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規訓

關燈
規訓

有那麽一段時間, 後人總喜歡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可說這話的很多人, 他們所讚美的, 其實並非讀書這件事本身,而是與其聯結在一起的仕進之階。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 今之學者為人。1

程頤釋“為人”曰:“欲見知於人也。”

其實何止是學者呢?

那些汲汲營營於兼並之事、成日裏鬥富誇侈的吳姓世族, 不也是想用這樣一種別出蹊徑的方式,來達到見知於人、顯達於人的目的嗎?

金錢終究只是一種手段, 人天生就會更愛目的本身。

如果那些吳姓世族能夠有機會進入朝堂,能夠有機會重新獲取其先輩在孫吳時期所擁有的地位,那麽,與之相比,眼下這些來自土地並兼的利益,就會瞬間暗淡失色。

郗如在郗歸別有深意的目光中眨了眨眼, 腦中仿佛有一道隔膜輕輕碎裂。

時隔多日之後, 她終於又一次地、想起了動亂發生之前的會稽。

自從眼睜睜看著表兄表姐們死在自己面前,郗如腦海中有關會稽城中的一切回憶,都仿佛在內史府那場熊熊的大火裏消失殆盡。

直到今天,她才忽然想起, 去年他們剛到會稽不久, 那些吳人便開始頻繁設宴,盛邀王定之參加。

起初,因著謝蘊的勸阻, 王定之很少參加這些宴席。

就算參加, 也往往只是走個過場,很快就會離席。

可日子一天天地過去, 一切都悄然發生了變化。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王定之待在府衙裏的日子越來越少,回府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晚。

謝蘊多次勸他與會稽世族保持距離,可他卻每每忘記。

或許那並不是忘記,而是一種明晃晃的漠視與反對。

王定之與謝蘊成婚多年,向來對其言聽計從。

他從小便在種種“不類其父”的評價中知曉了自己的平庸,更是深知自己配不上謝蘊,所以向來待她如珠似寶,唯命是從。

可到了會稽後,在吳地世族日覆一日的阿諛奉承中,王定之逐漸沈醉於那些虛偽的讚美與惋惜,將推杯換盞間的場面話當作妙語綸音,把那些巧言令色的世族子弟當作知音摯友,在觥籌交錯中獲得了平生從未有過的自信。

平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虛假的讚美會讓平庸迷失自我,再也不願聽從旁人的勸誡。

對此,郗如曾認真地問過謝蘊。

她說:“姨丈那樣無能,在建康時,人人都瞧不起他的無知,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與他交游。可為什麽到了會稽後,卻好像人人都喜歡他呢?”

謝蘊當時微楞了一下,而後輕嘆一聲,無可奈何地答道:“那些人哪裏是喜歡你姨丈呀?他們不過是喜歡一個言聽計從的傀儡,喜歡會稽內史的權力罷了。”

“傀儡?”郗如天真地問道,“可他們看起來都很尊敬姨丈,並沒有瞧不起他、把他當作傀儡呀?”

謝蘊苦笑了下:“阿如,並非只有頤指氣使、趾高氣昂才能夠被叫作操縱。這些人看似在奉承你姨丈,其實只是用那些溢美之言作為偽飾,一步步誘導著你姨丈去幫他們實現目的罷了。”

“那您為什麽不阻攔呢?這些人如此地虛偽和狡猾,您快把他們的險惡用心告訴姨丈啊!”

郗如不明白,為什麽謝蘊明知是錯誤,明知是陷阱,卻還是沒有全力阻攔,而是任由王定之去犯錯。

“攔不住的。”謝蘊緩緩搖頭,眼睫低垂,“三吳世族根深蒂固,唯一不足的,便是幾乎沒有同姓族人能夠入朝為官,身居高位。也正因此,他們才更要鉚足了勁來拉攏會稽內史,為自家子弟爭取到更多的入仕機會。”

“阿如,這些人若真的想腐蝕一個官員,會使出數不清的辦法和手段。更何況,你也看到了,你那姨丈其實樂在其中,不是嗎?”

