛也十分快樂。
*
新昌坊南隅,樂游原。
樂游原是整個京師的梁狀高地,四下寬闊,原內有一座建於前隋的青龍寺,信眾立在寺院旁的山包涼亭上,便能俯視大半個長安城內外。
裴旻將軍因著過世的母親篤信佛教,前幾年在東都守孝時,還特意請吳道子在紫薇城的天宮寺畫一副壁畫,以期為亡母超度。而今回到長安,面聖後的頭一件事,便是沐浴更衣,虔誠地往青龍寺裏敬一炷香。
李白與七娘默然跟在身後,也敬了一炷香。
從青龍寺出來,裴旻的步子便輕快許多。三人一道往山包上的涼亭漫步,遠遠能瞧見佛香裊裊,信眾一波又一波入了寺院。
裴旻開口:“我一身殺伐血腥,本不該求這些,只是亡母是受了征戰驚嚇才病中離世,終究是我忠孝未兩全,只希望若真有來世,母親能好受些……”
李白先前過東都時,就聽裴稹說起過裴旻將軍。為了求得吳道子的壁畫,將軍於洛陽城營外和著鼓聲號角,舞劍於數萬唐軍前,給了吳道子作畫的靈感。
當時讚嘆之事,今日聽得將軍親言,卻只剩下了對母親的愧疚。
七娘聽到這裏,也貼心地握住裴旻的手:“師祖!”
裴將軍顯然已經習慣了這一聲“師祖”,笑著看向她。
七娘兩只小肉爪將裴旻的手包起來,一臉鄭重道:“這是用兵器的人才會長的繭子。師祖鎮守一方戍衛河山,這厚厚一層的老繭就是守護我大唐的盔甲,一定、一定能護得老太太的魂靈重入太平之世!”
許是小女郎的語氣過於真摯,裴旻眼眶一濕。那些夜深人靜時的自我懷疑與折磨,就在此刻都有了落點。
將軍不是輕易落淚之人,便垂下頭揉揉七娘的腦袋:“七娘能有這份赤誠,你養的很好。”
李白淺笑,謙虛答:“這都是她自個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得來的,我沒做什麽。”
七娘小雞啄米式點頭:“就是就是,都是我的功勞!”
裴旻與李白便忍不住都被逗笑了。
氣氛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仿若真成了無話不可談的師門。
裴旻率先入了涼亭坐下,問道:“此番回京,聽聞你已經憑著諷諫連升兩級。此事有一有二尚且還算美談,但切忌再三再四。須知我們這位陛下,可斷斷不是個能海量容人的。”
李白對此再清楚不過,卻依然大無畏答:“身為補闕,便有糾察陛下錯漏的職責在身。將軍所說我皆知曉,所求不過良心得安罷了。”
“良心?”裴旻已經很久沒聽到這個詞,語氣中滿載懷念,以及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李太白啊,在這盛世之下的長安城,良心確實賣不上什麽價錢,但你要想完完整整的留著它,可就太貴了。”
李白依舊笑著,沒有出聲反駁,只用眼神中的堅定與狂傲作以回覆。
裴旻便了然,李白是決計不會為長安的“規則”所屈服了。這倒讓他有幾分高看李白。
七娘可不清楚兩人之間的互動。
她正開心蹲在亭邊的鯉魚池餵魚,聽到裴旻談良心,扭回腦袋嚷道:“師祖,您先前不是還跟我說,人有良心才不會偏離心中的道嗎?”
又大喊補充:“這話還是在公孫大娘面前提起的,我肯定不會記錯!”
裴旻吹胡子瞪眼的,伸手彈了七娘一個腦瓜崩:“……嘖。臭丫頭,就會拆老夫的臺!還不準我試探試探他了。”
七娘“嗷嗚嗚”叫喚一聲,蹦起來要去反擊,被裴旻單手像拎著雞崽子一樣倒提起來,還稱了稱筋骨,點頭稱讚:“嗯,不錯,是個修劍的好苗子!”
