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
關燈
小
中
大
太後
太後姓游, 名鴛。
她家阿娘抱怨,“父親怎麽取這麽個名字——游鴛游鴛,跟有冤一般, 真不是個好寓意。”
她家阿爹就道:“那小名就叫小鳳。”
行。
游小鳳。
後來果然成了鳳。
先是太子妃,再是皇後, 最後成了太後。
再後來,兒子孝順,無人不敢尊敬, 討好, 太後就更加活得好, 她有時候坐在園子裏經常想, 她這輩子,除了女兒和鶯姐兒, 她到底還有什麽遺憾。
人是要知足的。她老人家回過神, 又感慨起來, “若是活成我這樣都不算好, 那還有什麽是好呢?”
她高高興興的吃了一碗飯。
又吃了一碗飯。
積食了。
皇帝是個孝子,聽見這個消息就風風火火的趕來了, 太後覺得臉上無光,閉著眼睛不看他, 倒是把皇帝嚇得臉色發白, “不是說只鬧了積食麽?怎麽還暈過去了?”
太後只好幽幽醒過來。皇帝激動極了, “醒了醒了!母親, 你怎麽樣?”
太後:“……挺好的。”
她坐起來, 皇帝趕快給她墊好枕頭, 而後道:“母親,往後可不敢如此了。”
太後哎了一聲, “你忙得很,總往我這裏跑什麽。”
皇帝:“只有來母親這裏,朕才是最舒暢的。”
他坐在一邊,嘆息道:“外頭吵鬧得很……後宮也不太平。”
太後從不問朝堂的事情,也不管後宮,只寬慰道:“你也這般年歲了,看開些才是。”
皇帝不願意打攪太後的好心情,道:“明日朕陪你去花園裏散散心?”
太後卻擺擺手,“明日我要見兩個小姑娘,可不能陪你。”
皇帝好奇,“哦?這倒是稀事,誰家的孩子?”
太後:“瑩姐兒和雁姐兒。”
皇帝:“哦,是她兩啊。”
瑩姐兒常常寫信來,後頭叫雁姐兒的也有幾封信夾在裏頭,皇帝瞧見幾回,便記住了。
他笑著道:“她們兩回來游京都了?”
太後:“是鶴春的兒子要成婚了,她們回來賀一賀。”
皇帝這才想起來。他感慨道:“說起來,朕也有許久沒有見鶴春了。”
太後並不說話。
皇帝自顧自的道:“這兩個小姑娘回來,阿綰沒回來?”
太後:“阿綰還要幫我在江南各寺廟裏跪拜佛祖呢,哪裏好回的。再有,咱們不是在閩南也買了茶地嗎?她還要幫著看顧呢,正是要收成的時候,她不好求著我要回來的。”
皇帝大笑起來,“那她心還算誠。”
太後:“她是個心眼實在的孩子——對了,她寫信回來說,她幫咱們選的那幾塊茶地雖然偏僻,但才過兩年,價卻漲了起來,咱們怕是要發一筆財。”
皇帝樂不可支:“還有這般的好事?”
他當初就是陪著太後玩一玩,鬧一鬧,跟太後化名齊大和游鳳去買了二十畝地,折綰還送了地契回來。
他就沒當回事了。誰知還有驚喜。
樂完了,皇帝又發愁起來,“哎,閩南的百姓倒是能過好日子了,可西北的百姓卻難。聽聞雲州一帶艱難得很,光是風沙和匪賊就足夠百姓活不下去了。”
太後:“慢慢來,你不要著急。”
皇帝走了,太後晚上不敢多吃,只喝了粥,晚間又吃了些果子,趁著月色好走了好幾圈。
第二天早早起來等瑩姐兒和雁姐兒進宮。
兩個小姑娘很快就坐在了她的跟前。
兩人還帶著自己的游記。
太後一手摟著一個,“這是你們寫的畫的?”
瑩姐兒:“是——這是在湖州,這裏有一處山,叫做莫幹山,我和雁雁姐姐去爬過。”
太後:“莫幹山?”
