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
關燈
小
中
大
‘吃茶去’
這時一名少年從屋裏面走出來,說道:“啟稟主公,茶已經煮好了。”
這少年應該是護國公的隨從,少年看見尋之戊後,立刻流露出欣喜的神情說道:“主公果真沒有猜錯,真是少主公來了,少主公~~”
尋之戊像是對待朋友的口吻,輕輕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別來無恙。”
“多謝少主公掛念,屬下很好。”
“恩。”
何晏有些不解道:“難道國公早已經知道我們要來了?”
尋之戊和護國公相視一笑,看樣子尋之戊是知道內情的。
護國公回應:“此前並不知道,不過在你們到來之前,無意之間,我看見一群飛鳥朝這邊飛來,於是便猜測山下應該是來客人了。”
何晏問:“請恕晚輩愚鈍,國公僅憑飛鳥就能判斷出山下來人了?真是不可思議。”
護國公抽動著臉,解釋道:“因為這裏通常很少來人,山林裏的鳥又不像籠中養的鳥那般安逸,山裏的鳥都很警覺,像你們這樣一大隊的人馬上山,所以免不了會驚動它們,自然就會提前為我‘通風報信’。”
“原來如此,晚輩受教了。恩師也時常教導晚輩,真正的修行是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地觀察、仔細地聆聽周圍的一舉一動,並從中發現規律,晚輩現在終於明白了。”
護國公點點頭,“何大人年輕尚輕已然能夠領悟於此,悟性已經高於常人,只要堅持本心不改,今後必定會大有可為。”
“晚輩一定牢記國公的教誨。”
“好了,我們進去吧,不要在外面站著了。”然後護國公沖少年叮囑道:“你在這裏監督他們(那七八個孩童)紮馬步,不準他們偷懶。”
“是,主公。”
在進屋之前,我下意識地擡頭看了看天上,心想:我也在山上住了很多年,好像還從未好好地聆聽過這山上的聲音,現在想來真是慚愧。”
尋之戊也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見我正在發楞,而其他人都已經進去了,他便折返回來,問我:“怎麽了?”
我回過神來,“哦~沒什麽,我就是在想我能不能也聽到什麽聲音呢?”
尋之戊便笑了,說道:“進去吧。”
“恩。”
於是我們五人圍坐在靠近火爐的茶桌旁,護國公說道:“天氣寒冷,大家先喝口熱茶暖和一下身子吧。”
“多謝國公。” 何晏最先接到尋之戊大伯倒的茶,“國公請~~”
“請~~”
一杯茶下肚之後,果然就感覺到身體暖和了許多,而且茶香的氣味加上如此寧靜的環境,人的心也像是被施了魔力一般,不由自主地平靜下來,只想好好感受這份愜意。
這時尋之戊問道:“大伯,外面那些孩子都是從哪裏來的?”
“他們都是附近村莊裏的孩子,有的是孩子體弱多病,有的則是父母體弱多病,孩子無人看管,所以就送到我這裏,反正我閑著也是閑著。”
“原來,我們來的路上聽到有村民在議論,說這座山上住著一位形似誇父的神人,看來他們所指的應該就是大伯了。”
護國公不加掩飾地笑了,但是他的笑是臉抽動著,看習慣了不僅不會覺得奇怪,反而會給人一種親切感,我能感覺到他是在努力跟一眾晚輩好好交談,因此透過他有缺陷的外表反而更加能夠感受到他的真誠。
我便也大著膽子發言了,“晚輩也覺得,這個比喻很形象。誇父是逐日之神,傳說他身形巨大,誇父追太陽時,丟棄的手杖化成了桃林,正好大伯的山下也有一片桃林。”
眾人一聽便都笑了。
尋之戊也難得金口大開,主動聊起了自己的事情:“我從小身體羸弱,也是大伯帶著我習武才慢慢調理過來的。”
護國公笑了笑,說道:“戊兒,你現在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一定要註意休息,只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會有能力做好其他的事情。”
尋之戊笑道:“大伯,是不是阿堅或是阿邦又給您通風報信了?”
