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38章 危?機?(四)

關燈
第238章 危?機?(四)

烏爾耶特部非蒙古人口最多、占地最廣的部落,但其地理位置偏東北,最適合對中原發動突襲,而且騎兵數量和戰鬥力數一數二,一直被大祿朝廷視為眼中釘。

結果還沒正式拉開陣仗的,就被朱鵬舉帶人給偷襲幹殘了,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別看史書上記載兩國交戰,動輒叫囂調動百萬大軍,其實多有水分,實際上真正投入的有效戰力能否有四五成都有待商榷。

如今蒙古總人口也不過五六十萬,除去婦孺老弱,能披甲上馬的戰士勉強有個兩成,差不多就是十萬出頭,基本全為騎兵。

近兩成的比重,已經非常可怕了。

而這十萬人馬,又分散在二十三個部落,其中尤以大汗比爾格所在的部落最多,約有四萬多人。

也就是說,平均下來,每個部落的常備騎兵數量也不過兩三千人。

因各部落大小不一、條件各異,兵力分布極其不均衡,七成兵力都集中在排名前十的大部落。

像之前說過的窮鬼兀立吉所率部落,能湊出五七百騎兵就不錯了。

而烏爾耶特部,約有騎兵四千人,但真正稱得上精銳鐵騎的,頂了天不過兩千。

然而就是這兩千人,戰鬥力非常可怕!

如果正面真刀真槍打,老實說,給朱鵬舉五千人馬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因為相對蒙古騎兵,大祿騎兵的劣勢真就這麽大。

但偷襲……就不一樣了。

時至七月,刮東南風,正適合我軍北上偷襲。

這廝點了五千人馬,一路悄悄摸過去,半夜放火,先焚燒人家的糧倉、帳篷,又使煙熏之法,自家則以打濕了的面巾掩住口鼻,專等著對逃出來的敵人砍頭。

好些自睡夢中驚醒的蒙古騎兵壓根來不及上馬就被刺死,何其憋屈。

倉皇上馬的,也多來不及穿戴皮甲,或因濃煙熏烤,淚流不止,無法分辨方向,根本不能組織有效突擊。

如此一來,騎兵優勢無法發揮,便與步兵無異。

要麽不打,既然打,就要打出開門紅,朱鵬舉完全沒想留活口,先以箭雨覆蓋射擊,然後長矛配合盾陣中距離突刺,最後步兵近身格鬥……

我軍兵器方面的優勢彰顯得淋漓盡致。

突襲戰鬥迅速結束,鮮血染紅了曾經喧囂的烏爾耶特部草原,原本浮動著青草香的微醺空氣中,也充斥了濃烈的血腥氣。

草原吸飽了血水,露出的泥土中透著詭異的色彩,一腳踩上去,“啵唧”有聲,鮮亮的紅色水花濕潤纏綿。

一部分將士打掃戰場,焚燒屍體,另一部分則去附近的河流洗漱、飲馬,那蜿蜒的水流,都呈現出淡淡的紅色。

成群的禿鷲盤旋在戰場上空,有些膽大的,已經遏制不住食欲,落下來啃噬猶帶著餘溫的屍首。

烏爾耶特部族人的滅頂之災,對草原中游蕩的飛禽走獸而言,是久違的饕餮盛宴。

烏爾耶特部原本共有馬匹五千餘,但兩軍廝殺,難免死傷、逃逸,最後經過清點,可以直接拉來使用的,也不過兩千。

其餘死的傷的,悉數充作軍糧。

但我軍增加兩千,對方少了四千,已經可以輕微影響整場戰役的走向了。

蒙古各部落之間相隔甚遠,朱鵬舉又是夜襲,等附近幾個部落發現異常,烏爾耶特部首領的頭顱都被裝在石灰匣子裏了。

大汗比爾格震驚,怒斥大祿野蠻無理,但大祿使者的一句話,卻又叫他不那麽理直氣壯了:

“大汗或許沒有派人刺殺,但您麾下的另外二十二個部落,也沒有麽?”

比爾格:“……”

他還真不敢保證。

然而就在當天晚上,歐陽青從另一側出發,也與一部進行遭遇戰,小勝。

到了這一步,明顯已經不是可以通過談判解決的了,比爾格一方面發布檄文聲討,一方面動員所有部落進行反擊,兩國大戰,終於全面展開。

局勢對蒙古不利。

首先現在天氣晴暖,氣候對大祿軍隊的影響微乎其微;其次大祿軍隊不講武德,先後兩次偷襲外加天女散花就滅了蒙古七、八千人,幾乎幹掉全部騎兵的一成,對戰力布局影響頗大。

且蒙古經過去年的大旱,本就虛弱,如今正該休養生息,偏偏也不知誰非挑這個節骨眼刺殺大祿的寶貝蛋,然後大祿朝廷也不知怎麽就把這個屎盆子扣到他們頭上,連個招呼都不打一下子就開戰……

相當於蒙古國內連續兩年得不到補充,長期疲憊、後繼無力,這對於一個被迫卷入全面戰爭的國家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比爾格和各部落首領不止一次痛罵下手之人,那賊廝,刺殺就刺殺吧,偏偏還失手了!

