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紀實詩】杜甫兵車行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章 【紀實詩】杜甫兵車行
【公元756年,叛軍攻入長安,玄宗西逃入蜀。公元757年,長安光覆,玄宗重回都城。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而我們的詩聖也用他的筆墨記下了這些故事。】
【公元757年,被困長安的杜甫寫下《春望》。春天是萬物覆蘇的季節,在給大地帶來生機的同時,亦給深陷戰亂的大唐帶來了希望。彼時安祿山已經稱帝,他因為身體肥胖導致滿身毒瘡、雙目失明。被迫長久臥床的安祿山並不知道,他的兒子安慶緒已經勾結了謀士嚴莊河和太監李豬兒,準備合謀殺死他。】
【一個深夜,李豬兒執刀潛入安祿山帳中,劃開安祿山的肚囊——安祿山因為肥肉過多。手臂粗胖,根本夠不到自己肚子上的刀,只能含恨搖動床頭帳竿,大聲呼喊。可直到他的腸子都流到了地上,安祿山仍沒有等到救兵——他的兒子安慶緒親自守在帳門前,滿足而喜悅地聽著他的老爹哀嚎咽氣。】
【安祿山死後,作為大燕偽帝的他非但沒有安葬禮儀,反而只被人拿毛毯草草一裹,隨地掩埋。而他的兒子安慶緒雖然繼承了他的僭帝之位,但偽朝廷的士氣卻大受影響,杜甫的一位老熟人就趁機溜出偽朝,來到長安……與故友相逢的杜甫十分驚喜,立刻提筆寫下《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這是一首充滿隱喻的小詩,其中有一句“然臍郿塢敗,握節漢臣回”頗有意思。】
【杜甫以董卓喻安祿山,又以蘇武喻鄭廣文。眾所周知,董卓這個竊國大盜是被他的養子呂布所殺。他死後,一根燈芯被放在他的肚臍中,日夜燃燒他肥胖肚子的油脂——這與安祿山之死何其相像!】
【漢將蘇武曾被匈奴拘留在北地十九年之久,在此期間一直堅守漢節。而杜甫的好友鄭虔曾被安祿山任命,但他一直佯裝生病、不肯就職。杜甫將鄭虔出現在長安與蘇武回朝相提並論,暗喻了安祿山的死亡使鄭虔得以重返故都。】
眾人正聚精會神聆聽水幕,一道殺豬般的嚎叫卻驟然響起。
這哭嚎如同魔音貫耳,令人不由面目猙獰、心情浮躁。
“安!祿!山!”
眾人望向哭嚎不止的安祿山,有人面露嫌棄,有人殺意凜然。
但甭管別人怎麽看,安祿山自顧自地傷心欲絕、悲憤難耐。他原本縮成一團,生怕惹人註意,但如今聽完水幕,得知自己淒慘的下場,他再也忍不住來回打滾、嚎啕大哭。而且這一次,他哭得無比情真意切。
“誰叫你吃這一身膘。”
李林甫滿臉嫌棄,眉頭緊鎖。
他年過七十,至今精神矍鑠、身強體健,尤其是那麻桿似的身型,更是與安祿山呈現鮮明對比。眼見安祿山滾到了自己身邊,他忍不住提腳踹去:“滾遠點,吵死了。”
安祿山順從地滾遠了。
——然後停到了李隆基腳下。
“聖人吶!”安祿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黏糊糊的水光蓋著油膩膩的面孔,像是一只剛從油桶裏撈出來的肥豬。
他趴在李隆基的腳邊,哭哭啼啼地咒罵自己忘恩負義的兒子,順帶著再一次表達自己痛改前非的決心。
李隆基擰眉聽著,但他的心思卻不在安祿山的懺悔上,只是盯著他那滿面的油光鼻涕,心裏既嫌棄又困惑:這蠢貨明明滿腦肥腸,朕和愛妃當初怎麽會覺得他憨態可掬?