護國公回應:“還用他們兩個告訴我,不過看到你近來的精氣神越來越好,我就放心了。看來成親對你的幫助很大,我就更加放心了。”
護國公明顯地看向我,意有所指,我一時緊張地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尋之戊也轉頭看向我,面帶微笑。
我緩了緩神,說道:“大…伯放心好了,我一定會把他養得白白胖胖的,我一定努力!”
大家都笑了起來。
護國公說道:“那就有勞你多費心了。”
“不費心不費心,他就是吃得太少了,我每天看著他吃飯就可以了。”
大家再次笑了起來,尋之戊只是一直笑著,看我。
然後他將此行的目的拉回正軌,說道:“賢弟,你是不是有一封信要交給大伯?”
“哎~~正是,幸虧兄長及時提醒,跟大家聊得太盡興,我差點就忘了此行的目的。國公,這是恩師南蕭子讓晚輩轉交給國公的一封信。”
尋之戊大伯接過信,便拆開看了。
尋之戊問道:“大伯,南蕭子前輩在信中都說了什麽?”
護國公輕聲一笑,回應:“一則禪宗公案(佛家小故事),你們可曾聽說過有位趙州禪師的公案,叫‘吃茶去’?”
我見他們幾人都面面相覷,似乎都未聽說過的樣子,我便試著舉手說:“我好像聽過。”
護國公立刻看向我,“哦,那你來說說。”
“是。我記得它講的是有一個新來的僧人到寺院裏報到,趙州禪師就問他:‘曾到此間?’(‘你來過這兒嗎?’),新來的僧人回應:‘來過。’趙州禪師告訴他:‘吃茶去!’,等到第二個人來報到時,趙州禪師又問了相同的問題:‘曾到此間?’,那人說:‘不曾。’這時趙州禪師又說:‘吃茶去!’,旁觀的人就不明白了,於是等其他人都離開以後,他便詢問趙州禪師:‘到此間也吃茶去,不到此間也吃茶去,師父,您到底是什麽意思呢?’,趙州禪師回應:‘吃茶去!’
其實是這位趙州禪師在用‘吃茶去’來打禪機,他是想告訴新來的僧人,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禪,故而禪的智慧便隱匿與我們的生活之中,需要自己去接觸去體驗。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時一名少年從屋裏面走出來,說道:“啟稟主公,茶已經煮好了。”
這少年應該是護國公的隨從,少年看見尋之戊後,立刻流露出欣喜的神情說道:“主公果真沒有猜錯,真是少主公來了,少主公~~”
尋之戊像是對待朋友的口吻,輕輕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別來無恙。”
“多謝少主公掛念,屬下很好。”
“恩。”
何晏有些不解道:“難道國公早已經知道我們要來了?”
尋之戊和護國公相視一笑,看樣子尋之戊是知道內情的。
護國公回應:“此前並不知道,不過在你們到來之前,無意之間,我看見一群飛鳥朝這邊飛來,於是便猜測山下應該是來客人了。”
何晏問:“請恕晚輩愚鈍,國公僅憑飛鳥就能判斷出山下來人了?真是不可思議。”
護國公抽動著臉,解釋道:“因為這裏通常很少來人,山林裏的鳥又不像籠中養的鳥那般安逸,山裏的鳥都很警覺,像你們這樣一大隊的人馬上山,所以免不了會驚動它們,自然就會提前為我‘通風報信’。”
“原來如此,晚輩受教了。恩師也時常教導晚輩,真正的修行是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地觀察、仔細地聆聽周圍的一舉一動,並從中發現規律,晚輩現在終於明白了。”
護國公點點頭,“何大人年輕尚輕已然能夠領悟於此,悟性已經高於常人,只要堅持本心不改,今後必定會大有可為。”
“晚輩一定牢記國公的教誨。”
“好了,我們進去吧,不要在外面站著了。”然後護國公沖少年叮囑道:“你在這裏監督他們(那七八個孩童)紮馬步,不準他們偷懶。”
“是,主公。”
在進屋之前,我下意識地擡頭看了看天上,心想:我也在山上住了很多年,好像還從未好好地聆聽過這山上的聲音,現在想來真是慚愧。”
尋之戊也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見我正在發楞,而其他人都已經進去了,他便折返回來,問我:“怎麽了?”
