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21 章
黛玉聽聞芙蓉子這些言語,塵世間所歷種種若隱若現,昔日苦心又漫上心頭,不由的感嘆道:
“從比幹到屈原,一片丹心終難成救世良藥,救不了亂世眾生。”
芙蓉子安慰她道:“姐姐不必傷心,比幹、屈原這些先賢的努力沒有白費,現今百姓安居樂業,一派太平盛世,姐姐請看。
芙蓉子說著用手一劃,一塊大熒幕瞬間出現在天際。
屏分上下兩塊,裏面的人們皆在劃龍舟,上面的衣衫破舊,卻氣勢高昂,下面的衣衫亮麗,一副盛世景象,可是龍舟上齊心合力,奮勇爭先之氣絲毫未減,伴隨背景音樂激昂,天地間洋溢著一股浩然正氣。
那大屏下方的人,衣著氣勢都是黛玉沒見過的,但樣貌還是黛玉熟悉的樣子。
隨著天際的影像逐漸消失,黛玉戀戀不舍的合掌道:
“這可真是好極了。如此還是煩請妹妹接著講書罷,待講完了書,我也要到這盛世去逛一逛。”
芙蓉子道:“好。那麽我們便接著講。
書中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中,紫鵑伺候了寶玉幾日,要走時,寶玉向她要了一面菱花鏡。
除了認父母之意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人鏡”之意,寶玉說要將那小菱花日夜帶在身邊,時時為鑒之意。
書中寶玉對紫鵑說:“我看見你文具裏頭有三兩面鏡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給我留下罷。我擱在枕頭旁邊,睡著好照,明兒出門帶著也輕巧。”
這裏有一個典故,當年唐朝明臣魏徵去世時,太宗親臨吊唁,痛哭失聲,並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唐太宗視魏徵為“人鏡”,可以從諫如流;魏徵視唐太宗為“明主”,做到了忠言直諫,兩個人的相遇相知,互相引為知己。
此處紫鵑指代黛玉,寶玉向她索要菱花鏡,也有把黛玉引為“人鏡”,知己之意。
書中黛玉說的話,可謂苦口良藥。
書中第七十三回,迎春的乳母私自拿了她的金絲鳳去典當,小丫頭繡桔因此與乳母的媳婦王柱兒起了爭執。
說說迎春的兩個丫頭,這裏小丫頭繡桔,繡出來的桔子,可以不受南橘北枳之限,肖黛玉者非影即偷。
大丫頭司棋,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外孫女,秦顯的侄女。
司棋生的“高大豐壯”,得萬貞兒之形,史書記載萬貞兒“貌熊聲巨,類男子”,“豐艷有肌”。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關於萬貞兒在宮中穿戎裝練武的記載。
每次出游的時候,萬貴妃都會穿著鎧甲,腰間佩刀,英姿颯爽地站在成化皇帝身邊。
而成化帝朱見深因為兒時經歷,性格懦弱,還有口吃的毛病。可以類比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的潘又安。
司棋和襲人共同演繹了萬貞兒。
小廚房之爭可以看成一方是晴雯(客氏),支持的柳嫂子(掌管王才人廚房的魏忠賢),一方是司棋(萬貞兒)支持的高高孤拐的秦顯家的。結果以客魏集團取勝告終。
在西游記裏,孫悟空就長著一張七高八低的孤拐臉,菩提祖師因為孫悟空是孤拐面,凹臉尖嘴,比他人不同,認為傳不得,孫悟空早晚還是要受三災之苦。
孤拐臉就是猴兒臉,說明秦顯家的也是大觀園裏的猢猻之一。
迎春房裏奶媽出事,和緊接著司棋出事本是一起,探春要替迎春做主,可當下迎春只和寶釵閱“感應篇”故事,一付不聞不問的態度。
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若使二姐姐是個男人,這一家上下若許人,又如何裁治他們。”
可惜迎春不聽勸諫,仍一味的懦弱,一意孤行。
迎春笑道:“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況我哉。”
當年秦昭王與楚聯合,欲與懷王會。楚懷王欲行,屈原就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不去!”
