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崢嶸
關燈
小
中
大
初露崢嶸
這的確是最後一個問題。蘇曉星的唇角勾起一絲難以言喻的笑。
果然,能混出一個青史留名成就的人,怎麽可能是純粹的溫柔君子或者熱血笨蛋。
這個問題明面上是在問她做“筆帖式”的本事:怎麽看待朝局,知道多少消息,對這些人的態度又是什麽。
但要只是這樣的話,又何必特地挑出三織造來問呢——這個問題回答之後,她將成為一個徹底的異類:背棄了可以稱為自己“母家”的家族,並以他們的秘密作為自己應付的代價;而從她這裏聽完答案的胤祥,隨時可以再找個由頭拋棄她。
那麽,可以不回答嗎?
不行。她蘇曉星想要靠近這個本來和她半分關系都沒有的地方,總是要付出些什麽的。
現在看來,胤祥給她的選擇是獻上她的見聞、能力、以及忠誠,換取他對自己的更多信任,和那個看上去虛無縹緲的機會。
這個問題她必須回答,不過在回答時,還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她應該說多少。
想當年,為了湊夠碩士畢業需要的論文篇數,蘇曉星還真的水過一篇有關江南織造的論文;而在水那篇論文的同時,蘇曉星也去讀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紅樓索隱考據,和更多有關人員的奏章書信,言語往來。
這些比較基礎的史料在蘇曉星的時代裏,只能夠支撐她寫出一篇還算像樣的論文;但放在胤祥的時代裏,這些東西中的一大部分,都是絕對的不傳之秘。
別的還好說,她現在要是說出一些織造們奏章上康師傅的批覆,再解釋不清楚消息來源的話……
那她的結局,大概會變成張明德第二。
想到這裏,蘇曉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而這樣的動作落在正緊盯著她的胤祥眼裏,倒是讓他多了幾分鄭重:這丫頭,搞不好還真知道些有用的東西。
時間就在這種無聲的對峙中悄然滑過。
似乎過了很久,蘇曉星才做出了下一步的舉動——她提起桌上玲瓏小巧的白瓷壺,給兩人的茶杯中分別添了一杯熱水。
伴著茶葉清香的白色霧氣裊裊升起,讓胤祥一時看不清對面女子的面容,只聽見她沈穩冷靜地說著:
“妾所知道的事著實不多,不過管中窺豹,也姑且說上幾句,您就當聽個樂子吧。”
蘇曉星想了想“總述”部分應該怎麽說:“您和諸位阿哥是在紫禁城裏長大的,雖然去過幾次江南,但有些細節,可能並不清楚。
對大清來說,江南是財貨賦稅的必取之地;但對江南的士紳百姓而言,可能並非如此。
那些讀書人裏,至今仍有不少常常自命清高,與朝廷命官往來,他們多有不屑;但又不肯屈身與白丁相交……
而這幾十年中,江南三織造恒常不變,已經有了幾分樹大根深之勢。自然了,對天家而言,他們只是忠心可用的奴才,不過在江南當地嘛……
既能上達天聽,又能財源廣進,還稱得上書香門第的,那可不一般。”
胤祥此前想到江南三織造,還真就是自上而下的,天家對奴才的關註。
可是今天聽到這個江南士人的切入角度後,他頗感新奇,不由得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
“士人清高,當官的可就不一定了。”
蘇曉星看著浮在茶水表面的那幾片茶葉:“況且,三織造之間一向聯絡有親,更借著晚輩的親事,攀上了許多關系……這些,也是眾所周知的。”
“他們的聲勢,竟然顯赫到這種地步?”
胤祥是知道三織造這些年捅出虧空的具體數額的。他看著蘇曉星的眼神有些閃爍不定:這些事,她到底知道多少?
蘇曉星倒是沒註意到他的神情;再說,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沒有多少可顧慮的了。
而“我學的專業知識終於有用了”這件事,讓蘇曉星忍不住就想說個痛快:“庶民望府衙,有如蚍蜉望高山。”
誰讓咱是個老百姓呢對吧——蘇曉星知道,以自己現在的身份,她很難想到這些才對;可當她說起這些時,她也就不再是那個曹家內侄,舉人之女了。
敢這樣誇誇其談的,必須是她自己,t一個熱愛整活、一心作死的現代人。
於是,蘇曉星華麗地無視掉胤祥越來越覆雜的眼神,在作死的道路上飛速前進。
當然,無論再怎麽飄,她還是壓住了底線的:她說的這些,基本上都是廣為人知的事情,不存在什麽堪稱秘密的東西。
眼看著說的話都能湊出一篇小組發言稿了,蘇曉星就此打住,開始小結部分:“士農工商,江南三織造以工立業,因商富貴,交好士人……”
她的話說到這裏,胤祥猜也能猜出最後一句的意思:“你不必再說了。”
蘇曉星唯獨沒提起織造和“農”的關系,但大清國,可是以農立國的。
胤祥這麽說了,蘇曉星也就順勢收尾:“不過,說一千道一萬,他們最後還是內務府的包衣不是?”