瑩姐兒:“傳聞是幹將莫邪在此鑄劍,因此得名。”
雁雁適時道:“鸊鵜三尺雪,菡萏一爐雲。嶺峻天疑近,山荒路不分。尚餘金鐵器,千古碧氤氳——這是前人所寫的詩句,我們去了之後,發現寫得很妙,我們也試著寫詩,卻寫不出更好的了。”
太後:“盡管寫,不論好不好,只要傳下去了,後人都會吟誦。”
瑩姐兒捂著嘴巴笑,“還是您懂。”
說完游記,太後又問起折綰來,“你大伯母怎麽樣啊?”
瑩姐兒:“一直都很好,但黑了一些。不過也無關緊要,她自己調了一些妝膏敷在臉上,後頭過了一個冬日,又白了回來。”
太後:“我記得,她在信裏寫過,還送了方子回來。”
不敢直接送做好的,怕路上出事,便送方子。
太後便叫人做了,用在臉上果然好,宮裏的妃嬪還來她這裏討。
太後都送了一盒膏,卻不願意見她們。
等兩個小姑娘走了,她一個人待著也不想見妃嬪們。
皇帝笑著道:“您真不養一個小姑娘?”
太後:“老了,真養不動了。”
皇帝:“那您就這般坐在園子裏頭等著?”
太後:“我等著信呢。”
皇帝:“阿綰的信?”
太後:“還有清瑩和雁雁的。”
兩個小姑娘去了北邊。
太後問皇帝,“北邊有什麽山啊?”
皇帝說起來倒是頭頭是道,他在堪輿圖上見過。
那是他自小要背的東西,他甚至連哪個縣裏有哪座山都記得一些。他興致勃勃的說給太後聽,太後聽得津津有味,最後道:“你說錯了,瑩姐兒在信裏寫,胥江縣裏的山喚作白頭山,不叫百陡山。”
皇帝:“她們肯定不對,朕在書上看過,千真萬確是叫百陡山。”
太後:“你在哪本書上看過?她們可是當地看過的。”
皇帝:“……”
他還專門叫了雲州的官員來,問,“你們雲州胥江縣那座最高的山,是叫百陡山還是叫白頭山?”
官員遲疑道:“都叫。”
皇帝:“嗯?”
官員:“咱們是叫百陡山,但百陡在雲州的土話聽起來像是白頭,白頭也是合理的,因著下雪的時候,山上像是一夜白頭了似的,便也叫白頭山了。”
皇帝:“原來如此。”
他還有了些感慨,“真是要去過才知道啊。”
這只是一件小事。可官員回去卻越琢磨越覺得皇帝問他這個是有深意的,好幾晚都睡不著覺,活生生嚇出了病。
太後倒是絲毫不知,她依舊每天種花,看書,偶爾出門走走,數著日子等孩子們的信。
有一日,她興致來了,去西邊偏僻些的園子裏面看花,碰見了偷偷溜出來的十五公主和小宮女。
十五公主八歲,生母早逝,被皇帝養在淑妃的膝下。
淑妃倒是不虐待孩子,只看顧得不緊,底下嬤嬤宮女們便懈怠了,並不怎麽管束她,導致規矩不嚴。
她便活得風風火火的,穿著一身紅色的衣裳,像一團烈火般爬上樹摘海棠花。
見了太後也不慌,在樹上給太後請安。
太後請她摘些海棠花下來。
太後把她養進了自己的宮裏。
皇帝一時半會都沒想起自己還有一個十五公主來。
他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淑妃隱晦提醒道:“那是個活潑的孩子。”
所以並不讓她見皇帝,就怕她闖禍。
皇帝就想起來了,他納悶道:“母親不是一直都喜歡安安靜靜的小姑娘嗎?”
像妹妹。像折綰。像鶯姐兒。
後頭喜歡的瑩姐兒和雁姐兒他就不知道是什麽性子了。
但喜歡在外頭跑,想來不是安安靜靜的姑娘。
哦,母親換口味了。
他趕緊讓宮裏活潑的女兒進母親的宮裏選一選。
太後沈默一瞬,發了脾氣,“我只是看十五有眼緣,並不是喜歡活潑的性子,也不是要養孩子,別又鬧得他們把閨女送來討好我——”
皇帝失望極了。
太後很久很久都沒有說話。
十五高高興興的摘回來一束海棠花,好奇問:“您怎麽了?”