可是楚懷王不聽屈原的勸諫,反而信了子蘭的慫恿,去了秦國,結果被囚禁,死於秦。
寶釵、襲人、史湘雲正是鄭袖、子蘭之流。鄭袖是楚懷王的寵妃,善妒狡黠、陰險惡毒、極有心計,曾構陷屈原,令屈原被驅逐。
紅樓夢開篇,寶釵十三歲,寶玉七歲,黛玉六歲。
以第六十九回秋桐十七歲,屬兔為準繩,寶玉真實年齡屬馬,黛玉屬羊,而寶釵比寶玉大六歲,屬鼠。
寶玉為什麽屬馬,所謂龍是天上的馬,馬則是地上的龍,《周禮·庾人》中就提到:“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
龍馬精神,他的馬,正和黛玉的龍配。
襲人、晴雯和寶釵真實年齡同歲,所以同屬鼠。
書中第十九回,寶玉講了個揚州黛山上林子洞裏一群耗子精的故事。
臘月初七老耗子升座議事,臘月正是冬天下雪的季節。
一個小耗子前去打探,回來說山下廟裏的果米最多。脂批寫:“廟裏原來最多,妙妙。”
這裏廟指廟堂之上,帝王祭祀、議事的地方。
脂批是作者批閱十載的產物,類似於皇帝批紅,大概這也是作者祭奠君父的方式。
於是老耗子發令,各個耗子領令前去偷各種果米,最後剩下一種香芋,一只極小極弱的耗子說要變成香芋去偷。
脂批:“作意從此透露。”,意思整部作品的意旨都在寫各個小耗子,學黛玉模樣,想偷香竊玉的故事。
脂批評價小耗子此法:“可怕可畏,防,此法不能防矣,可惜這樣才情,這樣學術,卻只耗耳。”
寶玉和黛玉正講著故事,只見寶釵走來。脂批:“不妙!犯梨香院。”
意思梨香院就是耗子窩。寶釵就是那只升座發令的耗子精。
所以寶釵生日在地穿節,耗子打洞之意。
另外上文也提過黛玉和寶玉都有一個假年齡。
黛玉假年齡屬龍,寶玉假年齡屬兔。
寶玉為什麽屬兔,因為傳說中月亮裏有玉兔搗藥,所以古時玉兔是月亮的代稱,他就代表日月明的月字。
另外寶釵也有個假年齡,寶釵初出場十三歲,但書中時間過了六年後,寶釵本該十九歲,但她謊稱自己要過十五歲及笄生日。
這一年寶玉還沒有假歲齡,因為他的假年齡是在第四十五回,和黛玉自稱十五歲一起出現的。
在寶釵過十五歲及笄生日這一年,寶玉十三歲,屬馬,寶釵比他大兩歲,寶釵的假屬相和黛玉一樣屬龍。
寶釵之所以在賈府報這個假歲數,是為了與寶玉婚配,因為女子到了十五歲及笄就要談婚論嫁了,所以她特意報了十五歲的年紀。而她十九歲顯然不適合寶玉,在古代已經是大齡女青年了。
另外襲人也有一個虛假年齡。
第六回襲人和寶玉初試雲雨情時,書中有一句“襲人本是個聰明女子,年紀又比寶玉大兩歲,近來也漸省人事”
那年寶玉真實年齡八歲,(至於作者為何安排寶玉這麽小就經人事,後面再解),襲人比他大兩歲才十歲,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襲人是賈母大丫鬟,黛玉初來時帶的雪雁十歲,賈母還嫌太小,怎會把才九歲的襲人稱為大丫鬟。
作者不算寫書,光批閱就十載時間,怎會犯這麽明顯的疏漏,顯然是有意設定。
襲人的真年齡和寶釵一樣,比寶玉大六歲,這樣寶玉去襲人家中時,碰到的紅衣少女十七歲。
這一年寶玉十二歲,襲人比他大六歲,是十八歲,正好比十七歲大一歲,所以稱那紅衣少女是兩姨妹子,絲毫不差。
這裏作者其實在嘲諷襲人(萬貞兒)裝嫩,假裝她也是不懂人事的年齡,才和寶玉行雲雨情。
襲人的假年齡比寶玉大兩歲,寶玉八歲時,她十歲,那麽到尤二姐死那年,寶玉十四歲,過了六年。
所以到尤二姐死那年襲人十六歲,則襲人假屬相也屬龍。
襲人與黛玉同日降世,她和寶釵同屬龍衣人,是模仿黛玉的耗子精。她模仿黛玉為賢士勸諫,也是東施效顰。而寶釵為了偷竊寶黛的婚姻。
晴雯真實年齡同樣比寶玉大六歲,她的假年齡在《芙蓉女兒誄》中,作者謊稱其十六歲,前一年秋桐十七歲屬兔,則晴雯假年齡比她小兩歲,屬蛇。
蛇性淫,所以王夫人說晴雯是“水蛇腰”。
