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學海堂奠基(上)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學海堂奠基(上)
可就在這時候,唐慶雲卻忽然嘆了一口氣。
“古霞,你怎麽了?”謝雪與唐慶雲交情最深,眼看她神情有異,便搶先向她問道。
“月莊姐姐,夫人,我……我想孔靜了。”不料唐慶雲看著白雲山上風景,卻不覺感嘆道:“庚辰年春天的時候,我和孔靜去過一次粵秀山,那個時候和今天一樣,也是繁花盛開,桂花和木棉一同開放,我和孔靜都好喜歡,便一同做了這首詩:絕頂寒消暖尚輕,人煙四面雨初晴。青天碧海堂堂見,丹桂紅棉簇簇生。百裏獅洋開遠浦,萬家鱗屋繞高城。竟來嶺嶠繁華地,我亦惺惺警宦情。那時候我還和孔靜說,以後咱們每年春天,都要來這幾座山上暢游幾日,一並留下詩作。可是第二年……之後孔靜就不在了,夫人,你說,若是今日孔靜也在,該有多好啊。你看,從這裏往西看過去,不就是粵秀山嗎?山上那些房舍,就是夫子修建的學海堂吧?孔靜看著她爹爹這番心血,又該有多高興呢?可是……”
“古霞,你也別傷心了,我……我也想孔靜啊?可是……”孔璐華聽著唐慶雲說起阮安,心中卻也不住作痛,只得向唐慶雲安慰道:“其實這麽多年過來了,有些事,我……我卻也看得開了,古霞,你還不到四十,可是姐姐都快五十了,人生一世,五十歲,也到了繁花落盡之時啊。可正是如此,我倒是想得清楚,與其哀嘆舊日青春,倒不如多看看眼前,哪怕有朝一日,花枯葉落,終是不能避免,這一生你我心胸兼濟天下,又有何遺憾呢?都說五十而知天命,若是五十春秋,卻仍執著於生老病死之苦,卻也顯得心思太小了啊?古霞,安兒是我們最好的孩子,也是雲姜和孟端最愛的姐妹,我們心裏,都有安兒一席之地的。所以今日,咱們卻也不要再傷心了,且先看一日風景,這清淙瀑布,婉轉鶯聲,我們都記在心裏,這樣,今日方才無憾啊?”
“是啊,夫人,今天……今天真的很好啊……”唐慶雲看著山上風景,卻也漸漸明白了孔璐華的心意,和她依偎而坐,一時之間,只覺自身如在仙境,能得如此一日閑游,七年廣州之路,卻也圓滿了。
“喵嗚,喵嗚!”不知何時,貍貍的聲音卻又響了起來,各人看過去時,只見這次貍貍目光所至,卻是西首之處的粵秀山方向。
“貍貍,你也看到那邊學海堂了嗎?是啊,那就是夫子修建的呢,你看,夫子這土木營造之事,也很了不起呢。”其實白雲山上木石蔥蘢,對面的粵秀山也頗為模糊,但謝雪卻還是念著對面的阮元,一邊抱起了貍貍,對它不住愛撫道。
“喵!喵!”