太後搖了搖頭,“沒怎麽。”
她溫和的道:“你來,我選了幾個花瓶,你看看喜歡哪個,將花插上吧。”
她牽著十五的手走向屋子裏,“插完花,咱們再跳百索,我幫你數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太後姓游, 名鴛。
她家阿娘抱怨,“父親怎麽取這麽個名字——游鴛游鴛,跟有冤一般, 真不是個好寓意。”
她家阿爹就道:“那小名就叫小鳳。”
行。
游小鳳。
後來果然成了鳳。
先是太子妃,再是皇後, 最後成了太後。
再後來,兒子孝順,無人不敢尊敬, 討好, 太後就更加活得好, 她有時候坐在園子裏經常想, 她這輩子,除了女兒和鶯姐兒, 她到底還有什麽遺憾。
人是要知足的。她老人家回過神, 又感慨起來, “若是活成我這樣都不算好, 那還有什麽是好呢?”
她高高興興的吃了一碗飯。
又吃了一碗飯。
積食了。
皇帝是個孝子,聽見這個消息就風風火火的趕來了, 太後覺得臉上無光,閉著眼睛不看他, 倒是把皇帝嚇得臉色發白, “不是說只鬧了積食麽?怎麽還暈過去了?”
太後只好幽幽醒過來。皇帝激動極了, “醒了醒了!母親, 你怎麽樣?”
太後:“……挺好的。”
她坐起來, 皇帝趕快給她墊好枕頭, 而後道:“母親,往後可不敢如此了。”
太後哎了一聲, “你忙得很,總往我這裏跑什麽。”
皇帝:“只有來母親這裏,朕才是最舒暢的。”
他坐在一邊,嘆息道:“外頭吵鬧得很……後宮也不太平。”
太後從不問朝堂的事情,也不管後宮,只寬慰道:“你也這般年歲了,看開些才是。”
皇帝不願意打攪太後的好心情,道:“明日朕陪你去花園裏散散心?”
太後卻擺擺手,“明日我要見兩個小姑娘,可不能陪你。”
皇帝好奇,“哦?這倒是稀事,誰家的孩子?”
太後:“瑩姐兒和雁姐兒。”
皇帝:“哦,是她兩啊。”
瑩姐兒常常寫信來,後頭叫雁姐兒的也有幾封信夾在裏頭,皇帝瞧見幾回,便記住了。
他笑著道:“她們兩回來游京都了?”
太後:“是鶴春的兒子要成婚了,她們回來賀一賀。”
皇帝這才想起來。他感慨道:“說起來,朕也有許久沒有見鶴春了。”
太後並不說話。
皇帝自顧自的道:“這兩個小姑娘回來,阿綰沒回來?”
太後:“阿綰還要幫我在江南各寺廟裏跪拜佛祖呢,哪裏好回的。再有,咱們不是在閩南也買了茶地嗎?她還要幫著看顧呢,正是要收成的時候,她不好求著我要回來的。”
皇帝大笑起來,“那她心還算誠。”
太後:“她是個心眼實在的孩子——對了,她寫信回來說,她幫咱們選的那幾塊茶地雖然偏僻,但才過兩年,價卻漲了起來,咱們怕是要發一筆財。”
皇帝樂不可支:“還有這般的好事?”
他當初就是陪著太後玩一玩,鬧一鬧,跟太後化名齊大和游鳳去買了二十畝地,折綰還送了地契回來。
他就沒當回事了。誰知還有驚喜。
樂完了,皇帝又發愁起來,“哎,閩南的百姓倒是能過好日子了,可西北的百姓卻難。聽聞雲州一帶艱難得很,光是風沙和匪賊就足夠百姓活不下去了。”
太後:“慢慢來,你不要著急。”
皇帝走了,太後晚上不敢多吃,只喝了粥,晚間又吃了些果子,趁著月色好走了好幾圈。
第二天早早起來等瑩姐兒和雁姐兒進宮。
兩個小姑娘很快就坐在了她的跟前。
兩人還帶著自己的游記。
太後一手摟著一個,“這是你們寫的畫的?”
瑩姐兒:“是——這是在湖州,這裏有一處山,叫做莫幹山,我和雁雁姐姐去爬過。”
太後:“莫幹山?”
瑩姐兒:“傳聞是幹將莫邪在此鑄劍,因此得名。”
雁雁適時道:“鸊鵜三尺雪,菡萏一爐雲。嶺峻天疑近,山荒路不分。尚餘金鐵器,千古碧氤氳——這是前人所寫的詩句,我們去了之後,發現寫得很妙,我們也試著寫詩,卻寫不出更好的了。”
太後:“盡管寫,不論好不好,只要傳下去了,後人都會吟誦。”
瑩姐兒捂著嘴巴笑,“還是您懂。”
說完游記,太後又問起折綰來,“你大伯母怎麽樣啊?”