看著這個女人雲淡風輕的微笑,胤祥的心裏突然有些不自在——她究竟是從哪裏學到這些的?
也罷,無論如何,她所說的這些話,還是很合自己的心意的,說一句“同道中人”,貌似也不為過。
抿了口茶,胤祥又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面前的人:她的容貌,最多也就稱得上一句秀麗,很難算得上是什麽絕代佳人,倒是那雙眼睛……
她之前裝了快一年的麻木無神,直到今天說起這些事的時候,眼中像是燃著兩團火——
在她之前,胤祥從未見過哪個女子會有這樣的眉眼;他的母親、姐妹、妻妾們,走的都是“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的路子。
而在這群宛轉蛾眉的美人中突然跳出個她,就像是在一隊鴻雁中猛然看見一只海東青一樣,讓人愕然不已。
蘇曉星卻並未發覺,自己的眼神比起這個時代的淑女們來說有多大的攻擊性,她現在更關心的是這場談話的結果——
結果就是,在她被胤祥盯得心裏發毛的時候,她聽到對方這樣說:
“等過了年,我會吩咐前院的下人,給你收拾出一間屋子來……想看什麽書,也可以隨時去書房取。”
好嘞!
蘇曉星聽到這句話時的心情,就像是參加了那場並未經歷的答辯,最後被一錘定音“通過”時一樣興奮。
只是,答辯通過的她可以開開心心地大聲說一句“謝謝老師們”然後下去擁抱每一位老師;但現在的她要是采用類似的做法,嗯,就,很不合適吧。
她就這樣被卡在了“致謝”環節,最後想了又想,還是對著胤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謝謝您?”
前一刻還像個海東青,這一笑起來,卻又和樹上的小麻雀似的。
看著她有些茫然無措的模樣,胤祥不知為何就生起幾分捉弄的心思:“你說什麽?我剛才沒聽見。”
……故意的吧,這人絕對是故意的吧!
蘇曉星無語凝噎地看著這個男人,只見他伸出手,像平日裏自己捏念兒的臉蛋那樣,捏了捏自己的臉。
末了,還加上一句評價:“再怎麽窮,一口飯總是有的……過年多吃點,聽到沒有?”
這天晚上,蘇曉星魂不守舍的狀態讓凝綠有些擔心:怎麽今天十三爺走了之後,自家格格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她想著旁敲側擊地問一下自家格格,卻沒想到是蘇曉星先開了口:“凝綠,你說我能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嗎?”
“格格?”凝綠知道自家格格這幾天在求十三爺一件事情,但蘇曉星這句話問出來,她還是如墜雲霧。
蘇曉星拉著凝綠的手,再沒有說什麽。
她想到以後的日子。
以後,或許會有不理解她的人對她指指點點,評頭論足;或許會有被她的行為影響到,利益大損的人,將她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或許會有因為她的一念之差,而付出巨大代價的人……
捫心自問,她真的準備好以一己之力扭轉這段歷史了嗎?
搖了搖頭,蘇曉星將這些雜念都趕出腦袋,決定還是先好好睡一覺再說——
自從她穿到這裏,這裏的世界線就已經被改變了;既然已經改變,那麽她能做的,大概就是嘗試著在這樣的變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未曾設想的道路,也許,就是從今天開始的。
不過在外人看來,康熙五十一年臘月十八那天,並沒有什麽值得註意的大事發生;即使是凝綠她們,也將胤祥和蘇曉星的談話視作和往常一樣的閑聊。
大家這段日子,還是在為過年而忙碌著。
臘月二十三,宮中祭竈;二十五,皇帝封印,各級官員開始了一年一度的休假,除了急事大案之外的公務,一律停辦;之後又熱熱鬧鬧地過去了幾天,在紫禁城光華璀璨,聲響震天的花火爆竹聲中,康熙五十二年如約而至。
今年過年時的各種慶典,在有心人的授意下更添了幾分隆重喜慶;至於原因,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今年,可是皇帝的六十大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的確是最後一個問題。蘇曉星的唇角勾起一絲難以言喻的笑。
果然,能混出一個青史留名成就的人,怎麽可能是純粹的溫柔君子或者熱血笨蛋。
這個問題明面上是在問她做“筆帖式”的本事:怎麽看待朝局,知道多少消息,對這些人的態度又是什麽。
但要只是這樣的話,又何必特地挑出三織造來問呢——這個問題回答之後,她將成為一個徹底的異類:背棄了可以稱為自己“母家”的家族,並以他們的秘密作為自己應付的代價;而從她這裏聽完答案的胤祥,隨時可以再找個由頭拋棄她。
那麽,可以不回答嗎?