總之書中人物真年齡是真相,假年齡是喻義。
寶釵、襲人、晴雯的真屬相屬鼠,假屬相分別為龍、蛇,所謂龍蛇之變,都是偷天換日,搖身一變的耗子精。
屈原常以君王為知己,盼有良媒互通心意。
他在《九章》中寫:
“惸煢獨而不群兮,
又無良媒在其側。”
意思是我孤苦零丁卓爾不群,又沒有好媒人在身旁。
他一心一意對待君王,卻無人傳達心意給君王之意。
這意思正與黛玉的牙牌令“良辰美景奈何天”,“紗窗也沒有紅娘報”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可惜寶釵解之為淫,還用自己曲解來教育黛玉,讓黛玉錯以為她誠心以待。
書中第八回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一回,是黛玉初露鋒芒之時。
黛玉同時對覬覦寶玉的薛姨媽和寶釵,以及慣愛挾制寶玉的奶媽左右開弓,讓雙方都落敗於她的言辭鋒利。鋒芒畢露,卻又不失體統禮貌。
她針對薛姨媽、寶釵,是認為她們心裏藏奸,這個黛玉日後也明白告訴過寶釵。
她對付李嬤嬤是因為她就代表襲人和晴雯的奶媽團體,玩弄權術。
正如史書上說宦官內侍,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下雪了,寶玉本來要走,李嬤嬤卻代薛姨媽留下了寶玉。
寶玉的奶母李嬤嬤便說道:“天又下雪,也要看時候兒,就在這裏和姐姐妹妹一處玩玩兒罷。姨太太那裏擺茶呢。……”
席間又多次挾制寶玉,與薛姨媽互為表裏,黛玉表面上攛掇寶玉對抗李嬤嬤,卻也是借李嬤嬤敲打薛姨媽和薛寶釵,不讓寶玉聽其擺布,受其迷惑。
黛玉的勸諫和襲人、寶釵的勸諫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十一回賢襲人嬌嗔箴寶玉,東施效顰,實為吃醋,為自己爭奪專寵和利益,又一只偽裝成香玉的耗子精。
襲人因寶玉一大早跑去黛玉房中找黛玉和湘雲,心中不悅,回來後譏諷挾制寶玉,說讓別人伺候寶玉好了,酸味直沖天靈蓋。
寶玉氣悶,以給四兒改名回擊
又命四兒剪燭烹茶,自己看了一回《南華經》。看到《胠篋》裏的一段話,心生玩世不恭的出世之心:
胠篋的意思就是打開箱子,後來成為偷盜的代名詞。影射襲人這起耗子精偷盜。
這篇文秉持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意思就是別人想偷你的珠寶,你把珠寶都鎖在一個箱子裏,結果方便盜賊整箱偷走。
進而引申到治理國家,有了聖人,把國家治理的很好,正好方便偷國大盜,不僅偷走國家,連法度都偷走了。
所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絕聖棄智,大盜乃止。
結論就是把一切都人為賦予意義的東西都毀了,無為而治,天下人才能回歸本心,人人都擁有智慧。
寶玉看了以後,趁著醉意寫了一段文字,意思如下:
把襲人和麝月都焚散了,閨閣裏才人人都能勸諫,毀掉寶釵的仙姿,黛玉的靈竅,沒有了情意,那麽閨閣中的美惡就類似了。每個人都可以勸諫,就沒有分離的憂慮了;毀掉仙姿,就沒了戀愛之心;使其靈竅成灰,就沒有才思之情。寶釵、黛玉、襲人、麝月這些人,都張開羅網深挖陷阱,所以迷惑纏陷天下人。
從這段話,可以很明白的看出,作者給寶釵和黛玉定位的不同,寶釵就代表以美色迷惑君王的妖妃,寶玉對其有愛戀之心,而黛玉是有才思的臣子,寶玉和她有知己之情。
黛玉的名字應該是典出杜甫的《閬水歌》,裏面有一句:
“嘉陵江色何所似,
石黛碧玉相因依。”
石黛為山,碧玉為江水,合起來就是江山。
黛玉剛來賈府時,和寶玉親密友愛處,“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類似君王與臣子兩不相疑,忽然來了一個寵妃,時常進獻讒言,致使君臣離心。
