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45章 第45章

關燈
第45章 第45章

晉軍的內情, 所知者不多。

若晉軍真的駐紮在淮河谷,這是他們出兵的良機。

就像他們篤定晉軍不會在此時出兵攻打陳城,晉軍同樣也篤定他們不敢在這個時候攻打長陽這座被瘟疫籠罩的死亡之城。

所以晉軍才敢堂而皇之地駐紮在淮河谷。

若錯失這個機會, 待晉軍恢覆過來還是一場惡戰。

明珩就寫了一封密信錫封送給魏太守, 讓魏太守閱後即焚。

等段主薄三人走後,下面的將領雖對攻打長陽之事躍躍欲試, 但又不免有些擔憂:“這會不會有詐呀?萬一對面是請君入甕的局怎麽辦?”

明珩有這方面的憂慮,就說現在和魏真傳信也是為了試探虛實;此事關乎重大, 若能兵不血刃取下長陽是最好的, 即便不成也還有後招。

過了差不多一旬,段主薄再次趁著夜色穿過綿山, 帶著魏真的信過來。

段主薄說魏太守的兒子剛去世了, 曹少府也感染了瘟疫,他們想要提前行事。

明珩依然不急不緩, 仍讓段主薄再帶回去一封錫封的信給魏太守。

隔天晚上,這次是段主薄帶著曹少府的管家過來送信。

在他們過來之前,明珩先收到了另一封密信。

當夜明珩親自率領八百騎兵, 繞過綿山北麓向西邊進發, 天明時正好趕到長陽。

長陽城中有人放火燒了都尉府, 魏真砍下陳都尉的頭顱, 下令開城門。

長陽守軍群龍無首,在魏真倒戈後紛紛跟隨投降。

與此同時,梁霈已經帶著大軍從東邊出發, 兵臨溪林城下。

溪林、淮川不戰而降。

等駐紮在淮河谷的晉軍反應過來,綿北三城皆已落入敵軍之手, 而他們更是被困在淮河谷受到敵軍的兩面夾擊。

明珩領軍從西邊的長陽而來,梁霈率軍過溪林從東邊來。

淮河谷的大戰持續了一天一夜, 晉軍主將被殺,餘下殘軍皆投江東。

此戰大捷。

對於江東軍來說,雙面夾擊甕中捉鱉是慣用的戰術。

在魏真派人送來信時,明珩就有此打算。

因為綿山的地勢,其實他們奪取長陽時面臨了和南下攻打新安之時同樣的難題,不但是易守難攻,而且因為地勢阻隔導致他們即便拿下了長陽也很容易再被晉軍反攻。

既然有這個機會擺在面前,明珩就想著直接把綿北三城都拿下來。

已知晉軍駐紮在淮河谷,再有魏真等人裏應外合,如若順利的話可以最快拿下長陽和淮川、溪林,然後在晉軍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兩軍會合夾擊晉軍。

至此,京畿以南完全落入江東之手。

永安危急。

晉帝得到前方大敗的消息後,勃然大怒。

然後派人去北城宣旨,冊封陳昌為威武大將軍,領兵南下平叛。

於是北城再次傳來震驚天下的消息,之前跟隨北城將軍反晉,後來又刺殺了季慕淮並被朝廷招安的陳昌,再次殺了朝廷的使臣然後宣布反晉。

更滑稽的是陳昌還派人給江東這邊寫了一封信,名義為共謀天下。

這封信送到樾州,還沒有看信中內容,卓憑舟就先破口大罵陳昌是卑劣無恥的墻頭草,世間怎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他憎恨陳昌刺殺了季慕淮,害死他的故友。