不行。她蘇曉星想要靠近這個本來和她半分關系都沒有的地方,總是要付出些什麽的。
現在看來,胤祥給她的選擇是獻上她的見聞、能力、以及忠誠,換取他對自己的更多信任,和那個看上去虛無縹緲的機會。
這個問題她必須回答,不過在回答時,還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她應該說多少。
想當年,為了湊夠碩士畢業需要的論文篇數,蘇曉星還真的水過一篇有關江南織造的論文;而在水那篇論文的同時,蘇曉星也去讀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紅樓索隱考據,和更多有關人員的奏章書信,言語往來。
這些比較基礎的史料在蘇曉星的時代裏,只能夠支撐她寫出一篇還算像樣的論文;但放在胤祥的時代裏,這些東西中的一大部分,都是絕對的不傳之秘。
別的還好說,她現在要是說出一些織造們奏章上康師傅的批覆,再解釋不清楚消息來源的話……
那她的結局,大概會變成張明德第二。
想到這裏,蘇曉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而這樣的動作落在正緊盯著她的胤祥眼裏,倒是讓他多了幾分鄭重:這丫頭,搞不好還真知道些有用的東西。
時間就在這種無聲的對峙中悄然滑過。
似乎過了很久,蘇曉星才做出了下一步的舉動——她提起桌上玲瓏小巧的白瓷壺,給兩人的茶杯中分別添了一杯熱水。
伴著茶葉清香的白色霧氣裊裊升起,讓胤祥一時看不清對面女子的面容,只聽見她沈穩冷靜地說著:
“妾所知道的事著實不多,不過管中窺豹,也姑且說上幾句,您就當聽個樂子吧。”
蘇曉星想了想“總述”部分應該怎麽說:“您和諸位阿哥是在紫禁城裏長大的,雖然去過幾次江南,但有些細節,可能並不清楚。
對大清來說,江南是財貨賦稅的必取之地;但對江南的士紳百姓而言,可能並非如此。
那些讀書人裏,至今仍有不少常常自命清高,與朝廷命官往來,他們多有不屑;但又不肯屈身與白丁相交……
而這幾十年中,江南三織造恒常不變,已經有了幾分樹大根深之勢。自然了,對天家而言,他們只是忠心可用的奴才,不過在江南當地嘛……
既能上達天聽,又能財源廣進,還稱得上書香門第的,那可不一般。”
胤祥此前想到江南三織造,還真就是自上而下的,天家對奴才的關註。
可是今天聽到這個江南士人的切入角度後,他頗感新奇,不由得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
“士人清高,當官的可就不一定了。”
蘇曉星看著浮在茶水表面的那幾片茶葉:“況且,三織造之間一向聯絡有親,更借著晚輩的親事,攀上了許多關系……這些,也是眾所周知的。”
“他們的聲勢,竟然顯赫到這種地步?”
胤祥是知道三織造這些年捅出虧空的具體數額的。他看著蘇曉星的眼神有些閃爍不定:這些事,她到底知道多少?
蘇曉星倒是沒註意到他的神情;再說,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沒有多少可顧慮的了。
而“我學的專業知識終於有用了”這件事,讓蘇曉星忍不住就想說個痛快:“庶民望府衙,有如蚍蜉望高山。”
誰讓咱是個老百姓呢對吧——蘇曉星知道,以自己現在的身份,她很難想到這些才對;可當她說起這些時,她也就不再是那個曹家內侄,舉人之女了。
敢這樣誇誇其談的,必須是她自己,t一個熱愛整活、一心作死的現代人。
於是,蘇曉星華麗地無視掉胤祥越來越覆雜的眼神,在作死的道路上飛速前進。
當然,無論再怎麽飄,她還是壓住了底線的:她說的這些,基本上都是廣為人知的事情,不存在什麽堪稱秘密的東西。
眼看著說的話都能湊出一篇小組發言稿了,蘇曉星就此打住,開始小結部分:“士農工商,江南三織造以工立業,因商富貴,交好士人……”
她的話說到這裏,胤祥猜也能猜出最後一句的意思:“你不必再說了。”
蘇曉星唯獨沒提起織造和“農”的關系,但大清國,可是以農立國的。
胤祥這麽說了,蘇曉星也就順勢收尾:“不過,說一千道一萬,他們最後還是內務府的包衣不是?”
