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容
關燈
小
中
大
縱容
“不, 我不能這樣。”
郗途緩緩地握緊右手,同時也暗暗下定了決心。
他堅定地開口,想要為自己搏取一個帶兵東征的機會。
“北府軍的作戰模式已十分成熟, 我不會擅自改動你在軍中所做的一切布置。我只是要親自去往平叛一線, 讓那些百姓明白,當此戰火紛飛、流離失所之際, 是我高平郗氏, 挽狂瀾於既倒,救萬民於水火。阿回, 你盡管把我當作一面高平郗氏的旗幟,一個郗氏出兵的信號,讓我去為你、為郗氏,拾取三吳的民心。”
郗歸的目光掃過郗途的面容,輕輕搖首,吐出這樣一句話來。
“兄長, 這可真不像你。”
他們兄妹自幼分離, 長大之後,又因各有立場的緣故,向來隔閡甚深。
也許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又或許是天性使然, 從前的郗途, 盡管愛重她這個妹妹,卻從來都不會表達,只會笨拙而生硬地, 說出那一個個惱人的“為她好”的決定。
郗途聽了這話, 自嘲地笑了一聲:“阿回,士別三日, 則當刮目相看。我雖無能,卻也懂得審時度勢的道理。”
江北的捷報一封封地傳來,江左上下,包括郗途在內的每一個官員,都深深地明白,郗氏女郎已非吳下阿蒙。
就連多有不甘的郗珮和王貽之,也早已不敢輕易在言語間捎帶郗歸。
郗途上過戰場,所以更明白江北佳績的難得之處。
對於如今的郗歸,他心服口服。
“戰場上刀槍無眼,兄長,你果真想好了?”
“想好了。”
郗途已經蹉跎了太多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什麽。
更何況,此次三吳之亂,對北府軍而言,將會是一個極其難得的獲取民心、獲取兵員甚至獲取土地和糧米的好機會。
“阿回,你放心。”郗途信誓旦旦地說道,眼中閃爍著光亮,“平叛之行非勝不可,經此一役,你便再也不必擔心北府軍的兵員和糧米了。有了三吳作支撐,他日北秦若舉刀南下,我們也不至於無兵可用。”
北秦境內的八十萬大軍,就如同一把鋒利的重劍,懸在每一個憂心江左安危的頭顱之上。
如此情勢之下,聖人和瑯琊王竟還做著讓北府軍與叛軍兩敗俱傷的打算,簡直不足與謀。
郗途看得很清楚,只要拿下三吳民心,北府軍便可穩穩立於下游,再無需過分憂心來自臺城和上游的威脅。
桓元的到來正是一個信號。
豫州市馬之事已經議了快一年,可桓元卻始終不肯放開大宗交易,只偶爾賣給北府少許戰馬。
如今三吳生亂的消息一出,他便立刻動身來見郗歸,想來也是窺見了此事可能引發的江左局勢變化。
想到這裏,郗途接著勸道:“阿回,三吳昨日剛起動亂,叛亂的消息才傳回不久,臺城如今還在商議,並未給出太過緊迫的出兵時限。你且先回京口,我們書信聯系,以免有人出於嫉恨,對你行不利之事。”
“可。”
郗歸沈吟著開口。
她此次來建康,原本就是為了郗如和桓元。
如今郗如雖還未醒,但大夫已經做出了沒有大礙的診斷。
至於桓元,左右都是議事,建康物議紛紛,約在京口相見也不是不行。
做出決定後,郗歸即刻遣人前去準備車船,又讓人去告訴桓元一聲,將見面的地點改至京口,邀他去參加北府軍此次平叛的出征儀式。
吩咐完這些後,她轉向郗途,最後一次問道:“你若去三吳,嫂嫂和阿如要如何安置?”