正合了屈原《離騷》中這句:
“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在書中第三十二回,寶玉錯將襲人當初黛玉傾訴衷腸,使襲人“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來,將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驚可畏。想到此間,也不覺怔怔的滴下淚來,心下暗度如何處治方免此醜禍。”
襲人自己與寶玉偷情,卻疑心黛玉會和寶玉有醜禍。於是襲人常在寶玉面前饞陷黛玉,日後寶黛分離,必有襲人在王夫人面前構陷的功勞。正合了屈原之《離騷》中這句:
“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在屈原時代,襲人、寶釵即影射鄭袖,史湘雲曾扮男裝,影射子蘭,因此史湘雲日後的相配的仙郎叫做衛若蘭。
寶玉因賢襲人的勸諫而產生煩惱迷惑,他已經分不清什麽是勸諫,什麽是爭寵,分不清忠言讒言,進而產生厭世之心。
讀了《南華經 . 胠篋》後,寶玉寫了一段混賬話,將黛玉和襲人、寶釵的勸諫混為一談,將《胠篋》裏大巧不工的思想誤解為毀滅、出世。
黛玉看了後,續了一絕雲:
“無端弄筆是何人?剿襲南華莊子文。不悔自家無見識,卻將醜語詆他人!”
黛玉的勸諫,可謂一針見血,毫不留情,直指寶玉誤讀《南華經》,沒有見識,提醒他自省。黛玉可謂寶玉的良師益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黛玉聽聞芙蓉子這些言語,塵世間所歷種種若隱若現,昔日苦心又漫上心頭,不由的感嘆道:
“從比幹到屈原,一片丹心終難成救世良藥,救不了亂世眾生。”
芙蓉子安慰她道:“姐姐不必傷心,比幹、屈原這些先賢的努力沒有白費,現今百姓安居樂業,一派太平盛世,姐姐請看。
芙蓉子說著用手一劃,一塊大熒幕瞬間出現在天際。
屏分上下兩塊,裏面的人們皆在劃龍舟,上面的衣衫破舊,卻氣勢高昂,下面的衣衫亮麗,一副盛世景象,可是龍舟上齊心合力,奮勇爭先之氣絲毫未減,伴隨背景音樂激昂,天地間洋溢著一股浩然正氣。
那大屏下方的人,衣著氣勢都是黛玉沒見過的,但樣貌還是黛玉熟悉的樣子。
隨著天際的影像逐漸消失,黛玉戀戀不舍的合掌道:
“這可真是好極了。如此還是煩請妹妹接著講書罷,待講完了書,我也要到這盛世去逛一逛。”
芙蓉子道:“好。那麽我們便接著講。
書中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中,紫鵑伺候了寶玉幾日,要走時,寶玉向她要了一面菱花鏡。
除了認父母之意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人鏡”之意,寶玉說要將那小菱花日夜帶在身邊,時時為鑒之意。
書中寶玉對紫鵑說:“我看見你文具裏頭有三兩面鏡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給我留下罷。我擱在枕頭旁邊,睡著好照,明兒出門帶著也輕巧。”
這裏有一個典故,當年唐朝明臣魏徵去世時,太宗親臨吊唁,痛哭失聲,並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唐太宗視魏徵為“人鏡”,可以從諫如流;魏徵視唐太宗為“明主”,做到了忠言直諫,兩個人的相遇相知,互相引為知己。
此處紫鵑指代黛玉,寶玉向她索要菱花鏡,也有把黛玉引為“人鏡”,知己之意。
書中黛玉說的話,可謂苦口良藥。
書中第七十三回,迎春的乳母私自拿了她的金絲鳳去典當,小丫頭繡桔因此與乳母的媳婦王柱兒起了爭執。