看著這個女人雲淡風輕的微笑,胤祥的心裏突然有些不自在——她究竟是從哪裏學到這些的?
也罷,無論如何,她所說的這些話,還是很合自己的心意的,說一句“同道中人”,貌似也不為過。
抿了口茶,胤祥又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面前的人:她的容貌,最多也就稱得上一句秀麗,很難算得上是什麽絕代佳人,倒是那雙眼睛……
她之前裝了快一年的麻木無神,直到今天說起這些事的時候,眼中像是燃著兩團火——
在她之前,胤祥從未見過哪個女子會有這樣的眉眼;他的母親、姐妹、妻妾們,走的都是“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的路子。
而在這群宛轉蛾眉的美人中突然跳出個她,就像是在一隊鴻雁中猛然看見一只海東青一樣,讓人愕然不已。
蘇曉星卻並未發覺,自己的眼神比起這個時代的淑女們來說有多大的攻擊性,她現在更關心的是這場談話的結果——
結果就是,在她被胤祥盯得心裏發毛的時候,她聽到對方這樣說:
“等過了年,我會吩咐前院的下人,給你收拾出一間屋子來……想看什麽書,也可以隨時去書房取。”
好嘞!
蘇曉星聽到這句話時的心情,就像是參加了那場並未經歷的答辯,最後被一錘定音“通過”時一樣興奮。
只是,答辯通過的她可以開開心心地大聲說一句“謝謝老師們”然後下去擁抱每一位老師;但現在的她要是采用類似的做法,嗯,就,很不合適吧。
她就這樣被卡在了“致謝”環節,最後想了又想,還是對著胤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謝謝您?”
前一刻還像個海東青,這一笑起來,卻又和樹上的小麻雀似的。
看著她有些茫然無措的模樣,胤祥不知為何就生起幾分捉弄的心思:“你說什麽?我剛才沒聽見。”
……故意的吧,這人絕對是故意的吧!
蘇曉星無語凝噎地看著這個男人,只見他伸出手,像平日裏自己捏念兒的臉蛋那樣,捏了捏自己的臉。
末了,還加上一句評價:“再怎麽窮,一口飯總是有的……過年多吃點,聽到沒有?”
這天晚上,蘇曉星魂不守舍的狀態讓凝綠有些擔心:怎麽今天十三爺走了之後,自家格格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她想著旁敲側擊地問一下自家格格,卻沒想到是蘇曉星先開了口:“凝綠,你說我能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嗎?”
“格格?”凝綠知道自家格格這幾天在求十三爺一件事情,但蘇曉星這句話問出來,她還是如墜雲霧。
蘇曉星拉著凝綠的手,再沒有說什麽。
她想到以後的日子。
以後,或許會有不理解她的人對她指指點點,評頭論足;或許會有被她的行為影響到,利益大損的人,將她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或許會有因為她的一念之差,而付出巨大代價的人……
捫心自問,她真的準備好以一己之力扭轉這段歷史了嗎?
搖了搖頭,蘇曉星將這些雜念都趕出腦袋,決定還是先好好睡一覺再說——
自從她穿到這裏,這裏的世界線就已經被改變了;既然已經改變,那麽她能做的,大概就是嘗試著在這樣的變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未曾設想的道路,也許,就是從今天開始的。
不過在外人看來,康熙五十一年臘月十八那天,並沒有什麽值得註意的大事發生;即使是凝綠她們,也將胤祥和蘇曉星的談話視作和往常一樣的閑聊。
大家這段日子,還是在為過年而忙碌著。
臘月二十三,宮中祭竈;二十五,皇帝封印,各級官員開始了一年一度的休假,除了急事大案之外的公務,一律停辦;之後又熱熱鬧鬧地過去了幾天,在紫禁城光華璀璨,聲響震天的花火爆竹聲中,康熙五十二年如約而至。
今年過年時的各種慶典,在有心人的授意下更添了幾分隆重喜慶;至於原因,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今年,可是皇帝的六十大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