白雲山之行,也給阮家諸女留下了一份美好回憶。此後,孔璐華和唐慶雲各有詩句,紀念這一天的山中之旅:
此是嶺南第一峰,雲泉瀑布響清淙。
鶯聲宛轉松聲古,春色晴和水色溶。
昔日仙人何縹緲,今朝游趣共從容。
只慚未得登峰頂,天外羅浮見幾重。
登浴雲樓蒲澗邊,白雲峰裏破蒼煙。
雨晴天凈秋光老,日午山空樹影圓。
農圃參差村屋整,夷船迤邐海帆懸。
七年城郭無清景,今日才來拜古仙。
又向山堂自煮茶,木棉花下見桃花。
地偏心遠聊為隱,海闊天空不受遮。
儒士有林真古茂,文人同苑最清華。
六班千片新芽綠,可是春前白傅家。
這時的學海堂之內,也是群賢畢至,名士雲集,各人前來學海堂,一是為了慶賀新學海堂正式落成,日後書院師生便可以遷居於此,二則是一同慶賀阮元六十二歲生日了。這時阮元桌案之前,也已經擺上了無數學海堂師生慶祝書院落成的賀文,另有不少平日諸生出眾詩詞文賦,也都列於其間。
“你們的文作,我已經看過了,確實多有上乘文章,既然你等已有如此佳作,那我也自會是助你等將這些文章流傳後世。這《學海堂集》,便由我先出經費,輯成初集,之後你們若是還有新作,自可再出續集。還有,即便是應答策問的文作,若是作的好的,咱們以後也一並輯錄進入文集,如何?”阮元眼看學海堂諸生大多文采斐然,且已有不少生員能夠以駢文作賦,自也是欣喜不已。
“多謝總制盛恩,以後我學海堂諸生,自當日夜精進。只是……”這時阮元面前發言之人,乃是學海堂生員趙均,他學問過人,一直在學海堂備受尊重,又精於土木之學,阮元興建學海堂,倒有一半房舍屋宇是趙均所設計。但這時趙均卻向阮元問道:“總制先前為我學海堂所出策問,許多學生看了,都覺得有些難於下筆。尤其是這第三段,所言皆是西洋歷法傳來典故,這……很多學生也向我問過,說這相關圖書,都找不到啊?”
“是啊,這幾段確是有些難為大家了。”林伯桐也在一旁念道:“‘今大小西洋之歷法來至中國在於何時?所由何路?小西洋即今港腳等國,在今回疆之南,古天竺等處。元之回回歷是否如明大西洋新法之由廣東海舶而來?西法言依巴谷在漢武帝、周顯王時,確否?元之回回法,明之大西洋新法如是古法,何以不來於唐九執法之前?九執法又自何來?且西洋又何以名借根方為東來法也?’總制,這些內容有不少不光是我們從未提及,我們也不清楚應該找什麽樣的圖書,方能知道這其中之事啊?還請總制賜教。”
“這些啊,說實話,我也不能盡數作答。但我出這些問題,本來也不強求你們一定要答對啊?”阮元也向各人說道:“這天文歷法之事,若不能考其源流,便不能知其始末,只有知曉其中測算始末,方才可以看出如今大清歷法,究竟有何不足。今日所行歷法,本就是由國初湯若望等人參酌西洋歷法,重新制定而成,換言之,我中土歷法,其實當時是落了下風啊。所以只有了解新歷源流,知西洋人測算歷法始末,我們才能編定出更好的歷法啊?我編修《疇人傳》也是如此,首推元朝郭守敬,其下是前明徐光啟,又以魏文魁、楊光先為更下,為何?魏楊諸人,徒知扞衛中土算學,卻礙於學識不足,不能與西洋算學相抗,是以他們不如徐光啟。徐光啟之長,在於兼學西洋算學,有足夠的學識基礎,所以這算學一道,其根本在於學識。可徐光啟雖有算學基礎,卻囿於西學,不能兼通中西,更進一步,這便是憾事了。那在我看來,郭守敬之長又在何處呢?郭守敬同樣可以精通算學,有足夠的學識作為根基,此後,郭守敬又能以自己充分的學識,開創全新的歷法,以自己的算學之才引領當時算學發展,這才是我希望後世修習算學之人能做到的啊?若是有朝一日,我中土亦能有一精通數算之人,不僅學識深厚,而且發一言,決一語,皆能言而有據,成前人未成之功業,使西洋算家雲集影從,成為天下算學的引路之人,那我這《疇人傳》,方才是書盡其用了啊?若是有那一日,就算我已經不在人世,九泉之下,我自可以瞑目!”