說說迎春的兩個丫頭,這裏小丫頭繡桔,繡出來的桔子,可以不受南橘北枳之限,肖黛玉者非影即偷。
大丫頭司棋,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外孫女,秦顯的侄女。
司棋生的“高大豐壯”,得萬貞兒之形,史書記載萬貞兒“貌熊聲巨,類男子”,“豐艷有肌”。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關於萬貞兒在宮中穿戎裝練武的記載。
每次出游的時候,萬貴妃都會穿著鎧甲,腰間佩刀,英姿颯爽地站在成化皇帝身邊。
而成化帝朱見深因為兒時經歷,性格懦弱,還有口吃的毛病。可以類比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的潘又安。
司棋和襲人共同演繹了萬貞兒。
小廚房之爭可以看成一方是晴雯(客氏),支持的柳嫂子(掌管王才人廚房的魏忠賢),一方是司棋(萬貞兒)支持的高高孤拐的秦顯家的。結果以客魏集團取勝告終。
在西游記裏,孫悟空就長著一張七高八低的孤拐臉,菩提祖師因為孫悟空是孤拐面,凹臉尖嘴,比他人不同,認為傳不得,孫悟空早晚還是要受三災之苦。
孤拐臉就是猴兒臉,說明秦顯家的也是大觀園裏的猢猻之一。
迎春房裏奶媽出事,和緊接著司棋出事本是一起,探春要替迎春做主,可當下迎春只和寶釵閱“感應篇”故事,一付不聞不問的態度。
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若使二姐姐是個男人,這一家上下若許人,又如何裁治他們。”
可惜迎春不聽勸諫,仍一味的懦弱,一意孤行。
迎春笑道:“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況我哉。”
當年秦昭王與楚聯合,欲與懷王會。楚懷王欲行,屈原就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不去!”
可是楚懷王不聽屈原的勸諫,反而信了子蘭的慫恿,去了秦國,結果被囚禁,死於秦。
寶釵、襲人、史湘雲正是鄭袖、子蘭之流。鄭袖是楚懷王的寵妃,善妒狡黠、陰險惡毒、極有心計,曾構陷屈原,令屈原被驅逐。
紅樓夢開篇,寶釵十三歲,寶玉七歲,黛玉六歲。
以第六十九回秋桐十七歲,屬兔為準繩,寶玉真實年齡屬馬,黛玉屬羊,而寶釵比寶玉大六歲,屬鼠。
寶玉為什麽屬馬,所謂龍是天上的馬,馬則是地上的龍,《周禮·庾人》中就提到:“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
龍馬精神,他的馬,正和黛玉的龍配。
襲人、晴雯和寶釵真實年齡同歲,所以同屬鼠。
書中第十九回,寶玉講了個揚州黛山上林子洞裏一群耗子精的故事。
臘月初七老耗子升座議事,臘月正是冬天下雪的季節。
一個小耗子前去打探,回來說山下廟裏的果米最多。脂批寫:“廟裏原來最多,妙妙。”
這裏廟指廟堂之上,帝王祭祀、議事的地方。
脂批是作者批閱十載的產物,類似於皇帝批紅,大概這也是作者祭奠君父的方式。
於是老耗子發令,各個耗子領令前去偷各種果米,最後剩下一種香芋,一只極小極弱的耗子說要變成香芋去偷。
脂批:“作意從此透露。”,意思整部作品的意旨都在寫各個小耗子,學黛玉模樣,想偷香竊玉的故事。
脂批評價小耗子此法:“可怕可畏,防,此法不能防矣,可惜這樣才情,這樣學術,卻只耗耳。”
寶玉和黛玉正講著故事,只見寶釵走來。脂批:“不妙!犯梨香院。”
意思梨香院就是耗子窩。寶釵就是那只升座發令的耗子精。
所以寶釵生日在地穿節,耗子打洞之意。
另外上文也提過黛玉和寶玉都有一個假年齡。
黛玉假年齡屬龍,寶玉假年齡屬兔。