去掉了濾鏡,李隆基只覺胃裏翻騰,再多看安祿山一眼就要嘔吐。他一提下擺,毫不客氣地從安祿山手裏抽回袍角,隨即就想擡腳遠離。
看到李隆基擡腳,安祿山下意識以為聖人也要踹自己。他情緒激動間,竟然猛地一挺身子,楞是把腦袋壓到了李隆基鞋面上,靠著體重把他釘回原地。
似乎覺得固定住李隆基仍然不夠,安祿山一邊嚎啕大哭,一邊伸出臟兮兮的豬蹄緊緊抱住了黃袍下的袴裈——差點沒把李隆基的褲子扯下來。
“聖人吶!祿兒好慘吶!祿兒……”
安祿山臉上的褶子和著淚水,一浪接一浪,幾條渾濁的鼻涕順著面頰掛落,眼看就要垂到靴面上——
“來人,快把他拖開!”
李隆基終於受不了地崩潰大喊。
得到聖人“允許”,早就在一旁虎視眈眈、摩拳擦掌的武將們頓時一擁而上。
哥舒翰三步並兩步,也不嫌棄安祿山油光滿面,獰笑著掐住他赤|裸的皮肉就往亭外拖去。幾乎是片刻,安祿山就被一群大漢淹沒了。
【這個春天帶來了很多好消息。這年春末,唐軍在郭子儀的率領下,終於連打勝仗,收覆了陜西大部分地區,朝廷也從靈武一路南遷,逐漸靠近長安。】
【聽到這個消息,杜甫冒死逃出長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鳳翔見到了皇帝。當時已是初夏,他“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見到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杜甫,皇帝大為感動,為了褒獎他的忠心,杜甫當即被授予了左拾遺的官職。】
聽到這裏,李隆基十分激動。他大步上前、緊緊握住杜甫的手。
目光描摹著杜甫如今還未滄桑的面龐,李隆基的眼裏閃爍著感動的淚光:“愛卿,你受苦了!”
聽完水幕,杜甫亦有些動容。
但望著如此激動的李隆基,杜甫的面色不知為何卻有些尷尬,就連眼神都開始飄忽不定……
“聖仁!那系候你已經系太上皇啦!”遠處正在被群毆的安祿山不忘發來“溫馨提示”。
李隆基面色一僵,緩緩松開杜甫的手,惱怒轉身:“就你多嘴!哥舒特進,讓他把嘴閉上!”
李隆基強顏歡笑,又回身拍了拍杜甫的手臂:“子美忠心,何必要等將來?今日晚些,朕必給你挑個合適的職位。”
杜甫尷尬一笑,心裏卻說不出個什麽滋味。
【同年深秋,唐軍和叛軍在長安城西北約八公裏的地方舉行了決戰,叛軍大潰。勝利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般一路北上、西進,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根據後世史學家的考證,兩軍於11月13日舉行決戰。11月15日,消息就傳到了鳳翔肅宗處。得到消息的肅宗立刻派出信使,令人前去蜀中邀請太上皇返京。鳳翔與蜀郡相距一千多公裏,在交通不發達的唐代,這原本起碼耗上十天,但信使竟然只用三天就趕到了蜀郡!】
【12月8日,肅宗順利重返長安,次年1月16日,太上皇李隆基也抵達了西京。當時身為皇帝的李亨親自到京郊外迎接李隆基進城。當看到父親的身影時,李亨立刻脫掉了身上的黃袍,穿上了象征臣子的紫袍。】
【他拜倒在地,抱住太上皇的雙腿,父子倆淚流滿面、難以自抑。在眾臣的註視中,李隆基親自為李亨披上黃袍。次日清晨,李亨堅持為父親護衛前驅……在兩旁百姓的歡呼中,李隆基深切感慨:“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
聽到這裏,眾人不由臉色古怪——
是,當今太子的確是李亨。
但朝中人人都知道,李隆基對李亨“頗不屬意”。
所謂“意有所愛惡,國忠探知其情,動契所欲”。
李林甫和楊國忠在聖人的默許下處處為難太子,甚至構陷太子妃兄長,逼得太子主動與太子妃和離。人人都說,聖人有意廢太子,就連太子自己也明白,那張龍椅看似近在咫尺,實際遠在天涯。
而且……
眾大臣幾不可查地轉頭四顧,朝中但凡有名望的文臣武將都在這花園之中,但他們卻獨獨沒有看看到太子李亨的身影。
這月兮把聖上與太子形容得父慈子孝,可他們怎麽就這麽不信呢?