“當然了,我知道,或許大家對於天算之事,並非人人都有興趣,這也在情理之中,我等讀書,以經史為本,文賦為之羽翼,至於天算輿地之學,有志者為之即可。但即便如此,你們也要明白,先聖創立經典,乃是兩千年之前,如今世事流轉兩千年而至於今日,難道我們再去讀聖賢之書,就只去看那兩千年前舊事,而對於這千年之流變,竟而不管不顧了嗎?我想不是,相反,兩千年來,兩漢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歷代,乃至西洋歷算之掌故,我等皆可取而用之,如此,方能更加彰顯聖道!不說別的,我曾經為《曾子十篇》作註,便曾引用西洋‘地心本重’之語,論及其中天圓之事。若是你等學問不廣,果然只沈浸於古籍之中,而不能於見聞上再有增益,那你等就算去為經典作註,考諸史典故,又怎麽能夠推陳出新,出於人上啊?你們務要記住,通經明史,乃是因經史之道,一以貫之,可你等實行實用,卻是在今日之世啊。”
“至於圖書不足之事,我自然清楚,如今學海堂初創,即便我和粵東不少士紳,都已經為學海堂出捐圖書,可相比於江南書籍繁盛,這裏還需要下些工夫。你們也無需擔憂,這不足的圖書,我會盡量聯系江南士人,為你等補足書目。到時候,或許今日的問題,你們也就能夠回答了。各位多是兩粵經生,或許在你們看來,江南才是人文鼎盛之地,你們不如他們。但我卻認為,若是廣東文風能因學海堂而興盛,那假以時日,你們才學未必便在江南經生之下。不說別的,這些年朝廷殿試,嘉慶二十五年,狀元是粵西陳繼昌,道光三年,狀元又是本省林召棠。這兩粵之地,都已經有了兩個狀元了,你們還不夠自信嗎?”
臺下諸生眼見阮元對自己全無責難,反而傾力相助,以求今日之學人,可以推陳出新,列於前人之上。又言粵人未必便不如江南之人,一時也是激動不已,紛紛向阮元作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可就在這時候,唐慶雲卻忽然嘆了一口氣。
“古霞,你怎麽了?”謝雪與唐慶雲交情最深,眼看她神情有異,便搶先向她問道。
“月莊姐姐,夫人,我……我想孔靜了。”不料唐慶雲看著白雲山上風景,卻不覺感嘆道:“庚辰年春天的時候,我和孔靜去過一次粵秀山,那個時候和今天一樣,也是繁花盛開,桂花和木棉一同開放,我和孔靜都好喜歡,便一同做了這首詩:絕頂寒消暖尚輕,人煙四面雨初晴。青天碧海堂堂見,丹桂紅棉簇簇生。百裏獅洋開遠浦,萬家鱗屋繞高城。竟來嶺嶠繁華地,我亦惺惺警宦情。那時候我還和孔靜說,以後咱們每年春天,都要來這幾座山上暢游幾日,一並留下詩作。可是第二年……之後孔靜就不在了,夫人,你說,若是今日孔靜也在,該有多好啊。你看,從這裏往西看過去,不就是粵秀山嗎?山上那些房舍,就是夫子修建的學海堂吧?孔靜看著她爹爹這番心血,又該有多高興呢?可是……”
“古霞,你也別傷心了,我……我也想孔靜啊?可是……”孔璐華聽著唐慶雲說起阮安,心中卻也不住作痛,只得向唐慶雲安慰道:“其實這麽多年過來了,有些事,我……我卻也看得開了,古霞,你還不到四十,可是姐姐都快五十了,人生一世,五十歲,也到了繁花落盡之時啊。可正是如此,我倒是想得清楚,與其哀嘆舊日青春,倒不如多看看眼前,哪怕有朝一日,花枯葉落,終是不能避免,這一生你我心胸兼濟天下,又有何遺憾呢?都說五十而知天命,若是五十春秋,卻仍執著於生老病死之苦,卻也顯得心思太小了啊?古霞,安兒是我們最好的孩子,也是雲姜和孟端最愛的姐妹,我們心裏,都有安兒一席之地的。所以今日,咱們卻也不要再傷心了,且先看一日風景,這清淙瀑布,婉轉鶯聲,我們都記在心裏,這樣,今日方才無憾啊?”