其他人也同樣覺得像陳昌這種隨時倒戈的人並不可信,只有等到有機會他肯定還會出賣別人換取利益的。

至於他所說的共謀天下,他就太看得起自己了。

北城起兵經歷一波三折,到如今他們都還只是守著那幾座城池,之前他們往南進軍打下來的州城已經全部回歸駐軍手中。

而江東局勢一片大好,永安近在眼前,何須再和別人共謀天下。

他們可不願意再有別人來分一杯羹。

這封信也根本無需看,就被投入火盆中燒成灰燼。

江東的瘟疫已經基本結束,在江東軍入駐綿北三城後也開始控制瘟疫的蔓延,先將城中感染了瘟疫的病人拉出來隔開。

但是長陽的情況比江東更難控制。

那些感染了瘟疫的人被從醫館裏拉出來,一個個都哭喊著說他們沒有得瘟疫,不要燒死他們。

在這個死亡之春,他們見過太多慘死的人,而今厄難降臨到他們身上。

明瑛在四月中從江東來到綿北,繼續治療綿北的瘟疫。

而在攻占綿北三城後,江東大軍繼續北上。

永安已在眼前,而原本被晉帝調到綿山平叛的軍隊,除了少部分殘軍逃回去,大部分都淮河谷之戰被打敗然後投降了江東。

晉帝本來想將陳昌調派過來平叛,正如之前調豐縣的馮麟和梁霈過來領兵平定江東一樣。

但因為陳昌再次叛變,導致晉帝未能及時調派合適的將領過來補上缺口。

準確來說,是晉帝不相信任何一個能夠領兵打仗的武將。

何況現在朝廷可用的將領不多,晉帝還要防著這些人當中會再出一個葉溦和季慕淮,帶兵出了永安就直接反了。

於是挑來揀去,最後選了他的親弟弟長樂王和堂侄永樂王,令這兩位宗室郡王分別領兵平定江東和北城的叛亂。

隨後晉帝下旨,命令此事正在西北領軍的定遠將軍桓晏立刻回京面君述職。

也許就連朝廷上的大臣都很不明白,為何晉帝可以走的每一步棋都是臭棋。

宣召桓晏回京,可若桓晏抗旨,那他就是第二個的葉溦。

所以在晉帝降旨時,不但朝臣進言求晉帝收回旨意,就連長樂王和永樂王也急忙請見懇請陛下收回旨意。

如今晉國境內反賊橫生,又是江東又是北城,現在晉帝的聖旨都出不了京畿了,更別說是直接號令遠在西北的定遠將軍桓晏。

西北軍鎮守邊關多年,和昔日江東十六侯同樣是開國之初鎮守邊城以防敵國入侵的重要戰略。

晉帝不信桓晏,正如當初懷疑葉溦和江東十六侯並欲除之後快。

長樂王進言,希望晉帝能夠直接下旨讓桓晏去平叛;如此桓晏沒有起兵的名義,若他去江東平叛也足見他對朝廷的忠心。

他們只能相信桓晏對朝廷的忠心。

桓晏若想要造反,他隨時都可以造反,無人能夠阻攔得住一個手握兵權的將軍的反心。可如果江東和北城,再加上一個西北,那晉國就真的徹底完了。

晉帝大怒,斥責長樂王愚蠢,讓他滾去京南準備平叛。

長樂王和永樂王也不得不匆忙上路,接手經歷過大敗的京畿衛軍,盡力抵抗江東軍隊的步步緊逼。

如今只能先竭力保住永安,再徐徐圖之。

若永安陷落,即便晉帝帶著朝廷眾臣往西北倉皇出逃,也無力挽救風聲鶴唳的王朝。

若非他們二人是晉國宗室,他們都想直接撂擔子了。

明瑛在溪林也三日一報的聽聞前方戰況,江東已占領半壁江山,晉軍一定會在京畿和他們戰鬥到底。

對方在京畿有足夠的糧草和武器之下,他們還需要長途跋涉從江東和中都運來軍需,稍有不慎就會被絆住腳。

江東堆上所有的軍隊在京畿,便是想要盡快取下永安。

否則夜長夢多,等桓晏帶兵打過來就又是一場拉鋸。

盡管明瑛知道桓晏暫時不會和江東軍對上。

前世作為西北軍統帥的定遠將軍桓晏,他和季慕淮是一路人,都做著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春秋大夢。

季慕淮失敗了,於是被永樂王除掉了。

但桓晏——盡管最後他也失敗了,可最初他是成功的。

他以勤王的名義來平叛,搶在江東軍攻破永安之前劫持了晉帝,一路竄逃到西北,自號為西北王;在發現晉帝試圖拉攏部下將軍作亂後,桓晏就直接殺了晉帝,擁立他的小兒子為新帝。

只不過後來西北軍中也出了叛徒,導致桓晏未能順利地挾持這位幼主,又遭受部下背叛,再加上已經入主永安改朝換代的江東軍繼續朝著西北步步緊逼,最終桓晏謀算失敗便帶著尚且忠心於他的部將逃入西域,之後便再無影蹤了。

現在江東軍提前和京畿衛軍對上了,明瑛無法從前世的時間來推斷桓晏會在什麽時候進京勤王,但大概也快了。

他必須要想辦法避免桓晏再有劫持走晉帝的可能,永絕後患。

桓晏可以起兵反晉,但晉帝絕不能在他的手中。

現在方蔚筠和明珩都在京畿,明瑛相信他們不會重蹈覆轍。

不過既然晉帝頻繁想要用永安暗探在江東挑撥離間,他便送給晉帝一份大禮。

畢竟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給晉國陪葬。

不說晉國,就是永安之中都是人心不一,否則這百年來就不會有這麽多反叛。

但在明瑛準備有所行動之前,江東傳來噩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