這話七娘愛聽,頓時乖巧下來。
她倒吊著嘚瑟道:“就說我是大游俠的胚子吧?師祖,您快瞧瞧師父,他一定是個天生劍人!”
裴將軍聞言微怔,繼而發出一陣豪爽大笑。
李白:“……”
七娘對“李劍人”可真是充滿了執念。
裴旻今日只穿了武將專著的絹布甲,發絲束起,戴一頂長腳羅襆頭,是典型的不張揚式武官裝扮。
李白眼神落到那襆頭上,流露出些許擔憂。
裴旻似有所覺,擡手正了正巾子兩腳,笑道:“無礙。不過身外名,陛下在意,便按他的喜好來。”
七娘聽得雲裏霧裏,見李白沒有搭理她的意思,索性直接問裴旻。
裴將軍真的很喜歡七娘這個小徒孫,有問必答道:“這個叫做官樣巾子,乃是張說拜相當日陛下所賜,這二年便在朝野之間風行起來。”
七娘聰慧地戳中要害:“師祖不喜歡戴它。”
裴旻並不遮掩,點了點七娘鼻尖:“但不得不戴。”
關於這種“官樣巾子”的普及,免不了要提到當今陛下對張說的猜忌。
張說二度進京拜相時,陛下為了試探“文學派”出身的張說是否能折下身軀臣服於皇權,便特賜他羅頭巾與官樣圓頭巾子。這個時代的士族們,對頭臉所戴十分看重,幾乎等同於文人風骨。而張說戴著新襆頭來面聖,在天子眼中便意味著屈服。
今日裴旻平了嶺南叛亂,取得雞籠山大捷,這是對嶺南道加固皇權統治的大功一件。
他作為頭功將領,卻不得不防備朝中宦官讒言,戴起這種禦賜的官樣巾子,以示對吾皇忠誠。
李白總覺得這太奇怪了。
他想開口說些什麽,卻被裴旻攔下。裴將軍笑呵呵卸了腰下劍,邀道:“不說這些,既然七娘誇你有天賦,且來比劃比劃!”
李白聞言來神了,挽起袖子從七娘那裏取了佩劍來,那些年少時一人一劍闖蕩蜀中的記憶又浮現在眼前。
他挽了個劍花:“還請將軍不吝賜教。”
裴旻笑呵呵應了,直至劍身出鞘,整個人的氣勢陡然變化,身經百戰的殺伐之氣便無論如何也壓不住,劍招也是李白從未見過的生死之道。
裴旻果真沒有對他留手。
“你要見這世間的大公道,須知公道從來就不是一條坦途。”裴旻的劍背擊在李白後腰上,痛得他腳下連撤幾步。
他又左旋右抽,逼得李白躲閃到側邊,堪堪接下一擊。
“有些時候,繞一條看起來偏離的遠路,未嘗不是在抄近道。”
這樣的對劍方式,李白先前也對七娘施展過。只不過。這次他成了被教訓的人,才知這劍輕輕彈震在身上,也是挺疼的。
裴旻將李白渾身上下敲打一通,這才神清氣爽地收了劍。
“李太白,你所求須得徐徐圖之,戒驕,戒躁,方為真正的大唐狂士啊。”
這一番肺腑忠言李白自然是聽進去了。
聽不進去不行啊,他壓根兒打不過裴將軍。
劍已經被將軍打落在地,李白索性厚著臉皮揖手,深深弓下腰,喚了一聲“師父”。
裴旻將軍正想樂,擡眸瞧見七娘鬼鬼祟祟靠近地上的佩劍,然後撿起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紮了一下李白的腚!
就這輕輕一下,便足以李白捂著腚跳起來咆哮了。
七娘絲毫不受影響,舉著劍沖裴旻炫耀:“師祖,這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用得可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