“你嫂嫂驟然失去親人,心中難免大慟,我打算送她們母女倆回謝府住些日子,也好多幾個說話的人,免得一個人悲痛不已,生出病來。”
陳郡謝氏向來看重骨肉親情,此時勢必一片哀戚。
郗歸想到這般場景,不由眉頭微蹙:“阿如此番受了驚嚇,實在不宜再過分悲傷。我帶她去京口吧,也好教她暫時忘卻這些事,略微寬一寬心。”
“如此最好,多謝阿回了。”
郗途道謝之後,轉頭擦了擦微濕的眼角,重新踏入房門,與謝璨商議郗如的去處。
沒過多久,謝璨的哭聲驟然變大,郗途則抱著被披風緊緊裹住的郗如,朝著前院的牛車走去。
郗歸不忍地閉了閉眼,心中為郗途的行事作風感到無奈和惱火。
她走進內室,坐到哭到抽噎的謝璨身旁,輕輕拍撫著她的背脊。
“嫂嫂莫難過,我這就讓人去攔兄長,不會讓他送走阿如的。”
孰料謝璨卻拉住了她的袖子,抽泣著說道:“別去,別去!是阿如!方才子胤說要送阿如去京口,我不願意,便和他吵了起來,沒想到卻吵醒了阿如。子胤問阿如,是要和我一起回謝府,還是去京口跟你一道住。可她卻說要去京口,她竟說她要去京口!”
謝璨緊緊抓住郗歸的袖子,以至於手上爆出了青筋:“我是她的母親啊!她怎能如此?她怎能如此待我?!”
郗歸長嘆一聲,心中滿是無可奈何。
郗如雖是謝璨的女兒,可卻是謝家養大的孩子。
謝璨沒有盡過多少為人母的責任,自然也不該苛求她的依賴。
再說了,郗如向來與謝蘊親近,此次會稽生變,謝蘊慘死於叛軍之手,幾個孩子也大多死在了郗如身側,郗如受了這樣大的刺激,不想去謝家也是理所應當。
謝璨失去阿姊,固然是可憐非常,可卻如何能讓一個突逢大變的孩子,反過來去體諒她?
郗歸心中雖不讚同,但顧念謝璨心中悲苦,便也沒有說什麽,只靜靜地陪坐在旁,時不時遞去一方帕子。
直到謝璨哭著哭著睡著了,她才輕輕站起,出去與郗途告別。
郗歸理了理沾濕的袖子,想到過世的郗岑,心中亦是盛滿了哀情。
她看向郗途:“平叛之事若是最終議定,你便去京口找我,我讓高權帶兵,隨你一道去三吳。”
“好。”郗途鄭重點頭,胸中豪情萬丈。
“對了。”郗歸正要登車,卻聽郗途補充道,“太原溫氏遣人送信,說溫述想在渡口與你見上一面。”
太原溫氏起自曹魏,先祖曾做過曹魏的揚州刺史、濟南太守,入晉之後,依然門第顯赫,是實打實的高門大族。
永嘉亂後,溫氏家主溫直擁護元帝即位,又兼任太子中庶子t,與尚在東宮的明帝交好,確立了在江左的門戶地位。
後來明帝病重,溫直與丞相王導、司空郗照等同受顧命,地位顯赫,超然拔群。
只是溫直早逝,自他之後,溫氏便再未出過什麽出色人物,難免日漸沒落。
溫述是溫直的孫輩,也是太原溫氏這一代的家主,如今不過二十五歲。
他雖官位不高,卻是個富於機變的聰明角色。
前次廷議淮北流民徙徐之事時,正是他率先開口,為江北將士捐了千副藤甲,從而為諸世家解了因謝瑾提出查驗部曲而產生的僵局。
只是不知,他今日為何要見自己。
郗歸在腦中琢磨著關於溫述的一切,沈吟著沒有開口。
郗途看了眼周圍,輕聲說道:“建康世家太多,溫述年紀尚輕,又無顯著功績,只怕十年之內,都難以在臺城出頭。他約在渡口那樣紛雜混亂的地方見面,怕是想避開世家與你交談,請你幫他一把,送他去三吳拿個平亂之功。”
“倒是個聰明人。”郗歸考慮片刻,決定與溫述見上一面,“我在朝堂上本也沒有什麽得用的人,前天夜裏征發樂屬的詔令剛下,溫述便著人往京口遞了信。既然如此,我便投桃報李,與他見上一面,兄長且幫我回覆那邊吧。”
郗途抿了抿唇,沈默片刻,還是開口勸道:“你見他一面倒是不打緊,就算真的要送他去三吳,那也算不得什麽。只是謝瑾如今畢竟大權在握,你口口聲聲說朝中沒有得用之人,又暗中襄助溫述,只怕對你二人的關系不大好,你要不要先跟謝瑾說上一聲?”
