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4章 【紀實詩】杜甫石壕吏

關燈
第14章 【紀實詩】杜甫石壕吏

水幕光影漸漸散去,月兮的聲音再次傳來: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這場戰爭中的第二位主要叛賊,史思明。他是安史之亂後期叛軍的主要領導人。】

【757年,安祿山死後,史思明投降大唐,而他的兒子安慶緒則繼承了他的事業和軍隊。但安慶緒耽於安樂、不善作戰,唐軍趁此機會一鼓作氣,收覆眾多失地。758年,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領20萬大軍圍攻安慶緒所占的鄴郡,勝利似乎即將到來!】

聽到這裏,石潭邊眾人紛紛屏住了呼吸。

武將們紛紛朝著郭子儀和李光弼投去讚許和欽佩的眼神,心裏默默希望自己也能是那個“等”字中的一員。

但文臣們的臉色卻有些覆雜。聽到這一段,他們習慣性地交流眼神,隨後驚訝地發現,對面人的眼裏也都壓抑著陰雲般的擔憂——出於對字句的敏感,他們沒有錯過勝利後的“似乎”一詞。

而且水幕的話語也頗多沖突。月兮先是說史思明乃戰爭後期主要叛將,但隨即又說他投降大唐……事出反常必有妖,史思明投降之快,簡直讓人擔心這就是一場陰謀!

想到這裏,文臣們心裏一沈。盡管他們也想從水幕中聽到大獲全勝的好消息,但大多數人還是為接下來的變故做好了心理準備。

【倘若這場戰爭可以到此結束,那唐王朝或許仍有喘息再起之機。可惜,史思明其人陰險狡詐、野心勃勃,他雖然表面歸降唐廷,私下卻不斷招兵買馬、與叛軍多有來往。他的異常引起了唐肅宗和李光弼的懷疑,他們派出烏承恩伺機除掉史思明。但烏承恩行事不慎,不小心漏出馬腳,最後被史思明所殺。】

眾臣深深嘆息。

就連安祿山都氣得一錘泥地,咬牙切齒。

【758年,在鄴城內被圍攻的安慶緒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允諾以皇位相讓。史思明趁機再反大唐、在魏州自立為王。魏州與鄴城相距不遠,都在河北,但史思明並沒有急著出兵,盡管他想要大燕的皇位,但老奸巨猾的他在等一個更合適的時機。】

【很快,這個時機就到來了。】

【安慶緒守城不出,拼死頑抗。而唐軍中亦是矛盾諸多,士氣低迷。或許是對九位節度使齊聚一地感到不安,肅宗皇帝派遣閹宦魚朝恩為觀軍容使,令他監軍。在魚朝恩的幹擾下,各路官軍不僅無統一指揮,行動還要處處受掣。李光弼被迫錯失進攻史思明的好時機,而圍攻安慶緒的二十萬大軍也是久攻不下,最後士乏卒疲。】

【見狀,史思明果斷出兵。他先是派遣精銳騎兵日夜襲擾,隨後又派出死士搶奪糧餉,一番侵襲,令唐軍人心渙散、疲憊不堪。759年的3月,史思明與唐軍會戰。前方,李光弼、魯炅等人與史思明正面交戰,雙方激烈廝殺;後方,郭子儀排兵布陣、以期進攻。】

【可惜,時乖運拙,郭子儀還未來得及布陣完全,突然天色驟變、妖風突起。一時間,吹沙走石交橫飛,兩軍皆驚,各自潰逃。這一戰後,唐軍元氣大傷,各節度使相繼領兵回屬地,而郭子儀也只能退守河陽。】

聽到這裏,眾人嘩然。

而其中聲音最大的要數兩撥人:武將和太史局。

武將們最關註的莫過於戰術,他們圍著被天幕提到名字的李光弼和郭子儀議論紛紛,怎麽進攻鄴城、如何防備敵襲,會戰如何布陣……武將們爭執不休,恨不得當場拿來沙盤,各自演兵備戰。

而這邊的太史令也被文臣們團團圍住。

太史局素來負責天文氣象、歷法推演之事。文臣們一會兒責備太史令挑選的動兵時日不對,一會兒又覺得是他們占蔔氣象的功力不足。氣得太史令面紅耳赤,恨不得當場拿來測盤一證清白……

臣子們故意圍著郭子儀、李光弼、太史令三人爭論不休,但眾人心裏一清二楚:鄴城之敗,說到底壞在擅權的宦官魚朝恩,壞在多疑的肅宗李亨……但,有誰敢說呢?

誰敢當著高力士的面痛罵宦官?

誰敢轉身指著太子的鼻子質問他為何偏信奸佞?

誰敢?誰敢?!

——玄宗敢!

李隆基豁然起身,亭內外幾乎同時一靜。

李隆基盯著李亨,一字一頓:“告訴朕,你是怎麽想的?”

李亨嘴唇動了動,他惶然地盯著地面,搖了搖頭。半晌,他似乎下定了決心,猛地擡頭,迎著李隆基既驚又怒的眼神,高聲道:“二兄!”