郗如自然地駁道:“他只是不知道——”

“不。”謝蘊並不讚同她的觀點,“縱使一開始不知道,可我與他說了這麽多次,他卻依然我行我素,毫不悔改。這說明什麽?”

她自顧自地說道:“阿如,他很享受這些奉承,為此,t即便明知是錯,也寧願沈淪其中。”

謝蘊說到這裏,眼中浮現出了明顯的輕視:“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對別人好,他們這麽做,顯然是別有所求,而且所圖不小。我不是沒有勸過他,可被人尊敬、被人討好的滋味,實在是太令人著迷了。王定之從未獲得過這些,是以沈醉其中,無法自拔。”

會稽城中的變亂已經過去了數日,郗如此時再想起這段對話,只覺得恍若隔世。

那時的她們並不知道,王定之的沈淪會引發難以預見的慘烈後果,害得會稽動亂頻仍,害得謝蘊慘死刀下。

郗如想:“如果姨丈知道他對三吳世族的放縱和依賴,最終會害了自己的性命,那麽,他還會那樣做嗎?”

不知怎的,郗如腦中莫名產生了一種直覺,這直覺告訴她,就算王定之明知這最後的結局,也仍舊會不由自主地在三吳世族的奉承中泥足深陷。

她想到了那個有名的成語,也說了出來。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郗如緊緊握住袖中的小手,“如果說對於姨丈而言,那些來自三吳世族的諂媚奉承,是他眼前無法取開的葉子的話,那麽,對於三吳世族而言,他們的葉子,便是黃綬班行。他們擠破腦袋都想做官,為此,寧願放下身段,寧願出讓利益。”

郗如說到這裏,不由打了一個冷戰。

她想:“那麽,對於我而言,那片葉子又是什麽呢?”

郗歸以為郗如是因為想起了當日會稽城中的慘烈場景,所以才怕得打顫。

她輕輕地將郗如攬入懷中,緩緩撫摸著她的手臂,然後才將目光移向謝瑾。

她開門見山地說道:“我會在吳地安排考校,無論是世族還是寒門,甚至是平民百姓或是從前的部曲佃戶,只要能夠通過考校,就都可以獲得徐州府學的入學機會。”

“這些人入學一年之後,若成績優異,便可在徐州郡縣做一年的歷事官員,於各部門學習吏事。”

“歷事期滿後,合格者接著在府學學習半年,待考校通過,便可在徐州授官。”

這番話並不長,可謝瑾聽完之後,卻不知自己該先對哪一點感到震驚。

且不說部曲佃戶入學之事,單單任用官員這一點,便向來都是朝廷的權限。

如若不然,始皇又何必廢分封而置郡縣?

郗歸如此明目張膽地行事,要將臺城置於何地?

這簡直無異於直接宣稱造反!

但他很快便反應過來,徐州設立三長,三吳分田入籍,無一不是在行使原本屬於臺城的權力。

郗歸如此行事,早已不是一次兩次,或許正是此前的順利,才讓她愈發意識到司馬氏皇族與世家大族的色厲內荏之處,從而一步一步地,繼續侵吞蠶食原本並不屬於北府的權力。

謝瑾終於明白,溫述和顧信在吳郡的分田之舉,為什麽竟沒有引起顧、陸、朱、張等綿延百年的吳姓世族們的反對——因為郗歸竟許給了那些世族一個和現如今完全不同的前途!