郗歸瞥他一眼:“平叛既是北府軍的事情,那為何要向謝瑾匯報?難不成就因為他是侍中,我便不可與朝臣來往了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溫述此前畢竟對謝瑾唯命是從,你若貿然插手溫述的前途,只怕是不太好。”
“呵。”郗歸輕笑一聲,“是溫述來找我,又不是我去找他。再說了,兄長怎麽知道,謝瑾對此一無所知呢?”
郗途正要問句“謝瑾竟知道嗎”,耳畔卻傳來郗歸不緊不慢的微涼嗓音:“就算他不知道又怎樣?旁人追隨他,自然不會無所謀求。他既滿足不了別人的需求,又如何能阻攔人家另謀出路?”
“再說了。”郗歸意味深長地看向郗途,“兄長,你口口聲聲要去三吳平叛,此事可知會過謝瑾了?”
郗途被這話問住了。
他不自在地眨了下眼睛,支吾著說道:“臺城一片紛亂,各色聲音鬧得不可開交。我接到婢仆傳進去的口信,知道阿如平安回來,便立刻告假歸家,並不曉得你也在家裏。去三吳的決定原是見到你後才臨時起意,所以並不曾與誰說過。”
郗歸無聲地笑了:“你看,大家都差不多,不是嗎?遠在江州並非多麽有力的借口,謝瑾在朝堂經營數年,如何竟攔不下一道征發樂屬的詔書?他太縱容司馬氏那對兄弟了,以至於竟然對此無所防備,害得江左吃了大虧。兄長,說實話,你難道不覺得失望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 我不能這樣。”
郗途緩緩地握緊右手,同時也暗暗下定了決心。
他堅定地開口,想要為自己搏取一個帶兵東征的機會。
“北府軍的作戰模式已十分成熟, 我不會擅自改動你在軍中所做的一切布置。我只是要親自去往平叛一線, 讓那些百姓明白,當此戰火紛飛、流離失所之際, 是我高平郗氏, 挽狂瀾於既倒,救萬民於水火。阿回, 你盡管把我當作一面高平郗氏的旗幟,一個郗氏出兵的信號,讓我去為你、為郗氏,拾取三吳的民心。”
郗歸的目光掃過郗途的面容,輕輕搖首,吐出這樣一句話來。
“兄長, 這可真不像你。”
他們兄妹自幼分離, 長大之後,又因各有立場的緣故,向來隔閡甚深。
也許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又或許是天性使然, 從前的郗途, 盡管愛重她這個妹妹,卻從來都不會表達,只會笨拙而生硬地, 說出那一個個惱人的“為她好”的決定。
郗途聽了這話, 自嘲地笑了一聲:“阿回,士別三日, 則當刮目相看。我雖無能,卻也懂得審時度勢的道理。”
江北的捷報一封封地傳來,江左上下,包括郗途在內的每一個官員,都深深地明白,郗氏女郎已非吳下阿蒙。
就連多有不甘的郗珮和王貽之,也早已不敢輕易在言語間捎帶郗歸。
郗途上過戰場,所以更明白江北佳績的難得之處。
對於如今的郗歸,他心服口服。
“戰場上刀槍無眼,兄長,你果真想好了?”
