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閑暇

關燈
閑暇

面對武後留下的財物, 李弘與李賢心情截然不同,李弘堅持為母守孝,茹素三年。

李賢過了國喪, 整日該吃吃該喝喝,不時淺酌兩杯, 很是豁朗。

他是真的放下了,不再用怨恨阿娘來折磨自己是真的, 上窮碧落下黃泉不覆與她相見也是真的。

秋東並不幹涉二人的行為,只是認真為阿娘守了三年孝。

期間不設宴, 不飲酒, 不招待親朋,不聽曲賞舞,著素服,用素食,帶著百歲一起,每日為她燒三炷香。

禁止一切娛樂的日子,秋東與先生們一起, 親自教導李百歲。

李百歲對此很滿意,他小孩子家有種驚人的直覺, 自來便喜歡與阿耶共處, 即便被阿耶拎著後脖頸教訓也樂此不疲。

李百歲在阿耶面前, 總能做最真實的自己, 不需要刻意表現出在先生們面前時的聰慧懂事。

不論是經常犯錯犯傻的他, 還是調皮搗亂的他, 亦或者是習武太累偷懶的他, 阿耶都不會感到失望,阿耶對他總有無限耐心。

當然了, 這和惹惱阿耶後,被阿耶拎著後脖頸一頓胖揍並不沖突。

此外,秋東拜訪了不少名將,想著手寫本兵書,或者說是戰役實錄更為準確,預備留著過兩年教百歲時方便查閱。

黑齒常之和王孝傑聞聽消息後,特意遣人送了拜帖。

黑齒常之一上門便委屈巴巴的問秋東:

“末將自知實力不濟,未曾進入名將之列,殿下著書立說也不帶末將一個,可此等要事,末將難道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嗎?”

王孝傑一如當年圓滑,開口便道:

“臣也粗通文墨,殿下這裏有需要謄抄之事,只管交給微臣!”

總的來講就一個意思,這種能名流千古的好事兒,得帶他兩一起!

秋東沒說話,穿一身麻衣,腳踩布鞋,親自從井中撈出兩又大又圓的香瓜。

黑齒常之殷勤的搶過來,三兩下將瓜給切好,挑了最飽滿多汁的一塊兒,遞到秋東手邊。

王孝傑不遑多讓,吃瓜的同時,搶了來臣的活兒,把來臣擠到一邊兒,從腰間抽出折扇給秋東扇風。

秋東被煩的不行,咽下瓜,擺手道:

“行了,可消停點兒吧!”

他給兩人解釋:

“不是著書立說,吾肚子裏這點文墨也幹不來那等高雅事,只是想系統總結本朝之前的戰役,將來給孩子們教學之用。”

黑齒常之撓腦門兒,不解道:

“都能給孩子們當叫教材用了,殿下您還說不是著書立說?”

秋東想說,是教材和教輔的區別。

又一想,現如今讀書人珍貴,教輔也是真正學問大家,才子名士方敢寫的東西,一般人誰大張旗鼓針對聖人學說註疏?等著被人噴死吧!

得,這還真解釋不清啦。

王孝傑見狀,打蛇隨棍上:

“好我的殿下,您還不知道下頭人都因為此事吵出火氣啦!這可是本朝第一本,由武將主筆,武人主持,記錄的還是本朝及前朝大小戰役的兵書,意義非凡,誰不想跟著沾點光?”

秋東恍然。

難怪呢,下頭的將領們怕是已經急的抓耳撓腮了吧。

既盼望能被記一筆,又怕被記一筆。

都想當正面例子名垂千古,可沒人想給後人做反面教材。

秋東輕哼一聲,開始趕人:

“你們的意思吾知曉了,尋個時間大家聚一聚,有甚麽想法可以暢所欲言。府裏不便留客,吃完趕緊滾蛋!”