這叫什麽事兒!

若往前推幾年,東北有遼金牽制、東南有高麗拖後腿,蒙古篤定大祿不敢興兵,但現在?

高麗沒了!

遼金殘了!

現在輪到蒙古了!

甚至就連附近幾個健全的小國家也不敢趁火打劫,因為大祿非常光明正大地喊出了口號:

“我們在報仇!”

報仇懂嗎?狗日的,誰勸架誰死!

蒙古信不信,周邊各國信不信,都不重要,關鍵是,大祿的將士是真信啊!

賊撮鳥,往年你們不斷滋擾也就罷了,如今竟然還想殺我家秦侍郎!

秦侍郎是誰?叫漢人吃飽飯的活神仙!

反了天了,想殺神仙!

狹路相逢勇者勝,打仗,性命之搏,要的就是兇性和信念,而現在新仇加舊恨,大祿將士全都有。

天元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三,大祿對蒙古發動戰爭,將士們上下一心,戰線全面推進。

大凡戰爭開始,關鍵點有兩個,一為前線兵力,二為後方輜重補給,往年中原北伐之所以屢屢受挫,無外乎後者。

但現在,蒙古兵震驚地發現,漢人好似有了神仙手段!

他們仿佛有了妖法,可以無視距離遠近、後勤負擔,源源不斷地推上來糧草!

甚至天剛冷,就馬上換了棉衣了!

比爾格死活想不通,哪怕一路暢通無阻,從全國各地調撥糧草不需要時間嗎?

數萬大軍一日人吃馬嚼,少說也要幾萬斤糧草,更別說臃腫的棉衣,得多少人力畜力運輸?中間沒有損耗嗎?

偶然遇到刮風下雨,難道不會耽擱嗎?

期間巴圖等部落首領試圖利用熟知地形的優勢,從失去的領土後方繞過去,對大祿軍隊進行包抄,然後他們更加震驚了:

那些天殺的大祿軍隊,竟然一夜之間建起城池?!

不是,那些磚石、糯米漿哪來的?

我們怎麽不知道草原上有這些玩意兒!

聽說那幾座拔地而起的城池內部已經開始種地了?!

這像話嗎?!

有幾個曾往中原返貨的蒙古商人道破真相,“聽說大祿這幾年興建了一種鐵制神器,可無視天氣日行千裏、載重十萬斤!想必這些東西,都是此物運來的。”

比爾格等人猶如聽到天方夜譚,“荒謬!鐵器如何行走?”

還十萬斤?!扯淡,純屬扯淡!

“千真萬確啊大汗!”眼見比爾格面沈如水,那商人慌忙跪倒在地,將可靠不可靠的消息全都倒出來,“聽說從今年前開始,京城就有活的海產販賣了……”

比爾格等人越聽越心驚,越聽越心涼。

若果然如此,豈不是說大祿如今完全可以無視戰爭帶來的影響,將以前運輸輜重糧草的人力畜力騰出來,放到東南一帶繼續生產?

這,這可能嗎?

二十幾位部落首領面面相覷,要麽根本不信,要麽膽戰心驚,如聞霹靂。

如果是真的,那麽自家因戰爭而全面停擺時,對手卻還在一路高歌猛進……

能贏嗎?

我們真的能打贏嗎?

天元四十五年臘月,寒冬正盛,滴水成冰,歐陽青、朱鵬舉下轄各部俱都暫停進攻,退回臨時修建的城池堅守,順帶檢驗玉米和小麥在蒙古的生長情況。

臘月十七,太子詹事宋琦病危。

此時秦放鶴已經可以短距離行走,便也陪妻子兒女前往探望,多加勸慰。

“您老一時操勞,今年又冷,偶感風寒也未可知,過了這陣……”

宋琦就笑,笑容中並不見多少對死亡的恐懼,“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我九十歲的人啦,熬得過冬也熬不過春……”

他看著屋子裏挨挨擠擠站了一片的兒孫、重孫,心滿意足,“我這一生,為先帝門生,又得當今知遇之恩,可惜未能輔佐太子……兒孫雖多不成器者,然皆謹守本分,不曾徇私枉法、作奸犯科,我,我無愧天子朝廷,無愧天地良心,可以,可以安心去見先帝啦!”

少詹事隋青竹、郭玉安回憶這幾年的同僚之情,也是動容,不禁以淚洗面。

太子哭拜於前,“孤資質愚鈍,求先生教我!”