“想好了。”
郗途已經蹉跎了太多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什麽。
更何況,此次三吳之亂,對北府軍而言,將會是一個極其難得的獲取民心、獲取兵員甚至獲取土地和糧米的好機會。
“阿回,你放心。”郗途信誓旦旦地說道,眼中閃爍著光亮,“平叛之行非勝不可,經此一役,你便再也不必擔心北府軍的兵員和糧米了。有了三吳作支撐,他日北秦若舉刀南下,我們也不至於無兵可用。”
北秦境內的八十萬大軍,就如同一把鋒利的重劍,懸在每一個憂心江左安危的頭顱之上。
如此情勢之下,聖人和瑯琊王竟還做著讓北府軍與叛軍兩敗俱傷的打算,簡直不足與謀。
郗途看得很清楚,只要拿下三吳民心,北府軍便可穩穩立於下游,再無需過分憂心來自臺城和上游的威脅。
桓元的到來正是一個信號。
豫州市馬之事已經議了快一年,可桓元卻始終不肯放開大宗交易,只偶爾賣給北府少許戰馬。
如今三吳生亂的消息一出,他便立刻動身來見郗歸,想來也是窺見了此事可能引發的江左局勢變化。
想到這裏,郗途接著勸道:“阿回,三吳昨日剛起動亂,叛亂的消息才傳回不久,臺城如今還在商議,並未給出太過緊迫的出兵時限。你且先回京口,我們書信聯系,以免有人出於嫉恨,對你行不利之事。”
“可。”
郗歸沈吟著開口。
她此次來建康,原本就是為了郗如和桓元。
如今郗如雖還未醒,但大夫已經做出了沒有大礙的診斷。
至於桓元,左右都是議事,建康物議紛紛,約在京口相見也不是不行。
做出決定後,郗歸即刻遣人前去準備車船,又讓人去告訴桓元一聲,將見面的地點改至京口,邀他去參加北府軍此次平叛的出征儀式。
吩咐完這些後,她轉向郗途,最後一次問道:“你若去三吳,嫂嫂和阿如要如何安置?”
“你嫂嫂驟然失去親人,心中難免大慟,我打算送她們母女倆回謝府住些日子,也好多幾個說話的人,免得一個人悲痛不已,生出病來。”
陳郡謝氏向來看重骨肉親情,此時勢必一片哀戚。
郗歸想到這般場景,不由眉頭微蹙:“阿如此番受了驚嚇,實在不宜再過分悲傷。我帶她去京口吧,也好教她暫時忘卻這些事,略微寬一寬心。”
“如此最好,多謝阿回了。”
郗途道謝之後,轉頭擦了擦微濕的眼角,重新踏入房門,與謝璨商議郗如的去處。
沒過多久,謝璨的哭聲驟然變大,郗途則抱著被披風緊緊裹住的郗如,朝著前院的牛車走去。
郗歸不忍地閉了閉眼,心中為郗途的行事作風感到無奈和惱火。
她走進內室,坐到哭到抽噎的謝璨身旁,輕輕拍撫著她的背脊。
“嫂嫂莫難過,我這就讓人去攔兄長,不會讓他送走阿如的。”
孰料謝璨卻拉住了她的袖子,抽泣著說道:“別去,別去!是阿如!方才子胤說要送阿如去京口,我不願意,便和他吵了起來,沒想到卻吵醒了阿如。子胤問阿如,是要和我一起回謝府,還是去京口跟你一道住。可她卻說要去京口,她竟說她要去京口!”
謝璨緊緊抓住郗歸的袖子,以至於手上爆出了青筋:“我是她的母親啊!她怎能如此?她怎能如此待我?!”
郗歸長嘆一聲,心中滿是無可奈何。
郗如雖是謝璨的女兒,可卻是謝家養大的孩子。
謝璨沒有盡過多少為人母的責任,自然也不該苛求她的依賴。
再說了,郗如向來與謝蘊親近,此次會稽生變,謝蘊慘死於叛軍之手,幾個孩子也大多死在了郗如身側,郗如受了這樣大的刺激,不想去謝家也是理所應當。
謝璨失去阿姊,固然是可憐非常,可卻如何能讓一個突逢大變的孩子,反過來去體諒她?