我回過神來,“哦~沒什麽,我就是在想我能不能也聽到什麽聲音呢?”
尋之戊便笑了,說道:“進去吧。”
“恩。”
於是我們五人圍坐在靠近火爐的茶桌旁,護國公說道:“天氣寒冷,大家先喝口熱茶暖和一下身子吧。”
“多謝國公。” 何晏最先接到尋之戊大伯倒的茶,“國公請~~”
“請~~”
一杯茶下肚之後,果然就感覺到身體暖和了許多,而且茶香的氣味加上如此寧靜的環境,人的心也像是被施了魔力一般,不由自主地平靜下來,只想好好感受這份愜意。
這時尋之戊問道:“大伯,外面那些孩子都是從哪裏來的?”
“他們都是附近村莊裏的孩子,有的是孩子體弱多病,有的則是父母體弱多病,孩子無人看管,所以就送到我這裏,反正我閑著也是閑著。”
“原來,我們來的路上聽到有村民在議論,說這座山上住著一位形似誇父的神人,看來他們所指的應該就是大伯了。”
護國公不加掩飾地笑了,但是他的笑是臉抽動著,看習慣了不僅不會覺得奇怪,反而會給人一種親切感,我能感覺到他是在努力跟一眾晚輩好好交談,因此透過他有缺陷的外表反而更加能夠感受到他的真誠。
我便也大著膽子發言了,“晚輩也覺得,這個比喻很形象。誇父是逐日之神,傳說他身形巨大,誇父追太陽時,丟棄的手杖化成了桃林,正好大伯的山下也有一片桃林。”
眾人一聽便都笑了。
尋之戊也難得金口大開,主動聊起了自己的事情:“我從小身體羸弱,也是大伯帶著我習武才慢慢調理過來的。”
護國公笑了笑,說道:“戊兒,你現在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一定要註意休息,只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會有能力做好其他的事情。”
尋之戊笑道:“大伯,是不是阿堅或是阿邦又給您通風報信了?”
護國公回應:“還用他們兩個告訴我,不過看到你近來的精氣神越來越好,我就放心了。看來成親對你的幫助很大,我就更加放心了。”
護國公明顯地看向我,意有所指,我一時緊張地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尋之戊也轉頭看向我,面帶微笑。
我緩了緩神,說道:“大…伯放心好了,我一定會把他養得白白胖胖的,我一定努力!”
大家都笑了起來。
護國公說道:“那就有勞你多費心了。”
“不費心不費心,他就是吃得太少了,我每天看著他吃飯就可以了。”
大家再次笑了起來,尋之戊只是一直笑著,看我。
然後他將此行的目的拉回正軌,說道:“賢弟,你是不是有一封信要交給大伯?”
“哎~~正是,幸虧兄長及時提醒,跟大家聊得太盡興,我差點就忘了此行的目的。國公,這是恩師南蕭子讓晚輩轉交給國公的一封信。”
尋之戊大伯接過信,便拆開看了。
尋之戊問道:“大伯,南蕭子前輩在信中都說了什麽?”
護國公輕聲一笑,回應:“一則禪宗公案(佛家小故事),你們可曾聽說過有位趙州禪師的公案,叫‘吃茶去’?”
我見他們幾人都面面相覷,似乎都未聽說過的樣子,我便試著舉手說:“我好像聽過。”
護國公立刻看向我,“哦,那你來說說。”
“是。我記得它講的是有一個新來的僧人到寺院裏報到,趙州禪師就問他:‘曾到此間?’(‘你來過這兒嗎?’),新來的僧人回應:‘來過。’趙州禪師告訴他:‘吃茶去!’,等到第二個人來報到時,趙州禪師又問了相同的問題:‘曾到此間?’,那人說:‘不曾。’這時趙州禪師又說:‘吃茶去!’,旁觀的人就不明白了,於是等其他人都離開以後,他便詢問趙州禪師:‘到此間也吃茶去,不到此間也吃茶去,師父,您到底是什麽意思呢?’,趙州禪師回應:‘吃茶去!’
其實是這位趙州禪師在用‘吃茶去’來打禪機,他是想告訴新來的僧人,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禪,故而禪的智慧便隱匿與我們的生活之中,需要自己去接觸去體驗。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