這一聲,震驚四座。盡管李亨與李隆基目光相對,但所有人都知道那聲“二兄”並不是在喊李隆基。眾臣一時間戰戰兢兢,目光卻不由瞥向那站在角落裏的、真正的“二兄”——

高力士。

“二……兄?”

李隆基困惑地重覆。

他的眉頭先是緩緩蹙起,直到順著李亨的視線望見高力士那身紅色長袍,他的瞳孔像是被那身紅衣點燃,頓時亮起熊熊怒火——

“荒唐!荒唐!”

李隆基憤怒咆哮,猛地擡手給了李亨一巴掌。他如被激怒的野獸般扶著桌子不停粗喘,頸側的青筋如虬蛇般炸開游走。

李隆基扶著桌子深深吸氣,試圖平靜下來。幾秒後,他光速放棄壓抑,任由怒火吞噬自己——他猛地掐住木桌邊緣,用力一掀。

茶盞碗碟飛了出去,劈裏啪啦地碎了一地,好些個果子糕點砸在了高力士身上,糊了他滿頭滿腦、狼狽萬分。

高力士又悔又急,心裏暗恨太子竟扯自己下水。但面對盛怒的李隆基,高力士“砰”得一聲下跪,面若金紙,渾身顫抖:“聖人!老奴、老奴對您、對大唐,都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啊!”

簡單的掀桌舉動就耗盡了李隆基的全部力氣,年邁的他不得不踉蹌後退,跌坐回椅子,被迫平靜。他審視著跪在遠處的高力士,胸中怒氣盈脹:

高力士素來為自己寵信,偶也參與裁決政事。王公貴族、皇親國戚平日裏自然對他另眼相看、多有奉承,諸王公主稱他為阿翁,駙馬大臣稱他為爺——這些李隆基都知道,但當時聽完,他不過一笑了之,從未放在心上……他以為高力士跟在自己身邊時日已久,想必知道進退,可現在看來,這閹貨知道個屁!

還有李亨……這個丟人現眼的玩意!

皇子、堂堂大唐太子,自己未來的接班人,居然會沒臉沒皮地沖高力士這個沒根的閹貨喊“二兄”?!他喊這一聲“二兄”,將廢太子李瑛置於何地?將自己這個父皇又置於何地?

李隆基越想越氣,面色猙獰似欲擇人而噬。

而李亨面色木然,他盯著跪在遠處顫抖不停的高力士,又望了一眼亭外的文武眾臣,突兀地冷笑一聲,竟然開始直接點名李隆基寵信的宦官名單:“父皇,楊思勗任軍中統帥;黎敬仁出使傳令……”

“大膽!”李隆基怒喝出聲,截斷了李亨的話。

李隆基本想揮手打人,餘光卻見亭外眾臣面色肅然。被文臣武將們盯著,他勉強壓下手掌,冷著臉解釋:

“楊思勗平定叛亂、忠心耿耿,他的驃騎大將軍官職是他自己靠戰功打下來的!黎敬仁救災賑濟、亦是實功……”

“噢……那牛仙童受賄……”

“朕不是讓人殺了他嗎?!”

“林招隱、賈奇俊……”

“夠了!”

李隆基拍案而起,胸膛起伏不定。

李亨無所謂地跪了下去。

李隆基瞪著自己的兒子,咬牙切齒恨恨道:“朕心裏都有分寸!你呢?”

“兒臣也有分寸。”李亨擡起頭,第一次不願示弱。

李隆基和李亨目光相對、火花四射,誰都不肯先移開視線。半晌後,李隆基因體力不支,率先眨了眨眼。

李隆基惱怒萬分,一邊靠向椅背,一邊冷笑連連:

“行,那就讓朕看看,你到底有沒有分寸。”

……

【這場戰役固然天時不利,但亦有人禍的原因,其中罪責最大的,當屬宦官魚朝恩。】

【我們前面說到,李亨是在宦官李輔國的建議下北上平叛、靈武即位,從某種程度上說,李輔國開了唐朝宦官擁立帝王的先河,自此之後,宦官權勢愈勝,把控朝政、廢立君主:代宗時宦官典掌樞密,德宗時宦官掌控禁軍,而憲宗、敬宗皆死於宦官之手。】

【就連在最開始的肅宗李亨時期,隨著宦官李輔國、魚朝恩逐漸掌控兵權,就連肅宗也不得不避其鋒芒。月兮在這裏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記載出自《太平廣記》,不一定保真,大家可以當作野史雜談。】

【魚朝恩有一個小兒子魚令徽,年僅十四五歲的時候就被皇帝特賜六品綠衣。但魚朝恩仍不滿足,他借口兒子官階太低、受同僚欺負,他要求皇帝直接給兒子賞賜代表著三品以上的紫服金帶。而當時皇帝還沒說話,魚朝恩直接下令讓人拿來紫袍,讓兒子當場穿上。皇帝明知不行卻無可奈何,當著魚朝恩的面,他只能強顏歡笑,誇讚紫袍與令徽十分相襯。】

李亨委頓於地、面如死灰。

而他身側,李隆基語氣嘲弄,陰陽怪氣:

“顯然,你挺沒分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