他想:“溫述果真是完全站到阿回那邊去了。這樣大的事情,竟然半點口風都沒有透露給我。”

江左立國以來,僑姓世家幾乎把持著整個朝堂,數十年來,三吳再也沒有出現過如陸抗那般,能夠出任大司馬、荊州牧的世族人物。

僑姓世家將江左官場把持得密不透風,以至於吳姓世族不得不加深對吳地縣鄉的控制,比從前更加用力地維護僅存的經濟利益。

與之如影隨形的,則是對三吳貧民的深重壓迫。

可如今郗歸竟要提供給他們另一條出路,讓他們能夠躋身徐州官場,真正晉個官身。

這如何能不讓人感到心動呢?

當初桓陽勢大,江左僑姓世家,無不派遣子弟從荊州出仕,以示親近之意。

那時郗岑曾帶著郗歸到會稽的始寧山莊消暑,消息傳出後,三吳諸多世族,無不派遣子弟前來謁見,為的便是求一個進入仕途的門徑。

如今的徐州,雖不像當日的桓氏那般勢大,可北府軍的戰績卻是有目共睹,誰都知道,郗氏女郎絕非池中之物。

既然她要在三吳行分田入籍之事的打算無可轉寰,那麽,吳姓世族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麽垂死掙紮,最終很有可能會被北府軍暴力壓制,甚至身死族滅;要麽選擇順從,以此時此刻的配合,換取一個他日在江左官場大放異彩的機會。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若能為官作宰,出將入相,誰會甘願世世代代守著那幾百頃田地,做一個始終低人一等的富家翁呢?

謝瑾輕輕攥緊了手心:“阿回,吳姓世族驕橫已久,你就不怕他們危害徐州官場,毀了你在北府付出的一切努力嗎?”

可郗歸卻反問道:“我為什麽要怕?既然預知了風險,那便小心防範便是,安有為此左右躊躇、裹足不前的道理?”

作為一個來自後世的穿越者,郗歸深刻地明白規訓的力量。

有力的皇權可以試圖鎮壓一切反叛者,但終究只能在□□上將其消滅。

規訓權則不同。

它通過紀律和制度來進行約束,將存在於其中的每一個個體,統統塑造成它想要的模樣。

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空間,固定的人群,以及固定的制度要求,這些東西一道作用,將位於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框定在一個具體的範圍界限之內。

再加上凝視、監視、考核等機制的共同作用,最終實現對每一個個體的改造。

而軍營與學校,恰恰就是兩個最能體現規訓權力的地方。

北府軍中持續了一年多的軍史教育與紀律改造,正是一種有意識的規訓。

而如今,郗歸打算以三吳學子為對象,在學校中開展另一種規訓,在安撫三吳世族的同時,培養出一批忠於她本人的政務人才。

她懷揣著這樣的想法,所以並不以謝瑾的擔憂為擔憂。

“人的思想總會在潛移默化之間產生變化,我會讓他們去徐州府學學習,去徐州官場歷練,隔開他們與其家族的密切聯系,讓其在不知不覺間,潛潤地接受新思想的影響。”

“他們會逐漸改頭換面,會追求與其家族不同的東西。就算真有冥頑不靈的人存在——”郗歸緩緩搖了搖頭,“我不是說了嗎?成績優秀者才能去徐州郡縣進行為期一年的政務學習,歷事之後,再經過半年的學習與最終的考校之後,才能真正被授予官職。”

“他們若固執己見,不肯改變,那就一直在府學中待著吧。”說到這裏,郗歸輕笑了一聲,晃動著手中的茶盞,“不過,府學中的規訓是潛移默化的,能夠心智堅定且有意識地進行對抗的,終究只會是少數人。我相信,這聰明的少數人,是會懂得權衡利弊的。”

“這太突然,也太大膽了。”謝瑾為郗歸如此直白的陽謀而感到震撼,“阿回,你的步子邁得太大了,如此這般聳人聽聞的計劃,在你這裏簡直層出不窮。你且緩一緩,好嗎?等時機更加成熟,等計劃更加完美——”

“不。”郗歸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生在一個這樣的時代,便永遠都不能等待政令趨於完美。因為時局是如此地緊迫,可政令卻永遠都不會有完美的那一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