“是啊,夫人,今天……今天真的很好啊……”唐慶雲看著山上風景,卻也漸漸明白了孔璐華的心意,和她依偎而坐,一時之間,只覺自身如在仙境,能得如此一日閑游,七年廣州之路,卻也圓滿了。
“喵嗚,喵嗚!”不知何時,貍貍的聲音卻又響了起來,各人看過去時,只見這次貍貍目光所至,卻是西首之處的粵秀山方向。
“貍貍,你也看到那邊學海堂了嗎?是啊,那就是夫子修建的呢,你看,夫子這土木營造之事,也很了不起呢。”其實白雲山上木石蔥蘢,對面的粵秀山也頗為模糊,但謝雪卻還是念著對面的阮元,一邊抱起了貍貍,對它不住愛撫道。
“喵!喵!”
白雲山之行,也給阮家諸女留下了一份美好回憶。此後,孔璐華和唐慶雲各有詩句,紀念這一天的山中之旅:
此是嶺南第一峰,雲泉瀑布響清淙。
鶯聲宛轉松聲古,春色晴和水色溶。
昔日仙人何縹緲,今朝游趣共從容。
只慚未得登峰頂,天外羅浮見幾重。
登浴雲樓蒲澗邊,白雲峰裏破蒼煙。
雨晴天凈秋光老,日午山空樹影圓。
農圃參差村屋整,夷船迤邐海帆懸。
七年城郭無清景,今日才來拜古仙。
又向山堂自煮茶,木棉花下見桃花。
地偏心遠聊為隱,海闊天空不受遮。
儒士有林真古茂,文人同苑最清華。
六班千片新芽綠,可是春前白傅家。
這時的學海堂之內,也是群賢畢至,名士雲集,各人前來學海堂,一是為了慶賀新學海堂正式落成,日後書院師生便可以遷居於此,二則是一同慶賀阮元六十二歲生日了。這時阮元桌案之前,也已經擺上了無數學海堂師生慶祝書院落成的賀文,另有不少平日諸生出眾詩詞文賦,也都列於其間。
“你們的文作,我已經看過了,確實多有上乘文章,既然你等已有如此佳作,那我也自會是助你等將這些文章流傳後世。這《學海堂集》,便由我先出經費,輯成初集,之後你們若是還有新作,自可再出續集。還有,即便是應答策問的文作,若是作的好的,咱們以後也一並輯錄進入文集,如何?”阮元眼看學海堂諸生大多文采斐然,且已有不少生員能夠以駢文作賦,自也是欣喜不已。
“多謝總制盛恩,以後我學海堂諸生,自當日夜精進。只是……”這時阮元面前發言之人,乃是學海堂生員趙均,他學問過人,一直在學海堂備受尊重,又精於土木之學,阮元興建學海堂,倒有一半房舍屋宇是趙均所設計。但這時趙均卻向阮元問道:“總制先前為我學海堂所出策問,許多學生看了,都覺得有些難於下筆。尤其是這第三段,所言皆是西洋歷法傳來典故,這……很多學生也向我問過,說這相關圖書,都找不到啊?”