寶玉為什麽屬兔,因為傳說中月亮裏有玉兔搗藥,所以古時玉兔是月亮的代稱,他就代表日月明的月字。
另外寶釵也有個假年齡,寶釵初出場十三歲,但書中時間過了六年後,寶釵本該十九歲,但她謊稱自己要過十五歲及笄生日。
這一年寶玉還沒有假歲齡,因為他的假年齡是在第四十五回,和黛玉自稱十五歲一起出現的。
在寶釵過十五歲及笄生日這一年,寶玉十三歲,屬馬,寶釵比他大兩歲,寶釵的假屬相和黛玉一樣屬龍。
寶釵之所以在賈府報這個假歲數,是為了與寶玉婚配,因為女子到了十五歲及笄就要談婚論嫁了,所以她特意報了十五歲的年紀。而她十九歲顯然不適合寶玉,在古代已經是大齡女青年了。
另外襲人也有一個虛假年齡。
第六回襲人和寶玉初試雲雨情時,書中有一句“襲人本是個聰明女子,年紀又比寶玉大兩歲,近來也漸省人事”
那年寶玉真實年齡八歲,(至於作者為何安排寶玉這麽小就經人事,後面再解),襲人比他大兩歲才十歲,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襲人是賈母大丫鬟,黛玉初來時帶的雪雁十歲,賈母還嫌太小,怎會把才九歲的襲人稱為大丫鬟。
作者不算寫書,光批閱就十載時間,怎會犯這麽明顯的疏漏,顯然是有意設定。
襲人的真年齡和寶釵一樣,比寶玉大六歲,這樣寶玉去襲人家中時,碰到的紅衣少女十七歲。
這一年寶玉十二歲,襲人比他大六歲,是十八歲,正好比十七歲大一歲,所以稱那紅衣少女是兩姨妹子,絲毫不差。
這裏作者其實在嘲諷襲人(萬貞兒)裝嫩,假裝她也是不懂人事的年齡,才和寶玉行雲雨情。
襲人的假年齡比寶玉大兩歲,寶玉八歲時,她十歲,那麽到尤二姐死那年,寶玉十四歲,過了六年。
所以到尤二姐死那年襲人十六歲,則襲人假屬相也屬龍。
襲人與黛玉同日降世,她和寶釵同屬龍衣人,是模仿黛玉的耗子精。她模仿黛玉為賢士勸諫,也是東施效顰。而寶釵為了偷竊寶黛的婚姻。
晴雯真實年齡同樣比寶玉大六歲,她的假年齡在《芙蓉女兒誄》中,作者謊稱其十六歲,前一年秋桐十七歲屬兔,則晴雯假年齡比她小兩歲,屬蛇。
蛇性淫,所以王夫人說晴雯是“水蛇腰”。
總之書中人物真年齡是真相,假年齡是喻義。
寶釵、襲人、晴雯的真屬相屬鼠,假屬相分別為龍、蛇,所謂龍蛇之變,都是偷天換日,搖身一變的耗子精。
屈原常以君王為知己,盼有良媒互通心意。
他在《九章》中寫:
“惸煢獨而不群兮,
又無良媒在其側。”
意思是我孤苦零丁卓爾不群,又沒有好媒人在身旁。
他一心一意對待君王,卻無人傳達心意給君王之意。
這意思正與黛玉的牙牌令“良辰美景奈何天”,“紗窗也沒有紅娘報”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可惜寶釵解之為淫,還用自己曲解來教育黛玉,讓黛玉錯以為她誠心以待。
書中第八回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一回,是黛玉初露鋒芒之時。
黛玉同時對覬覦寶玉的薛姨媽和寶釵,以及慣愛挾制寶玉的奶媽左右開弓,讓雙方都落敗於她的言辭鋒利。鋒芒畢露,卻又不失體統禮貌。
她針對薛姨媽、寶釵,是認為她們心裏藏奸,這個黛玉日後也明白告訴過寶釵。
她對付李嬤嬤是因為她就代表襲人和晴雯的奶媽團體,玩弄權術。
正如史書上說宦官內侍,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下雪了,寶玉本來要走,李嬤嬤卻代薛姨媽留下了寶玉。
寶玉的奶母李嬤嬤便說道:“天又下雪,也要看時候兒,就在這裏和姐姐妹妹一處玩玩兒罷。姨太太那裏擺茶呢。……”
席間又多次挾制寶玉,與薛姨媽互為表裏,黛玉表面上攛掇寶玉對抗李嬤嬤,卻也是借李嬤嬤敲打薛姨媽和薛寶釵,不讓寶玉聽其擺布,受其迷惑。