諸位大臣心中暗自忖度,面上卻都平靜無波。沒人上前去恭維太子對聖人的“孝心”,更沒人不長眼地去問李隆基怎麽就成了“太上皇”。
一時之間,亭內寂寂,眾人望天望地。
李隆基亦是想到了這茬。
身為帝王,李隆基聽到那句“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便有些想笑——太荒唐了!太虛偽了!哪個皇帝會傻到不當天子當上皇?
在某一刻,他甚至大不敬得想到了高祖李淵。
高祖在玄武門之變後面對“三請三讓”的太宗,心裏到底滋味如何,和如今聽到這句“今為天子父,乃貴耳”的自己一樣嗎?
而且他還沒忘記月兮最開始說的那句“同年7月,玄宗退位,肅宗於靈武即位”。
到底是玄宗退位,肅宗即位,還是……
肅宗即位,玄宗被迫退位?
……
李隆基面無表情地聽著水幕,內心怒火漸盛。
他餘光掃過亭外臣子,臣子們紛紛低頭。
李隆基冷笑著收回視線,卻不期然對上了杜甫那雙清亮如雪的眼睛。
杜甫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回避聖人的目光,他只是靜靜望著李隆基,兩顆黑亮的眼珠如同鏡子般倒影著李隆基的身影。
李隆基和他對視許久,驀地一驚——
等等!
他之前仿佛、好像、似乎……也尊過一位太上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公元756年,叛軍攻入長安,玄宗西逃入蜀。公元757年,長安光覆,玄宗重回都城。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而我們的詩聖也用他的筆墨記下了這些故事。】
【公元757年,被困長安的杜甫寫下《春望》。春天是萬物覆蘇的季節,在給大地帶來生機的同時,亦給深陷戰亂的大唐帶來了希望。彼時安祿山已經稱帝,他因為身體肥胖導致滿身毒瘡、雙目失明。被迫長久臥床的安祿山並不知道,他的兒子安慶緒已經勾結了謀士嚴莊河和太監李豬兒,準備合謀殺死他。】
【一個深夜,李豬兒執刀潛入安祿山帳中,劃開安祿山的肚囊——安祿山因為肥肉過多。手臂粗胖,根本夠不到自己肚子上的刀,只能含恨搖動床頭帳竿,大聲呼喊。可直到他的腸子都流到了地上,安祿山仍沒有等到救兵——他的兒子安慶緒親自守在帳門前,滿足而喜悅地聽著他的老爹哀嚎咽氣。】
【安祿山死後,作為大燕偽帝的他非但沒有安葬禮儀,反而只被人拿毛毯草草一裹,隨地掩埋。而他的兒子安慶緒雖然繼承了他的僭帝之位,但偽朝廷的士氣卻大受影響,杜甫的一位老熟人就趁機溜出偽朝,來到長安……與故友相逢的杜甫十分驚喜,立刻提筆寫下《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這是一首充滿隱喻的小詩,其中有一句“然臍郿塢敗,握節漢臣回”頗有意思。】
【杜甫以董卓喻安祿山,又以蘇武喻鄭廣文。眾所周知,董卓這個竊國大盜是被他的養子呂布所殺。他死後,一根燈芯被放在他的肚臍中,日夜燃燒他肥胖肚子的油脂——這與安祿山之死何其相像!】
【漢將蘇武曾被匈奴拘留在北地十九年之久,在此期間一直堅守漢節。而杜甫的好友鄭虔曾被安祿山任命,但他一直佯裝生病、不肯就職。杜甫將鄭虔出現在長安與蘇武回朝相提並論,暗喻了安祿山的死亡使鄭虔得以重返故都。】
眾人正聚精會神聆聽水幕,一道殺豬般的嚎叫卻驟然響起。
這哭嚎如同魔音貫耳,令人不由面目猙獰、心情浮躁。
“安!祿!山!”