“是啊,這幾段確是有些難為大家了。”林伯桐也在一旁念道:“‘今大小西洋之歷法來至中國在於何時?所由何路?小西洋即今港腳等國,在今回疆之南,古天竺等處。元之回回歷是否如明大西洋新法之由廣東海舶而來?西法言依巴谷在漢武帝、周顯王時,確否?元之回回法,明之大西洋新法如是古法,何以不來於唐九執法之前?九執法又自何來?且西洋又何以名借根方為東來法也?’總制,這些內容有不少不光是我們從未提及,我們也不清楚應該找什麽樣的圖書,方能知道這其中之事啊?還請總制賜教。”
“這些啊,說實話,我也不能盡數作答。但我出這些問題,本來也不強求你們一定要答對啊?”阮元也向各人說道:“這天文歷法之事,若不能考其源流,便不能知其始末,只有知曉其中測算始末,方才可以看出如今大清歷法,究竟有何不足。今日所行歷法,本就是由國初湯若望等人參酌西洋歷法,重新制定而成,換言之,我中土歷法,其實當時是落了下風啊。所以只有了解新歷源流,知西洋人測算歷法始末,我們才能編定出更好的歷法啊?我編修《疇人傳》也是如此,首推元朝郭守敬,其下是前明徐光啟,又以魏文魁、楊光先為更下,為何?魏楊諸人,徒知扞衛中土算學,卻礙於學識不足,不能與西洋算學相抗,是以他們不如徐光啟。徐光啟之長,在於兼學西洋算學,有足夠的學識基礎,所以這算學一道,其根本在於學識。可徐光啟雖有算學基礎,卻囿於西學,不能兼通中西,更進一步,這便是憾事了。那在我看來,郭守敬之長又在何處呢?郭守敬同樣可以精通算學,有足夠的學識作為根基,此後,郭守敬又能以自己充分的學識,開創全新的歷法,以自己的算學之才引領當時算學發展,這才是我希望後世修習算學之人能做到的啊?若是有朝一日,我中土亦能有一精通數算之人,不僅學識深厚,而且發一言,決一語,皆能言而有據,成前人未成之功業,使西洋算家雲集影從,成為天下算學的引路之人,那我這《疇人傳》,方才是書盡其用了啊?若是有那一日,就算我已經不在人世,九泉之下,我自可以瞑目!”
“當然了,我知道,或許大家對於天算之事,並非人人都有興趣,這也在情理之中,我等讀書,以經史為本,文賦為之羽翼,至於天算輿地之學,有志者為之即可。但即便如此,你們也要明白,先聖創立經典,乃是兩千年之前,如今世事流轉兩千年而至於今日,難道我們再去讀聖賢之書,就只去看那兩千年前舊事,而對於這千年之流變,竟而不管不顧了嗎?我想不是,相反,兩千年來,兩漢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歷代,乃至西洋歷算之掌故,我等皆可取而用之,如此,方能更加彰顯聖道!不說別的,我曾經為《曾子十篇》作註,便曾引用西洋‘地心本重’之語,論及其中天圓之事。若是你等學問不廣,果然只沈浸於古籍之中,而不能於見聞上再有增益,那你等就算去為經典作註,考諸史典故,又怎麽能夠推陳出新,出於人上啊?你們務要記住,通經明史,乃是因經史之道,一以貫之,可你等實行實用,卻是在今日之世啊。”
“至於圖書不足之事,我自然清楚,如今學海堂初創,即便我和粵東不少士紳,都已經為學海堂出捐圖書,可相比於江南書籍繁盛,這裏還需要下些工夫。你們也無需擔憂,這不足的圖書,我會盡量聯系江南士人,為你等補足書目。到時候,或許今日的問題,你們也就能夠回答了。各位多是兩粵經生,或許在你們看來,江南才是人文鼎盛之地,你們不如他們。但我卻認為,若是廣東文風能因學海堂而興盛,那假以時日,你們才學未必便在江南經生之下。不說別的,這些年朝廷殿試,嘉慶二十五年,狀元是粵西陳繼昌,道光三年,狀元又是本省林召棠。這兩粵之地,都已經有了兩個狀元了,你們還不夠自信嗎?”
臺下諸生眼見阮元對自己全無責難,反而傾力相助,以求今日之學人,可以推陳出新,列於前人之上。又言粵人未必便不如江南之人,一時也是激動不已,紛紛向阮元作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