郗歸心中雖不讚同,但顧念謝璨心中悲苦,便也沒有說什麽,只靜靜地陪坐在旁,時不時遞去一方帕子。
直到謝璨哭著哭著睡著了,她才輕輕站起,出去與郗途告別。
郗歸理了理沾濕的袖子,想到過世的郗岑,心中亦是盛滿了哀情。
她看向郗途:“平叛之事若是最終議定,你便去京口找我,我讓高權帶兵,隨你一道去三吳。”
“好。”郗途鄭重點頭,胸中豪情萬丈。
“對了。”郗歸正要登車,卻聽郗途補充道,“太原溫氏遣人送信,說溫述想在渡口與你見上一面。”
太原溫氏起自曹魏,先祖曾做過曹魏的揚州刺史、濟南太守,入晉之後,依然門第顯赫,是實打實的高門大族。
永嘉亂後,溫氏家主溫直擁護元帝即位,又兼任太子中庶子t,與尚在東宮的明帝交好,確立了在江左的門戶地位。
後來明帝病重,溫直與丞相王導、司空郗照等同受顧命,地位顯赫,超然拔群。
只是溫直早逝,自他之後,溫氏便再未出過什麽出色人物,難免日漸沒落。
溫述是溫直的孫輩,也是太原溫氏這一代的家主,如今不過二十五歲。
他雖官位不高,卻是個富於機變的聰明角色。
前次廷議淮北流民徙徐之事時,正是他率先開口,為江北將士捐了千副藤甲,從而為諸世家解了因謝瑾提出查驗部曲而產生的僵局。
只是不知,他今日為何要見自己。
郗歸在腦中琢磨著關於溫述的一切,沈吟著沒有開口。
郗途看了眼周圍,輕聲說道:“建康世家太多,溫述年紀尚輕,又無顯著功績,只怕十年之內,都難以在臺城出頭。他約在渡口那樣紛雜混亂的地方見面,怕是想避開世家與你交談,請你幫他一把,送他去三吳拿個平亂之功。”
“倒是個聰明人。”郗歸考慮片刻,決定與溫述見上一面,“我在朝堂上本也沒有什麽得用的人,前天夜裏征發樂屬的詔令剛下,溫述便著人往京口遞了信。既然如此,我便投桃報李,與他見上一面,兄長且幫我回覆那邊吧。”
郗途抿了抿唇,沈默片刻,還是開口勸道:“你見他一面倒是不打緊,就算真的要送他去三吳,那也算不得什麽。只是謝瑾如今畢竟大權在握,你口口聲聲說朝中沒有得用之人,又暗中襄助溫述,只怕對你二人的關系不大好,你要不要先跟謝瑾說上一聲?”
郗歸瞥他一眼:“平叛既是北府軍的事情,那為何要向謝瑾匯報?難不成就因為他是侍中,我便不可與朝臣來往了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溫述此前畢竟對謝瑾唯命是從,你若貿然插手溫述的前途,只怕是不太好。”
“呵。”郗歸輕笑一聲,“是溫述來找我,又不是我去找他。再說了,兄長怎麽知道,謝瑾對此一無所知呢?”
郗途正要問句“謝瑾竟知道嗎”,耳畔卻傳來郗歸不緊不慢的微涼嗓音:“就算他不知道又怎樣?旁人追隨他,自然不會無所謀求。他既滿足不了別人的需求,又如何能阻攔人家另謀出路?”
“再說了。”郗歸意味深長地看向郗途,“兄長,你口口聲聲要去三吳平叛,此事可知會過謝瑾了?”
郗途被這話問住了。
他不自在地眨了下眼睛,支吾著說道:“臺城一片紛亂,各色聲音鬧得不可開交。我接到婢仆傳進去的口信,知道阿如平安回來,便立刻告假歸家,並不曉得你也在家裏。去三吳的決定原是見到你後才臨時起意,所以並不曾與誰說過。”
郗歸無聲地笑了:“你看,大家都差不多,不是嗎?遠在江州並非多麽有力的借口,謝瑾在朝堂經營數年,如何竟攔不下一道征發樂屬的詔書?他太縱容司馬氏那對兄弟了,以至於竟然對此無所防備,害得江左吃了大虧。兄長,說實話,你難道不覺得失望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