兩人得了準話,目的達成,也不和秋東客氣,連吃帶拿,從王府帶走了成筐的瓜果蔬菜,末了還欠欠兒的對來臣道:

“殿下這裏安西的瓜果一年到頭吃不完,多餘的煩請大總管直接著人送吾府上去,亦或者吾打發人來取也成吶!”

來臣早習慣了他家殿下的下屬同僚們這套連吃帶拿的作風,都是表達和殿下親近的意思。他笑瞇瞇應下,還周到的替小主子當面感謝了一回王孝傑:

“將軍上月著人送來的蜜果極好,小主子每日飯後都要用一顆。”

王孝傑一聽就樂了,忙道:

“是吾老家送來的蜜果,北方不常見到,能得小郎君歡心,是它的福氣,叫小郎君安心吃著,回頭吾再叫人送來。”

來臣笑瞇了眼,真誠道:

“那感情好,奴先替小主子多謝將軍費心啦。”

這種小事上,來臣向來不會與他們客套,甚至會專門給他們和王府拉近關系的機會。

這是殿下教給他的處事手段。

閑聊間,將人送到大門口,來臣狀似不經意道:

“前兒小主子還和王爺說,下個休沐日要尋幾個同齡郎君作陪,想去城外轉轉吶。”

王孝傑和黑齒常之對視一眼,聞弦歌而知雅意。

他們家裏可都有和小郎君同齡的孩子呢,這就回去好好扒拉扒拉,定要選個好的送到小郎君身邊。和小郎君自小一道兒長大的情誼,是旁的不能比的。

其實給百歲找伴讀這事,秋東一直放在心上。

沒有意外的話,百歲的伴讀,將來會是他的左膀右臂,說的更明確一點,也會是大唐的肱股之臣。

不僅要在家世人品上仔細甄別,還得看孩子們能不能處的來。

謹慎程度,堪比給百歲找媳婦兒。

因此,秋東對百歲道:

“先不急著定下來,你多和他們相處相處再說。”

百歲點點頭,抱著碗吃掉最後一口櫻桃酥酪,很是老成道:

“二叔說了,選伴讀不能全憑兒的心意來,得有死心眼兒聽話的,得有心底有主見的,得有不畏強權敢追求正義的,但不管哪一種,都得是忠心的。”

秋東笑而不語。

傻孩子,忠心也是分很多種的,忠於李唐,忠於百姓,和忠於阿耶,忠於你,完全不同。人的忠心可不是天生的,但凡有點本事的人都有脾氣,怎麽得到他們的忠心就要看你的本事嘍。

因而秋東只說: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你先自己接觸看看。”

百歲懵懵懂懂應了。

秋東便不再多言,仔細琢磨起編纂戰役實錄一事。

王孝傑和黑齒常之的到來給他提了個醒,原本他只準備小打小鬧,但下面人都有想法,或許真能當成個正經差事去辦。

秋東下定決心後,便著手安排人。

這種事總歸不需要他一個王爺親力親為,從選材到編撰到校正,朝中多的是相關專業人才。他只需要帶個頭,隔三差五問一問進度,其餘的下面將領們搶著幹。

因而此事對秋東閑暇的守孝生活並未帶來任何改變。

倒是外面,這一年來風雲突變,畢竟壓在皇帝頭上的大山轟然倒塌,皇帝終於可以挺直腰桿子當家做主,朝局也跟著變了再變。

首先,李顯帶人重新住回了長安的大明宮。

其次,朝中武姓王爺們因為失去了最大的靠山,逐漸被邊緣化。

朝局迎來了一波大清洗。

按理來講這都是正常的,甭管哪個新帝登基,他的競爭者都沒啥好下場,成王敗寇罷了。

奈何李顯這個新帝格外荒唐,格外耙耳朵,格外好享受了些,才將將當家做主便露出了喜好奢靡的本色。

又逢今年關中遭遇饑荒,民間一鬥米上漲到了百錢。

鬥米百錢是甚麽概念呢?根據《貞觀紀要》記載,貞觀三年,關中大豐收,鬥米三四錢。貞觀九年,鬥米四五錢,一直到貞觀十五年,鬥米兩錢。*

這便是太平盛世的光景了。

待阿耶在位,時有天災發生,麟德三年,每鬥米還保持在五文錢左右。這些年糧價逐步上漲,可漲至百錢,當真是頭一回。*

觸目驚心!