宋琦為人公正,處事端方,自任太子詹事以來,嘔心瀝血、傾盡所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給予了太子缺失的父輩的關愛,所以他一倒下,最傷心的莫過於太子。

宋琦狠狠喘了幾口氣,拉著太子的手,慈愛笑道:“殿下心地純善,可為仁君,日後要勵精圖治、親賢遠佞……”

太子淚流滿面,不住點頭,“孤,我,我記住了。”

宋琦開始感覺到生命力迅速流失,在這一刻,他忽然意識到還有許多想說的話沒有說完。

他的喉嚨中發出短促的“赫赫”聲,枯瘦的手顫巍巍伸向秦放鶴。

秦放鶴滿眼含淚,矮身上前,“先生。”

昔年他入太學,祭酒正是宋琦,細細算來,二人也有一段師生緣。

宋琦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力氣大得驚人,他的上半身拼命往上擡,雪白的胡須不斷抖動,嘴巴開了又合,“你,好,好好的,輔佐……”

他又看了太子一眼,“好好的!”

一語畢,宋琦便軟倒在床上,胸口不再起伏。

太子一楞,幾息過後,終於意識到這位恩師駕鶴西去,忽悲從中來,嚎啕大哭,“先生,先生啊!”

秦放鶴看著那只長滿老年斑的黃白的手,一時間五感俱失,直到身後阿芙的哭聲響起,才終於回過神來:

這位曾經提防過、懷疑過,又支持過自己的博學老者,走了。

天元四十五年臘月十七,酉時三刻,太子詹事宋琦去世,享年九十歲。

宋琦素以公正博學聞名於世,先後三次擔任國子監祭酒,桃李滿園,後終於太子詹事,可敬可嘆。

國失棟梁,文失錦繡,天元帝與太子俱都悲痛不已,親擬謚號“公毅”。

因宋琦去世,整個天元四十六年的正月,京城內都沒有多少喜慶之意。

思念故人的同時,秦放鶴也再添幾分對生命的敬畏,頻頻前往董、汪二府探望師長。

算來董春也快八十了,莫說古代,哪怕放在現代社會,也是一個隨時可能迎來死亡的年紀。

對了,陛下!陛下也六十五歲了……

鬼門關走過一次的人很難不去想這些,以至於董春都忍不住單獨留下他說話,“人終有一死,若我故去,你也不必太在意。”

秦放鶴一時語塞,罕見地沒能第一時間應對。

董春笑笑,示意他坐下,“你重情,這很好,但也不好。”

太重情的人不適合作官,因為容易被政敵拿到把柄。

這個孩子對外足夠狠辣,但對內,總有些難以言表的柔軟。

秦放鶴局促地搓了搓手,“是。”

董春又笑起來。

但恰恰就是因為這份情,上位者也好,同盟者也罷,才敢用他,才敢跟著他幹,因為知道不會被背刺。

其實他們兩個很少像這樣單獨說話,因為總有這樣那樣的忌諱和擔憂。

但眼下,恰恰就是一個迫切更甚忌諱的時刻。

火爐上有烘烤的栗子,董春本人是不愛吃的,因為容易脹氣,但秦放鶴喜歡。

他一邊慢慢剝著,一邊聽董春輕描淡寫道:“太子詹事一職,你更傾向誰?”

秦放鶴的動作一頓,這是董春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問他對朝政的看法。

這是一個信號,一個董春正式將自己擺在可以平起平坐的同僚之位的信號。

那麽,師父呢?

秦放鶴的腦子飛快運轉,口中卻已穩穩道:“究竟如何,還要看陛下的意思,不過我冷眼瞧著,郭玉安未必會安心屈居於少詹事。”

如今太子地位穩固,成為來日帝王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實,誰在這個時候出任太子詹事,誰就是名正言順的來日帝師!

前任帝師盧芳枝固然有大功,然也有大過,抄家滅族也不冤枉,但就因為一段師生緣,非但本人得以善終,更保全了兒孫、弟子一脈……

如此大的誘惑,誰人不動心?

甚至就連出了名清正廉潔的隋青竹,也不敢說心如止水。

但他有個好處,不爭。

可郭玉安不同,他的師父是如今的閣員,吏部尚書楊昭,楊昭本人入閣,但郭玉安暫時沒有展現出入閣的資質,所以勢必會走另一條賽道:帝師。

“不過有個問題,”秦放鶴吃了一顆栗子,佐以牛乳茶潤喉,“郭玉安資質尚淺,也無大功,在文人,尤其是清流之中的名望不夠。”

不光郭玉安,隋青竹也好,同輩的趙沛、孔氏兄弟之流,資質都不夠。

董春欣慰頷首,“不錯。”

秦放鶴心頭一跳。

太子不可一日無師,既然中年一代資質不夠,那麽勢必要往上推,在此之上,還有誰?!

他短促地吸了口氣,心跳加速,“內閣。”

除了六位閣老,再無人可為帝師!

但如今天元帝猶在,若某位閣老真的出任帝師,恐怕就不適合繼續擔任尚書一職。

也就是說,太子詹事一職,基本等同於閣老們的退休宣言,榮耀加身……

這麽一來,內閣有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