眾人望向哭嚎不止的安祿山,有人面露嫌棄,有人殺意凜然。
但甭管別人怎麽看,安祿山自顧自地傷心欲絕、悲憤難耐。他原本縮成一團,生怕惹人註意,但如今聽完水幕,得知自己淒慘的下場,他再也忍不住來回打滾、嚎啕大哭。而且這一次,他哭得無比情真意切。
“誰叫你吃這一身膘。”
李林甫滿臉嫌棄,眉頭緊鎖。
他年過七十,至今精神矍鑠、身強體健,尤其是那麻桿似的身型,更是與安祿山呈現鮮明對比。眼見安祿山滾到了自己身邊,他忍不住提腳踹去:“滾遠點,吵死了。”
安祿山順從地滾遠了。
——然後停到了李隆基腳下。
“聖人吶!”安祿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黏糊糊的水光蓋著油膩膩的面孔,像是一只剛從油桶裏撈出來的肥豬。
他趴在李隆基的腳邊,哭哭啼啼地咒罵自己忘恩負義的兒子,順帶著再一次表達自己痛改前非的決心。
李隆基擰眉聽著,但他的心思卻不在安祿山的懺悔上,只是盯著他那滿面的油光鼻涕,心裏既嫌棄又困惑:這蠢貨明明滿腦肥腸,朕和愛妃當初怎麽會覺得他憨態可掬?
去掉了濾鏡,李隆基只覺胃裏翻騰,再多看安祿山一眼就要嘔吐。他一提下擺,毫不客氣地從安祿山手裏抽回袍角,隨即就想擡腳遠離。
看到李隆基擡腳,安祿山下意識以為聖人也要踹自己。他情緒激動間,竟然猛地一挺身子,楞是把腦袋壓到了李隆基鞋面上,靠著體重把他釘回原地。
似乎覺得固定住李隆基仍然不夠,安祿山一邊嚎啕大哭,一邊伸出臟兮兮的豬蹄緊緊抱住了黃袍下的袴裈——差點沒把李隆基的褲子扯下來。
“聖人吶!祿兒好慘吶!祿兒……”
安祿山臉上的褶子和著淚水,一浪接一浪,幾條渾濁的鼻涕順著面頰掛落,眼看就要垂到靴面上——
“來人,快把他拖開!”
李隆基終於受不了地崩潰大喊。
得到聖人“允許”,早就在一旁虎視眈眈、摩拳擦掌的武將們頓時一擁而上。
哥舒翰三步並兩步,也不嫌棄安祿山油光滿面,獰笑著掐住他赤|裸的皮肉就往亭外拖去。幾乎是片刻,安祿山就被一群大漢淹沒了。
【這個春天帶來了很多好消息。這年春末,唐軍在郭子儀的率領下,終於連打勝仗,收覆了陜西大部分地區,朝廷也從靈武一路南遷,逐漸靠近長安。】
【聽到這個消息,杜甫冒死逃出長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鳳翔見到了皇帝。當時已是初夏,他“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見到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杜甫,皇帝大為感動,為了褒獎他的忠心,杜甫當即被授予了左拾遺的官職。】
聽到這裏,李隆基十分激動。他大步上前、緊緊握住杜甫的手。
目光描摹著杜甫如今還未滄桑的面龐,李隆基的眼裏閃爍著感動的淚光:“愛卿,你受苦了!”