面對饑荒,皇帝下令,運山東、江、淮的糧食進入長安城。然而此時關中顆粒無收,百姓大規模逃荒,耕牛死了十之八|九,那點糧食只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治標不治本。

於是便有大臣建議:

“請陛下重回東都。”

東都洛陽,一個對李顯而言充滿了不好回憶的地方,好不容易從那地方回到長安,他是說甚麽都不會回去的!

但明顯朝臣的提議更為合理,沒有充分的理由,李顯也不好拒絕。

韋皇後與他多年夫妻,自是明白他的想法,便對皇帝道:

“吾全族皆在杜陵,吾可以隨陛下走,難道全族人也能舍棄家業宗族,隨吾一起走嗎?咱們一走了之,待亂民擠入長安城,吾那些宗族之人還能有活路?

陛下想走便走罷,吾好不容易與家人團聚,是萬萬不想走的。”

李顯一聽便來了精神,再有朝臣向他提議,他便憤怒的表示:

“豈有逐糧天子邪!”*

表面上看,他是不想做一個追著糧食跑的天子,背地裏,韋氏對他的說的那番話,還是叫朝臣們知道了。

眾人除了罵韋皇後禍國殃民外,也明白了皇帝的決心,便不再提此事,開始想辦法解決眼下困難。

然而對李顯這個皇帝而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話當真是丁點兒沒錯。關中饑荒,絲毫不影響皇帝奢靡享樂過上元節。*

這年的上元節,大明宮內歌舞升平,君臣同樂。

而秋東以“為母守孝”為名,並未出席,帶著李百歲去了終南山,與兄長們一道兒過節。

無人能指責皇帝不對,因為帝王守孝,以日代月,守三十六日便夠了。

也無人能指責福王不對,因為全天下皆知武後對幺兒有多偏愛,他想認認真真守三年也理所應當。

秋東一身玄色披風,牽著百歲的手,鹿皮靴子踩在才掃出來的臺階上,發出咯吱咯吱聲。

終南山上積雪未化,與燈火輝煌的大明宮相比,一片肅殺。

秋東帶著百歲,先去孫道長的院子,給他老人家上了三炷香,這才轉去了大兄院子。

兄嫂親手做的飯菜擺在飯桌上,葷素涇渭分明。

大兄堅持茹素,身體越發單薄。

二兄嚼著香噴噴的小魚幹,圓滾滾的肚子越發富態。

大嫂生完孩子身體一直不太好,吃的是與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藥膳。

加上挑剔的秋東和只能吃軟飯的李百歲,同一張飯桌上的五個人五種吃法,也難為他們早就習慣了。

兄弟三以茶代酒碰了一杯,說起山下的熱鬧,李賢撇嘴道:

“吾聽聞老四今夜要帶著韋氏去大明宮外賞燈?”

他是真瞧不上李顯,連陛下都懶得稱呼,韋皇後在他這兒更是沒名沒姓的韋氏。

秋東意味不明的補充一句:

“還有數千宮人吶,全部換上尋常百姓服侍,說是要與民同樂。”

李賢毫不客氣道:

“蠢貨!”

可不蠢貨嘛,如今在大明宮當差並非甚麽好差事,韋氏自來不是寬和的性子,對待宮人非打即罵都是輕的,一不留神丟掉性命的不在少數。

加之她和李顯二人貪財又好色,從上到下能克扣的都克扣一遍,宮人待遇大不如前。

沒錢沒糧還隨時會喪命,這差事誰樂意當?

眼下送上門的好時機,那些宮人帶出來容易,再想帶回去,可就難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