瑩姐兒:“一直都很好,但黑了一些。不過也無關緊要,她自己調了一些妝膏敷在臉上,後頭過了一個冬日,又白了回來。”
太後:“我記得,她在信裏寫過,還送了方子回來。”
不敢直接送做好的,怕路上出事,便送方子。
太後便叫人做了,用在臉上果然好,宮裏的妃嬪還來她這裏討。
太後都送了一盒膏,卻不願意見她們。
等兩個小姑娘走了,她一個人待著也不想見妃嬪們。
皇帝笑著道:“您真不養一個小姑娘?”
太後:“老了,真養不動了。”
皇帝:“那您就這般坐在園子裏頭等著?”
太後:“我等著信呢。”
皇帝:“阿綰的信?”
太後:“還有清瑩和雁雁的。”
兩個小姑娘去了北邊。
太後問皇帝,“北邊有什麽山啊?”
皇帝說起來倒是頭頭是道,他在堪輿圖上見過。
那是他自小要背的東西,他甚至連哪個縣裏有哪座山都記得一些。他興致勃勃的說給太後聽,太後聽得津津有味,最後道:“你說錯了,瑩姐兒在信裏寫,胥江縣裏的山喚作白頭山,不叫百陡山。”
皇帝:“她們肯定不對,朕在書上看過,千真萬確是叫百陡山。”
太後:“你在哪本書上看過?她們可是當地看過的。”
皇帝:“……”
他還專門叫了雲州的官員來,問,“你們雲州胥江縣那座最高的山,是叫百陡山還是叫白頭山?”
官員遲疑道:“都叫。”
皇帝:“嗯?”
官員:“咱們是叫百陡山,但百陡在雲州的土話聽起來像是白頭,白頭也是合理的,因著下雪的時候,山上像是一夜白頭了似的,便也叫白頭山了。”
皇帝:“原來如此。”
他還有了些感慨,“真是要去過才知道啊。”
這只是一件小事。可官員回去卻越琢磨越覺得皇帝問他這個是有深意的,好幾晚都睡不著覺,活生生嚇出了病。
太後倒是絲毫不知,她依舊每天種花,看書,偶爾出門走走,數著日子等孩子們的信。
有一日,她興致來了,去西邊偏僻些的園子裏面看花,碰見了偷偷溜出來的十五公主和小宮女。
十五公主八歲,生母早逝,被皇帝養在淑妃的膝下。
淑妃倒是不虐待孩子,只看顧得不緊,底下嬤嬤宮女們便懈怠了,並不怎麽管束她,導致規矩不嚴。
她便活得風風火火的,穿著一身紅色的衣裳,像一團烈火般爬上樹摘海棠花。
見了太後也不慌,在樹上給太後請安。
太後請她摘些海棠花下來。
太後把她養進了自己的宮裏。
皇帝一時半會都沒想起自己還有一個十五公主來。
他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淑妃隱晦提醒道:“那是個活潑的孩子。”
所以並不讓她見皇帝,就怕她闖禍。
皇帝就想起來了,他納悶道:“母親不是一直都喜歡安安靜靜的小姑娘嗎?”
像妹妹。像折綰。像鶯姐兒。
後頭喜歡的瑩姐兒和雁姐兒他就不知道是什麽性子了。
但喜歡在外頭跑,想來不是安安靜靜的姑娘。
哦,母親換口味了。
他趕緊讓宮裏活潑的女兒進母親的宮裏選一選。
太後沈默一瞬,發了脾氣,“我只是看十五有眼緣,並不是喜歡活潑的性子,也不是要養孩子,別又鬧得他們把閨女送來討好我——”
皇帝失望極了。
太後很久很久都沒有說話。
十五高高興興的摘回來一束海棠花,好奇問:“您怎麽了?”
太後搖了搖頭,“沒怎麽。”
她溫和的道:“你來,我選了幾個花瓶,你看看喜歡哪個,將花插上吧。”
她牽著十五的手走向屋子裏,“插完花,咱們再跳百索,我幫你數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