黛玉的勸諫和襲人、寶釵的勸諫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十一回賢襲人嬌嗔箴寶玉,東施效顰,實為吃醋,為自己爭奪專寵和利益,又一只偽裝成香玉的耗子精。
襲人因寶玉一大早跑去黛玉房中找黛玉和湘雲,心中不悅,回來後譏諷挾制寶玉,說讓別人伺候寶玉好了,酸味直沖天靈蓋。
寶玉氣悶,以給四兒改名回擊
又命四兒剪燭烹茶,自己看了一回《南華經》。看到《胠篋》裏的一段話,心生玩世不恭的出世之心:
胠篋的意思就是打開箱子,後來成為偷盜的代名詞。影射襲人這起耗子精偷盜。
這篇文秉持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意思就是別人想偷你的珠寶,你把珠寶都鎖在一個箱子裏,結果方便盜賊整箱偷走。
進而引申到治理國家,有了聖人,把國家治理的很好,正好方便偷國大盜,不僅偷走國家,連法度都偷走了。
所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絕聖棄智,大盜乃止。
結論就是把一切都人為賦予意義的東西都毀了,無為而治,天下人才能回歸本心,人人都擁有智慧。
寶玉看了以後,趁著醉意寫了一段文字,意思如下:
把襲人和麝月都焚散了,閨閣裏才人人都能勸諫,毀掉寶釵的仙姿,黛玉的靈竅,沒有了情意,那麽閨閣中的美惡就類似了。每個人都可以勸諫,就沒有分離的憂慮了;毀掉仙姿,就沒了戀愛之心;使其靈竅成灰,就沒有才思之情。寶釵、黛玉、襲人、麝月這些人,都張開羅網深挖陷阱,所以迷惑纏陷天下人。
從這段話,可以很明白的看出,作者給寶釵和黛玉定位的不同,寶釵就代表以美色迷惑君王的妖妃,寶玉對其有愛戀之心,而黛玉是有才思的臣子,寶玉和她有知己之情。
黛玉的名字應該是典出杜甫的《閬水歌》,裏面有一句:
“嘉陵江色何所似,
石黛碧玉相因依。”
石黛為山,碧玉為江水,合起來就是江山。
黛玉剛來賈府時,和寶玉親密友愛處,“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類似君王與臣子兩不相疑,忽然來了一個寵妃,時常進獻讒言,致使君臣離心。
正合了屈原《離騷》中這句:
“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在書中第三十二回,寶玉錯將襲人當初黛玉傾訴衷腸,使襲人“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來,將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驚可畏。想到此間,也不覺怔怔的滴下淚來,心下暗度如何處治方免此醜禍。”
襲人自己與寶玉偷情,卻疑心黛玉會和寶玉有醜禍。於是襲人常在寶玉面前饞陷黛玉,日後寶黛分離,必有襲人在王夫人面前構陷的功勞。正合了屈原之《離騷》中這句:
“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在屈原時代,襲人、寶釵即影射鄭袖,史湘雲曾扮男裝,影射子蘭,因此史湘雲日後的相配的仙郎叫做衛若蘭。
寶玉因賢襲人的勸諫而產生煩惱迷惑,他已經分不清什麽是勸諫,什麽是爭寵,分不清忠言讒言,進而產生厭世之心。
讀了《南華經 . 胠篋》後,寶玉寫了一段混賬話,將黛玉和襲人、寶釵的勸諫混為一談,將《胠篋》裏大巧不工的思想誤解為毀滅、出世。
黛玉看了後,續了一絕雲:
“無端弄筆是何人?剿襲南華莊子文。不悔自家無見識,卻將醜語詆他人!”
黛玉的勸諫,可謂一針見血,毫不留情,直指寶玉誤讀《南華經》,沒有見識,提醒他自省。黛玉可謂寶玉的良師益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