聽完水幕,杜甫亦有些動容。
但望著如此激動的李隆基,杜甫的面色不知為何卻有些尷尬,就連眼神都開始飄忽不定……
“聖仁!那系候你已經系太上皇啦!”遠處正在被群毆的安祿山不忘發來“溫馨提示”。
李隆基面色一僵,緩緩松開杜甫的手,惱怒轉身:“就你多嘴!哥舒特進,讓他把嘴閉上!”
李隆基強顏歡笑,又回身拍了拍杜甫的手臂:“子美忠心,何必要等將來?今日晚些,朕必給你挑個合適的職位。”
杜甫尷尬一笑,心裏卻說不出個什麽滋味。
【同年深秋,唐軍和叛軍在長安城西北約八公裏的地方舉行了決戰,叛軍大潰。勝利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般一路北上、西進,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根據後世史學家的考證,兩軍於11月13日舉行決戰。11月15日,消息就傳到了鳳翔肅宗處。得到消息的肅宗立刻派出信使,令人前去蜀中邀請太上皇返京。鳳翔與蜀郡相距一千多公裏,在交通不發達的唐代,這原本起碼耗上十天,但信使竟然只用三天就趕到了蜀郡!】
【12月8日,肅宗順利重返長安,次年1月16日,太上皇李隆基也抵達了西京。當時身為皇帝的李亨親自到京郊外迎接李隆基進城。當看到父親的身影時,李亨立刻脫掉了身上的黃袍,穿上了象征臣子的紫袍。】
【他拜倒在地,抱住太上皇的雙腿,父子倆淚流滿面、難以自抑。在眾臣的註視中,李隆基親自為李亨披上黃袍。次日清晨,李亨堅持為父親護衛前驅……在兩旁百姓的歡呼中,李隆基深切感慨:“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
聽到這裏,眾人不由臉色古怪——
是,當今太子的確是李亨。
但朝中人人都知道,李隆基對李亨“頗不屬意”。
所謂“意有所愛惡,國忠探知其情,動契所欲”。
李林甫和楊國忠在聖人的默許下處處為難太子,甚至構陷太子妃兄長,逼得太子主動與太子妃和離。人人都說,聖人有意廢太子,就連太子自己也明白,那張龍椅看似近在咫尺,實際遠在天涯。
而且……
眾大臣幾不可查地轉頭四顧,朝中但凡有名望的文臣武將都在這花園之中,但他們卻獨獨沒有看看到太子李亨的身影。
這月兮把聖上與太子形容得父慈子孝,可他們怎麽就這麽不信呢?
諸位大臣心中暗自忖度,面上卻都平靜無波。沒人上前去恭維太子對聖人的“孝心”,更沒人不長眼地去問李隆基怎麽就成了“太上皇”。
一時之間,亭內寂寂,眾人望天望地。
李隆基亦是想到了這茬。
身為帝王,李隆基聽到那句“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便有些想笑——太荒唐了!太虛偽了!哪個皇帝會傻到不當天子當上皇?
在某一刻,他甚至大不敬得想到了高祖李淵。
高祖在玄武門之變後面對“三請三讓”的太宗,心裏到底滋味如何,和如今聽到這句“今為天子父,乃貴耳”的自己一樣嗎?
而且他還沒忘記月兮最開始說的那句“同年7月,玄宗退位,肅宗於靈武即位”。
到底是玄宗退位,肅宗即位,還是……
肅宗即位,玄宗被迫退位?
……
李隆基面無表情地聽著水幕,內心怒火漸盛。
他餘光掃過亭外臣子,臣子們紛紛低頭。
李隆基冷笑著收回視線,卻不期然對上了杜甫那雙清亮如雪的眼睛。
杜甫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回避聖人的目光,他只是靜靜望著李隆基,兩顆黑亮的眼珠如同鏡子般倒影著李隆基的身影。
李隆基和他對視許久,驀地一驚——
等等!
他之前仿佛、好像、似乎……也尊過一位太上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